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張愛玲賞析

張愛玲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8 05:50:55

A. 張愛玲的《半生緣》賞析

生命是一襲爬滿了虱子的華麗的袍子。
緣卻又是對相愛的人的極大諷刺與愚弄。——引子
張愛玲,這個文壇小女子用她一貫的冷色調勾畫出3對男女的愛「緣」,是孽緣?還是無緣?
顧曼楨與沈世均的緣=時間的沉澱
曼楨是一個表面柔弱卻又堅強的女人,清貧的環境造就了她那倔強、堅忍、執著的性格,在姐姐出嫁後的日子,她擔起了贍養家人的責任,與世均平淡而又真實的愛中,她在忙碌中找到一絲慰藉,為了家人,她作出了感情方面的犧牲,在世均的體諒中這個「弱女子」感到了幸福與快樂。在默默中,她撐起了一個家,然而曼璐在祝鴻才身邊的日漸失寵,在她的私心與母親和用人合謀草草將妹妹送入自己丈夫的懷中,在被實施暴行之後的曼璐被囚禁了,無顏面對自己深愛著的他。在堅忍的她終於又一次挺了過來,在病友幫助下,成功逃脫,開始了居無定所的生活,她離開了一切,包括深愛著的他,她淡淡地平靜;而世均則在曼璐的誤導下單純地以為她變心,倉皇地與一個自己不愛並且不愛自己的人——翠芝結了婚。14年後的她為了自己的兒子又回到了祝的身邊,但此時的她已心如止水,14年後的當再見他時已是物是人非,只有一句「他們回不去了」冷冷地收場。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這沉默也就成為一種答復了,因道:「我只要你幸福。」
兩人默然,深沉的愛在時間這慢慢沉澱,任由緣盡……
留下的只有痛……
石翠芝與許叔惠的緣=無聲的報復
緣,妙不可言。用在他們身上在適合不過了。她,一個千金小姐、大家閨秀而他一介寒儒,清貧卻很知趣,在南京的邂逅,讓他們一見鍾情,然而家人的阻撓,彼此的沉默,將愛掩藏得那麼滴水不漏。她與世均草草結婚了,他賭氣留學美國。
這段愛在塵封了14年之後被打開,那時的他已離婚,而她膝下有一雙兒女,但卻不幸福。
只有在那一片彼此的笑聲中,她才感到一絲凄涼的勝利與滿足……卻永遠無法回到從前……
顧曼璐與張豫謹的緣=黯然的離開
顧曼璐是個令人痛恨卻又讓人同情的人物。從一個單純少女到妖媚舞女,最後淪落為無恥毒婦。悲劇的開始源於為了家庭的生計開始的舞女生涯。然而她最愛的還是那個與她從小結親的張豫謹,最不能辜負的最後還是辜負的張豫謹,她選擇了離開,默然地離開,鑽進了燈紅酒綠。一個舞女被後輩搶飯碗的哀怨,一個年華漸逝的女人拚命想抓住一點東西的急切,讓她抓住了祝鴻才——這根救命的稻草,原以為會就此平靜可不曾想一段畸形的孽緣開始了,面對情變,她變得愈加的潑辣,甚至殘忍,面對未能添丁而失寵的境地她頓生毒計,不惜將自己的親生妹妹葬送給祝鴻才這頭「禽獸」,而張豫謹在此時選擇了死心,明智地找了個女人過上平靜的生活。
曼璐走了,張豫謹的女人也在六安淪陷時喪生。當初的有情人,一個墮落、離世,一個則選擇離開故土……
是解脫?是逃避?
張愛玲用她那細膩的筆法,冷淡的字句,將骨子裡的蒼涼貫穿整部小說,以一貫的悲劇結束了這一切的愛恨情愁。
有緣相見,無緣結果,有情人在時間的海洋內未曾沖淡彼此的愛,而是選擇了塵封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
生命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展下去,變得更壞,更壞,比當初想像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
也許,生命本是一襲爬滿了虱子的華麗的袍子吧。

B.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的賞析

初戀、情人、妻子,這三個人對振保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細膩、復雜的人際關專系和心理描寫,張愛玲反屬映的是小資階層的生活縮影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怎麼也不會得到最終的滿足。娶了白玫瑰,那這朵玫瑰不再是純潔、嫻靜的花,不過是幹了的大米飯料,硬而無味,看著讓人生膩,娶了工玫瑰,那這朵玫瑰不再是熱情、鮮艷的花,不這是牆上的蚊子血,可有可無,看著讓人惡心。振保在酒後愛惜自己的皮肉,是因為他在正視自己以後,覺得自己最愛的還是自己,折射出那一時代,那一階層的人性的自私。

