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黛玉詩歌賞析

黛玉詩歌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5 02:54:58

⑴ 描寫黛玉的詩句

1、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⑵ 對林黛玉的詩歌進行評價

後人對黛玉以及黛玉詩的評價太多了,汗牛充棟,你想要哪方面,或者具體哪專位後人的,或屬者具體哪首詩的

先引清西園主人的評價,寫的不錯,看看先

林顰卿者,外家寄食,煢煢孑身,園居瀟湘館內,花處姊妹叢中,寶釵有其艷而不能得其嬌,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雲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韻,寶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逸而不能得其文,鳳姐有其麗而不能得其雅;洵仙草為前身,群芳所低首者也。

⑶ 贊黛玉的詩詞

1、《紅樓夢》中,開篇幾回中就有形容黛玉風流姿態的詩歌,以及人物命運判詞,但是大多都是形容其外貌、命運、以及悲觀、自哀自憐的詩歌。作者賦予林黛玉這個人物的特色贊美詩歌,莫過於大觀園成立詩社時,各個主人公自己發揮的那些詩詞了。特別是黛玉在「菊花詩」題目中的自由發揮,則是作者贊頌她的內在高潔品質的體現,比如《詠菊》《菊夢》《問菊》,《詠白海棠》,都贊美了她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傲然於世的清幽姿態。

2、列舉賞析如下:
(1)出場詩篇,主要是形容她的仙子一般的姿態。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2)《葬花詞》最醒人的幾句,表明她寧可死也要保持高潔的品質。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警句

(3)《詠白海棠》,贊美了她的靈魂潔白無瑕,幽怨而嬌羞。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警句
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4)《詠菊》,贊美了黛玉的靈氣,雅緻蘊藉,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警句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5)《菊夢》,贊美並暗喻了她嚮往自由的精神境界,惱恨惡勢力騷擾,固守心中舊盟的立場。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6)《問菊》,鮮明的表示孤傲如己,希望與自己的相知偕老隱跡於潔凈的世界,並毫不客氣的發出質詢,為何這個世界就不能見容呢。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俗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警句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⑷ 紅樓夢中描寫林黛玉詩詞及鑒賞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專嬌喘微微。屬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作者在這里通過文學的傳統意象,以大寫意的手法,對黛玉弱不禁風的嬌態美作了極其生動的描繪。也為寶黛愛情的悲劇作了鋪墊。
點睛之筆:。「心較比干多一竅」之妙,不僅在於傳神地贊美了黛玉的聰明絕頂,同時也隱隱流露出對黛玉的小心眼和多愁善感的擔憂。「病如西子勝三分」既不著一字地贊美了黛玉容貌的美好,遠遠勝過「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俗套,又點明了黛玉體弱多病的特點。
------------------出自第三回寶黛初會

⑸ 如何根據紅樓夢的詩詞歌賦評析林黛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這曲《枉凝眉》便是木石姻緣精彩的寫照

只是兩個人。卻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悲劇
先說說黛玉。黛玉的容貌也許不能算傾國傾城,但卻別有一番風情,曹雪芹刻畫她的容貌時道「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紅樓夢》第三回)」但看這一段話,黛玉呈現出來的完全是一種「病態美」,嬌弱、凄楚然而超凡脫俗。這里實際上暗示了黛玉的身世凄涼,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只能艱難地生存,掙扎在黑暗的封建社會。

黛玉的容貌與她的才情是相容的。年方9歲的她便已讀完《四書》,她提倡「有了好詞句,不必限韻」,而一曲《葬花吟》更是吐露她不俗的才情然而同時也勾勒出她悲慘的宿命,海棠詩社裡一首首絕妙的詩詞頗受眾人的稱贊,最後的兩首手帕詩凝聚了她太多的淚水和辛酸最終也一並結束了她的一腔才情。

黛玉並不是完美的。她「孤傲自許,目下無塵」,她不會勸寶玉去爭奪功名利祿,看不起那些一心只想出仕作官的人,這些個性與想法使她與當時腐敗的封建王朝格格不入,她的觀點除了寶玉沒人會支持,只好一次次社會的風風雨雨折磨,直到紅消香斷。她在為人上多少有些尖酸刻薄,她曾想辦法挑撥寶玉和薛寶釵之間的關系,她也曾和湘雲鬧過一些矛盾等等,然而這些性格上的弱點究其根源都是因為環境的污穢,她被當時的環境逼迫出一層層激憤和多少次茫茫前途的無奈。

