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湖聯賞析

湖聯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5 15:31:41

『壹』 亭立湖心儼西子在扁舟雅稱雨奇晴好席開水面恍東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風清明鄭燁對這句對聯的意思和理解

亭立湖心,儼西子載扁舟,雅稱雨奇晴好;
度開水面,恍東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風清。內
——鄭燁題杭州容西湖湖心亭
此聯極富想像。自蘇東坡別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來,從此就有了「西子湖」的美稱。而此聯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謂佳喻巧思。「雨奇晴好」,用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詩句意。「席開水面」形容湖面席之平廣,十分形象。「月白風清」用東坡《前赤壁賦》「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句。此聯富於想像,靈活清新。

『貳』 大明湖對聯體會

有關大明湖最有名的一副對聯以及賞析解釋如下: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內 一城山色半城湖
這容是山東濟南大明湖鐵公祠(祀明人鐵鉉)的楹聯,作者不詳。一說是劉鳳誥的對聯。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叄』 前溏湖春行的漢聯和頸聯的賞析

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准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幾處,是好幾處,甚至也可以是多處的意思。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它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它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它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在對天空中的小鳥進行了形象的擬人化描寫之後,白居易又把視線轉向了腳下的植被,「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也是一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准確把握其特徵的能力。花而言其亂,乃至要亂得迷了賞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詩句中,很少有這種寫法,而這種獨到的感受,卻正是白居易在欣賞西湖景色時切身的體驗,五顏六色的鮮花,漫山野地開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得白居易簡直不知把視線投向哪裡才好,也無從分辨出個高下優劣來,只覺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勝收,應接不暇。「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句是駐足細看,而「淺草才能沒馬蹄」,則已經是騎馬踏青了,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西子湖畔,與二三友人,信馬由韁,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馬兒似乎也體會到了背上主人那輕松閑逸的興致,便不緊不慢地,踩著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長長的白堤。詩人在指點湖山、流連光景的不經意間,偶然瞥到了,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時隱時現的情景,覺得分外有趣,將其寫入了詩中,就是這隨意的一筆,卻為全詩增添了多少活潑情趣和雅緻閑情。

『肆』 錢塘湖春行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的全部賞析

整體賞析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人們就會聯想到蘇軾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讀了白居易這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東坡這比喻的確切。
樂天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孤山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峰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出的標志。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捲起重重疊疊的白雲,和湖面上盪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故曰「雲腳低」。「水面初平雲腳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接下兩句,從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是歌手,它歌唱著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富於季節的敏感,成為春天的象徵。在這里,詩人對周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致入微的。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義上互相生發,把兩者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所以當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為人傳誦,正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這詩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似。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范圍上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發出來;後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後寫景;後面先寫景,然後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結構之妙,誠如薛雪所指出: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一瓢詩話》)。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系: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遊人來往最為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游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在全詩寫景句中貫串成一條線索,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唐蘇小小。可是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劇發展之中。從「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聯里,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奼紫嫣紅開遍,湖上鏡台里即將出現濃妝艷抹的西施。
方東樹說這詩「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續昭昧詹言》)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象的工緻刻畫,而在於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所謂「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是應該從這個意義去理解的。
《錢塘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描寫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詩通過對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景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於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全詩結構謹嚴,銜接自然,對仗精工,語言清新,堪稱吟詠西湖的名篇佳作。

『伍』 錢塘湖春行尾聯賞析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版樹,誰家新燕啄權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這是全詩,要對一首詩歌進行賞析,必須先進行翻譯,了解它的意思,「孤山寺的背面,賈亭的西面(這是方位,說出了錢塘湖的地理位置。),水面和堤壩持平,遠遠望去,天上的白雲和水面交於一線,使雲看著也很低了(這是對近景和遠景的一次概括性描寫),不遠處的幾只黃鶯在爭奪向陽的樹枝,不知道是在誰家築巢的春燕來回忙碌地銜著泥土,百花盛開迷亂了遊人的眼睛,嫩綠的小草剛好把馬蹄遮掩,最喜愛錢塘湖的景色啊,可是卻已經走完,楊柳蔭里看見了那白白的沙堤。」這就是整首詩的翻譯,比較簡單,但是情感十足,最後一句也就是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借景抒情,借抱怨錢塘湖春景的不足,來抒發了了詩人對於錢塘湖春景的喜愛之情。
不過對於這個提問倒是好奇,這首詩賞析頸聯或者頷聯的比較多,尾聯還是第一次見著啊,希望我的答案對於你有些幫助,還有這首詩在網路上也有賞析,可以去看看。

