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古詩賞析研究

古詩賞析研究

發布時間: 2020-12-25 22:54:23

古詩賞析

觀滄海http://ke..com/view/105684.htm#5

關於「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寫從碣石山往下看滄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搖搖晃晃的樣子;「何」,這里當「多麼」講。「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瀾壯闊,其中有驚訝,有贊美,正是剛剛登上山頂的第一個印象。「竦峙」,是高聳屹立的樣子。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一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我們都知道,同樣是觀海,站在岸邊,坐在船頭,或者是登上山頂,我們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這時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從大處落墨,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山島巍然,一下子就奪去了詩人的注意,所以緊接著就寫島上的景色:「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充滿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彷彿其中有無限的生趣等待我們去發現。「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隨著一陣蕭瑟的風聲,突然湧起了滔天的波瀾,使人覺得驚嘆都有點來不及呢!可是等我們掉轉視線,去看那湧起的洪波的時候,詩人卻不再描寫下去了。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水何」六句是正面鋪寫大海。其中真正寫大海的只有兩句。雖然字數不多,但作者著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態變化進行大筆勾畫,寫出了大海變化萬千的特點。「水何澹澹」是寫大海在無風情況下水波動盪的樣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風,就會立即掀起軒然大波。「洪波湧起」僅四字就逼真地展現出了大海那種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這句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而且彷彿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作者雖寫觀海,但並不單純寫海。如果只寫茫茫無際、波濤洶涌的海水,即使寫得再好,也會給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寫大海時,又插以山島草木來點染,有了山島草木的點染烘托,就把大海寫得生機勃發,欣欣向榮,使人感覺到,大海不僅浩瀚壯闊,而且美麗多姿。我們試把這幾句聯起來吟誦一下,就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茫茫蒼蒼的大海,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這是多麼壯麗的意境,多麼美好的圖畫啊!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關於「日月之行」四句

面對這迷人的海上風光,作者展開了豐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這是何等的氣魄啊!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誇張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的色彩。雖然是高度的誇張,但作者還是緊緊抓住了大海氣勢磅礴這個特徵來寫,誇張是合情合理的。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詩人豐富的想像,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更加宏偉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寥寥十六個字,就寫出了滄海之大,寫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派。天連水,水連天,浩浩盪盪無邊無際,實在是壯觀極了。「星漢」就是天上的銀河。這四句詩的意思是: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來,繞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源於滄海一樣。太陽、月亮和銀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輝煌、最偉大的形象了,可是詩人覺得它們的運行仍然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彷彿是日月星辰的母親一樣。這種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詩里是並不多見的。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觀滄海》景情結合的特點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前面已經表明,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這種抒情方式與其他古代許多寫景詩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許多寫景抒情詩是情景分寫,或上文側重寫景,下文側重寫情。如荊軻《易水歌》上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側重寫風水;下句「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寫壯士決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陽樓》,上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側重寫景,氣魄也很大;而下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則側重寫情。《觀滄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於景中。《觀滄海》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水何」六句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於是藉助豐富的想像,來充分表達這種願望。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寫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發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曹操這首《觀滄海》准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

次北固山下 http://ke..com/view/643600.htm
錢塘湖春行 http://ke..com/view/33440.htm?rh=255
龜雖壽 http://ke..com/view/130633.htm
過故人庄 http://ke..com/view/155078.htm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http://ke..com/view/647849.htm
題破山寺後禪院 http://ke..com/view/162686.htm

㈡ 古詩詞的賞析及理解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賞析:夜深了,淅淅瀝瀝的雨水,多情地親吻著梧桐落葉,秋聲嗚咽,雨打芭蕉的聲音,惹人愁緒難消。半夜時分夢里回到了故鄉。這是孤獨的梧桐落葉,隨秋風獨自飄零,漫無目的,增添幾許憂愁,也象徵著漂泊在外的詩人,傳達出對家鄉的思念。

2、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賞析:秋風瑟瑟,吹動著梧桐樹葉,沒有幾分矯情,只送來寒意陣陣,江面上浪花漸起,使孤身在外的詩人情不自禁地思念起自己的家鄉。這也是孤獨的梧桐落葉,少了幾分嬌氣,多了幾分離愁,詩人客居異鄉,看葉落,思故鄉。

3、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賞析:半夜時分,天上下起了小雨,這是一場深秋的雨,滴滴皆是無情,灑向梧桐,看一片片落葉梧桐,聽一聲聲雨打梧桐葉,無限的思緒湧上心田,都是離別的哀音。這是離別傷感的梧桐落葉,寄託著詩人萬千離愁別緒。

4、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碧海無波》

賞析:獨自登上高樓,眺望著遠方,遠方有詩人日思夜想的人,絲絲細雨,輕落梧桐葉上,天色已是黃昏。讀罷全詩,不禁想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雖然沒有夕陽,但那種無奈的思緒卻很濃厚,思念著的人兒無法相見。這是思念心上人的落葉,只有寄託著它帶去詩人深深的想念。

5、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王昌齡《長信怨》

賞析:宮廷之內,水井欄邊的梧桐秋葉漸黃,窗上的珠簾,不曾捲起,因為怕夜裡秋霜打進來,增加寒意。一個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中,形孤影單、卧聽宮廷園中風吹梧桐葉的聲音。這是深宮怨女情感下的梧桐葉,寄託著少女無限的感傷,滿懷著對君王的深切思念之情。

㈢ 賞析、分析古詩。緊急,在線等!

