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賽樂曲賞析

賽樂曲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4 14:30:32

Ⅰ 夜鶯的樂曲賞析

《夜鶯》是一首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的現代電聲音樂作品,它的特點是樂曲應用中國的竹笛模擬夜鶯的聲音。笛子的悠揚,清越,小提琴的婉轉,飛揚,大提琴的低沉,肅穆,還有鋼琴和電聲樂隊的雄渾,壯麗,最後還有人聲的加入,充分顯示了樂曲的獨特魅力。
淡淡的弦樂遠遠的響著,中國竹笛開始吹出柔美悠遠的旋律。月夜下,空曠的原野中,夜鶯開始歌唱。這一段,以竹笛模仿夜鶯的鳴叫為終了,然後清朗的鋼琴加入進來,略帶遲疑,小心翼翼的奏響。如同一個深夜未眠的人,遠遠聽見夜鶯的歌唱,開始去尋訪,又怕擾飛了夜鶯。竹笛在鋼琴奏完一段後再次響起。如同夜鶯在聽到些微的動靜後,沉寂了片刻,又開始歌唱。鋼琴間略的合奏,慢慢的,弦樂也加入進來,和鋼琴匯合成了一道洪流,而竹笛的聲音仍是清晰明亮的,象一隻燕子飛舞在一條河流之上。如同夜鶯的歌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傾聽欣賞,發出感嘆和贊美,而夜鶯唱得越發好聽了。
樂曲從高亢嘹亮的巨響轉入清空恬淡的寂靜,如同從一條奔涌的河流來到了平靜的湖面,我們的心一下子沉靜了下來,來到了最華彩最動情的段落。明亮甜美的小提琴,深沉渾厚的大提琴,彼此開始眉目傳情,互通款曲,音色和合奏都層次分明,爐火純青,鳴珠奏玉般的鋼琴漫不經心的敲打著,竹笛在遙遠的地方輕輕的唱和。提琴,鋼琴,竹笛配合的親密無間。如同人們在聆聽了夜鶯的歌唱後,內心湧起了非常美麗非常動情的共鳴,提琴的弦,正如我們的心弦。
曲子又從靜美轉向洪流,所有的樂器都加入進來,縱情的歌唱。我們發現奔涌的洪流中有人的合唱聲,灼熱嘹亮,人是造物主最精妙的設計,人的聲帶也是世間最好的樂器。貝多芬在他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樂中,除了近百人的交響樂團外,還加了一個很大的合唱團,因為只有人聲,才能表達發自內心的巨大喜悅。雅尼也喜歡拿人聲當樂器來用,或贊嘆,或歌吟,或是呼喊,經常沒有什麼詞句,只是單純的美妙的人聲。
樂曲在結尾的時候反而越來越高,在一聲轟然巨響中戛然而止,如同千百個煙花同時綻放
注意:《夜鶯Nightingale》和《夜間的鳥Nightbird》是兩首樂曲

