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八下語文賞析

八下語文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6 03:04:52

⑴ 八下語文版中的古詩都是什麼啊,如果有注釋.賞析就更好了!

我也是初二的
古詩的話有:
古代詠鳥詩三首
聞 雁
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注釋:故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裡啊?
歸家的思緒正無窮無盡。
在淮河的南部的夜晚下著冰冷秋雨,
我聽到大雁的叫聲由遠而近的傳來。
賞析:首句以設問起。「故園」指詩人的家鄉長安,「渺」,渺茫,因遙遠而模糊不清。全句的意思是:家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在何處?思鄉之情不言而明。
第二句「歸思方悠哉」,詩人直抒胸臆,發出感嘆,這漫漫長夜,綿綿秋雨,更使這歸思無窮不已,悠然不盡了。這一句表達了詩人無限低徊悵惘之情。「方」字透出歸思正濃,為第三四句高齋聞雁蓄勢。
第三句「淮南秋雨夜」,點明地點和季節。「淮南」指淮河以南地區。當時詩人被貶為滁州刺史。身處異地,又值寂寥的秋雨之夜,「歸思」之情更盛。
第四句「高齋聞雁來」,詩人獨坐高齋聽到了自遠而近的雁叫聲。歸雁在古詩中,歷來是思鄉思親之物。在凄清秋雨之夜,雁叫聲更使詩人思鄉情切,夜不能寐,浮想聯翩,思緒萬千。
詩到這里戛然而止,對「聞雁」後的感觸不寫一字,留下了廣闊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想像和思考。

池 鶴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里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雲水遙。
注釋:在近已咫尺的陽春三月里,有這么一戶的普通老百姓家裡。
為了迎接新一年裡燕子的歸來,不放下破舊的簾子把房屋遮蔽起來。
一場春雨後燕子的翅膀上沾著絲絲的雨滴,
土地里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泥巴香味裡面還混雜著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鑄修好了連小燕子都長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兩戶家庭相伴著又度過了一個美麗的年華
賞析:這是一隻被囚的鶴,它的品格和儀表與眾不同(鶴立雞群),不會像鸕鶿那樣侍奉權貴,也不會像鸚鵡那樣討好別人。鶴的鳴聲美。漢以後,詩文中常以「鳴鶴」或「鶴鳴」喻君子。本詩借物抒懷,以囚鶴自喻,一個「悵」字,表現了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無奈,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當時詩人被貶江州司馬,開始「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閑適、傷感的詩漸多 。
《聞雁》
翻譯:故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裡啊?
歸家的思緒正無窮無盡。
在淮河的南部的夜晚下著冰冷秋雨,
我聽到大雁的叫聲由遠而近的傳來。
「咫尺春三月」,點明時令。咫,八寸。用咫尺狀春三月,見季節短暫,稍縱即逝,珍惜之情自不待言。接著借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一句組入本詩。雖屬錯用,但恰到好處。「尋常百姓」,表明主人身份:非富貴人家,其住宅非雕梁畫棟式建築。那麼並能否迎「入」呢?主人毫不懷疑。燕不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基於對燕這一品質的了解,主人抓緊咫尺光陰,忙著做「迎」的准備。在各項准備中,詩人選擇了其中一件:「不下舊簾遮」。「簾」會妨礙燕的出入,故「不下」;「簾」惟其「舊」,才是「新燕」識別而「入」的標志;「簾」之所以「舊」,還具體表明主人是「尋常百姓」,無財力換上新「簾」。「為迎」句,直抒胸臆,是因;「不下」句,點明做法,是果。用詞前呼後應,屬於一虛一實,章法錯落有致。
這位「尋常百姓」,終於迎「入」新燕。頸聯暫撇下主人不寫,著力刻畫「新燕」:「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二句宛若「微雨尺燕」圖:暮春三月,雜花似錦,細雨霏霏,燕銜香泥,穿梭來往。「泥香」是「微雨」落花所致;「翅濕」是雨中飛行的結果。燕築巢、生育,這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雖「翅濕」在所不辭,神情躍然紙上。
尾聯,以飽含贊賞之情作結。新巢已成,雛燕長大,呢喃起舞,幸福地「相伴過年華」。全詩寫了人與燕的關系。燕的自由自在,正是詩人隱居生活的反映;燕之樂,亦足見詩人之樂。這首詩不僅生動描繪燕子的生活習性,而且表達了燕子與老百姓的深厚情誼。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⑵,二十三年棄置身⑶。
懷舊空吟聞笛賦⑷,到鄉翻似爛柯人⑸。
沉舟側畔千帆過⑹,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⑺。[1]

⑴酬:答謝,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⑵巴山楚水:古時四川東部屬於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於楚國。劉禹錫曾被貶到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詩人被貶到之地。
⑶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共22個年頭,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拋棄,擱置。
⑷懷舊:懷念故友。吟:吟唱。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側畔:旁邊。
⑺長(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2]

翻譯:巴山楚水一片荒遠凄涼,二十三年來,我被朝廷拋棄在那裡。回到家鄉,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著向秀聞笛時寫的《思舊賦》來懷念他們,而自己也成了神話中那個爛掉了斧頭的人,已無人相識,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貴們好比千帆競渡,飛馳而過,又如一棵病樹,眼前都是萬木爭春,生機盎然。今天聽到你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憑借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賞析:思想感情:表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心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現了詩人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1.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願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
無題」作詩的標題。
2.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會結束。
3.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4.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雲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5.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6.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
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
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
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
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
句中的設想:但願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夜雨寄北》①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②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③話巴山夜雨時。
注釋:
①選自《李義山詩集》。李商隱(約813-約858),李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現在河南泌陽)人。唐代詩人。這首詩是寄給友人的(也可能是寄給妻子的)。當時詩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長安,所以說「寄北」,友人(或妻子)在長安,所以說寄北。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卻】再。
賞析: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往復對照,又體現時間的回環跳躍。「何當」為設想之詞,設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為設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詩句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經成千上萬的人傳頌,
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我們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華橫溢的人出現,
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注釋
風騷:指作品在文學界的地位及其影響.
簡評:
此詩反映了作者詩歌創作貴在創新的主張。他認為詩歌隨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的時也應求新求變,並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詩人。寫出了後人繼承前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詩。語言直白,但寓意深刻。
差不多就這么多了,請採納。。

