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和詩怎麼賞析

和詩怎麼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5 20:14:30

1. 古詩如何賞析

中學語文課本中選了許多古代詩詞,目的是培養中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中學生怎樣通過學習這些詩來獲得這種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多朗誦,朗誦是培養古代詩歌鑒賞能力的一個好辦法。古人說:「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詩大序》)這里的「嗟嘆」「永歌」都涉及聲音。詩人創作時,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由聯想而化為具體的形象,訴諸聲音,訴諸文字,然後流傳。我們要領會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也只有通過朗誦去追溯,去再現。朗誦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要把自己領會到了的情感讀出來。在朗誦的時候,有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要確切理解字、詞、句的意義。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由語音、語法、詞彙構成,詞彙的意義尤為重要。讀者如果不懂得詩人所用詞語的意義,就不能理解詩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詩里的「坐」是「因為」的意思,「停下車來是因為欣賞楓林的晚景,那經霜的楓葉比二月的花還紅呢!」有人不明白「坐」的這個意義,理解成「坐在那裡」,照坐立的「坐」去理解,就不符合詩人的原意,也就談不上欣賞這句詩了。

第二,要了解詩的節奏。古詩詞的節奏,與詩句的字數有密切的關系,漢語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四言詩四個音節一句,五言詩五個音節一句,七言詩七個音節一句,每句的音節是固定的。但一句詩中的幾個音節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組合著的,一般地說,兩個兩個地組合在一起,形成節奏,也叫音步。一般四言詩是兩個音步(二、二),如「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五言詩是三個音步(二、二、一),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詩是四個音步(二、二、二、一),如「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詞、曲的節奏規律也是這樣。但是,劃分詩句的節奏,還要注意上下詞意的表達,不能把詞割裂開了。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節奏就應該是「二、一、二」,而不是「二、二、一」。把詩句的節奏讀出來了,詩的音樂美也就基本上讀出來了。古詩詞的格律很嚴,什麼聲調的字放在什麼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韻,都有規定,作詩詞的人都按照規定去做,這樣更能體現音律美,只是因為古今語音的變化,我們沒有辦法按照古代的語音去讀它們了,有的押韻字,今天讀起來也不那麼合韻了。怎麼辦呢?我們照普通話語音去朗誦好了,不必勉強去尋求古音的讀法。

第三,要感受詩的形象。朗誦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從語音所表達的意義中去捕捉詩行中的感情形象,去細致入微地感受它們。這裡面,還要有聯想,隨著詩的內容和所表現的感情產生的聯想,並且結合自己的生活,重新體味,在感受的基礎上產生新的理解。這樣,詩人傾瀉在詩的字里行間的所有喜悅和憂傷,憤怒和悲哀,思念和憧憬,贊頌和譴責……都在詩的形象中顯示出來,並且照映了自己生活的感受。到這個時候,讀詩的人必定獲得了美的享受。

鑒賞能力是從鑒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這實踐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多讀,多比較;另一方面是豐富的閱歷和豐富的知識。每讀完一首好詩,都要想一想,我從詩里感受到了什麼?還可以與讀這同一首詩的人討論,聽聽別人的感受怎麼樣,「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對自己鑒賞能力的提高是會有幫助的。

2. 古詩怎麼樣賞析

古詩詞賞析方法

1、古詩分類:

絕句: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律詩: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律詩:首聯(1,2)、頷聯(3,4)、頸聯(5,6)、尾聯(7,8)

2、方法指導:

(1)從作者入手,聯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要害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 4) 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靜為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田園: 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陶淵明、王維、孟浩然)

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王昌齡、高適、岑參、范仲淹)
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陸游、杜甫(沉鬱頓挫)、辛棄疾、文天祥、)

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鑒,吸取教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張養浩、)

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李白、王勃、)

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馬致遠、崔顥、蘇軾、)

詠(物)志: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對。。。。。憤慨、不滿。(曹操、李白、韓愈、 )

寫景: 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敘事: 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白居易《觀刈麥》、杜甫《石壕吏》)

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溫庭筠、李商隱、李清照)
懷古:對古人、物、事發出感慨,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對。。。。。。的不滿,或對。。。。。寄予。。。。 的願望。

分析:題材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鑒賞古詩詞,就必須對題材分類有清楚的了解,並能對具體的詩詞作出正確地判定。

