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畫松

賞析畫松

發布時間: 2020-12-23 23:23:41

A. 《松鷹圖》賞析

中國花鳥畫,或折技,或截取某一自然界的鏡頭入畫,題材千年不易,但是畫家作畫時情緒、心境不同,其所寄託的精神世界就有所不同。因此,對花鳥畫的品鑒,大至畫家的器識才情,以及作畫時的精神信息,小至寫意魄力、章法筆墨,皆可耐人尋味,有共通今古曠世情懷的筆下再現;而其至妙境地,是器識、精神、筆墨的高度統一。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化境。

小得齋主思堂先生力制《松鷹圖》,畫松於下,中劈巨石,有鷹屹立於上,在形式上營造出直逼雲天的感覺。在人們習慣性思維之中,蒼松生長於高山奇岩之上,而松尚在石下,且巨石碩大無朋,把偉岸的松樹壓於石下,頓失其大。從整幅畫而言,松石皆只是配角,只有屹立於石上的雄鷹才是主角。此鷹目光如注,炯炯有神,遠眺雲天,令人為之振奮。這正如李苦禪先生所說的:「一幅寫意畫魄力如何,先不在筆墨而在於章法布局,要里出外進,大開大合。」「畫雖有限而意無窮,這是畫外求畫的辦法。」畫家對入畫素材的安排,無非是要引領讀者放開思想的空間,進入畫境,而產生無限聯想空間。

《松鷹圖》用筆輕靈,而見沉實,整體營造出清剛雋永、秀逸典麗的藝術意境。以濕筆淡墨寫松、石廓、鷹松,略施赭石於巨石、鷹眼、鷹嘴。雖然只有一墨一色,色彩卻極是其豐富:松針是透出濕氣的蒼潤,巨石現出沉積歲月的厚重,雄鷹則如秀羽之艷麗。由此可見畫家深得中國畫「運墨五色」的色彩妙諦。墨彩的運用,主要是考驗畫家的書法功底;這不只是畫家兼能書法,更重要的是,畫作能否以書法的筆致進行創作。這幅《松鷹圖》上,從松針的排布與雄鷹的墨團的間插,以及石廓的揮寫、苔點的點染,均可見畫家的書法與墨彩功力。

從畫作的章法筆墨,可以解讀到畫家的寫意魅力。「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所以傳統中國畫家,一般會特別指出自己的創作是在「寫畫」,這是傳統文人的價值情操所體現。《松鷹圖》的品鑒,首先應該注意到畫面的題字,有漢學泰斗饒宗頤、海上宿手周退密、粵海名儒徐續、陳永正、津門巨擘張牧石等先生。諸位博學名宿,在對後學作品給予支持肯定的同時,也從不同角度分析到畫作的內涵。其中,如饒宗頤先生之「挹翠」,從墨彩方面闡述畫作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徐續先生從畫作的章法帶出其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張牧石先生更多的述說著畫作的畫工;最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周退密、陳永正二先生的題詩,都從立意層次分析畫家所想,如周先生題曰:「振翮歸來喜欲呼,高瞻遠矚有何圖?而個狐兔披猖甚,六合煩君一掃除。」這便是畫家的深層寄託,也是其用時之想的表現。

其次,就是畫家對中國畫發展思考。通過《松鷹圖》的賞析,可以得知,畫家堅信傳統題材的傳承,堅守書畫同源的信條,以書作畫,既不刻意做古,更不著意於新,其著眼當下,便是畫家器識所表現。

B. 古詩畫松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傳統繪畫。
我們是北京聚賢閣書畫院。網路一下,就能找到我們。回也可以直接網路HI我。普通的答字畫裝裱好的20元起。可以直接裝飾或者送禮都行。如山水,牡丹。梅花,書法等。名氣大點的200元起。您是從事書畫行業么,不是的話也對您有用的。祝您生活愉快。