寶玉也是當時一個精神叛逆的典型。作為大觀園里的富貴閑人,賈寶玉自然有許多公子哥兒的習性,在他身上深深地打著貴族地主階級的烙印。但是,他同賈珍,賈璉,薛蟠之流相比,確實別具一樣的性情。他不走所謂讀書應舉,出仕做官,立身揚名,光宗耀主的正道,反而攻擊那些熱中於功名利祿,仕途經濟的人。他在周歲時,他的父親讓他「抓周」,父親希望他抓到的是文房四寶之類的,然而他卻抓起了女兒家用的胭脂,讓他父親氣憤不已。他一直直到長大仍是「不知悔改」,雖然他父親沒少打罵他,他卻仍在指責薛寶釵等勸他留心仕途經濟的話是「混帳話」,甚至感嘆道:「為什麼生在候門之家?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富貴二字,真正把人荼毒了!」這些思想與行為與封建正統的觀念相對而立,自然為當時所不容。

然而黛玉和寶玉正是因為在反對封建思想上有著驚人的共識和理解,才會那樣情投意合,共同跌入萬劫不復的愛情懸崖。正如《枉凝眉》里所提,他們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這都是那麼美好然而那麼易碎的殘忍。永遠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讓他們的愛情在那個悲劇的時代面前顯得那樣的無能為力。悲劇從他們相識的那天開始,「似曾相識」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便註定了他們逃不過這場愛情的劫難。其實他們的相識相知相愛都沒有錯,錯的只是緣分,錯的只是那個時代,那個黑暗的封建社會不允許他們自己主宰自己的婚姻與命運。想想他們用建築在蔑視封建「仕途經濟」的思想基礎上的「木石姻緣」,去對抗封建衛道者精心安排的「金玉良緣」,怎能不落個玉石俱焚的下場呢?

黛玉和寶玉是一場的悲劇。而悲劇的背後,便是那個時代。

http://forum.cul.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43&fid=1143&itemid=101692

⑹ 林黛玉的 詠菊 賞析

這首詩復以「詠菊」為題制,所寫的是寫菊花詩的情景。
首聯「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緊扣詩題,描述了為寫菊花詩,有如著魔了一般,從早到晚構思,繞籬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詩的人才有此真切的體會。
頷聯「毫端蘊秀臨霜與,口角噙香對月吟」,俏麗、秀美,只有錦心秀口之人,才能寫出如此精彩的詩句。
頸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詩中所題寫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誰能理解這感傷的心情呢?這分明是借「詠菊」在抒發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聯「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菊花的高潔品格,自從受到詩人陶淵明的好評之後,一直被世人議論至今。陶淵明愛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結,可謂奇思妙想的神來之筆。

⑺ 林黛玉的詩詞賞析

這首詩是《紅樓夢》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倫樂寶玉呈才藻》中元春省親令大家版作詩時權林黛玉代賈寶玉所作,格調自然熟練,纖巧而不露堆砌生硬,具有黛玉詩歌的個性特徵。
首聯「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將題目分成兩句吟詠,句法渾然天成,緊扣題目。以下四句寫來客所見山莊景色。
頷聯「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句畫出一幅生動的畫面:鵝兒在長滿菱荇的池中嬉戲游水,燕子從桑榆林中銜泥飛出,築巢於屋樑之間。此聯僅用名詞構成詩句,而未用動詞或形容詞,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句法。
頸聯「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一氣而下,突出描繪「杏簾在望」的田野景觀,畫出想像中的豐收景象。
尾聯「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寫來客的感想。因為這是寫給元春看的所以以頌聖結束全詩十分聰明。
林黛玉在此詩中描繪了一個理想之中的太平田莊,其實它只是存在於大觀園內的一個虛假的田莊模型而已。脂硯齋有評「以幻入幻,順水推舟」。

⑻ 林黛玉所有詩詞

此外,與《葬花吟》相呼應的《桃花行》,不僅是桃花詩里的精品,更是超越了古人。「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顰兒用強烈的對比寫法描述自己的痛苦,既為桃花的命運而悲傷,更為未來的命運而擔憂。

恨卻無力回天,愛卻不能援手,唯有兩行深情的眼淚。這首詩經過多次換韻,抒發的情感也隨著文字的變換而逐漸推進、深化。

這是一個由花人相映過渡到花人交融,達到景為情設、情為景觸的藝術效果,最後一氣呵成達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靜。

黛玉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雖然是一首詩,卻也是一段青春,也是一種人生,既是凄美的吟詠,也是真誠感情的流淌和激盪!