3. 古詩賞析怎麼做

  • 首先是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份及性格分析。

4. 怎麼賞析古詩

語言之美,對仗、用詞、比興、精巧等等,
意境之美,幽靜、雅緻、開闊、悠遠。
哲理之美,人生的哲理在裡面,是智慧也是態度。
情感之美,思想思人愛情友情。

5. 如何理解古詩和鑒賞古詩

什麼叫「意境」呢?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裡面這樣說:「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王國維又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其實真正能夠體現一首詩的意境美的,應當是情和景的有機結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們欣賞一首詩,看它怎樣寫景,看它怎樣通過寫景來把思想感情融會其中,這是古代詩歌創作意境的一種藝術追求。 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所呈現出來那種美的形態,是反復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種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說,大家讀詩,體會意境美是不一樣的,不是說意境美就是一種意境或者那種美的感受就是一種感受,不是這樣的,其實意境美是非常豐富的,我把它概括為八個方面。第一種意境叫「雄奇闊大」;第二種叫「曠放開朗」;第三種叫「蒼涼悲壯」;第四種叫「深邃沉鬱」。這四種類型有個共同點,就是表現了一種「陽剛之美」。此外還有四種,第一種叫做「濃艷瑰麗」;第二種叫做「淡泊靜謐」;第三種叫做「清新素雅」;第四種叫做「凄冷寒涼」。這四種大體上集中表現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陰柔之美」。所以詩歌這種意境美,給我們的感受,無非是「陽剛美」,無非是「陰柔美」。那麼「陽剛美」一種類型就是「雄奇闊大」的意境,這種意境的詩詞往往在寫景的時候,雄奇壯美,氣勢雄渾,抒情則奔騰震盪,磅礴千鈞,語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誇張,驚心破膽。第二種叫做「曠放開朗」,這種意境一般特徵是這樣的,寫景往往是脫塵拔俗,虛實相生,抒情的時候往往是曠大開朗,舒緩綿長,在語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譎俊逸。第三種叫做「蒼涼悲壯」,這種意境美一般的特徵是,在寫景色方面,往往是蒼茫闊遠,峭拔蕭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縱雄健,慷慨悲涼,在語言方面往往是古樸遒勁,剛正慘烈。第四種就是「深邃沉鬱」,這類詩詞,它一般的特點是,內容上深蓄積厚,感情深沉,曲回郁結,在語言上往往是不事雕琢,絕少誇張,長於以情事動人。
上面我們講了四種。我們讀了這些詩以後,在我們眼前,往往會產生一種它所表現的形象,有的像崇山峻崖,橫絕太空;有的像大河橫前,波濤洶涌;有的像迅雷疾電,走雲連風;有的像大風卷水,林木衰摧;有的像壯士拂劍,浩然彌哀;有的像倒酒既盡,仗藜行歌;有的好像是行吟澤畔,飲恨吞聲。總而言之,這些形象,都給我們一種美感。一般說來,這種美感是激揚振奮的,是奔放熱情的,是深沉堅實的,是勁健悲慨的。這四種,我們說屬於「陽剛之美」。 關於「陰柔美」,我也概括有四種類型:第一種叫「濃艷瑰麗」,這類詩詞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酒邊花下,盛裝美人;它所採用的表現手法,往往是濃抹彩繪,刻意雕琢;它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象,往往是金碧輝煌,濃艷絕人。第二種叫做「淡泊靜謐」,這類詩詞的意境,往往它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現作者一種遠塵避世的飄逸情緒。第三種叫做「清新素雅」,這類的詩詞一般說來,作者所描寫的也大多是大自然的景物,青山綠水,芳草鮮花,比較素淡。或者描寫一些純潔天真的人物,生動活潑,俏麗可愛。它的表現手法往往是細致纖麗的、清奇婉轉的,好像是流泉鳴琴,洋溢著生氣。第四種是「凄冷寒涼」,這類詩詞,它所表現的情事環境大多是哀傷凄冷的,如愀如悲,如泣如訴,往往以凄婉楚惻來打動人心。讀這類詩詞,它可以引發人們的畏懼和悲憫,用一種悲劇的方式來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嚮往。

6. 著名現代詩和賞析

斷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匯評〕
它是以兩組具體物象構成的圖景中主客位置的調換,隱藏了詩人關於人生、事物、社會等存在的相對關聯關系的普遍性哲學的思考。在詩人看來,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它事物相對關聯而存在的。事物相對關聯與運動的變化是永恆的規律。(孫玉石《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

〔賞析〕
《斷章》寫於1935年10月,原為詩人一首長詩中的片段,後將其獨立成章,因此標題名之為《斷章》。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著名短詩。
李健吾先生曾經認為,這首詩「寓有無限的悲哀,著重在『裝飾'兩個字」,而詩人自己則明確指出「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對於自己和詩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說:「我的解釋並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並不妨害我的解釋。與其看做沖突,不如說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魚目集〉作者》)。實際上,無論是詩人所自陳的「相對」,還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裝飾」,都是對於「確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橋上看風景」,這里的「你」,無疑是在從確定的主體視角觀看「風景」,有著一定的「確定性」或「主體性」;而在「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這一詩句中,「明月」在「向你」或「為你」而存在,這里的「你」,無疑亦有著明確的「確定性」或「主體性」。很顯然,該詩兩節中的首句,都顯示出某種確定性的「喜悅」。而每節中的第二句,卻又是對「確定性」的消解。「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在首句所獲得的「確定性」與「主體性」,卻又被這兩個詩句所「相對化」與「客體化」,「確定性」的「喜悅」演變為「相對性」的「悲哀」。如此種種,卻又落入了「詩人」的「觀看」之中,詩作以「你」這樣的第二人稱寫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對」。從這首詩中,我們無疑能夠領略到悲哀、感傷、飄忽、空寂與凄清的復雜情緒。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從這首詩中領悟到宇宙萬物包括現實人生息息相關、互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卻又能夠獲得某種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詩句,給了我們相當豐富的感受與啟示!
在藝術上,這首詩所表現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與意緒,但是詩人並未進行直接的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和意象的呈現,將詩意間接地加以表現。詩作有著突出的畫面感與空間感,意境深邃悠遠,又有著西方詩歌的暗示性,使得詩歌含蓄深沉,頗具情調。(南京師范大學何言宏)

