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王安憶的比鄰而居賞析

王安憶的比鄰而居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8 10:39:12

賞析 羅伯特·林德的《無知的樂趣》

嘗讀愛爾蘭作家羅伯特·林德《無知的樂趣》,頗好之,剽竊其標題以抒己懷。
——題記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不禁啞然失笑:樂趣盡在已知中,何得無知反有樂趣?細細思之,還真是有些道理。
先從小孩子說起。小孩子自然沒有大人見多識廣,難免會對感到好奇的事物一概問個不休,搞得大人們心煩意亂。這個「煩」大概是基於兩種原因:一種自然是小孩子問的問題過於幼稚,不屑一答;二則是小孩子提出的問題大人大多回答不出,即使搪塞也還有更讓人難堪的問題來追問。於是索性讓小孩子滾一邊去,甚至讓他們自己看書去。
其實,正是那些大人們不屑一答的問題,往往是司空見慣的難解之謎。我們小的時候也一定問過類似的問題,但當成年之後,就感覺那些問題不再是什麼問題了,彷彿一切都已迎刃而解。而實質上,當我們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得的時候,正是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如果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不懂裝懂,那就真的無知了,也就沒有什麼樂趣可言。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會有探尋的欲求,進而認識越來越廣泛。接觸越廣,遇到的問題自然也就越多,也就越法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小時看屈原的《天問》,覺得好奇,可又渾然不解,總以為主要還是文字上的問題,而當《天問》爛熟於胸之後,才意識到屈原所提出的疑問正是小孩子常常問及我們的,但也不再懷疑屈原所問的只是小孩子的幼稚的問題。畢竟,屈原在我們心目中是文學家,也是大學問家,他所知道的一定比常人多。既然屈原都無法知曉,我們自然也就不敢自以為是了。
後來讀《紅樓夢》,總是讀不進,於是按照毛主席的指點先將《紅樓夢》讀了三遍,可還是雲里霧里,連人物關系也難辯明。於是懷疑曹老先生是否有意拿自己開涮。及至讀了大量「紅學」方面的書,才豁然開朗。也就覺得越是在自以為什麼都懂得了的時候,其實是一無所知了;而只有感覺到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才會產生求知的慾望。因此,無知變成了促進了解它的動力,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什麼叫博大精深。一眼看透的東西,清澈見底,雖容易引起興趣,但興趣過後,就什麼也沒有了。簡單會產生樂趣,而真正讓我們百讀不厭的往往是每讀都能產生新意的而不是一目瞭然的東西。
《尤利西斯》,愛爾蘭作家喬伊斯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洋洋百萬言,據說就只寫了一天發生的事,還沒等他寫接下來的那個夜晚,喬伊斯就在落魄中死掉了。也難怪他的書開始會無人喝彩,因為沒有人願意看了半天還處在雲霧迷濛之中。這時扔掉的話,說不定錯過的正是一部曠世奇作。如果有耐心繼續坐下來,像品茗,感覺會越來越清香。
孔夫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光為文如此,為人也一樣。沒有比強不知以為知更使人難堪的了。懂得越多,越明白未知世界是多麼寬廣;越是淺薄的人,才自認為了不起。如果自以為什麼都懂得了,不僅學問上難有長進,與人交往也難免露出淺陋無知來。淵博的學識加上虛懷若谷的態度,才是為學為人的根本。
意識到無知,才會產生求知的慾望。總有這樣一種感覺,接觸的東西越多,未知的東西也就隨之增加,求知的慾望也就更大。就像生活在山旮旯里的人到鄉鎮上走一遭,總會大吃一驚:哇,北京真的好大哎!那麼,當他回到村裡之後,一定會像阿Q回到未庄,大談外面的花花世界。而在村人看來,他們的未知也僅僅是沒到過北京而已。
翻檢一下我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就清楚了。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是飽學之士的時候,其實只不過是夜郎自大。而當真正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之後才明白,山外另有青山在。見識越多,未知的領域也隨之擴大。
曾經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無知者無畏。無畏,可以使人毫無顧忌,勇於探索;也能讓人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狂妄自大。只有認識到無知,才使人不斷地求索,在求索中見識不同的風景,而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樂趣。
我非常欣賞林德在《無知的樂趣》裡面的那句話:「蘇格拉底之所以被看作是個智者,並不是因為他什麼都知道,而是因為他在七十歲的時候領悟到他還什麼都不知道。」沒有哪一個人敢說比蘇格拉底更聰明;相反,當我們自以為超越了蘇格拉底的時候,恰恰是什麼都需要學習的時候。

