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范進形象賞析

范進形象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5 22:18:40

❶ 范進中舉中張老爺人物形象分析

張鄉紳:虛偽、勢利、姦猾。 張鄉紳是《范進中舉》中一個著墨不多的人物,從出場到退場作者只用了一個自然段,可以說,在本文中它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而已。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配角,他的背後卻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深思。 范進中舉後,張鄉紳沒有接到任何邀請,主動來到范進的家裡,主動與范進攀談。先是以「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這樣的話來表示自己的歉意,希望范進能諒解他。接著便使出渾身解數與范進套近乎、拉關系,什麼「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什麼「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連祖師爺都拉了出來,本身二人不是同年考中舉人的,硬要說成同年考中。不僅如此,張鄉紳還恬不知恥地稱范進為「世先生」、「世兄弟」(其實兩家從來沒有過交往),稱范進的破草房為「華居」,稱范進的貧困潦倒為「清貧」。可以這樣說,張鄉紳現在是挖空心思地往范進臉上貼金、塗粉,其目的就是要把范進抬得與自己平起平坐,一罐又一罐的迷魂湯把范進灌得暈頭轉向,不知東南西北。 接著,張鄉紳對范進是恩惠有加,不惜血本。先是以五十兩紋銀作賀禮贈於范進,然後是獻上「三進三間」的寬敞房屋,說獻上其實不準確,應該是硬塞給范進,因為「范進再三推辭,張鄉紳便急了」。這些禮物對於一個沒米下鍋的人來說,可算是相當豐厚了。 那麼張鄉紳的所作所為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難道真如他所說只是送送賀禮,「早晚也好請教些」嗎?我想,張鄉紳的心思絕對沒這么簡單。范進與張鄉紳同出身於舉人,且范進又是新貴,今後的政治地位一定不會低於張鄉紳,張鄉紳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對一個與自己毫無瓜葛的人百般恩惠,逢迎拉攏,不是沒有道理的。假如范進久居官場,張鄉紳也許不會如此輕意下賭注。因為他深知,久居官場之人早已喪失了良心與道德,給其再多的恩惠也是「打水漂」。但范進卻不同,因為他清楚一個初登官場的人還具有最起碼的良心,因此,他毫不猶豫地下了注。他相信,他的投資不會徒勞無功;他相信,初涉宦海的范進對自己今後的政治生涯有著很大的利用價值。張也許還打著另一個如意算盤,即使自己不來拜訪,那些王鄉紳、李鄉紳也是會來的,何不先行一步,用小恩小惠拉攏住范進,給范進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對自己的官場生活是有百利無一害的。可以斷言,倘若范進現在還是那個屢試不第的窮秀才,張鄉紳絕不會看他一眼。由此可見,張鄉紳的所作所為,可謂用心良苦。 綜上所述,張鄉紳的背後其實是一張互相利用、爾虞我詐的官場之網,張鄉紳濃縮了一個腐朽王朝日墜西山的背影。

❷ 范進中舉中范進與胡屠夫的形象分析

范進: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的科舉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

胡屠夫:庸俗勢利,嫌貧愛富,凶暴粗鄙的市井人物形象

❸ 人物形象分析——范進

范進是《儒林外來史》中刻畫得最成源功的人物之一,合上書,彷彿那個麻木、遲鈍的范進就立在面前。
作者寫范進、周進這兩個人物,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反映封建科舉制度對文化人的思想毒害。范進考到五十多歲,連個秀才都沒有中,但在他的思想里,除了考秀才,再沒別的人生意義了,他人生價值的標准也就是科舉考試。雖然那個時候科舉制度已經腐朽、沒落,成為了迫害讀書人的工具,但他認識不到,還一心追求著。後來周進看了他考試寫的文章,居然認為是好文章,所以他們的思想認識、價值標准都被扭曲了。
小說用很多的筆墨來描寫范進中舉前後的丑態,刻畫科舉毒害在他身上的外在表現,很真切。
我很喜歡這個人物的刻畫,經常給我朋友和小孩講范進中舉的故事