⑵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課後古詩解析

1.贈從弟(其二)(原文略)
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哀、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詩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樣堅貞自守,不因外力的壓迫而改變本性,也有自況自勉的含義。詩人不是孤立地詠物寫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惡劣的環境中來刻畫,突出了它與作為對立面的狂風、冰雹的搏鬥,可謂是通過典型環境來刻畫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勝利者的姿態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巔,顯示出一種激勵人心和鬥志的崇高美、悲壯美。人是環境的產物,也會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挫折、考驗。詩人告訴我們,必須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才不愧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略)
賞析: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千古傳誦,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後世稱它三秦。「輔」,輔佐,這里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系。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於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作詩,往往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像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萬山於幾席,覽千春於瞬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從三峽直看到長安。這首詩運用這種手法,一開頭就展開一個壯闊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別詩只著眼於燕羽、楊枝,淚痕,酒盞是不相同的。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同是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凄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這兩句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比較疏散。這固然由於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卻也有其獨到的妙處。開頭如千尺懸瀑,從雲端奔瀉而下,接著便落入深潭,潺潺流來,飛韻清遠,形成了一個大的起伏、一個強的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
再接下去,第五六兩句,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凄惻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詩人高尚的志趣遠遠超出流俗的常情,詩人廣闊的襟懷真的可以囊括世界;這兩行名句發出的光亮簡直要使一切送別詩黯然失色。詩的氣勢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瀾,象大鵬舉起翅膀,挾著渾渾的旋風直沖霄漢,顯出詩人的絕大筆力。
結尾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流淚沾巾啊!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緊接前兩句,於極高峻處忽然又落入舒緩,然後終止。拿樂曲做比方;樂曲的結尾,有的於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有的卻要拖一個尾聲。這首詩是採用第二種手法結尾的。欣賞古代詩歌,特別是象五律這樣既嚴整又短小的詩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還要領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頓挫、騰躍,變化和發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詩也如此。
從文學史的角度欣賞這首詩,不難感到它有一股新鮮的氣息。初唐是我國古代一個強盛王朝的開端。唐代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出現了高峰。延續二百年左右的詩歌的大革新、大發展是以初唐為濫觴的。王、楊、盧、駱等當時的詩壇健將是較早出現的開拓者。首先,他們反對唐初那種從六朝承襲下來的浮艷的詩風。楊炯說,王勃「嘗以龍朔初歲,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可見他是有意識地改革詩壇的弊病,提倡剛健的詩風的。就拿王勃的這首詩來說,該詩一洗綺麗之習,質朴雄渾,橫溢奔放,曾使那時的讀者耳目一新。這種詩風爾後就大大發展起來,成為盛唐詩壇的一種主導的風格。其次,他們對新詩體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以五言律詩為例,這種在唐代逐漸成熟和盛行起來的新詩體,在王勃等人的筆下已經開始嘗試和形成了。王勃的這首詩,就是二首相當成熟的五言律詩。再讀一讀王、孟的五律,進而讀一讀李,杜的五律,就會發現這種新詩體在有唐一代的發展如大江奔流,一脈相承,而越往前去波瀾越壯闊。
3.登幽州台歌(原文略)
賞析:696年(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台、黃金台),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2]
從這首流傳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
詩人孤獨於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緒萬千。他心中到底是憂慮大唐社稷還是感傷文化的蕭條呢?在這薊北幽州台上,他或許想到了大破齊軍的燕國上將軍樂毅,或許想到了北征烏桓臨石觀海的三國豪雄曹操,而他在武攸宜帳下,竟無用武之地,英雄已遠而前途渺茫,那份曠世的孤獨,自然就凝成了震撼千古的力作名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里免不了有對時世的感傷,但也有詩人對詩壇污濁的憎惡。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傑,未來英傑同樣看不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
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望,悲從中來,並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藝術表現上,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句式長短參錯,音節前緊後舒,這樣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登幽州台歌》這首短詩,由於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台歌》是同時之作,其內容可資參證。《薊丘覽古》七首,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跡,表示無限欽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台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
該篇在藝術表現上也很出色。上兩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念這首詩,我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面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而在這個圖景面前,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因而深深為之激動。
在用辭造語方面,該詩深受《楚辭》特別是其中《遠游》篇的影響。《遠游》有雲:「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該篇語句即從此化出,然而意境卻更蒼茫遒勁。
同時,在句式方面,採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上兩句每句五字,三個停頓,其式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後兩句每句六字,四個停頓,其式為: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前兩句音節比較急促,傳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鬱不平之氣;後兩句各增加了一個虛字(「之」和「而」),多了一個停頓,音節就比較舒徐流暢,表現了他無可奈何、曼聲長嘆的情景。全篇前後句法長短不齊,音節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這首詩通過抒發詩人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這首詩歌風格明朗剛健,是具有「漢魏風骨」的唐代詩歌的先驅之作,對掃除齊梁浮艷纖弱的形式主義詩風具有拓疆開路之功。在藝術上,其意境雄渾,視野開闊,使得詩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鮮亮感人。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境界雄渾,浩瀚空曠的藝術畫面:樓台高聳,詩人獨立,臨風遠眺,面對雄偉壯麗的祖國山川,激情滿懷,思緒萬千。詩的前三句粗筆勾勒,以浩茫寬廣的宇宙天地和滄桑易變的古今人事作為深邃、壯美的背景加以襯托。第四句飽蘸感情,凌空一筆,使抒情主人公——詩人慷慨悲壯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畫面的主位元,畫面頓時神韻飛動,光彩照人。念這首詩,人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倉涼悲壯的氣氛,面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而在這個圖景面前,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因而深深為之激動。
4.終南別業(原文略)
賞析: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了。全詩對句既純屬自然,又含隱哲理,可謂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5.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原文略)
賞析: 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毀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又開始了漫遊生活。在753年(天寶十二年)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他的一位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將要離去,為餞別行人而寫成此詩。詩中並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憤懣。