C. 張愛玲的《半生緣》賞析

張愛玲是中國文壇的一個奇跡,她的文字更是她親手創造的一個神化。讀完這本半生緣,心裡只剩空落落的遺憾和傷感。 ——題記 這本書一開始就緊扣詞眼「緣」。愛情的產生,愛情來得如此簡單,如此純粹,曼楨與世均,翠芝與叔惠,僅一面之緣,便永遠將愛留在了對方那裡。這也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吧,古亦有之,今亦有之,自己身邊也有真實的例子。 到了一定的年齡,結婚是勢在必行的。既使明知自己要娶或要嫁的人不是對方,也會乖乖地順應家人的安排,結婚生子。之後,脾氣好點的,可以相敬如賓,心不在焉地走完人生,如世均夫婦;脾氣不好的,乾脆吵鬧離婚,帶著對往事愛情遙眷戀孤獨終老,如叔惠夫婦但。更多的,是如世均夫婦那般,在外人眼裡過著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只有在知已朋友面前才會提及婚姻的無奈與責任。而真正由愛情升華到婚姻的,卻是鳳毛麟角。一百年前,故事發生時是這樣,而一百年後,人們還是這樣的面對婚姻與生活。於是,想到了自己,是否也會這樣的隨波逐流…… 錯過了就註定是錯過了的,人的一生就是被這樣一種抓不住看不見的緣分給捉弄了,也是被這樣有緣無份的感情傷害了。更是被那愛著卻錯過的人折磨著。曼楨、世均、翠芝、叔惠以及曼璐他們都走入了婚姻,然而愛情與婚姻卻錯位了,在外人看來,他們的婚姻是幸福的天做之合,只有他們自己清楚,沒有愛的婚姻是怎樣的無奈與悵然,婚姻中沒有愛情的影子,有的只是生活的寫照,他們的愛情落在了永遠不能觸碰的地方,只能被封存著,等到白發蒼蒼時講故事給別人聽,以回想曾經的美好時光與愛情。 書中有那麼句廣為流傳又常被借用的話,那就是「我們已經回不去了。」故事讀完讓人感到很蒼涼,書中幾對戀人是 「有緣相見,無緣結果」任何銘心的戀情都敵不過時間的消磨,那一時錯過,永生也錯過了,既使重逢也是滿腔無奈。 人生就像一場戲劇,你剛唱罷我登台,你一轉身我上場,總是在對的時間里碰不到對的人,空留一個背影在那裡,暗自猜想揣摩。就因缺了那麼一點勇氣,差了那麼一步的時間,你的命運被纂改,我也隨波逐流了。雖然多年的時間我們都在懷想著對方,可誰也不想再改變了。那你幸福嗎?想你時是幸福,不想你時是貌似幸福。 主人公世均與曼楨的故事如此,石翠芝與許叔惠也是如此。書中講到世均與石翠芝結婚的當晚,翠芝沖口而出:「怎麼辦,現在來不及了吧,你說是不是來不及了?」世均心裡也和她一樣茫茫無主,覺得他們就像兩個闖了禍的小孩。然後他們依然讓生活繼續,各懷著心事在一起生活。在世均與曼楨重逢相對嗟嘆命運的曲折時,石翠芝與許叔惠也在感嘆著緣份的奇妙與殘忍。 故事讓人感痛快的一段時十幾年後,世均與曼楨的重逢。他們似乎天天都在期盼卻又那麼害怕相逢。經歷了重重磨難的曼楨平淡的口氣將她的遭遇一一說給他聽,他聽著也痛心,但唯有緊緊的抱住她, 十八個春天的時間過去了,半生的緣份已橫斷難續。世均心想:是的,他們回不去了,今天從這里走出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 緣…… 緣,究竟是怎樣一個字?緣,究竟又是怎樣一種情懷?引起了世間那無數的愛恨離愁呢?究竟是什麼…… 張愛玲用《半生緣》詮釋它的殘忍與友善,不錯,緣,伴隨著生命而來,陪著生命走,最後在伴隨生命而去。 人生世事變遷,但願一切的緣份都靜如止水,不會帶給生命太多的痛楚…

D. 張愛玲《燼余錄》的美段賞析!

張愛玲兩次居於香港,戰前和戰後。然而印象最深刻的確實在日軍突襲的十八天里,直至1941年的聖誕香港淪陷。這段短暫的「港戰經驗」在張愛玲的成長史上,是可以抵得上她在香港前三年的所有分量。張在四三年發表的小說里,八篇有一半關乎香港,《第一爐香》、《第二爐香》、《茉莉香片》與《傾城之戀》。最末一篇幾乎成了她的短篇巔峰之作。然而我們都可以在一篇散文里看到這些小說里的人物原型和故事背景,這篇散文就是寫於一九四四年的《燼余錄》。龍應台先生對港大畢業生的演講中這樣評價《燼余錄》「我發現,使張愛玲的文字不朽的所有特質,在這篇回憶港大生涯的短文里,全部都埋伏了。」

