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試賞析詩句

試賞析詩句

發布時間: 2020-12-24 02:28:07

Ⅰ 20首古詩賞析


2.江 雪
千山鳥飛約,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後的作品,歷來為人們所稱誦。這首小詩,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極其洗煉的文筆,勾勒出一位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藝術地概括了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的險惡,表現了他毫無畏懼、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詩中所寫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見飛鳥的形影,條條小路,也都沒有人們的足跡。整個大地覆蓋著茫茫白雪,一個穿著蓑衣、戴著笠帽的老漁翁,乘著一葉孤舟,在寒江上獨自垂釣。看,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寒江獨釣圖啊!這幅畫面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大家知道,在藝術作品中,絕不會有「純粹」的風景詩或風景畫。在它們裡面總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現實內容的。事實上,風景詩中的極品,盡管通篇花鳥,滿紙煙霞,但必然是字字看來皆是景,聲聲細味總是情。這首詩,也不例外。只要我們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經歷,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3、絕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此詩為杜甫入蜀後所作,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里的風景畫,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簡直就象燃燒著一團旺火,多麼綺靡,多麼燦爛!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
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4。清平調詞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第一首,一起七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想」字有正反兩面的理解,可以說是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像為雲,把容貌想像為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下面,詩人的想像忽又升騰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瑤台。「若非」、「會向」,詩人故作選擇,意實肯定:這樣超絕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玉山、瑤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襯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聯想到白玉般的人兒,又象一朵溫馨的白牡丹花。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5,清平調
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第二首,起句「一枝紅艷露凝香」,不但寫色,而且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那裡及得到當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須脂粉,便是天然絕色。這一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抬高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托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楊貴妃名玉環)。後人據此就編造事實,說楊妃極喜此三詩,時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脫靴,認為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李白詩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瞞不過博學能文的玄宗,而且楊妃也不是毫無文化修養的人。據原詩來看,很明顯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強加曲解,其實是不可通的。

6.清平調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實。起首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詩到此處才正面點出,並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三字再來一統,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了。由於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恨都為之消釋了。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干,多麼優雅風流。

7.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在翠綠色的柳樹枝頭上,兩只黃鸝正在對話,一行美麗的白鷺向著尉藍色的天空飛去,杜甫客居在客棧,他打開窗戶,看到對面西嶺山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再往前門河邊看,一艘艘船隻准備要到很遠的東吳去,很壯觀。 賞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於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後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原文: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鬱郁蔥蔥,
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
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
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
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
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 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幹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譯文]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每一座山峰都塗上落日的余暉。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我看到這些人又並不相識,心情郁悶於是長聲歌唱《詩經》中「採薇採薇」的詩句
------------------------------------------------------------------------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並不覺得這首詩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可是,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象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裡律詩遂定型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於沈、宋六十餘年的王績,已經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一個勇於嘗試新形式的人。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①,遙隔②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③,平海④夕漫漫。

【評析】
這是一首懷鄉思歸的抒情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後寫欲歸不得的郁積。
全詩情感是復雜的。詩人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鴻圖。這種矛盾,就構成了詩的內容。
------------------------------------------------------------------------------

[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漁情。
〔析賞〕 古代雲夢本有二澤(湖),跨今之湖北省的長江南北,江北叫雲,江南叫夢。這兩句和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同是歌詠洞庭湖的名句,都是寫洞庭湖水之壯闊的-洞庭湖一片氤氳的水氣,蒸薰著整個雲夢澤,湖水波浪壯闊,直搖撼著岳陽城。
------------------------------------------------------------------------

黃鶴樓①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②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釋】
①黃鶴樓:在今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的黃鶴磯上,背依蛇山,俯瞰長江,與
岳陽樓、滕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 ②鸚武洲:在漢陽西南長江中。