❹ 《范進中舉》中范進的人物形象

你好,苦讀多年一朝中舉卻發了瘋,范進的身上其實折射了哪些人?范進中舉是作家吳敬梓筆下的一篇小說,以一種極其諷刺性的文筆來描述了當時社會下的科舉考試制度,表達了心中的強烈不滿。通過描寫了一位苦讀多年後中舉的范進的內心變化和語言肢體動作的前後差異,反應了一個人中舉後的喜極而悲形象。

范進中舉還折射出那些思想保守,不敢創新,不敢走自己的路那些人。范進本來可以不必要去考試的,但是他隨大眾,看到別人都是這樣年復一年的考,所以他也是跟著別人做,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他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他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通過其他途徑去謀生,沒必要走中舉然後進仕途的道路。所以我認為范進中舉卻發了瘋,是折射出上面說的這些人。

❺ 范進中舉中范進的人物形象

1、熱衷功名

范進窮一生的精力於科舉考試,雖然屢遭挫敗,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歲才中秀才;後來他打算去應鄉試,卻被胡屠屍戶奚落。

叫他死心,但他寧可讓家人挨餓也要再去應考;及至中舉,他竟然歡喜得發了瘋,這是范進熱衷功名的最具體的表現。

2、怯懦麻木

胡屠戶在范進中秀才後,盛氣凌人地辱罵他,說他是「現世寶」、「窮鬼」、「爛忠厚沒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諾諾,還說「岳父見教的是」。

他向胡屠戶借盤費,胡屠戶用不堪入耳的說話罵他,甚至罵他母親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氣,充分表現出范進逆來順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3、迂腐無能

家裡窮得無飯吃,范進手足無措,要等母親「吩咐」,才慌忙出去賣雞,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東張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雞賣出,證明他平日只埋首讀書,缺乏謀生技能。

鄰居告訴他考中了舉人,他以為別人騙他,無奈地請人家不要和他開玩笑,以及他喜極發瘋的狼狽相,都說明範進迂腐無能。

(5)范進形象賞析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科第仕宦多顯者」(程晉芳《文木先生傳》),共有六名進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吳霖起是康熙年間的拔貢。

吳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親病逝。由於不善於治理生計,他過著揮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後憤懣離開故土,靠賣文和朋友接濟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但他「堅以疾篤辭」(顧雲《吳敬梓傳》)。

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至晚年,常處於飢寒交迫。這樣的個人經歷,令吳敬梓本人對考八股、開科舉等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時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

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社會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統治者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採用大興文字獄,考八股、開科舉,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籠士人。

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制,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深刻的揭露。

胡屠戶和張鄉紳:

像胡屠戶這樣的小商小販,更是沒有地位的下等階層。范進沒有中舉之前,胡屠戶是看不起他的,中舉之後,態度馬上大變。因為范進已經是統治階層的一員了,已經脫離胡屠戶所處的社會底層。

胡屠戶對范進態度的變化,一方面是他這樣小商販,由於在封建社會飽受壓抑,產生的趨炎附勢的流氓習性,一方面是思想意識的原因,范進中舉,就是天上的「文曲星」。

是受「菩薩」保佑的人,他是真心的敬畏,所以打了范進,會覺得手疼得厲害。胡屠戶是小市民階層的代表人物,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民眾的悲哀相。

在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不僅依靠封建思想、秩序來統治,還構建了一張龐大的官僚統治者的網路,像蜘蛛網一樣,以皇帝為中心,一層層一圈圈一級級向下向外伸張,觸角伸向每個角落。

這張網具有自動的伸展功能,網羅新的成員,不斷地補充,使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在封閉的網中不斷地延續。范進是個窮童生時,他游離於這張網之外。

但是范進一中舉,這張網的一員的張鄉紳立即來拜會他。因為范進已經取得了統治階級入門的身份證,已經被接納為其中的一員。張鄉紳已經退休在家,和范進也沒有什麼關系。

但是他以「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為引子,很自然很親切很主動地把范進織入這張網中。