Ⅱ c小調第一交響曲的樂曲賞析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近似如歌的行板,快板,奏鳴曲式,c小調,6/8拍子。該樂章情緒的增長和減退都很明顯,使用一些主題的對比、交織和變化,以揭示這出獨特戲劇的矛盾內容和深刻而多方面的內心體驗。樂章一開始,一段引子緩慢地展示出悲劇性的曲調,預示了整首交響曲的內容。我們看到,定音鼓、低音大管和低音提琴均勻奏出了一系列八分音符的進行,這使用的是樂隊最低的低音樂器,音響沉悶;演奏的八分音符均勻進行,使人捉摸不到節奏的變化規律及音高的變化,造成一種無處可依的心理,從而創造出一種陰暗而不祥的背景,這種效果有人認為它是受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中的命運敲門聲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上,同時出現了兩條向相反方向進行的旋津,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上行旋律,木管樂器和中提琴演奏下行旋律:這個音階式的上行旋律,像是對於希望的寄託,由於打破了6/8 節拍的節奏規律,音樂連綿不斷,情感表達極為細膩,這是在整個樂章中起作用的基本主題。就是在這樣一個不太長的引子中,為滿足整個戲劇構思的要求,採用有時在高聲部、有時在低聲部、有時以復調的形貌出現的旋律處理。在這段引子中還出現過兩個動機:第一個是寬音程的大跳,它不同於」級進上行的希望音階」,平靜中的大跳彷彿是一種失落感、後來在樂章中就用它來表現一種絕望的心情;第二個動機是弦樂器齊奏的和弦分解音型,充滿了熱情,是對美好未來的嚮往。這段引子,旋律只是漂在低沉的背景上,總體色彩效果是一種凶兆的、陰暗的、嘆息的、呻吟的和尖聲叫喊的感覺。引子漸漸平息,音樂情緒一下出現了轉折,一曲悲劇的宏偉序幕剛剛揭開,劇情的發展卻將聽眾引向另一個極端。
呈示部開始,第一小提琴率先奏出第一主題,這個主題由大小調交替組成,它簡明朴實,活潑的快板中還採用了大跳進行,音樂情緒充滿了一種激奮的熱情,青春的活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個從低沉中脫穎而出的主題,它的出現是爆發性的,旋律發展進行中有萬馬奔騰的氣勢,有叫嘯和跳躍,也有挑戰和鼓動,還有命令,像一幅史詩般戰斗場面的畫面。過了一會,整個情緒慢慢轉向平緩,戲劇性激烈斗爭的形象被第二主題所代替,一個短暫的寧靜出現了。
這個樂章的展開部是緊湊的,引子中的動機在這里出現了一下,音樂顯得有點呆滯,不同於原來的是它卻有聖詠的氣質,力求柔言絮語般的庄嚴,而呈示部結尾段那個「鋪路架橋」的主題又闖進來了,它似乎成為主人翁。一些對比性形象在這里相互對照,一步步推向強勁的力度,音樂到達高潮,原先在樂章開始時奏出的那個「陰暗而不祥的背景」的因素也來到這里,法國號和小號結合進去演奏,使這一高潮更有氣勢,它同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主要主題和《英雄》交響曲中的一個展開部的高潮有點相象。
再現部的音樂基本上是依照原呈示部的素材使用順序而作成,尾聲中再次浮現出引子的動機,在溫柔起伏的音樂浪潮中,第一主題最後一次露面,但不完整,它的進行被猝然中斷,表示無休無止的斗爭並沒有結束,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弦樂器組最後一個撥弦音把第一樂章帶入寂靜,音樂結束在悄然之中。
第二樂章,持續的行板,E大調,3/4拍子,帶有類似第一樂章的寂寥陰暗的悲劇色彩。但它並不流於感傷,反而給人以高雅、與眾不同的脫俗之感。它相當於一首抒情詩,聽起來格外溫暖和誠摯,使人想到平靜的大自然景色,賞心悅目的風景畫,悠然的休息,明凈的回憶、然而有些傷感,創作感受可能直接來自對「光明之谷」——克拉拉的別墅環境的體驗以及受當時一些令人傷感的事發生的影響,當然,聽過音樂,會使人想到貝多芬對生活的體驗,一種靜觀中產生的夢幻和沉思的心境:不管是痛苦還是甜蜜,是悲傷還是喜悅,是安寧還是興奮、都滲透了一種失意和抑鬱的成分。這些與第一樂章浪潮起伏的發展有鮮明的對比。
音樂一開始,就由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題:旋律極其接近抒情詩朗誦,由於結構不是連綿不斷的大篇幅的進行,而是兩小節一停,並且停在弱拍,這樣很具有語調特點,聽起來很是含蓄,好似透過淚珠的笑容,這是一支美妙的旋律。
在第一主題抒情結束後,雙簧管便接著孤獨地奏出樂章的第二主題:這支旋律的大部分,有三短一長(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主題特點)的節奏連續反復,顯然與命運題材有關,但進行是音階式的,而且老是在三四個音內環繞,造成一種美麗可親但同樣悲切感人的效果,這是勃拉姆斯在訴說一個受折磨的心靈的深沉悲嘆。
為了突出「孤獨」的情調,勃拉姆斯在處理抒情性主題時. 總是讓某件樂器在沒有其它伴奏背景的情況下演奏,這在傳統配器中少見,但這樣可以很好地突出個別樂器的純凈音色。第二主題開始的陳述是這樣,後來再現時雖然結合了一支法國號和獨奏小提琴,但也有類似的效果。這一樂章中,弦樂器和木管樂器用得較多,它們時而相互支持和渲染,時而用作音色的對比,表現酸甜苦辣的滋味交互混合,如痴如醉,心情極端繁復。當然,也出現過熱情的樂句和流暢的新主題片段,弦樂器的跳躍樂句造成音樂推向前進的動力,似乎提醒主人趕快脫離夢境,雙簧管還演奏起較為直觀的呼喚式旋律,即一個長音加緊接著的急促進行,這是第三樂章的基本主題的預示。