『陸』 有沒有好的對聯賞析

對聯賞析
1、
軟紅不到藤蘿外;
嫩綠新添幾案前。
——高其佩撰

作者簡介:
——高其佩(1672-1734):
高天爵第五子,清代著名畫家,遼寧鐵嶺人。初屬漢軍鑲白旗,後改隸鑲黃旗,字韋之,號且園,又號南村,累官宿州知州、都統、刑部侍郎。擅長花鳥、走獸、人物、山水畫,其簡練蒼勁處,極近明代吳偉。尤以指頭作畫著稱,其侄孫高秉著有《指頭畫說》,記載其畫法和軼事。同時,在詩文方面,高其佩也有很高的造詣。

【注釋】
①軟紅:都市繁華。宋蘇軾《分類東坡詩•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靈宮》詩之一雲:「半白不羞善領發,軟紅猶戀屬車塵。」自註:「前輩戲語,有西湖風月,不如東華軟紅香土。」這里是指春色的多彩。②藤蘿:高大木質為藤本,奇數羽狀復葉,葉長成後下面仍密生白色長毛,春季開花,花青紫色,莢果長18-24厘米,主產於我國北部,供觀賞,花和種子可食用,古人喜歡在院子里栽種。③幾案:泛指桌子。《世說新語•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幾案間事。」
這是一副狀景聯。作者以景寄情,寄託了作者高潔清淡、自娛其樂、甘於書齋的情懷,正合魯迅所言:「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情景交融,富有特色。

【鑒賞】
1、寫景為主,景中帶情。
本聯描寫的是初春時節院落重披綠裝的景色。幽雅、別致的院子里,各種花草樹木在春風的吹拂下,綻開著新蕾,吐露著新綠,爭奇斗艷;幾葉春綠悄然開在靜靜的書案前,使書案前的主人精神為之一振;高大的藤蘿把滿院子內與院外分隔成兩個世界;院內充滿著和煦、美麗的春光。作者寫初春的景象,用了「軟紅」「藤蘿」「嫩綠」幾個詞,選詞准確、生動,又合乎院子的特色,可見作者在措詞方面下了一番苦功。然而,作者又不僅僅是光寫春景,而是通過對美麗春光的描寫來寄寓自己美好的願望和理想追求。作者用「軟紅」來概括春天的絢麗多彩和勃勃生機,這實際上象徵著作者內心世界的充實和生活的朝氣,「不到藤蘿外」又意味著作者不與社會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懷。「藤蘿」一方面是院內外的屏障,也是作者自身世界與外部世界的分界線,而「嫩綠新添幾案前」則表示了作者書齋生活充滿了初春般的活力。作為一個著名畫家和學者,高潔的情操、濃厚的專業興趣,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這和本聯的思想是一致的。本聯雖是寫景,卻景中寓有情,把作者春天般的內心世界和明媚的春景融為一體,帶有詩意。

2、動靜結合,靜中有動。
如果能把靜態的春景寫成動態的春光,那麼就能給讀者更多的美感和更多的想像,本聯即具有這一特點。作者用「不到」兩字將「軟紅」寫活,用「新添」把「嫩綠」寫神,本是靜態的美景,通過作者的藝術手法,賦予其人格化的特徵,變成動態的美,使動、靜結合,交相輝映。而「藤蘿」「幾案」又不著痕跡地點明了本聯景色所在地,這既表明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手法的高妙,又通過寫景來反襯作者自己對人生的追求。

