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觀獵標題賞析

觀獵標題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7 04:15:24

㈠ 王維《觀獵》,翻譯和賞析

一、譯文:勁風吹過,綳緊的弓弦發出尖銳的顫聲,只見將軍正在渭城郊外狩獵。

秋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積雪融化,飛馳的馬蹄更像風追葉飄。

轉眼已經路過新豐市,不久之後又騎著馬回到那細柳營。

回首觀望方才縱橫馳騁之處,傍晚的雲層已與大地連成一片。

二、賞析

人嘗論王維詩詩中有畫,品《觀獵》果不虛言。王維這首《觀獵》,以一個「獵」字貫串全篇,生動鮮明地描繪出了一組將軍冬日狩獵圖。這組將軍狩獵圖又分為出獵圖和獵歸圖。

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涌,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語出《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精通武藝,曾射中一雕,人稱「射鵰都督」。此言「射鵰處」,借射鵰處贊美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王維的詩,或以悠閑古淡見長,或以豪邁精工著稱。此詩氣概豪邁,造句精工,章法嚴整,詩味濃郁。此詩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表達出詩人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

(1)觀獵標題賞析擴展閱讀

一、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

二、原文

《觀獵》

唐代 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㈡ 王維詩《觀獵》的原文,賞析與翻譯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譯文】
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聲和著強風一起呼嘯!將軍和士兵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近郊。
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銳的鷹眼;積雪融化,飛馳的馬蹄更像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已經回到細柳營。
凱旋時回頭一望,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無垠,暮雲籠罩,原野靜悄悄。

這首詩很善於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在這首詩中王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是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能巧妙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更詳細的見參考資料

㈢ 求王維《積雨輞川庄作》《觀獵》賞析

王維《積雨輞川庄作》詩歌鑒賞

積雨輞川庄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 蒸藜炊黍餉東??。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 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 海鷗何事更相疑?

輞川庄,在今陝西藍田終南山中,是王維隱居之地。《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在這首七律中,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首聯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正是連雨時節,天陰地濕,空氣潮潤,靜謐的叢林上空,炊煙緩緩升起來,山下農家正燒火做飯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飯菜准備好,便提攜著送往東??——東面田頭,男人們一清早就去那裡勞作了。詩人視野所及,先寫空林煙火,一個「遲」字,不僅把陰雨天的炊煙寫得十分真切傳神,而且透露了詩人閑散安逸的心境;再寫農家早炊、餉田以至田頭野餐,展現一系列人物的活動畫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氣息,使人想見農婦田夫那怡然自樂的心情。

頷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看吧,廣漠空濛、布滿積水的平疇上,白鷺翩翩起飛,意態是那樣閑靜瀟灑;聽啊,遠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甜美快活。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唐人李肇因見李嘉釣集中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的詩句,便譏笑王維「好取人文章嘉句」(《國史補》卷上);明人胡應麟力辟其說:「摩詰盛唐,嘉釣中唐,安得前人預偷來者?此正嘉釣用摩詰詩。」(《詩藪·內編》卷五)按,嘉釣與摩詰同時而稍晚,誰襲用誰的詩句,這很難說;然而,從藝術上看,兩人詩句還是有高下的。宋人葉夢得說:「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釣點化,以自見其妙。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一號令之,精采數倍。」(《石林詩話》卷上)「漠漠」有廣闊意,「陰陰」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陰陰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畫面就顯得開闊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積雨天氣空濛迷茫的色調和氣氛。

