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延刺秦王

賞析延刺秦王

發布時間: 2020-12-24 02:13:11

『壹』 以易水送別,延刺秦王為素材,緊扣忘記與銘記話題結合個人理解寫一個150字的作文片段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以此得名,而短短的兩句乃永垂於千古。在詩里表現雄壯的情緒之難,在於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誇大;在能表現出那暫感情的後面蘊藏著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沖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於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於辨別真偽,於是字里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也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采烈的作品,右後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欺騙了自己的緣故。《易水歌》以輕輕二句遂為千古絕唱,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一定要有荊軻的身世。這正是藝術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窨而訴之於那永久的情操。
各不相關而有一個更深的一致,這便是藝術的普遍性。我們每當秋原遼闊,寒水明凈,獨立在風聲蕭蕭之中,即使我們並非壯士,也必有壯士的胸懷,所以這詩便離開了荊軻而存在。它雖是荊軻說出來的,卻屬於每一個人們那廣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來,我們在狹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記,在文藝上乃又認識了它,我們生命雖然短暫,在這里卻有了永生的意味。 專諸刺吳王,身死而功成,荊軻刺秦王,身死而事敗。然而我們久已忘掉了專諸,而在贊美著荊軻。士固不可以成敗論,而我們之更懷念荊軻,豈不正因為這短短的詩嗎?詩人創造了詩,同時也創造了自己,它屬於荊軻,也屬於一切的人們。

