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鄉愁賞析

鄉愁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3 23:22:49

『壹』 《鄉愁》賞析

鄉愁是一種綿延在心底的苦,就像愛情在某男某女間的生離死別一樣;鄉愁又是一種偉大的情愫,它佔領了我們心靈中最深邃的部分。
鄉愁是源於對往昔之物的特別緬懷,當夜雨響在耳邊,鄉愁也就如約而至在我們精神的海底。因為每次的歸去來兮,所以我們的鄉愁像西出陽關的旅人,充滿了驀然回首的美感。

我曾為鄉愁的純真浮想連翩,可一首童謠一段故事之後,我卻只能為鄉愁的解構而傷逝。鄉愁不是離我們越來越遠,就是被現代之物改造得面目全非。現實生活是物質的戰場,是沒有硝煙的金錢與道義的較量,是漸漸容不下鄉愁的避難所。精神性情愫的全面潰敗,工具主義的無往而不勝,我們的時代還有人類憩身休閑的後花園嗎?

也許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此當海峽般的鄉愁被摩登高樓慢慢遮蔽的時候,當血緣般的鄉愁被流行文化一舉稀釋的時侯,當大陸般的鄉愁被感官享樂全盤擊敗的時侯,我們無聊的心底或許已經忘了回家的方向。鄉愁還能成為鄉愁嗎?返身回顧之間,鄉愁曾是一段塵封歷史的精神勾連,故紙堆中驚雷的聲聲訴說,已在川流不滯的文化長河中傳說著「故人、故事、故園」的雋永靈魂。

當落日夕陽帶走了生命中春天的記憶,薄暮的黃昏你還能迎來考古者挖堀史海鉤沉的快樂嗎?

也許鄉愁的解構是一個無奈的現實。當它不成其為藝術品,當它被說成是感情的奢侈,當它已成一段淡漠的回憶,鄉愁的刻骨銘心豈不成了彌天大謊。

事實上,我們也正處在一個沒有鄉愁的物質社會,支撐我們心性的那座精神紀念碑,就在一場沒有暴風雨的災難中轟然傾倒。我們喜愛陌生的城市,我們流連於酒後的街頭,我們欣賞新鮮的演出,我們歡呼青春的流浪。

四海為家、浪跡天涯是多麼美!鄉愁是否只會讓我舉步維艱?更讓我們尷尬的是,回眸中靚麗如花的故園早在漫天的風沙中逝了它的容顏。我們又怎麼可能在久別重逢的最新一次邂逅中,為它驕傲的寫下最真的言辭。

鄉愁被工業文明放逐之後,聊以告慰的情感替代品,只能是機器流水線上製造的後天物質,它有助於身體的肌肉強壯,卻絲毫不問心靈的溫暖與否?現代化的「鄉愁版本」竟然是這么的新潮與另類:鍵盤敲打的「雨夜寄北」以網上傳情的驚鴻一瞥,成就鄉愁的未來時;電話情思的無聊濫觴,以話語的盛宴多餘的傾倒後現代的情感垃圾;支票匯款信用卡的包打天下,以最經濟實惠的功利交換把愛的精神脂肪一口吸干。

鄉愁難道真的只剩下情感空殼,它的後花園還在桃花深處嗎?假如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鄉愁的苦味你就可以放到一邊讓別人自斟自飲嗎?緬懷鄉愁,讓一世情緣唱得美一點再美一點!「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在遙遠的他鄉總有寂寞的時候,所以我們的筆端,我們的吟唱,我們的沉思,難免有鄉愁滿溢出來的芳香。那時候回不去的故鄉是那麼的可愛,像童年時母親在自己搖籃邊輕吟的那首兒歌。

我們會慢慢的懂得鄉愁是一本歷史的巨著,它送給我們的不僅是沙漠甘泉,也給人間的旅人澆灌上心智的露水。寄願鄉愁伴隨人類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墳冢中重新復甦,不要再讓我們人類丟失為數不多的幾畝夢田。