㈡ 跪求 現代詩歌賞析

《傷口》

作者:公劉

我是中國的傷口,
我認得那把匕首;
添著傷口的是人。
製造傷口的是獸!

我還沒有癒合呢,
碰一碰就鮮血直流;
這是中國的血啊,
不是你們的酒!

賞析:
作為捍衛中國的榮譽和尊嚴的武器,公劉的《傷口》,句句是子彈,射向那些傷口的製造者;節節如匕首,刺傷了傷口的製造者。讀這首詩,一股濃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就會立刻湧上心頭。
詩人採用比擬的手法,第一節詩人表達了對傷口製造者的痛恨與詛咒,由於「我是中國的傷口/我認得那把匕首」,因此詩人憤怒的寫到「添著傷口的是人/製造傷口的是獸」。第二節詩人用自己的痛來感受祖國的痛,於是詩人寫到「我還沒有癒合呢/碰一碰就鮮血直流」。同時,這也是詩人發自內心的吶喊,是為捍衛祖國發出的沖鋒的號角,所以詩人高聲訓到「這是中國的血啊/不是你們的酒」,決不允許任何人去肆意踐踏。
詩人寫這首詩時,有當時的時代背景,現在讀來仍有其重大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過去有人給我們製造了傷口,我們痛過;現在和將來,我們的身邊仍有或者可能還有傷口的製造者,也可能給我們造成傷痛。因此,我們必須隨時提高警惕。這也充分體現了詩人高度的愛國主義思想,同時也體現了詩人革命的、大無畏的民族主義精神。
這首詩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的還有很多,這也使我聯想到了魯訊先生為什麼要棄醫從文等等。當然,象這樣的詩歌和文學作品還有很多,都是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思念》作者:舒婷
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一具獨弦琴,撥動檐雨的念珠
一雙達不到彼岸的槳櫓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陽一般遙遙地注目
也許藏有一個重洋
但流出來,只是兩顆淚珠

呵,在心的遠景里
在靈魂的深處

賞析:
「思念」本就是一個極其美好的詞。古往今來,無數的騷人墨客都曾寫下流芳千古的華章麗句。「衣袋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晏幾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揚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如哀似訴、凄婉低徊的詩句穿越了時空的局限,千百年來在無數的讀者中引起共鳴。
在當代女詩人的筆下,「思念」依舊以其純美真率讓多少人傷懷落淚。

詩的第一節,便以獨特的構思和形式展現此詩與眾的不同。「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能感其美卻無法觸其形;「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能曉其情卻無法覓其果。如此無奈和悲哀不正是如煙似夢的思念所在嗎?琴弦孤身隻影,琴聲破碎欲絕,希望與失望在若斷若續「檐雨的念珠」中閃現。有槳卻無法致岸,有情卻無法會面,不正如「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及「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痛楚嗎?纏綿悱惻的相思愁苦滿溢詩里行間,令人不忍觸摸。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默默」一詞使「蓓蕾」這個意象更加形象突出,等待的熱切和希望的深切之情溢於紙上;「夕陽一般遙遙地注目」,「遙遙」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

