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點評雲給

賞析點評雲給

發布時間: 2020-12-27 08:48:17

1. 賞析「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從該詩中看,「荒唐」不僅指作者在書中引出了「煉石補天」、「青內埂峰」等荒唐故事,而且也指容全書描寫的當時社會的腐朽、殘酷、互相傾軋以至走向滅亡的道路。當時的儒生也認為這是「彌天大謊」,所以作者是以憤恨的心情寫出「滿紙荒唐言」的。

由於作者在書中對許多人物抱有同情感,所以說自己是飽含著「一把辛酸淚」來寫這部著作的。他惟恐後人不知他的真實意圖,故雲「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1)賞析點評雲給擴展閱讀

滿紙荒唐言

清 曹雪芹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譯文:全書寫的都是荒唐的言辭,卻浸透著我辛酸的眼淚!都說作者太迷戀兒女痴情,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書中的意味?

曹雪芹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官至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

雍正初年,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居住。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一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死後遺留《紅樓夢》前八十回稿子。

2.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揮一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賞析

賞析:」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揮一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是唐朝李白的詩《聽蜀僧濬彈琴》。寫的是詩人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的情景,琴聲優美,引人入勝。

首聯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是說彈琴的琴師來自四川峨眉山。此聯筆墨不多,卻把這位琴師寫得氣派十足,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十分傾慕琴師。

同時,詩人生長在四川,對故鄉四川自然有一種獨特的感情。此聯點明琴師來自四川峨眉山,是詩人的老鄉,一方面表明詩人因此而對這位琴師很有好感,另一方面也吐露出詩人對故鄉的熱愛和懷念。

頷聯寫彈琴,詩人用「如聽萬壑松」來表現琴聲激越的氣勢,凸顯琴聲的不同凡響,使人真切地體會到琴聲的鏗鏘有力。

頸聯寫琴聲盪滌胸懷,讓人聽罷心曠神怡,意猶未盡。「客心洗流水」一句化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詩人通過含蓄自然的抒寫,既表現了琴聲如流水般順暢優美,又暗示出自己和琴師已經像知己一樣,對音樂有著共同的感悟和體會。

「余響入霜鍾」寫琴聲漸漸飄向遠方,最後和日暮時分的鍾聲產生共鳴,暗示天色已晚。

尾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環顧四周,發現青山不知何時開始已被一層暮色籠罩,灰暗的秋雲密布滿天。不曾想時間真是飛逝啊!此聯不僅寫出琴師技藝的高超,讓聽琴人忘記了時間,同時也營造出一種曠達悠遠、韻味無窮的意境。

在整首詩中,詩人只用「萬壑松」來形容琴聲的鏗鏘有力,除此之外,沒有花費更多的筆墨來描摹琴聲。他將大量的筆墨落於「聽者聽琴的感受」以及「聽者與琴師感情的交流」上。

詩人落筆一氣呵成。全詩行雲流水,通暢明朗。律詩講究音律、對仗,形式嚴格,但詩人的這首五律卻是清新、明快、自然,好像沒費一點力氣。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遠勝過雕琢,更能打動人心。

出處:唐朝詩人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唐)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註解

1、綠綺:琴名。晉傅玄《琴賦序》:「司馬相如有綠綺。」相如是蜀人,彈者是蜀僧,故以綠綺切之。

2、一:加強語氣的助詞。

3、揮手:指彈琴。

4、流水:相傳春秋時鍾子期能聽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時而是志在高山,時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許為知音。見《列子·湯問篇》。這句詩中的「流水」,語意雙關,既是對僧濬琴聲的實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彈的典故。。

5、霜鍾:指鍾聲,《山海經》:豐山「有九種焉,是知霜鳴」。郭璞註:「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入霜鍾:餘音與鍾聲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白話釋義:

蜀僧濬懷抱一張綠綺琴,他是來自西面的峨眉峰。

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彷彿聽到萬壑松濤風。

我的心靈像被流水洗滌,餘音繚繞和著秋天霜鍾。

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秋雲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2)賞析點評雲給擴展閱讀:

名家點評《聽蜀僧濬彈琴》:

俞陛雲《詩境淺說》:此詩前半首,質言之,惟蜀僧為彈琴一語耳。學作詩者,僅此一語,欲化作四句好詩,幾不知從何下筆。試觀其起句,言蜀僧抱古琴自峨嵋時下,已有「入門下馬氣如虹」之概。

