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讀從軍行賞析

讀從軍行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6 21:05:17

賞析王昌齡的從軍行其一

賞析:

組詩第一首,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系。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採用了層層深入、反復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時間又逢黃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詩經·王風·君子於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於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徵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

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

接著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山月。」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像親人在呼喚,又像是遊子的嘆息。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徵人積郁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於來了個大爆發,引出了詩的最後一句。

這一縷笛聲,對於「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飽含著吹笛人所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了。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現徵人思想活動方面,詩人運筆也十分委婉曲折。環境氛圍已經造成,為抒情鋪平墊穩,然後水到渠成,直接描寫邊人的心理——「無那金閨萬里愁」。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徵人思念親人、懷戀鄉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偏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

而實際情形也是如此:妻子無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徵人思歸又不得歸的結果。這一曲筆,把徵人和思婦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這一句如畫龍點睛,立刻使全詩神韻飛騰,而更具動人的力量了。

出處:唐代詩人王昌齡所做的邊塞詩《從軍行七首》。

原文:

從軍行七首(其一)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翻譯:

在烽火台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的調子,無奈著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1)讀從軍行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泄牢騷。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盛唐詩人王昌齡採用樂府舊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Ⅱ 從軍行 楊炯的賞析

賞析: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全過程。

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

三四兩句寫軍隊辭京後的出戰。「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庄嚴。「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一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

五六兩句開始寫戰斗。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徵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最後兩句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斗,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唐代楊炯《從軍行》,原文為: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譯文: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朝廷的將帥剛出了宮門,身著鐵甲的騎士就直搗據點。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風狂刮的聲音裹著鼓聲。我寧作百夫長沖鋒陷陣,也不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2)讀從軍行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泄牢騷。

寫作特點:

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

其次,詩採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斗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

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作者簡介:

楊炯(約650年-約693年),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常山郡公楊初曾孫。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唐詩,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

現存詩30餘首,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明代童佩輯有《楊盈川集》十卷。

Ⅲ 賞析陳羽的《從軍行》

從軍行
陳羽
海畔風吹凍泥裂,
梧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
紅旗直上天山雪。
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全詩寫得十分壯美。一、二句寫從軍將士面對的環境極為嚴酷: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紛紛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刮光,枝梢被狂風折斷。就在這一嚴酷的背景上,映出皚皚雪山,傳出高亢嘹亮的笛聲。詩人以這一笛聲,使人產生這里有人的聯想,同時又將人隱去,以「不見人」造成懸念——那風里傳來的笛聲究竟來自何處呢?從而自然轉出末句:尋聲望去,只見在天山白雪的映襯下,一行紅旗正在向峰巔移動。風雪中紅旗不亂,已足見出從軍將士的精神,「直上」的動態描寫,更使畫面生機勃然,高昂的士氣、一往無前的精神,盡在這「直上」二字中溢出。
這首詩在藝術上善於映襯與妙用指代。一、二句對環境的描寫,竭力突出自然環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試想,如果是在風和日麗、山明水凈的條件下行軍,又怎能見出士氣的昂揚堅強呢?適應氛圍描寫的需要,在押韻上採用了入聲的韻腳,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韻,「裂」、「折」、「雪」都是入聲「屑」韻字,韻尾為舌尖音,收音短促,適宜於抒寫或悲或壯的詩情。
前兩句的氛圍描寫與入聲韻的選用,為抒寫壯美的詩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映襯畢竟是陪賓,描寫的成敗,關鍵在於作為主體的三、四兩句。後兩句意在寫人,卻不正面寫出,更不和盤托出,而只是拈出與人相關的二物——「橫笛」、「紅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這種指代手法的運用,既節省了筆墨,又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容量,給了讀者廣闊的想像的空間。軍中物品無數,只寫笛、旗二者,不僅出於只有笛聲、紅旗才會被遠處發現,還因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見行軍將士的精神。在寫法上,先寫「橫笛聞聲」,後寫「紅旗直上」,符合人們對遠處事物的注意往往「先聲後形」的一般習慣。特別巧妙的是「不見人」三字的嵌入。「聞聲」而尋人,尋而「不見」,從而形成文勢的跌宕,使末句的動人景象更為顯豁地突入人們的眼簾之中。
《從軍行》兼有詩情畫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紅旗,雪的白,旗的紅,山的靜,旗的動,展示出一幅壯美的風雪行軍圖。