❻ 范進的人物形象是什麼

科舉制度的殉道者 ——范進人物形象分析 「學而優則仕」規定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科舉」則是橫在他們面前的一條鴻溝,越過了這道鴻溝,則頃刻風光無限,終生榮華富貴。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時代,中舉帶來的天壤之別的變化著實令人羨慕和神往。更有甚者,中了舉,人卻喜極而瘋。《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就是這樣的典型。 俄國19世紀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說過:「何謂文學創作中的典型?——典型既是一個人,又是很多人,就是說:是這樣一種人物描寫: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包括了那體現同一概念的一整個范疇的人們。」 范進正是封建時代千千萬萬個熱衷功名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科舉制度的殉道者。他大半生窮困潦倒,到54歲才考進秀才。他中舉之前,窮得揭不開鍋,鄰里沒有一個借米周濟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視,岳父可以任意辱罵他。作者這樣寫范進中舉前的生活狀態:「這十幾年,不知豬油也曾吃過兩三回」,「家裡已是餓了兩三天」,幾句話寫盡了范進家境的貧寒;而胡屠戶對他的輕侮中更凸現他社會地位低下,面對屠戶的訓罵,他竟然「唯唯連聲」。在這種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試,更表現出他對功名的瘋狂追求。 范進中舉後,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幾十年來的貧困、屈辱一旦過去,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旦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地位一旦改變就使他喜極而瘋。作者分4層展示範進因喜而瘋的過程:第一層寫昏厥。用「看」「念」「拍」「笑」寫范進喜極的動作,用「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寫范進昏厥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中「嗷」寫出驚喜過望的心情。「好了」幾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實現,富貴榮華滾滾而來。第二層寫瘋跑。用「爬將起來」、「拍著手大笑」、「飛跑」這些動作描寫,寫足了范進的瘋勁。用重復的語言,寫狂喜的心情。第三層寫跌倒。用富有諷刺性的外貌描寫,寫范進一腳踹在塘里的丑態,「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極其強烈的諷刺意味。第四層寫瘋走上集。「拍著笑著」的動作描寫,寫盡范進的瘋態。那可憎可笑的瘋癲形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范進的喜極而瘋被胡屠戶一罵一打治好後,他回憶瘋癲中的情景,別的都「昏昏沉沉」記不得,唯獨「記得是中的第七名」。中舉之後,范進地位馬上提升,這從周圍眾鄰居的稱呼「范老爺」、胡屠戶的言行、張靜齋上門幾件事都可看出。而張靜齋送錢送房子,可見范進經濟狀況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更預示他從此將走上富貴之路。他對胡屠戶的稱呼由「岳父」轉為「老爹」,可見他性格中有虛偽的一面。從中舉之後看,范進已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新貴,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貴,但他也馬上表現出虛偽、世故的性格,對胡屠戶態度變化,與張靜齋稱兄道弟,這就表現他已被科舉制度所腐蝕,所同化。 作者生動地刻畫了這個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的科舉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范進將自己20到54歲的青春都押在了科舉這座「獨木橋」上!一旦中舉,35年的折磨摧殘,35年的忍辱偷生,35年的辛酸,都在「瘋」中爆發出來。 1)熱衷功名:范進窮盡一生的精力於科舉考試,雖然屢遭挫敗,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歲才中秀才;後來他打算去應鄉試,卻被胡屠戶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寧可讓家人挨餓也要再去應考;及至中舉,他竟然歡喜得發了瘋,這是范進熱衷功名的最具體的表現。2)怯懦麻木:胡屠戶在范進中秀才後,盛氣凌人地辱罵他,說他是「現世寶」、「窮鬼」、「爛忠厚沒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諾諾,還說「岳父見教的是」;他向胡屠戶借盤費,胡屠戶用不堪入耳的說話罵他,甚至罵他母親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氣,充分表現出范進逆來順受、怯懦麻木的性格。3)迂腐無能:家裡窮得無飯吃,范進手足無措,要等母親「吩咐」,才慌忙出去賣雞,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東張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雞賣出,證明他平日只埋首讀書,缺乏謀生技能;鄰居告訴他考中了舉人,他以為別人騙他,無奈地請人家不要和他開玩笑,以及他喜極發瘋的狼狽相,都說明範進迂腐無能。4)虛偽奸詐:從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的到來,並赤裸裸的和范進套關系,以求日後互相幫助和范進假惺惺的推辭後接受他的東西,再從張鄉紳給他的銀子里取六兩多銀子給胡屠戶,則可看出范進的虛偽,為不給自己在官場上抹上不敬老丈人的污點而做出的舉動,都可看出范進為人的奸詐。「學而優則仕」規定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科舉」則是橫在他們面前的一條鴻溝,越過了這道鴻溝,則頃刻風光無限,終生榮華富貴。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時代,中舉帶來的天壤之別的變化著實令人羨慕和神往。更有甚者,中了舉,人卻喜極而瘋。《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就是這樣的典型。