如果說,首聯所寫農家無憂無慮的勞動生活已引起詩人的濃厚興趣和欣羨之情,那麼,面對這黃鸝、白鷺的自由自在的飛鳴,詩人自會更加陶醉不已。而且這兩聯中,人物活動也好,自然景色也好,並不是客觀事物的簡單摹擬,而是經過詩人心靈的感應和過濾,染上了鮮明的主觀色彩,體現了詩人的個性。對於「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的王維來說,置身於這世外桃源般的輞川山莊,真可謂得其所哉了,這不能不使他感到無窮的樂趣。下面兩聯就是抒寫詩人隱居山林的禪寂生活之樂的。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詩人獨處空山之中,幽棲松林之下,參木槿而悟人生短暫,采露葵以供清齋素食。這情調,在一般世人看來,未免過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厭倦塵世喧囂的詩人,卻從中領略到極大的興味,比起那紛紛擾擾、爾虞我詐的名利場,何啻天壤雲泥!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詩人自謂。詩人快慰地宣稱:我早已去機心,絕俗念,隨緣任遇,於人無礙,與世無爭了,還有誰會無端地猜忌我呢?庶幾乎可以免除塵世煩惱,悠悠然耽於山林之樂了。《莊子·雜篇·寓言》載:楊朱去從老子學道,路上旅舍主人歡迎他,客人都給他讓座;學成歸來,旅客們卻不再讓座,而與他「爭席」,說明楊朱已得自然之道,與人們沒有隔膜了。《列子·黃帝篇》載: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一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來,他又到海濱時,海鷗便飛得遠遠的,心術不正破壞了他和海鷗的親密關系。這兩個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兩相結合,抒寫詩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這種心境,正是上聯所寫「清齋」「習靜」的結果。

這首七律,形象鮮明,興味深遠,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是王維田園詩的一首代表作。從前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說成「空古准今」的極至,固然是出於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認為「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贊賞這首詩的深邃意境和超邁風格,藝術見解還是不錯的。(參看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卷十)

(趙慶培)

王維《觀獵》鑒賞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詩題一作《獵騎》。從詩篇遒勁有力的風格看,當是王維前期作品。詩的內容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狩獵活動,卻寫得激情洋溢,豪興遄飛。至於其藝術手法,幾令清人沈德潛嘆為觀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唐詩別裁》)

詩開篇就是「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像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該具備何等手眼!這又喚起讀者對獵手的懸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將軍的出現,恰合讀者的期待。這發端的一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方東樹)。兩句「若倒轉便是凡筆」(沈德潛)。

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里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匯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涌,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本文已被瀏覽290次)

㈣ 觀獵賞析

王維《觀獵》鑒賞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詩題一作《獵騎》。從詩篇遒勁有力的風格看,當是王維前期作品。詩的內容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狩獵活動,卻寫得激情洋溢,豪興遄飛。至於其藝術手法,幾令清人沈德潛嘆為觀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唐詩別裁》)

詩開篇就是「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像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該具備何等手眼!這又喚起讀者對獵手的懸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將軍的出現,恰合讀者的期待。這發端的一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方東樹)。兩句「若倒轉便是凡筆」(沈德潛)。

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里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匯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涌,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本文已被瀏覽290次)

古詩飲酒、早春、元日、觀獵、如夢令、將進酒、滿江紅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

陶淵明(365—427),潯陽柴桑人。陶詩以其沖淡清遠之筆,寫田園生活、墟里風光,為詩歌開辟一全新境界。

《飲酒》組詩共二十二首,此為第三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後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並無內在聯系,興至揮毫,獨立成篇。這首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於勞動之餘,飲酒致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採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陶詩的一大特色就是樸厚,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懷」等詞語阻斷對情理規律的探索和揭示,這或者就是詩歌回歸自然的一種表現。

早春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注釋】張十八員外:指張籍。張曾任水部員外郎,排行十八。天街:京城街道。潤如酥:形容初春細雨如奶油樣的滋潤。"最是"二句:言春之好處正在此時,絕對勝於煙柳全盛時。皇都,京城。

【會心一悟】寫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體會和認識春天,不必等到"煙柳滿皇都"之後,要善於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時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說早春的"草色",可以"遙看"卻難近視,蘊含了世間許多事物的普遍規律。有的事,朦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細部卻又說不清楚了。到底是有還是無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見識了。看待社會形勢,何嘗不是如此。
七絕·早春 文 / 石階尋跡

金花艷麗耀蔥蘢,
唱徹迎春白霧中。
我挑青簾高望處,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譯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聲強風一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銳敏捷的鷹眼,積雪溶化了,飛馳的馬蹄更象是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細柳營已經來到。
回頭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無垠的大地啊,暮雲籠罩著原野靜悄悄。

角弓:裝飾著獸角的硬弓 渭城:古時的咸陽
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 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
暮雲平:傍晚的雲層與大地連成一片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全詩表現了將軍射獵時的豪邁氣概