3、本聯構思奇妙,對仗工整,景情交融。
景是春天的勝景,情是純真的摯情,讀來韻味無窮,好似有無盡的藝術享受,無怪乎成為古今名聯。

2、
漢水接蒼茫,看滾滾江濤,流不盡雲影天光,萬里朝宗東入海;
錦城通咫尺,聽紛紛絲管,送來些鳥聲花氣,四時引興此登樓。
——顧復初撰題成都望江樓濯錦樓聯

【注釋】
①漢水:指四川省內的漢川江,流入大渡河。②蒼茫:曠遠迷茫貌。③朝宗:水流入海。④錦城:又名錦官城,成都的別稱。相傳戰國時秦國張儀建城,後為「蜀王宮」。四川織錦自古馳名海內。三國時設官管理織錦,故稱「錦官城」。杜甫詩有「花重錦官城」「錦官城外柏森森」等句。⑤咫尺:喻距離很近。《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徐幹《答劉公幹》詩:「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望江樓址原屬華陽縣,故有「通咫尺」之說。⑥紛紛絲管:絲管,絲竹管弦,古代樂器的總稱。紛紛絲管喻指城中繁華行樂的景象。杜甫《贈花卿》詩:「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⑦顧復初:字子遠,號幼耕,元和(今江蘇吳縣)人。清同治間做過光祿寺署正,是當時有名的詩畫書法大家。著有《樂靜廉余齋文集》。該聯一說楊宗蔚撰。楊宗蔚,清代文人。⑧望江樓:位於成都市錦江南岸。古名「碧雞坊」。傳說這里曾是我國唐代女詩人薛濤的故居。清代以前,這里便開始興建亭台樓閣,植松竹花卉,至清光緒十五年(1889),陸續修建了崇麗閣、吟詩樓、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清婉室等,是今望江樓公園的基礎。
上聯寫錦江、漢水的氣勢。登樓遠眺,盟見漢水曠遠迷茫,那滾滾的江流,在雲影日光之下奔流不息,歷經萬里東流入海,給人以親臨目睹之感。
下聯寫成都的繁華。望江樓與都市近在咫尺,城中那絲竹管弦之聲,夾雜著鳥語花香之氣,更加激發著遊人們的情興。聯語通過登樓後的「看」和「聽」,把江流之氣魄、都市之繁華及遊人之情興,勾勒一盡。細讀此聯,望江樓一帶的美景,均能盡收眼底。

3、
花箋茗椀香千載;
雲影波光活一樓。
——何紹基撰題四川成都茗椀樓聯

作者簡介
何紹基(1799-1837):字子貞,號東洲,晚號蝯叟,道州(今湖南道縣)人。清道光進士。能詩文,精小學,擅書法。著有《說文段注校正》《東洲草堂詩集》等,官至翰林院編修、廣東鄉試考官和四川學政等。茗椀樓:在成都望江樓公園內,相傳為薛濤品茗之所。

【注釋】
①花箋:精緻華美的箋紙。徐陵《玉台新詠序》:「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又:相傳女校書薛濤汲井水製作詩箋,別具色澤,稱為「薛濤箋」。據此聯之意,這里的「花箋」當指「薛濤箋」。《唐才子傳》載:「濤工為小詩,惜成都箋幅大,遂皆裂狹之,人以便焉,便曰薛濤箋。」②茗:茶的通稱。如香茗、品茗。茗椀樓附近有「薛濤井」,由於井的周圍是砂磧土,經過自然過濾,水極清冽,便於飲用,故人們喜歡取此井水煮沸泡茶。③椀:「碗」的異體字。④活一樓:活為生動逼真的意思。活一樓,即使得茗椀樓顯得秀麗、生動。