《燼余錄》中的張愛玲

「我與香港之間已經隔了相當的距離了——幾千里路,兩年,新的事,新的人。戰時香港所見所聞,唯其因為它對於我有切身的、劇烈的影響,當時我是無從說起的。現在呢,定下心來了,至少提到的時候不至於語無倫次。然而香港之戰予我的印象幾乎完全限於一些不相乾的事。」離港兩年,彼時的心悸與絕望已告一段落,張愛玲定下心來,將見聞感受娓娓道來。然而最末一句「香港之戰予我的印象幾乎完全限於一些不相乾的事」道出了張愛玲的心態「沒有寫歷史的志願」。看多了政權交替,瞬息京華的現象,張寧可依偎在庸俗的安穩的生活里。她卻總是知道,末世的威脅,無數不在。她的頹廢瑣碎,成了最後與歷史抗頡的「美麗而蒼涼的手勢」。一種無可如何的姿態。

《小團圓》里對女主人公有一段心理描寫,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張愛玲當時的心態:

希望投降?希望日本兵打進來?

這又不是我們的戰爭。犯得著為英國殖民地送命?

當然這是遁詞。是跟日本打的都是我們的戰爭。

國家主義是二十世紀的一個普遍宗教。她不信教。

國家主義不過是一個過程。我們從前在漢唐已經有過的了。

沒有什麼能像戰爭這樣,可以破壞掉既定的一切。

也沒有什麼能像戰爭這樣,可以讓人在一夜之間成熟。

張的人生軌跡和心境以此為截點,轉向另一邊。很不幸,香港作為殖民地,它的「抗戰」,遠沒有淞滬會戰那樣悲壯,而更像是一場意外的災難。因此,「港戰」沒有讓張看到內地的那種熱血澎湃,卻只讓她領略到了生命的虛無。個人在大歷史下,很無力,只能眼睜睜地向更加渺小的境地滑去。張自己也說,對待戰爭所抱的態度,「是像一個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盹,雖然不舒服,而且沒節沒完抱怨著,到底還是睡著了。」是呀,到底還是睡著了。小我與大我的斗爭,在國家民族看來是大我的完勝,於私人是小我與大我的模糊,混沌世界下普通人殘喘活命的實在與可恥。

我猜測彼時的張愛玲是涼的。

她完全不動感情地記錄下悲慘世界的圖像。

休戰後我們在「大學堂臨時醫院」做看護。病人的日子是悠長得不耐煩的。上頭派下來叫他們揀米,除去裡面的沙石與稗子,因為實在沒事做,他們似乎很喜歡這單調的工作。時間一長,跟自己的傷口也發生了感情。在醫院里,各個不同的創傷就代表了他們整個的個性。每天敷葯換棉花的時候,我看見他們用溫柔的眼光注視新生的鮮肉,對之彷彿有一種創造性的愛。

她對自己的自私和冷酷,有一種抽離,彷彿是將屍體解剖學提升到藝術層次去欣賞。

有一個人,尻骨生了奇臭的蝕爛症。痛苦到了極點,面部表情反倒近於狂喜……眼睛半睜半閉,嘴拉開了彷彿癢絲絲抓撈不著地微笑著。整夜地叫喚:「姑娘啊!姑娘啊!」悠長地,顫抖地,有腔有調。我不理。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沒良心的看護。我恨這個人,因為他在那裡受磨難,終於一房間的病人都醒過來了。他們看不過去,齊聲大叫:「姑娘。」我不得不走出來,陰沉地站在他床前,問道:「要什麼?」他想了一想,呻吟道:「要水。」他只要人家繪他點東西,不拘什麼都行。我告訴他廚房裡沒有開水,又走開了。他嘆口氣,靜了一會,又叫起來,叫不動了,還哼哼:「姑娘啊……姑娘啊……哎,姑娘啊……」

離港兩年的張是熱的。

她尖銳無比地比較上海和香港:我們立在攤頭上吃滾油煎的蘿卜餅,尺來遠腳底下就躺著窮人的青紫的屍首。上海的冬天也是那樣的吧?可是至少不是那麼尖銳肯定。香港沒有上海有涵養。

