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家的賞析

家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7 10:32:52

Ⅰ 川端康成《家》的賞析

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擁有,只能經歷。
深知這一點的人,就會懂得:
無所謂失去,而只是經過而已,無所謂失敗,而只是經驗而已。
用一顆瀏覽的心,去看待人生,
一切的得與失、隱與顯,都是風景與風情
近乎悲戚

Ⅱ 《家》中經典句子及賞析

1·人的身體可以被囚禁,人的心卻不可以。
賞析: 任何一個人,最珍貴的不是肉體,而是你的靈魂,這里的靈魂指的就是不斷拼搏奮進意志。人可以被囚禁,可以被人殺了,但心是永遠不會死的,不會被囚禁的。思想有多遠,你就可以走多遠。心有多寬,多大,無論在怎樣的苦難面前都不會低頭的。
2·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賞析:覺慧是勇於沖出封建制度,批叛舊家庭制度,對整個舊社會進行批叛,勇於爭取自己的情感,不甘心受到舊社會的壓迫.

「深深的腳跡疲倦地睡在那裡,也不想動一動,直到新的腳來壓在他們身上,他們才發出一陣低微的嘆息」暗喻了在封建禮教下的國民的愚昧落後,一味的甘願承受黑暗社會的壓迫,卻沒有一絲的反抗意識,只發出「一陣低微的嘆息」。

「有著黑漆大門的公館靜寂地並排立在寒風里。兩個永遠沉默的石獅子蹲在門口。門開著,好像一個怪獸的大口。裡面是一個黑洞,這裡面有什麼東西,誰也望不見。」而門牆上卻又掛著一副木對聯「國恩家慶,人壽年豐。」
賞析: 將「黑洞「與」國恩家慶,人壽年豐「對比,進行反諷。衛道者統治下的高家大院,這一個「黑洞」將吞噬多少年輕的、鮮活的生命!吞噬著肉體,吞噬著靈魂,註定敗落。何來家慶、人壽、年豐。

「月光凄涼地照在水面上。天空的紅光漸漸地淡下去。一切跟往日沒有分別,只有狗叫聲顯得異乎尋常地可怕。湖水載著月光微微地顫動,跟平日完全一樣,然而在眾人的眼裡湖水現在變得更神奇,更清冷了。」
賞析: 以月光的凄涼、狗叫聲的可怕及湖水的清冷來渲染謠言造成的恐怖氣氛;聯系覺新的叮囑,此處對湖水的描寫還有一種暗示作用,那就是瑞珏和梅都准備在遭受侮辱的時候投入清冷的湖中,來保住自己的清白。由此看出社會動盪時期弱女子們命運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於女性的同情與惋惜。