兩個意象把人們思念的心定個在這暖和而溫暖的畫面里。而心的深處,是海洋。淚如海,思念如海,期待如海。最終翻騰不息的海語,溢滿了兩汪深湖,兩顆晶瑩剔透的淚珠,映現了世間一切的真情。思念的真切,在此從內到外,由淺及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相思不是簡單之物,詩人表現也從多角度多側面出發,用形象幫助思維說話。四個意象雖無邏輯關聯,但每一意象的本質都能讓人聯想起意味相似的相思。此時,詩作的思維是跳躍的、抽象的,找不到明顯的邏輯痕跡,但給人情感感受空間是立體的,回味是深遠的。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送別》是近代佛學大師弘一(1880—1942)的代表作品之一。弘一法師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曾留學日本,「九·一八」事變後出家。這首詩採用的是古詞牌的格式,語言清新質朴,表達了離別時的感傷。上闋描述了送別地點的景象:長亭、古道、芳草,時間是傍晚,夕陽西下,陣陣笛聲在晚風中飄揚。這本來是一片和諧優美的景象,但因為面臨分別,而變得分外慘淡。下闋是作者感念近年來的境遇:因為時代和生活各種原因,知交大多零落,身處天涯海角,不知在有生之年還能否再見,想起這些,送別之酒就更加令人斷腸。
這是弘一法師未出家前所作,譜曲後一度作為《畢業歌》廣泛流傳,曲調極為優美。看過電影《城南舊事》的觀眾都被其深深感動。

《囚歌》作者:葉挺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賞析:
葉挺將軍這首《囚歌》,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這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皖南事變後,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遭到國民黨當局長期的無理拘押。寫作此詩時,他被囚禁於重慶郊區的紅爐廠,此處專門關押高級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術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詩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於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的開始,葉挺將軍以形象的語言,把囚禁在牢獄里的受難者的自由與尊嚴相分離的景況直陳出來。一方面,反動當局絕對不允許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節操和尊嚴;另一方面,他們又千方百計誘惑受難者以尊嚴的喪失換取行動的開闊空間。隨後的「爬出來呵,給你自由」這廖廖八個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驕狂、陰險、猙獰的嘴臉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從來就不以屈尊為代價,更不會以奴顏婢膝去換得所謂的「自由」。士可殺不可辱,這早已是自古以來志士仁人們律已的法則。「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詩人高傲地拒絕著反動派的誘惑。自由誠可貴,然而,失去了尊嚴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舊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遠是畜牲。自由的精靈被隔絕在法西斯的高牆之外,受難的人們時時渴求著自由的溫存,卻無法與之結合。牢獄從來就不是夢幻情調的溫床,陰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現實。弱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骨氣將在這里徹底消融,強者的凜然正氣卻可以在這里得到張揚。「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結尾,慷慨而悲壯。
對於自由的信徒,革命的鬥士,死亡並不是什麼駭人的東西。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們已與死亡比鄰而居。志士的被囚,對很多人來說,這便可能是他們整個抗爭生涯的最後階段。他們無懼於死亡,甚至樂於把這視為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輝煌。葉挺高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種意味。實際上,在他們選擇成為自由鬥士的開始,他們便已領悟到這選擇與死亡之間存有割不斷的臍帶。「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鬥士在思考自己最後的行程時向世人豪邁的告白。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葉挺將軍逝世後,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葉挺將軍的詩》一文中曾如此評價葉挺將軍的《囚歌》:「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葉挺將軍的這首詩,曾被譜上樂曲,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起,被囚禁在這所法西斯集中營中的志士們所詠唱,維持著他們作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嚴。

㈢ 王安憶《比鄰而居》氣味特別甜,空氣都能拉出絲來了。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比擬吧

㈣ 賞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釋 義】四海之內思念著自己的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像鄰居一樣近。此詩一洗往昔送別中悲苦送別纏綿之態,體現出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交往的名句
【出 處】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補充: 根本特點在於它雖是送別之詞,但卻充滿豪邁的氣概,洋溢著昂揚奮發的精神。它下筆即頗雄勁,兩句話就把送別地長安和杜少府即將奔赴的目的地聯系起來,既切合題意 又顯示出開闊的視野,把人的眼界引向高處、遠處。次聯點題,但關鍵在於把自己與杜少府的共同點突出來。今天你將遠行,我留長安,但長安既不是我的故鄉,也難以永久居留,有一天我也會同你一樣遠游,因為歸根到底我們都是為了出仕從政而不得不四處奔走的人。這一聯對出行者既是安慰,又可以使他感到下面的祝詞更為親切。三、四兩聯是詩的中心意思所在:四海之內相互思念著自己的知己朋友,哪怕遠隔天涯,也會心心相印,如同近在咫尺。因此我們今天分別,一定不要學那些沒出息的兒女,哭哭啼啼弄濕了巾袖。這樣的祝詞,無疑是 有助於壯行色、鼓勇氣的。所以千百年來為人傳誦不衰。 (這是網上看的,覺得挺透徹)