這種看似全無心肝的對比,表明了張愛玲在後來內心已有了「熱度」,否則,就絕不會這樣不諱言地來寫。

《燼余錄》中的其他人物

大難臨頭,張愛玲看到是種種慌亂,背謬,甚至還有探險似的驚喜。

有一個蘇雷珈,來自馬來半島的一個偏僻小鎮。學醫的她在上解剖課之前,十分擔心被解剖的屍體不穿衣服怎麼辦?因而向人打聽過。成為學校里出名的笑話。

張說:「她是天真地可恥」。

為躲避日軍的轟炸,舍監督促學生避下山去。在急難中的蘇雷珈也沒忘記把平時顯煥的衣服整理起來,搬下山去。

加入防禦工作後,一身伶俐的裝束給了她空前的自信心,因而與男護士混的很好。

張說:「戰爭對於她(蘇雷珈)是難得的教育。」

戰爭讓張看清了一些人的精神底色,張知道「出生入死,沉浮於最富色彩的經驗中,我們還是我們,一塵不染,維持著素日的生活典型。」像來自內地的女孩艾芙琳,稱自己經歷了大風大浪卻第一個歇斯底里起來。開朗歡樂的炎櫻冒死上城去看電影——看的是五彩卡通——回宿舍又獨自在樓上洗澡,流彈打碎了浴室的玻璃窗,她還在盆里從容地潑水唱歌。

在恐懼中,人性才是最率真的。

《燼余錄》中除關於張自我的文字之外,另外一個重要人物是她的老師——弗朗士教授。這位居港的英人男子因為在黃昏里思索問題入了神,沒聽見哨兵吆喝口令而被誤殺。張惋惜:「想不到『練武功』竟送了他的命——一個好先生,一個好人。人類的浪費……」據《小團圓》里的情節,張正在用積攢起來的一杯水洗襪子,忽然有女同學在浴室門口說:「弗朗士先生死了!打死了。」愛玲聽到噩耗後,繼續在浴室里洗襪子,稍後忍不住抽噎起來。她這才知道,死亡時怎樣了結一切的。一陣涼風,就把一扇沉重的石門緩緩關上了!

看過《傾城之戀》的人都會在《燼余錄》中找到范柳原和白流蘇的影子。「有一對男女到我們辦公室里來向防空處長借汽車去領結婚證」。張說,這男的「平日也許並不是一個慈眉善眼的人」,然而他望著他的新娘子,眼裡有「近於悲哀的戀戀的神情」。張知道是戰爭的虛空與絕望,讓人們急於攀住一點踏實的東西,因而結婚了。無怪有人認為《傾城之戀》是一部愛情悲劇。我們可以這樣推測:當戰爭結束,一切回復正常以後,范柳原又會不安於室,故態復萌,離家出走,因為這個花花公子在安穩的世界中不再需要踏實的婚姻。

王德威這樣評價張愛玲「張愛玲的藝術姿態看來犬儒世故,但仔細讀她的東西,她是有悲憫心的——用她的話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蒼涼與世故是張的性格的兩面,在她的小說里我們能捕捉到這樣的氣息,她的散文中特別凸顯了她這樣的性格,因為張覺得人都是「不徹底」的,我們有冷漠之心亦有惻隱之情。

一篇《燼余錄》,寫了張自己的事,也讓我看到了普通人的心態,我們冷漠或者悲憫,到底來說我們都是「不徹底」的。

E. 張愛玲《遲暮》賞析

讀《遲暮》,誰能想到它出自一個孩子的手筆。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孩在同齡孩子玩過家家游戲的年齡里,就開始試著用她的筆雕刻成年人的人生,的確讓人感到十分的意外。

題目便告訴了時間。「遲暮」在中國文學中是一個古典的意象,它讓讀者想像到的不僅僅是從天幕邊緣漸漸湧上來的黃昏。有了這樣一個題目擺在這里,作者一起筆就寫空間,空間里的景緻。寫東風、酡艷的桃花、扭動腰肢的柳絲、如春神足下輕雲般的柳絮、印著屐痕車跡的芊芊細草。

用支不住、搔人頭發、結了對兒、酒氣……來為它們擬態,把一個放任、縱情、顛狂的春天寫足了。這第一段似乎是著重描摹春的美麗,可起首有「多事的東風」一句,暗示著有人惱春,於是有個人物忽悠地閃了一下,桃紅「醉依在封姨的臂彎里」,一下子就不見了。但「多事」里隱蘊著的慍意,因封姨的出現有了著落。

春天寫足了,那位對春天懷著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筆下十分不情願地亮相了。「只有一個孤獨的影子,她,倚在欄桿上,」這就是封姨了,她「才從青春之夢醒過來」,茫然不解這眼前發生的一切。

作者筆下的她原來是一個芳華已失的女人!眼前的春天只是她過去的影子。作者從「她」帶著朦朧睡意的眼中讀出人物此時此刻乍驚乍懼的心態。

「她」正在夢幻與真實的邊緣徘徊著、猶疑著、掙扎著,不肯相信現實的真實,一如不能相信夢幻的虛幻。然而,無情地,青春的夢幻正在一點點地消褪,只剩下真實裸露著。真實的是熱鬧、繁榮競逐的春天和自己與溫馨青春的永遠的告別。她已沒有資格與春天共舞,所能擁有的只是落伍者的空虛、惆悵與悲哀。

