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城南賞析

城南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6 19:48:10

㈠ 城南舊事內容的賞析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城南舊事》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過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來看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後都離小英子而去,表達了告別童年的悲傷和懷念的情感。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種說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

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帶領人們重溫了當年那籠罩著愁雲慘霧的生活。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纏繞在文章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回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該小說顯得豐富厚重的關鍵之筆。

以現時的角度來觀察,《城南舊事》中所描繪的事件大多是時代造成的悲劇,各有各的痛楚。封建倫理道德逼瘋了秀貞,小偷、蘭姨娘、宋媽也有各自的血淚史,然而從整個文本來說,其主旨並非是對舊制度的控訴,而是以一個純真的少女的童心折射出這些底層不幸人物的人性光輝。文章極力淡化善惡標准,以歡樂的童心對待現實的醜陋,在沉重的現實中保留一片自由快樂的天空。

可以說,小英子打開了成人世界所忽視的視角,這個視角是以質朴、單純、善良的心去待人處事。這些視角本來為我們所共有,卻在世俗陳規的劫持下慢慢遺忘、丟失。小說中的小英子似乎就是現實中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這種陌生與熟悉感沖淡了對小偷的仇恨,勾起了純真的年代,令人感嘆良多。整部作品始終貫穿著對成長內涵的詮釋,對童年美好生活的依戀卻敵不過現實的變化。

藝術特色

《城南舊事》以深摯的情懷和筆觸追述20世紀20、30年代北京城南的舊事,敘事結構包括兩層,表層結構是串珠式的,以成長為線,將小英子童年經歷的五個故事集合在一起。

深層結構是作者內心創作情感的表露與寄託,小說以不斷的"離去"來組織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在內外兩層結構的結合與互補下,小說得到了完整的表達與闡釋 。包含了作者綿延不絕的鄉思鄉愁,是公認的鄉愁文學力作。

《城南舊事》中表達鄉愁有以下特點:

一、被女兒情結滋養的鄉愁。驢打滾兒追憶了因家境窘迫到城裡做奶媽的宋媽的故事,她忍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而自己的孩子們也在無愛的貧苦中喪失。林海音的小說創作有自己一以貫之的主題,那就是對中國女性命運的關心和思考。

二、富有悲劇意蘊的鄉愁。每段故事的結果,裡面的主角都是離我而去,一直到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也離去了,我的童年結束了。

三、鄉愁的書寫方式。而林海音的小說是純粹的懷鄉小說。她淡化了家國神話的建構和時代風雲的宏大敘事,透過自己作為女性的故鄉經驗,書寫女性在鄉土世界的生命成長;並以女性人生領域里大量瑣碎而真實的日常生活題材,解構了以男性的家國情懷為代表的故鄉敘事傳統。這種情形決定了她筆下懷鄉小說的書寫鄉愁的出發點。

《城南舊事》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是具有極強的平民意識,一部純美的散文式的電影;一種委婉的詩意,一片寧靜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

(1)城南賞析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英子

主人公英子是一個善良、聰明、大膽,5、6歲的小女孩。生活在北京胡同里,以充滿童真的眼光觀察著世界,關注著她周圍的各色人等。最終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爸爸因病離世,英子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秀貞

惠安館痴傻的瘋女人秀貞與英子成了朋友,在英子的幫助下,瘋女人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兒,然而,命運弄人,秀貞母女相認的晚上便慘死在了火車輪下。

蘭姨娘

父母的朋友,心地善良,敢於追求愛情。爸爸對蘭姨娘日久生情,小英子撮合同住家中的德安叔與蘭姨娘,事成後兩人相約離開。

宋媽

英子的奶媽,是個朴實的鄉下人。宋媽幾年前撇下孩子來到英子家中伺候,卻收到兒子溺水身亡,女兒被賣給別人的噩耗,宋媽含淚離開。

爸爸

喜歡過蘭姨娘,最終因病去世。

㈡ 曾鞏 《城南》鑒賞(詳細)

