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論語的名言名句

論語的名言名句

發布時間: 2020-12-28 08:15:42

1. 論語十大名言

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志存高遠,樂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簡朴,又有何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篇》。艱苦的環境,困難的時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性。百折不撓,不輕言放棄,才可能有所成就。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別人身上總有自己學習地方,對於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學習和利用,而對於不好的地方則想辦法改進。不盲目排斥他人,隨時隨地的學習,不成功也難。

4、「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那些最終登臨絕頂的人,體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們絕對是最有信念的。不自我設限,勇於進取,才不至於半途而廢。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先做好了應有的准備工作,自然順風順水,事半功倍。

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的朋友,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可以相互提攜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反之,擇友不善終究會累及自身。

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改變別人難,改變自己易,既然這樣,倒不如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以包容寬厚的心態待人,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其樂融融豈不更好?

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過於質樸直率,就會顯得粗野,但是太在意繁文縟節、文辭修飾,又顯得華而不實。文與質相得益彰方顯君子本色。

2. 積累《論語》中的名言

《論語》經典名句及大意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4.既來之,則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定下來。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備好。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一個軍隊可以使它喪失主帥,但一個普通人卻不能強迫他放棄主張。

8.言必信,行必果。

講話誠實,做事果敢。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統治者本身行為正當,不發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統治者本身行為不正當,縱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信從。

3. 論語中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

論語中關於誠信的句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回以行之哉?答"(《論語·為政》)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論語·述而》)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

4. 論語讀書名言

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為人處事,往往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對別人要求過高,對自己要求過低,所以才會遇到很多不順。孔子告訴我們,凡事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自己都不願去做的事,就不要勉強別人去做,這樣與人交往,才能合作愉快。

二,君子易事而難說也,小人難事而易說也。

君子光明磊落,大公無私,所以在他手底下做事很容易,但卻不容易討他的歡心;在小人手底下做事,很容易討他的歡心,但很難與他相處,因為小人心胸狹窄,斤斤計較,沒有容人之量。
三,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告訴我們,我們觀察一個人,不能光聽他嘴裡說什麼,還要看他具體做什麼,是不是言行一致。

四,巧言令色,鮮矣仁。

凡是油嘴滑舌,見風使舵,善於討好取悅別人的人,一般都不是厚道之人,應該小心提防。

圖片

五,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人人都希望富貴,但如果是通過做違背道義的事情而得來的富貴,那對於君子來說,就跟浮雲一樣,沒有什麼意義了。

六,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格物是修身治學的第一個科目,如果一個人立志讀書修道,還因為自己穿得不好、吃的不好為恥,那就等於還沒有入門,就不必和他談論學問了。

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要想領導好別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這樣才能服眾,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卻要求別人做到,別人就不會服氣了。

八,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人做學問是為了自己修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境界。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人學習是為了畢業證,為了賺錢,所以很多學生剛考試完,就把書都丟掉了。

圖片

九,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會聽信毫無根據的傳言,更不會到處傳播。

十,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一個人的性情過於直率,不拘小節,就顯得有些粗野;如果過於拘泥於禮儀,而不注重朴實,那就顯得有點虛浮,所以既要保持質朴的品性,又要注意外在禮儀,這才叫文質彬彬

5. 《論語》中的名句

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志存高遠,樂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簡朴,又有何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篇》。艱苦的環境,困難的時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性。百折不撓,不輕言放棄,才可能有所成就。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別人身上總有自己學習地方,對於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學習和利用,而對於不好的地方則想辦法改進。不盲目排斥他人,隨時隨地的學習,不成功也難。

4、「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那些最終登臨絕頂的人,體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們絕對是最有信念的。不自我設限,勇於進取,才不至於半途而廢。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先做好了應有的准備工作,自然順風順水,事半功倍。

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的朋友,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可以相互提攜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反之,擇友不善終究會累及自身。

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改變別人難,改變自己易,既然這樣,倒不如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以包容寬厚的心態待人,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其樂融融豈不更好?

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過於質樸直率,就會顯得粗野,但是太在意繁文縟節、文辭修飾,又顯得華而不實。文與質相得益彰方顯君子本色。

6.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4、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6、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靈公》
7、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2、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5、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
19、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20、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2、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23、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2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故知新)
2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3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憲問》
3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3、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3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3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41、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42、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4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49、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5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殺身成仁)
51、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7. 出自《論語》的格言警句有哪些

1、後生可畏抄,焉知來者襲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子不語:怪,力,亂,神。

5、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0、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5、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1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 出自論語的名句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2.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1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2.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2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40.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4.過猶不及
5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6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2.當仁,不讓於師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7.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68.言必信,行必果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7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9. 《論語》中的有關學習方面的名言

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春秋 孔子《論語 子罕》

譯文回:孔子說:」聰明的答人不迷惑,有仁義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春秋 孔子《論語 為政》

譯文: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春秋 孔子《論語 為政》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到四十歲,對自己的言行學說堅信不疑,到五十歲,懂得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到六十歲,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對待聽到的一切,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春秋 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三人行,其中必定有可以為我所學習的人;我選取那些優良的方面學習它,對那些不良的方面則加以改正。」

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春秋 孔子《論語·雍也》

譯文:「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學習的人不如天生喜歡學習的人。「

10.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至少五句)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專

孔子

無欲速,無見小利屬,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之,是知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孔子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沒有更多內容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