【品評】
黃鶴樓始建於吳黃武二年 (223),以樓址在黃鶴磯得名。然而費文褘(音
衣)登仙駕鶴於此之說既見於《圖經》,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之說又見於《齊
諧志》,可見黃鶴樓因仙人乘黃鶴而得名,早以成為民間傳說。崔顥於仕途失
意之時來登此樓,其感受與傳說拍合,觸動靈感、發此浩歌。前半篇就傳說生
發:昔人與黃鶴俱去,空餘此樓,徒有黃鶴之名而已!弔古傷今,感慨淋漓。
又就「黃鶴去」騰空飛躍,突進一層:黃鶴飛去時白雲悠悠,黃鶴一去不返,
白雲依舊悠悠,然而也只是「空」悠悠而已!四句詩一氣貫注,盤旋轉折。雖
緊扣詩題,借鶴去樓空、白雲飄忽寫今昔變化,而詩人獨立樓頭的身影和百感
茫茫的心態,亦依稀或見。後半篇寫眼前景及由此引發的身世之感與思鄉之情。
晴川歷歷,芳草萋萋,煙波浩渺,暮靄迷濛,久游思歸,鄉關何處?望漢陽樹,
望鸚鵡洲,望江上,望鄉關,四顧蒼茫,飄泊無依,遂以「使人愁」感慨作結。
四句詩激情噴溢,順流直下,與前半篇形成有機的統一體。
此詩前四句借鑒南朝民歌和沈佺期《龍池篇》,運用了轆轤相轉的句式。
「黃鶴」三見,「空」字重出,每三句除「黃」字外全用仄聲,第四句以三平
調煞尾,第二聯「不復返」與「空悠悠」失對。這都不符合七律的要求。但由
於一氣轉折,自然超妙,且後兩聯格律精嚴,故論者不僅不以為病,而且視為
創體、奇格,高度贊揚。相傳李白登黃鶴樓,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
在上頭」之嘆;其後作《鸚鵡洲》、《登金陵鳳凰台》諸詩,均反復效法(見
《唐才子傳》 卷一、《唐詩記事》 卷二一、《瀛奎律髓》卷一)。宋人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雲:「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清
人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卷十三選此詩,評雲:「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
寫去,遂擅千古之奇。」
坐觀垂釣者, 空有羨魚情 。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長歌行(漢樂府)
作者: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希。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園里的葵花綠油油無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期待陽光。
溫暖的春天雨露滋潤陽光照,世上的萬物欣欣向榮多輝煌!
常常擔心寒秋季節將要來到,到那時花卉草木都衰敗枯黃。
時光流逝像萬條江河流東海,什麼時候啊它會再向西流淌?
年輕時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傷。
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它常採用賦、比、興、互文、反復歌詠的修飾手法及鋪陳、對比、烘托等技巧狀物抒情,這首《長歌行》便代表了這種特色。作者借百川歸海、一去不回來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全詩從青葵起興,聯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努力的結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長歌」適宜表達深沉的感情,這一首娓娓道來,有描述,有抒情,有嘆惋,也有勸勉,使整首詩含蘊細膩,余意無窮。既繼承了「歌以詠志」的傳統,又極富形式上的美感,便於反復吟誦。
野望-王績
王績
東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③懷採薇。
【評析】
此詩寫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樸素清新,流暢自然,力矯齊梁浮艷板滯之弊,是王縝的代表作之一。
首聯敘事兼抒情,總攝以下六句。首句給中間兩聯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遙呼尾句;使全詩籠罩著淡淡的哀愁。頜聯寫薄暮中的秋野靜景,互文見義,山山、樹樹,一片秋色,一抹落暉。蕭條、靜謐,觸發詩人彷徨無依之感。頸聯寫秋野動景,於山山、樹樹,秋色、落暉的背景上展現「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畫面。這畫面,在秋季薄暮時的山野閑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與「歸」,其由遠而近的動態,也依稀可見。這些牧人、獵人,如果是老相識,可以與他們「言笑無厭時」(陶潛《移居》),該多好!然而井非如此,這就引出尾聯:「相顧無相識」,只能長歌以抒苦悶。王績追慕陶潛,但他並不像陶潛那樣能夠從田園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園詩時露彷徨、悵惘之情。
此詩一洗南朝雕飾華靡之習,卻發展了南齊永明以來逐漸律化的新形武,已經是一首比較成熟的五律,對近體詩的形式頗有影響。
早寒江上有懷
作者: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韻譯】:
草木枯黃凋零了,陣陣鴻雁飛向南,
北風呼嘯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鄉是那鹿行山,茅廬就在襄水灣,
遙望遠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雲端。
思鄉眼淚已流盡,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遠方在天際,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問一問,迷路渡口在哪邊?
暮色蒼茫無所見,只見江海水漫漫。

【評析】:

這是一首懷鄉思歸的抒情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後寫欲歸不得的郁積。 全詩情感是復雜的。詩人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鴻圖。這種矛盾,就構成了詩的內容。

Ⅱ 優美詩句及賞析

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

賞析:月亮好似畫家,月光好似銀色顏料,月亮把月光倒進海中,海面馬上就閃爍著銀光。

摘抄:我望向連綿的群山,它們像率性舞動的水袖,像韻味無窮的五線譜。

賞析:啊,我好像已經看到那連綿的群山。群山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摘抄:等到朝陽細長的觸角探出雲層,金線一樣的光芒穿過樹葉的縫隙時,銀杏樹上又會傳來一聲接一聲的關門聲。

賞析:多秒的比喻啊!我能想像到光芒穿過樹葉的縫隙,那樹下一定有很多可愛的「小星星」。

摘抄:月亮慵懶地打了個哈欠,緩緩地離開天幕。

賞析:我從「慵懶」這個詞感受到月亮的生活是多麼舒適,真愜意啊!

摘抄:那一天早晨,露珠在我的睫毛上閃爍成七彩的光線,枝椏和草蔓靜靜地簇擁在我身旁。

賞析:多麼溫馨的一幅畫面啊!「我」就像媽媽,而枝椏和草蔓就像小寶寶一樣親昵地依偎在「我」身旁。

摘抄:愛,統治了他的王國,不用一隻利劍。—赫伯特

賞析: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你可以用它觸摸別人的心靈。

摘抄:它的枝頭上出現了一團團紫色和白色的雲,這是由許許多多小花朵組成的。

賞析:我從「一團團」這個詞感受到了那些「雲」一定是非常圓潤的,樣子一定非常可愛。

摘抄:梨樹下的石凳上灑著一片寂寞的光斑,四周彷彿還若有若無遺留焯薰衣草的氣息。

賞析:梨樹似乎非常孤獨,從它的身上散發出了憂傷的氣息,連薰衣草都被感染了。

摘抄:槐花落盡,兩棵樹在陽光下陪我們站著,青澀的小梨藏在枝葉下探頭探腦。

賞析:我從「探頭探腦」這個詞感受到了小梨像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子一樣,非常好奇,對什麼東西都想摸一摸。