『貳』 延刺秦王一段起筆與易水送別有何不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陳凱歌把這一經典史詩般的歷史故事搬上了銀幕,著實令人欽佩,姑且不論本片的成敗得失,單就這種氣魄和膽識,中國也只有陳凱歌最適合當這種史詩電影導演的不二人選了。《刺秦》雖然沒有取得像《英雄》那樣的高票房和高關注度,更沒有像陳導上一部作品《霸王別姬》那樣獲得各種獎項的眷顧,但仍可稱得上是一部不大不小地傑作。劇情的主要結構相信許多中國人都能很熟悉,但這其中也不乏粉墨登場地愛情主題,這也同樣註定了它只是一部商業片。西元前3世紀的中國,為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雄心壯志的秦王嬴政(李雪健飾)汲汲營營於統一天下的大業。當時燕國為嬴政的心腹大患 ,為幫助他早日完成統一霸業,嬴政的青梅竹馬趙姬(鞏俐飾)於是 冒險至敵對的燕國卧底,假意策動刺殺嬴政的計劃。如此一來,一朝東窗事發,秦國便有出兵攻打燕國的名目。 但是在這個計謀得逞之前,嬴政發現了關於自己身世的秘密。嬴政並 非先皇的親生兒子,他的生父事實上是當時的宰相呂不韋(陳凱歌飾 )。嬴政知後又惱又怒,將生父呂不韋賜死,母後流放異地。為永絕後患,於是欲將所有知道這個驚人秘密的人趕盡殺絕。因此,他揮師攻打鄰近的趙國,捉拿知道真相的樊於期(呂曉禾飾)。但嬴政 違背了對趙姬「不攻打她祖國」的諾言,在趙國境內濫殺無辜,連手無 寸鐵的孩童也不放過,這種種的暴行看在深愛著他的趙姬眼中,實在難以忍受。趙姬於是改變初衷,決定假戲真做,與燕太子姬丹(孫周飾)同心協力策劃謀刺嬴政的行動。而執行這項任務的人選——死士荊軻(張豐毅飾)成就了一段「圖窮匕現」的經典歷史。 用今人的眼光讀解荊柯,他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職業殺手,說不定還可以被扣上「恐怖主義」的光榮罪名呢。不過,把他放在戰國時期,特別是在一個8000萬投資的電影里,那他就不是殺手,而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軻本是衛國人,其先人乃是齊國人,後來秦滅衛國,他逃亡到了燕國.而且讓我們更加感到以外的是,荊軻根本就不是一個擅長打鬥的武士。事實上,荊軻應該更是一個戰國時期常見的縱橫之士,他喜歡讀書,善於游說,有一定的學問,可以說他是個俠士,但他不是一個武夫。除了荊軻,電影里的秦王更是和史實里的有一定的差距。秦王是不是一個病態的君?在歷史中嬴政的前半期,其人格表現是相當好的,可以說他是一個寬容大度的君王,那時他決不是昏庸的暴君。這樣看來電影里的嬴政與史實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史實之間也相互矛盾。這樣一來,電影的戲說也就順理成章了。更何況從來就沒有那個所謂的趙女。 其實無論面對什麼史學家的質疑,我覺得陳凱歌都有駁斥他們的1條關鍵理由,因為史實雖然是史實,但卻沒必要蓋棺定論,無論你對史實有多麼高的研究,誰也不敢站出來說我親眼見過這些,只要大的方向沒變,對歷史中一些小矛盾、小細節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那就沒有人會為秦始皇站出來喊冤的。 秦王(李雪健飾)這個角色,滿懷壯志,剛愎自用之餘還帶著點神經兮兮地感覺,讓人想起李雪健的另一個權貴角色----宋江。不過,李式秦王依然讓我們眼前一靚,驚嘆之餘但又回味無窮。而披頭散發,頭系銅玲的大刺客荊坷,讓張豐毅來演,筆者一直很是不滿意,總覺的他演秦王更合適,但觀後終於明白了陳凱歌的良苦用心,原來發現張豐毅也會如此變態地搞笑······ 趙女(鞏俐飾)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沒有的,但如果片中沒有趙女卻又圓滿,因為刺秦很多的內心想法得從她嘴裡講出來,否則觀眾就沒有辦法搞清故事是怎樣發展的了。鞏俐來演這個角色實在是差強人意,而且讓我們有種如果沒有她感覺這故事就沒法看的感覺,畢竟她在一大幫的男人堆里的出現,顯得那麼嫵媚動人,秀色可餐。王志文的戲不是很多,但讓人印象很深刻,而且他在開場賺取人們笑聲之後,又在他臨死時讓人感到一絲惋惜。至於那個盲女,這好象是我見過周迅演過的比較早的電影角色了,如果她能這樣紅下去,那大家一定會記住她這部成功的「小」作。趙國官吏(潘長江飾)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真不知道還有他,看完後依然不相信這是真的,感覺依然怪怪的。但最吃驚的是趙本山的出場,不知道陳導是怎麼玩的······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得不提,作為萬縷的聯系,這里且不說藝謀和凱歌都拍攝了刺秦題材的電影《荊軻刺秦王》與《英雄》,更重要的是兩人各代表了刺秦的兩個極端,記得陳凱歌曾寫過一篇《秦國人》的文章,好像裡面提到了混跡陝西的張藝謀,因此,張藝謀可比做秦王,而作為祖籍在燕趙的陳凱歌正好可比做荊軻。凱歌是個理想主義者,這從他以前的作品中不難看出,由以《霸王別姬》為甚,程蝶衣是個戲痴,從一而終是他一生的追求,這也為這部公認的經典帶起了人們議論的談資。《荊軻刺秦王》也是這樣延續了這種情緒,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每個人身上都透露著理想主義。秦王為能讓秦國統一列國,丟掉了尊嚴,放棄了愛情,扼殺了親情;荊軻為了能天下太平,更是為了不在有屠殺趙國兒童的悲劇再次發生,毅然決然的走上了不歸路;趙女雖是個女流之倍,但其鮮明的個性一點也不比兩位大丈夫少,為了愛情,她放棄了容貌,為了自己的國家,將青梅竹馬的贏政視為了仇人,更為了天下的老百姓不在生靈塗炭,想出了竟可能的減少傷亡的計謀來完成統一大業,並贊成統一。這些都在陳凱歌的精神灌輸下,融入了角色的發揮。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有人說是較嚴整的歷史劇,風格在於寫實,是一段歷史在銀幕上的回放。我並不這么認為,在我看來,陳導在大的歷史方向沒有變化的前提下,融入了自己獨特的陳式思想,讓人從中吮吸到他作品中深藏在潛意識里的人性的酸甜苦辣。陳凱歌腦子里總有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熱情,在他眼中,電影則成了他抒發個人志向與感情的獨特視角,用來看待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刺秦》是這樣,《黃土地》,《霸王別姬》《和你在一起》都是這樣。 關於中國歷史題材的史詩電影實在是缺乏,在世界上能讓人知道的中國史詩片恐怕只有貝托魯奇的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的《末代皇帝》了,只可惜它卻是義大利人指導的英語片,而且過分好萊塢化,讓華夏子弟很是遺憾,陳凱歌深知這一點,民族的自尊心更是讓他有一種拍一部中國人自己的史詩電影的迫切願望。

『叄』 著名的荊軻刺秦王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我們讀到這兩句詩的時候,就會想到一個人、一件事:荊軻刺秦王。荊軻刺秦到最後為什麼沒有成功呢?

荊軻是戰國後期的衛國人,祖籍在齊國,後來才移居衛國。到了燕國後,人稱荊卿,和高漸離是好朋友。同時,他在燕國還得到了隱士田光的賞識。

當然荊軻最終犧牲是肯定了的,只是離秦王這樣近距離的刺殺的機會再也沒有了,後人也只能替他感到可惜,只能為他悲壯的英雄事跡點贊和傳頌了 。歡迎留言評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