詠柳{1} 碧玉{2}妝成{3}一樹{4}高,萬條垂下綠絲絛{5}。 不知細葉誰裁{6}出,二月{7}春風似{8}剪刀。
注釋
{1}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此詩描寫的是垂柳。 {2}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顏色如碧綠色的玉。 {3}妝成:裝飾,打扮。 {4}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 {7}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8}似:好像,如同,似乎。
譯文
像碧玉一樣梳妝成的高高柳樹,千絲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原來是恰似剪刀的二月春風。
作品鑒賞:
《詠柳》賀知章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讀者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讀者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鳥鳴澗 【唐】王維 王維鳥鳴澗書法帖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編輯本段作品注釋
選自《王右丞集箋注》 鳥鳴澗:鳥兒在山中鳴叫。 澗:夾在兩山之間的流水。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盪盪。空虛。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出來。 時鳴:時,不時。不時地啼叫。 時:時而,偶爾。 桂花:木犀的通稱。有的春天開花,有的秋天開花。 驚:驚動,驚擾。 閑:安靜。
編輯本段作品譯文
春天的夜晚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裡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盪盪。月亮出來了,竟驚動了正在棲息的小鳥,山澗中時不時地傳出一陣陣清脆的鳥鳴。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這首詩寫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人靜」,也就是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襯托出春澗的幽靜。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寂靜沒有人聲的環境里,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寫空靈閑靜的環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致。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而庵說唐詩》:"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唐詩箋注》:"閑事閑情,妙以閑人領此閑趣。"《詩法易簡錄》:"鳥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著夜靜春山空;五字於其前,然後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於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閑」結合起來。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緻,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在誦讀的同時也似乎進入了「香林花雨」的勝景。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遊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閑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閑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只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有異曲同工之妙。