第三樂章,溫雅而略快的快板,降A大調,2/4拍子。根據貝多芬以來的傳統,一般交響曲的第三樂章都是活潑的詼諧曲,而勃拉姆斯卻不採用此種手法,並且避免襲用古老而傳統的小步舞曲,自創新風格寫成了典雅的樂曲。在本樂章中,可以深深體會到勃拉姆斯那淳樸心靈的寄託所在,然而旋律間同樣盪漾著淡逸的寂寞感。
本樂章用復三段的形式寫成,這已經是較大的曲式結構了,但還是它相當於一首小型的間奏曲。這一樂章仍然採用類似前一樂章的抒情性手法,音樂有清淡、憂郁之情,而偶爾也有接近幽默的曲調。
單簧管在去掉了低音大管和定音鼓的情況下,清新透明地奏出第一主題,這里充分發揮單簧管音色柔美的特點,使音樂進行秀麗、典雅,充滿著維也納生活氣息,具有舞蹈音樂風格。作曲家對這一主題作了反復陳述的處理,在主題反復之間、有一段詼諧性的穿插,很接近匈牙利民間音樂的特點,這一穿插段雖然不算長,但它對音樂的節奏和樣式的變換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
樂章當中有一段以木管樂器同弦樂器歡快的對答的進行受貝多芬的影響較大,具體表現在木管樂器演奏的旋律線條上,開始進行明顯有貝多芬的「命運」主題的痕跡,而接在後面的旋律在線條上又有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主題的影子。不過這段進行給人是一種輕松的感覺。
最後,開頭一段的音樂再次出現,但那段接近匈牙利民間音樂特點的穿插段被省略了,這是為了使作品簡煉而採用的作曲手段,它有利於突出對主要主題的回顧。
第四樂章,緩板-稍快的行板-不過分但輝煌的快板-甚快板,奏鳴曲式,C大調,4/4拍子。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樂章。一方面,由於前兩個樂章遠離慌亂、不安和斗爭的形象,只是一種安靜、平和的訴說,特別需要在它們的後面有一個強烈的對比;另一方面,它需要重提第一樂章的事情,作為發展,它必須超過第一樂章的分量;還有,它作為終曲要對整首交響曲有一個徹底的總結,這個總結必須盡可能的精彩。所以,從長度來看,這個樂章幾乎佔了全曲的二分之一,它就是整首交響曲最有力和戲劇性的中心。作曲家在對這首終曲的處理時,繼承和發展了貝多芬交響曲創作的傳統,一些音樂構思和形象的形成,或多或少地以貝多芬的「從黑暗到光明」的發展原則為依據。
樂章開始,手法類似第一樂章,也從一段引子開始,這段引子似有山窮水盡的感覺,絕望產生了,樂隊在慟哭,先是低低的、遙遠的,然後一步步明晰,一步步擴大,一步步靠近,全部弦樂組一陣神秘的撥奏,定音鼓轟轟作響尤於波濤起伏。接著,一支法國號在小提琴的顫音背景上和藹地奏出一個動人的旋律,好一派田園景象,隨後長笛立即重復演奏,賦予大地一片冰冷的銀色世界。據說這是勃拉姆斯在阿爾卑斯山聽來的曲調,難怪聽了它會感到春意盎然,這是光明出現的信息,像勝利的曙光。接下來,大管和長號奏出一個聖詠旋律,使音樂總的情緒一時變成更加平靜、安寧。這樣的引子為進入樂章主要部分那種輝煌的發展做好了准備。
弦樂器終於「歌唱」起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在C 大調中顯得十分純朴,沒有一個變化音,節奏平和,好一首道地的阿爾卑斯山曲調!簡直讓人感到心醉。它在句法結構上像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那首「自由的頌歌」;它堂皇、雄偉,語調適中,不像貝多芬那首「頌歌」那樣接近於吶喊,不過,我們還是能從音樂中感受到貝多芬巨人般的步伐:勃拉姆斯為什麼在這首交響曲中大量運用了類似貝多芬所用過的東西呢?如果單從受到貝多芬的影響這方面看是不足取的,應該看到,勃拉姆斯有意識地在旋律、節奏與和聲等方面都接近於貝多芬,目的在於象徵意義,在於表現人類友愛和光明戰勝黑暗。從發展的眼光看,這支令人感到溫暖的陽光和鼓舞的力量的旋律,正好與引子形成對比,它徹底洗刷了引子中的絕望和不安,然而,是通過暴風雨般的斗爭來完成這一使命的!
第一主題加快了戲劇性的發展,在它幾次反復後,音樂又對引子的法國號略微回顧,接著還是用小提琴樂器聲部,它輕盈地演奏出了第二主題。然而,這優美的第二主題卻受到另一個低音旋律的不斷推進,這個低音旋律是動機反復形成的,組成動機的是四個下行的音,一拍一個,像是前進的步伐,也是一種內在的力量。
呈示部兩個主題的使命完成後,音樂卻不像傳統那樣進入展開部,而是直接到了再現部,展開部被省略了,所以展開部的手法統統被留到了再現部使用。
再現部,一首宏偉的歡樂頌歌奏響了,開始,弦樂器以火一般的熱情,奏出了「阿爾卑斯山曲調」。在音樂發展過程中,這個主題被作了多方的變化,勃拉姆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條理性,駕馭著這匹音樂戰馬一步步沖向高潮,當音樂到達結尾時,樂隊中的銅管英勇地冒出頭來,頓時,雄渾嘹亮的音響充實了全部樂隊,戲劇發展到了極端!最後,這部C 小調的交響曲使用了C 大調強有力的主和弦作為結束,大三和弦那光明的音響,表現了勝利和凱旋的氣氛。生活,得到了大喜若狂的贊頌。