Ⅲ 巴金《家》的片段賞析

1、覺慧請願挨罵
軍人打了學生,學生們准備到督軍署請願。覺慧聽說後氣憤難當,跟著張惠如來到學校加入請願隊伍。覺慧還上街散發傳單,參加學生聯合會。覺慧回家之後遭到高老太爺的斥責,不許出門。
2、覺慧辦報
戰爭結束後,覺慧瞞著家人參加《黎明周報》的工作,撰文介紹新文化運動,抨擊不合理的舊制度和舊思想。不久,《黎明周報》因言論過激被查封。覺慧等幾個中堅分子又決定籌辦《利群周報》。報刊內容一如既往。他們還設立了閱報處,積極傳播新文化思想。
3、覺慧花園定情
因參加學生運動而被禁閉在家的覺慧在花園散心,無意中遇到了前來替太太折梅花的鳴鳳。他真誠地告訴鳴鳳,將來一定要娶她。鳴鳳感激地笑了,她明白他的真心也明白他們之間的隔膜,她不敢要求太多,只想一輩子當丫頭,伺候覺慧。覺慧被打動了,兩人靜靜對望,直到聽到覺民的口哨聲才匆匆分開。
4、剪發風波
在覺慧和覺新的鼓勵下,琴關於女人剪發的文章發表在《黎明周報》,在女學生中引起不小反響。許倩如帶頭剪發,接著同學文與「老密斯」也響應了。琴想像同學那樣把頭發剪掉,受到她母親的堅決反對。琴覺得所有希望破滅,不禁悲聲痛哭。她決心要走一條新的路。
5、鳴鳳投湖(第26節)
鳴鳳與覺慧真誠相愛,然而高老太爺卻把鳴鳳許給60多歲的孔教會頭面人物馮樂山,出嫁前的一個晚上鳴鳳懷著最後的希望去找覺慧,覺慧由於趕著寫稿的緣故,沒有聽完鳴鳳的衷訴就把她遣走了。覺民把鳴鳳的事告訴了覺慧,覺慧急得幾乎發瘋。他沖出門去尋找鳴鳳,但沒有找到。鳴鳳懷著絕望的心情,懷著三少爺覺慧深深的愛,投進了晶瑩的湖水中。
覺慧從此認清了這個社會的本來面目,堅定了與它決裂的決心。
6、覺新和梅的愛情悲劇。
覺新和表妹錢梅芬青梅竹馬,但梅的母親和覺新的繼母周氏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見,就拿拒婚來報復。覺新屈從於父親的意志與瑞珏結婚。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軍閥開戰,梅跟著張太太和琴來高公館避難,與覺新重逢,兩人都不能忘情。在矛盾痛苦中,錢梅芬抑鬱成疾,吐血而死。
7、覺民逃婚。
在高老太爺的生日宴會上,馮樂山把自己的侄孫女許配給覺民,高家接受了這門親事。覺民知道此事後,堅決不同意,甚至不惜頂撞高老太爺而離家出走。最後,臨終前的高老太爺答應取消婚約,覺民逃婚勝利。
8、克定受罰(第33節)
覺新的五叔克定當賣妻子的陪嫁首飾,又在外設小公館養姨太太。五嬸得知後哭訴到老太爺面前。高老太爺大發雷霆,憤怒地責罰克定。克定又招出在外賭博、嫖妓以及打著父親的招牌借了許多債等事,還攀出了克安。高老太爺氣急交加、一病不起。
9、「捉鬼風波」
陳姨太請巫師捉鬼,為高老太爺驅病,鬧得家宅不寧,反而加重了老太爺的病。覺慧決不讓在自己房間里捉鬼,並挺身而出痛罵陳姨太和眾人。
10、「血光之災」( 瑞珏之死)
瑞珏生產的日子近了。陳姨太有一天對克明兄弟嚴肅地講起「血光之災」來:長輩的靈柩在家,產婦生產的血光就會沖犯到死者身上,死者會冒出很多血來。唯一免災的方法是把產婦遷到城外去生產。大家都不願意承擔不孝的名聲,紛紛贊成陳姨太的辦法。覺新不敢反抗,只好把臨產的瑞珏送到城外一處潮濕的房子。瑞珏難產,覺新痛苦地守在門外,聽到她凄慘的叫聲,卻因為陳姨太的要求沒有人敢來為他開門。瑞珏叫著覺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了,兩人未能見上最後一面。
在慘叫聲中死去。覺新突然明白了,是整個制度,整個禮教奪去了他所希冀的一切。

11、火燒跑龍燈人
大年初九晚上,克定讓僕人把龍燈請來。龍燈舞動之時人們拿著早已准備好的竹筒花炮對著玩龍燈的人的光赤的身上射,藉以取樂。那班玩龍燈的人有著結實的身體,有著堅強的腕力。可是他們卻任人燒,一點也不防禦,後來花炮燒得更近了。他們終於忍不住痛,逃開了。然而大門已經關上了,他們無處可逃。高忠、趙升們聽從主人的指揮又拿著燃放的花炮在後面追趕。而且克定自己也拿著一筒花炮站在那裡,看見人逼近,馬上把花炮燃起來,向四面放射。直到花炮沒有了,大家才住了手,把賞錢給了玩龍燈的人,放他們離開;
覺慧憤憤斥責他們沒有同情心,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面。
12.覺慧出走
嫂子的慘死最終讓覺慧看透了這個家,他決意離開家。覺新哀求他不要走。但覺慧去意已定,覺新最終答應幫忙。覺新去跟長輩們說了覺慧的事,遭到他們的反對後,決定秘密進行。在兄長以及同學們的幫助下,覺慧最終乘船去了上海。