《斷章》的主旨曾引起歧義的理解。劉西渭開始解釋這首詩,著重「裝飾」的意思,認為表現了一種人生的悲哀。詩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這樣。他說:「『裝飾'的意思我不甚著重,正如在《斷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看來,詩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兩句話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層內涵往往隱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後。誠然如作者說明的那樣,表達形而上層面上「相對」的哲學觀念,是這首《斷章》的主旨。
這首短短的四行小詩,所以會在讀者中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至今仍給人一種很強的美感,首先是因為詩人避去了抽象的說明,而創造了象徵性的美的畫面。畫面的自然美與哲理的深邃美達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諧統一。詩分兩段獨立的圖景並列地展示或暗喻詩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圖畫:「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是畫面的主體人物,畫的中心視點。圍繞他,有橋、有風景、有樓上看風景的人。作者把這些看來零亂的人和物,巧妙地組織在一個框架中,構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構圖勻稱的風物素描。這幅畫沒有明麗的顏色,畫面卻配置得錯落有致,透明清晰。當你被這單純樸素的畫面所吸引時,你不會忘記去追尋這圖畫背後的象徵意義,這時才驚訝地發現作者怎樣巧妙地傳達了他的哲學沉思:這宇宙與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為關聯的。是啊,當「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的時候,「你」理所當然的是看風景的主體,那些美麗的「風景」則是被看的「客體」;到了第二行詩里,就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里,人物與景物依舊,而他們的感知地位卻發生了變化。同一時間里,另一個在樓上「看風景人」已經變成了「看」的主體,而「你」這個原是看風景的人物此時又變成被看的風景了,主體同時又變成了客體。為了強化這一哲學思想,詩人緊接著又推出第二節詩,這是現實與想像圖景的結合:「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是畫面,但已不再是一個構架里,但就大的時間與空間還是一樣的。兩句詩里的「裝飾」,只是詩歌的一種獨特的修辭法,如果寫成「照進」,「進入」,就不成為詩的句子了。也許是看風景歸來的人,或許徑是無關的另外的人,總之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換成「我」,這些不關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換所表現的相對性。第一句詩,「你」是這幅「窗邊月色」圖中的主體,照進窗子的「明月」是客體,殊不知就在此時此夜,你已進入哪一位朋友的好夢之中,成為他夢中的「裝飾」了。那個夢見你的「別人」已成為主體,而變為夢中人的「你」,又扮起客體的角色了。詩人在雋永的圖畫里,傳達了他智性思考所獲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詩人情感的詩的經驗:在宇宙乃至整個人生歷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對的,又都是互相關聯的。在感情的結合中,一剎那未嘗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學的領域里,如詩人布萊克(W·Blake)講的「一粒砂石一個世界」,在人生與道德的領域中,生與死、喜與悲、善與惡、美與丑……等等,都不是絕對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對的、互相關聯的。詩人想說,人洞察了這番道理,也就不會被一些世俗的觀念所束縛,斤斤計較於是非有無,一時的得失哀樂,而應透悟人生與世界,獲得自由與超越。
這首《斷章》完全寫的是常見物、眼前景,表達的人生哲學也並非詩人的獨創,讀了之後卻有一種新奇感,除了象徵詩的「意寓象外」這一點之外,秘密在哪裡呢?我以為,關鍵在於詩人以現代意識對人們熟悉的材料(象徵寓體),作了適當的巧妙安排。詩人說過:「舊材料,甚至用爛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當。只要是新的、聰明的安排,破布頭也可以造成白紙。」詩人所說的「新的、聰明的安排」也就是新穎的藝術構思和巧妙的語言調度。《斷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見的,甚至是古典詩歌中詠得爛熟的:人物、小橋、風景、樓房、窗子、明月、夢……經過作者精心的選擇、調度安排,組織在兩幅圖景中,就產生了一種內在的關聯性。兩節詩分別通過「看」、「裝飾」,把不相關的事物各自聯在一起,內容與時序上,兩節詩之間又是若即若離,可並可分,各自獨立而又互相映襯,充分發揮了現代藝術的意象迭加與電影蒙太奇手法的藝術功能。一首《斷章》實是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斷章》中語言形式的安排與內容的暗示意義有一種協調的不可分離的關系。這使我們想起了一些古典詩歌名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隱《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對酒君思我,聽鼓離城我訪君」。清人陸昆曾在評解後兩句用了「對舉中之互文」這個說法,這兩個人的兩行詩,都有這種「對舉互文」的特徵,即前後兩句主賓語在內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卻發生了互換的倒置。卞之琳《斷章》語言安排即用了這樣的方法。「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看」這一動詞沒有變,而看的主體與客體卻發生了移位;「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也是同樣的句法。這樣做的結果,不單句子的首尾相聯,加強了語言的密度,主語和賓語、主體意象與客體意象的互換,增強了詩畫意境的效果,在視覺與聽覺上都產生了一種音義迴旋的美感效果,隱喻的相對關聯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體性。
卞之琳很喜歡晚唐五代詩人、詞家李商隱、溫庭筠、馮延巳等人的作品。他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創造性吸收與轉化的能力。翻開俞平伯先生的《唐詩選釋》,我們讀到馮延巳的《蝶戀花》後半闕:「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不禁驚訝地發現,《斷章》中的立橋眺望、月色透窗兩幅圖畫的意境,與馮詞的「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之間,有著多麼神似的聯系啊!但是,卞之琳畢竟是現代詩人,他的創造性吸收與轉化達到了不露痕跡的程度。我們不能簡單地判斷《斷章》即是馮延巳《蝶戀花》中兩句詩的現代口語的「稀釋」,正如不能簡單地認為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口語的「稀釋」一樣。馮詞《蝶戀花》寫別情愁緒,沒有更幽深的含義,《斷章》拓展成意境相聯的兩幅圖,畫中的人物、橋頭、樓上、風景、明月、以及想像中的夢境,不僅比原來兩句詞顯得豐富多姿,且都在這些景物的狀寫之外寄託一種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與人物主體的構圖,造成了一種象徵暗示境界。每句詩或每個意象都是在整體的組織中才起到了象徵作用,甚至「斷章」這個題目本身都蘊有似斷似聯的相對性內涵。這種幽深的思考與追求,是現代詩人所特有的。其次,馮詞「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還是以寫情為主,友人別後(「平林新月」之時),一種無法排遣的憂愁含於詩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斷章》則以傳智為主,詩人已將感情「淘洗」與「升華」結晶為詩的經驗,雖然是抒情詩,卻表現了極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個人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詩的智性化傾向。詩並不去說明哲學觀念,《斷章》卻於常見的圖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學。它包蘊了詩人對宇宙人生整體性思考的哲學命題,而「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精緻、優美,卻陷入了個人窄小的感情天地,不能與《斷章》的意境與思想層次相比擬。第三,由於詩人「淘洗」了個人感情,即實踐詩的「非個人化」,而增強了詩的普遍性。如作者說明的,由於「非個人化」,詩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換成「我」或「他」(她),就與讀者更為親切,因為用了「你」,又使讀者有一定的欣賞距離,詩人於是跳出了藝術境界的小我,詩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開放性,為讀者美麗的想像留下了更開闊的創造空間。一旦讀懂了《斷章》,哪一個富於想像的讀者不會在自己的精神空間升起一座「靈魂的海市蜃樓」呢?(孫玉石文,見《中國現代詩導讀》)