如夢令 李清照

【年代】:宋

【作者小傳】: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縣人。父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丈夫趙明誠,宰相趙挺之子、金石家。她是中國古代傑出女詞人。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詞》一卷(別本五卷),不傳。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輯李清照集》等。

【內容】:

常記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歸路②。

興盡晚回舟,誤入藉花深處。

爭渡,爭渡③,驚起一灘鷗鷺。

【注釋】:

①溪亭:臨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爭:同「怎」。

【譯文】

還時常記得出遊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
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
大家爭著劃呀,船兒搶著渡,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賞析】: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 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末,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 」,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如夢令 秦觀

【年代】:宋

【作者小傳】: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聖後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內容】:

遙夜月明如水,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賞析】:

此詞是作者紹聖三年(1096)貶謫郴陽時於途中所寫。詞中通過夜宿驛亭的描寫,繪出貶謫途中的情景,表達了作者旅途中凄涼寂寞的心情和倦於宦遊的情緒。

首句點明時間是夜晚,「遙夜」即長夜,狀出了夜漫漫而難盡的感覺。緊接「沉沉」的疊字,將長夜難盡的感覺再度強化。一句尤妙「如水」的譬喻。「夢破」二字,又流露出多少煩惱情緒。沉沉寒夜做一好夢,更反襯出氛圍的凄清。「無寐,無寐」的重復,造成感嘆語調,再聯系「風緊」、「鼠窺燈」、「霜送曉寒」等等情景,可以體味出無限的感傷。

此詞不直寫心境,而是寫一夜難寐的所見、所聞、所感。詞寫長夜沉沉,驛亭風緊,飢鼠窺燈,曉寒侵被,人聲嘈雜,驛馬長嘶,真實謫徙羈旅的苦境與凄情。

如夢令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①。
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作者簡介】

後唐庄宗李存勖,本姓朱耶,其先沙陀部人,賜姓李氏。武帝李克用之長子。天佑
五年嗣晉王位。後即皇帝位,繼唐正統。滅梁,都洛陽。在位四年,兵亂,中流矢亡。
《五代史補》:庄宗為公子時,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詞。其後,凡用兵皆以所
撰詞授之,使揚聲而唱,謂之御制。

【注釋】

①一曲舞鸞歌鳳:一本作「一曲清歌舞鳳」。鸞鳳:鸞鳥和鳳凰,古代傳說中吉祥
美麗的鳥。

【評解】

那次宴會中「舞鸞歌鳳」的歡樂和別「伊」時「和淚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
回憶起來,真是「如夢」一般。
眼前的「殘月落花」,更引起了別後的相思;如煙的月色,給全詞籠上了迷朦孤寂
的氣氛。這首小令,抒情細膩,婉麗多姿,辭語美,意境更美。

李清照 - 如夢令 - 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一】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

「昨夜雨疏風驟」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

作者以「濃睡」、「殘酒」搭橋,寫出了白夜至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演變。然後一個「卷簾」,點破日曙天明,巧妙得當。然而,問卷簾之人,卻一字不提所問何事,只於答話中透露出謎底。

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賞析二】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馮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周邦彥《少年游》詞:「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花在風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說「濃睡不消殘酒」也是寫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只要多讀些前人寫的惜花詩詞,也就不難體會了。杜甫《三絕句》詩:「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韋庄《又玄集》卷下錄鮑征君(文姬)《惜花吟》詩:「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飲,莫待春風總吹卻。」這些詩句正可用來作為「濃睡不消殘酒」的注腳。易安在其詠紅梅的《玉樓春》詞中所雲:「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亦可視為對「濃睡」一句的自注。這句詞的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漱玉詞》中曾多處寫到飲酒,可見易安居士是善飲的。善飲尚且酒醉而致濃睡,一夜濃睡之後酒力還未全消,這就不是一般的過量了。我們只要思索一下詞人為什麼要寫「濃睡不消殘酒」這句詞,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這句詞的立意而言,與上引杜甫和鮑文姬的詩句都是同一機杼,並無二致。但易安的高處正在於不落窠臼,獨辟蹊徑。一旦領悟了潛藏在「濃睡不消殘酒」背後的這層「惜花」之意,那麼對以下數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便顯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試問」的結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草堂詩余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看來皆非虛譽。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雲:「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可謂的評。