緊接三、四句,如河出龍門,一瀉千里,以松濤喻琴聲之清越,以「萬壑松」喻琴聲之宏遠,句法動盪有勢。五句言琴之高妙,聞者如流水洗心,乃賦聽琴之正面。六句以「霜鍾」喻琴,同此清迥,不以俗物為譬,乃賦聽琴之尾聲。收句聽琴心醉,不覺山暮雲深,如聞韶忘肉味矣。

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滄浪曰:一味清響,真如松風。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累累如貫珠,冷冷如口玉,斯為雅奏清音。

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逸韻鏗然、是能得弦外之音者。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一氣揮灑,中有凝煉之筆,便不流入輕滑。

3. 古詩賞析: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古詩原文:

《自題一絕》清代:曹雪芹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賞析:

  • 從封建制度的正統觀念下來看,作者筆下流露出來的「卿卿我我,兒女痴情」「晨風夕月,階柳庭花」以及「家庭瑣事,閨閣閑情」,如他的「石頭幻形入世」一樣皆是荒唐的,不入人眼。而其中揭露的那些處於階級社會上層的貴族之家內部的腐朽墮落,則更是無有意義的,為正統知識分子所不屑。那個時候,人們都樂於作「鴕鳥狀」,看不到那些無關痛癢、為人不齒的事件背後的血跡斑斑,更看不到那些互相傾軋的政治斗爭,這樣的「平和?之下,作者也只能自嘲似地「承認」自己所寫的不過是「滿紙荒唐言」,皆是些不著邊際的東西。

  • 但是,再「荒唐」的東西,也飽含著作者的辛酸血淚。小說的第一回中,記錄了《紅樓夢》的原稿是由一僧人鐫刻在頑石之上,再由空空道人摘抄下來,經過曹雪芹整理而成。就算是整理,其中的字字句句也都浸透著血淚的控訴,無可奈何的哀嘆,不但有作者為生活所迫的「繩床瓦灶」的凄涼悲愁,還有創作時期因《紅樓夢》不被事實所認可而要竭力所隱瞞的苦衷。

  • 脂硯齋曾在《紅樓夢》中寫下批語:「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表面上,作?痴纏於兒女痴情,可是又有誰,能夠真正地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呢?正如作者生前所擔心的一樣,兩百多年來,人們對《紅樓夢》以及作者的議論真可謂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其中欣賞作者妙筆生花者有之,挑揀書中的繁華歌舞者有之,更不乏一些「色空說」「自傳說」「誨淫之書」的曲解,主張對其焚毀滅絕。正所謂,有多少種眼光,賦予《紅樓夢》的便有多少種說法。一如魯迅先生的那句: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但是,每個人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紅樓夢》。可見「都雲作者痴,誰解其?味?」真乃作者高明的預見。

  • 這首小詩雖然通俗淺白,但是卻和「女媧石上的偈語」一樣,充當了世人開啟《紅樓夢》之門的一把鑰匙。

  • 曹雪芹用一把煙霧迷彈寫出了自己那些血淚不是一滴一滴地掉,而是一把一把地往下淌,而他創作時候的痛苦心境更揭露出了《紅樓夢》的誕生與存在絕不僅僅只是為了給眾人「取樂把玩」,它自有它更深層次的揭露、批判與哀嘆。

4. 詠寒松詩 賞析

一、《詠寒松詩》原文:
詠寒松詩
南朝.范雲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
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翻譯:
修長的枝條拂開了雲層;茂密的樹葉遮住了天空;我在凌厲的風中知曉了松樹的不屈的氣節;我在厚厚的積雪下見證了松樹高尚的貞潔。

賞析:
《詠寒松詩》是南朝齊、梁間詩人范雲的詩詞作品之一。范雲以精巧的語言詠出寒松的節操與貞心,修條與密葉乃青松之形,勁節與貞心乃青松之神。青松傲雪獨立,流經千年的歲月依然青翠挺拔。那風雪不動的巍然,那穩若磐石的堅毅,實則寄寓了范雲理想的人格。松的魅力,於入塵出塵中,猶為令人神往。有時,雪枝怒展,白甲披身,儼然立馬沙場的武將,颯爽英姿;有時,晏然自處,遁跡白雲,卻似形跡飄忽的隱士,不與紅塵同步。