7. 如何賞析或評論詩歌呢

呵呵,同濟的吧,上的詩歌美學吧,在寫論文吧~加油啊戰友

8. 怎麼賞析詩歌呢

古代詩詞賞析方法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到私密記事本
天~~依然很藍 發表於2009年11月18日 21:58 閱讀(18) 評論(0)
分類: 個人日記 許可權: 公開

古代詩詞賞析方法

學 古代詩詞鑒賞始終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自從進入高考考查范圍以後,它一直成為學生難以邁過的坎。究其原因,大體上來自三方面:其一,閱讀量過少,體悟不夠;其二,命題者命題概念上的混亂;其三,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鑒賞的方法。前兩點暫不作討論,本文單探討鑒賞方法。鑒賞解讀大體上可分四個部分:外部感知、象境體悟、技巧品賞和語言玩味。

一、外部感知

外部感知,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讀題,識人,辨文,看注釋。

1、讀「題」

凡讀詩,必須讀全詩,即從題目入手,直到最後一個字,凡有注釋的,包括注釋在內。事實上,許多讀者,特別是中學生,尤其是面對考題上的詩,往往只記住詩句,而忘了題目。殊不知,有些題目也是詩整體意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丟了題目,等於給自己的理解設置了障礙,拋棄了對詩內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

因為題目往往含有可資我們理解詩的信息。例如,王維《過香積寺》,寺,特殊的地點,題目點明了地點,事情(「過」)。杜甫的《春夜喜雨》,題目既交待了季節、時間、對象,又表達了心情(「喜」)。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題目不僅交代了人物間的關系,同時,又敘述了情節(「見」——「別」),更重要的是描寫了情感的不同特徵(喜悅與哀愁)。面對這樣的題目,縱然不讀詩,也可以引發豐富的聯想。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題目既明確了地點,一個富有歷史厚重感的地點,又交待內容,同時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

讀題目,可以幫助讀者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對所抒情感的把握。

2、識「人」

這里的「人」,指詩人、敘述者和被敘述者(詩詞中的主體對象)三者。

凡詩文皆有敘述者,相對於文而言,對詩的敘述者的辨識,對理解詩的情感內容更加直接。

詩的「敘述」者有兩種形式:一處於詩的景物人事之外的敘述者,作者以旁觀者或代言人的身份出現;一是置身於景物人事之中的敘述者。

處於詩的景物人事之外的敘述者,作為局外人,與詩歌詠的主體對象是分離的。例如,盧照鄰的《曲池荷》:「浮香繞曲岸,圓影復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這首詠物詩,敘述者和歌詠的主體對象是分離的。敘述者是詩人,主體對象是池荷。詩句是圍繞主體對象展開的,詩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體對象允許的范圍內的。要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讀主體對象。該詩寫荷花的香艷,也寫荷花擔憂因秋風而過早的飄零。只有解讀了荷花的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詩人在詩中寄寓了自己懷才不遇、蹉跎歲月的情感。又如李白的《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詩人與詩中的主體對象思婦也是分離的。詩句都是扣緊思婦寫,詩人渴望和平的願望,是通過思婦的思念丈夫(良人)和「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表現出來的。

置身於景物人事之中的敘述者,敘述者往往和主體對象合二為一。例如,陶淵明《歸園田居》、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杜甫《登高》、陸游《書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聲聲慢》等。這些詩詞,都直接表露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我們讀詩,就是與詩人的直接對話。