Ⅲ 桃子的樂曲賞析

視頻中IU以便裝和來素顏造型登場源彈起吉他集中於創作。視頻結尾還公開了IU自己畫的桃子畫。IU曾在自己的推特上公開桃子手繪並留言:「有些色的桃子,以純粹的心靈再次試試吧。」IU專輯製作人趙永哲在推特上透露:「如果說上次IU自作曲的感情是『憂郁的IU』話,那麼這次歌曲就是『激動心情的李智恩』..甜蜜的愛情曲稍微更私人化。難道最近都戀愛了..?」公開專輯風格引發好奇。


《二十歲的春天》描述陷入愛情時的acoustic sound與感性的一首歌,是20歲小清新和IU少女情懷完美融合的一首歌。『桃子』 其實是她最喜歡的水果,就像說出 『桃子』 這個單詞時欣喜的心情一樣,隱含了少女想呼喚戀人愛稱的心情。據悉IU的「桃子」將收錄在5月11日發表的新專輯「二十歲的春天」中,並於5月4日率先公開。

Ⅳ 東海漁歌的樂曲賞析

樂曲開始,以連續左手上、下行刮奏襯托右手搖指奏出的號召性音調,展現了一幅大海洶涌澎湃的畫面……在引子之後,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右手運用長搖技法奏出多以四度進行構成的開闊優美、富於歌唱性的主題旋律,左手則先用琶音與按滑來潤飾歌唱性的主題,使之更具有韻味;再以琶音和刮奏的交替出現烘托音樂,將漁歌伴著海浪傳向遠方的場面真切地展現在聽眾面前。此後由主題派生出歡快跳躍的對比性曲調,經多次反復演奏後,主題旋律用左手移低八度再現,右手用歷音技法奏出顛簸激盪的音型作陪襯,表現了漁民愉快出海的情景;
第二部分採用號子的音調,以鮮明的節奏,一領眾和的對答式樂句,表現漁民的勞作場面。演奏時要准確把握好譜中的節奏重音,穩定節奏的律動。這里多次出現的漸強、漸弱力度變化,是漁民們在勞作時協調一致、齊心協力的體現,彈奏時應明確地表達出來;
第三部分是主題再現,音樂寬廣而富於激情。隨著主題旋律在反復中力度層次逐漸減弱,我們彷彿看到船隊在夕陽映照下,伴著歌聲滿載而歸,漸漸遠去的優美歌聲表達了漁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Ⅳ 索爾維格之歌的樂曲賞析