Ⅳ 從軍行的賞析

詩歌分類 《從軍行》屬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
詩歌影響 在歷代眾多《從軍行》詩作中,盧思道的這首是傳播得較為廣泛的。據《古今詩話》載: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樓就吟詠了本詩中的「庭前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句,可見在唐代這首詩就很受欣賞。
時代背景 古樂府《從軍行》大多寫軍旅生活的艱苦和徵人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詩歌內容 這首詩的前半部是寫征戰將士英勇奮戰,長戍不歸的戎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詩篇一開頭,便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北方的烽火接連不斷地傳來戰爭的消息,軍情緊急,令人擔憂。甘泉是西漢的皇宮名,「照甘泉」在這里代指向朝廷報警。「飛將」即西漢著名將領李廣。接著,詩中便描繪了這位「長安飛將」的英姿。「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簫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犀渠」是盾的一種。「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這兩句中「右地」指右北平,左賢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領。「平明」和「薄暮」寫出了將士們在邊塞度過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偃月」和「魚麗」是古代的兩種戰陣的名稱。這里詩人用了極簡煉的文字,生動地寫出了將士們緊張的征戰生活。「屯右地」「逐左賢」都是李廣所為。接下來「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兩個典故。《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道:「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漢代典故,漢大將霍去病出征西域,獲勝,「收休屠祭天金人」。詩人通過這兩個典故進一步表現出征匈奴的將士的神威,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英勇的將士,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詩的前半部著重塑造了飛將軍李廣的形象,以李廣來代指當時的征戰將士,採取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寫法,既是贊揚漢代名將李廣的業績,又是當時征戰將士生活的寫照。把歷史和現實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無窮已」開始,寫將士和他們妻子的兩地相思。詩從兩處落筆,感情轉為憂怨。「無窮已」原指路途遙遠,這里寫出了將士們遙無歸期的征戰生活。「薊門」「馬嶺」「龍城」均為北方的地名,在這里都是虛指。連年的戰爭使將士家中的親人,對著遙遠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詩人用襯托的手法寫出了戰爭的長期和殘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五原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北,這里寫了親人們在極寒冷的塞外,遠隔千里,因此人們只能發出「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的嘆息。《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中有《關山月》曲,《樂府題解》說:「關山月,傷離別也」在寫征夫思婦的詩中,常用到關山和月。人們想著萬里之外的親人,誰能獨自欣賞那美麗動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既寫出了邊地將上的生活苦寒,又寫出了他們悲切的怨情。「傷馬骨」出自陳琳的「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冬去春來,在遠離故土的異地他鄉,將士們度過了多少日日夜夜,「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雁歸而人未歸,蕭蕭長風,行行歸雁,蘊含著征夫思婦無限的思鄉離情。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可說是全詩的總結,龍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龍庭」在詩中指出征之遠。「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意思是說匈奴已投降了,將軍再到哪裡去建功立業呢?言外之意是:邊塞的將士總該回來了吧!
《詩藪》說「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豫章行》,音響格調咸自停勻,氣體豐神,尤為煥發。」可以說《從軍行》影響了唐以來的七言歌行。
隋朝統一了分裂三百來年的中國,結束了東晉以來南北對峙的局面。作為隋代的詩人盧思道,在他的詩中,也融會了南朝和北朝的風格,在《從軍行》中,既寫將士的英勇出征,又寫了思婦閨怨,既有「長安飛將出祁連」「白馬金羈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的清麗、哀怨,南北的風格在盧思道的《從軍行》里得到了較和諧的統一。

Ⅳ 從軍行 王昌齡賞析,讀後感

首句寫邊疆地理位抄置和環境。一個襲「暗」字,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次句寫形勢的險惡,他們征戍在邊疆前沿,回望祖國只見玉門關一座孤城。第三句寫戰斗的緊張激烈,語言概括而形象鮮明如見。末句代戰士們立誓,正面地謳歌他們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鋪墊,戰士們的誓詞分量才顯得更重。 王昌齡的邊塞詩有不少篇章就是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上面這首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Ⅵ 《從軍行(其四)》賞析

賞析:詩抄歌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宏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

作者: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6)讀從軍行賞析擴展閱讀

翻譯: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注釋:

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

2、長雲:層層濃雲。

3、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雲。

4、孤城:即玉門關。

5、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

6、破:一作「斬」。

7、樓蘭:漢時西域國名,即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一帶。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者。

Ⅶ 從軍行 楊炯 的賞析

賞析: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首聯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

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頷聯寫主帥率軍辭別京城,奔赴前線作戰,以排山倒海之勢包圍敵國城堡的過程。一個「辭」字,顯出奉旨率師遠征者的嚴肅莊重;

一個「繞」字,顯見鐵騎威力無窮,把敵兵團團包圍。龍城為匈奴名城,此處指敵軍要塞。頸聯緊緊接頷聯,詩人抓住了隆冬自然界的主要表象「雪」、「風」兩者,刻劃兩軍對峙時的緊張場面。上句視覺:大雪紛飛中戰旗到處翻舞;

下句聽覺:風聲狂吼中夾雜著進軍的戰鼓聲。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徵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尾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表達了初唐廣大知識分子為國建功立業的共同心願。李澤厚說,「當時從高門到寒士,從上層到市井,在初唐東征西討、大破突厥、戰敗吐番、招安回紇的天可汗(太宗)時代里,一種為國立功的榮譽感和英雄主義彌漫在社會氛圍中。」

楊炯這兩句詩,是當時士人階層的最強音,有著時代的特色。同樣的氣概,楊炯在其他詩里也有所反映。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

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採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

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斗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

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7)讀從軍行賞析擴展閱讀:

《從軍行》原文:

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譯文: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創作背景:

公元679—681年(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泄牢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