詩中抒發年華虛度、壯志難酬的苦悶,盛贊漢代文章、建安風骨及謝眺詩歌的豪情逸興,最後流露出消極出世的情緒。
詩的開頭顯得很突兀,因為李白當時很苦悶,所以一見到可以傾訴衷腸的族叔李雲(李華),就把滿腹牢騷宣洩出來。李白於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 毀,時間不長便棄官而去,過著飄盪四方的游盪生活。十年來的人間辛酸,作客他鄉的抑鬱和 感傷,積聚在心頭,今天終於可以一吐為快了。
「長風」兩句借景抒情,目接風送秋雁之境,精神為之一振,煩惱為之一掃,感到心與境合得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萊」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以「建安骨」贊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中間」是指南朝;「小謝」是指謝眺,因為他在謝靈運(大謝)之後,所以稱小謝。這里李白是自比小謝,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抽刀」一句用來比喻內心的苦悶無法排解,顯得奇特而富有創造性。「舉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脫,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悶心情。
最後兩句是詩人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詞。李白長期處於不稱意的苦悶之中,不得不尋求另一種超脫,即「散發弄扁舟」。逃避現實雖不是他的本意,但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他不願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縱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略)
賞析:這首是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中的第二首。兩首詩都是寫春天的詩,第一首寫景,第二首則注重抒情。
這第二首詩以江邊春天的柳色映襯官身之路。年少逐春,撲蝶戲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機趣。而老大逐春就別是一番況味了。官事冗雜,世事滄桑,在充分體嘗了人間的坎坷困頓之後,忙裡偷閑地游一游春,散一散心,自得其樂。此時此刻,貴在童心未泯,貴在能於常物之中發現其豐富蘊涵。
7.無題(原文略)
賞析: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
首聯是極度相思而發出的深沉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次句不僅象徵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徵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於景的抒情方式。 「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捨、痛苦得難以禁受。「東風」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兩個"難"字包含了不同的意義,前一個"難"是寫當初兩人相聚的不易,有過多少思念追求;後一個"難"字則寫出離別時的難舍難分和離別後雙方所經受的情感煎熬,可見這對戀人的愛情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和辛酸。第二句則寫傷別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開憑借的是春風之力,而春風力竭,則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樣呢?詩人在這里用暮春景象進一步表達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傷。
頷聯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詩人以象徵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彷彿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不應,這里是「不顧」的意思),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造意與《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里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無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同題)等皆是。「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想比前人深微復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
頸聯從詩人體貼關切的角度推測想像出對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寫出了年輕女子"曉妝對鏡,撫鬢自傷"的形象,從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憂愁。「雲鬢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於鬢發脫落,容顏憔悴,亦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里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雲鬢改」而愁苦,並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於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次日為憔悴而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鬱悒。這種晝夜廻環、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著痛苦而執著的心曲。下句,「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應」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於對方的想像。想像如此生動,體現了她對於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直接寫出年輕女子寒夜相思的悲涼情境,深夜沉吟,孤寂無伴,會感覺月光的刺骨清寒。細膩地描寫對方的愁苦,可見詩人對女方的體貼入微,也就更加表現出詩人感情的深摯。
尾聯,想像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這就是其內容。既然會面無望,於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徵,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於使者的結尾,並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在晚唐詩壇上,李商隱是一位大家,當時與杜牧齊名。不過,若就對後世的影響而言,他是超過了杜牧的。李商隱在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創造性地豐富了詩的抒情藝術。他的詩歌創作,常以清詞麗句構造優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蒙矓婉曲之美。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多為七言近體)堪稱典型。詩以「無題」命篇,是李商隱的創造。這類詩作並非成於一時一地,多數描寫愛情,其內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表現,所以命為「無題」。其中有的可能別有寄寓,也可能有戀愛本事以為依託,雖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考索,但是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以證明確有寄託或確依何事之前,主要應該以詩歌形象所構成的意境為依據,把它們作為一般愛情詩對待,這並不妨礙認識它們的藝術價值。
8.相見歡(原文略)
賞析:有人說,在我國歷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這樣一個皇帝人們也許不會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這樣一位詞人恐怕就會給後人留下一些遺憾。此話看來,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詞作遠過於他在位期間的作為,尤其是亡國以後的詞作相當沉痛、深切和凄惻動人,如果撇開思想內容,僅就藝術技巧來說,大部分詞作已經達到了詞的最高境界,特別是小令。這首《相見歡》又名《烏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寫離愁的力作。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無言獨上西樓」看似平淡,意蘊卻極為豐富。「無言」並非真的無言,從一個「獨」字便可看出,是無人共言。登「西樓」,詞人可以東望故國。僅六字,一下子簡練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態。接著「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用月光籠罩下的梧桐突出環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極准確,極通俗,真可謂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寫了四項內容,即人物、地點、時間、季節,雖然只是疏筆勾勒,但卻是一副非常美麗的圖畫,而且背景極為廣闊,讀之使人如身臨其境,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言:「一切景語皆情語。」 下片具體寫離愁,是詞的旨意所在,也是這首詞寫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像波濤洶涌,把全篇推向高潮。離愁本身是一種抽象的思想情緒,它能感覺到,但卻看不見,摸不著,要對它本身作具體描寫,確實非常困難。然而,在這首詞中,詞人通過比喻使之變得具體可感,而且表達得如此貼切、自然,以至成為千古名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又用了一個比喻,寫離愁的另外一個境界,即人對它的具體感受。這種感受是不可名狀的,不知是什麼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類滋味來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種具體東西的滋味來比擬,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只能稱之為「別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軒詞所謂「欲說還休」,可見詞人體驗之深,愁情之苦。《相見歡》廣為流傳。全詞區區三十六個字,同一首七絕差不多,但在這簡短的篇幅中,詞人卻把離愁的愁人、纏人寫得無比深刻,凄涼、寂寞、孤獨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讀者為之淚下: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⑶ 八年級下語文課文的中心思想