《城南》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宋詩以理趣見長,一般喜發議論,而且議論性的句子往往直接出現,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再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但這首詩卻沒有這樣的議論,全用意象來表達,表面上像唐詩。但猜測時還得有點讀宋詩的意識,著力推究其中的理趣。 姑且推測如下:詩人在春末夏初、大雨之後,看到城南一幅特有景象:水塘由乾枯變得豐滿,由死寂變得活躍,河水漲滿,活力四溢,平時不怎麼引人注意的峰巒忽然錯亂紛出,撲面而來,爭高競秀,生機蓬勃,而那些小草,更是不甘寂寞,挺身而出,抖擻振作,秀色警人,只有桃李之花經不住急雨的襲擊,香銷玉隕,狼藉滿地,不免可惜。詩人想:自然是公平的,萬物都有其各自的舞台,至於什麼時候突顯特出,什麼時候銷聲匿跡,自有公理。橫塘不會一成不變,河水不會低沉依舊,山巒不能盡占青睞,桃李不能灼灼不謝,小草不會永遠沉寂。隱者將顯,顯者將隱。萬物之生命力無不因時而動,而且,絢爛意味著凋謝,早熟意味著早衰,相反,「野火燒不盡」的勃發也許來自更多的隱忍與潛伏。「大雨(急雨)」是一種考驗,山禁得起這種考驗,橫塘禁得起這種考驗,小草也禁得起這種考驗,惟獨桃李禁受不起。那就錘煉吧,潛伏,積淀,蓄勢而發,像峰巒一樣,大雨之後更顯妖嬈,像橫塘一樣,沖擊之後推陳出新,像小草一樣,洗禮之後茁壯挺拔!更持久的美不正出自抗擊打的能力與足夠的涵養嗎?否則,只能像桃李開盡,讓人惋惜,即便收獲一掊同情之淚,又有何益!參考資料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a/125265642cid00001

㈢ 城南的詩歌鑒賞

一般都是先依照原句翻譯一遍,再說運用了什麼手法,描寫了怎樣的場景,抒發內了作者怎樣的感容情。
翻譯一定要符合原文意思,理解原文可基於所給材料(作者身平、官運、所處的年代等),力求語言的准確。個人認為語言功底不扎實的不建議用華美的辭藻。抓住詩句中主要的景象,不要改變它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擴寫要符合邏輯。
手法、感情之類的就靠平時老師在課上講解的知識來解。
一般能通順地翻譯出全文並理解大意,答後面的應該沒問題~

㈣ 《城南》這首詩三、四倆句的賞析

城南二首

作者: 曾鞏
其一
雨過橫塘水滿堤,
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
惟回有青青草色齊。 答
其二
水滿橫塘雨過時,
一番紅影雜花飛。
送春無限情惆悵,
身在天涯未得歸。
注釋
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作品鑒賞
其一 此詩為熙寧十年(1077年),曾鞏知福州時作。這首小詩描繪了雨後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風光。筆調輕快,寫景如畫,是曾鞏詩作中的傑出篇章。 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詩人通過桃花、李花容易凋謝與小草青色長久相對比,暗示了這樣的一個哲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
其二 這首詩描寫了暮春時節大雨過後的山野景象,筆調流暢優美,讀來琅琅上口,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惟有青青草色齊」這一句,沁著水珠的草地鮮亮碧綠,表明雨後的大自然依然充滿生機,這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格調超逸,清新雋永。

㈤ 城南 古詩 賞析

城南
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內有青青草色容齊。

翻譯
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注.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簡析
昔日絢麗似錦的桃李經受不住暴雨襲擊的考驗,已經零落殆盡,結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暫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僅未被摧毀,反而翠綠欲滴,並且長得齊齊整整,毫無零亂倒伏之狀.詩人寫暴雨並通過與「桃李花開盡」對比,烘托出青草的難以摧毀的精神。這暗示一條哲理:桃李雖艷麗,生命力卻弱;青草雖樸素,生命力卻甚強。

《城南》二首描寫了暮春時節大雨過後的山野景象,筆調流暢優美,讀來琅琅上口,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惟有青青草色齊」這一句,沁著水珠的草地鮮亮碧綠,表明雨後的大自然依然充滿生機,這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格調超逸,清新雋永。此詩能注意選取日常習見但又有典型意義的景物作為描寫對象,含理趣而又不失詩意,因此既深刻又自然,耐人玩味。