㈤ 王安憶 比鄰而居是散文還是小說

中國古代散文在其發展演變的途程中走向駢化,並顯露出種種弊端後,曾出現過兩次大的反駢、復古的革新運動,這就是中唐由韓愈領導的以復興儒道,革新文體、文風的古文運動和歐陽修主盟的北宋新古文運動。兩次運動,就其產生背景、革新對象、革新宗旨乃至「復古」口號而言,都頗為相似;兩次運動的成功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但是,韓、柳及其參加者所期望的最終結果,是悲劇性的;而歐、蘇及其繼承者的最終結果卻是喜劇性的。韓愈面對中唐分裂勢力和思想混亂局面,以極大勇氣復古革新,力挽狂瀾,在文壇建立起「摧陷廓清」之功,而在他身後卻是駢文復熾,他的門人弟子無力抗衡,甚至學步不成,反而走上了求深而至於迂,務奇而至於怪的歧途。歐陽修於二百年後的北宋前期主盟文壇,雖然從尊韓入手,也未遇到韓愈當年那麼大的阻力,但他在反五代體、西昆體、太學體的斗爭中奠定的傳統散文的新的風神格調,卻傳承不衰;其革新成果也被繼承者們發揚光大,並澤及元、明、清各代。
兩次古文運動的最終結局之所以不同,似乎也是歷史的必然。正如馬克思在談到黑格爾關於歷史事變和人物往往重復出現兩次時所作的補充:「第一次是以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以喜劇出現」(《拿破崙第三政變記》)。因為,歷史不能隨心所欲去創造,創造歷史的人不能不受到眼前的和世代留下來的傳統的糾纏和制約。韓愈和歐陽修當然都不可能超脫他們各自所處時代的政治、文化思潮以及散文本體發展規律等影響和制約,本文也無意貶韓而揚歐。但總結和探討兩次古文運動最終結局形成的原因,卻是非常必要,而且也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列寧在《卡爾•馬克思》一書中指出:「發展好象是重復著以往的階段,但卻是用另一種方式,在更高的基礎上重復著以往的階段。」正是從這一視角考察,我認為,歐陽修雖然從學韓開始,其古文革新也是在中唐古文運動基礎上起步,但他在理論導向、人才培養、創作實踐等方面,有更高的起點,有別於韓愈的「另一種方式」。這另一種方式,概而言之,就是他革新傳統散文的一整套成熟的理論。
理論是旗幟,是方向,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理論從其實踐中產生後要能指導新的實踐,則必須具有科學性、前瞻性、開放性,而不能是局部性、臨時性或封閉性的。歐陽修的散文革新理論屬於前者,而韓愈則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局限,他的繼承者之誤入歧途,也與此不無關系。下面試作分別闡述。
首先是古文的「明道」與「志道」的理論問題。韓、歐都重視「道」,但對「道」的涵義、屬性、價值、作用的認識不一樣,要求不一樣。韓愈所說的「道」,是儒家之道,六經之道,甚至包括三墳、五典所言之道。他說:「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答李翊書》)又說:「己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也」(《重答張籍書》)。韓愈之志,就是要把孔孟的仁義道德說教和倫理、禮治秩序等傳統用之於中唐,並傳之於後世。他面對當時佛老等異端思想泛濫的現實,企圖使衰蹶不振的古已有之的儒家「古道」重新興盛起來,以消除思想上的混亂,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維護統一。這在當時是有進步性,有現實意義的。但是,韓愈輕視了「古道」的局限性。他跳過魏晉南北朝和隋唐這一大的發展階段而去求助於聖人、君子,本身就是在向後看,當然會遇到阻力;而欲後世「無迷其途,無絕其源」就更沒有實踐指導意義。因為社會思潮是發展變化的,「道」不可能不變化。其實他本人的創作之所以「理充氣盛」,「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也就與他擺脫了自己的理論束縛有關。然而韓愈過於偏執。他抵排異端,攘斥佛老,頑強衛道,甚至連柳宗元也有所不滿。如韓愈曾寫信指責柳宗元與佛徒交遊,嗜佛教之言,柳宗元則說韓愈是「忿其外而遺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韞玉也」(柳宗元《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與韓愈比較,歐陽修的理論、認識就通達得多。作為封建士大夫的歐陽修,也說過:「我所謂文,必與道俱」(蘇軾《祭歐陽文忠公夫人文》引語);甚至說過:「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答吳充秀才書》)。