我有從語文老師那裡復制的很權威的資料~整本書的筆記都有~
你把郵箱留下來 我發給你(一個文件)

⑷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25課古詩賞析ppt

八年級下人教版語文課本中的附錄10詩

1卷。 「從禮品的兄弟」(二)

漢末劉珍婷婷山松谷瑟瑟的寒風。

風一何盛,松一何勁!

冰霜是凄慘荒涼,終歲常正確的。

不會遭受凝寒,松柏有本性!

2。早期的國王勃唐

城闕(闕)輔三秦,五春鳳燕王「少來發送任何賭術國家的政府」。 意向。

知己遠方帶來了遙遠的地方附近。

無為在十字路口,孩子們沾巾。

3。 「幽州台歌」陳子昂唐

了古人前,後

看到。

閱讀冗長的天地,

傷心,但提轄孤單。

4。 「送元二使安西」,王渭城朝雨渭塘

濕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說服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

5。 「宣州謝朓告別樓校書叔雲」唐李白

離開我,誰不能停留在昨天一天。

混亂中我的心臟,這一天今天的疑慮就越多。

長風萬里送邱鴉嗯,這種上漲可以陶醉。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清發。

淮夷邢庄認為無論是飛了,我想要擁抱月亮在天空中。

水抽刀流,喝了愁愁更愁。

沒有意義的人生在世,說明散發弄舟。

6。 「張18初春是水務部門外,」唐·韓愈

運行的路燈雨,草色遙看近卻無清脆天。

好處最多的是一年的春天,必須贏得煙柳滿皇都。

7。 「無題」難別亦難李商隱晚唐

相遇時,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變化,月夜吟應覺冷。

山本去無多路,青鳥殷勤偷看。

8。 「相見歡」李煜五歷元

獨自在西,月如鉤沉默。寂寞深院梧桐鎖清秋。

無奈和亂,是離愁,不是在我們一般的感覺。

9。 「登飛來峰」王宋

飛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出。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自),因為在頂部。

10。清平樂·村居

毛紀檐低小小溪上的綠草。醉美吳聲好,白發老嫗翁某個人?大型兒童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子。

參考文獻:語文書第五單元

21吳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

22 5沙僧東晉陶淵明

/> 23 <br馬雲說唐·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連明初

25詩詞曲五

酬樂天揚州畫廊看到的每一件禮物開始

巴山劉禹錫楚水苦不堪言,23年拋棄曝光。

懷舊空笛殷雯賦,轉向鄉鎮人喜歡爛柯。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聽一首歌君主今天,隨著葡萄酒長期精神偶爾的玻璃。赤壁

杜牧未售出的鐵片和撕裂承認前者。

東風不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與周郎。

過零丁洋

天翔因為受到沉重打擊,武器稀疏4周明星。

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怕灘頭說恐懼,孤獨的海洋在那裡嘆伶仃。

每個人都,留取丹心照汗青。前奏

蘇炳辰秋,歡飲黎明,等待,為此篇,並懷上的孩子。

比較研究?把酒問青天。我不知道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想回去風,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舞蹈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當你舍入到長做什麼?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山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

中崛起,如聚乙烯,海浪憤怒,河流表潼關道等。希望西方的目的是猶豫。的秦漢傷心行,宮10000做了土。興,百姓遭殃,亡,百姓苦。

/> 26小石潭記劉棠第六單元

<br 27岳陽樓記扇宋代

28醉翁亭記和記宋歐陽修

29滿井游記道明施屋綬

飲酒陶淵明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Q君何,心臟遠離偏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日夕佳山間空氣,飛鳥相還。

這里有真正的意義,我想區分已忘言。行路難

金樽李白的緣故十千桶,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心臟周圍的劍一臉茫然。

對於黃河冰Sechuan,將被張貼太行雪暗天。

閑置捕魚河上,頓時夢舟在復雜的一面。

旅遊,旅行,更誤入歧途,在這個安全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為秋風所破茅屋歌

杜八月秋高風怒號,毛澤東三倍於我家的音量。

飛度茅機骯河瀉農村,大批量的長林梢誰掛下一個浮球開關申通證。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的,忍能成為盜賊的對立面。

公然入竹去握住毛澤東,唇焦口燥必稱,從依靠嘆息回國。

俄頃風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冷布被子多年似鐵,驕兒踩邪惡躺在裂紋。

泄漏無關,在床邊,雨並沒有切斷腳如麻。

睡眠不足一直以來喪亂,潮濕的夜晚被徹底嗬!

安得幾萬,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暴雨如山!

唉,當意想不到的景象眼看著房子,我也愣魯單獨步行壞了!

白雪歌這里送武判官歸

岑白草北批量折扣,胡天八月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梨花盛開的樹。

散入簾濕羅幕,沒有溫暖的皮草大衣織錦衾薄。

一般應鞠躬的角度控制,都還在吃奶的衣服寒鐵。

沙漠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置酒飲在軍事,胡琴琵琶與羌笛熄滅。

已根據暮雪轅門,寒風並沒有變成紅色按鈕。

輪組東門送君去,去雪山的天空時。

山電路,但不是國王,離開馬過來的雪線。

己亥雜詩

龔自珍浩盪的悲傷白日斜,

尹鞭意味著世界的東端。

落紅不是無情,
化作春泥更護花。

⑸ 八下語文古詩詞《式微》

式微
作者:佚名

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注釋:
①式: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微:幽暗不明。②胡:為什麼。 ③微:非,不是。故: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譯文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官家事,
怎會頂風又飲露!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老爺們,
怎會污泥沾滿身!

賞析

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發牢騷的小詩,讓人想起卡夫卡的一個短篇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廣大民眾得到命令去修築長城,據說這是來自遙遠京城中皇帝的聖旨。京城遙遠得難以想像,皇 帝是誰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築長城,反正不得不修。

這篇寓言式的小說所揭示的人生處境,大概適合於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將況。小人物沒有大多的奢望,沒有無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飽穿暖居安。他們的純朴忠厚與愚昧無知並存,如魯迅筆下 的阿Q一樣,劃船便劃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著。 他們只管「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所以魯迅說他之所以 寫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現在來看,身為小人物而敢於發牢騷,並且牢騷之辭竟可錄入書中,成為經典,來教育後代,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它讓人想到,千方百計要維護自己統 治的人,把不滿自己統治的言論記錄下來傳給後世,究竟是愚昧 還是一種權謀?
望採納

⑹ 八下語文閱讀

13因為范愛農是熟習來水性的,出自事當天他卻喝了不少酒,所以魯迅懷疑他可能是失足落水。

14《朝花夕拾》中出現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

15子路貢米、黃香扇枕、老萊娛親、郭巨 埋兒、卧冰求鯉(兩個即可)
16《狗貓鼠》

17《藤野先生》、《狗貓鼠》

18一位長輩的贈品

19高興的是:鬼少人多②歸我一人獨有③那裡面的故事似乎准確無誤④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的講出一段的事跡;
掃興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20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萊「詐跌」,作嬰兒啼,以娛親意,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換言之,不願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