春光好
1.作者筆下的初春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 答:詩人筆下的初春有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作者藉此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2.詞中「迸」「偎」兩字極好,說說它們好在哪裡? 答:「迸」字突出了筍急於破土而出的沖勁和強勁的生命力。「偎」字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花的嬌美。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詩歌的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後湖與外湖之間,峰巒疊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觀景,美不勝收。賈亭,又叫賈公亭,據《唐語林》卷六載,貞元中,賈全任杭州剌史時,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稱其為賈公亭,未五六十年後廢。貞元是唐德宗的年號,從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寫此詩時,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處名勝。白居易一開始來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賈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見春水盪漾,雲幕低垂,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初平」所表達的是白居易對春日裡西湖的一種特有的感受。由於連綿不斷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來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著就要與視線持平了,這種水面與視線持平的感覺只有人面對廣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覺,也是一個對西湖有著深刻了解和喜愛的人才能寫出的感受。此刻,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而正當詩人默默地觀賞西湖那靜如處子的神韻時,耳邊卻傳來了陣陣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他的沉思,於是他把視線從水雲交界處收了回來,從而發現了自己實際上是早已置身於一個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幾處,是好幾處,甚至也可以是多處的意思。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錢塘湖
在對天空中的小鳥進行了形象的擬人化描寫之後,白居易又把視線轉向了腳下的植被,「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也是一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准確把握其特徵的能力。花而言其亂,乃至要亂得迷了賞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詩句中,很少有這種寫法,而這種獨到的感受,卻正是白居易在欣賞西湖景色時切身的體驗,五顏六色的鮮花,漫山野地開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得白居易簡直不知把視線投向哪裡才好,也無從分辨出個高下優劣來,只覺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勝收,應接不暇呀。「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句是駐足細看,而「淺草才能沒馬蹄」,則已經是騎馬踏青了,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西子湖畔,與二三友人,信馬由韁,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呀,馬兒似乎也體會到了背上主人那輕松閑逸的興致,便不緊不慢地,踩著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長長的白堤。詩人在指點湖山、流連光景的不經意間,偶然瞥到了,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時隱時現的情景,覺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將其寫入了詩中,沒想到就是這隨意的一筆,卻為全詩增添了多少活潑情趣和雅緻閑情。著名美學家別林斯基曾說過,「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因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絕對的美,這美隱藏在創造或者觀察它們的那個人的靈魂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恰恰說明了這一美學欣賞真理。整首詩寫出了白居易對西湖的喜愛和贊嘆之情。因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無疑是天下最美的景緻,因為他不但善於觀察,而且更善於發現和體驗。我們現在每每有逛景不如聽景的體會,或是聽朋友介紹,或是在影視風光片中,聽說和看到名勝山水美不勝收,心中不由得生起無限嚮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臨其境,面對真山真水,卻反而覺得遠沒有預期的那樣動人美麗。這就是因為我們不能帶著一種發現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帶著一種先入為主的過高的甚至是帶有幾分挑剔的眼光去遊山玩水的原因呀。試想古往今來,西湖向人們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見證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頭來,我們仍然只能吟誦幾位大詩家不多的幾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光臨的時候,才像孔雀開屏般地展現她那驚人的美艷?西湖的鳥兒,只有到了大詩人白居易面前,才「爭暖樹」、「啄春泥」不成?其實不論何時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們不是也知道這樣的名句嗎:「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白居易就是因為有著這樣一副難得的美學家的欣賞眼光,才能在無數西湖的遊客中,獨具慧眼地發現它的動人之處,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這一人間天堂。白居易並沒有看到很多的「早鶯」和「新燕」,只有「幾處」、只見「誰家」而已,要是我們,說不定還會因為沒有到「處處」聞鶯、「家家」有燕的時節,而感到遺憾,心想要是再晚來十天半個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卻不這樣認為,少有少的好處,正因為少,才是「早鶯」,才是「新燕」,才有一種感知春天到來的喜悅,如果詩人沒有一種年輕的心態和熱愛生命與春天的胸懷,恐怕就不會被這為數不多的報春者所打動,所陶醉,而欣然寫下這動人的詩篇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聞花花香,見草草美,為四處點綴的各色野花而心亂神迷,為沒過馬蹄的草地而唏噓感嘆了。仔細想一想,沒過馬蹄的草地其實是最平常不過的了,觀賞這樣的草坪根本用不著在春天趕到西子湖畔,在我們的街頭綠地就可以了,不過,橫在我們與草坪之間的恐怕有一塊醒目的標牌:「請勿踐踏草地」,於是,一切與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剎那間,變成了一句嚴肅的警告,而今天都市裡的人們對自然景觀而非人造景觀的漠視或無動於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㈣ 古詩加賞析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 仁宗慶歷進士。嘉佑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 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並,強化統治力量,以防 止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 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並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 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法遭到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還 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舒國公,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
他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主張「絕 求正所以經世務」,設置專局,使子與門人纂修各經新義,以為誦習的定本。《 詩》、《書》、《周官》三經新義最為重要,《周官新義》尤能闡發新政理論。 他的詩文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散 文雄健峭拔,舊時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風格高 峻,《桂枝畫·金陵懷古》頗有名。所著《字說》、《鍾山目錄》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中的《周官新義》殘卷、《老 子注》若干篇。
[注釋]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現在的春節。
爆竹:鞭炮。山家以除夕燒竹,竹爆裂之聲令山魈畏懼而遠避。
一歲除:一年過去了。
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裡,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桃符: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後來演變成春聯。
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譯詩、詩意]
(一)
爆竹聲中送走了舊的一年,春風已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碗。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門萬戶,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舊的桃符更換。
(二)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鋪面而來,好不愜意!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㈤ 對首唐詩從美學方面進行賞析