❼ 求《范進中舉》中人物賞析及性格特點

范進的形象:
總體形象:科舉制度的受害者 作者態度:嘲諷、批判、同情
1)熱衷功名:范進窮盡一生的精力於科舉考試,雖然屢遭挫敗,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歲才中秀才;後來他打算去應鄉試,卻被胡屠戶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寧可讓家人挨餓也要再去應考;及至中舉,他竟然歡喜得發了瘋,這是范進熱衷功名的最具體的表現。
2)怯懦麻木、逆來順受:胡屠戶在范進中秀才後,盛氣凌人地辱罵他,說他是「現世寶」、「窮鬼」、「爛忠厚沒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諾諾,還說「岳父見教的是」;他向胡屠戶借盤費,胡屠戶用不堪入耳的說話罵他,甚至罵他母親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氣,充分表現出范進逆來順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3)迂腐無能:家裡窮得無飯吃,范進手足無措,要等母親「吩咐」,才慌忙出去賣雞,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東張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雞賣出,證明他平日只埋首讀書,缺乏謀生技能;鄰居告訴他考中了舉人,他以為別人騙他,無奈地請人家不要和他開玩笑,以及他喜極發瘋的狼狽相,都說明範進迂腐無能。
4)為人虛偽:從范進中舉前以及中舉後截然不同的表現也可以看出他為人虛偽
5)知書達理:雖然范進作為小說中的反面人物,但也不乏好的一面。他畢竟是一名書生,本質上是善良的,也有知書達理的一面。中舉後,對曾經對他辱罵的胡屠戶並未有不合分寸的行為,甚至賞銀給胡屠戶,可見他也是一個知書達理的人。
6)經典的腐儒形象。
文中運用誇張和對比刻畫胡屠戶和范進: 1)胡屠戶每天殺豬,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應該膽色過人,可是當眾人叫他打醒中舉後起急發瘋的范進時,他竟然感到為難,並膽怯起來,怕會下地獄,後來在眾人強推之下,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打了范進一記耳光之後,竟覺得那隻手隱隱作痛,而且不能把手掌彎過來。這些描寫,寓諷刺於誇張,可謂窮神盡相,把胡屠戶迷信無知的性格表露無遺。 2)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後,對他的態度截然不同。作者運用對比的刻畫,揭示胡屠戶的市儈無恥,趨炎附勢。 3)范進因中舉喜極而瘋,在挨了一巴掌後才清醒過來,這是故事的基本情節,是用誇張的手法虛構出來的,這看來似乎離奇的很,卻如魯迅所說也是會有的實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當時的人熱衷於科舉,一旦功名到手就驚喜若狂,更何況范進20歲開始應試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長的等候只有,他的願望終於變成現實,有怎能不瘋呢?中舉,對范進來說,自然是榮耀之事,二挨巴掌卻是恥辱,榮而後辱,是作者有意鞭撻他的丑惡靈魂,具有極強的諷刺意義。 文中還是用了多層次的細節描寫和側面烘托: 描寫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的情節時,作者運用了多層次的細節描寫,將范進中舉發瘋的過程分為四層(即「昏厥」「飛跑」「跌倒」「瘋走集上」)。 同時還在細節描寫中零星散落側面描寫,在細節描寫後運用集中的側面烘托寫法。