21如陳蓮河用葯中要求「蟋蟀一對」,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⑺ 如何解答八下語文考試閱讀及賞析句子

閱讀詩來歌《宣州謝朓樓自餞別校書叔雲》,回答問題
1.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的思想核心是一個字:愁。
2.將開頭兩句詩翻譯成現代漢語
答: 「昨日」那些時日棄我而去,不能挽留;現在的時日擾亂著我的心,使我有許多煩憂
3.開頭兩句詩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答顯示出詩人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
4.詩人在此詩中運用了比喻的方法,請舉一例說說其作用。
答:示例一:逸興、壯思本來很不容易說清,而詩人用「欲上青天攬明月」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體,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詩人用「抽刀斷水」比喻「舉杯銷愁」,使人更強烈地感受到了詩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不可調和,內心更加憂愁苦悶的心情。
5.詩的最後兩句表現出了詩人消極的態度,對此,你如何認識?
答:李白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於「不稱意」的苦悶中。而且,只能找到「散發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這樣做不免有些消極,但是他這樣做也是在表示對惡勢力的不屈服,表示與現實社會的決絕。

⑻ 八年級下冊的語文的古詩的解析

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選出賞析錯誤的一項: ( )
A.首聯以「凄涼地」、「棄置身」直接抒發了作者長期被貶邊荒的憤慨。
B.三、四句連用典故,「翻似」二字,簡描舊友被害情狀。抒發詩人對戰友的深切懷念,表達長期被貶後的人事滄桑之感。
C.五、六句寫擺脫現實處境,展望未來風光,千帆競發,萬木爭春,借景物描寫表達人生哲理,耐人尋味。
D.結聯在酬答白居易的感情時,明確表示振作自持的態度,表現出堅忍不拔的豪邁情緒。

2.詩中的樂天指的是_________,「見贈」中的「見」字用在動詞前表示對「我」怎麼樣,生活中還有相同解釋的詞語,試舉兩個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的願意是什麼?現在人們賦予它什麼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選出對杜牧《赤壁》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借古詠懷詩就前代歷史中某一點生發開來,以小見大,抒寫政治失意之情。

B、「鐵未銷」表明在赤壁大戰中,埋在泥沙中的殘破武器還沒有來得及銷毀。C、第二句借物以懷古,意思是說我把它揀起來,洗磨之後,還能辨出是三國時代遺物。
D、最後兩句議論,告誡晚唐統治者不要寄希望於僥幸。語言含蓄,懷古之中又透傷今。
三、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說說有哪兩層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兩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風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飄萍。
B.這兩句是對偶,「山河破碎」與「身世浮沉」相對,「風飄絮」和「雨打萍」相對。
C.宋朝國勢危亡如風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經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D.這是文章的頸聯,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艱難危亡的形勢。
3.選出對文天祥《過零丁洋》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首聯回顧作者的出身經歷,表達詩人矢志報國、至死不變的忠心。
B、頷聯運用兩個貼切的比喻,把亡國之恨與身世之悲刻畫得入木三分。
C、頸聯慨嘆兵敗被俘,害怕元軍,孤身無依而惶恐不安。哀怨之情匯聚為高潮。
D、末聯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表現出詩人的民族氣節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四、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雲,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固難全。但願人長久,千時共嬋娟。
1、選出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明月……青天」,首句陡然發問,這是詩人酒酣之時,對著皎潔的月亮所產生的遐思。
B.「我欲乘風歸雲,又恐瓊樓玉宇」,這兩句設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麗,夜氣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對人間終不忍棄絕的復雜心情。
C.「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月光的移運,都是「無眠」者眼裡看到的,可見「無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願人長久,千里共禪娟」此句稱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夠健康長久地生活著,那麼,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夠共賞明月而得到些許安慰吧。這也正是作者的進一步處我解脫。
2、選出對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對天上仙境的幻想,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B、下片寫望月懷人,感慨人生的離合無常,表現出詞人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C、上片借月抒寫歡欣,下片用圓月襯托離別,人月雙濟,溫馨而恬靜。
D、全詞執著現實,懷念親人,構成豪放而空靈,抑鬱而曠達的藝術特色。
3.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上闋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月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轉向對人間的喜愛。
B.下闋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向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裡,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
C.「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
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五、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選出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曲借憑吊潼關古跡,表現了一個歷史的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

B.「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寫潼關的雄偉氣勢,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的險工,然後用「山河表裡」一語收住,暗示了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層的感慨內容。

C.「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寫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