Ⅳ 巴金《家》好段賞析

《家》語段賞抄析
每天晚上,總是妻帶著孩子先睡,他睡得比較遲。他臨睡時總是要去望那個躺在妻的身邊,或者睡在妻的手腕里的孩子的天真的睡臉。這面容使他忘記了自己的一切,他只感到無限的愛,他忍不住俯下頭去親吻那張美麗的小臉,口裡喃喃地說了幾句含糊的話。這些話並沒有什麼意義,它們是自然地從他的口中吐出來的,那麼自然,就像噴泉從水管中噴出來一樣。它們只是感激、希望與愛的表示。
他並不知道從前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也曾經從父母那裡受到這樣的愛,他也曾經從父母那裡聽到這樣的充滿了感激、希望與愛的語言。
賞析:
「感激、希望與愛」,父母對子女的愛由覺新身上可見一斑。這樣的愛不帶任何雕飾,清水出芙蓉般地純粹潔凈,而又如同一道符咒世代相傳。當每一個初為人父母的人俯首親吻孩子時,誰能想到,從前的自己,也曾在睡夢中享受過這愛的盛宴?
然而,父母對於孩子之愛,有時竟也似被迷霧籠了雙眼,不懂得為他們長久考慮。便如小說中的高老太爺,他對兒孫們的禁錮專橫是愛么?還是心底的自私?

Ⅳ 求巴金作品《家》中的經典語段與賞析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以成都為背景,描寫了1919年至1924年中國歷史處在轉折時期這一風起雲涌的動盪時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

為什麼說《家》的文學造詣是最高呢

《家》不僅是巴金文學道路上豎起的第一塊豐碑,也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傑作之一。

《家》在結構藝術上借鑒《紅樓夢》的寫法,以覺慧和鳴鳳的戀情以及覺新與瑞珏、梅芬之間的糾葛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全面交織而展示了高公館的衰亡過程。全書人物眾多,事件繁復,但作品能始終圍繞基本線索展開描寫,有條不紊,緊湊周密,波瀾起伏,跌宕有致,顯示了作者精於構思的能力。

《家》基本上仍然屬於「青春型」的創作,那由真誠熱烈的心裡唱出的青春之歌,是特別能喚起青年人的共鳴的。它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創作的風格:只求與青年讀者情緒溝通,不求深刻雋求,傾向單純、熱情、坦率,以情動人,情感汪洋恣肆,語言流水行雲,雖然有時少錘煉,不耐咀嚼,整體上卻有一種沖擊力,能滲透讀者的內心。

Ⅵ 《家》中的經典句子+賞析越多越好

1·人們躺下來,取下他們白天戴的面具,結算這一天總帳。他們打開版了
自己的內心,權打開了自己的「靈魂的一隅」,那個隱秘的角落。他們悔恨,悲
泣,為了這一天的浪費,為了這一天的損失,為了這一天的痛苦生活。
2·無論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兩個不同的面目,為了兩種不同的人而
存在。
3·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他看到了仇恨和斗爭,而且他自己也成了別
人攻擊的目標。雖然他的環境使他忘記了自己的青春,但他心裡究竟還燃燒著
青春的火。
4·世界是這樣靜。人們都睡了。然而他們都活著。所有的人都還活著,
只有她一個人就要死了。
5·在生活里她享受的比別人少,而現在在這樣輕的年紀,她就要最先離
開這個世界了。
6·明天,所有人都有明天,然而在她的面前卻橫著一片黑暗,那一片,
一片接連著一直到無窮的黑暗,在那裡是沒有明天的。是的,她的生活里是永
遠都沒有明天的。