❽ 人物形象分析——范進

范進的形象是一個虛偽,軟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祿,情感脆弱的可憐書生。范進在白廟村遭到村民的鄙視和毒打,非常悲慘。

范進形象特點: 是一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他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全耗在科舉上,將中舉取得功名利祿當作唯一的奮斗目標,幾十年屢試不第,也不願從事勞動養家糊口,其靈魂完全被科舉的鎖鏈縛住了。

范進中了舉,雖然物質富有了社會地位提高了,但其靈魂完全被科舉毒化了,他與張靜齋稱兄道弟,說明他中舉後也成了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員,也會與其他統治者一樣欺壓百姓的。



(8)范進形象賞析擴展閱讀:

范進的人物經歷

范進其實並不是胡屠戶口中的「爛忠厚沒用的人」,中舉之後,范進已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新貴,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貴,馬上表現出虛偽、世故的性格。

曾是一任知縣的張鄉紳不甘落後,前往「認親」。原文:「范進迎了出去,只見那張鄉紳下了轎進來,頭戴紗帽,身穿葵花色圓領,金帶、皂靴。他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別號靜齋,同范進讓了進來,到堂屋內平磕了頭,分賓主坐下。

張鄉紳先攀談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范進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無緣,不曾拜會。』張鄉紳道:『適才看見題名錄,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

范進道:『晚生僥幸,實是有愧。卻幸得出老先生門下,可為欣喜。』張鄉紳四面將眼睛望了一望,說道:『世先生果是清貧。』



❾ 分析范進中舉人物形象

1.范進形象具有怎樣的典型性?
清閑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曾指出:「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終乃以辭卻功名富貴,品地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這里說的前三類人都是小說作者所批判的對象。
范進大概可以歸入閑齋老人說的「下人」一類。「下人者」,對人低三下四之謂也,更確切地說,就是對來自周圍人們的侮辱、輕蔑和嘲笑都默默接受下來,不敢有絲毫的反抗。范進的「下人」,確實「下」得出奇。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後,胡屠戶依舊說他是「現世寶」,他居然「唯唯連聲」,不作辯解;為參加鄉試去借盤纏,又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他聽著那些不堪入耳的話,也僅止於「摸門不著」而已──如此「下人」,簡直到了麻木的地步!真可謂卑怯之至,屈辱之至。對胡屠戶如此,對其他人也如此。
范進這種性格是在他三十多年場屋困頓的生涯中形成的。三十多年來,他懷著對功名的熱切期望不斷地應試,又不斷地失敗,除了周圍人們的輕蔑和嘲弄外,他什麼也沒有得到。他終於考上了秀才,可是人們都認為,是宗師憐憫他,「舍與」他的。他幾乎陷入了絕境,當鄰居到集上尋他,告訴他已經中舉的喜訊,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就是這種近乎絕望的心理反映。
2.胡屠戶的形象有什麼意義?
胡屠戶是個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市儈。范進中舉前,被他視為「現世寶」「爛忠厚沒用的人」,連中了秀才也是他「帶挈」的;對范進希圖中舉,又極盡諷刺嘲弄之能事,比如「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還有「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話,不堪入耳。待到范進果真中了舉,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稱范進為「賢婿老爺」,當眾誇范進「才學又高,品貌又好」,把范進真的捧上了天──說他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戶對范進的態度前後截然不同,說穿了,就是因為「姑老爺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給他用」。由此看來,此人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金錢欲。

❿ 范進形象的藝術價值

通過描寫范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又以岳丈在范進中舉前後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和言語表情上揭示了世態炎涼。
范進作為本書中的一個靈魂形象,他揭示了封建社會官場的黑暗,讓人讀後難忘。
范進的形象是一個虛偽,軟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祿,情感脆弱的可憐書生。
范進形象特點: 是一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他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全耗在科舉上,將中舉取得功名利祿當作唯一的奮斗目標,幾十年屢試不第,也不願從事勞動養家糊口,其靈魂完全被科舉的鎖鏈縛住了。范進中了舉,雖然物質富有了社會地位提高了,但其靈魂完全被科舉毒化了,他與張靜齋稱兄道弟,說明他中舉後也成了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員,也會與其他統治者一樣欺壓百姓的。課文通過對比手法寫他中舉前後的變化,形象揭露了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毒害之深。封建科舉制度已經扭曲了這些知識分子的人格和靈魂。