二、作者簡介:
范雲字彥龍(公元451年—公元503年),南鄉舞陰人(今河南泌陽縣西北),南朝文學家。范縝從弟,子范孝才。早年在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幕中,為「竟陵八友」之一。蕭衍代齊建梁,任為侍中,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再遷尚書右僕射,霄城縣侯。居官能直言勸諫,天監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歲。范雲病故後,梁武帝聞訊痛哭流涕,即日御駕臨殯。死後追贈侍中、衛將軍,賜謚曰文。

5. 我在雲上愛你的點評鑒賞

一隻失戀的小蝸牛喝醉了,它想從一條長一百公分的隧道的一端爬到出口的內另一端,然後跳崖殉情。每秒容鍾它往前走三公分又往後走二公分。這只多情的小蝸牛要多久才走到隧道的另一端?
不要悲傷,我活過。我為你流過眼淚。我愛上了你。就像小毛蟲變成了蝴蝶。是你的愛讓我在人間起舞。我在雲上愛你她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承諾。她尋找幸福,然後發現,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遺憾,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還有令你遺憾的事情。她尋找愛情,然後發現,愛,從來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情。

6. 求<京華煙雲>小說的人物評析或賞析

《京華煙雲》流淌出來的文化底蘊

完全商業化的系列韓劇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闖進了我們的視線,當觀眾還在為《大長今》流淌出來的韓國文化或感嘆或不屑時,這邊卻走來了深情款款的《京華煙雲》。那邊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名叫長今的宮女、醫女,這邊走來了一個知書達理、寬容忍讓的奇女子——姚木蘭。如果說《大長今》刻畫了一個女人自強不息的坎坷命運;那麼這部《京華煙雲》就抒寫出一段特定歷史時期下,幾大家族命運跌宕起伏的命運畫卷——「清明上河圖」。

對於一些觀眾對編劇的質疑,筆者持保留意見。因為對於名著改編的影視劇,向來就有吃力不討好的危險。但是這部《京華煙雲》,我認為是這許多年以來少有的經典之作。之所以經典,首先在於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一段故事,在演員的精彩演藝下,都呈現出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載體。前些日子我寫過關於《大長今》的「友情篇」、「恩師篇」等人物系列,就在於對劇中豐滿人物的喜愛,而這部《京華煙雲》中,從中、青、老主角,甚至到丫鬟、大夫,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在言語之間抒寫出一段段命運,絲毫不輸《大長今》。

重道逍遙的姚思安,溫存善良的姚母,知書達理的姚木蘭,正氣凜然的孔立夫,可愛嫵媚的姚莫愁,新派自由的姚迪菲,活潑可愛的黛芬,多愁善感的紅玉,心直口快的暗香丫頭;文氣軟弱的曾文伯,要強的曾母,圓滑的桂姐,正義多病的曾平亞,溫柔偏執的曼妮,窩囊老實的襟亞,浪盪不羈的蓀亞,浪漫痴情的曹莉華;還有充滿卡通意味的牛家:奸詐的牛似道,貪財的牛母,欺男霸女的牛同儀,單純浪漫、後來淪為漢奸的牛懷玉,以及爭強好勝、貪財潑辣到最後回心轉意的牛素雲。單單44集,就描繪出這么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卻又詳略得當,實在了得。

上面說了精彩飆戲的新老演員們,而對於這些人物的塑造,演員、編劇、導演都花了大功夫。《京華煙雲》中符合每一個人物身份的經典台詞是一句接一句,值得細細品位,當然這是林老先生的功勞,但也少不了編劇們所花費的心思;再看看劇中每個人物卧室里的一張張鑲有相框、泛著典雅色的個人照片,婚宴上每一個刻有喜字的古銅燭台,每一身劇服每一個滾邊、紐扣做工的細致入微,每一套與周遭環境搭配的茶具,劇中道具的周到細致就可見一斑;此外該劇的剪輯也是相當精緻,移花接木的技巧隨處可見,各個人物的起伏命運穿插地美妙得當。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經典到每一個細節。

接著,下面就說說《京華煙雲》中滲透出來的文化氛圍。細數起來,卻絲毫不輸給任何一部被令觀眾嘆為觀止的韓劇。

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紅木花雕、亭台樓閣

這不僅包括姚、曾兩家的深宅大院、紫擅木傢具、屏風、八仙桌,更包括姚家後來搬進的王府花園。王府花園門口的石獅把門,裡面琳琅滿目的亭台樓閣、花園池塘不僅使迪菲的外國朋友再三感嘆,也讓觀眾應接不暇。