Ⅶ 《家》的賞析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發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館里,高覺新是這個大家庭里的長孫,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被剝奪了學業與愛情。在中學畢業那天放棄了自己所愛的能夠了解他、安慰他的錢家表妹,和父親指定的姑娘結了婚。
覺新的二弟覺民和三弟覺慧就不同了,他們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熏陶,有著先進的思想、昂揚的鬥志,是新時代的新青年。覺新也跟他倆一起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依舊還是「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的擁護者。
老大覺新在西蜀實業公司事務所上班,那是他父親生前為他找好的位置。一日,覺慧和覺民跟往常一樣,買了幾本新書,來到覺新的辦公室里,這時張太太和琴小姐來了。琴是高家親戚裡面最美麗、最活潑的姑娘,她也是一個有著理想、有著抱負的勇敢的新青年。她給大家帶來了一個不尋常的消息:錢家大姨媽回省城來了,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現在變得有點憔悴。這個梅表姐就是大哥覺新所摯愛的錢家表妹,而這時覺新正陪著張太太買衣料,他並沒有聽到這個消息。
覺慧和覺民離開了覺新的事務所,覺民去了琴的家裡,而覺慧在路上遇見同學張惠如,並從他口中了解到當兵的打了學生。覺慧義憤填膺地和一些學生們參加了向總督示威遊行的隊伍。祖父高老太爺很快知道了他遊行的事,便覺新把他囚禁在家裡。
舊歷新年快來了,高公館這個紳士家庭也忙著准備過新年。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覺意買了一本小說《前夜》讀給他的兩個哥哥聽,書里的內容激起了覺慧的熱情,也喚起了覺新痛苦的回憶,他向兩兄弟述說了自己身為長孫承擔的重任,自己為了家族的人,犧牲了自己的幸福……覺慧想著: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他又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慶幸。天黑了,高家四世同堂聚集在一起,互相慶賀著吃年夜飯,高老太爺看見自己的子孫滿堂,想著再過一兩代,他們高家不知道會變成一個怎樣繁盛的大家庭,心裡非常地高興。
舊歷年的最後一天,覺新告訴覺慧他遇見梅表妹了,痛苦和悔恨湧上心頭。覺慧責備覺新當初為什麼不反抗,落到這地步,是罪有應得,覺新苦笑著說現實的環境不允許他這樣做,覺慧突然感覺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離得愈來愈遠了。
鳴鳳是高公館里的丫頭,她既聰慧又漂亮,她很喜歡覺慧。而覺慧只有在回到他那寂寞無聊的家裡時,才會不為思念鳴鳳而苦惱。丫頭們傳聞,馮樂山要討姨太太,准備在大房同三房的丫頭中挑一個去。鳴鳳向覺意發誓她絕對不會跟別人。
元宵節的夜晚,他們幾個年輕人接到了消息;督軍下令討伐張軍長,前線已經開火。仗終於打起來了,高公館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恐怖、絕望之中,此時琴也正在高家,她沒有地方可去,只能呆在這里。她從前還相信自己是一個勇敢的女性,而這時她發現自己還是一個脆弱的女子,沒有能力反抗,也只能等待別人來宰割。
恐怖的時期終於過去了,和平的統治又恢復了。高公館又熱鬧起來。覺民弟兄的幾個同學創刊了《黎明周報》,刊載新文化運動的消息,介紹新的思想,批評和攻擊不合理的舊制度和舊思想。覺慧熱心地參加《周報》的工作,經常在《周報》上發表文章。至於覺民,他白天忙著功課,晚上按時去琴那裡教書,對於《周報》並不像覺慧那樣熱心。
琴因為她的好朋友情如把長辮剪了,她也想這么做,但遭到母親的反對,並要把她嫁出去。琴心裡愛的是覺民,她傷心地哭了起來。就在琴傷心痛苦的晚上,鳴鳳也同樣傷心至極。原來高老太爺要她做馮老頭子的姨太太,而且就在三天之後。這是高老太爺的命令,誰也違背不了,誰也反抗不了。她沒有辦法,覺慧是她惟一的希望了,而此時的覺慧正忙著寫他的文章,無暇顧及鳴鳳,待她要說時,覺民的到來使得她不得不走了。鳴鳳徹底地絕望了,她記得她曾說過寧死也不會去,她帶著對覺慧深深的愛和對這世上的不公平的恨跳進了湖裡。
鳴鳳的死很快被這大公館里的人忘記,而覺慧卻不能忘,因為他的自私,他沒有把他心愛的人留住。他這時才發現平常老是訓斥大哥和覺民沒有膽量,其實他自己跟他們一樣,也是一個沒有膽量的人。他對現在的生活已厭倦了,他有了遠離這個家庭的想法。
在高老太爺66歲誕辰的慶祝的日子裡,馮樂山向高老太爺提親,覺民愛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為了反抗祖父他在覺慧的鼓勵和幫助下逃離了公館,覺新決心在這時聽到了梅小姐去世的消息。覺慧的五爸在外頭討了妓女做姨太,還打著老太爺的招牌借了許多債,老太爺為此一病不起,他已清楚高家已走下坡路了,最後的結局是可以想得到的。他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夢,徹底破滅了。臨死前他把覺民召了回來,答應馮家的親事不提了,便離開了人世。
覺慧的嫂嫂瑞珏生產的日子近了,但公館的太太們卻要她遷到城外生產。因為他們迷信什麼「血光之災」懦弱的覺新沒有說一句反抗的話,忍受了一切,把端珏接到了城外。
瑞珏幾天後就生產了,她痛苦地為覺新生下了一個兒子,自己卻死了。覺新沒有能見她最後一面。是舊的制度、禮教和迷信奪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奪去了他最愛的兩個女人。他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又不能夠抵抗這一切,他只有絕望,只有痛苦。
覺慧真的無法在這個家中呆下去了,他終於逃離了這個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學一面從事進步的革