論王維詩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之融合/佛之魚

王維是中國文學史上唯一享有了「詩佛」之稱譽的詩人。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佛學理論修養非常精深,歷史上很少有詩人能夠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能堅持較為嚴格的宗教實踐,通過對禪門妙法的透徹參悟,深得禪家三昧,以至有些詩達到了「字字入禪」的境地。因此,按照禪宗「頓悟成佛」、「徹悟即佛」的說法,稱王維為「詩中之佛」當是不過分的。
在王維生活的盛唐時代,中國佛學已經發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階段。當時,不僅天台、三論、唯識諸宗已經具備完整的理論體系,華嚴與禪宗也確立了相當成熟的核心思想。王維與禪宗的關系當然最為密切,據其所撰的《請施庄為寺表》說,他的母親「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褐衣疏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據考證,這位大照禪師就是神秀的嫡傳高足弟子,北宗禪七祖普寂。開元十七年,未滿三十的詩人正式拜在道光禪師門下「十年座下,俯伏受教」。(《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這位道光禪師也是一位北宗中人。開元二十八年,王維在知南選的途中與南宗禪大師神會相遇於南陽臨湍驛,這次會見,對王維影響極大,據《荷澤神會禪師語錄》記載:「於時王侍御(指王維)問和尚言:若為修道得解脫?答曰:眾生本自心凈,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脫。王侍御驚愕雲:大奇。曾聞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說。乃為寇太守、張別駕、袁司馬等曰:此南陽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議。寇太守雲:此二大德(指神會與北宗禪僧惠澄)見解並不同。王侍御問和尚,何故得不同?答曰:今言不同者,為澄禪師要先修定以後,定後發慧,即知不然。今正共侍御語時,即定慧俱等。……王侍御問:作沒時是定慧等?和尚答:言定者,體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見不可得體,湛然常寂,有恆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學。」由於傾心服膺於南宗禪法,王維又應神會之請為禪宗南宗六祖慧能撰寫了《六祖能禪師碑銘》,使之成為研究慧能生平最原始的材料,而王維本人也成了唐代著名詩人中,「第一個出來吹捧南宗學說的人」。[2]
由於追求「湛然常寂」的境界,王維在詩中一再宣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餘」。(《飯覆釜山僧》)在孤獨與寂寞中,他寧心靜性地觀照物象,了知諸法性空的般若實相,走進自己最熱愛的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獲得與天地、宇宙最親密和諧的接觸。就在這種禪境之中,宗教體驗竟與審美體驗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從而誕生了許多既富有哲理深意而又無比優美的藝術意境。
作為宗教實踐、宗教體驗而言,王維的「以寂為樂」、「知悟勝事」,是與禪觀修習法門聯系在一起的。全部佛學即包括戒、定、慧三學,修持者必須三學齊修,缺一不可。其中定學一門,多強調止觀雙修,即在修定之時,必須輔之以觀想,方可達到目的。早期傳入中國的安世高禪學倡導的多半是小乘禪觀,主要在於觀空、觀苦、觀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具體有修「不凈觀」、「數息觀」等法門,如不凈觀想像眾生身體各處的穢污不潔;數息觀則閉目凝神,端坐不動,心如止水,默數自己的呼吸出入;還有修「四念處」禪觀的,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些禪觀,由於有導致修行者悲觀厭世,停息一切心識活動的傾向,所以被大乘禪學斥之為「沉空守寂」,非是至道。與小乘禪學不同,大乘禪觀強調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真空妙有,實為不二。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便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中國佛學主要是沿著印度大乘一派發展的,所以在禪觀方面也不主張一心唯作苦空觀想,而是真有兩邊,雙遮雙照。如天台宗提出的「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三論宗提出的「八不中道」
《舊唐書·王維傳》曾提到王維「退朝以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王維在自己的詩中也多次寫到「閑居凈坐」的樂趣。如:
竹徑從初地,蓬峰出化城。窗中三楚盡,林上九江平。軟草承趺坐,長松響梵聲。空居法雲外,觀世得無生。(《登辨覺寺》)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秋夜獨坐》)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蹊頭。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過感化寺》)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書事》)
從上述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王維的「閑居凈坐」一般都帶有禪定禪觀的目的,但在「凈坐」之時,又並非枯寂息念,而是耳有所聞、眼有所見、心有所感、思有所悟的。當然,在更多的時候,王維的禪觀修習並非採取凈坐的方式,而是如南宗禪師們常說的「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永嘉玄覺《證道歌》)採取的是一種「山林優游禪」的修習方式,就在這種「境靜林間獨自游」(同上)的生活中,詩人既獲得了「心法雙忘性即真」(同上)的證語,也獲得了無人干擾、心清境靜的靜美享受,一首首意境優美、含蘊深邃的山水詩也就在這種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的高度融合之中誕生了。