讀詩,不應忽略敘述者的立場,這對鑒賞詩不無幫助。

另一個識「人」的含義,指對作者的認識。對作者的認識途徑有二:一是調動文學常識記憶庫中的知識儲備,二是藉助現場的材料——詩詞後面的注釋。了解作者,可以幫助我們解讀他的詩,因為有些詩,作者抒發的情感往往與他的背景有關。

3、辨「文」

所謂辨「文」,指從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詩描述的內容各不相同,有山水田園的、邊塞羈旅的、宮廷閨怨的、送別酬答的、詠物寫景的、寄興詠懷的,不一而足。

通過對詩歌內容的辨認,有助於對詩歌情節的把握和情感的領悟。例如,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當我們得知這是一首詠史感懷詩,那麼,我們就可以較容易地明了所寫的史實內容:越王破吳凱旋,戰士盡衣錦榮歸,如花般的宮女擠滿華麗的宮殿,真是榮極盛極一時。掌握了這一敘述情節,再與「只今」一句所寫的荒涼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就較容易把握詩人對盛衰的感慨。柳永《雨霖鈴》,當我們獲知這是一首離別詞之後,我們同樣可以比較輕松地掌握它的情節:一對戀人長亭惜別,他們纏綿留戀,無奈船夫催發,他們哽咽著離別,女主人公想像著情人的去處和途中的景況,並且設想自己日後生活的寂寞孤凄。明白了詞的情節,就能進一步體會它所表達的情感。又如李綱《病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這是一首詠物詩,它的主體對象是「病牛」。當我們辨清了「文」之後,它的情節就很清楚了:病牛為人耕種,結果,他們收獲了很多,而病牛自己卻筋疲力盡,無人為他的老病衰弱而傷感;然而,只要眾生能夠溫飽,他甘心情願讓病弱的身軀倒卧在殘陽里。了解了情節之後,詩人的為民奉獻的情懷也就從詩句中透露出來了。

辨「文」,對我們進一步賞讀詩歌有一定的幫助。

4、看「注」

賞讀詩歌,離不開注釋。注釋往往能幫助我們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有關情況,有些注釋還能替我們解釋一些生僻難懂的詞,介紹有關典故的出處和提示用典的意思。

高考中出現的鑒賞古詩詞考題,它的注釋更具實用性。它除了幫助考生理解詩句的意思外,還往往暗示詩的內容,或意境或其寫作風格。例如,有一道高考模擬題是閱讀兩首詩,一首是朱余慶的《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另一首是張籍的《酬朱慶余》:「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考試的第一題是:從兩詩的內容上看,朱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張詩對此表明了什麼看法?在這兩詩後試題之前,命題者給出一個註:朱慶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張籍的賞識,臨考試前寫下此詩,徵求張籍的意見,而張籍則以酬詩的方式作了回答。兩首詩都用了「比」這種寫法,如果沒有這個注釋,許多考生恐怕看不懂詩的內容,更談不上回答准確了。有了這個注釋,就大大降低了答題的難度。又如2007年福建省的高考詩歌鑒賞題選的是宋朝謝枋得的《武夷山中》:「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有一道題是: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同樣,命題者對原詩給出了兩個注釋: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後隱居福建。後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有了這兩個注釋,詩人所抒發的國破家亡之恨和決心學習梅花凌寒獨開的不屈的斗爭精神,就容易明白了。

二、象、境體悟

象境體悟,這是讀懂詩歌無法迴避的,也是鑒賞詩歌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品讀意象和體味意境兩個方面。

1、品「意象」

所謂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觀物象。世間物象無數,詩人選此舍彼,或舍此選彼,完全是根據創作時內心情感和表達志趣的需要。在不同情感或志趣的導引下,就是同一物象也會選取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意象。例如,同是詠蟬,虞世南寫:「垂綏飲清露」、「居高聲自遠」。駱賓王卻說:「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兩位詩人都選取了露水和聲響兩個客觀物象,但因為當時詩人的處境不同,情感有很大的區別。虞世南身居高位,以清高風雅自許,自負才華;駱賓王無辜遭誣身陷囹圄,含冤莫白。所以在詩中的意象完全不同:一是「清露」「聲遠」;一是「露重」「響沉」。又如,同是月,不同詩人筆下的意象也不同。王維說「明月松澗照」,劉禹錫感慨「淮水東邊舊時月」,柳永卻道「楊柳岸曉風殘月」,李清照又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里「明月」、「舊時月」、「殘月」、「月滿」,都是根據詩人當時的心境選取的不同意象,傳達的是詩人的情感志趣。

另外,有些意象,還有著傳統的文化象徵意義,它們的意義較為固定。例如,梅花象徵不屈和高潔,鴻雁象徵相思和信使,浮雲象徵遊子或小人,梧桐象徵凄涼和悲傷,菊花象徵清高和堅強等等。如果,我們懂得這些意象的傳統文化象徵意義,對我們理解詩歌有較大的助益。就考試答題來說,幫助更大。例如2002年全國高考卷中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有「此夜曲中聞折柳」句,考題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考生如果掌握了「楊柳」的傳統文化象徵意義,那麼,解題就變得容易了。

意象,承載著詩人內在的思想感情與外在客觀物象的統一。我們要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志趣,就要仔細品味意象和意象的含義。

