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齊白石作品賞析

齊白石作品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8 02:44:15

⑴ 齊白石的畫的賞析

齊白石的《蝦》

齊白石經過數十年的藝術探索,能夠把握對象活的形貌、質量感、運動方式、環境關系及個性特徵,否則畫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畫蝦就是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他的蝦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齊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粗壯、濃厚的茨菇,與群蝦的透明、輕靈纖細形成對比,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齊老師表現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齊老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取捨:對水中的蝦,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齊老的線條有虛有實,簡略得宜。
看似容易,實則極難:畫得活,則蝦之生命自出;畫僵了,也就失去了生命。蝦須的線條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

⑵ 看完齊白石作品的觀後感

我覺得齊白石的《群蝦》寫得栩栩如生,他巧妙地畫出了蝦身的軟,蝦殼回的硬。雖然齊白石爺爺以答前是木匠,但他畫的《群蝦》真得是太逼真了!
聽說齊白石爺爺小時候就對蝦感興趣。他小時候舊居旁有個「星斗塘」,塘中水草頗豐魚蝦成群,那種優美的環境為他童年增添了許多樂趣也為他提供了眾多寫生對象。
望著這 數筆卻生動傳神的蝦,我十分感慨,如此傳神的作品背後,是怎樣一條灑滿汗水的路。。。。。。,我喜愛這群蝦圖,更敬佩這幅圖的作者齊白石爺爺。

⑶ 齊白石書畫鑒賞的內容簡介

齊白石是當代最為傑出的藝術家,在繼承中國民族藝術優秀傳統基礎上,創造回出自己獨答特的藝術風格,集詩、書、畫、印全面精深的藝術造詣於一身,贏得「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獨領風騷。
齊白石的繪畫,已臻形神兼備、情景交融之境,其花烏畫、人物畫、山水畫,無不將水墨工夫發揮到了極致?白石老人在繪畫創作中,總能將清新朴實的詩作,獨具韻味的篆刻,「力能扛鼎」的書法,巧妙地集於一紙,體現出全方位的藝術修養。
白石老人的藝術經歷、藝術成就和藝術感悟,就是一部可以永久學習、回味無窮的藝術教材,一直能讓人們獲得新知,得到啟發?本書以精練、准確的文字,對經典的書畫作品進行藝術賞析,能使讀者對齊白石的書畫藝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進而引發出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⑷ 賞析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

(一)作品創作背景:

《蛙聲十里出山泉》創作於年,是齊白石老人91歲時為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張水墨畫。縱129厘米,橫34厘米。老舍與齊白石是一對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齊白石先生家做客。他從案頭拿起一本書,隨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有意從詩中選取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然後想請齊白石先生根據這句詩作幅畫,用畫去表現詩中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齊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這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它涉及到藝術上一個深層話題。(據說齊白石先生經過了幾天的認真思考)。最終,齊白石老人憑借自己幾十年的藝術修養,以及對藝術的真知灼見,經過深思熟慮,終於完成了任務,創作出了這幅著名的《蛙聲十里出山泉》。齊白石把『蛙聲』這一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現象,通過酣暢的筆墨表現出來。

(二)
作品內容介紹:
簡略的筆墨在一遠山的映襯下,
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
急流,未畫青蛙,只畫幾只蝌蚪在逆水游動,旁邊是山石。六隻蝌蚪在急流中搖
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
它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
還活潑地戲水玩耍。
人們
可以從那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它們也在大聲鳴叫。
雖然畫面上不見一隻青蛙,
都使人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
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
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
白石老人以詩人的素養、
畫家的天才、文人的氣質創造了如此優美的意境,
把詩情畫意融為一體,
准確地表現了詩
中的內涵,達到了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高境界。
‛這正切合了‚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句詩的意境。

(三)作品特點:

1、以形寫神

齊白石先生在創作這幅畫時,
並非僅僅將對象的外形在畫面上進行惟妙惟肖
的再現,而是緊緊的抓住對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來。畫面中山川、河流、蝌蚪
無不生動鮮活。
而齊白石先生著重的是通過畫面本身的生動,
讓觀者體會到無法
聽到的水聲及蛙聲。
顯然齊白石先生是經過了深入的、
准確的分析,
所以對於所
畫的對象就能夠非常熟悉,
充分地體會和掌握對象的特殊本質及其特徵,
作畫的
時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現的對象中去,遷想妙得,提筆一揮,才能
夠把對象的形和神真實生動的表現出來。