C. 關於 景雲 的《畫松》的幾個問題(兩個問題)

1、畫中那株松樹像一株真松樹似的, 在心中細細回想看能不能記得它, 哦!曾經在天台回山上見答到過, 石橋南邊的第三株就是它! 其實詩若是直譯出來的話,就沒有什麼意境了,最主要的還是慢慢體會作者當時的那種情感表現,和詩它特有的那種意境!.....個人觀點!! 2、《畫松》是一首為畫所提的詩,「畫松」二字應作名詞來解,而不是動詞,應理解為「畫中的松樹」。

D. 畫作賞析:

你這什麼話

朦朧之感

E. 松鷹圖的藝術賞析

高劍父一生不遺餘力地提倡革新中國畫,反對將傳統繪畫定於一尊;主張折衷版,即一方面折衷於傳權統文人畫與院體畫之間,又折衷於中國傳統繪畫與東西方繪畫之間;強調兼容並蓄,取長補短,存菁去蕪。在創作上,他對人物、山水、花鳥均有很高造詣,其畫筆墨蒼勁奔放、充滿激情。另外,他還長於書法,喜用雞毫筆,風格雄厚奇拙。
高劍父在中國畫傳統技法基礎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畫法,著重寫生,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具有南方特色,開創了嶺南畫派。《東戰場的烈焰》是畫家抗日戰爭時期的作品。畫家以西洋繪畫中的光影處理和素描關系,融進中國的墨筆來表現祖國河山被日本帝國主義轟炸後的情景,滿目瘡痍,一片廢墟。是畫家的親眼所見,也是畫家的寫生之作,畫家是以無比悲憤的心情來創作這幅作品的,以喚起民眾的覺醒和抗爭精神。正如右下角印章所刻:「亂畫哀亂世也。」明顯地表現出畫家的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思想。

F. 唐寅《山路松聲圖》賞析

《山路松聲圖》為唐來寅最具代表源性的作品,是他47歲時所作。此圖採用高遠法構圖,前景是古松掩映、巨岸崚嶒,山澗間有曲橋相連,橋上一高士信步緩行,一童子抱琴隨後。橋下瀑布自後景高山流瀉而下,時隱時現,層層飛泉是全畫的脈絡,它將山巒層層推高推遠,營造出幽深奇妙的境界。唐寅此圖所用的皴法明顯來自李唐、夏圭,但他改變了南宋院體側筆猛掃、鋒芒畢露的大斧劈皴之法,而是用中鋒兼用側筆,作細勁清秀的帶水長皴,並間以小斧劈皴和刮鐵皴,皴筆細密遒勁,流暢爽利,挺拔中見柔和。他的皴法已摻入沈周、文徵明的筆墨觀念,將其化為己用,在皴後以水墨暈染,使山峰於奇峭的風骨中蘊含了爽潔秀潤的雅逸之氣。同時在塊面的明暗處理上也脫去其師周臣塊面厚重的面貌,用濃墨皴染留出飛白,生動地表現出硬峭的質感。其古松的出枝之法亦來自周臣,有龍翔風翥之勢,令人嘆為觀止。

G.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歸淪得無人。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H. 描寫松古詩鑒賞

贈從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版終歲常端權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哀、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I. 世界美術作品賞析

一、莫奈《印象·日出》。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

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當時有個批評家,在文章中借用莫奈《印象。日出》一畫的標題,譏諷這個畫展的畫家是「印象派」。「印象派」最基本的一個特點,是由於他們吸收了當時一些科學家對於色彩的研究成果,通過自己的寫生實踐,發現了過去長期不被人們注意的一些色彩現象,從而在繪畫的色彩上引起了一個重大革新。

J. 請賞析明月松間照,起.清泉石上流這一句的妙處

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被雨水洗滌後的回松林,一塵不答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於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
「照」與「流」,一上一下,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彷彿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此時此刻詩人也彷彿覺得自己也被洗凈了一般,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造出如水月鏡般不可湊泊的純美詩境。此種禪意非隱居者莫屬。蘇軾把此聯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範之秀句。
簡單來說: 動靜結合,光色輝映,營造出一個雅緻脫俗、明媚空靈的迷人世界。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