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儒家待人名言

儒家待人名言

發布時間: 2020-12-18 07:41:04

① 儒家的名言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

大意: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於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大學》

大意:君子對於優點,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後再去要求別人;對於缺點,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後再去批評別人。

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

大意;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會謹慎。

5、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大意:天賦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養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大意:廣泛地學習知識,詳細地詢問事物發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確地辨別是非,踏實地去實踐。

7、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

大意:由於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於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中庸》

大意:對上不抱怨老天,對下不責怪別人。所以,君子處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則冒險以期僥幸成功。

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學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義了,懂得恥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② 儒家經典名句100句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6.苛政猛於虎。(禮記)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10.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1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2.知恥近乎勇。(禮記)

1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15.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

16.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7.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論語)

2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3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3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2.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33.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3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41.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45.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4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49.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50.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51.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5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54.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55.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56.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57.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58.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60.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③ 體現儒家擔當精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 做人要學道家,要大氣一點;做事要學儒家,要實在一點。——易中天

  2. 儒家系統看來,「大儒」真是活寶,只要他出現,准益壽延年。事實上「大儒」不在人間,而只在儒家的書本之上。——柏楊

  3. 我認為要像西方那樣,有制度且比較進取,用兩種方式來做,而不是全盤西化或是全盤儒家。儒家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短處,儒家在進取方面是很不夠的。——李嘉誠

  4. 有人說,現代的科學、文化,林林總總,盡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認真鑽研。這我倒是相信,我還相信那塊口香糖再嚼下去,還能嚼出牛肉乾的味道,只要你不斷的嚼。——王小波

  5. 道家講究和諧,儒家講究規矩,佛家講究包容。我從太極中悟到:事情並沒有好與壞,關鍵是看你怎麼看。——馬雲

  6. 君子,是選擇的結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設定的錯誤答案。——余秋雨

  7. 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林語堂

  8. 儒家知道「道」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只有兩家的結合才是全部真理。——《中國哲學簡史》

  9. 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這是我們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關鍵,身為中國人,這個歷史關鍵是應該知道的。——南懷瑾

  10. 嗚呼,「退一步」,這正是儒家那種對權勢絕對馴服的明哲保身哲學。——柏楊

④ 論語十則中提出儒家所倡導待人處事之道的名句

善而導之,不能則行

⑤ 儒家,關於 君子 的名言或者語句都有哪些

1、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 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 (孟子)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 學則殆。」 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 內自省也。」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9、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0、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蘭;冰 水為之,而寒於水。 1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 過矣。 13、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4、故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 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 舍,金石可鏤。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 駕,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 泰;孔子 1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 19、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 其功;孔子 20、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 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 難者亦為易;不學,則易者亦為難; 2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 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 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也。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 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孔子 2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 讀而精思。朱熹 2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董 仲舒 29、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 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 若醴。莊子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 求索。屈原 3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 下。孟子。 孔子名言選錄: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周; 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 智也; 3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7、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 未足與議也; 3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9、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4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 圬也; 4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 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 也; 4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 倦; 4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 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仁遠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 矣; 45、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晝夜; 47、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 懼; 4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言,非禮勿為; 4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 怨,在家無怨; 孟子名言選錄: 5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 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51、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 其德; 52、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 之心,非人也; 5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54、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 可活; 56、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 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 也; 57、善政者得民財,善教者得民 心; 5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大學、中庸選句 59、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 民,在止於至善; 6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 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 心。

⑥ 儒家文化經典名言名句

儒家文化經典名言名句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內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容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
大意: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於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大學》
大意:君子對於優點,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後再去要求別人;對於缺點,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後再去批評別人。