我們認為,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其所以能在王維這里得到高度融合,除了宗教體驗本身就具有審美體驗的內涵這一因素之外,還與王維本人對解脫方式的認識有關。他在《嘆白發》詩中說:「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又在《山中示弟》詩中說:「山林吾喪我。」而《飯覆釜山僧》詩更明確地說:「一悟寂為樂,此身閑有餘。」可見他是有意將自己一生的煩惱痛苦消除泯滅於佛教這個精神王國和幽寂凈靜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的。換言之,空門、山林、寂靜之樂就是他解脫煩惱痛苦的最好方式,這樣,他就必然要通過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我們知道,無論在宗教體驗還是審美體驗中,主體都能獲得一種解脫、自由、輕松、愉悅、和諧的感受,都能消除心中的矛盾、痛苦。禪悟這種中國特有的宗教體驗的目的即是為了明心見性,而中國文人徜徉於大自然中優游山水之審美體驗也往往是為了得到一種「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所謂「明心見性」的「性」即是謝靈運曾經說過的「性靈真奧」,(見何尚之《答宋文帝贊揚佛教事》引謝靈運語:「必求性靈之真奧,豈得不以佛經為指南耶?」)在佛家而言,此性即是萬物所共具的本體——真如佛性,因此,性即是真,見性也就是即真。那麼,王維認為只有什麼才是性,只有什麼才是真呢?他說:「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謁xuán@①上人》)又說:「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其一)也就是說,性者,即空也。虛空即是我性;真者,浮也,浮幻即是我心之真。總之,我之心性即是虛空不實的。王維這種認識無疑是符合佛教教義的。慧能《壇經》說:「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空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4]又說:「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是自性。」[4]慧能認為,由於心性虛空,所以廣大無邊,因此一切世間萬物皆可包容於內。而世間萬物在其本性上也只是虛空。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復如電,應作如是觀」。[5]這就是所謂「諸法性空」、「萬法皆空」。即無論物、我,無論內在之心性,還是外在之境象,在本體上都是虛空不實的。由此出發,禪宗認為,若要明心見性,體認自己性空之本體,必須「即事而真」,即通過內在之心性與外在之物境的契合交徹而獲得一種對於「空」的證悟,這種證?悟即是解脫,即是涅pá?睿愧誥辰紜?BR> 當詩人王維具備了「空性無羈鞅」、「浮幻即吾真」的認識之後,便自覺地去除因為執虛為實而帶來的種種世俗縛累,「無羈鞅」的詩人在自然山水境界中常常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他是那樣既無心而又有意地觀照著自然界雲生雲起、花開花落種種紛紜變幻的色相,他說:「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集》)「寒空法雲地,秋色凈居天。」(《過盧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外在的一切物境都是生滅無常的,而詩人的心性也是虛空無常的。概言之,變幻莫測,虛空無常既是詩人之真性,也是自然界萬物之真性。在已復其真的詩人那裡,即自然萬物之真,便是見自然萬物之性。所謂: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木蘭柴》)
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文杏館》)
逶迤南端水,明滅青林端。(《北chá@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辛夷塢》)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樣清寂、靜謐,既生滅無常但又充滿生機,無牽無掛,無縛無礙,一任自然,自由興作,詩人王維便正是通過這種即自然之真,悟自然之性理來回歸自然的。在與大自然之真的融和契合之中,詩人感到了愉悅,也得到了解脫。然而,當他沉浸在那由彩翠、白雲、青林、紅萼組成的大自然境界中時,他能不感到美嗎?何況佛教之色空觀還一再強調要因色悟空,因空見色呢?可以說,不知大自然紛繁變幻的妙有之美,便不可能悟得世界萬物虛幻無常的真空之理,因此,像王維這樣一位有著對美的敏銳感受力的藝術家兼詩人,是應該比一般人更具備體悟佛理的靈心慧性的。當他徜徉在大自然境界中時,自己那「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虛空寂靜而自由自在的空性便與「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程顥《偶成》)的自然山水有了親密的契合,就在這朗然見物之性(變幻無常之性)與物之境(奇妙變化之境)的同時,也見出了我之性(性空無礙之性)與我之境(澄明如鏡,虛空能含萬法之境)。正因為「我」之性已去除了一切對於世俗妄念的執著,所以在已復其本真的詩人王維那裡,當他與各得其所、自由興作的自然萬物相遇的時候,便能以己之性空之真去與萬物生滅變幻之真相契合,此時詩人心中鳥飛鳥鳴,花開花落,一片化機,天真自露,與天地同流,與萬物歸一,詩人的生命存在便在此中得到了自由解脫,他的本真也在此澄明朗現。正因為「我」之境已去除了一切來自世俗浮華的遮蔽,所以它朗然澄澈如天地之鑒,一切萬物可以在此光明晶潔的虛空中自由來往,萬物得以歷歷朗現,它們變幻無時但又生生不息,雖虛空無常但又一任自然,詩人在清晰地感受著它們的同時,也在清晰地感受著自己。可以說,王維正是通過這種見物之性、物之境的審美體驗,從而體悟自己內心中澄明敞亮、無掛無牽、無縛無累的自我之性的。按照佛教的說法,這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即事而真。詩人就在這種將自性、物性、佛性都融合到澄明寂靜之美之特性的體驗中,實現了解脫與超越,進入了涅pán@②寂靜的境界。