摘抄: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地下細小的泥沙。

賞析:從這句話我懂得了:默默奉獻的人才是最寶貴的,他們就像詩句中的泥沙一樣。

摘抄:再往上,就是一座毛絨絨的綠色小山。

賞析:毛絨絨的綠色小山,我可以想像那些小草一定是柔柔的,輕輕的,非常可愛。

摘抄:窗外藍色的天際中涌動著柔軟如羽毛的白色。

賞析:那種白色一定非常輕柔,像「棉花糖」一樣,讓人一看就想咬一口。

摘抄:淡淡的秋日,太陽的溫暖光芒四處游盪。

賞析:陽光就好似一位悠閑的人,在這兒走走,那兒看看,十分愜意。

摘抄:不一會兒,卻颳起了北風,太陽不知被吹到什麼地方去了。

賞析:在我的眼裡,太陽是風雨無阻的。但是,在這個句子里,我看到了一個像氣球似的太陽。

摘抄:接著她就開始凝視窗外那片無邊無際的荒野—它向四處擴張,似乎想爬到天上去。

賞析:那荒野一定非常大,它似乎想佔有所有的東西,就連天空也不放過。

摘抄:她覺得曠野上刮來的風非常刺臉,好像一個無形的巨人在咆哮。

賞析:如果在這樣的風中奔跑,那麼我敢肯定風就像一根針或刺,扎進你的臉上,非常痛。

摘抄:暴風雨已經停歇,灰色的霧靄和雲團被一夜的風掃得乾乾凈凈。

賞析:風好像一個清潔工,用它的「掃把「把天空中所有不美好的東西都掃走了,讓人們能夠看到晴空萬丈的天空。

摘抄:下雨時我經常出去,躺在灌木叢下聆聽雨水落在石楠上的柔和沙沙聲。

賞析:如果我躺在灌木叢里,我會傾聽雨點打在池塘里發出的清脆聲音。這時,水面會對著雨點露出它的酒渦,微笑著。所有的植物都非常熱愛雨點,花兒對它點頭,樹葉隨它起舞……..

摘抄:靈感—這是一個不喜歡采訪懶漢的客人。—車爾尼雪夫斯基

Ⅲ 賞析詩句的方法技巧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有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結構模式等共四個層面的內容,其知識框架如下:
表達方式
一、抒 情方 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總論——情與景的關系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①觸景生情(景→情)
②以景結情(情→景)
③緣情布景
④寓情於景(有景無情)
⑤景略情在
(3)情景與哀樂的四種關系:
①以樂景寫樂情
②以哀景寫哀情
③以樂景襯哀情
④以哀景寫樂情
2、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區別:
①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
直接與間接抒情的相關范疇
1、點染 2、曲直 3、隱顯 4、移情
二、描寫方式(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1、虛實結合
「虛」的三類內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
(3)虛實結合的作用——「虛實相生」
①相反相成
②相輔相成
(4)「虛」與聯想、想像
2、動靜結合
常用方式——以動襯靜
3、點面結合
4、細節描寫
5、色彩的渲染
6、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7、白描
8、疏密
9、詩中有畫

Ⅳ 語文考試古詩詩句賞析

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賞析如下:
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准,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鑽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雲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里沒有什麼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願從官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並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後代,但他跟那些沉浮於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麼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麼能做到這樣?而後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採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心遠」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於這一軌道上的人群的脫離。

Ⅳ 好的詩句加賞析

次北固復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制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釋:次:停泊 北固山:在今鎮江市北,三面臨水,依長江而立。

潮平一句:意指水漲及岸,與岸齊平,亦見江面寬闊。 風正:順風

賞析: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寫長江兩岸風景,並抒發鄉思。行客要走的路還遠在青山之外,舟行駛在青山之間、綠水之上。綠水初漲,原來很高的兩岸變得和水面相平,以至於好像消失不見。江面上正吹著順風,但見江面上船帆高懸,正飛快的行駛著。殘夜未盡,太陽已經從東方大海中升起;江南春早,還在舊年已經有春意了。作者家在洛陽,舊年將盡,思鄉念切,因生托歸雁傳書之想。

此詩一開頭就著眼於江南的青山綠水;詩的第二聯,寥寥十個字,寫出了江南開闊的風景;第三聯新穎精警,毫無雕琢之痕,其中寄寓著漂泊異鄉的遊子之情,並自然而然的引出了第四聯。

Ⅵ 尋兩首經典的古詩,帶賞析的

【年代】:唐
【作者】: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內容】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賞析】: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歲。寶應元年(762)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即廣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過著飄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消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於此詩下自註:「余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劍外」乃詩人所在之地,「薊北」乃安史叛軍的老巢,在今河北東北部一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艱苦備嘗,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

真如春雷乍響,山洪突發,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郁積已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濤翻浪涌。「初聞涕淚滿衣裳」,就是這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第一個浪頭。

「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現。「薊北」已收,戰亂將息,乾坤瘡痍、黎元疾苦,都將得到療救,個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來的重重苦難是怎樣熬過來的,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可是,這一場浩劫,終於象惡夢一般過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鄉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了,於是又轉悲為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復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第二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更高洪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當自己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捲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一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首」,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這句寫「狂」態,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想到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聯寫「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狂想鼓翼而飛,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驚喜的感情洪流於洪峰迭起之後捲起連天高潮,全詩也至此結束。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後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流走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與兩「峽」兩「陽」的重復,文勢、音調,迅急有如閃電,准確地表現了想像的飛馳。試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多麼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眼前一閃而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詩人既展示想像,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確。

這首詩,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其餘各句,都是抒發忽聞勝利消息之後的驚喜之情。萬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瀉。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注》中引王嗣奭的話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朴愈真,他人決不能道。」後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此詩,贊其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詩也」(浦起龍《讀杜心解》)。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詠史》
【內容】:

兩漢本繼紹,新室台贅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繼紹:繼承。
新室: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稱帝之後,定國號為新。
贅疣:皮膚上生出的多餘的肉結,形容累贅無用之物,應予除掉。
嵇中散:即三國時魏人嵇康。
薄:鄙薄,瞧不起。
殷周:指殷湯王和周武王,二人皆以征戰得國。

【賞析】:
這是首詠史詩。通過對兩漢之際王莽篡權的歷史回顧,借古喻今。作者跳出了封建時代婦女生活的狹窄天地,發表了對社會、政治的一些見解。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Ⅶ 試賞析下詩的情感以及藝術手法。

