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背影賞析簡短

背影賞析簡短

發布時間: 2020-12-27 16:38:21

❶ 背影的賞析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長,寫得很平朴,卻以情動人,感人至深。

作品記敘的是多年前父親在浦口車站送他乘火車北上念書的情景文章不長,只一千多字。一共有六個自然段,前兩個自然段主要為背影的出現作烘托和鋪墊,交代背影出現的特定背景:屢遭變故,家境慘淡。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寫送行的過程,其中第五自然段詳寫,集中寫了父親送行時的背影。最後一段寫兒子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引述父親的來信,加深主題。

綜觀全文,文章寫得非常平朴,但時時處處流露著一種動人的情感:父子間深厚的感情,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和無限的感激。

散文是作者靈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維靈動之際的產物。作者對父親的關愛非常感激,情抑於中,訴之於筆,外化的便是這充滿感情的文章。

文章以情動人,父子深厚的感情洋溢於紙上,然而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飾裝點的平常話語,用平朴,真率來打動讀者。

文章寫父親的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飾,用質朴的文字,把當時的情景如實地記寫出來,給讀者以身臨目擊之感。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作者用平朴的文字描寫了父親去給我買橘子時的情景,他寫了父親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這些都是如實的描寫,洗盡鉛華,保寸本色,至真至朴,細細道來,將人、事、情、感,原態原貌地呈現於讀者的面前,讓人感同身受。

《背影》以情動人,感動了無數的讀者。我想這除了因為作者用了平朴的語言寫出了真實的情感外,還在於文章里頭蘊涵著一種「淡淡的哀愁」,而這種哀愁是時世給作者的影響。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這種哀愁也加深了讀者對父子情深的理解。

文章一開頭就定下了「哀愁」的基調,「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的光景很是慘淡」。這對作者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那個時候作者的家庭景況是悲涼,作者的心情是哀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里,父親為作者送行,而其時年老的父親還要去找工作,作者在這里看到了父親的背影。作者在描寫這個背影的時候,不僅融人了對父親的深深感激之情,也融人了一種辛酸和悲涼的情緒,正是再一種情緒加深了讀者對父子情深的體驗,引起讀者的同情和共鳴。

用平朴的語言去描寫,將時世之感打並人真情,這正是《背影》成功之處

❷ 朱自清《背影》的賞析

這篇散文的語言非常忠實樸素,又非常典雅文質。這種高度民族化的語言,和文章所表現的民族的精神氣質,和文章的完美結構,恰成和諧的統一。寫作上的主要特點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寫的,是父親在特定場合下使作者極為感動的那一個背影。作者寫了當時父親的體態、穿著打扮,更主要地寫了買橘子時穿過鐵路的情形。並不藉助於什麼修飾、陪襯之類,只把當時的情景再現於眼前。

這種白描的文字,讀起來清淡質朴,卻情真昧濃,蘊藏著一段深情。所謂於平淡中見神奇。其次,作品還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如寫兒子「看見他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寫父親買桔子回來時,兒子「趕緊去攙他」。這些側面烘托手法的運用,更加反襯出父親愛子的動人力量。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台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2)背影賞析簡短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親任徐州煙酒公賣局局長的差事也交卸了。辦完喪事,父子同到南京,父親送作者上火車北去,那年作者20歲。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做為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愛護,使兒子極為感動,這印象經久不忘,並且幾年之後,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影子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1925年,作者有感於世事,便寫了此文。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敘述跟父親奔喪回家的有關情節,為描寫父親的背影作好鋪墊。文章開頭一句,落筆點題。「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記得和父親分離的日子。接著,轉入對「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兩句呈現出人事錯遷、謀生艱難之感。

第二部分為第四至第六段,寫父親為「我」送行的情景,重點描寫父親的背影,表現父子間的真摯感情。喪事完畢,因為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後,因為父親要謀事,須接交各種關系,忙是可以想見的。所以說定要一個熟識的茶房為「我」送行。

第三部分為最後一段,寫對父親的想念。作者在描寫了父親的背影之後,予深沉的懷念之中,又想起了父親的一生。

❸ 背影 賞析

最令人感動的話: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文章中一共寫了4次背影.
第-次在第1段.
第二次在第62頁倒數第三行.
第三次在第63頁最後一行.
第四次在第64頁倒數第二行.

❹ 關於《背影》的賞析

其實不用來知道問,網路一下就能出現很多。因為大家回答地都不短,於是就把網址給您,您自己看哪篇好,自己選罷:)
A1:http://..com/question/12828970.html?fr=qrl
評:不長,頗受網友贊賞。

A2:http://..com/question/8356477.html
評:不短,介紹得很詳細。

A3:http://..com/question/35331426.html?fr=qrl
評:這個,有點亂,有點亂……

A4:http://www..com/s?wd=%A1%B6%B1%B3%D3%B0%A1%B7%C9%CD%CE%F6&cl=3
評:更多的答案在此,而且網路知道多數答案均是由此而得。如果上面的答案您都不滿意的話,請看看此處。

❺ 《背影》重點句賞析。

1、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這句話出現在車站送別一段。文中從兩方面著筆寫父子車站送別。父親對兒子是無微不至的,他為兒子做了一切。兒子對父親的這一舉動在開始時並不理解,還在內心暗笑他的「遷」。「背影」的出現,使兒子清楚地看到了一顆慈父的愛子之心,終於完全理解了父親。在這句話中一定要理解「聰明」一詞的意思,這是反語。這句話表達了兒子的自責和內疚,悔恨自己的幼稚無知,真正懂得了父愛。
2、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勾畫關鍵詞語的能力。勾畫和圈點關鍵詞語也是理解課文的一種途徑,是閱讀中動手動腦的好辦法,有幫助思考、促進理解的作用。所謂關鍵詞語,要從兩方面理解:
⑴能具體體現文章中心的詞語;
⑵有深刻含義的詞語。對於關鍵性的語句,在閱讀時要畫出來,以突出其重要,並仔細體味這個句子、詞語的意思。
動詞:走、探、攀、縮、微傾。
作用:這些動詞表達出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以及他對兒子的深厚感情。
3.從「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淚又來了」:回憶往事,追述在車站與父親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從「那年冬天」到「我們便同行」
:交代這次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從「到南京時」到「……太聰明了」
:寫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從「我說道」到「……又來了」
: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的感情。