㈥ 《城南舊事》美句賞析

摘抄2:
惠安館的瘋子我看見過好幾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門口,宋媽或者媽就趕快捏緊我的手,輕輕說:「瘋子!」我們就擦著牆邊走過去,我如果回頭再張望一下,她們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實那瘋子還不就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的大姑娘,像張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樣!她總是倚著門牆站著,看來來往往過路的人。
賞析:
這一段讓我體會到了作者的善良。她的母親和老保姆宋媽非常害怕、厭惡那個惠安館的瘋子,有點瞧不起瘋子的意味。而作者呢?從「其實那瘋子還不就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的大姑娘」這一小句,我讀出了作者並非把她當瘋子看,就覺得瘋子是個梳著大辮子的大姐姐,思想非常之純真。又從後半句「像張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樣」品出了作者童年的思想之美好,她不是對瘋子可憐,而是就把瘋子當正常人……不知作者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赤子之心呢?
摘抄3:
於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高,多麼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們當個孩子呀!
賞析:
這一段描寫到了林海音對老師的師生情,又寫了作者對未來既憧憬又害怕的矛盾心理。從「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這里,感受到了作者和同學們對學校的留戀和對老師的牽掛。又從「你們要永遠拿我們當個孩子呀」這句話,體會出了作者內心對老師的太多的愛意和太多的感激,希望老師一直教育她,更希望自己永遠是老師的學生。這段話沒有華麗的詞語和長篇大論,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樸素的語言描寫出的最深情的、最感人的告別。
摘抄4:
爸和媽正在院子里,媽媽抱著小妹妹,爸爸在剪花草,他說夾竹桃葉子太多了,花就開得少,該去掉一些葉子。他又用細繩兒把枝子捆紮一下,那幾棵夾竹桃,就不那麼散散落落的了。他又給牆邊的喇叭花牽上一條條的細繩子,釘在圍牆高處,早晨的太陽照在這堵牆上,喇叭花紅紫黃藍的全開開了,但現在不是早晨,幾朵喇叭花已經萎了。
賞析: 從這段話我體會出了「爸爸」的「愛花之心」,對花愛護得這么好,對園藝也懂這么多。而且,「爸爸」這么愛花,脾氣應該非常好,也非常有氣質。於是,一幅夕陽西下圖展開了:「媽媽」抱著「妹妹」,注視著花朵,「爸爸」呢?他拿著剪刀、小繩和釘子在院里修花。時不時地傳來「爸爸」修花時發出的「嚓嚓」的聲音。嗯!真是像一幅以生活為紙、情趣為筆所繪的家庭畫。

同時,這也是一個過渡段,段的末尾寫「喇叭花已經萎了」,我們讀出了一種悲悲切切、凄凄涼涼,才引出了下面的文章……

㈦ 《城南》賞析,急啊。

白居易的詩以「野火」襯托青草頑強的生命力;曾鞏的詩則通過與「桃李花開盡」作對比,突出了青草難以摧毀的精神。

㈧ 城南行的作品賞析

「八月江湖秋水高」,首先點明季節,交代了事件發生的時間,接著於「秋水」後面著一「高」字,表現出潮水洶涌、波浪如山的情景。寫江湖浩瀚,古代詩人多用「平」字,如王灣《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孟浩然《望洞庭寄張丞相》「八月湖水平」等。劉攽用「高」,意在顯示水勢狂暴,並暗示出繼續上漲的險惡趨勢。放在這里,精神全出。
水勢已盛,而且繼續暴漲,後果可想而知。「大堤夜坼」的「夜」字表明是在夜間決口了。江堤決口的情景是可伯怕的:黃流滾滾,漫天而來,時值「夜」聞,只聽得其「聲嘈嘈」。其中包含了許多內容:樹拔屋崩,雞飛狗跳以及村民們的驚惶失措、大哭小叫,「嘈嘈」一片。
三四兩句用「前村」、「近郭」兩幅圖景,描繪出水淹之後的慘象。「失」意味著全被沖毀,這是潰口近處的情景;至於遠處,詩人沒有寫,但可以隱含了那幅「村村稻苗今安在?川飛湖倒接大海」(吳嘉紀《堤決詩》其一)的畫面。在這種情況下,村民們只得紛紛駕著小船去城南圩堤上避難。「扁舟」,小船。「屯」,聚集。「百艘」極言其多。僅「近郭」之處就屯集著「扁舟百艘」,由此可見逃難百姓之多;而這些人還算幸運,因為他們有船。至於那些來不及躲避以及無船的貧民,則早已葬身魚腹。這兩句勾勒得十分簡略,但言外有意,含蘊豐富。
五六句將筆觸移向「渡頭」。這不僅因為「渡頭」就在「城南」,是詩人眼中之景;更因為「渡頭老翁」的形象能夠概括豐富的內容。「雇直」即工錢。「渡頭老翁」此時需要工錢,這就暗示出過去不要——這渡頭可能本為公家所有,他的報酬在正常情況下也由公家付給。但此時卻是「蛟龍蜿蜒水禽白」的非常時候。「水禽白」,可見水鳥翔集江面,加以江水滔滔,望去但見白茫茫一片。而這浩浩盪盪的江水又偏偏是在彎彎曲曲(「蜿蜒」)的堤岸約束下流著,會形成險惡的漩渦和異乎尋常的急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公家取消了渡頭,從而也取消了給「老翁」的報酬。但是,這里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卻是:「渡頭老翁」寧願冒葬身魚腹的危險,也仍然要「出沒風波里」——他迫於生計,要靠擺渡的「雇直」來養家糊口。一個本應含飴弄孫的「老翁」,卻不得不在「蛟龍」背上謀生,這是非常令人觸目驚心的。「渡頭老翁」如此,其他「城南百姓」的境遇也就不言而喻了。
最後兩句表現詩人對受難百姓的真切同情。「買魚欲烹」本是日常生活中小事,但卻「輒凄惻」——即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不為別的,就因為「城南百姓多為魚」。是受難村民的厄運刺激著他的良心,使他產生了深厚的同情。白居易《輕肥》一詩曾寫到一群「大夫」、「將軍」,「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完全不念及「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與此相對照,劉攽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在心理變化的順序上,詩人是由「買魚欲烹」而聯想到「城南百姓多為魚」,然後「凄惻」之情油然而生。但在表現時卻有意將「城南百姓多為魚」放在前面,大筆如椽,挽合前面六句,突出了村民們的苦難。在句法上,前後兩用「魚」字,構成變相的連環句,貫串而下,纏綿往復,正好表現出詩人深深的哀憫之情。