考試說明①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 表達技巧一、抒情手法(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間接抒情:1 借景抒情—觸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2 借事抒情(即事感懷)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象徵) 托物寓理4 借古抒情--借古喻今、詠史言志、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懷古傷今5 借典抒情二、描寫手法(表現手法)1、襯托:正襯(烘托) 反襯2、反襯:以動襯靜 以聲襯寂 以明襯暗 以樂景襯哀情3、虛實結合(聯想和想像) 4、對比 5、抑揚 6、白描 7、細節描寫8、直接描寫與側面描寫(如:以對方寫自己)9、側面描寫:如視覺、觸覺、聽覺、嗅覺10、側面虛寫(曲寫):如以對方寫自己(委婉含蓄)寫景手法:襯托渲染 運用修辭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近景遠景 動靜結合 明暗結合 虛實結合 點面結合 工筆細描 粗筆勾勒 樂景寫哀 哀景寫樂三、修辭手法01、比興 02、比喻 03、擬人 04、對偶 05、對比 06、用典07、雙關:諧音雙關 08、誇張 09、疊字 10、互文 11、反問 設問12、反語 例:閱讀下面一詩,然後回答問題。墨梅 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問:本詩用了什麼手法看有什麼作用看答: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徵)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設題方法1、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藝術手法、表現手法、藝術技巧)。2、詩人是怎樣(用什麼藝術手法)抒發自己的情感的看有怎樣的效果看3、這首詩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現技巧、藝術技巧)看4、試結合詩的內容,分析詩人是如何使用 X X 這一手法的看 解題步驟1、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看2、結合詩句解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看3、這種手法怎樣生動形象地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看例: 早 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問: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看有何效果看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逗草蟲鳴地反襯環境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和心中由飄泊而引起的孤獨寂寞之感。(步驟三) 詩歌賞析幾例:除 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看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1、 第三句採用了一種很特別的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第三句採用曲寫 ( 側面虛寫)的寫法 (一) 。 詩句不直接寫自己思念故鄉,而寫故鄉的親人在這除夕之夜想念著千里之外的逗我地,這其實正是寫詩人自己思念故鄉和親人(二) 。 這樣寫,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為委婉含蓄,更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三)。2、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看詩中寫逗寒燈地有何作用看錶達了作者客居他鄉思歸不得的孤寂凄涼之情。逗寒燈地二字渲染了旅館氛圍的清冷和詩人心境的凄涼,使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切動人。 例:閱讀下面一詩,然後回答問題。小松 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問:從整體構思看,本詩採用了什麼藝術手法看請作簡要分析。答:本詩採用了托物言志(象徵、借物抒情、托物寓理)的藝術手法(表達技巧、藝術技巧、表現手法)。詩歌寫小松初長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雲大樹,其實是以小松喻人。這樣寫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 《早 梅》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前村深雪裡,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 先發望春台。 這首詩用了什麼手法來寫梅花?請具體說明。答:此詩用了對比修辭手法寫梅花。作者用逗萬木凍欲折地和逗梅花孤根暖獨回地逗昨夜一枝開地作對比。這樣寫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梅花的孤高傲雪的品格。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小令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看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看答:借景抒情。作者並未著意刻畫思鄉的愁苦,而是平靜地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涼畫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融情入景。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漂泊異鄉的遊子思鄉念家的傷感之情。 畫眉鳥 (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問:本詩表現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看從詩中能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看答:對比。詩人通過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借物詠懷抒情) 雨後池上 劉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1、 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的。比喻。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2、試從逗靜地與逗動地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Aa一二句以逗水面平地、逗明鏡地、逗照檐楹地等寫出了荷花池雨後幽美迷人的的靜態。b三四句逗忽起地地垂楊舞地以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逗萬點聲地響等,寫出了雨後池塘上的動態之美。B本詩既寫出了雨後池塘的靜態之美,又寫出了它的動態之美,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異常優美的雨後池塘春景圖。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竹枝詞 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問:本詩運用了什麼手法看錶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看答案:雙關修辭手法。逗晴地與逗情地同音,是雙關隱語。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但傳情含蓄,給女方獲得的印象是逗道是無情卻有情地。 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看請具體說明。這首詩的三四句運用了對偶修辭手法(步驟一)。逗芳樹地對逗春山地,逗花地對逗鳥地,逗自落地對逗空啼地(步驟二)。對偶的運用,使得本詩語言更加簡練、整齊,寫出了詩人逗春行地途中的所見所聞:有山有樹,有花有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逗花自落地 、逗鳥空啼地之景顯出了山中的寧靜,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絲傷春凄涼之情(步驟三)。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註:①甘露:寺名,在鎮江北固山上,下臨長江。②銀山:江中巨浪。1 這首詩在表達技巧上很有特色,請作出分析。1:a虛實結合。b前兩句寫彌漫山巔的雲氣直入枕中,讓人覺得好像千峰在側;松濤就在床下轟鳴,讓人覺得如臨萬壑深淵。在這里千峰、萬壑都是虛寫,c卻給了藝術體驗之真,把人帶入驚心動魄的藝術境界之中。2:a詩歌後兩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方法,b塑造出一種豪壯、崇高之美。c為了領略那銀山般浪濤的壯觀,領略那拍天而來的江河的氣勢,索性打開窗子放長江入室,以滌盪心胸。 柳州榕葉落盡偶題 柳宗元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註:①此詩寫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黨禍被貶永州十年後入京,復外放至更偏遠的柳州。1 這首詩的第二句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看請具體說明。答:承下啟下。逗意轉迷地上承第一句,逗春半如秋地下啟後兩句,從而在我與物,物與境之間起了結合作用。2 通觀全詩,是什麼原因使詩人產生逗春半如秋地的感覺看答: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a一是仲春時節,雨後榕葉落滿庭院,讓人錯以為秋風掃落葉;b二是自己再次被貶,仕途失意,遠離故鄉,心中凄迷悵惘,雖是春日,卻感覺如秋天一般。3 有人說三、四兩句將逗在物之境地與逗在我之情地融合無間,請以逗亂地字為例作簡要分析。解析:三、四兩句描寫了陽春季節花飛葉落鶯亂啼的逗境地,正因為滿庭的殘花落葉、鶯啼,觸動作者的情思,讓作者心意凄迷悵惘。一個逗亂地字正是詩人此時心境的寫照,鶯啼本無所謂逗亂地,是詩人心緒煩亂,才倍覺鶯啼之亂。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書湖陰先生壁二首(選一) [王安石]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①送青來。 【注】①排闥:闖進門來。闥,小門。 問: 逗兩山排闥送青來地一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看結合全詩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看 答:該句使用了擬人的手法。 寫開門見逗山地,逗兩山地似迫不及待地把蒼翠的山色逗送地進門來。點明擬人具體內容,化靜為動,化無情為有情,賦予山以靈性,生動地寫出了田園風光的盎然生機。 寫出了詩人身處其間的愉悅,表現了詩人對這種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從軍行 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問:最後兩句採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現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當時唐王朝強盛國勢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態,讀來令人豪情滿懷。逗牙璋地逗鳳闕地逗鐵騎地逗龍城地採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辭方法。 一往無前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問:逗古人地逗來者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逗獨地字表現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詩通過採用______________的表現手法,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的感情基調。 答:像燕昭王那樣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明君;孤獨寂寞凄涼;直抒胸臆;蒼涼悲壯。 滕王閣 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看檻外長江空自流。問:全詩採用的是____________的表現手法,其中前四句寫景,描寫的是_____________的景象,後四句抒情,表達的是____________的感情。整首詩的風格是_____的,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的詩句是______。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滕王閣的位置以及人們在滕王閣上宴樂的情景和滕王閣周圍秀美的自然景色;抒發了對物換星移、時光流逝、生命不能長存的感嘆;含蓄蘊藉,哀婉低沉;檻外長江空自流。 南鄉子[唐?李王旬]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借景抒情,用煙、雨、落花以及鷓鴣的叫聲來渲染出思鄉之情。詩歌中的意象分類一、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或敘寫別後的思念)1. 楊柳。它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逗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地,楊柳的依依之態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逗柳地與逗留地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逗今宵酒醒何處看楊柳岸、曉風殘月地等。2. 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如北周文學家庾信《哀江南賦》:逗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地逗長亭地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如柳永《雨霖鈴》中逗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地等。3. 南浦。南浦多見於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它成為送別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與屈原《九歌·河伯》逗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地這一名句有很大關系。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別賦》(逗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地)之後,南浦在送別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別詩詞中出現得則更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逗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地等。4. 酒。元代楊載說:逗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地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地,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逗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地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 二、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1. 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地特別是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地從良好的祝願出發,寫兄弟之情。意境豁達開朗,意味深長,用深邃無底而又美妙無空的自然境界體會人生。 2. 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逗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地 。元代《西廂記》結尾崔鶯鶯長亭送別時唱的逗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看總是離人淚地,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絕唱。3. 蒓羹鱸膾。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逗蒓羹鱸膾地,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逗蒓鱸之思地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後來文人以逗蒓羹鱸膾地逗蒓鱸秋思地借指思鄉之情。如曾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先生的《呈南懷瑾先生謝贈鮮味》詩:逗拜賜蒓鱸鄉味長,雁山甌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地使多少人灑下思鄉思親行行熱淚。4. 雙鯉。