還有那條充斥著冰糖葫蘆、茶社、小吃、古書、兔爺、風箏、花草的商業街,陣陣吆喝聲,很有味道。

古董、陶瓷、古畫、書法、報章書籍

莫愁嫁妝里精緻的古董,在木蘭的指揮下,一一展示給了觀眾;曾家的古董店裡更是成了古玩的集中營;這還不夠,從琉璃場的古董買賣到曾、姚家每間屋內,都少不了這陶瓷、古董的擺設。

在西山賞景的那場戲中,傅老先生、姚思安、立夫、莫愁就乾隆的字體各有各的評價。在整部劇中,出現的對聯、書信也全部是筆墨紙硯紛紛登場。

再去看每家書房裡滿滿當當的書籍、古畫,點滴中透露出書香門第的氣息。還記得深刻的是那本在木蘭、立夫手中傳來傳去的《飲冰室文集》、《殷商甲骨文初探》嗎?

還有立夫以「不平氏」為筆名寫的那篇大快人心的《文妓說》。大意說的是當時的文人大多都幹些粉飾太平的活,其實報紙輿論監督的功能那時就體現出來了。找來那時印刷密密匝匝的報刊,《民國時報》、《平民報》、《實話報》,《新青年》,也苦了《京華煙雲》的導演了。那報童那聲聲「號外、號外」,真是這個時代影視劇的標志了。不過單憑報章的輿論就要搬到財大氣粗的牛家,這不僅是立夫作為文人的書生意氣,更是林老先生的理想所在。除了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怎麼會有男女老少集體出去抗議牛似道的作惡霸道?中國的老百姓只會象王心麗《落紅迷歸路》中的小鎮百姓那樣,只會傳傳謠言、搬弄是非罷了。

詩句、俗語、傳說連篇

《京華煙雲》畢竟不像《紅樓夢》那樣雅興,時不時地對詩罰酒,但是卻每個人的口中都出現過適合自己身份的俗語。那句「開弓沒有回頭箭」出現過多次,但是每次都讓人感嘆世事的無常。接下來《京華煙雲》在外國陸續播出,這些內容翻譯可得花功夫了。

還有那個鑄鍾老頭的女兒捨身救父的傳說,在木蘭和莫愁口中共出現三次,每一次都體現了女兒身的偉大與無奈。那一口鍾的每一次被敲響,觀眾都對木蘭的命運擔憂著、嘆息著。

獨有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京華煙雲》獨有的,是中國文化獨有的。

當木蘭被迫出嫁,姚思安將自己盡有的甲骨全部當嫁妝給了木蘭。姚思安聲淚俱下的那句「我的大女兒是留著我救命用的」,唉,在他心目中,自己的至愛——甲骨文——哪有女兒珍貴啊。

最後那一幕,姚思安為了不讓甲骨文落到日本鬼子手中,玉石俱焚,那一幕,何其悲壯!「甲骨就是化成灰燼也要留在華夏大地上」,又是怎樣的一種氣節!

京劇、二胡、笛、蕭、鼓

《京華煙雲》一開場,木蘭便來了一出京戲。接著在西山、姚家、王府花園、獄中,甚至到演員們說話的背景音樂,也都離不開字正腔圓的京劇。直到最後那場醉人的「貴妃醉酒」,就著它木蘭款款而來。

在木蘭代妹妹出嫁的當晚,姚思安幽怨的二胡「夜深沉」,在空曠寂靜的夜晚讓人扼腕嘆息。當與木蘭擦肩而過的遺憾之時、木蘭新婚的那夜,立夫獨自吹起了蕭,聲聲嘆息,多麼凄慘。

此外,婚禮中的敲鑼打鼓自然更是少不了。

佛教、道教

韓日、東南亞對中國的文化最懂的就是儒家文化,而影視作品中對於佛、道二教卻較少涉及。林語堂老先生的《京華煙雲》,本著向外國介紹中國文化的意圖,將佛家、道家的文化滲透到點滴。從尼姑庵中的抽簽、沖喜到拜神求佛,佛教的文化印在了那個時代。