據此,學術界有人也認為,歐陽修的「道」,「仍然是孔孟儒家之道」。(註:《宋文選•前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版)其實不然。幾年前,王水照先生就指出過:「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這句話的含義,來源於《論語•憲問》「有德者必有言」的古訓,「其主旨在於從文人修養的角度來講文學才能的提高、作品藝術感染力的獲得。」(《歐陽修和他的散文》)。如果細讀《答吳充秀才書》,我們還會發現,歐陽修三十四歲寫這封信時,對「道」的含義就有了新的認識和見解。信中,他指出「道」不遠人,而當時「學者有所溺」,「甚者,至棄百事不關於心」。他所說的「百事」,即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百事」,是生活閱歷。孔子、孟子、荀卿也是關心百事,有了深厚閱歷之後才寫出作品來的。他還一針見血指出吳充「終日不出軒序」,故寫文章「不能縱橫高下皆如意」。可見,歐陽修在信中所說的「道之充焉……,雖行乎天地、入於淵泉,無不之也」與「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的「道」,都是易知而近的「切於事實而已」的「道」,而不是韓愈所說的前世已有的「古道」。歐陽修在《與張秀才第二書》里,對孔孟之道所作的闡釋更是務實而近人情。他說:「孔子之言道曰:道不遠人;言中庸者曰:率性之謂道」,「今生於孔子之絕後而反欲求堯舜之已前世,所謂務高言而鮮事實者也。」他強調「道」不僅要務實,而且要順時變化,甚至剴切地指出,孟軻是最知「道」的,「然其言不過於教人樹桑麻、畜雞豚,以謂養生送死為王道之本。」這就鮮明不過地淡化了儒家倫理道德說教而豐富、擴充了「道」的現實內容,貼近了實際,具備了實踐的可行性。正因為以疑古、辨偽著稱的歐陽修對「道」作了前瞻性的務實而通達的新解說,所以我們認為他的「道」實際上也即是指作品內容而不再只是專指前世已有的孔孟之道。也正因如此,他關於「道」的理論才具有開放性,能為後繼者接受,能傳之久遠。
其次是關於「文」的理論問題。歐陽修在這一理論領域,對韓愈也是有所繼承,有所革新,並有明顯超越的。例如:在文體上,反對駢體,不作「四六」文。在文風上,韓主張「不平則鳴」,歐主張「窮而後工」;韓「甚好其言辭」、主張「文從字順」,歐亦「喜為文辭」,力主「斫雕為朴」、「取其自然」。在作家人品修養上,韓強調「養其根而竢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答李翊書》),歐亦雲「道純則充於中者實,中充實則發為文章輝光」(《答祖擇之書》)。這些,就是歐陽修對韓愈的繼承。至於對韓愈關於「文」的理論的革新和超越,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文道關繫上,歐陽修主張文道並重而且更重視文。韓愈說:「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辭」(《答陳生書》)。可見,「文」和「道」的關系,在韓愈心目中不是並重的,是以道為主,文道合一的。歐陽修則自稱:「吾固亦喜為文辭者」(《送徐無黨南歸序》),「只有文字是本職」(《與杜欣論祁公墓誌書》)。他還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見後世」;「言之所載者,大且文,則其傳也章;言之所載者不文而又小,則其傳也不章」(《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在這里,歐陽修是強調「文」要講文采,要信息量大而語詞精煉。據明人顧元慶說,歐陽修致仕後自編《居士集》,常數十遍竄定舊文,廢寢忘餐。夫人勸他:這些文稿都是你自己所寫,還再三修改,難道畏先生責怪?歐陽修笑答:「不畏先生嗔,卻怕後生笑。」(註:林紓《春覺齋論文•情韻》(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他的《醉翁亭記》易數十字而為「環滁皆山也」五字,就說明這個故事並非子虛烏有。二是主張文風平易自然。歐陽修早年寫有《斫雕為朴賦》就主張「革故取新」,「歸彼淳樸」。他曾通過曾鞏告誡王安石,「孟韓文雖高,不必似之也。」創作應「取其自然」(曾鞏《與王介甫第一書》)。他嚴厲指責力主復古的朋友石介「好異以取高」的弊病,批評他的艱澀的「太學體」,指出:「今不急止,懼他日有責後生之好怪者。」