范進是本文的主要人物,分析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所處時代。范進生活在明朝時期,八股取士制度盛行,長達千年的科考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幾乎全社會都沉浸在「科考熱」中,所以在胡屠戶的眼中,張鄉紳是天上的文曲星,在眾人的眼裡中舉後喜極而瘋的范進患的是富貴病,沒有一個人敢說它是瘋子。比較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那裡面還有一個小男孩站出來說皇帝沒有穿衣服呢。可以說中舉的毒瘤漫及各個階層,成為不治頑症,所以他的瘋本不足為怪。
社會地位。他出身低微,既貧且寒,窮得揭不開鍋,借錢趕考不成,反遭胡屠戶的一頓臭罵。
人物本性。激疑:范進遭胡屠戶無端辱罵,為什麼卻還說「岳父見教的是」?范進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為什麼他並未發怒?范進為何能「手裡插個草標」在大庭廣眾之下「東張西望」尋人買雞?明確:這說明範進「人心本善」,不縱惡,不隱丑。范進對岳丈的「教誨」,唯唯連聲,窮秀才賣雞也能招搖過市,不過「草民」一個。可見,中舉前的范進懦弱猥瑣,甘蒙屈辱,一臉自卑自賤的奴才相。
人生追求。范進一心想做個讀書人。在那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社會里,讀書是他惟一通達「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的獨木橋。所以,范進讀書幾十載,久經科場,老大不悔,用他岳丈的話意則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然而痴心不改,還想混個天鵝屁吃。當然,和社會的大風氣一樣,他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陞官發財,光宗耀祖,茅棚生輝。只有中舉才能改變他的命運。所以,中舉成了他唯一的心思。
勞動本領。由於四體不勤,鄙視勞動,范進不會營生。他家幾十年「豬油不曾吃過兩三回」,最後落到賣雞換米的地步。
神情舉止。范進的命運戲劇性地改變,鄰居飛跑到集市報信,他將信將疑。回到家,耳聞目睹之後,樂極生悲,「一跤跌倒」,「不省人事」,等幾口水灌將過來,又拍又笑,又跑又跳,喜極而瘋。一向沉默寡言的他,一路高歌:「噫!好!我中了!」幾十年的怨氣,似乎要在這一刻中爆發。然而范進畢竟是一根老油條,張鄉紳攀附道賀,他拿腔作調,說什麼「久仰」,道什麼「晚生」,還胡謅出個「幸得出老先生門下「。由此可見,幾十年來,他學識未長,卻熏染出了世故圓滑的惡濁之氣。范進的言行極富個性化色彩,但透射出絲絲悲涼陰沉的氣氛,有如地獄鬼聲。縱觀他的悲喜劇,彷彿讓人看到了一個靈魂扭曲的讀書人正舉著科舉大旗,在眾人的蠱感下跳著變形的原始人舞。
命運歸宿。范進從二十歲開始便「矢志不渝「,雖屢試屢敗,卻能屢敗屢試,死不甘心,終於叩開了功名富貴的大門,讓胡屠戶刮目相看,讓眾鄰居忙前忙後,備受敬重。以前委曲求全、逆來順受的一介書生,搖身一變而成為了精神領袖。
內心狀態。范進的一生,沒有過多的精神負債,可以說他「單純」得固執。他可以不顧家,不顧眾人的顏面,當一輩子的老童生,他只在乎一件事——中舉。他早已熟悉了那一套不知在心中重復過多少遍的官腔,一旦中舉,他老謀深算,伶牙俐齒,一切應酬自如,再也不是以前點頭哈腰,半晌放不出個屁來的范進。[2]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