誠然,黛玉如詩!黛玉是一位真正的女詩人,她的多愁善感,在我眼中成了女詩人的獨特稟賦。她的故事,葬花、奪魁、焚稿……都在我腦海里一遍遍的回放,好似就在我的眼前,生活在我的身邊,那麼真實,竟然比我的鄰居還要真實,還要親切!

恰是這樣美麗而才華橫溢的一位詩人,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和純潔的愛情而付出了全部的生命,這無疑是讓人敬佩而又心痛的!然而,無關乎其它,我確早已沉淪在她那些沁潤心靈的詩句當中了!

⑼ 林黛玉詩詞鑒賞的論文怎麼寫

淺論林黛玉的詩詞才藝 黛玉的靈心慧性,不止一般意義上的多才,既是天性所賦,也是教養所得,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且看她在同香菱論詩時,見解是何等的精到。她告訴香菱:初學詩,不能看見了淺近的就愛,如果那樣,「一入了格局,再學不出來了。」於是,她向香菱介紹說:「你若真心想寫,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篇,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詩翁了。」從藝術上看,林黛玉的這些詩歌見解不正是說明了她對前人的學習和繼承嗎?「庄生蝶」、「陶令盟」的種種因子,潛移默化地溶解在她的血液之中,使得自幼穎悟的林黛玉獲得了一種十分相宜的文化土壤。 黛玉論詩,首推王維。王維系盛唐山水田園詩派集大成者,他的山水田園詩,在繼承和發展由陶淵明、謝靈運所確立的田園詩和山水詩的精神旨趣和審美方式的基礎上,以自己所擅,將詩情與畫意融為一體,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蘇軾有「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的說法。王維在他的創作後期集中寫了大量棲心於田園山水的著名詩篇,這類題材的詩,往往以五言見長,尤其是五律,代表了王維詩歌最主要的特色與成就。他的田園詩大多是集中了田園風光中最美而又最有普遍性的特徵,以最單純的色彩、明凈的構圖和清晰的層次來組成一幅幅明朗優美、清新淡雅的圖畫,並寄託了他超然塵俗、反璞歸真的生活理想。這種意趣在黛玉代寶玉作的《杏簾在望》有很明顯的體現: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韮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首聯將「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意境移入,卻又不落窠臼,另闢蹊徑。頷聯、頸聯既有山水氣,更有田家風味;既有從大處落筆的宏大開闊之景,又有於細微中見精神的細小之景,無不情景交融,有聲有色,簡直一幅絕美的圖畫。由「十里稻花香」,我們不難想起辛棄疾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而尾聯正由此結,若說此詩清新、自然的風格頗似陶淵明,那麼詩中的氣象,很有盛唐之音,則更近王維了。 而以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不僅繼承陶謝詩的精神旨趣和審美方式,而且在藝術表現上也始終以崇尚陶謝為本。大體說來,田園詩以崇陶為主,山水詩則以融合大謝和小謝為主。陶淵明的田園詩以寫意為主,詩中的景大都有寓意,帶著詩人強烈的主觀色彩,甚至不是眼前實有之景。謝靈運往往是刻板寫實,客觀地寫景。[2]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黛玉於元妃省親時所作的兩首應制詩和以後作的三首菊花詩則在較大程度上受了陶詩的影響。 陶淵明詩的風格平淡自然,恬靜肅穆,富有意境美,絕少採用奇特的誇張、華麗的詞藻和濃艷的色彩,一切皆自然而然、平平淡淡,使陶詩呈現出清明淡遠的意境,平淡之中有著雋永的韻味。我們不妨再分析一下元妃省親時黛玉所作的那首《世外仙源匾額》,即是應制詩,本不易大展其才,但題目卻深合她的脾胃,故而前四句作得非常好:「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從風格上講,很脫俗、自然、新奇,而這正是陶詩的精髓。後面的「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若單獨看,較之前面沒什麼新意,大概被應制局限了吧。在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中,《詠菊》、《問菊》、《菊夢》以其真摯、深沉的感情和嫻熟、靈活的技巧一舉奪魁。三首詩,首首提到陶淵明:「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詠菊》),「喃喃負手扣東籬」(《問菊》),「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菊夢》)。當然,其他人的詩也有涉及的。