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逗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地再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逗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地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逗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地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逗搗衣地,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逗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看地 三、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1. 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徵。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逗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地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逗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地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2. 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逗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舍情。地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3. 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逗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地劉禹錫《竹枝詞》:逗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地李煜《浪淘沙》: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地李煜《虞美人》: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地宋代歐陽修《踏莎行》:逗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地秦觀《江城子》:逗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地4. 猿猴。古詩詞中常常藉助於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逗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地唐代杜甫《登高》:逗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地趙嘏《憶山陽》:逗可憐時節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地5. 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唐代李白《蜀道難》:逗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地白居易《琵琶行》:逗其間旦暮聞何物看杜鵑啼血猿哀鳴。地宋代秦觀《踏莎行》:逗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地等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另外,斜陽(夕陽、落日),也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鬱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地王維《使至塞上》: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地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逗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地 四、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逗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地詩人以飲露餐花寄託他那玉潔冰清、超凡脫俗的品質。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將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系在一起,如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地。宋人鄭思肖《寒菊》中逗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地,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中逗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地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毛澤東《採桑子· 重陽》里有逗戰地黃花分外香地句,把菊花置於一個戰爭環境,逗分外香地三個字凸現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2.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逗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地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逗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地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逗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地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逗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地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來寫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3. 松柏。《論語·子罕》中說:逗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地作者贊揚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高遠,啟迪了後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三國人劉楨《贈從弟》:逗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地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唐人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逗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地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唐人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中的逗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地,也以松柏來象徵孤直堅強的品格。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逗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地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白居易《養竹記》中,以竹喻人生,曉以樹德修身處世之道:逗竹似賢,何哉看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地張九齡的《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詩言簡意賅地贊美道:逗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地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有詠竹名句: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地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識。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了很多詠竹佳句,如:逗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地贊美了立於岩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5. 黍離。逗黍離地常用來表示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典出《詩經·王風·黍離》。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大夫經過西周古都,悲嘆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黍離》這首詩寄託悲思。後世遂以逗黍離地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國之悲。如姜夔《揚州慢》中有:逗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地6. 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逗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地以逗冰心在玉壺地比喻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張孝祥《念奴嬌》中的名句:逗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地表明自己的襟懷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類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揚州慢》:逗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地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杜甫《蜀相》:逗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地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發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1. 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紅豆又稱逗相思子地,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地詩人借生於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2. 蓮。與逗憐地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逗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地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3. 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逗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地 六、戰爭類意象(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嚮往)1. 投筆。《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逗投筆地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歌頭》:逗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地2. 長城。《南史·檀道濟傳》記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逗乃壞汝萬里長城!地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瓦解自己的軍隊。後來就用逗萬里長城地指守邊的將領。如陸游的《書憤》:逗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地3. 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逗樓蘭地代指邊境之敵,用逗破(斬)樓蘭地指建功立業。如王昌齡《從軍行》:逗青海長雲暗雪山,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地4. 柳營。指軍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後代多以逗柳營地稱紀律嚴明的軍營。5. 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逗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地後以其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逗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地6. 羌笛。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曲》:逗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地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逗中軍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地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逗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地范仲淹《漁家傲》:逗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地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七、閑適類意象(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嚮往)1. 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號為焉。後來逗五柳地就成了隱者的代稱。如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逗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負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地2. 東籬。陶淵明《飲酒》: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地後來多用逗東籬地表現辭官歸隱後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陰》:逗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地3. 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逗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地的句子,後來逗三徑地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逗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地 以上介紹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見寓意。其實,不少意象是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如:蟬,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的逗無人信高潔地,李商隱《蟬》的逗本以高難飽地逗我亦舉家清地,王沂孫《齊天樂》的逗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地,虞世南《蟬》的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地。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而寒蟬則是悲涼的同義詞。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逗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地,還未直接描寫別離,逗凄凄慘慘戚戚地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三國人曹植的 逗寒蟬鳴我側地(《贈白馬王彪》)詩句也表達同樣的情思。