D.「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語道破了封建社會朝代興亡的本質。從歷史的變革中,以興亡的對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慘命運提示出來,既是歷史的概括,也是現實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內容。
2、選出對張養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前三句描繪潼關周圍的景色及形勢。「峰戀如聚」寫眾峰聳立;「波濤如怒」言黃河洶涌。
B、「望西都,意躊躕」引發感慨,既有對秦漢盛世的懷念;又有對王朝更迭的惋惜。
C、曲末四句,精警遒勁,用極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詞人對歷代受苦受難民眾的深切同情。
D、這首小曲借「懷古」諷今世,鞭笞了封建統治者剝削勞動人民的滔天罪行。
3..下面的選項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2002年,廈門)
A.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曲的標題。
B.「山河表裡潼關路」句畫出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的特點。
C.曲中的「聚」賦予靜止的峰巒以動感,「怒」表現出洶涌澎湃的情態。
D.曲子表達了作者的傷感悲憤之情,主要原因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六、飲酒 (陶源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這首詩的思想內容關鍵在「__________」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樂趣都是由於自己的心靈超脫世俗才能感受到的。這首詩中表明詩人寄情山水勞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指__________________,「真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忘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詩句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語言直接道出作者對優美寧靜田園的喜愛,以及對車馬喧囂的官場的厭倦。
B.第三、四句自問自答,表現作者對超塵脫俗境界的追求。
C.第五至八句描寫田園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飛鳥歸林構成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面,表現作者陶醉於其中的悠閑自得心境。
D.最後兩句是全詩的總結,指出在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諦」,它既能體會也能言傳。
4.對詩句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車馬喧」在詩中不僅是實在的事物,也是象徵,它代表整個為權位、名利翻騰不休的官僚社會。
B.「悠然見南山」中一「見」字寫出了詩人在採菊時在有意之間看見南山的情態,表現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
C.「飛鳥相與還」有雙重含義,既指鳥兒飛向天空經受風雨的折磨,終於返回山林,又喻指作者以往的做官和現在的歸隱。
D.這首詩歌頌了田園生活的恬靜安閑,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詩中的名篇。
5.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詩人歸隱田園後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出這樣一個道理:環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D.詩人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來賦予特殊的意蘊。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脫俗、高傲純潔的象徵意義;而詩人「採菊」,則表現詩人熱愛自然的情趣。
七、行路難(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自掛雲帆濟滄海。
1.詩的前兩句用「金樽」「玉盤」「斗十千」「直萬錢」來表明宴會的_____________;三四句連用四個動詞「_____、____
、____ 、_____」與前兩句中的四個形容詞「_____、____ 、____
、_____」形成鮮明對比,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內心的______________;面對宴會,詩人思緒茫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原句),這兩句還具有象徵意義,象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的七八句運用典故,表明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的最後兩句突出表現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正面寫行路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運用呂尚、伊尹典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詩中詩人唱出的最強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從本詩中,我們可看出詩人李白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性格特徵)的偉大詩人。
4.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跳盪縱橫,一波三折,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苦悶、彷徨、抑鬱不安而有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變化的思想歷程。
B.這首詩巧妙運用渡黃河、登太行、濟滄海和呂尚、伊尹等歷史人物的典故,使詩歌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感情色彩,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C.號稱「酒仙」的詩人李白面對朋友為他擺設的豪華酒宴而「不能食」「心茫然」,可見詩人固執己見,對友人的感情毫不在意。
D.「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逼真地傳達出詩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略)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略)
十、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略)
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1.對《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望」字將送別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聯系起來了。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表現了依依不捨的傷感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於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
D. 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意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
2.選出賞析有誤的一項: ( )
A、首聯交代了送別之地和到任之處。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點出作者對友人的關切惜別之情。
B.頷聞承上聯而來,你我同是遠離故土,作客他方,彼此都是一樣的,安慰朋友,不必悲傷。
C.頸聯轉敘別後思緒。「存知己」、「若比鄰」給友人以深情安慰和富於哲理的啟迪,慷慨而別,鼓舞而去。
D.尾聯轉入眼前叮嚀:如果沒有作為,常年奔波,連兒子、女兒都要哭得淚濕手巾的。
3.「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一句中,「無為」的意思是 ,詩句表達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答: 。
4.簡述你對「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兩句詩其中蘊含哲理的理解。
十二、早春
十三、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幾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選出對李商隱《無題》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首聯融情入景,兩個「難」概括萬千內容,渲染了凄婉憂傷的離別氛圍。
B、頷聯兩個比喻新穎貼切,意義雙關,形象鮮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愛情之深。
C、「雲鬢改」摹容貌,「月光寒」寫心境,全從對方虛擬設想。筆法曲折,設想奇麗。
D、末聯連用典故寄託寬慰和希望:兩人一別,近在咫尺,溝通信息的機會多得很。
2.對下列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幾百花殘」,以抒情開篇,再用景物作烘托,顯得搖曳多姿。這一聯好就好在先以「見難」加重「別難」的分量,後以花比喻美好年華之將逝,極力渲染了「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的悲涼氣氛。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人借春蠶的執著精神,寄託了對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這兩句來表達人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間並無內在的聯系,故此種引用屬於斷章取義。

C.「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詩人以高超的技巧為我們展示了兩幅生動畫面,把一對真摯相愛的情人分別後的痛苦情狀表現得何等真切,讀後可使人為他們落下同情之淚。

D最後一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寄語。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詞。全聯的大意是:雙方住地相距不遠,今後雖難相見,但總可以互通音問。

十四、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這首小令是南唐李後主降宋後所寫,藉以表達他的__________________。其感情基調是__________________。
2.「剪不斷,理還亂」是用什麼比喻什麼?有何妙處?現在人們用這一比喻,有什麼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對李煜《相見歡》賞析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詞寫秋夜獨處,離愁滿懷。「相見歡』這個題目,暗喻詞人戀戀不忘昔日那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
B、上片主要寫景,依次點出人物、地點、時間、環境、季節,十分精練。一個「鎖』宇,是盡傳囚苦之情的點睛之筆。
C.下片直接抒情。「剪不斷,理還亂」,以有形喻無形,巧將無形的「家國之思」化作可「剪」、可「理」的有形物體。
D、最後一句,是詞人的深沉感嘆:痛定思痛後,心中留下的仍然是說不出滋味的愁怨苦澀。
十五、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選出對王安石《登飛來峰》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絕句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全詩富有哲理:站得高,望得遠,胸襟博大,見識就高明。
B、一二句敘事,氣度不凡,活畫出詩人當時昂揚的精神風貌和狂傲的性格。
C、「千尋」千百次尋找。詩人一登上山嶺塔頂,就聯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
D、三四句借題發揮,充分表現了這位躊躇滿志的青年政治家高瞻遠矚的政治眼光與樂觀自信的精神。
2.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出了飛來峰塔之高,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B、這首詩的前兩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飛來峰頂尋找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那裡可以看到日出。
C、這首詩的後兩句表面上看是寫自然現象,實際暗指社會現象。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遠,不怕阻撓。
D、作者善於把抽象的事理寓於具體形象中,借景抒懷,表明自己不畏艱難,對前途充滿信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
贈從弟
亭亭山上松, (亭亭玉立在山上的松樹)
瑟瑟谷中風。 (瑟瑟呼叫的山谷中狂風)
風聲一何盛, (越是風聲狂怒凄慘)
松枝一何勁。 (松枝越是要挺立風中)
冰霜正慘凄, (冰霜正是嚴寒的季節)
終歲常端正。( 人的品行始終都要端正)
豈不罹凝寒 (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松柏本有性。(要學習松柏的本性,有堅定的人格追求)
終南別業
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興致來了,獨自一人前往欣賞這美麗的景色,這種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樂。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雲興起漂游。偶然間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談說笑毫無拘束,忘了回去的時期。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拋棄我而離去的,是那無可拘留的昨日時光;擾亂我不得安寧的,是眼前諸多的煩惱和惆悵。萬里長風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對此景,正好暢飲於高高的樓上。由衷地贊美漢家文章建安風骨,更喜愛小謝這種清新秀發的詩風。都懷有無限的雅興心高欲飛,要到那九天之上將明月把弄。抽刀斷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總是不能稱意呀,倒不如披著散發去江湖中放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
它像酥酪般細密而滋潤,
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
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遠勝過綠楊滿城的暮春。
無題
相見的時候難,分離的時候一樣難舍難離.早春分別,就像東風力盡百花凋殘一樣.春蠶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吐盡.紅燭燃燒殆盡,滿腔熱淚才會流干.早起對鏡梳妝,惟恐如雲雙鬢改變顏色.夜晚吟詩,也會覺得月光比較寒冷.蓬萊仙境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鳥信使啊,麻煩您為我探看道路.
相見歡。。。。。。。。。。。。。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有座很高的應天塔,聽說在雞叫時登塔遠眺,可以看到太陽從海面上升起的美景。我不怕浮雲擋住視線,因為我站在飛來山應天塔的最高層.
蘇幕遮。。。。。。。。。。。。。