不過,從由菊引到陶淵明,再領悟到其高風者,唯黛玉而已:「孤標傲世」,是秋菊的特點,也是陶淵明的個性;還有傳唱千古的高風亮節! 黛玉的詩論中,除首推王摩詰的五言律之外,繼而又向香菱推薦了杜子美的七言律和李青蓮的七言絕句,並在此基礎上例舉了謝靈運、庾信、鮑照等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杜甫、李白、王維等,都對前人的創作方法乃至風格有所繼承,而這點在杜詩中表現的尤為明顯。《新唐書·杜甫傳》中說:「至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杜詩博大精深,風骨神情兼備,雖學習古人,但仍是杜甫的面貌,是杜甫的精神體魄,找不到似曾相識之嫌。 杜甫的律詩成就堪稱唐人之最,這歷來為論詩者所公認。杜甫精心研悉聲律,達到苦心孤詣的程度,無論五律抑或七律,都是以精嚴的格律創造出渾然一體的審美境界。杜甫的律詩,既流麗典雅,又壯美深折;既音調和諧,又深沉蘊藉。尤其在句式句法的變化上,在音律的轉折拗救上,是過去律詩所不能比擬的。此外,杜律用典開了唐代律詩的先河。杜甫使事數典,得心應手。如《題張氏隱居》的「霽潭鱣發發,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既引自《詩經》的《衛風·碩人》以鱣為江東黃魚的典故,又引自《呦呦鹿鳴》,又引自曹操樂府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又引自謝靈運的「得性不外求」的句子,這些均不留痕跡。杜甫造境造意,出自於古,又能化古為用,遂意出入,曲折自如。由於杜甫虛懷若谷地向前人學習,使他的詩從兼采眾長進而鑄造出自己汪涵恣肆、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終成一代「詩聖」。 因此,黛玉要求香菱學習杜詩,「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即是私淑名師的意思。她既有此見解,想必她自己亦是如此一步步學來的。我們細細研讀黛玉的詩作,不難發現她的律詩在對仗、格律上都是極為工整的。諸如:「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詠白海棠》)「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詠菊》)「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菊夢》)「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螃蟹詠》)等等。而黛玉的詩中,也多用典故:「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世外仙源》)一句中,「金谷酒」即典出晉代石崇曾於家中的金谷園宴請賓客,「命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之事。「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葬花吟》)這一句就化用了兩個典故:一是湘妃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二是蜀帝魂化杜鵑鳥,啼血染花枝,花即杜鵑花。「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題帕三絕》),亦用了堯之二女娥皇、女英湘江哭舜之典。「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菊夢》)引自《莊子·齊物論》中莊周夢中化蝶事點「夢」。典故的妙用,不僅反映了黛玉淵博的學識、敏慧的詩才,也使我們得由那些纖辭麗句中一窺她「孤標傲世」的精神世界,及「質本潔來還潔去」的高尚情操。 黛玉作詩,常「提筆一揮而就」(第三十七回),詞句也似信口拈來,但卻有一種自然天成、不加粉飾的韻味。這種境界多學自李白。 李白以絕句稱雄於詩史。他的絕句含蓄蘊藉而又自然天成,彷彿沖口而出,卻又韻致無窮。五絕中如《獨坐敬亭山》、《秋浦歌》、《靜夜思》、《勞勞亭》等等,都是清瑩靈動而又韻味十足的名作。李白絕句中成就最高的,當推七絕。他的七絕,不僅寫得自然含蓄,而且境界高遠,名篇甚多。試看:「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是天地非人間。」(《山中問答》)「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等等,可以看出,李白的七絕都是寫一時靈悟的片刻情思,不著意刻畫,亦未用力錘煉,而渾然天成,但又有無限情味隱現其間。宋人王安石曾提出「天然」來評價李詩: 詩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李白所得也。「或看 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此老杜所得也。