《索爾維格之歌》是格里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如今已成為享譽世界樂壇的名歌。作曲家巧妙地將挪威和瑞典民歌因素融入其中,曲調憂傷婉轉,十分動聽,因而深受挪威人民的喜愛,將它譽為「挪威第二國歌」——這是對一首歌曲的最高褒獎。 詩劇《培爾·金特》配樂完成十幾年後,具體說是1888和1891年,格里格又從詩劇配樂中選出八段樂曲,改編為一部完全獨立的音樂作品——兩套《培爾·金特》管弦樂組曲。選入組曲的作品,只按音樂的要求編排,不受原劇情節發展的限制。兩部組曲也都是格里格的代表作。 《培爾·金特》第一組曲共有四段:一《晨景》,二《奧絲之死》,三《阿妮特拉舞曲》,四《在山妖宮中》。《培爾·金特》第二組曲也有四段:一《英格麗特的悲哀》,二《阿拉伯舞曲》,三《培爾·金特歸來》,四《索爾維格之歌》。在這八段樂曲里,第一組曲中的《晨景》和第二組曲中的《索爾維格之歌》最為著名,這里作一簡單介紹。 《晨景》原為詩劇第四幕前奏曲,描寫培爾·金特在外流浪時當地清晨靜謐的自然風光。象徵朝陽的樂調和象徵海洋的樂調相互和應,樂曲寧靜而平和,具有牧歌風格,這是格里格小品中最出色的一章,經常為樂迷們所津津樂道。《索爾維格之歌》原為詩劇第四幕索爾維格在茅屋裡紡紗時所唱的痴情的等待之歌。格里格在改編時刪去其歌唱聲部,主歌為民歌的抒情旋律,副歌是花腔的音調。整套組曲以它結束,使音樂歸於理想的境界,給人以寧靜、完美的感覺。 無論詩劇《培爾·金特》配樂中的《索爾維格之歌》樂曲及獨唱曲,抑或《培爾·金特》第一、第二組曲,都是格里格的傑作,這些藝術瑰寶使得他名揚世界。

Ⅵ 小白的樂曲賞析

後弦曾提到過小白的原型是白娘子,這首歌其實是將古典故事用一種現代方式重新演繹,歌中小白是一個很單純很簡單的形象,雖然後後的歌詞一直都那麼的難懂,但他絕對不是隨便亂寫的,仔細品味品味就能看出歌詞寫得有多妙!以下我將部分難懂的歌詞解釋一下,都是個人的理解,也不知道對不對,僅供樓主參考:「琴棋和書畫一旁靠,姑娘小白不學小喬」三國時的小喬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小白只是個很單純的姑娘,不見得有那樣的才華,突出小白的簡單。「簡愛和瓊瑤不感冒,流行火星簡單頭腦」小白單純到還不懂愛情,對其他女孩子都喜歡的愛情小說竟然不感興趣,頭腦簡單得像火星人(我只知道那段時間流行火星文,火星人應該是衍生出來的,後後還有一首《只愛火星人》,看來小白還是後後心目中的理想女孩的形象哈~!)。「三年前塔下夕陽照,雷鋒下幫她采采草葯」回歸《白蛇傳》的故事,「雷鋒塔」「草葯」包括之前的斷橋,都是那故事裡的…「彎彎的眉毛鼻子翹,對我三笑,在西湖古亭月亮橋」「西湖邊那座橋,9527來報道,因為從前際遇的三笑,讓人神魂又顛倒…」可愛的小白美麗的景~,這段引用了《唐伯虎點秋香》的三笑故事,9527是唐伯虎在華府的代號,唐伯虎對秋香一往情深,我覺得這里是用9527自比,這里的9527指的應該不是唐伯虎,而是跟唐伯虎一樣用情很深的「我」,9527(深情的「我」)來報道了…之後歌中借用了很多很妙的典故,「電燈泡」「三角」愛情中第三者的名詞,後弦把學不會「愛迪生」「數學幾何」的原因歸結於此,有點扯~~剪刀手愛德華、冒險島的游戲、孔子說的三人行…都能跟戀愛扯上關系,不得不佩服後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巫山之雲沒預報」化用古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騎驢看唱本偏偏要,愛情我們走著瞧」化用歇後語「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現在來說你提的那兩句:「兩小無猜當白描,字字表白當狂草」,個人感覺這兩句寫得非常好,歌中說了,小白和「我」都還年少時,小白說陪「我」陪到老,歌中的「我」對小白一往情深矢志不渝,而小白太過單純不懂愛情,當年兩小無猜的誓言只是白描而已對小白沒什麼影響,「我」不知費了多少心思輾轉多少夜晚才寫成一封情書,字字表白,字字真心,小白卻只當成我隨隨便便亂寫的狂草…這首歡快的歌中卻隱含一種淡淡的哀傷,很淡很淡,讓人意猶未盡……