⑦ 儒家思想的經典名言

1. 德者事業之基。《菜根譚》
譯: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坤》
譯: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幸福,貫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禍殃。
3.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
譯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
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尚書.周官》
譯:財富可以修飾房子,道德可以滋潤人身,使人心寬體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譯:尊敬我的長輩,繼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我的子女,繼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女。
7、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譯:愛別人的人,別人永遠愛他;尊重別人的人,別人永遠尊重他。
8.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譯: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這就是仁。
9.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譯:先顧禮義後求利益才算光榮,先求利益而不顧禮義便是恥辱。
10.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四》
譯:別人對我有恩德,不應該忘懷;我對別人有恩德,不應該不忘懷。
11.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曲禮上》
譯:對自己喜歡的人要看到他的缺點,對自己憎惡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
1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譯:與朋友相交往,說話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譯:君子以文章來交朋友,以朋友的幫助來培養自己的仁德。 1.為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也;不為世憂樂者,小人之志也. 《申鑒·雜言上》
譯:為國而憂、為國而樂,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慮個人得失,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漢·曹操《步出夏門行》
譯:老馬雖然卧在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里的志向。
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美。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譯:不學就不能增加才智,無志向就不能成學業。
4.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譯:大丈夫志在四方,豈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過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宋·宋軾《晁錯論》
譯:古代創立大業之人,不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堅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明·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立志》
譯:志向不確立、猶如無舵之船,無繩之馬,飄盪放縱,到何處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自己——替別人辦事沒有盡心嗎?同朋友交往不誠實嗎?
老師傳授的學 業沒有復習嗎?」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譯:自己作風正派,不發命令政教也能順利實行;自己的作風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別人也不聽從。
9.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禮記·儒行》
譯: 廣泛地學習永不滿足,身體力行永不懈怠。
1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譯:羨慕水中游魚,不如回家織網。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
譯:君子用行動說話,小人用舌頭說話。
12.在上不嬌,在下不諂,此進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龔舍人書》
譯:處在上位不驕慢,處在下位不諂媚,這是進退的正確態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明·海瑞《治安疏》
譯:有幾分美就說幾分,一絲一毫不虛誇;有幾分過就說幾分過,一絲一毫不諱飾。
14.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譯:做了好事就希望別人看到,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壞事唯恐人道,這便是做了大壞事。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譯:富貴不能迷亂心意,貧賤不能改變志氣,威武不能屈節,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家語·在厄》
譯: 品德高尚的人修身立人,不會因窮苦的境遇而改變自己高尚的品節。
17.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譯:君子心地寬闊,小人經常憂愁。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譯: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為器物;人如不學習,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賢君,建國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譯:青色從藍草中提取,但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由水變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3.養子不教父之過,訓導不嚴師之惰。宋·司馬光《勸學文》
譯: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教育學生不嚴格要求,這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4.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譯:歷來求學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就是傳授道理、講解知識、解答疑難。
5.雨澤過潤,萬物之滅也;情愛過義,子孫之災也。明·呂坤《呻吟語·禮制》
譯:雨水超過了需要即成萬物之災害,寵愛過頭,這是子孫的災難。
6.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尚書·旅獒》
譯: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後一筐土,則將前功盡棄。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溫習舊知識能有新收獲,便可以做老師了。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天資聰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譯:過去的一切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論白天黑夜不停不息地流逝。
10.人之於文學,猶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
譯:人們對於文化知識,要象雕磨玉石那樣精益求精。
1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梁·沈約《長歌行》
譯: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一頭白發的時候學習,悲傷難過也是徒勞。
提醒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應浪費時間
12.積財千萬,無過讀書。《顏氏家訓·勉學》
譯:積聚萬貫家財,抵不上讀書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學而成者也。《中說·禮樂》
譯:世界上沒有不經過學習就能成功的人。
14.富貴比於浮雲,光陰逾於尺璧。唐·楊炯《王子安集·原序》
譯: 富貴猶如天上浮雲,光陰才是無價之寶。