(5)張愛玲賞析擴展閱讀:

張愛玲的散文成就也很突出。在張愛玲的散文里,她成功地將感性與理性,具體的當下的人生體驗與深刻的哲理思考融於一體。

一方面,她的散文講究世俗情趣,實實在在而又心懷憧憬地透視現實人生,談自己的經歷,所見所聞,如童年生活、都市生活、男女飲食、生活起居等等。

但張愛玲並不過多地迷醉在生活的淺表層面,而是對生活做更深一層的挖掘,對上述的生活現象、文化現象進行細致的感悟、思考,進而闡釋自己對人生的深刻見解,從而使她的散文在情趣之中又帶上了理性思辨色彩。

事實上,張愛玲如此不厭其煩地描寫人間生活的瑣瑣碎碎的人生體驗,點點滴滴的人間快樂,正是因為這一切具體的物質生活才是「安穩的人生」的本質,它使生活顯得更為真實。張愛玲清醒地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因而她把世俗的生活寫得情趣盎然。

F. 求張愛玲《琉璃瓦》的賞析

張愛玲《琉璃瓦》

作者:張愛玲

年代:1943年

出版社:1943年11月刊載於《萬象》月刊第五期

文集:《傳奇》

賞析如下:

女性的人生悲劇 張愛玲在《琉璃瓦》中深刻的通過描繪主人公姚源甫幾個女兒的人生軌跡來反映女

性在那個時代的人生悲劇。 姚先生是愛她的女兒的,當他的親友和她打趣說她的太太是「瓦

窖」時,她並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家的「瓦」是不同尋常的瓦。並自豪的說出自家瓦是「琉璃

瓦」的美麗宣言。


在那個時代女兒被認為是賠錢貨,當然美麗的女人並不在此類。但張愛玲卻把姚先生幾個女兒描繪

成為美麗的女子,彷彿讓姚先生沒有了「賠錢」的理由。但這一切只是幻想。最終姚先生得到了無

止盡的傷痛以及自己女兒的悲劇和女兒帶給他的沉重負擔。

如下姚先生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了印刷所大股東的獨生子。姚先生一方面希望女兒能過上幸福的生

活,另一方面也確實是想成為」皇親國戚「。能在事業上得到好處。但姚先生卻沒有預料到他」女

婿「的奸詐與摳門早把這一切看到了眼裡。當你在算計別人時,別人也在算計里。啟奎巧妙地利用

她大女兒的」自尊心「讓姚先生家沒有得到一點便宜。啟奎與姚先生大女兒本身就沒有愛情的基

礎。這種婚姻看似就是一種交易。這點姚先生的大女兒很明白。但姚先生的大女兒卻因為自己的那

點」虛偽心「就落入了對方的圈套,阻止熊致章給自己的父親好處。當自己的父母來看她時也是閉

門不見。她的大女兒幼稚的認為她的舉動可以證明自己愛啟奎,嫁到他家不是為錢。但這虛偽的證

明又有什麼用呢?最終大女兒後悔時已經追悔莫及。她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在了父親身上,卻

不認真的反省自己的幼稚與無知。

愛是「不需要證明的,但虛榮心與虛偽心」除外。 姚先生二兒女兒曲曲不顧家裡的反對和王俊業在

一起,沒有姚先生和姚太太的一點參與。她痛恨父母攀附「皇親國戚」的做法。爭取著自由戀愛。

她那一句「只有王俊業拿的住我,錢到底是假的,只有情感是真的」。表面上曲曲像是得到了愛

情。但曲曲的「愛情主義」完全是空想連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結婚後不僅要讓父親找房子,連生

活費也要向父親要,她算找到了哪門子的「愛情」?

姚先生想利用自己的女兒,來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這種做法是可恥的。他的行為集中地表現在了

三女兒身上。本認為柔訓的三女兒心心會達成自己的心願。哪知最後心心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

己的幸福。

姚先生和幾個女兒的悲劇是如何照成的呢?