㈨ 游城南 全文賞析

《游城南記》為北宋人張禮撰,是其與友人於哲宗元?元年(一0八六)閏二月游歷京內兆城南即今西安南郊及長容安地區的見聞記錄,涉及的自然景觀、歷史人物、事件數百宗,為唐末戰亂後長安城南地區凋敗的真實記錄,是了解和研究唐都長安外郭城及其南郊自然及人文地理演變的重要歷史地理文獻。本書由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史念海先生和曹爾琴教授校注。此次校注除作版本校勘標點外,主要結合歷史文獻及實地考察,對書中諸多的地理及人文記載作了詳瞻的注釋,便於讀者了解這一地區古今地理演變的情況,為學術界提供最新的歷史地理研究成果。

㈩ 城南 曾鞏 賞析

宋詩以理趣見長,一般喜發議論,而且議論性的句子往往直接出現,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再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但這首詩卻沒有這樣的議論,全用意象來表達,表面上像唐詩。但猜測時還得有點讀宋詩的意識,著力推究其中的理趣。

姑且推測如下:詩人在春末夏初、大雨之後,看到城南一幅特有景象:水塘由乾枯變得豐滿,由死寂變得活躍,河水漲滿,活力四溢,平時不怎麼引人注意的峰巒忽然錯亂紛出,撲面而來,爭高競秀,生機蓬勃,而那些小草,更是不甘寂寞,挺身而出,抖擻振作,秀色警人,只有桃李之花經不住急雨的襲擊,香銷玉隕,狼藉滿地,不免可惜。

詩人想:自然是公平的,萬物都有其各自的舞台,至於什麼時候突顯特出,什麼時候銷聲匿跡,自有公理。橫塘不會一成不變,河水不會低沉依舊,山巒不能盡占青睞,桃李不能灼灼不謝,小草不會永遠沉寂。隱者將顯,顯者將隱。萬物之生命力無不因時而動,而且,絢爛意味著凋謝,早熟意味著早衰,相反,「野火燒不盡」的勃發也許來自更多的隱忍與潛伏。

「大雨(急雨)」是一種考驗,山禁得起這種考驗,橫塘禁得起這種考驗,小草也禁得起這種考驗,惟獨桃李禁受不起。那就錘煉吧,潛伏,積淀,蓄勢而發,像峰巒一樣,大雨之後更顯妖嬈,像橫塘一樣,沖擊之後推陳出新,像小草一樣,洗禮之後茁壯挺拔!更持久的美不正出自抗擊打的能力與足夠的涵養嗎?否則,只能像桃李開盡,讓人惋惜,即便收獲一掊同情之淚,又有何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