2、高度提煉

齊白石先生用藝術手法對事物加以處理,
千錘百煉之後,
把一般事物的形象
提煉成藝術的形象,
雖然簡而又簡,
卻掌握了事物的特徵,
不但沒有失掉真實性,
反而比真實的東西更純粹更有概括性,
更具有動人的魅力。
如:
大塊濃淡有致的
墨塊即將山川峽谷之勢展現出來;
寥寥幾筆線條的勾勒即將河流的靈動表現出來;
對蝌蚪的描繪更是高度提煉、一撮而就便表現得活靈活現。

3、空間靈活

《蛙聲十里出山泉》
的畫面上,
留有大塊的空白,
即天和水的地方不著墨色,
留出白紙。這樣的表現使畫面虛實相生,使主體更加突出,更加富有層次,布局
更加合理。
雖然沒有西方美術中通過光線、
明暗等透視技巧,
但畫面卻給人一種
立體感和真實感。山巒由近及遠,河流由遠及近,彷彿蛙聲也從遠處傳來,讓人
如身臨其境。由於齊白石對『時』空』領域的熟練掌握,才在畫面上表現那樣
勝似閑庭信步。
這種空間的處理方法在中國畫中是非常普遍的,
也是中國畫的傑
出創造。

4、講究意境

所謂意境,是指畫中的境界,即詩中有畫境,畫中有詩意的境界。這幅畫不
僅僅是對事物的單純描繪,
其中還有畫家富有感染力的感情投入,
使看畫的人可
以受到感動和震撼,
達到了物我兩融的境界。
境界中最能感動人的是富有含蓄的
意境,含蓄可以使人產生聯想。詩情畫意不是輕易可得到的。在齊白石的《蛙聲
十里出山泉》中,在對『遠山』、『山澗』、急流』、『蝌蚪』的處理上,齊白石對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駕馭得游刃有餘,水乳交融,充滿了濃郁的藝術魅力。

5、重墨不重色

墨在中國畫中是非常重要。‚惜墨如金‛用金來比喻用墨,可見中國畫家對
於用墨是非常慎重的。有筆有墨謂之畫,所謂筆,是包括線在內的,所以這句話
就是說中國畫是由筆和墨構成的,
如果說,
中國畫離開了用筆和用墨便不成其為
中國畫。齊白石先生的這幅畫就是秉承中國畫‚重墨不重色‛的特點,巧妙而嫻
熟的用墨,使畫面有了色彩的感覺。因為墨即是色,通過墨色的深淺濃淡,可以
使人有不同的色彩的感覺。這也增加了畫面的真實感和韻味。

⑸ 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賞析

齊白石把「蛙聲」這一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現象,通過筆墨表現出來。畫面上沒有蛙,而有如聞蛙聲之感,這是絕妙之至的構思。在四尺長的立軸上,用簡略的筆墨在一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六隻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蝌蚪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還活潑地戲水玩耍。

人們見到搖頭擺尾活靈活現的蝌蚪游盪在溪水的源頭,自然會想到蛙和蛙的叫聲。可以從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蛙媽媽還在大聲鳴叫,似乎那蛙聲隨著水聲由遠而近。雖然畫面上不見一隻青蛙,都使人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真是畫中有畫,畫外還有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聲情並茂,惜墨如金,使人產生無盡聯想!

該畫不是直接去描寫那些鼓腮鳴叫的青蛙,在對『遠山』、『山澗』、『急流』、『蝌蚪』的處理上,齊白石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駕馭得游刃有餘。由於齊白石對『時』、『空』領域的熟練掌握,才在畫面上表現那樣勝似閑庭信步。」在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中,詩情畫意榫鑿相吻,水乳交融,充滿了濃郁的藝術魅力。

拓展資料: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的一幅重要作品,僅這幅畫的創作就非同一般。它是一個文學家和一個書畫家在藝術領域對高層次藝術理論的共同探討。

齊白石用高超的技法展現了一幅精彩絕倫的視覺與聽覺雙重享受的畫作。

《蛙聲十里出山泉》並沒有蛙,只有蝌蚪,讓人聯想到蝌蚪長成青蛙的樣子。這幅畫從簡單的二維空間跨越到了四維空間,蝌蚪長成青蛙,是質的變化,齊白石以詩人的素養、畫家的天才、文人的氣質創造了如此優美的意境,把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准確地表現了詩中的內涵,達到了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高境界。

1951年夏天,老舍到齊白石家做客,老舍從案頭拿起一本書,隨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一首詩《次實君溪邊步月韻》,有意從詩中選取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請齊白石用畫去表現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