Ⅷ 怎樣賞析詩句

詩歌賞析文章一般有兩種寫法:
⑴綜合分析法——通過對全詩的整體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這種體式下,較完整的寫法是:
A.作者簡介。
B.作品寫作背景簡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詩句的解釋或翻譯,詩句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詩句表達的意境)。
D.作品藝術手法分析(通常結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藝術特點的綜合評價(往往帶有總結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則可不寫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兩部分。
⑵主題分析法—就詩歌最突出的方面進行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
採用這種寫法時,往往只抓住一個方面,如意境、語言表現力、某一手法的表達思想情感的妙處等等。對於其他方面,則不論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較短小。
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採用那一種寫法,都應該有欣賞者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雲亦雲、甚或抄襲。
如何賞析古代詩歌作品
賞析古代的詩歌作品,是我們古代文學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們進一步進行研究的一個基礎,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古典詩歌進行分析呢?

首先要讀懂詩歌作品,這要求我們對一首詩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確的理解。如果連詩的本意都沒有弄懂,那麼我們又如何去對一首詩進行分析和鑒賞呢?吳小如先生在講到詩歌的鑒賞時,曾經提出「通訓詁」、「明典故」,這是讀懂一首詩的基礎。對於我們來說,古典詩歌或多或少的存在著語言障礙,對有些詩歌,我們必須依靠前人的注釋才能夠讀懂。而且古典詩歌中經常會運用典故,正確地理解典故的含義,對於讀懂詩歌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雲「詩無達詁」,對一首詩的理解自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畢竟還是有一個相對客觀的標準的,那就是要合乎情理,至少自己感覺這樣理解是合乎情理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才可能有說服力。

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詩歌進行分析:一是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及寫作情況,要深入分析詩歌作品,必須先了解作者。孟子曾經提出「知人論世」的文學批評方法,所謂的「知人論世」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詩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狀況以及詩人所處時代的狀況,這對我們正確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我們了解了中唐的政治形勢和柳宗元的遭遇之後,也就更能理解《漁翁》中那種迴避塵世、寄情山水的處世態度了。二是對作品自身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進行分析,對較短的作品,如律詩、絕句等可以逐句分析,對較長的作品可以作問題分析或段落分析。這是作品分析的主體。我們所分析的作品必然具有賞析的價值,我們在閱讀一首詩歌的時候,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自己的體會感悟,我們寫分析文章就是為了把作品的價值展現出來,把自己的體會感悟表達出來,作品的分析同時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注意辭采,要盡可能做到語言的優美凝練。三是可以結合與作品有可比性的其他作品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中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例如杜甫的《登岳陽樓》和孟浩然的《臨洞庭》都是描寫洞庭湖的佳作,但是我們通過對比就會發現《登岳陽樓》向我們展示了「詩聖」杜甫對國家命運的關注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悲憫,而《臨洞庭》卻只囿於對個人遭際的自傷自憐,相比之下,兩位詩人的胸襟品格、思想境界高下立判。四是了解作品的地位及影響,這也是我們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一個途徑,如我們了解了《橘頌》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完整意義上的詠物詩,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橘頌》的獨創,而這一手法對後代的詠物詩詞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

在分析作品的時候,如果我們做到這幾個方面,那麼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下面我們為大家提供幾篇作品分析的例文,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其中的前兩篇可以作為大家寫賞析文章的參考,第三篇可以做大家考試中回答作品分析題的參考。

一曲哀歌動古今

——《詩經·谷風》賞析

韋 卓

《谷風》這首詩屬於《詩經·邶風》。「邶」原來是周初的封國。朱熹《詩集傳》說:「武王克商,分自紂城,朝歌而北謂之邶(今河南湯陰南),南謂之鄘,東謂之衛,以封諸侯。」後來不久,衛國盡得邶、鄘之地。所以《詩經》中的《邶風》、《鄘風》實際上都是「衛風」。

衛國(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帶)地處中原,是周代文化發達的地區之一,衛國的勞動人民又特別愛歌唱,所以收在《邶風》、《鄘風》和《衛風》中的民歌比起其他各地的「風」詩要多,其中約有一半是涉及到愛情和婚姻的內容。因此,後世的一些衛道士們就說鄭、衛之風好淫,多桑間濮上之音,故而反對《鄭風》、《衛風》中的一些表現愛情和婚姻生活的詩篇,或者從經學的角度來曲解它們。

《谷風》是首棄婦詩,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女主人公對狂怒不已的丈夫的勸說,希望他不要遺棄自己;第二章寫被棄的女主人公回顧自己辛勤經營起來的家,遲遲不忍離去;第三章是女主人公對自己被棄的辯解和憤怒之情,以及對子女已不能顧及的悲痛;第四章寫女主人公回憶自已婚後在夫家一向勤勉持家和友愛四鄰;第五、六章寫女主人公回憶丈夫對自己今昔不同的態度。