【鑒賞】
這副對聯寫人寫景抒情,意境清新,如詩如畫,簡煉而生動。上聯扣住「香」字落墨,追憶女詩人薛濤的軼事——薛濤制的花箋,薛濤井水泡的茶,遺香千年。這誇張,突出了歷史人物;這想像,又是多麼的浪漫。下聯扣住「活」字下筆,寫到了雲影,寫到了波光,都是動景,都突出了一個「活」字。目的是為了刻畫茗椀樓——江水中的雲影,粼粼的波光,映著那雕欄玉砌的茗椀樓。雲影、波光、樓的倒影交織在一起,使茗椀樓顯得更加秀麗生動,宛如人間仙境。全聯既贊揚了女詩人薛濤,又刻畫了祖國美麗的河山及茗椀樓的無限風光。遣詞造句,雕琢精心,顯示了作者渾厚的文學功底與作聯吟對的高超藝術技巧。

4、
遺世獨立;
與天為徒。
——佚名撰題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覽亭聯

【注釋】
①遺世獨立:謂超然獨立於現實世界之外。《漢書•李夫人傳》:「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②徒:本指同類的人,這里引申為同類的東西。《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③天游峰:在武夷山五曲隱屏峰後,巍然高聳,獨出群峰,登其絕頂,下觀雲海,尤如人在天上游,故稱天游峰。天游峰絕頂處建有一覽亭,是取登其亭而一覽武夷山全景之意。

【鑒賞】
這是一副寫景聯,讀來使人產生一種恢宏、豪邁之氣慨。本聯有如下特點:
1、採用了對聯中「隔」手法,就是說寫對聯時由於用了典故而使人讀起來感到好象隔了一層似的。本聯一開頭即借用蘇軾《赤壁賦》中的句子,算是用典,卻恰到好處。一覽亭雖然高、險,但總有一個限度,如果本聯用「不隔」的手法,直接寫出一覽亭到底有多高、多險,不僅無法給人以想像的餘地,而且要在短短數語中勾劃出一覽亭的全貌是很難做到的。本聯採用「隔」的手法,一方面避免了平鋪直敘,另一方面又給人以無限的想像餘地,看似隔了一層,其實兩邊只隔著薄薄的一層白紙,反而有一種新奇、朦朧、神奇的感覺。人們一看到「遺世獨立」四字,就知道一覽亭是高峻的,但如何個高峻法,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去作不同的想像,這種作用,是採用「不隔」的手法難以達到的。
2、寫景與用詞,相輔相承。本聯粗看無一字寫景,細看卻字字有景。一覽亭在作者心中高峻無比,無比的高峻就應超出世間之外,作者用「遺世獨立」來比喻,看起來似乎沒有寫景,而事實上景景都在其中。用天下最豪邁的詞來形容作者心中最高的山,在語意上來講都恰到好處.人們可以盡情地想像山的挺拔高峻,風光的秀麗,形勝的險要,自然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3、在用詞措句方面,氣勢磅礴,極盡誇張之能事。單從字義上看,「遺世獨立,與天為徒」概言天游峰一覽亭的高聳,超出塵世之外,唯一可以和它相比較的是「天」;從其典故的出處來看,也是氣派豪放,「遺世獨立」源出於北宋豪放派詩人蘇軾的《赤壁賦》,本聯借用這一典故,也是要借用蘇軾的豪放精神,來說明一覽亭的高大雄偉,巍峨挺拔。我們知道,天的高度是無限的,豪放的雄渾的精神和文風也是無法用尺度衡量的,而一覽亭的高度卻是可測量到的。作者把有限的東西比喻成無限的東西,目的是為使讀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最後,本聯言簡意賅,氣勢雄偉,節奏鮮明,對仗工整,這也是本聯能夠長久流傳的原因之一。