齊白石經過幾天的認真思考,根據老舍寫給齊白石的信件內容(蛙聲十里出山泉,蝌斗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啟示,就在「泉」上作文章。齊白石憑借幾十年的藝術修養,對藝術的真知灼見,經過深思熟慮,畫成了《蛙聲十里出山泉》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齊白石舊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劈才胡同內跨車胡同13號,東鄰南鑼鼓巷。據傳此宅為清代中晚期內務府一總管大臣的宅子,後分割出售。新中國成立後由文化部購買,作為齊白石的住所。「文革」期間,紀念館被撤消,改為北京畫院。現為北京畫院《中國畫》編輯部和北京美術家協會所在地。

該宅院建於清代中晚期,13號院僅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較完整的單體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一間(不是原來的大門),倒座房兩間。院內南、北、東、西各有三間房屋,均為硬山頂合瓦過壟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間有雀替,盡間上有倒掛楣子,下有坐凳欄桿。房子之間由轉角廊相連。北房帶東西耳房各三間,南房西接順山倒座房三間。

各房墀頭處均有精美的磚雕圖案,各廊間的走馬板處有書法篆刻磚雕,北房明間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聯。西耳房南側西牆上裝飾一磚刻「紫氣東來」四字。此院的磚、木雕飾具有較大價值,1986年1月21日,北京市東城區將齊白石舊居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⑹ 齊白石作品蝦賞析

齊白石畫蝦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畫家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

齊白石畫蝦表現出了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齊白石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

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6)齊白石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只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齊白石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取捨:對水中的蝦,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齊白石的線條有虛有實,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

⑺ 齊白石作品賞析論文300

齊先生在抄畫蝦上有重要的三襲段變法:第一階段是如實畫來,寫實,宗法自然,更像寫生;第二階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蝦身主體簡化為九筆。所謂「零碎」一共是八樣:雙眼、短須、長須、大鉗、前足、腹足、尾,還有一筆深墨勾出的內腔,這種結構便是齊白石的蝦所獨有的重要風格;第三階段是畫上的墨色不均一,筆先蘸墨,然後用另一支筆在筆肚上注水,把蝦的「透明」畫了出來,蝦一下子就活了。
齊白石的蝦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畫紙上的五段,這包含了一個極重要的藝術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蝦,在比例上在畫面上擺出合理,最好看,最美。終於,五段由六段中飛騰了起來。這個飛騰,太重要了,非常偉大,因為五段是藝術的真實,是一種超越,是一種非常,是比真實還美麗的璀璨,這就是齊白石變法的深刻。齊先生一定試驗過,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於是,五段便成了藝術的必然,也衍生了一個有普遍藝術規律的美學原理。

⑻ 齊白石的作品賞析

齊白石是各方面造詣都很高的現代繪畫大師。
他的人品,繪畫,詩句,書法,篆刻,無不出類萃。他的藝術創作極其豐富。他的風格對現代乃至當代中國畫創作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
齊白石(1863~1957),現代傑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原名齊璜、純芝,字渭青,號白石、瀕生、阿芝、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12歲學粗木工,後做雕花木匠,兼習畫。亦習詩文,書法、篆刻,初為畫工,為鄉里人畫衣冠像。齊先生在畫蝦上有重要的三段變法:第一階段是如實畫來,寫實,宗法自然,更像寫生;第二階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蝦身主體簡化為九筆。所謂「零碎」一共是八樣:雙眼、短須、長須、大鉗、前足、腹足、尾,還有一筆深墨勾出的內腔,這種結構便是齊白石的蝦所獨有的重要風格;第三階段是畫上的墨色不均一,筆先蘸墨,然後用另一支筆在筆肚上注水,把蝦的「透明」畫了出來,蝦一下子就活了。齊白石的蝦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畫紙上的五段,這包含了一個極重要的藝術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蝦,在比例上在畫面上擺出合理,最好看,最美。終於,五段由六段中飛騰了起來。這個飛騰,太重要了,非常偉大,因為五段是藝術的真實,是一種超越,是一種非常,是比真實還美麗的璀璨,這就是齊白石變法的深刻。齊先生一定試驗過,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於是,五段便成了藝術的必然,也衍生了一個有普遍藝術規律的美學原理。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他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 。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摹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他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齊白石畫的蝦下筆有神,栩栩如生。可他在開始學習畫蝦的時候,只會臨摹,畫的蝦一點也不活,都是很呆調的。後來經過自己養蝦、觀察、寫生,幾十年如一日,終於把蝦畫得活靈活現。成為了世界傑出的藝術家。齊白石60歲後定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職業。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前輩諸家,重視創新,不斷變化,創造了獨特不群的風貌。所畫作品,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其篆刻朴茂有力,書法剛勁沉著,詩文、畫論也有獨到之處。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委員,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繪畫師法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其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篆刻初學丁敬、黃小松,後仿趙撝叔,並取法漢印;見《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篆法一變再變,印風雄奇恣肆,為近現代印風嬗變期代表人物。其書法廣臨碑帖,歷宗何紹基、李北海、金冬心、鄭板橋諸家,尤以篆、行書見長。詩不求工,無意唐宋,師法自然,書寫性靈,別具一格。其畫印書詩人稱四絕。一生勤奮,硯耕不輟,自食其力,品行高潔,尤具民族氣節。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餘首、自述及其他文稿並手跡多卷。其作品以多種形式一再印製行世。齊白石作品的藝術特色。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他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他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⑼ 賞析齊白石的《荷花》