全詩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氣寫出,一無疾聲怒顏之辭,盡是殷殷相訴的哀哀之語,通過女主人公自敘性的語言,把她善良溫順又帶軟弱的性格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女主人公是善良的。她在夫家處在艱難困苦的時候,不以夫家的艱苦生活為苦,而以在艱苦中與丈夫共創家業為樂,「昔育恐育鞠,及爾顛覆」,反映了她在與丈夫共患難時享受到的愛情歡樂。在鄰里關繫上,不管誰家有大災小難,她都盡力用心去幫助。「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匍匐」一詞,使女主人公救人急難的善良心地躍然紙上。女主人公善良的性格還表現在被棄後對子女的掛念。詩中並未用揪心摧腸的語言正面描寫她與兒女離別的場面,僅僅說:「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我自己尚且顧不上,哪裡還有功夫顧及留在夫家的兒女呢?在這話語的背後,潛藏在女主人公善良的心底的卻是對兒女牽腸掛肚的思念和對他們未來命運的擔憂!

詩中也多方面地描寫了女主人公性格的溫柔。這首先表現在她對故夫的一片痴情上。詩中沒用多少字句表現他們的愛情結合,但是通過女主人公的自敘,讀者可以感覺到他們的結合,仍是有一定的愛情基礎的。盡管他可能僅僅是迷戀著她的美麗,或者還加上她的能幹,而她對他卻是真情實意。她在夫家窮困之時嫁過來,與丈夫艱難地締造這個貧窮的家。「既生既育,比予於毒」,日子稍微好過,他卻變了臉,另有新歡。但她忍受著丈夫的冷臉相待,即使是丈夫翻臉相向,動輒挑起家庭糾紛,要遺棄她的時候,她還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力圖勸說他回心轉意。其次表現在她為自己被棄的辯白。丈夫喜新厭舊,怪她年長色衰,容顏不美,她執著地為自己辯解。詩用涇濁渭清作比,徑水濁,是因為和渭水相比較,如果涇水止而不流,也會是清的。言外之意,是說自己並非不美,在容顏上也不見得比新婦差到哪兒去,只是丈夫迷戀新婚宴爾的美人,再也不願接近故婦罷了。「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婉言勸說丈夫不能只看顏色不重心靈,固執地留戀著對丈夫舊情。當她得知丈夫完全絕情,愛情已成覆水,她仍末對丈夫的絕情予以正面的譴責,只用責備的口吻委婉地問道:以前的日子你都忘記了嗎?你以前也曾經是愛過我的呀!她眷戀著丈夫以前對自己的「愛情」,氣惱中帶有溫情,責備中帶有幻想。這種筆墨,把女主人公的溫柔痴情刻畫得入木三分,生動地描繪了一個中國古代勞動婦女溫柔美麗的動人形象。

作者還寫出了勤勞善良、溫柔多情的女主人公性格中的另 一面,那就是她的軟弱。對於家中艱苦繁重的勞作,她盡力承擔,任勞任怨,對丈夫在感情上的故意冷淡和折磨一再忍讓,甚至在丈夫已迎新入門,使她處在無可忍受的屈辱之中時,她還力爭丈夫改變主意;當她已遭遺棄,不得不回娘家時,仍然希望丈夫能來送行,哪怕是送出大門,「不遠伊邇,薄送我畿」。這種軟弱不禁使讀者在哀其不幸之餘幾欲怒其不爭了。當然,文學作品正是要描寫復雜多樣的人物性格。這軟弱固然是女主人公性格的弱點,但卻正是這篇作品的成功之處。作者正是要描寫一個具有溫柔而軟弱的特殊性格的特殊人物形象。正象《衛風·氓》中的女主人公的性格既溫柔而又剛強一樣,都是表現了不同人物的各自的不同性格,表現了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詩中的另一人物就是女主人公的丈夫。這是一個以色取人、冷酷無情的姦邪之徒,但是全詩沒有一句對他作正面描寫,作者採用虛寫手法,通過女主人公對自己命運的悲苦的傾訴來隱現他的性格。當他處在貧困之時,他看上了美麗善良、溫柔多情而又能乾的女主人公,騙取了她對他的愛情。即使在那時,他也不過把她當作過冬的乾菜,冬天一過,他便過河拆嬌,又迷戀上了在他看來更美麗漂亮的新人。為了達到遺棄妻子的目的,他無故掀起夫妻間的糾紛,從開頭「習習谷風,以陰以雨」的比興中,可以感到他陰沉沉的臉色,怒氣沖沖。他不聽妻子哀哀勸說,反用各種卑鄙殘忍的手段從身體上和感情上折磨妻子。作者把丈夫新婚之歡樂與妻子遭遺棄之悲苦對照起來寫,寫出了棄婦苦楚之深重,更反襯出丈夫絕情到了殘忍冷酷、全無心肝的地步。這些都沒有做正面的具體描寫來體現,只是通過女主人公的如泣如訴的陳述,將這個登徒子的丑惡嘴臉暴露無遺。這就是藝木上的虛寫。在這方面,《谷風》較之《氓》有不同之處,雖然都是刻畫了性格基本相同的男主人公的形象,但《氓》是通過女主人公的近乎指著丈夫鼻子的控訴來正面表現的,而《谷風》則是用側面和反面的襯托來表現的,兩者都收到了同樣的藝術效果,真可謂異曲同工。