其次,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之所以能在王維的山水詩中得到融合統一,也是因為二者之間可以互為作用。就宗教體驗而言,如前所述,佛教強調因色悟空,因空見色,尤其是大乘般若空宗所倡導的「實相禪」是以觀照諸法性空的實相、體證真如佛性為究竟的。他們認為,觀萬物為空並不難,而應從空入假,即觀真如本體雖空,但卻依諸因緣而生起萬法,故萬象森羅,宛然是有。然此有並非真有,而是一種「無常」「無我」的幻有。而幻有雖不可執虛為實,但修行人卻必須通過對「幻有」「假有」的觀照,才能體悟萬象「無常」「無我」虛幻不實的真性。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3]真空妙有,一則為體,一則為用,修行人如果偏執任何一方,就不可能悟得真如佛法。
王維是深諳「真空妙有,無異無礙」之禪家三昧的。他說:「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山河天眼裡,世界法身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礙有固為主,趣空寧舍賓。」(《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其一)所以他十分注意觀有悟空,雙遮雙照。所謂「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摘露葵」,(《積雨輞川庄作》)「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終南別業》)就是他借對大自然物象的觀照而得以進行宗教修習的一種體驗。在他的不少山水詩中,也常常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照,表現出深邃精緻的「色空一如」思想。如《木蘭柴》:「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又如《北chá@③》:「北chá@③湖水北,雜樹映朱闌。逶迤南端水,明滅青林端。」這兩首詩都是眺望遠景所作。我們可以看出,王維在觀照景物時,特別注意對景物的光與色彩的捕捉,他正是通過夕照中的飛鳥、山嵐和彩翠的明滅閃爍、瞬息變幻的奇妙景色的表現,通過對湖對岸青翠的樹林後面,北chá@③水波光如同一條銀白色的緞帶時隱時現、變幻不定的現象的描繪,來表達出事物都是剎那生滅、無常無我、虛幻不實的深深禪意的。與上述兩詩表達出相同「色空」、「無常」思想的還有《華子岡》詩:「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這首詩則直接寫出了詩人登上華子岡眺望遠景的深沉感觸:飛鳥向無盡頭的天邊飛去,只在轉瞬之間就已經消逝得無影無蹤,僅留下一片綿延起伏的群山,在秋空下默默地無言地佇立。這一切令深知空寂禪理而又多愁善感的詩人惆悵萬分,人生、世事難道不也是這樣幻滅無常的嗎?正如陳允吉先生在《唐音佛教辨思錄》中指出的那樣,王維的山水詩「的確是處心積慮,藉助於藝術形象來寓托唯心主義的哲學思辨,在描繪自然美的生動畫面中包含著禪理的意蘊」。[2]如前所述,王維作為一位具有音樂、繪畫才能的藝術家,對於自然美有著遠過常人的敏銳感受力,同樣,他也常常利用這些藝術才能特別著力於對自然景物聲、光、色、態的表現,通過自然物象在某一特定情況下所呈現出的種種變幻不定的色相顯現,使「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理禪意得到了極為生動形象的演示。
如果說,王維的宗教體驗常常必須藉助審美體驗才能實現,那麼,當王維沉浸於山水自然境界進入極深層的審美體驗的時候,這種審美體驗也往往到達了宗教體驗或哲學體驗的層次。宗白華先生在《中國藝術意境的誕生》一文中說:「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6]他還說,藝術境界是介於學術境界與哲學境界之間的。他認為,藝術意境不是一個單層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境界層深的創構,從直觀感受的模寫,到活躍生命的傳達,到最高靈境的啟示,可以有三個層次。他引用冠九《都轉心庵詞序》中的話說:
是故詞之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識也。清馨出塵,妙香遠聞,參凈因也。鳥鳴珠箔,群花自落,超圓覺也。
綜合宗先生的種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宇宙、自然、人生種種色相美的體驗只有深入到了宗教或哲學的層次,才能使自己所寫的一切形象都具有了象徵意味,才能借有限以表現無限,由對豐富復雜的色相描寫到達最高最深的玄冥境界。試看王維的小詩: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文杏館》)
這一切的一切,既是詩人片刻之間的審美體驗,然而又擔荷無邊的深意,多麼精緻,多麼深邃,這就是從剎那見永恆的超圓覺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禪既在剎那,又在永恆,變幻無常,生生不息,虛空中有妙有,妙有即是虛空,空寂中見流行,流行中見空寂,這究竟是審美體驗還是宗教體驗?究竟是藝術境界還是哲學境界?這就是禪,是「詩佛」王維將審美體驗與宗教體驗融合為一的最高藝術意境。宗白華先生說:「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禪是中國人接觸佛教大乘義後體認到自己的心靈深處而燦爛的發揮到哲學境界與藝術境界,靜穆的觀照與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二元,也是構成禪的心靈狀態。」[6]胡應麟說王維的輞川諸作「字字入禪」,讀後使人「名言兩忘,色相俱泯」。[7]王士禎說王維的五言絕句「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帶經堂詩話》卷三)王維的這些山水小詩為什麼能形成如此深邃玄冥的境界?因為詩人對山水自然美的體驗已經進入佛教空幻寂滅義理層次了。歌德說:「在璀燦的反光裡面我們把握到生命」,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就是說,當人覺悟到生命無常的時候,也就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不過是虛空,由此而產生的對紛浮世事不粘不滯、無執無求的態度便是一種解脫,經由解脫而達到自由之後,人就徹底去蔽了,在澄明無蔽的境界中,人也就返回到了本真,獲得了清凈無染的自性,把握到了生命。所謂「一切生滅者,象徵著永恆」,[7]在宇宙自然之中,無論是人是物,是一花一草,一鳥一石,還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時時處在生滅無常、變動不居中。無常便是事物的本質,剎那便是世界的永恆。王維詩中那時明時滅的彩翠,合而復開的綠萍,轉瞬即逝的夕陽,若隱若現的湖水,都是詩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王船山語)[6]的傑作,是他對大自然的審美體驗已經到達哲學層次或宗教層次的產物。在這樣的藝術意境之中,理即是事,事即是理,一切都如同天珠交涉,互映互證,融徹貫注。這,就是璀燦的反光,在這種璀燦的反光里,人與物,事與理,無限的時間與無窮的空間,一切都在對剎那永恆這一本真之美的體驗中高度融合統一了,而我們的詩人於其中所領悟到的也不僅是大自然的物態天趣,而是一種宇宙的哲理、生命的哲理了。