Ⅷ 《家》的鑒賞分析

1,在家中,他有正義感,同情下層人物,勇於反對封建束縛。在婚姻問題上,他敢於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同時積極支持覺民抗拒包辦婚姻。對於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於大膽反抗,這舊家庭裡面的一切簡直是一個復雜的結,他這直率的熱烈的心是無法把它解開的」。最後,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2,瑞鈺賢慧 堅強。瑞鈺是通過覺新父親抓鬮的方式訂下來的。當她嫁過來時,覺新心中滿滿裝著梅。而作為女孩兒,初嫁入高家,新婚之夜,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陌生男子,而這個男子已經成為她的丈夫。剛出家門離別父母的傷心,面對未來未知命運的恐慌,幻想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全部都在覺新無形的冷漠中化為泡影。可瑞鈺是那麼美好,她有著江南女子似的婉約,有一顆善良堅毅的心,又是那麼聰明有才華,那麼善解人意。是她一點一滴給覺新的生命注入活力,而自己卻無法逃離死亡的悲劇。
3,

瑞鈺是善良的。當覺慧被禁足時,是她一直關心著這個小弟弟,陪覺慧下棋,說話。連覺慧也覺得這個嫂嫂這么好。當她知道覺慧和鳴鳳的感情時,她盡自己一切力量幫助他們,支持他們。對他們的愛充滿祝福,也充滿同情。即使她並沒有完全得到自己的愛,當她知道梅和覺新的關系時,她沒有向丈夫說一句抱怨的話,甚至沒有怨恨梅,而是對他們未果的愛情悲劇抱以同情,甚至想用自己的離開來成全他們。這樣的女子,怎能不愛?