⑼ 八下語文古詩主旨和名句賞析,有多少來多少,古詩主旨

1、《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誇張手法虛寫大海,表現大海包容天地的氣概.這是詩人通過豐富奇特的想像創造出來的宏偉意境,更顯示出詩人期盼祖國統一的宏大抱負和博大胸懷. 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此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同時在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哲理寫出了新舊事物之間相互交替的辯證關系,表現了詩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景中出情,思鄉而不低沉. 3.《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大景象表現出來了. 4、《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野草才能沒馬蹄.」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這四句是此詩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用「亂花」、「淺草」來寫西湖早春的美景.「漸欲」,漸漸就要;「才能」,剛剛能夠,都表現出事物在發展變化之中. 5《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詩人描寫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動中寓靜表現「驚鵲」和「鳴蟬」的情態,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6、《西江月》「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稻花香里說豐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聲,詞人自己陶醉在豐收在望的歡樂之中,於是覺得青蛙似乎也在為豐年而歡唱了.側面烘託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7、《天凈沙 秋思》---「秋思之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則描繪了一種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刻畫了這樣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道盡天涯遊子之悲」. 8、《望岳》「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鍾」字將大自然寫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奇險」,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9《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這是人人心中會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10、《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通常解釋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詩人觸景生情,移情於物,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 11、《歸園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這句話看似平淡,但對「願無違」強調得很充分,蘊含了不要在那渾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12、《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段話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一個「大」字,形象描繪出邊疆沙漠的荒涼與浩瀚,那裡寬闊無邊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下面一個「直」字則表現出了他的勁拔和堅毅之美.那荒漠上沒有任何山巒林木,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得用「長」來形容才算準確.另外,落日本來給人是一種凄楚蒼涼的印象,而在此處詩人卻把它寫「圓」了,便給人以親切溫暖之感.詩人不僅實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還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入到廣闊的自然環境中去,正如王國維所評價的那樣,這是「千古壯觀」的名句. 13、《渡荊門外送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隨」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入」字彷彿江水流碧空,流入荒漠遼闊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短短十字,寫出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象,畫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 1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干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之側千帆競過,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以物喻人,一改前面低沉的情調,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15、《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反說其事,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以小見大,借古諷今,告誡統治者不討寄希望於僥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時、才能無法施展的怨悵之情. 16、《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捨生取義,一片丹心將垂於史冊,映照千古.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捨生取義、以死報國的決心,充分體現了詩人崇高的民族氣節. 17、《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詞人把酒問月,問人生,借月之盈虧終於得到人生哲理的啟迪:世事自古就難以完美無缺,人們應當以豁達的胸襟去面對. 18.《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希望兩人平平安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這兩句詩可用來向離別親友表達誠摯的慰問及祝願.「道盡千載離人之心」,是喚起人類普遍情感體驗的名句. 19、《山坡羊 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此三句描寫潼關的雄偉氣勢,以「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以「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的險要,然後用「表裡山河」一語收住,暗示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與議論. 20、《山坡羊 潼關懷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作者對歷史的評判,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 21、《飲酒》:「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精神超脫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也僻靜了.這句詩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處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嘈鬧是客觀上的存在,誰也無可迴避.要逃避它惟有從自我心靈上擺脫它,只要心靈脫俗,主觀上便能夠超脫現實,鬧中取靜. 22、《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見」表現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採菊之時無意間山的形象映入眼簾.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為一體了.表現閑適自得的生活情趣. 23、《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盡管前路阻礙重重,但總有一天,可以乘風破浪,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詩突出地表現了詩人倔強的個性和執著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後人常以這兩句詩自勉或鼓勵他人執著追求理想. 24、《望岳》「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這兩句詩至今還被人們廣泛用來勉勵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艱難險阻,奮力登上「絕頂」.才能享受「一覽眾山小」的勝利的喜悅. 2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在這狂風暴雨襲擊的秋夜,詩人不僅僅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他發出的是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疾呼.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關心社會、兼濟天下的偉大品質. 2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風怒號」三字起勢迅猛,音響宏大,讀之如聞秋風咆哮.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面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不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同他作對似的,怒吼而來,捲起層層茅草,怎能不使詩人萬分焦急?27、《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寫雪後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聯想奇特美妙.比喻新穎動人.一片銀白的世界.變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明麗春光.給人的感受不是雪後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忽」字表現了詩人之喜.寫出了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 28、《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被人廣為傳誦.意思是說落花並非無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麗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換來又一個繁花似錦的春天.詩中的「落紅」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雖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淪,仍要為國家與民族貢獻力量.表現詩人甘願奉獻,犧牲自己的情懷. 29、斜暉脈脈水悠悠.(《夢江南》)表面寫水,實際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情景交融. 30.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這兩句寫出了塞外群山連綿,炊煙裊裊,夕陽西下,一座孤城,表現了邊塞凄涼蕭條的意境.