莊子在其《天道篇》中曾經說道:「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境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他在這里所講的是「虛靜納物」、「澄懷觀道」的問題。我們知道,主體在進入宗教體驗或審美體驗時,都必須摒棄塵念,清除浮躁,寧神息心,才能見性,才能見美。所謂「素處以默,妙機其微」,(司空圖《詩品·沖淡》)只有當詩人心境極為淡泊、虛靜的時候,才能可能對大自然最神奇而又最微妙的動人之美,有一種會心的感受與體悟。蘇軾在寫給參寥禪師的詩中說:「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頹然寄淡泊,誰與發豪猛?細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今詩語妙,無厭空與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寄參廖師》)他認為,浮屠佛子之所以能寫出絕妙的詩篇,其原因就是因為心如丘井,意緒淡泊,故才能「了群動」,才能「納萬境」,這也就是宗白華先生所說的「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如前所述,詩人只有在徹底去蔽的澄明敞亮的心境中,大自然的一切才能歷歷如在鏡中朗現出它們本來生機活潑、自由興作的飛躍生命,正如王維在詩中所寫的那樣: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過感化寺曇興上人院》)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書事》)
只有在「人閑」「夜靜」「山空」時,詩人才能感受到月出鳥鳴,覺察到細小桂花的輕輕落地;只有在「夜坐空林寂」時,詩人才能感覺到「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由於心境之特別虛靜,他甚至可以感受到階下院中那青苔綠幽幽的顏色,正在靜悄悄地向自己衣襟上爬來。如此奇妙得不可思議的幻覺通感,如果不是心境極其虛靜的詩人,又有誰能做得到呢?這就是「靜穆觀照與飛躍生命構成的藝術二元」,而王維也正是在這種二元的藝術境界中與大自然和光同塵,從而獲得寂靜、圓滿、和諧、自足的本真之性的。
如前所述,對大自然最深層次的審美體驗即近乎宗教體驗,反過來,我們可以說,像王維這樣具有覺心、靈性、慧眼的詩人才能更好地進入到自然美的最深層之處,深入造化的核心,表現出自然物象最具魅力的神理。換言之,只有具備虛靜淡泊之心性的詩人,才能對自然物象遺貌取神,創構出空靈清妙的意境。因為這種深層次的體驗往往能使作者既不拘滯於對「我」的主觀意念的表現,也不拘滯於對「物」之形貌的逼真刻劃了。試比較王維與裴迪在《輞川集》中的同題唱和詩即可知道。如《文杏館》,裴迪的詩是:「迢迢文杏館,躋攀日已屢,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後顧。」王維的詩則是:「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又如《木蘭柴》,裴迪的詩是:「蒼蒼落日里,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王維的詩是:「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再如《辛夷塢》,裴迪的詩是:「綠堤春草合,王孫自留玩。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王維的詩則是:「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裴迪的詩總是寫自己在躋攀、緣路、留玩,看不到對自然物象深層的審美體驗,而王維的詩雖然沒有詩人自我形象、行為、主觀意圖甚至情感的表現,只有大自然物象本身聲、光、色、態的純然呈現,而物象之神理卻因其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的深入細致而得以有極為清楚動人的表現。這一切當然也是因為其心境極為澄明空寂,所以才能使物色自映照於心而不必再著意去尋幽訪勝了。蘇軾在《東坡題跋》卷二《題淵明飲酒詩後》中說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是「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蓋淵明也好,王維也好,他們都是自性圓滿具足,無待無求,亦不著意之人,他們的精神已近乎莊子所說的「聖人」境界,因此心明如鏡,覽照萬物,萬物自現於心而無待其去望了。
綜上所述,在王維的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之中,都包含有理性的愉悅與感性的滿足的成分,詩人正是通過這二者的結合,獲得解脫與自由,從而使生命得以超越的。因此,在王維那裡,無論宗教體驗還是審美體驗,都包涵有生命體驗之內涵。19世紀中葉,美國思想家梭羅為了體驗自己真實無誤的生命,曾告別城市,來到森林湖畔,尋求與大自然最親密的結合。他認為人應該回歸大自然,才是最高的善與美。我們認為,人的生命源泉就是來自大自然的生命,人雖然是天地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但人也畢竟是大自然的產物,和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一樣,在本體上是相同的。即無論天地也好,自然也好,人類也好,「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軾《前赤壁賦》)生生不息,周而復始,不斷變化而又實無有變,這就是宇宙自然中一切事物的法則。因此,人要體驗自己的生命本真,必須與大自然有最深層的和諧契合。王維之所以在發掘自然美與表現自然美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就是因為他在其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的融合中,能以靜穆的觀照感受到宇宙萬物與自己那清寂而又靈動的生命。因此,他詩中的山水景物表現,既構成了一種『禪』的狀態,也形成了極為優美深邃的意境,無論從哲學境界還是藝術境界而言,都達到了一個極燦爛極澄明的層次。