瑞鈺是堅強的,善良的。中國的女子總是比男子要堅強,有韌性。也許是受到的壓迫太過深重吧,所以總是什麼都能忍,什麼都能挺過去。一個女子,隻身嫁入深宅大院,沒有任何庇佑,要堅強的走下去,瑞鈺用她的善良博得大家的認同。面對不愛自己的丈夫,瑞鈺忍下了心中的悲楚,一點一點讓丈夫把自己放入心中,而不是抱怨、刻薄、怨天尤人。面對「血光之災」的無稽之談,不忍讓丈夫為難,主動在身懷六甲的時候離開高家,搬到鄉村生產。這一搏,她沒有挺住,交付了自己的性命。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當產婆面對已經難產至死的瑞鈺居然對覺新說:「恭喜你,是個男孩兒。」那瑞鈺的心覺新的心該有多痛
4,覺新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他性格上充滿了矛盾,是個「有兩重人格的人」。覺新善良,待人誠懇,原是舊制度培養出來的、有較強傳統觀念的人。由於他處於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處」,他凡事採取「不抵抗主義」,逆來順受,委曲求全。他愛表妹梅,但當這段美好的戀情被長輩無理地扼殺後,他並不反抗,對父親為他與李家訂的親事,也表示順從,然後回房蒙頭大哭一場,與瑞珏完了婚。祖父死後,陳姨太無端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珏在家裡生小孩。覺新雖然覺得這有如「晴天霹靂」,但還是接受了,將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覺新身上雖然有著很嚴重的舊觀念的束縛,但他又是個接受了新思想熏染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惡是非是有著清楚的界限的。他也有過美好的嚮往,與表妹梅的相戀就是他對愛情的追求;同時,他也同情受壓制的青年,如暗中幫助覺民逃婚,幫助覺慧離家出走等。新思想雖然觸動了他的心靈,但封建舊觀念卻如同沉重的枷鎖壓得他無法喘氣,使他在精神上常常處於極度痛苦之中。他恨舊東西,自己也是舊禮教的犧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的殉葬品;但由於他受封建傳統觀念毒害較深,喪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不抵抗主義」支配下,處處妥協,不自覺地扮演著舊東西的維護者的角色。總之,覺新是一個有著「雙重性格」的悲劇人物。他性格中的這種矛盾性,真實地反映出了當時某些時代特徵。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典型人物,批評了「不抵抗主義」,指明對於封建舊制度、舊觀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劇的惟一出路。
5,通過烘托、對比、渲染來表現。
6,鳴鳳得知自己即將被送給馮樂山做小,內心極其痛苦,懷著最後的希望,去找覺慧,然而又知道有一堵牆橫在他們中間,三天後她就成了馮家的人。她就沒有機會看見他了。任她怎樣受人侮辱,怎樣呻吟哀叫,他也不會知道,也不會來救她了。分離,永久的分離,這種情形比死還要難堪。7,作品通過對她的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8,「雙重性格」的悲劇人物。他性格中的這種矛盾性,「雙重性格」的悲劇人物。真實地反映出了當時某些時代特徵。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典型人物,批評了「不抵抗主義」,指明對於封建舊制度、舊觀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劇的惟一出路。
9,覺慧是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給了他民主主義、人道主義的思想武器,這使他逐漸認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惡。正因為如此,他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熱心辦刊物,宣傳進步思想。
他性格上充滿了矛盾,是個「有兩重人格的人」。覺新善良,待人誠懇,原是舊制度培養出來的、有較強傳統觀念的人。由於他處於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處」,他凡事採取「不抵抗主義」,逆來順受,委曲求全。
10,覺新是一個新舊摻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義的正統思想,但也對封建家庭的腐敗不滿,性格上具有較突出的兩重性:在舊家庭中是個暮氣沉沉的大少爺;在與覺慧、覺民等年輕人在一起時,又是一個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於他承受著太重的舊文化的因襲重擔,在封建意識的壓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無力自拔。他在梅林里的憧憬,他在洞房外月下的獨嘆,他在面對梅前來避難時借酒抒懷,點點滴滴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有血有肉,懂風情,有學養,會思考有靈氣的覺新形象。而正是這樣一個人物做出了許多令人難以理解的選擇。這選擇恰恰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這種悲劇的意味更加耐人尋味,其實, 覺新的思索結果常常是源於長房長孫的所謂「責任」,處在那樣一個時代里,「責任」往往是封建制度的一種無形的工具,其不合理的部分讓覺新倍嘗心酸,屢受滄桑。而也是這種責任感的驅使,當弟弟要離開這個「家」,奔向光明時,他又掏出了與死去的瑞珏共同為三弟准備的盤纏。不要小看這一筆的處理,他使整個高覺新的思想軌跡清楚明白的呈現出來,使人物的層次變得豐富而,統一。難怪當三弟怒斥大哥無能的時候,瑞珏挺身而出說:「他不是這樣的」。理解他的人知他是顧全大局,頂天立地的男兒絕不是無能無用之輩,看過全劇,觀者當與瑞珏一樣理解了覺新吧?趙志剛在這部戲中的表演穩中推進,真實樸素,層次分明。再贊!還有一個塑造得相當成功的人物是鳴鳳,鳴鳳的純潔美好,歷來是《家》中頗受喜歡的人物。而青年演員陳是的表演沒有之前一些演員的輕浮和過分的卑微,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她的清純,不著點染的神情以及舒展自然的形體處理,也成為了該劇的一個亮點。
11,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你也可以同意,說出自己的觀點即可,但要有理由和根據】
《家》中的人物有一定的復雜性,如覺新既喜讀《新青年》,行動上又沒勇氣反抗舊勢力的迫害;覺慧信奉人道主義,潛意識中卻仍不能把鳴鳳與琴同等看待;覺慧痛恨封建家長對青年一代的壓抑,對高老太爺卻仍未完全喪失人倫情感。但是,總體來說,與《紅樓夢》相比,《家》的內涵要單純明了得多。《紅樓夢》是「形象」遠遠大於「思想」,人們從中發掘出的東西肯定遠遠超出了曹雪芹的創作意圖;《家》則是「形象」與「思想」基本一致,不論誰讀這部書,都無法否認它的主題是「反封建」,是對大家族罪惡的控訴。,《家》在許多方面與《紅樓夢》不同。激發巴金創作熱情的不是模仿古典名著的慾望,而是強烈的生活實感。象《紅樓夢》一樣,《家》有明顯的作家自敘傳成分。雖然作者一再辯白他本人並不就是覺慧,但巴金的經歷與覺慧十分相似;至於覺新,巴金就明白地說寫的是他大哥。小說對高公館及其周圍環境的描寫,就是以巴金故宅為藍本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