其中有幾方面的原因。

1、首先姚先生想攀附「皇親國戚」的想法是不容易實現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思想與喜歡。任何

人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喜歡硬加在別人的喜歡之上。姚先生也低估了「有錢人"反制拿好處的能力,還

以為有錢人都闊氣大方。

2、姚先生的女兒雖美麗,但卻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依靠男人來生活。這是大女兒與二女兒悲

劇的根源。當男人把女人看成「可有可無」的花瓶時,這個女人註定會是悲劇的結局。這也是姚先

生負擔沉重。女兒出嫁後還要給女兒錢的根源。

3、社會的偏見讓女人很難有獨立的機會,以及姚先生對女兒的寵愛,把女兒培養成用婚姻來獲取更

好物質生活的可笑想法造成的。 張愛玲在《琉璃瓦》中深刻的向我們描繪了那個時代女子所被賦予

的命運。讓人即可悲又可嘆。

(6)張愛玲賞析擴展閱讀

姚源浦有七個女兒,依次是琤琤、曲曲、心心、纖纖、端端、簌簌、瑟瑟。大女兒琤琤由父親作主嫁給了印刷所大股東的獨生子熊啟奎。琤琤為了迴避自己出嫁是為父親職業發展的言傳,和娘家人不怎麼往來。

他把曲曲推薦到某大機關去做女秘書,希望能攀上一個頂頭上司。卻不料二女兒卻與一個三等小書記王俊業相愛了,鬧得滿天城風雨,騎虎難下。他害怕二女兒會影響其她幾個小女兒,也成全了他們的婚姻,又花了不少錢賠了本。

三女兒不善交際,婚姻再次由他作主。他物色了杭州富室嫡派單傳的青年陳良棟家為三女兒的婆家,但在相親的時候,三女兒卻沒看清楚,認錯了人,與身邊的程惠蓀情意想投。姚源浦堅決反對二人交往,但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病倒了。

在他卧病期間,琤琤到病床前向姚先生訴苦,其老公有了外遇,但與姚家疏遠了這么久,姚先生姚太太也不管了。三女兒與程先生趁機密切來往,得到其夫人認可。姚先生病癒後不管三女兒的事情,任其發展。

G. 張愛玲的文章賞析

張愛玲散文賞析 讀張愛玲的散文有如看一條小溪,娓娓流過滿是青草紅花的兩岸,即使遇著一兩處突兀的山石、三五個湍急的灣,那碰擊也是極溫柔婉轉——但你又絕不會覺得它膚淺,因為溪底有柔長的水草和招搖的小魚……又如沐浴在夜深時的月色中,寧靜、蒼涼、縹緲,偶起的冷風吹在臉上,禁不住打個寒顫。 一 天才夢、心願、秋雨、說胡蘿卜、談跳舞、談女人、談畫、論寫作、談吃穿、談周圍的人事……她彷彿一個隱匿在角落的看客,安靜地欣賞著眼前的一小塊風景。哪管它此外天翻地覆,山河破碎。她用的雖然是一些人生的邊角料子,卻在邊角料的內面襯上昂貴的皮里子,把它做成了一朵好看的花。《有女同車》講的是自己在電車上見聞幾個女人議論各自的戀人或兒子。前面是大篇幅的素描,那些是邊角料子;最後一句是里子:「電車上的女人使我悲愴。女人……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遠永遠。」一下子新意翻出,化俗為雅。把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陌生化,再添上一筆意味深長的點染。摹寫生活易,將生活陌生化也不難,難的是最後的一筆點染。這正是張愛玲的功力。還有一類張愛玲的散文篇章,簡直就是直接截自原汁原味的生活,比如《炎櫻語錄》。其記載的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的一些妙語。「我的朋友炎櫻說:『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它自己。』」;「炎櫻描寫一個女人的頭發,『非常非常黑,那種黑是盲人的黑。』」。顯示了女性的才華和機智,是贊許的意思。這類散文雖然是直接截自生活,但這種截取本身就體現了一種藝術的眼光。 張愛玲的散文幾乎篇篇都有一些個讓人嘆為觀止的比喻,它們散見於文字行間,如落花依草,令文章增色不少。「她的臉型扁凹,臉上是一種風幹了的紅笑——一個小姑娘羞澀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曬幹了的。」(《華麗緣》)這是寫一個老婦人的笑。在《愛》這一篇短小的散文里,看張愛玲是如何闡釋「愛」的:「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尋不著山盟海誓、天荒地老的纏綿,只獨獨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令人感動,耐人尋味。在現代作家中,錢鍾書的比喻幽默、旁逸斜出,偏知性;而張愛玲的比喻精緻、清麗、寒冷徹骨,偏理性。我以為,這是因為錢鍾書把人生當游戲,張愛玲視人生如寄。 二張愛玲安於生活里點點滴滴的尋常人事的品味,這與她的性別不無關系。但另一方面,這也是張愛玲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所決定的。「凡事牽涉到快樂的授受上,就犯不著斤斤計較了。較量些什麼呢?——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記趣》)「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我們每人都是孤獨的。」(《燼余錄》)在張愛玲的眼裡,人是孤獨、可憐、痛苦的;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所以,「呵,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傳奇>再版序》)所以,「能夠不理會的,我們一概不理會,出生入死,沉浮於最富色彩的經驗中,我們還是我們,一塵不染,維持著素日的生活典型。」 (《燼余錄》)但是,在她那些沉迷於小歡悅的文字里,又不時飄過煙雲一般的傷感。「但是可以更分明地覺得自己的手,在陽光中也是一件暫時的東西……」(《華麗緣》)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管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傳奇>再版序》) 三 「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自己的文章》)正是因為這樣一種審美偏好,在張愛玲的散文特別是那些較長的散文里,總會有意無意地轉入顧影自憐,感時傷世,營造出一種孤獨、凄愴而又美麗的氛圍。這樣的句子段落在她的散文里俯拾即是:「我想道:『這是亂世。』晚煙里,上海的邊疆微微起伏,雖沒有山也像是層巒疊嶂。我想到許多人的命運,連我在內的;有一種鬱郁蒼蒼的身世之感」。(《我看蘇青》)「古代的夜裡有更鼓,現在有賣餛飩的梆子,千年來無數人的夢的拍板:『托,托,托,托』——可愛又可哀的年月呵!」 (《私語》)「人生恐怕就是這樣的罷?生命即是麻煩,怕麻煩,不如死了好。麻煩剛剛完了,人也完了」。(《論寫作》)「從人頭上看出去,是明凈的淺藍的天。一輛空電車停在街心,電車外面,淡淡的太陽,電車裡面,也是太陽——單只這電車便有一種原始的荒涼」。(《燼余錄》) 張愛玲寫的是不徹底的人對亂世的無可奈何,對歲月的屈服。他們不配享有悲壯,然而到底是蒼涼的。因為是亂世,所以執著於日常生活;畢竟是亂世,又擺脫不了茫茫的末世感,懷著末世感,珍惜每一個日子,彷彿看夕落時分的風景,蒼涼而美麗。這就是張愛玲散文的魅力。