如夢令 (秦觀)
樓外殘陽紅滿。
春入柳條將半。
桃李不禁風,
回首落英無限。
腸斷。腸斷。
人共楚天俱遠。

如夢令 (秦觀)
池上春歸何處。
滿目落花飛絮。
孤館悄無人,
夢斷月堤歸路。
無緒。無緒。
簾外五更風雨。

如夢令 (李之儀)
回首蕪城舊苑。
還是翠深紅淺。
春意已無多,
斜日滿簾飛燕。
不見。不見。
門掩落花庭院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陳王:即曹植,曹操的第三子。

【簡析】《將進酒》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內容多寫宴飲游樂。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

年代:宋
作者:岳飛
作品:滿江紅
內容: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㈥ 觀獵 賞析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涌,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㈦ 賞析王維的觀獵並分析其獨到之處

觀獵
作者: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此詩前四句為第一部分,寫射獵的過程;後四句寫將軍傍晚收獵回營的情景。縱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能巧妙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
賞析:

首聯起句先寫角弓鳴響,箭飛勁疾,然後才點出是將軍冬獵。在強勁的北風中,傳來了開弓放箭的聲音,一開頭便渲染出緊張肅殺的氣氛,然後點明獵者和獵所,確是下筆不凡。
「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像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這發端的一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
領聯具體描寫縱鷹擊捕,怒馬追逐,進一步渲染了打獵的氣氛,細致地刻畫出打獵的場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用「疾」字刻畫鷹眼銳利,以「輕」字形容馬蹄迅捷,細膩傳神。
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草枯鷹眼疾」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地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地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受和喜悅心情。
「新豐市」(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這兩個地名皆可參考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匯集,典雅有味。「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尾聯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風起雲涌,與出獵約緊張氣氛相應;此時風平雲定,與獵歸後從容自如的心境相稱。
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涌,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語出《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精通武藝,曾射中一雕,人稱「射鵰都督」。此言「射鵰處」,借射鵰處贊美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總的來說,王維的詩,或以悠閑古淡見長,或以豪邁精工著稱。此詩氣概豪邁,造句精工,章法嚴整,詩味濃郁。此詩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表達出詩人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

㈧ 求賞析《出郊觀獵至賀蘭山》

前面四抄句話寫的是賀蘭襲山的環境,表現的是一種廣闊壯麗,悠遠沉靜,後面兩句中寫道狩獵時人們搖旗策馬的熱鬧場面,最後兩句事前四句和後一句的對比,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平常百姓與官宦人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眼前所看到景象所表現出的痛心和無奈

㈨ 如何賞析王維的《觀獵》


詩一起筆就扣人心懸弦,開篇就是「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將一個緊張動人的鏡頭展現出來: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像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該具備何等手眼!這又喚起讀者對獵手的懸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點明地點、人物、事件。

三四句描寫了打獵的情景,並借景寫將軍,表現將軍的英武形象。

五六句寫將軍打獵歸來的輕快和喜悅。

結尾與開頭呼應,形成鮮明對比,「千里暮雲平」襯托將軍的豪爽氣概和開闊的胸襟。

這首詩很善於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在這首詩中王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是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