15.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宋·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學,以下問為恥的人常常自滿。
16.人不可以不學,猶魚不可以無水。宋·陸九淵《與黃循中》
譯: 學習既是智慧之源、進德之基,更是生存之本。
17.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宋·朱熹《勸學文》
譯:不要說今天不學還有明天,不要說今年不學還有明年。歲月流逝,成長的時光無法逆轉,
珍惜時光好好學習。
18.學無早晚,但恐始勤終惰。宋·張孝祥《勉過子讀書》
譯:學習無早晚,只怕開始勤奮後來怠惰。
1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力索。《菜根譚·後集百九》
譯:繩子可以鋸斷木頭,水滴可以穿透石頭,修習真理的人應該努力地去探索。
2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21.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
譯: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廣泛地去學習以求更好;學習學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給更好地推行仁道
22.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近思錄·為學類》
譯:膽要大而心要細,智慧要全面而行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小雅·鶴鳴》
譯: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
2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2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2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
譯:只讀書而不思考無所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也只會疲憊不堪。
2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譯:不能堅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斷。只要堅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屬石頭也可以雕成花飾。
2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29.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清·劉開《孟塗文集·問說》
譯: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不學就不會產生疑問,不問就不能增長學識。 1.詩言志,歌永言。《尚書.舜典》
譯:詩表達志向,歌抒發情懷。
2.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
譯:不學習《詩經》,就不會說話。
3.萬卷山積,一篇吟成。清.袁牧《續詩品.博習
譯:只有積累豐厚學問,才能寫出一首好詩。
4.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清.王國維《人間詞話》
譯:詞以境界高為最好,境界高格調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5.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
譯:文章是治國安邦的偉大事業,是傳之不朽的大事。
6.所謂詩,所謂文,實國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宋.鄭思肖《心史總後敘》
譯:所謂詩歌文章,實際上都與國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相聯系的。
7.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葉。《朱子語類》
譯: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葉。
8.觀其文可以知其人。清.袁牧《讀書
譯:看一個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思想品德。
9.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乾》
譯:同類的聲音互相應和,屬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論禮》
譯:天地相合而萬物產生,陰陽相接而變化發生。
3.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荀子.天論》
譯:天有四時,地有資材,人有治理自然與社會的能力。
4.天道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陰陽義》
譯:自然界的常規,是一陰一陽。陽是天的美德,陰是天降的災禍。
5.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機,得有喪之理。《貞觀政要.征伐》
譯:前進之中有後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滅亡的因數,得到了還有喪失的可能。
6.貧生於富,弱生於強,亂生於治,危生於安。《潛夫論.浮侈》
譯:貧窮來自富有,脆弱來自堅強,混亂來自太平,凶險來自安全。
7.物極則反。唐.孔穎達《周易.乾》疏
譯:事物發展到了頂點就向自身的反面轉化。
8.無小而不大,無邊而不中。唐.王勃《釋迦如來成道記》
譯:沒有細小就無所謂巨大,沒有邊緣就無所謂中間。
9.天下之事,不進則退,無一定之理。《近思錄.治體類》
譯:天下的事情,不前進就會後退,沒有靜止不動的道理。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譯: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就一定會遭遇突然出現的禍殃。
11.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十八》
譯:愚笨的人只要勤於思考,也會有對的時候。成語「千慮一得」和「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本此。
1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譯:公正產生明察,偏見產生昏暗。
13.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唐.韓愈《原道》
譯:坐在井底看天,說天是小的 ,其實並不是天真的小呢。
14.有名而無實,則其名不行;有實而無名,則其實不長。宋.蘇軾《策別安萬民》
譯:徒有虛名而無實際,其名聲不會傳之久遠;有實際而不加以播揚,實際也會萎失消亡。 1.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2.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3.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5.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6.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7.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9.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⑧ 儒家待人取物的句子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回怨。仲弓曰:雍答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出門遇到人好像見到貴客那樣慎重,使用百姓做事好像作重大祭祀那樣莊重。自己不需要的不接受的想法或東西,千萬不要施加給別人。(待人接物方面)在國內沒有招人怨恨的事,在家族內也沒有。
應該就是這段比較全面了。

⑨ 儒家思想的經典名言有哪些

  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孔子)

  2.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專水為之而寒屬於水。《荀子·勸學》

  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述而》(孔子)

  4.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下》

  5.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⑩ 儒家名言名句

1、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2、不知禮,無以立也。
3、君子喻於義內,小人喻於利。
4、君子欲訥於言而容敏於行。 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6、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7、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