H. 張愛玲作品賞析...求一段賞析

讀《傾城之戀》之感
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也很平淡,算不上轟轟烈烈,算不上羅漫蒂克。
也許世人所追求的也不過是一份簡單的真誠的愛,但是這份簡單的愛,在物慾的社會里,卻顯得那麼難得。白流蘇,有新時代女性個性的中國女人,只不過是想找個依靠,好擺脫嫌貧愛富的勢力的家人。她的內心是痛苦的,寂寞的,脆弱而又堅強的。她的所學,除了人際交往手段,沒有別的技能,所以,她無法賺錢養活自己。她強烈想脫離家庭的願望,逼著她必須找一個依靠,一個可以養活她的人。白流蘇在去香港之前已經認識到,范柳原並不是真正地愛她,只是覺得她新鮮,文中白流蘇對范柳原的心裡讀白,道破了男人心裡自私又犯踐的想法:你最高的理想是一個冰清玉潔而又富於挑逗性的女人。冰清玉潔,是對於他人。挑逗,是對於你自己。如果我是一個徹底的好女人,你根本就不會注意到我。白流蘇的特長不是范柳原所說的低頭,而是,她對於自己,對於范柳原,對於當時的那個時代都有著清醒的認識,她不會被范柳原的花言巧語殷勤討好迷惑,她始終堅持她的原則,做一個清醒的不下流的,不甘於平庸的女人。
對於范柳原,我既感到同情,又覺得鄙視,還有一種欣慰。從小在英國長大的范柳原,對白流蘇說了一段真話:我回中國來的時候,已經二十四了。關於我的家鄉,我做了好些夢。你可以想像到我是多麼的失望。我受不了這個打擊,不由自主的就往下溜。從這句話當中我讀到了范柳原身上流淌著的中華民族的愛國歸鄉之情。對於這一點,我很欣賞。這是一個回國後看到當時的祖國的感慨,他如果有白流蘇的堅定和堅持,也許他會像當時許許多多的中國青年一樣,成為一個革命人仕,成為一個立志改變中國的愛國之人。也許,當時白流蘇吸引他眼球的原因之一也是她身上的一種當時中國女人所沒有的東西--反抗,叛逆,敢於表現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一段失敗的婚姻,歷煉了一個理性的白流蘇。一段生離死別的經歷,堅定了范柳原和白流蘇之間的感情。故事以一個喜劇性的結果而結束--白流蘇終於找到了她的依靠,嫁給了范柳原,成了衣食不愁的闊太太,但是她還是有點悵惘,她在悵惘什麼呢?也許,是她一直追求的真愛吧?范柳原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白流蘇覺得,那是值得慶幸的好現象,表示她完全把她當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順的妻。難道,中國女人就只能這么卑微地活?可以允許自己的男人在外面花天酒地,自己為守住妻的位置,眼睜睜地,或者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默許男人花心,何等可憐?是否在那個戰爭年代,女人為了衣食從夫是可以沒有真愛的?或許我又錯了,在現代的中國,還是存在這種現象的。
范柳原和白流蘇之間是否存在真愛?或許有,或許沒有。他們在偶然中相遇,也許在冥冥之間,他們的相遇和吸引,是源於范柳原和白流蘇共有的反叛心理吧?從某種角度看,范柳原到33歲未婚也是對封建禮教的一種反叛。當范柳原和白流蘇成婚之後,他不再和白流蘇玩鬧,依舊在外面和別的女人花天酒地,改不了放浪行駭的習性,這不僅僅是白流蘇的悲哀,也是當時全中國的悲哀。對於范柳原的做法,我嚴重地鄙視!也許他們之間是有真愛的,那是建築在一場生離死別的經歷--香港的淪陷之上的,他們之前的戀,只能說是一種慣用的形式而已。白流蘇心裡潛藏的真愛追求漠落在現實的衣食住行里。至於范柳原追求的精神戀愛,也是真愛的一種,只是,他在中國墮落了九年,使他無法再像他剛回國時二十四歲的小夥子一樣朝氣蓬勃,對生命,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幻想,所以他只有繼續沉淪。我對於范柳原的這一點,是表示同情的。
愛,這個字太厚重,古今中外的男女都在為它苦苦追尋,它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張愛玲說,傳奇里的傾城傾國的人也大抵如此。處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是的,人們總是愛得很辛苦,為了愛舍棄所有,為了愛結束生命歷程的也屢見不鮮,但是,人們還是願意為它付出,還是願意追尋它,只為找到一個真愛的人。