2、味「意境」

意境,是擇取的意象與灌注詩人情感的氛圍共同營造的境界。營造意境是詩人表情達意不可缺少的手段。解讀意境,就能把握詩人的情感志趣。例如,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前三聯選取十二個意象:秋天、日晚、空山、新雨後、明月、松間、清泉、石上流、竹喧、浣女、蓮動、漁舟。這些意象共同營造了一個和平、寧靜、純朴的生活環境,表現詩人樂於歸隱田園生活的意趣,同時也從反面表達了詩人對污濁官場生活的放棄。杜甫《登高》前兩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聯八個意象,展現了一幅深遠空曠的深秋圖景,與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共同營造了沉鬱、蒼涼、悲壯的意境,抒發了詩人那種憂時傷世,感懷自身飄零的深廣無極的情懷。

意境,離不開情與景,寓情於景,借景抒情。解讀意境要從景入手,入景而悟情。例如,杜甫《江漢》的頷聯和頸聯:「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我們從「片雲」和「孤月」入手,可以從它的無依孤獨中把握詩的凄涼意境,悟得詩人孤苦無助的蒼涼心境。從「落日」「秋風」中,可以體驗到景物的壯闊境界,從而感受到詩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壯情懷。

意境的營造,是心與物的融合。解讀意境,就能解讀抒情主人公的藝術形象。例如,宋朝朱淑真《秋夜》:「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詩人在這里營造的正是景與情會,心與物融,共同營造出孤冷寂寞的意境,塑造了主人公凄涼孤獨、愁怨難眠的形象。

三、技巧品賞

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表現手法、修辭手段、抒情方式。

1、理「手法」

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渲染襯托、正側面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諸覺結合、虛實結合等。

鑒賞詩歌,懂得它的表現手法,對我們深入解讀它不無幫助。例如,《關睢》、《蒹葭》兩詩的開頭,《孔雀東南飛》起首兩句,都是用的起興手法。《碩鼠》用的是比的手法,把貪婪的統治者比作「碩鼠」。但是,詩中最突出的莫過於用賦的手法。賦,按朱熹的說法,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按如今的意思,近於描寫(由於後面有關手法,都離不開賦,故此此處略去不述)。

渲染,本是畫畫的一種手法,指在畫面的某一個地方,畫家用濃墨重彩來突出它,就是渲染。就詩歌來說,本來一兩句就寫完的,詩人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如《木蘭詩》寫木蘭從軍臨行之前的東西南北市買裝備就屬於渲染;寫木蘭出征十年後回家時,爺娘姊弟的動靜,也屬於渲染。

渲染屬於正面描寫,襯托屬於側面描寫。例如《陌上桑》第一節描寫羅敷,先從正面描寫她的美,接著從「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的動作反應側面襯托羅敷的美,並且比正面描寫給讀者留下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襯托可分兩種:正襯和反襯。正襯,是用程度不同的相同事物襯托。諸如以動襯動,以靜襯靜,以樂襯樂,以哀襯哀,以美襯美,以丑襯丑之類。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詩以「六宮粉黛」黯然失色襯托楊貴妃的千嬌百媚。這里用的正是以美襯美的手法。柳宗元《江雪》,以鳥跡人蹤滅絕,襯托迎風抗雪、孤舟獨釣的漁翁形象,而這正是詩人不屈精神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襯托。諸如以動襯靜,以靜襯動等。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韋應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都是用以動襯靜的方法。

詩人有時為了能夠更形象生動地再現現場的情景,運用多種表現手法。例如,動靜結合: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杜甫「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王建「一院落花無客解,半窗殘月有鶯啼」。遠近結合:孟浩然「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沈佺期「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柳宗元「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諸覺結合:王維《鹿砦》:「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前兩句從聽覺上落筆,後兩句又從視覺上染色,襯托出環境的清幽。又如王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李賀「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劉方平「秋後見飛千里雁,月中聞搗萬家衣」;杜甫「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劉滄「白鳥影從江樹沒,清猿聲入楚雲哀」。有的綜合運用多種手法:趙瑕「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詩人從遠近兩個角度選取畫面,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表現主人公秋夜思歸難眠這一情景。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諸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四句詩,景分遠近,視有俯仰,聽備急哀,動靜相襯,多種手法錯綜。

對比手法,在古代詩詞中很常見。例如,李紳《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全詩運用對比:「一粒粟」與「萬顆子」,「無閑田」與「猶餓死」。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第一聯,句內各自構成對比,第二聯,上下句對比。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花。」通過夢境,將現實的寂寞落魄與昔日的春風得意奢華形成強烈對比。又如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屍骨」;高適「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

虛實結合,也是詩歌常用手法。例如,王翰《涼州詞》,前三句詩極寫軍中將士縱酒痛飲的豪壯,屬實寫;最後一句「古來征戰幾人回」,屬虛寫,它將眼前情狀與戰爭的歷史情景聯系起來,留下一個巨大的空間讓人想像,從而使詩歌的形象更為豐滿,主題更加深刻。李白《行路難》「……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前兩句實寫內心的憤慨和茫然,後兩句運用比喻象徵手法,形象地表現前途行路的艱難,屬虛寫。柳永《雨霖鈴》,上闋實寫一對戀人別景別情,下闕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良辰美景」、「縱有千種風情」,都是設想別後的情景,屬虛寫,它把主人公的痴情刻畫到極處。