與此同時,針對韓愈所稱道過的樊宗師「好為新奇以自異,欲以怪而取名」的嚴重弊端,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中,不留情面予以揭露,並寫了《絳守居園池》古詩,諷刺他「異哉樊子怪可吁,心欲獨出無古初。窮荒搜幽入有無,一語詰曲百盤紆。孰雲己出不剽襲,句斷欲學盤庚書。」雖然歐陽修對韓愈「臨紙怪發」、氣盛、句奇的文風和「詞必已出」的理論沒有直接批評,但也旁敲側擊,作了委婉或間接的評論。在《送徐無黨南歸序》中,他還借教訓學生徐無黨,「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總之,歐陽修反怪異、反氣盛之文而力主平易自然的文風,既是從韓愈文風及其古文運動中總結出的經驗,也是自己從政和以文輔政的教訓。他告誡古文運動的參加者,擔心他的繼承者走向怪異歧途,確實具有理論的前瞻性和可延續性。正如他在《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中所說:「仲淹深練世事,必知凡百事難猛更張。故其所陳,志在遠大而多若迂緩,但欲漸行而行之以久,冀皆有效。」歐陽修之主平易自然的文風,似亦應作如是觀。三是文主情韻,認識到「文」有獨立的文學審美特質。這是歐陽修文論思想的閃光點。韓愈也說過:「文字曖昧,雖有美實,其誰觀之」(《進撰平淮西碑文表》)?但這仍是本於傳道、志道的一貫思想來要求的。歐陽修卻不然。他指出:「聖人之言,在人情不遠」(《答宋咸書》)。稱贊梅聖愈之文「本人情、狀風物,英華雅正,變態百出」,「感人之至」(《書梅聖俞稿後》。可見,他已看到散文情感性因素,發現了散文的審美特徵;他又說:「古人之學者非一家,其為道雖同,言語文章未嘗相似」(《與樂秀才第一書》)。即是說,文章的主旨、內容雖然一樣,而自古許多作家的作品風格卻從來沒有雷同的。這里,他不僅強調了作家作品風格的多樣化,也將「文」從「道」中離析開來,指出了言語文章的獨立價值。歐陽修對散文的獨立的文學審美價值的發現,他對散文指出的當「與造化爭巧」(《試筆》)的審美標准,在他自己的記、序、碑、志、書、論等創作中也是可以印證的。前人多贊頌歐文有「情韻」之美,稱其散文為「六一風神」。所謂「情」,當然是指人情味,指充溢於字里行間的能動人心魄的「感情」;所謂「韻」,則是見之於文辭的抑揚頓挫的聲律格調,這與歐陽修「以散行之氣,運對偶之文」的特色也有關聯。至於所謂「六一風神」,最形象、最恰切的概括,自然是非蘇洵莫屬了。他在《上歐陽內翰第一書》中對孟、韓、李翱、陸贄之文和歐文都作了審美評價,指出「執事之文,紆余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疏暢,無所間斷;氣盡語極,急言竭論,而容與閑易,無艱難勞苦之態。」從文辭到文意,從文氣、章法到風姿、神態,可以說是曲盡其妙地從整體上對歐陽修奠定的傳統散文的風格的「知之特深」的概括;而這種風格,也正是歐陽修的文論思想的體現。
最後是處理駢與散、繼承與革新的問題。駢文的產生,是受南北朝聲律理論和魏晉以來文學理論影響,再加上社會動亂分裂、佛教思想盛行、儒學統治式微等復雜因素對文人審美心態綜合影響的結果。雖然駢文在其末流出現了弊端,但散文也有自身的問題,或者說,散文本體也需要革新,需要從駢文汲取營養以提高文學審美層次。正是從這一角度審視,我認為唐代古文運動反駢復古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在於韓柳的創作成就的巨大,而善於運駢入散,也是其中一個因素。韓愈在理論上急於事功,重道為主,只倡「散句單行」,而沒有正確處理好駢散互補的理論關系,也沒有培養出足以抗衡駢體的大家為繼承者,所以出現二百年韓文不傳於世的悲劇。歐陽修則不一樣,他自己在創作中「以散行之氣,運對偶之文」,既摒棄駢文的多「用事」、「用典」和雕琢浮艷的弊病,又在理論上,科學地解決了駢、散互補和繼承問題。例如,重刊韓文,既繼承韓愈,又不以韓文氣盛為長;自及第後棄駢文不復作,但又告誡文士:「偶儷之文,苟合於理,未必為非。故不是此而非彼也」(《論尹師魯墓誌》)。他對後繼者則多方引導,甚至對蘇軾父子不用古人古語,不廣引故實以炫博的駢文也予以肯定,認為「曲盡精當」,是「文章變體」(《試筆•蘇氏四六》)。此外,歐陽修對各種流派的文體,也不像韓愈霸氣十足,而是重在說理,既堅持理論原則,又能兼容並包。如他既反西昆體,而又實事求是肯定揚億、劉筠「雄文博學,筆力有餘」(《六一詩話》);他極力提攜後進,一時號稱「多士」,但知貢舉時,卻不畏輿論壓力,不錄取務險怪之文的舉子。正因為歐陽修注重對後繼者的理論指導,所以北宋出現了曾、王、三蘇等大家,能舉重若輕,對付反對派的挑戰;正因為歐陽修的革新理論成熟,務實而不偏執,有前瞻性而少局限,所以有宋一代雖駢文不廢,而無力抗衡古文;賦不廢,而漸成文賦;南宋乾淳體、道學體挑戰,而其文體只盛於講學一隅。總之,北宋新古文運動的徹底勝利,與歐陽修的理論貢獻密不可分。