道教主要通過姚思安這個入世的世外高人體現出來。每一場他和女兒木蘭的對話,每一次面臨劫難時的淡定自若,經過漫長的獨自雲游,到後來的驀然領悟,無不透露著自己的道行。

婚喪禮儀

韓劇《新娘18歲》中,第一次領教了韓國的婚喪禮。而從曾家風光整個北京城的三喜臨門,到曾平亞、曾文伯、曼妮等的喪禮,《京華煙雲》給出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古代的婚喪禮儀。喜慶、悲哀體現到每個道具的細節,過大禮、嫁妝、上頭、正日出門、三朝回門,大紅花轎、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應有盡有。

茶文化

西湖的龍井配上古樸的陶瓷茶具,透露出我們的茶文化。

《京華煙雲》里的茶文化體現在每一幕接待客人的場景中。尤其是木蘭給立夫沏茶的那一幕,那一倒來,二沏去,最後那一杯滿滿的龍井,透過立夫那飽含熱淚的雙眼,一切的感慨、遺憾都盡在不言中了。

此外江蘇的大炸蟹、致美齋的酸梅羔、天意齋的栗羊羹、天寶樓的燒羊腿、防膳的肉末燒餅、南京的板鴨、桂花鴨,這些聽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了。

中國古代大家庭的標本

曾家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古代大家庭。曾文伯、妻子曾母以及小妾桂姨,另外三房兒子、兒媳婦,成群的丫鬟伙計,各自成院,卻又組合在一個大家庭里,共生共息。而每個兒媳婦又牽扯出另外兩家大的家族:牛家和姚家,這就是強強聯合的古代門當戶對的婚姻生活。

曾家的這個大家庭也是老謀子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給外國人展示的畫面。老謀子這些作品獲獎是其次,重要的是長期以來,這些最早出國的影視作品使得,很多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人仍然是妻妾成群、男人大辮子的形象。但是《京華煙雲》不僅僅展示了這么一幕,因為劇中還有著五四帶來的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自由氣息。

動盪不安的時局大背景、三大家族的興衰、三代人的悲歡離合

不像鴛鴦蝴蝶劇做作地將戰事當成自己談情說愛的背景,《京華煙雲》里,從五四思想解放、軍閥混戰到民國時期,再到抗日戰爭,《京華煙雲》就是在這樣動盪不安的時局中,展示了三大家族的興衰和三代人的悲歡離合,抒寫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這一段社會歷史的變遷。

最能體現這一背景的就是牛家。從牛家的洋洋得意到後來的遺臭萬年,再到牛懷玉淪為漢奸、牛素雲為日本販賣毒品,這些都展示了這樣一段沉重的中國歷史。

唯美的景物、精緻典雅的旗袍、大氣的音樂

整部《京華煙雲》中,不斷出現滿地金黃的銀杏葉子、絢爛的日出日落、掛在枝頭的一輪圓月、黃昏時的古樓、清晨雲霧繚繞的白塔,唯美但不失大氣。尤其是西山賞景那一場戲,一座橋,一個石碑,一個飛檐走壁,老北京的京味就這樣一點一滴透漏出來了。如此看來,舊版《京華煙雲》精緻狹窄的景物,在這方面就敗下陣來了。

還有那一套一套做工精緻的旗袍,穿在幾個少奶奶身上,韻味無窮。比如,木蘭安排蓀亞、曹莉華見面的一場戲,木蘭那身黃色的旗袍簡直就是絕美,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體現中國女人的風采!

此外,無論是全劇的背景音樂還是主題曲《發現》,都出自內地音樂大師王黎光,處處洋溢著一股子大氣。單獨聽那首《發現》,或許只覺得歌詞優美,歌聲一感三嘆。但是當看了此劇後,再去聽它,真是感嘆木蘭的一生,感嘆劇中每個人的一生。

象《天地英雄》《七劍》都有自己的電影原聲帶,而內地的電視劇不像韓劇一樣,鮮有自己的音樂帶。而這部《京華煙雲》的音樂原聲帶、VCD、DVD一起湧向了市場。在王黎光的親手操刀下,《京華煙雲》出落地更加大氣磅礴,音樂襯托著劇中人物命運的喜與悲。