展現了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境界開闊.「孤城閉」三字反映了宋朝守軍軍事力量的薄弱. 31《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一杯濁酒,怎能排遣這離家萬里的鄉愁呢?但自己還沒有像竇憲那樣打敗匈奴勒石記功,所以還沒有回家的打算,深刻展示了戍邊戰士的內心世界.寫出了邊防將士以國事為重,勇敢保衛邊疆的高度責任感.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宋朝「安內虛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滿,以及功業未就、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 32、《武陵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通過擬物,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形象,以奇特的誇張手法表現濃重的哀愁. 3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作者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大業,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後的美名.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 34、《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句作為<詩經>首篇首句,流傳千古,盡人皆知. 「好」字為第三聲,是美好優秀的意思,並不是喜好;「逑」是配偶,並不是追求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雎鳩在水中歡快鳴叫,成雙成對.容貌美麗、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侶.以雎鳩鳴叫起興,引出所詠內容;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統攝全詩. 35、《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燭長談,訴說我在巴山這天晚上看雨時想念你的心情.這兩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設想回長安、晚上與妻(一說友)剪燭夜談的情景,表達了相思之情.「剪燭西窗」已作為思念朋友,渴望團聚的成語. 36、《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即使有千絲萬縷的離愁,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是離別愁情.這幾句話直抒離愁之苦,抒發了作者一腔懷舊之情.現在多用來形容愁思之紛繁和難解. 37、《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花開花落的自然規律,所以人是無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來尋舊巢,所以說似曾相識.用「來」與「去」對比,以「來」反襯「去」,表現詩人惜春的心理,也讓人他生活的空虛、無聊.此二句用景物描寫把詩人的感情表現得很細膩,很生動. 38、《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這是動中即景,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後常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比喻人在困難時會出現新的轉機和希望) 39、《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兩句詩含蓄委婉而感情熾熱,詩人以「春蠶」、「蠟炬」為喻,並運用諧音的方法,創作出了這膾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說內心狀態,一說外部表情,以形象語言來表達海枯石爛而矢志不變的愛情.同時,也用來謳歌無私奉獻的精神. 40、《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兩句通過豐富的想像,借月傳情.深切的抒發了對友人的牽掛之情. 4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只要四海之內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鄰.這是詩人勸慰友人不要為離別而悲傷,而要心胸豁達,坦然對待.這兩句詩語言形象而凝練,飽含深情而富於哲理,一洗以往送別詩黯然消魂的感傷情調,而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42、《過故人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寫山村風光.由近漸遠,景色越來越開闊,寫出了一派清幽恬靜的氣氛,抒發了一種愉快的心情. 43、《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復歸於渺然的憂思而益發深沉.不能自已.由上聯的寫景引出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愁緒. 44.《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表面批評歌女,實際上批評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頹靡世風,批評了沉溺於歌舞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也蘊含著對世道的憤慨. 45.《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老力衰的千里馬雖伏在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懷有雄心壯志的人雖到晚年,但雄心壯志不改,慷慨依舊.用「老驥」作比喻,表達了詩人為統一全國而繼續奮斗的雄心壯志.表現了詩人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和豪邁氣慨.後人常用這幾句比喻人面對暮年,仍保持一種生命不息、斗爭不止、奮發有為的精神境界. 46.《觀書有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詩句通過明凈的池塘和流動的活水之間的關系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接受新知識,思想觀念才能不斷更新,頭腦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績. 47.」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亡賴」即「無賴」貶詞褒用,表現小兒活潑可愛的情狀,充滿愛憐之情.「卧」字使小兒剝蓮蓬時的天真、頑皮躍然紙上. 48、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不怕浮雲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為身在最高層.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著「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這兩句詩表現了詩人高瞻遠矚的博大胸懷和不怕困難的豪邁氣概與堅強意志. 4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國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現,他們各自的影響也不過只有幾百年而已,這實則表達了詩人主張詩歌創作要有時代精神與個人獨創,反對泥古不化,盲目崇古守舊. 5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一反過去描寫秋景蕭瑟的感傷情調,以為秋日勝過生氣盎然的春天,表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51、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駐,大可不必為人生衰老嘆息,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豁達胸襟.52、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後禪院》)「曲」、「幽」、「深」引發人豐富的聯想與思緒,描繪出了禪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境.二句暗示的意義多於寫實的意義,不僅描摹景物精美,而且表現了華夏文化那種對曲折美、搖曳美的追求,易於喚起了讀者的生活體驗. 54、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有身家無寄的渺茫感,有被逐於朝廷失意感.而後一句則是借景以寓深情,表面看,好象馬不願前行,實際正是人不願前行的外化描寫.這兩句將眼前景與心中情完美統一. 55、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別雲間》)深沉、強烈地表達了英雄失路之悲. 5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道出了人月無常,自古皆然的生活哲理,給人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願,喚起了人類普遍情感體驗. 57莫道不消魂,簾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時此地怎麼能不令人傷感呢?運用發問法,醒人耳目.「簾卷西風」.既寫人又寫景.創造了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黃花瘦」,既摹形又傳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58、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黑」、「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了危機將至,背水一戰、戒備森嚴的悲壯氣氛.第一句可引申為情況危急. 59、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風吹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風雨,也象徵著風雨飄搖的宋王朝,「夜闌」指夜深,標志了「思」的時間長度.表達了詩人日夜不忘恢復國土,報效國家的愛國熱情. 60、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蒸」顯示出洞庭湖豐厚的積蓄,彷彿廣大沼澤地帶都受到湖的滋養才顯得那樣鬱郁蔥蔥.「撼」襯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盪、氣魄宏大.這兩句詩寫出了洞庭湖的壯闊景象和湖波的聲勢.因此,它被世人譽為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並舉的吟詠洞庭湖的名句. 6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這兩句詩把愁苦的心情通過比喻表達得非常生動形象.用刀切斷水流,結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緒難消:用飲酒取醉的辦法去解除憂愁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酒醉後反而更引發內心的愁苦、憤懣, 62.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無言」而又「獨上」,使人看到一個孑然一身、「斯人獨憔悴」的孤影.連月也不是圓月.而是殘缺之月,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6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浣溪沙》詩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結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象,即景生感,借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精神. 64、《滁州西澗》 這是寫景詩的名篇,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