㈥ 為什麼把王安憶作品選為高考試題如洗澡 、比鄰而居

可以引發考生更多的思考更深層次的思考,不只是單純表面的意思,透過現象看本質吧,很多問題都可以從一件事上引發出來吧

㈦ 求劉如銀的這篇語文閱讀理解答案比鄰而居 王安憶 ①裝修的時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這條公共

【參考答案】
12.病了也認真生活,凸顯出一種實打實的風格;草葯味的專出現與消失都沒有打斷實打屬實的生活,可見此種風格的韌性。
13.相對第一家的氣味,咖啡的味道較弱;生活不大有定規;日常化的生活氣息不濃烈;有虛無浮華的氣息,不如第一家實打實。
14. 線索:氣味。(2)作用:以「氣味」為線索,串聯全文,便於把不同的生活狀態呈現出來;以「氣味」為線索,體現不同的生活風格,便於表達理解和包容各種生活狀態的思想
15.不同的生活狀態也有相同的生活內容;蘊含了對端午等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艾草的熏煙
15.升華了不同的生活狀態,從而達成一種火辣與安靜、絢爛與明凈的平衡。

㈧ 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賞析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意思是: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好像近回在眼前。出自唐答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㈨ 賞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話

頸聯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自鄰」,把前面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盪開。詩人設想別後: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這與一般的送別詩情調不同,含義極為深刻,既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為離別淚濕衣巾,而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足見情深意長,同時,全詩氣氛變悲涼為豪放。 這首詩四聯均緊扣「離別」起承轉合,詩中的離情別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現,又具有深刻的哲理、開闊的意境、高昂的格調,不愧為古代送別詩中的上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