I. 張愛玲作品賞析

張愛玲是一個心思非常細膩的女作家,她的文的最大看點莫過於對女專性心理活動的挖掘。張愛屬玲善於用外景來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在《傾城之戀》中有一段哥嫂們的冷言冷語傷了白流蘇的心,白流蘇在黑暗裡描寫。同時,張的文風很細膩,人物敏感帶著本能的自私,這和張愛玲幼時的遭遇有著莫大的關系。張愛玲的作品很多,賞析更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完的。望採納,謝謝。

J. 關於張愛玲《封鎖》的賞析

《封鎖》是張愛玲在民國時期創作的一部小說,寫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車封鎖的情況下與常態不同的行為,他們在公車上戀愛了,可是下車後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封鎖結束後,愛情也結束了,一切又都復原了。

1、封鎖講述的是一段電車封鎖期間的故事。開電車的、乞丐、中年夫婦、呂宗楨、老頭子、吳翠遠、董培芝……一輛電車中短短的一個封鎖,這些小人物們被暫時封閉在一個空間內,這個空間就衍生為一個小小的社會,各色人等,百態盡露。

2、從故事層面看,這是一個「艷遇」的故事。它具備「艷遇」故事要求的一些元素,比如「旅行」。人物可以暫時從秩序化的日常生活中解脫出來而進入能夠產生愛情的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可以暫時忘掉他們的妻子或丈夫,產生愛情的最大障礙;並且他們可以有時間閑得無聊,這使得愛情的慾望能夠產生。

3、封鎖不僅僅是指宗楨和翠遠遭遇愛情的特殊的時間段,它具有另一層的隱喻意義。他們在好人與真人中徘徊和抉擇,卻始終沒有勇氣真正地走下去。封鎖的這段時間就如同生活的一段真空期,它是一個麻痹的謊言。謊言里,是自我與本我的斗爭,渴望成為真人,但現實讓人膽寒,最終退縮。

(10)張愛玲賞析擴展閱讀

1、張愛玲善用比喻和擬物擬人,在之前她的其它小說中已經見識過了。

2、譬如這篇《封鎖》,將電車軌喻作曲蟮,「抽長了,又縮短了;抽長了,又縮短了」,光看字面就感覺讓人發瘋,然而開電車的人卻「不發瘋」。又說,「這龐大的城市在陽光里盹著了,重重地把頭擱在人們的肩上,口涎順著人們的衣服緩緩流下去,不能想像的巨大的重量壓住了每一個人。」。

3、小說的前半部分象是描寫世態的,在寂靜中突然唱起歌來的乞丐,百無聊耐的電車司機,公事房裡一同回來的幾個人,一對長得頗像兄妹的夫婦(妻子總擔心那條薰魚會弄臟丈夫的西褲),手裡搓核桃的老頭子,孜孜修改骨骼圖的醫科學生……

4、張愛玲為呂宗楨和吳翠遠設計了一切造成他們「艷遇」的前提,先是「封鎖」,然後是呂宗楨的姨侄。我們可以把這些因素統統叫作偶然,就象「傾城」曾促成了一段姻緣,「封鎖」又為什麼不能「促成」一段艷遇?張愛玲大概是習慣了要把人們擱在極端的情況下來考驗他們的人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