5、
煙柳有情,駘盪春光,風籟更催晨笛起;
水天無際,澄鮮秋色,月明遠共夜珠來。
——佚名撰九江甘棠湖煙水亭聯
【注釋】
(1)駘盪:舒緩盪漾的樣子。常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色。南朝齊謝眺《直中書省》詩:「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盪。」劉良註:「駘盪,春光色也。」
(2)風籟:風聲。宋蘇轍《會景亭》詩:「岡巒向眼盡,風籟與耳謀。」
(3)澄鮮:清新。宋朱熹《入瑞嚴道閑得四絕句呈彥集充父二兄》詩:「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4)共:通「拱」,環抱,拱衛。
(5)夜珠:夜明之珠,亦稱「夜光珠」。唐宋之問《晦日昆明池應制》詩:「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此處系比喻,指甘棠湖四周燈火點點,似顆顆夜明珠。
(6)甘棠湖煙水亭:在江西九江市中心,湖面積約270畝,由廬山泉水注入而成。湖中築有長約50米的長堤,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賢橋。清風徐來,滿湖碧波漣漪,景色優美動人。煙水亭立於甘棠湖中,原名浸月亭,初建於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年)。相傳為三國時東吳都督周瑜點將台舊址。該亭多次興廢。據傳北宋理學家周敦頤來九江講學,其子修建此亭時,取「山頭水色薄籠煙」而名為「煙水亭」。現亭為清末僧人古懷化募修建而成,亭前有石劍匣兩座,亭內有船廳、純陽殿、翠照軒、五賢閣、亦亭、宴會廳、境波樓等。1972年全面修復,並建曲橋一座,自湖畔蜿蜒接於亭上,以便遊人參觀。

【鑒賞】
本聯是一副對仗工整、意境清新的扇對名勝長聯。它以飽含詩情畫意的筆觸形象逼真地描繪了煙水亭四周的湖光水色,充分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秀麗的自然風光與巧奪天工的名勝古跡的無限熱愛之情。吟哦這副對聯,彷彿置身亭中。矚目亭外,甘棠湖的春情秋景、煙柳月色似乎歷歷在目,不啻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美的享受。
作為一副風景名勝聯,本聯採用鶴頂格嵌字法,將亭名「煙水」二字分別嵌入上下聯之首,顯得十分貼切。全聯圍繞「煙」、「水」二字展開,寫景狀物具有巧奪天工之妙。上聯首句「煙柳有情」,系將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一詞的最後一句「煙柳斷腸處」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入手,傳神地描繪煙水亭及其所在的甘棠湖春天的清晨景色:湖畔煙霧繚繞的楊柳含情脈脈地隨著春風飄拂,春光明媚,風送笛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喚醒了貪睡的人們,真是好一派令人陶醉的煙柳含情、春光盪漾、晨笛悠揚的早春風光,大有讓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之魅力。
下聯首句「水天無際」是化用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中「水隨天去秋無際」一句而成。下聯刻意摹狀煙水亭及其四周的秋夜景色,更是別具神韻:秋日之夜,眺望甘棠湖,清新透徹的秋水茫茫,水天相接,碧波無際;明朗的月色下,閃爍著點點燈火,彷彿無數的夜明珠撒落人間。這迷人的秋夜景色,怎能不叫人贊嘆不已。
本聯最大的特點是抓住甘棠湖煙水亭這一名勝的特徵來做文章。煙水亭春天的清晨風光和秋日的月夜景色別有情趣,各有特色,對聯作者即抓住不同時令所具有的特徵來繪景狀物,並且寄情於景,故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詩情畫意之感。
這副對聯是一副嚴式扇對長聯,上聯平起(煙yān)仄收(起qǐ),下聯仄起(水shuǐ)平收(來lái),上下聯各對應句、對應詞的對仗極為工整,尤其是「有情」對「無際」、「春光」對「秋色」、「晨笛」對「夜珠」等,更給人以天衣無縫的感覺。
總之,本聯擷湖光水色之精英,用雋永綺麗之文辭,以寫景為主,以景帶情,寄情於景,內容凝煉深厚,格式嚴謹完備。