【參考文獻】
[1]陳鐵民.王維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7.
[2]陳允吉.唐音佛教辨思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鳩摩羅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譯本[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4]郭朋.壇經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鳩摩羅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譯本[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6]宗白華.藝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7]胡應麟.詩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字型檔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王加睿
@②原字為般下加木
@③原字為土加宅

㈥ 古詩鑒賞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賞析

1、從濃厚的表達情感的詞、句或表達感情的事物入手。

敘事或抒情、議論帶有詩人極濃厚、強烈的感情成分、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詩歌中具有濃厚情感的詞句或強烈感情色彩的事物,是我們迅速地把握詩歌中形象和題旨的重要途徑。

2、從「帶有詩人主觀色彩的景物」入手。

詩人們善於通過寫景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情,因而,使詩中的景物明顯地帶有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融入了詩人的情感和獨特的思想,從而形成情與景的和諧統一,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境界和表現方式。

3、從「詩眼」入手。

古人寫詩講究煉字、煉句,有「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有「語不驚人死不休」;有被稱為「紅杏尚書」宋祁的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就靜中顯動,使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躍然紙上。

4、從「意象」入手。

「意象」一詞最早見於劉勰的《文心雕龍》。它包括抽象的主觀的「意」與具體的客觀的「象」兩個方面。它是「意」(詩人主觀的審美思想與審美情感)與「象」(作為審美客體的現實生活的景物、事象和場景)在文學的第一要素——語言中和諧交融和辨證的統一。

5、從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入手。

在詩歌鑒賞中,抓住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我們可以探求詩人運用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的真實意圖,把握詩歌的內涵及詩人內心感情。

(6)古詩賞析研究擴展閱讀:

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

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游《卜運算元·詠梅》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於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

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後月夜的環境,烘託了梅花的幽獨形象。

從作者的感情寄託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後,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凄苦的主觀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作者依據梅花開於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並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斗艷,任隨百花妒忌,甘願獨受凄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贊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志,花品人格融匯一體。

范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並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㈦ 如何對古詩詞賞析

一、基本方法思路:

1、從作者入手,聯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鑒,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三、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像、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7)古詩賞析研究擴展閱讀:

答題例子:

1、漢代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賞析:這是一首成功的凱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成王者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幾年兼並戰爭的勝利,造就了劉邦的王者氣魄,但很難徹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無賴習氣,處處表現了他志滿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徵。

2、唐代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此詩沒有採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

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詩詞賞析

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賞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賞析:

「獨在異鄉為異客」,開篇一句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詩人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在當時封建社會里,交通閉塞,人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間的往來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們在風土人情、生活習慣、語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詩人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到異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單。詩人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但是其中卻包含著詩人質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說平日里思鄉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麼強烈,那麼,詩人「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暢談歡笑,而現在呢,詩人隻身客居異地,在代表團圓的節日里不禁想到了家鄉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詩人在家鄉時的美好回憶,種種回憶觸發詩人無限的思鄉之情,並且越想越思念,以致於一發不可收拾。這句寫得自然質朴,如娓娓道來,也寫出了許多在外漂泊遊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遙知兄弟登高處」,詩人從直抒胸臆,轉筆寫到自己對親人團聚的聯想,遙想兄弟們在重陽佳節登上高山,身上插著茱萸,該是多麼的快樂。如果詩人單單是想到親人們的歡樂,倒可以緩解詩人的思鄉之情,但是,詩人在最後寫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來詩人想到的不是歡樂,而是自己沒有在家鄉和親人們歡度佳節,所以親人在插茱萸時也會發現少了一個人,這樣親人們肯定會思念我的。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㈨ 古詩賞析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的《萬章章句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的本意是論述交朋友的范圍問題。孟子這段話對後世真正發生影響的,正是「知人論世」的主張。它與「以意逆志」一樣,成為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知人論世」原指了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我們說「詩言志」,詩歌表達詩人的內心情感,而詩人的情感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所以,賞讀詩歌,定要知人論世。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後人尊稱為「詩聖」,與「詩仙」李白並稱「李杜」。由於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他所寫的詩,沉鬱頓挫,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過程,又被人稱為「詩史」。
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主要可分為四個時期:
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歲以前)
杜甫20歲開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回洛陽應舉,不第,後再漫遊齊趙。此時,唐朝國力強盛,杜甫年輕力勝,對前途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從《望岳》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便可看出作者的豪情壯志。
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職位。這期間他目睹唐王朝擴充兵力,開疆拓土,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其中《兵車行》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
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等詩。《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作者憂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作者感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作者思家,「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作者悲己,憂國、感時、思家、悲己的情緒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後來杜甫潛逃到鳳翔,做左拾遺。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飢荒,杜甫棄官,攜家人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武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衡州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杜甫的詩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情感,但無論是豪氣沖天的《望岳》、感時憂國的《春望》、悲己傷懷的《登高》,都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所以,我們在賞析詩歌時,一定要看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也就是說,一定要知人論世。

㈩ 古詩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內光,疑是容地上霜」,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