「橫空盤硬語,妥帖力 排奡」,此韓愈所得也。(《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引) 這段話很有名,特別是說李白的這幾句影響很大。「天然去雕飾」並不是率筆而成即可達到,是有其長期作詩的功力為基礎的。「去雕飾」是不尚雕飾,或去掉斧鑿的痕跡,語似脫口而出,句似偶然而得,其實常常是花過不少斟酌功夫的。 黛玉所作的《題帕三絕》和《五美吟》就頗有李詩「自然」之風。《題帕三絕》就其技巧說,夠不上是《紅樓夢》詩詞中的上乘,但要知道這詩不是「作」出來的,而是「哭」出來的,其價值就在於感情之真!全詩以「淚」貫穿始終,暗寓黛玉的一生將為寶玉淚盡而逝。今且看其一:「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此句問得真切,一個「誰」字,直接把她的深情指向寶玉,感情表露得極其大膽,同時「誰」字還包涵了不盡的疑問。此詩寫盡了黛玉此時幸福、傷悲、憂慮交織的心境,給她的愛情抹上了一縷凄美的色彩。《五美吟》所吟詠的五個女子,除傳說人物紅拂外都是悲劇人物。黛玉選擇她們來作詩的題材,是為抒發自己平素的哀怨。黛玉嗟嘆「一代傾城」的西施如江水東流,其命運之不幸,遠在白頭浣紗的「東村女」之上。在《虞姬》一詩中,她鄙薄苟且求榮、甘心得到恥辱下場的黥布、彭越,覺得不如虞美人「飲劍」於楚帳,是藉此寄託她自己「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的志願。她諷刺漢元帝大權旁落,聽命於畫工,表現了自己不肯聽人擺布的獨立性格。她惋惜綠珠臨危以死相報石崇,可見其在愛情上重在意氣相感,精神上有默契。她欽佩紅拂卓識敢為,能沖破權勢與禮教的「羈縻」,更突出表現了她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叛逆思想。「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西施》)「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薄命古今同。」(《明妃》)「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紅拂》)等,皆語似天然,不以華辭麗藻多加修飾,讀來煞是順口。這種不著痕跡的功夫,也正突出了黛玉在詩詞創作上的成就,使得她當之無愧地成為大觀園中第一號才女! 黛玉何以有如此深厚的學養呢?這是由於她個人的命運遭遇,以及自身的知識才情等多方面綜合因素成的,從而成全了她特有的詩人氣質。 她出生於一個世襲侯爵、支庶不盛的書香門第,自幼便讀書識字,六歲時就已讀了《四書》,為其日後打下了扎實的文學功底。但是她先天體質纖弱,又遇母親早喪,使她的童年生活籠罩上了一層不散的憂郁。當她為「減輕父親的內顧之憂」,隻身來到正是「花柳繁華」的榮國府時,便表現出「步步小心,時時在意,唯恐被別人恥笑了去」的孤女的強烈自尊。不久,她的父親又去世了。當她料理完喪事,再次踏進榮國府時,已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家可歸來投靠賈府的窮親戚了。這一系列的遭遇,以及周身環境的爾虞我詐,令她原本就敏感的內心又多了幾分憂郁:大觀園中的繁華熱鬧,別人家的笑語溫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飛絮、秋風秋雨等等,都能觸動她心底的那根哀痛之弦,並在她日常所作的詩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民族文化的精神傳統,特別是優秀的中國古典詩歌,把風神靈秀的林黛玉塑造得更加美麗了。黛玉不僅學習前人的詩作,更學到了他們的品藻。這就使得她的一言一行、多愁善感之中,發散著一種「美人香草」的韻味和清氣逼人的風格。那「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瀟湘館有一種超俗的美,彷彿蘊涵著幾分黛玉的氣質。尤其是她喜愛的「那幾竿竹子」,「只是水竹,清而有節」,象徵了她高潔的品格,亦是她的人生理想與志趣之所在。傍竹而居,更令黛玉身上增添了幾分晉人的風神瀟灑。 這個具有詩人氣質的少女,用詩人的眼觀察周圍的山水草木、花鳥蟲魚,用詩人的心體味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她用她細膩的筆觸抒寫她的人生。從她的詩中,我們可以體味到一種凄艷的美,一種脆弱的美,一種絕望的美,一種最後的美。這亦使她表現出不同於眾的學養和韻致。無怪乎脂硯齋評價她:「其以蘭為心,以玉為骨,以蓮為舌,以冰為神,真真絕倒天下之裙釵矣。」 總而言之,通過對林黛玉詩作的初步探究,可知其善以詩抒情、以詩言志的敏慧詩才。並且我們還發現,黛玉詩作融摩詰、淵明之清新淡遠;師子美之格律用典;悟青蓮之「天然」無飾,無怪乎其詩才高出儕輩許多,同時她的學養也促成了她「詩魂」的獨特魅力。

⑽ 《紅樓夢》之黛玉詩評析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