掌握了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我們解讀鑒賞詩歌就容易許多。

2、懂「修辭」

古代詩詞中,為了使描寫的對象更形象,常常運用修辭手法。比較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用典等。

運用貼切新穎的比喻,能夠加強詩的表現力,使形象更加生動。例如,杜甫寫漂泊:「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寫春汛、老眼昏花:「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秋娘寫珍惜年華:「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益寫受降城的優美夜色:「回樂烽前沙化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白居易寫波浪寫飛雁:「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李商隱寫刻骨相思、堅貞愛情:「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蘇軾寫雲雨:「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寫水波沖激:「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陸游寫羈旅的飄泊滄涼:「蝴蝶夢魂常是客,芭蕉身世不禁秋」。范成大寫打稻聲音:「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文天祥寫河山沉淪和自身漂泊無依:「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寫自己忠貞:「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擬人手法,是詩詞中最為常見的手法。它往往使所詠事物帶上了情感,具有更強的感染力。例如,張說寫秋風:「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李白寫春風:「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寫家鄉水:「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姜夔寫池塘樹木:「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張泌寫月:「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楊萬里寫泉寫樹:「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陳與義詠海棠:「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還有整首運用擬人手法的,如韓愈的《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對晚春花木作了生動形象的描寫,同時將自己的褒貶寓於其中。

詩詞中的誇張,可以把所歌詠的對象描繪得更生動、更形象、更有感染力。詩詞中不乏誇張。例如,李白寫行舟快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寫喝酒:「會須一飲三百杯」,「愁來飲酒二千石」。杜甫寫洞庭湖的浩瀚:「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寫樹木的高大:「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寫公孫大娘舞劍效果:「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李賀寫戰爭迫在眉睫,形勢危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陸游寫山河的遼闊雄偉:「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寫「愁」,李白說「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一水牽愁萬里長」;李煜說「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陸游說「閑愁萬斛酒不敵」;賀鑄說「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李清照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用典,可以用簡省的詞句表達豐富的內容,常常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懂得詩詞中典故的意思,就可比較容易解讀詩句。例如,王維《山居秋暝》結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借《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意,懂得這個典故,就能領悟詩人反用其意,表達自己樂於歸隱的生活意趣。李白《行路難》用了三個典故:姜太公磻溪垂釣後遇文王,伊摯將要受到商湯徵聘時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經過,少年宗愨回答叔父問他志向時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三個典故表現了李白積極用世,對前途滿懷希望的心情。

詩用典,詞也常用典。例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用了三個典故:孫權射虎,漢馮唐持節雲中重新起用魏尚,《晉書"天文志》傳說天狼星「主侵掠」。蘇軾借孫權表現自己的英武豪邁;借對馮唐持節的故事表達自己急切盼望重新被起用,為國建功立業的願望;用「射天狼」,具體表現自己赴身疆場,殺敵立功,為國效命的愛國主義情懷。辛棄疾更是慣用典故,他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用了與張翰、劉備、恆溫三人有關的三個典故,《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用了與孫仲謀、劉寄奴、劉義隆、霍去病、廉頗五人有關的五個典故。我們在閱讀這些詩詞的時候,能夠解讀這些典故,就能夠領會詩詞的思想感情。

詩詞中的修辭手法,除上述幾種外,還有對偶、借代、反復、設問、對比等。

3、悟「抒情」

詩的本質是抒情的。只是抒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間接抒情。

直抒胸臆,主人公的強烈情感在毫無掩飾的情景下直接表露出來。例如,樂府詩《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詩直接表現了主人公對愛情坦白、執著、熱烈、無所顧忌的情態。又如,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岑參「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鄭板橋「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姜夔「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這些詩句,都是直接抒發情感的。

詩在直抒胸臆之外,更多的是採用間接抒情。間接抒情,指詩人藉助事、物、景、境較含蓄地表達情感。這樣,使詩情顯得更濃郁,更有感染力。間接抒情,最常見的是借景抒情。許多優秀的詩詞,往往景語即情悟,寓情於景。例如,《詩經"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寫出征,用楊柳表現依戀之意;寫歸來,用雨雪表現悲哀之情。戴叔倫《題三閭大夫廟》:「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三、四兩句借寫日暮秋風吹動蕭蕭楓林來表現屈原的「怨」,表達詩人對屈原那深長的同情。李益「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王昌齡「撩亂邊愁彈不盡,高高秋月下長城」;元稹「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柳永「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這些詩句,都是寓情於景,借景抒情。

古詩詞中,寓情於景,寓景於情,情景交融,雖有區別,但它的本質都是借景抒情,因此,我們在一般的詩歌鑒賞中,可不作細分。

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夫詩以情為主,景為賓。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描寫景物,往往離不開情感,常常是因情取景,因情生景。我們在閱讀具體的寫景詩句的時候,要學會細細體悟詩句中蘊涵的情感,這有助於我們解讀整首詩。

本文從外部感知、象境體悟、技巧品賞、三個方面,探討了鑒賞古代詩詞的一些方法。當然,對一首具體的詩詞的鑒賞,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是,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如果經常有意識地綜合運用這些方法,那麼,對鑒賞古代詩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9. 古詩詞的賞析及理解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賞析:夜深了,淅淅瀝瀝的雨水,多情地親吻著梧桐落葉,秋聲嗚咽,雨打芭蕉的聲音,惹人愁緒難消。半夜時分夢里回到了故鄉。這是孤獨的梧桐落葉,隨秋風獨自飄零,漫無目的,增添幾許憂愁,也象徵著漂泊在外的詩人,傳達出對家鄉的思念。