6、
九匹白練出奇觀,連續奔騰,遠觀如八駿驊騮添赤兔;
三嶺松濤鳴爽籟,抑揚起伏,乍聽似千軍健卒赴疆場。
——佚名撰黃山九龍瀑聯
【注釋】
①白練:白絹。②八駿驊騮添赤免:驊騮,赤色的駿馬;赤兔,駿馬名,全身棗紅色,相傳曹操為招降關羽將呂布騎過的赤兔送給了關羽。這里用九匹紅色駿馬形容九龍瀑在陽光照射下飛流直下的奔騰氣勢。③三嶺:即黃山蓮花、天都、光明頂三峰。④爽籟:爽,清亮,明朗;籟,從孔穴里發出的聲音。⑤九龍瀑:黃山在安徽省南部,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游覽勝地。九龍瀑居黃山三大飛瀑之首,九條飛瀑奔騰,形如九龍,故名「九龍瀑」。

【鑒賞】
這是一副專寫九龍瀑奇觀的對聯。上聯,作者運用近描遠抹的速寫手法,繪聲繪色地把九龍瀑的意境展現在遊人面前:九龍瀑上陽光燦爛,雲蒸霞蔚。九股排山倒海的巨流從紫霧繚繞的山巔上飛涌下來,遠遠望去,宛若九條白練從天而降,披掛山澗;猶如九匹紅色駿馬奔騰馳騁,銳不可當。好一派奇異壯美的自然風光。以「白練」喻瀑布,古已有之,然而九匹白練同懸天際,垂直曳下,其運用之活,氣魄之大,世間罕見。它不僅描繪了瀑布的情狀,也寫出了瀑流的陡削、驚險。「出」字不著痕跡,卻傳神入化,使畫面栩栩如生。「連續奔騰」一方面反映了瀑布懸空飛注的動態,另一方面體現了水勢的迅疾。「添」字,以赤兔駿馬的威望,給景物增勢,使聯語活潑,體現了作者狂喜的心情。

下聯,作者用映襯手法,烘託了瀑布的奇異壯美。九龍瀑旁,三嶺松濤陣陣轟鳴,萬壑千山隆隆迴音。時兒似涓涓細流清亮明朗,時兒如夏日巨雷,震撼心弦。濤聲山呼海嘯反襯了瀑聲驚天動地。「抑揚起伏」不僅實寫出濤聲的高低長短,變幻莫測,而且賦與松濤以人的感情,寫得聲情並茂,平添了真實感。有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之感。最後一句,作者藉助藝術想像,把景物描寫升騰到更高的境界。使人們彷彿看到威嚴如山的軍隊,金戈鐵馬出征忙;彷彿聽到旌旗飛舞嘩嘩作響,刀槍盔甲磨擦碰撞,風在吼,馬在嘯,雄壯的軍樂,響徹長空的號角匯成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戰歌。它為瀑布添威,突出了九龍瀑的奇異宏偉。

總之,此聯以神奇的想像,精譬的比喻描寫了九龍瀑的壯美。聯中跳盪著作者狂喜的豪情,以強烈的感染力量激發讀者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