㈩ 觀獵賞析

【原 詩】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注 釋】
1、詩題一作《獵騎》。《樂府詩集》、《萬首唐人絕句》取此詩前四句作一首五絕,題作《戎渾》,《全唐詩》亦以《戎渾》錄入卷五一一張祜集中,皆誤。
2、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稱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3、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是古代產美酒的地方。
4、細柳營: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5、角弓:用獸腳裝飾的弓 。
6、眼疾:目光敏銳。
7、暮雲平:傍晚的雲層與大地相連。
【譯 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聲強風一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銳敏捷的鷹眼,積雪溶化了,飛馳的馬蹄更像是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細柳營已經來到。
回頭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無垠的大地啊,暮雲籠罩著原野靜悄悄。
[編輯本段]【鑒 賞】
此詩作年不詳,當非晚年之作。從打獵的高潮寫起,展開一連串飛動的場面,末兩句以平緩反襯,使剛才的縱橫馳騁之狀彷彿仍然歷歷在目。風格輕爽勁健,結句又耐人回味。
黃生《增訂唐詩摘鈔》卷一:"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復壯激,故五六以悠揚之調作轉,至七八再應轉去,卻似雕尾一折,起數丈矣。"
清沈得潛《說詩晬語》卷上雲:"起手貴突兀。王右丞'風勁角弓鳴',杜工部'莽莽萬重山','帶甲滿天地',岑嘉州'送客飛鳥外'等篇,直疑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又:"唐玄宗'劍閣橫雲峻'一篇,王右丞'風勁角弓鳴'一篇,神完氣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此律詩正體。"
清人施潤章曰:"白尚書以祜觀獵詩,謂張三較王右丞未敢優劣。似尚非篤論。祜詩曰: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細讀之,與右丞氣象全別"(《蠖齋詩話》)。
《觀獵》是王維前期描寫將軍射獵情景的詩作。全詩共分兩部分。前四句為第一部分,寫射獵的過程。
首聯「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採取倒裝句式,巧妙地點明了狩獵者的身份——將軍、狩獵的地點——渭城郊野、天氣狀況——勁風鳴吹以及狩獵的方式——角弓利箭以射之。起句「風勁角弓鳴」頗具突兀之勢,詩「先聲奪人」 ,讓讀者順著角弓弓弦在勁風中所發出的尖利聲響去翹首尋覓挽弓者的英武形象,給讀者造成一種引而不發的懸念。這里,一個「勁」字,渲染出風勢之大且猛;一個「鳴」字又反襯出"風勁"和弓力之強。起句極善「繪聲」的五個字,為將軍的出場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環境氣氛,並為稍後刻劃將軍姿態的英武、動作的敏捷和心情的歡暢作了"定場詩"般的鋪墊,表現出將軍那「挽弓當挽強」、敢於傲風馳騁、勇於和困難作頑強斗爭的堅韌不拔的強者的精神和氣質。王維詩中的形象往往具有畫的形態和動感,又吸收了音樂的精髓,因此就能兼收詩畫音樂的綜合魅力,特別深刻感人。
頷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主要描寫射獵時的情景。這里,「草枯」、「雪盡」在繪景的同時,給我們傳達出了冬末春初的季節信息;「鷹眼疾」、「馬蹄輕」正面寫戰馬、獵鷹狩獵時的動作體態,並未直接描繪將軍的神情,但"疾"、「快」卻是將軍內心的感覺,從而准確地從側面渲染出了將軍駕鷹縱馬追逐獵物時身勢的靈巧敏捷和鬥志的昂揚旺盛。
最後四句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是寫將軍傍晚收獵回營的情景。「忽過」與「還歸」的對稱出現,既刻畫出了將軍騎術高超、獵技神奇和射獵一天猶精力充沛的形象,又表現出將軍滿載而歸時喜悅輕快的心情。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相傳是漢文帝時名將周亞夫駐兵之地。射鵰:《北史》載:「斛律光嘗於洹橋校獵,雲表見一大鳥,射之,正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嘆曰 :『此射鵰手也。』」這里,詩人活用"細柳營"和"射鵰"兩個典故,不僅包含贊美將軍身具周亞夫和斛律光的雄才之意,同時也暗示了這次射獵活動的戰果輝煌。在踏進軍營之際,將軍的一個「回看」,更是別有韻味。它一方面顯示出將軍的豪興未盡、希冀擇日再往的心緒和情致,另一方面也使詩的結尾具有了餘音繞梁的含蓄之美。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很善於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這首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 在這首詩中王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是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
賞 析 :
詩題一作《獵騎》。從詩篇遒勁有力的風格看,當是王維前期作品。詩的內容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狩獵活動,卻寫得激情洋溢,豪興遄飛。至於其藝術手法,幾令清人沈德潛嘆為觀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唐詩別裁》)
詩開篇就是「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像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該具備何等手眼!這又喚起讀者對獵手的懸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將軍的出現,恰合讀者的期待。這發端的一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方東樹)。兩句「若倒轉便是凡筆」(沈德潛)。
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里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 http://www.artx.cn/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匯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涌,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准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