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關於孔子的名言

關於孔子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0-12-26 22:05:45

A. 孔子的名言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摘孔子《大學》

(大學的目的,在於專顯明高尚的品德,屬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於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摘孔子《大學》

(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摘孔子《大學》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摘孔子《大學》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摘孔子《大學》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6、《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學》

B. 孔子關於教育的名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內

譯文:孔子說:「容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就可以憑著做老師了。」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無所的。」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聰敏好學,又能虛心地向地位低於自己的人請教,而不以為恥。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

C. 孔子讀書名言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春秋孔子《論語》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知回識從而得答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春秋孔子《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而時練習的,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春秋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來說有什麼因難呢?

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春秋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用功讀書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里,便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要到來。

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春秋孔子《論語十則》

譯文:幾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學習的能者,選擇他的長處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D. 關於孔子的名言有哪些

孔子的名言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片言可以折獄內者,其由也與!

4、施諸已容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8、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9、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

E. 關於水的孔子名言

1、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說苑·雜言》

譯文:子貢向孔子發問說:「君子看見大水一定要觀賞,是為什麼?」孔子說:「流水浩大,普遍地施與各種生物而彷彿無為,好像德;它流動起來向著低下的地方,彎彎曲曲一定遵循流動的規律,好象義;它浩浩盪盪無窮盡,好像道。」

2、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集語》

譯文:孔子說:「水么,能夠啟發君子用來比喻自己的德行修養啊。它遍布天下,給予萬物,並無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

(5)關於孔子的名言擴展閱讀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F. 關於孔子的名言

關於孔子的名言
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3.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4.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5.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6.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7.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8.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9. 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0. 放於利而行,多怨。

11. 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12.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3.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4. 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5.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6. 剛、毅、木、訥近仁。

17.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18. 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9.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21. 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

22.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23.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4.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2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6.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7.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8.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9.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0.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於禮,亦能夠弗畔矣夫!

31.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32.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3.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35.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6.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37.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38.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39.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40.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41.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42.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G. 關於孔子的名言

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3、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4、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7、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H. 孔子關於誠信的名言

好,繼續呀!

民無信不立。——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專何以行之哉。—屬—孔子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孔子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孔子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孔子

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孔子

I. 關於孔子的名言100句

孔子語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孔子語錄: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語錄: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孔子語錄: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君子食無求飽,……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語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語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語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語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之,是知也。

孔子語錄:小不忍,則亂大謀。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孔子語錄:有教無類。

J. 關於孔子說過的名言

一、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孔子說:「學到的東西按時去溫習和練習,不也很高興嗎?有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一位有修養的君子嗎?」

二、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孔子說:「花言巧語,偽裝出一副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很少是仁德的。」

三、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孔子說:「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順,出外要敬愛師長,說話要謹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愛相處,親近那些具有仁愛之心的人。做到這些以後,如果還有剩餘的精力,就用來學習文化知識。」

四、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孔子說:「一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行事應當以忠和信這兩種道德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五、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時,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親去世以後,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體行為了。如果他長期堅持父親生前那些正確原則,就可以說是盡孝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