很多人對在亞洲甚至美國所向披靡的《大長今》不屑一顧,但是這些人可能都沒有看過此劇,就大加指責,這樣的評論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看過《大長今》後,劇中的美食文化讓人流連忘返,這也是韓國人引以為豪的地方。但是《京華煙雲》和《大長今》比較起來,卻絲毫不遜色。如果說《大長今》的哄起為韓國的國家形象加了分的話,那麼上文提到的這些足以使得《京華煙雲》「出口」後,所展示出來的中國文化都是值得我們炫耀和自豪的。當老謀子展示的中國男人大辮子的形象還遲遲不去時,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京華煙雲》無疑會為中國的形象增光、甚至錦上添花。

因為這些文化氛圍,因為劇本的優秀、演員的精湛演藝,因為央視一套的覆蓋面,這部《京華煙雲》是註定牆內開花,牆外也紅的。

7. 雲海玉弓緣的點評鑒賞

《雲海》無疑是梁氏武俠的精品,也是武俠不朽的傳奇。如果說梁氏武俠以俠勝武導致了其局限在大道德的圈子裡而不能達到更廣闊的天地,那麼《雲》就是羽生先生長袖曼舞時偏離了自己的圈子,造就了燕十三那驚天地泣鬼神的第十五劍。《雲》之嚴謹的結構,流暢的語言,奇異的情節,壯闊的場面,多姿的人物已攢足了它做為經典的資本。而厲勝男和金世遺凄美的愛情的震撼力則造就了一曲不朽的傳奇。此情勁力之盛勝似塞外戰鼓,勁力之銳利過人馬黃金箭。其力傷人五臟,嘔血稱快;其力透穿骨髓,刻骨銘心。
品讀《雲》書者,無論持什麼態度,無一不為金,厲,谷三人千折百回盪氣回腸的愛情而動容。厲谷二女孰優孰劣,金世遺心之真正所屬究竟為誰,為人一直爭論不休,好似釵黛之爭眾說紛紜。其中焦點集中在厲勝男的善與惡。我認為金厲谷三人的背後有很強和很廣泛的象徵意義,當我們為他們所感動,是否不知不覺間達到了一種共鳴。《雲》不同與梁氏的其他作品,在一個攙雜復雜愛情的復仇故事中揭示深刻的人性矛盾,達到了極強的悲劇美。真正的悲劇不是簡單的善與惡對決,也不是簡單的坎坷與磨難。正如古希臘經典悲劇《俄狄浦斯》的弒父娶母一樣,看似只能歸於命運。而悲劇的人們掙扎於命運的作弄之中,以毀滅來展示美麗。再如《無間道》兩人的灰色人生,試想一下金厲谷又何嘗不是如此。讀梁羽生的不少書時,總有一種羽生先生在操縱人物命運的感覺,惟獨在雲海中明顯感覺到他再也控制不了三人的命運,甚至只有和我們一道共同為他們而感動。《雲》中有很強的弗洛依德色彩,所以我們不妨從弗氏學說的角度來解釋這個故事。總的來說厲金谷是三位一體,厲是金的影子,而谷是金先知。厲是本我,她控制著金的潛意識,所以她像影子一樣深深地融入了金的身體,讓金既恐懼又歡喜,既極力擺脫又極度依戀。谷是超我,好比幽谷奇芭,她也同時深深的影響著金,盡管梁老處理的有些過於簡單。谷之所以成為金的超我似乎借用了呂四娘的餘威,因為呂用偉大的人格感化了金的師傅。但谷的確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優秀的品質,而且身世孤苦,其有些近乎怯懦的女性柔情,也是金的理想情人所有的。金自然是本我,他在梁門中很是有魅力,僅次於張丹楓而已。既蔑視禮法,放浪不羈,有身本善良,不失赤子之心。他有與厲相近的經歷與性格,卻與谷相近的價值標准,這就註定了他成為二女共同寄託,只不過是通過愛情的方式來表達。
「Be or be not」 is always a problem。厲女似火玫瑰,谷女似冰雪蓮,共插於金的心瓶之中。當谷女進入金的心之時,厲女也必將走進他的生命之中,因為金的一半是火一半是冰。冰與火,理智與野性,本我與超我的碰撞必將迸射最美麗的光芒,此時火滅冰熔心碎於凄美之中。於是玫瑰凋謝,雪蓮黯然,遊子浪跡天涯。其實更應以李義山的《錦瑟》為金谷厲結句「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無解之詩解無解之情。 (節選自「濤生雲滅看雲海」 作者:花無語)

8.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譯文與賞析

黑雲沉沉啊將要下雨,水波搖動啊升起煙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