『柒』 中國書院對聯賞析(7)兩湖書院

兩湖書院在湖北省武昌。清光緒十六年總督張之洞建於營坊口左老天符廟都士湖,並將火星堂原經心書院並入,規模宏敞。書院前後有兩湖,「風廊月榭,荷紅藻荇,雅擅一城之勝」,加之生徒以調取湖南、湖北「兩湖」高才生為主,故名。先後任教者皆為碩名家。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影響下設置的課程為經學、史學、地理、數學、博物、化學及兵操等科唐才常、黃興等人皆成就於此時。光緒三十二年(1906)張之洞將其改為兩湖總師范學堂。現在原址內分別擴建成湖北藝術學院、武昌實驗小學等。
荊衡秀氣;
鄒魯遺風。
《書.禹貢》:「荊衡陽惟荊州。」孔傳:「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聯指湖南、湖南、湖北兩省,因生徒多從兩省選拔而來,故以」秀氣」贊這些選中的的優秀子弟。
「鄒魯」,鄒國、魯國的並稱。「鄒」,孟子的故鄉;「魯」,孔子的故鄉。後因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亦借指孔孟。「遺風」,謂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聯指書院正是承傳孔孟學說的理想之地。
宋學積分三舍法;
楚材淹貫九丘書。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壺公,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清末洋務派首領之一,中國近代教育活動家。他於光緒十五年調任湖廣總督兼湖北巡撫,先後督鄂十六年,「辦實業」、「興學堂」、「練新軍」等,多有建樹。
「三舍法」,宋時太學為三等:初入外舍,績優千內舍,再千上舍。上聯對歷史久遠的「三舍法」予以肯定,勉勵學生刻苦努力,爭取以優異的成績逐步登堂升舍。
「淹貫「,《新唐書柳登傳》:」淹貫群書。「指淹博貫通。「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孔穎達疏引《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下聯飽含深情,相信來書院學習的楚地(指兩湖)人才,成為「淹貫九丘書」淵博學者。
主恩先後三持節;
臣本煙波一釣徒。
張之洞撰。「持節」,古代使臣出使時所持的憑證。魏晉後以「持節」作官名。據有關史料記載,張之洞先後三次赴湖北為官司:首次任湖北學政,再次為湖廣東省總督,又次受命督辦湖北境內的鐵路修建。「先後三持節」即敘此宦跡。「主恩」寫承聖恩浩盪,得以三次仕鄂,官運亨通,筆端流露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煙波釣徒」語出《新唐書張志和傳》:「以親既喪,不復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後泛指放浪江湖,寄情山水,漁樵為友之人。張之洞借用此語,暗喜自己居官得志,閑暇如意,自由舒適,馳目江湖。表現了作者自感平生仕途暢達的歡愉情懷。
用「三持節」的自豪和「一釣徒」的喜悅為聯題書院,旨在要後學諸生以他為榜樣,以求學業有成,宦海無羈。這種寫法,倒也別致。
正氣長存,流形一院;
學業精進,馳譽兩湖。
此聯題書院內「正學堂」。「正學」,謂合乎正道的學說。西漢武帝時,排斥百家,獨尊儒術,始以儒學為正學。聯用鶴頂格嵌堂名「正學」。
「正氣」,剛正的氣節,也指正派的作風和良好的風氣。「流形」,萬物運動變化的形體。文天祥《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上聯頌贊書院有著「人心正而品行端」的優良學風。
「精進」,精心一志,努力上進。「馳譽」,猶馳名,指聲名遠揚。鮑照《見賣玉器者》詩:「揚芳十貴室馳譽四豪門。」下聯稱贊書院眾生好學深思,志行不苟,多聞博覽,才識出群,致使書院遠近聞名,享有盛譽。
惟楚慶多才,夾袋宏搜,安得萬間開廣廈;
取人不求備,鎖闈清課,何妨六藝重專門。
張之洞撰。《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才,晉實用之。」多才」盛贊書院所錄學子皆優。「夾袋」即「夾袋中人物」,見於《宋史施師點傳》。施師點字上聯起句即用此,「慶多才盛贊書院所錄學子皆優「夾袋即夾袋中人物見於《宋史·施師點傳》。字聖興,官至參加政事。他注意訪求賢才,常常記下放在「夾袋」中,以備選用。上聯用此典,稱書院旨在「宏搜」人才,並用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詩意,使天下寒士得到進修與深造的機會。
「求備」「即」求全責備」,謂對人對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備無缺。作者對此持否定態度,直言「取人不求備」。「闈」,科舉時的試院。「課」,考核的課目。「鎖闈清課」,即指對學生進行測驗與考評。「六藝」,古代學校的教育內容,即禮、樂、射、御、書、數。張洞在主張「取人不求備」的同時,還提倡「何妨六藝重專門」,也就是說學生可以主攻一門,兼及其他,做到學有專長,求精而求多。這在當時封建教育制度成為許多學子的桎梏鎖的情況下,是頗有見地,難能可貴的。