Ⅶ 帝國進行曲的樂曲賞析

樂曲 為g小調,採用阿拉伯地區的十二平均律。樂曲開始由低音弦樂猛烈地奏出,在內這個背景上,容小號和長號繼而出現,奏出了低沉壓抑而又堅定的主旋律。待喧囂背後,3支長笛奏出了忐忑不安的震音(同音反復)。但這始終不會阻擋旋律的出現,圓號在陰森的背景下閃現,使主旋律第二次出現。這一次,銅管樂器表現得更為慷慨激昂。

Ⅷ 春江花月夜樂曲賞析

中國舞蹈名作賞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古典女子獨舞
編導:栗承廉
編曲:諸信恩根據同名古曲改編
首演:1957年
主演:陳愛蓮
團體:北京舞蹈學校
《春江花月夜》原是柳堯章根據傳統琵琶曲《夕陽簫鼓》改編並易名的一首樂曲,樂曲表現夕陽西下時人們在簫鼓伴奏下輕歌曼舞和搖歸舟的動人景象。而舞蹈編導者則給這首樂曲以新的解釋,並賦予了嶄新的藝術形象。
舞蹈表現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於江邊花叢中,觸景生情,幻想著自己將來美滿、幸福的愛情生活。舞者身穿藍色衣裙,雙手持白色羽毛摺扇,舞蹈動作語匯全部採用的是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動作、姿態和造型,通過「聞花「、「照影「(對著江水映照自己的身影)、「聽鳥鳴」、「學鳥飛翔」以及「想像中的愛情幸福」等情節,表現出特定的環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這個舞蹈創作演出的成功,除了編導栗承廉具有較深的中國古典舞的造詣和編舞的技巧能力外,還與表演者陳愛蓮出色地駕馭中國古典舞風韻,動律細膩、深情地塑造出一個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分不開的。
195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將這個舞蹈作品收人彩色舞台藝術片《百鳳朝陽》中。196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八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由陳愛蓮表演的女子獨舞《春江花月夜》獲得舞蹈比賽古典舞金質獎章,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94年,在「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評比中該作品獲經典作品金像獎。

Ⅸ 牧童短笛的樂曲賞析

《牧童短笛》旋律、和聲、調性和節奏的色彩性因素, 以清新流暢的線條和呼應對答式內的二聲部復容調旋律, 向人們展示了牧童放牧、吹 笛、玩耍、回家的情景。作品顯示段採用了傳統的民間舞蹈 風格,節奏、旋律較為歡快,把一個騎在牛背上、悠閑地吹著笛子、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躍然紙上,使人眼前不禁浮現 出畫家李可染的《牧童短笛圖》, 彷彿走進一個山清水秀的 大自然,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作品中段以熱烈明快的 節奏與顯示段形成了強烈對比,使人們在以五聲調式為主體 的和聲音程的替換中依稀看到兩個牧童在阡陌上追逐戲耍, 領略到一股濃濃的充滿清新淡雅的鄉土氣息。作品再現段採用了我國傳統樂器笛子的加花變奏手法, 以婉轉動人而富於 動感的旋律生動再現了牧童在盡情玩耍之後的情景,使人們 彷彿看見玩童在玩耍盡興之後隨著悠揚的旋律漸漸遠去,給 人一種回味無窮、餘音裊裊的感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