這篇名作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除了以一實一虛的寫法刻畫了兩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之外,還用了其他的藝術表現方法。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善於運用氣氛的渲染。開頭兩句比興烘托出整個作品的哀怨悲若的基調,以冷雨陰風交加的天氣描寫,創造出一種悲劇性的藝術氛圍,給全詩定下了一曲哀歌的悲劇性的調子,使讀者一開始就沉浸在這種悲劇的藝術境界中。關於這兩句詩,朱烹說:「比也。習習,和舒也。東風謂之谷風。……言陰陽和而後雨澤降,如夫妻和而後家道成。「(《詩集傳》)但我們考察詩意看,下文以「以陰以雨」來形容「谷風」,正是說明「谷風」造成了陰雨不斷的惡劣氣候,明顯地描繪出了—派凄風苦雨的景象,象徵著下文的丈夫之「怒」,所以「谷風」應解為「來自溪谷的風,即大風」。 (余冠英《詩經選》)而「習習」也不是如朱烹說的「和舒也」,而應是「大風聲」。 (高亨《詩經今注》)此二句不僅為全詩奠定了悲劇的氣氛,而且這兩句本身也是丈夫狂暴性格的象徵,其含蘊就豐富深遠得多。但是這首詩確實用了比,而且所用的幾個比喻,不僅比喻得貼切,而且有變化,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人物性格和形象。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比喻丈夫只重顏貌而不重品德。「葑」和「菲」這兩種植物可食用的主要是長在地下的根莖,而不是長在地上的葉。所以人們采「葑」、「菲」主要是采其「下體」。而女主人公的丈夫所重的是女人的容貌而輕其德行。所以「采葯采菲,無以下體」,形象而生動地表現了丈夫好色的品格特徵。「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兩句是女主人公自比其苦的,朱烹說:「言荼雖甚苦,反甘如薺,以比己之見棄,其苦有甚於荼。」(《詩集傳》卷二)但這個比喻與前一個比喻不同,是用反話的形式提出,很深刻地表現出了女主人公被遺棄後的巨大痛苦。這兩個比喻的共同點是只提出用作比喻的事物,而沒有提出被比喻的事物,比喻的意思是借用作比的事物來表現的,這是借喻,形象與事物結合得隱約而更密切。但第二個比喻中又用了一個「其甘如薺」的比喻,用薺的甘甜比「荼」之「甘」(當然荼是苦的,但在女主人公看來,仍然是甜的),這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明喻。可見其用比方法是同中有變。用明喻的還有「宴爾新婚,如兄如弟」,不僅寫出了丈夫新婚之樂,而且對比了自己之苦。用借喻的還有「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比喻自己的容貌與新人相比較也不見得丑,也很生動形象。僅從以上幾個例子即可看出,本詩的比喻是同中有變,靈活而不呆板,鮮明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和性格,加強了詩歌語言的形象性。其次,本詩所用的比興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極質朴自然,毫不矯揉造作.

解答技巧
(一),解題入格
1,詩歌形象:身份+性格
2,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3,所抒感情:通過什麼內容+抒發(寄寓/揭露)什麼感情
4,體會意境: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麼意境
(一),解題入格
5,品味關鍵詞句: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8,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一),解題入格
9,體會詩歌情感: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逐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樂,黑暗官場之苦,離別思念之緒,貶官謫居之恨,時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詩歌內容: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麼+通過什麼手法+抒發什麼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二),答題程式
"寫什麼"方面:寫景抒情,詠物言志(情),懷古詠史,即事感懷,邊塞征戰,山水田園,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如何確定寫了什麼內容
(1)注意詩歌的題目
詩歌地題目往往告訴我們詩歌的內容.,確定了詩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的主題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題李凝幽居》思考:從這個詩題中可以看出什麼內容
【提示】說明詩的內容是描寫李凝的僻靜居處.
(2)仔細推敲關鍵詞句.
(3)注意詞語的隱含信息.
詩歌表達一個比較大的特點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個意思,而實際講的是另一個意思.
如"知否 知否 就是是綠肥紅瘦".
(4)調動知識積累.
例:提到王維和岳飛你會想到什麼
"怎樣寫"方面: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詩眼,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直抒胸臆,虛實相濟,繪形繪聲繪色,動靜結合,化靜為動,煉字,起承轉合,賦比興.
(二),答題程式
"為何寫"方面:抒發……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會現實,表現……的情趣,寄託……的情懷(愛慕,愁緒,惆悵,苦悶等),表達……的追求,流露……的傾向,發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跡,造就……的情致.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詩歌賞析的一般的步驟是敘析評.

Ⅸ 賞析詩句的答題格式

詩歌賞析答題格式熟記答題表達格式

1、【錘煉字詞答題格式】手法(表現手專法或修辭手法)屬+特點(描繪的內容)+表達作用(情感)

【答題格式】——採用了——的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的

___特點,表達了詩人—___的情感。

2、【品味語句答題格式】手法(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特點(描繪的內容)+表達作用(情感)

【答題格式】——採用了——的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的

表達了詩人__的情

3、【意象含義分析】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4、【表現手法的作用】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或文義+主旨情感) 5、【概括評價詩歌內容】這是一首什麼詩+詩歌寫了什麼(特點)+通過什麼手法+抒發什麼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越朴時刻擁有多位一線教學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講課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對小初高的語文成績提分十分有效,更設置了一鍵試聽功能,先體驗再付款,歡迎登錄越朴時刻小程序或下載注冊「越朴時刻」APP。

Ⅹ 賞析詩句的方法是什麼

這個是我前幾天回的過的一個問題,你可以參考一下:

文學賞析內的不是文學本身,容而是從語言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各個方面來詮釋的。有一篇文章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文章:【文學鑒賞方法舉隅】。

「入乎其內」就是走進作品。所謂:代為之思,其情更遠。而「出乎其外」就是直接從本質思維上去感知,即:遠而觀之,超然看世界。或者換個通俗的說法:旁觀者清。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我們走了多少崎嶇的路,而在於我們從中感悟到了多少哲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出乎其外】,比如《紅樓夢》的開篇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滄浪詩話》中說: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文學欣賞中不能出乎其外就會造成認知不足,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PS:樓主可以把具體的詩歌拿來分析。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