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清明節的名言

清明節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0-12-27 15:29:03

Ⅰ 關於清明節的名人名言

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
——《清明祭詩》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白居易

江南煙雨畫屏中,半鏡斜窗弄小紅。燕子不來樓閣回,柳絲今日向東風。
——《清明》

Ⅱ 清明節名言名句

1、人死不能復生,喪葬亦可適度,生活節約光榮,浪費最是可恥還有多少同胞,生活還不富裕,同志仍須努力
2、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不會忘記,也不會離去,為了身邊的,離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3、清明時節語紛紛,郊外遊客笑嘻嘻,欲問酒家何處停,路邊農婦歡迎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催,商隱彈淚誰人,信香燭鞭炮金錢知
4、每當這個日子的來臨,總會讓人想起一些過去的事情,逝去的人,裝載著千絲萬縷的思念。如果你真的為他/她好,請你快樂多一點!
5、花木芳香,草長鶯飛,怎奈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處更增添了幾分煙雨迷濛的感覺。
6、華夏文明永記心,民放文化民族魂,清明寄祖好傳統,感恩情懷天下知,文明寄祖清明時,先祖的偉大世人牢記,真情的傳遞思念的情,先祖精神滿神州
7、清明時節,楊柳依依,思念故人,笑對明天。
8、清明裡總有一些花開,這些意象世界裡清醇而多愁的花兒,一睜開眼睛和關閉視野都要流淚;也許這雨正是我無盡的傷悲的一場宣洩,宣洩後,一切都好。
9、清明時節雨紛紛,懷念先人正時分,文明風俗吹遍遍,海葬樹葬為千秋
10、中華文明恆久遠,上下傳承五千年,而今吾輩當自強,先烈遺志記心間,科學發展謀復興,精神文明創和諧,炎黃子孫興家國,先輩含笑在九泉
11、巨星隕落,天地動容,山河哭泣,世界悲鳴!一代偉人已遠去,留下英名存長空,今雖不見你揮舞的巨手,但那響徹長空的吼聲,在歷史的時空
12、清明將至,心又開始隱隱作痛,這種痛不曾消失過。只是在無人的時候,更顯得真切。

Ⅲ 清明節的名言

1、」小徒弟問我,清明節里你燒紙,送給誰呢?我告訴他,我回燒給我自己,我要親眼看見,所有的妄答想到頭不過一把灰「。——延參法師


6、」清明節的野草已經在山坡瘋長,又是一年。 我很好,只是依然遺憾,媽媽。 那一年,我忘了和你好好說聲再見」。——煙羅 《貝殼》

Ⅳ 清明節名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Ⅳ 關於清明節的名人名言

1、豐碑站在你的腳下,仰望著雄偉的豐碑,那不朽的兩個金字,閃耀者英雄的版光輝,為國家為民族犧牲的英烈權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那不朽的靈魂。

2、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既是祭祀掃墓的日子,又是踏青的好時節。

3、楊柳青青景色新,桃花相映笑迎人。年年清明今又是,萬紫千紅總是春。

4、朋友,清明節到了,願你為人光明正大,做事光明磊落,心情陽光明媚,身體耳聰目明,才智聰明過人,工作精明強干。祝你的生活如春和景明,十分美好!

5、清明時節,紛紛雨滴,點點思念,絲絲牽掛,縷縷關懷,淡淡憂愁,隱隱傷感,揮別過去,珍視現在,展望未來,無限精彩,送上祈願,福壽綿綿。

Ⅵ 關於清明節的名人名言

1、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2、可惜一片清歌,都版付與權黃昏。——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3、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雲卿《寒食》

4、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5、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6、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7、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8、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9、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Ⅶ 關於清明節的名言名句

有關清明節名人名言摘錄

1) 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2) 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斷橋西堍。——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3) 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4) 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清明祭詩》

5) 新鶯嘹亂柳煙低,斷魂春雨斷腸期。——《清明祭詩》

6) 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7)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8)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9) 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10)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清明》

11) 燕子重來,往事東流去。——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12) 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3) 旦別河橋楊柳風,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5) 雙縷綉盤金,平沙油壁侵。——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16)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17) 驟卷風埃,半掩長蛾翠嫵。——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18) 遇客踟躕立,尋花取次行。——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19) 上巳清明都過了,只是春寒。——蔣春霖《浪淘沙·雲氣壓虛欄》

20)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孟浩然《清明即事》

Ⅷ 清明節的名言名句

關於清明節的詩詞名句

1、欲清明把酒釋別愁,欲賞春花且忘憂。《清明祭版詩》

2、一權沾春雨一斷腸,飄零無計覓君鄉。《清明祭詩》

3、新鶯嘹亂柳煙低,斷魂春雨斷腸期。《清明祭詩》

4、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清明》

5、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

6、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閭門即事》

7、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

8、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

9、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清明》

10、清明節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為君垂淚小窗邊。《清明祭詩》

11、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清明祭詩》

12、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13、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長安清明》

14、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15、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清明》

1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途中寒食》

17、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詩》

Ⅸ 關於清明節的名言。一句話

1、花木芳香,草長鶯飛,怎奈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使版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處權更增添了幾分煙雨迷濛的感覺。

2、細雨綿綿落人間,捧花默立在墓前。雨滴當知離人意,猶如淚水撒地面。一杯清酒敬祖先,但願天國人平安。生者當知先人願,珍惜生活每一天!

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交好運,借問何處幸福運,快樂健康平安是福運,清明節祝你叫好運。

4、花垂淚,燕低飛,清明雨聲碎;遊子歸,輕煙堆,祭祖莫言悲;憶舊容,訴往昔,薄酒敬一杯;生者醉,逝者寐,心願付紙灰;敬先賢,思遙寄,此情長相隨。

5、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更懂得愛和珍惜。所以,我們活著的人,都要好好善待和把握與人相處的日子,讓生命不再留下遺憾!

6、清明節,我來到媽媽的墳墓,思念之情越發沉重;深呼吸,放鬆;也禁不住黯然淚下!想將淚水吞到肚子里,比什麼都難;難道是對母親想念的一種方法嗎?難道是對母親思念的一種表達嗎?

Ⅹ 清明節手抄報內容中名人名言

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