2、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賞析:秋風瑟瑟,吹動著梧桐樹葉,沒有幾分矯情,只送來寒意陣陣,江面上浪花漸起,使孤身在外的詩人情不自禁地思念起自己的家鄉。這也是孤獨的梧桐落葉,少了幾分嬌氣,多了幾分離愁,詩人客居異鄉,看葉落,思故鄉。

3、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賞析:半夜時分,天上下起了小雨,這是一場深秋的雨,滴滴皆是無情,灑向梧桐,看一片片落葉梧桐,聽一聲聲雨打梧桐葉,無限的思緒湧上心田,都是離別的哀音。這是離別傷感的梧桐落葉,寄託著詩人萬千離愁別緒。

4、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碧海無波》

賞析:獨自登上高樓,眺望著遠方,遠方有詩人日思夜想的人,絲絲細雨,輕落梧桐葉上,天色已是黃昏。讀罷全詩,不禁想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雖然沒有夕陽,但那種無奈的思緒卻很濃厚,思念著的人兒無法相見。這是思念心上人的落葉,只有寄託著它帶去詩人深深的想念。

5、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王昌齡《長信怨》

賞析:宮廷之內,水井欄邊的梧桐秋葉漸黃,窗上的珠簾,不曾捲起,因為怕夜裡秋霜打進來,增加寒意。一個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中,形孤影單、卧聽宮廷園中風吹梧桐葉的聲音。這是深宮怨女情感下的梧桐葉,寄託著少女無限的感傷,滿懷著對君王的深切思念之情。

10. 杜甫的詩和賞析

杜甫詩歌賞析
蜀 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詩:
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階呈現自然的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囀鳴唱。
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長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評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借游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統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詩的前半首寫祠堂的景色。首聯自問自答,寫祠堂的所在。頷聯「草自春色」、「鳥空好音」,寫祠堂的荒涼,字里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後半首寫丞相的為人。頸聯寫他雄才大略(「天下計」)忠心報國(「老臣心」)。末聯嘆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結局,引得千載英雄,事業未竟者的共鳴。

登 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詩:
天高風急秋氣肅煞,猿啼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飛回。
落葉飄然無邊無際,層層紛紛撒下;無盡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身在萬里作客悲秋,我常到處漂泊;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登高台。
時世艱難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困頓潦倒精神衰頹,我且戒酒停杯。
評析:
這一首重陽登高感懷詩,是大歷二年(767)在夔州寫的。「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前半首寫登高所聞所見情景,是寫景;後半首寫登高時的感觸,是抒情。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頷聯著重渲染秋天氣氛;頸聯抒發感情,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末聯寫白發日多,因病斷酒,映襯時世艱難。
全詩八句都對,句句押韻。金性堯以為「是杜詩中最能表現大氣盤旋,悲涼沉鬱之作。」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詩: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
評析:
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岳,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
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盪滌。最後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佳 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譯詩:
有一個美艷絕代的佳人,隱居在僻靜的深山野谷。
她說:「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與草木依附。
想當年長安喪亂的時候,兄弟遭到了殘酷的殺戮。
官高顯赫又有什麼用呢?不得收養我這至親骨肉。
世情本來就是厭惡衰落,萬事象隨風抖動的蠟燭。
沒想到夫婿是個輕薄兒,又娶了美顏如玉的新婦。
合歡花朝舒昏合有時節,鴛鴦鳥雌雄交頸不獨宿。
朝朝暮暮只與新人調笑,那管我這個舊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渾濁濁。
變賣首飾的侍女剛回來,牽拉蘿藤修補著破茅屋。
摘來野花不愛插頭打扮,采來的柏子滿滿一大掬。
天氣寒冷美人衣衫單薄,夕陽下她倚著長長青竹。
評析:
這首詩是寫一個在戰亂時被遺棄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時,在安史戰亂中,原來官居高位的兄弟慘遭殺戮,丈夫見她娘家敗落,就遺棄了她,於是她在社會上流落無依。然而,她沒有被不幸壓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與草木為鄰,立志守節,宛若山泉。這種貧賤不移,貞節自守的精神,實在值得謳歌。
全詩文筆委婉,纏綿悱惻,繪聲如泣如訴,繪影楚楚動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深寓生活哲理。

客 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離呼取盡餘杯。
譯詩: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這柴門今天才為您打開。
離市太遠盤中沒好餚菜,家底大薄只有陳酒招待。
若肯邀請鄰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餘杯!
評析:
這首詩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後寫的。全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流露詩人誠朴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詩好在自大然渾成,一線相接,如話家常。

登 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譯詩: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遊子越發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
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玉壘山的浮雲變幻莫測從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
可嘆劉後主那麼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習孔明聊作梁父吟。
評析:
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
全詩即景抒情,寫登樓的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跡,都從空間著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詩的構思上,起著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樓」 寫近景,而「錦江」、「玉壘」、「後主祠」卻是遠景。「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這種兼顧時間和空間的手法,增強了詩的意境的立體感,開闊了詩的豁達雄渾的境界。詩的格律嚴謹,對仗工整,歷來為詩家所推崇。沈德潛以為「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