『捌』 《荷塘月色》賞析

《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7月,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過對月下荷塘的描寫,抒寫作者在政治形勢劇變之後,在嚴酷現實的重壓下的苦悶、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面情緒以及對未來美好自由生活的朦朧追求。
《荷塘月色》起句簡潔,為排遣心中的郁悶,於是踏著月光向清靜的荷塘走去。「心不寧靜」是全文的情感線索,它給荷塘、月色染上了不同一般的色彩,也給以後的抒情寫景創造了特定的條件。在淡淡的月光下,獨處於荷塘世界,感到是個「自由的人」。於是徜徉於荷塘,沉醉於月色,一幅美不勝收的荷塘月色畫便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先鳥瞰月下曲曲折折的荷塘全景,給人以總的印象,然後有層次地從上到下寫來,田田的荷葉,美如舞女的裙;荷花零星點綴,姿態萬千,如星星熠熠,似明珠乳白;微風送清香,葉動花顫,流水脈脈含情。在這幅畫里,作家不滿足於對客觀景象作靜止的摹寫,而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機的風姿。接著作家著力寫月光之美。光是難以捉摸的,作家卻藉助於景物,創造出一種勾人心魂令人陶醉的意境。那流水一般的月光,傾瀉在花和葉上,如「薄薄的青霧」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既有實寫,也有虛寫,虛中見實,貼切地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為強化月光效果,作者著力摹寫月的投影,如有「參差斑駁」叢生灌木的「黑影」,也有「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而這些「影」又像是「畫在荷葉上」,這里光影交錯,岸邊的樹、塘中的荷連結,著意寫月色,但處處不忘荷塘,滿塘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細膩地展現了荷塘月色的令人驚異之美,使人神醉。最後寫荷塘四面,著墨較濃的是柳樹,寫下月下的情景,面對樹梢的遠山,樹縫里的燈光,以及蟬聲蛙鼓則是隨意點染,只為增加生氣,靜中有聲,濃淡相間地反襯了荷塘的幽靜。作者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是片刻的,回到現實立刻又感到重壓,心裡越發不平靜了。文章最後寫了作者遙想古代江南采蓮勝景,雖不在現實之中,然而藉助聯想,使荷塘畫面擴展,更顯清新雅緻,同時也表達作者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荷塘月色》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文章追求的是一種詩情畫意之美。作者調動一切藝術手法,著意創造一個詩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作品中滿貯詩意的是風采綺麗的荷塘月色。作者層次有序地時而以荷塘為主景,月色為背景,動靜結合,運用鮮明的比喻,通感手法,由遠及近,從里及外地描繪了月光下荷塘的無邊風光。作者時而又以月色為主景,荷塘為背景,別出心裁地虛實為用,濃淡相宜地勾勒了整個荷塘的月夜風采。作者努力挖掘蘊含在大自然中的詩意,讓聲、光、色、味都透出神韻,共同點染荷塘月色綽約的風情。這樣的以景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不僅使作品富有詩情畫意,也使作品具有情趣美。
精於構思、巧於布局,是《荷塘月色》又一顯著特色。作品開頭寫心情頗不寧靜,這是作品抒情線索的緣起,文章以「我」去觀賞荷塘為脈絡,以人物的行止為線索,全文的寫景抒情過程,都是隨著作者的腳步和視線的移動逐步深化的。行文中以荷塘、月色為中心,又適當點染周圍背景。布局上層次清晰分明,詳略得當,疏密相間,自然舒展。
朱自清散文的語言典雅清麗、新穎自然。《荷塘月色》保持了這一持色。朱自清很注重語言的錘煉,且以輕筆淡彩的口語來繪神狀態,表情達意。《荷塘月色》中動詞與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准確而傳神地渲染和強化了詩情畫意,而且節奏明朗,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

『玖』 幫忙賞析「波涌湖光遠,山催水色深。」這副對聯

這副對聯 工整形象 生動貼切 地描繪出西湖水色瀲灧,碧波盪漾的景色
涌 再現出湖面回波瀾迭起 ,答 湖光遠 動態體現出湖面光色隨波逐流

催 擬人地表現出青山映照碧水 ,水色深 靜態體現出碧水染山色更添蒼翠

整幅對聯語言朴實,意境曠遠,表達出對西湖鍾神毓秀之嚮往,喜愛。

『拾』 錢塘湖春行的頸聯品味亂 淺 字妙處

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准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