❻ 朱自清《背影》細節描寫賞析

「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囑我路上小心」、「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揀定、囑、又囑,幾個動作的描寫,從小細節中描寫了父親對旅途中的「我」的不放心與牽掛。

接下來父親攀爬月台去買橘子的一系列動作細致描寫,通過用「蹣跚」、「慢慢探身」、「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等幾個細節動作,非常准確傳神的將「父親」的形象原原本本、栩栩如生地展現給觀眾,顯示出父親的行動不便,形象的刻畫出父親吃力的樣子,讓一個朴實,平易,慈愛的普通父親形象鮮活的展現在讀者面前,感人至深。

第五段「他囑我一路小心」細節描寫,一個慈父形象躍然紙上;第六段「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父親了卻了一樁心願,所以心裡很輕松,是一種盡到父親職責的踏實和滿足。

(6)背影賞析簡短擴展閱讀:

1、名家點評

李廣田《最完整的人格》:《背影》論行數不滿五十行,論字數不過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夠歷久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當然並不是憑藉了甚麼宏偉的結構和華瞻的文字,而只是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所表達的真情。

這種表面上看起來簡單樸素,而實際上卻能發生極大的感動力的文章,最可以作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為這樣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為人。

葉聖陶《文章例話》:「這篇文章通體干凈,沒有多餘的話,沒有多餘的字眼,即使一個「的」字,一個「了」字,也是必須用才用」。

吳晗《他們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頌》:「《背影》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卻歷久傳誦,有感人至深的力量,這篇短文被選為中學國文教材,在中學生心目中,『朱自清』三個字已經和《背影》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了」。

2、作品影響

這篇散文通過一條與眾不同的途徑,反映了一種在舊道德觀念的冰水退潮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父子關系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在這種覺醒面前,人們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來佔有並表露自己的感情。

這也是文章中蘊藏的革命性的歷史內容及思想意義。它的出版不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們競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沖淡的散文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背影

❼ 朱自清<背影>的賞析 100字左右

本文通過對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熱愛和兒專子對父親屬的百般懷念。作者寫出的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扎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嘆惋乃至強烈的共鳴。
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徵「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

❽ 魯迅《背影》句子賞析有哪些

《背影》

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長,寫得很平朴,卻以情動人,感人至深。

作品記敘的是多年前父親在浦口車站送他乘火車北上念書的情景,刻畫了父親為兒子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了父愛子、子憐父的深切感情。

只一千多字。一共有六個自然段,前兩個自然段主要為背影的出現作烘托和鋪墊,交代背影出現的特定背景:屢遭變故,家境慘淡。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寫送行的過程,其中第五自然段詳寫,集中寫了父親送行時的背影。最後一段寫兒子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引述父親的來信,加深主題。

綜觀全文,文章寫得非常平朴,但時時處處流露著一種動人的情感:父子間深厚的感情,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和無限的感激。

散文是作者靈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維靈動之際的產物。作者對父親的關愛非常感激,情抑於中,訴之於筆,外化的便是這充滿感情的文章。

文章以情動人,父子深厚的感情洋溢於紙上,然而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飾裝點的平常話語,用平朴,真率來打動讀者。

文章寫父親的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飾,用質朴的文字,把當時的情景如實地記寫出來,給讀者以身臨目擊之感。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作者用平朴的文字描寫了父親去給我買橘子時的情景,他寫了父親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這些都是如實的描寫,洗盡鉛華,保寸本色,至真至朴,細細道來,將人、事、情、感,原態原貌地呈現於讀者的面前,讓人感同身受。

❾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賞析

本文是作者追憶八年前的事。 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哲學繫念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奔喪。 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惜別。此文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然又不同於一般作品去描寫人物肖像、神情、音容笑貌等,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背影」,不惜筆墨作具體細致的刻畫。

作者這樣處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父親老境「頹唐」,飽經憂患,半生潦倒,家境慘淡、祖母逝世、奔走謀職之時,還不辭辛苦,不怕麻煩送兒子上北京,還艱難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而且反復叮嚀一路小心當時父親的心境不好,兒子的心境也不好。

因此,作者抓住父親這樣一個「背影」集中描繪,抒發特定環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也正因為作品寫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間相愛相憐,字里行間有淡淡的哀愁,顯得更加真摯動人。

(9)背影賞析簡短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背影》一文,寫於一九二五年。斯文乃追憶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講述作者在北京大學哲學繫念書期間,得知祖母去世後,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老家奔喪。辦完喪事後,其父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則回北京念書,父子倆在今南京市浦口區惜別的情景。

此文後來收在了開明書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它是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極為有名的文章,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傑作。作者僅以一千五百字描寫了一個生活片斷,卻能感人至深,膾炙人口,自清先生的寫作技巧,焉不敬服人哉!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中國散文家,詩人,學者。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長於揚州,1948年在北平因貧病逝世。1916年入北京大學預科,次年入哲學系,參加過五四運動,是文學研究會早期會員,還參與發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開始發表新詩。

抗戰勝利後,參與愛國民主運動,在身患重病時,仍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死於貧病交迫之中,被譽為有骨氣的愛國文化人。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主要文章,作品有《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