小結:

這幅荷花實際大寫意的中國畫。表現的是秋天池塘荷葉已枯黃版,然而荷花還在散發著清香。整權個畫面畫的很滿,荷葉大,用墨輕重對比強烈,荷葉、荷花、荷梗、蓮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開的荷花顏色鮮艷奪目,荷花中間還長出了一個綠嫩的蓮蓬,與那快要成熟的蓮蓬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大自然的感覺。

採用中國傳統的繪畫工具: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宣紙。荷葉是用赭石,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紅,荷花中的嫩蓮蓬是用綠色。

⑽ 鑒賞齊白石的《蝦趣》

齊白石《蝦趣》賞析

齊白石(1864-1957),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並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後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他是一個放牛娃和木匠出身的大畫家,一生儉朴,時時不忘農村生活,對魚蝦、花鳥、竹子等孩童時農村生活常見物特別有感情,並且這些都成為他畫畫的題材,反應在作品上都顯得生氣盎然,特別是魚蝦,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齊白石《蝦趣》圖,創作於1948年,現在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是其晚年畫藝成熟的代表作品。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他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只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亦因之而變,他的蝦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下面從《蝦趣》用墨、蝦的形態、蝦的用筆三方面對此畫作簡要賞析。
一、從墨法上看,用淡墨畫蝦體,用濃墨點睛,把墨、水與宣紙結合的氣韻效果把握得很好,使蝦看起來通體透明,形象生動。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增加了蝦頭的重量感,在左右點上幾筆淡淡的墨,蝦的頭部在晶瑩剔透中有顯得變化多端。蝦的腰部再用淡墨點出,與頭部重墨形成明顯的對比,把透明的、游動的、活生生的蝦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形神與筆墨的完美結合,可以說前無古人,開拓了中國意筆寫實型水墨用法,對中國一大批水墨寫實畫家有著巨大影響。
二、從蝦的形態上說,齊白石畫蝦,多為「長臂蝦」,晚年的齊白石畫蝦以「白蝦」為模特,追求形神兼備, 《蝦戲》中8隻蝦形態各異,有的嬉戲打鬧,有的左顧右盼,有的交頭接耳。中間幾只蝦看似擁擠,實則繁而不亂,細細觀察每隻蝦都清晰可辨,畫的惟妙惟肖。蝦是一種群居動物,最喜歡的就是在一塊打鬧,這幅畫中的蝦正是他們相互嬉戲時場景的在現,無怪此幅畫稱之《蝦戲》。畫作為人內心世界的反應,關於白石老人,我們從這幅畫中也可追尋。蝦極具有觀賞性,需要很高文化素養的人才能欣賞到它的美,白石老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蝦好動,充滿活力,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樂觀、自足、充滿活力和情趣的老人形象。
三、從作者用筆的變化看,簡單幾筆淡墨側鋒用筆,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增添了蝦的透明度和動態感,讓人覺得它富有彈性和生命氣息。蝦的尾部也是通過寥寥幾筆淡墨,使蝦表現的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用圓潤而有力度的淡淡的筆墨使蝦顯得更有活力。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此外,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用虛實結合,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的線條,使紙上之蝦看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
白石老人是從民間畫工轉變為文人畫家,他將富有農民生活氣息的民間藝術情趣融進文人畫中,這不僅擴展了文人畫表現的題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畫的藝術境界,開創了具有時代精神的新篇章。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