第一小節,此時的作者是「少小離家」為讀書,未經世事滄桑,略帶「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覺,更多的是對母親的依戀;
第二小節,妻子是相約一生共白頭的親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賞的亮麗風景。朗讀時應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絲絲溫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節,恰當運用顫音,表達一種如泣如訴的深深的哀傷;
第四小節,文章最後,詩人由個人的悲歡離合升華到家國之思:此時猶如樂曲達到高潮!所以要讀得盪氣回腸,一波三折。特別是最後一句要一字一頓,語調上揚,「在——那——頭」要氣流不斷,讀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詩人四個人生階段。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四個時間序詞也即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也就是濃濃的鄉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
B、小時侯(少年)——母子分離、長大後(青年)——夫妻分離、後來(中年)——母子死別、 現在(老年)——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C、運用了獨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難以捕捉的離愁別緒為具體可感的東西,這是詩歌創作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許多古典詩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餘光中從親歷的生活中選取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來寄寓情感,這種取象看似平常,卻蘊涵飽滿的詩情:
郵票——母子深情(濃烈) 船票——夫妻恩愛(熱烈)
墳墓——生離死別(悲痛) 海峽——思鄉念國(深沉)
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 並且用了「一枚、一張、一方、一彎」等量詞,是不是說明餘光中的鄉愁比較淡?
郵票雖小,牽系綿長母子情,船票雖窄,負載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墳墓載不下巨大的悲痛,淺淺的海峽阻礙了無盡的鄉思,落筆雖小,卻詩情飽滿。把鄉愁濃縮於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全詩以時間的變化組詩,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詩情層層推進升華,最後將鄉愁上升到民族和國家的角度

『貳』 鄉愁 席慕容的賞析

內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後的「生死之隔」,再內到對祖國大陸的感情容,不斷發展的情感,逐漸上升,凝聚了詩人自幼及老的整個人生歷程中的滄桑體驗。

不同階段的鄉愁,凝聚兩端的分別是:我——母親;我——新娘;我(生)——母親(死);我(遊子)——大陸(祖國)。鄉愁的對象,由具體的「鄉」,到抽象的民族的「鄉」,從地域之鄉,到歷史之鄉和文化之鄉。使「鄉愁」逐漸沉澱出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2)鄉愁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詩寫於1972年。餘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台灣。[5]當時由於政治原因,台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餘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

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叄』 席慕容的鄉愁的賞析

席慕容《鄉愁》賞析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席慕容的《鄉愁》一詩,雖只教了一回,我想,自己恐怕是再也忘不了了。我很為此而慶幸。是的,沒有人會這樣用比喻,也沒有人用這樣的比喻:故鄉是一首歌,還是故鄉這首歌像清脆而渺遠的笛聲,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然後情不自禁地,那自渺遠而切近,由模糊到清脆,載著連同那清輝撒滿大地的月亮,一齊朝自己的心海劃來……「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你聽到過這樣的比喻嗎?請你還是細細品一品吧,你就會發覺,這「模糊的悵惘」竟是如此傳神、又是如此貼切,將許多年以前故鄉的樣子在自己腦中的印象輕輕喚出:她模糊而又真切,真切卻又無法一一道出,無法一一道出,便在心靈深處生出一絲惆悵、一陣迷茫,正如那秋日早晨山間的濃濃霧氣籠罩,親人,雖在向將要遠行的自己揮手,然而,不斷為淚水充溢而變得迷濛的雙眼裡,如何又能清晰地去拍下親人也是自己依依難舍的那份衷腸,那聲聲祝願?也許,沒有人在認真品讀之後不為這連環扣般的精妙比喻喝彩。不僅如此,詩人心中對故鄉的思念已成為「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這不老的思念,又喚起了多少漂泊他鄉的人們濃濃的情思,綿綿的期待!元人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之句,用的是直抒胸臆筆法,其感受在詩人席慕容筆下,竟化作了如此含蓄、如此雋永的詩行!……於是,童年的歡笑,小夥伴的追逐,其間忘情的嬉戲……多年前故鄉留給自己的一幕幕畫面,竟變得如此親切,那割捨不斷的情絲又一縷一縷重新連接……

『肆』 餘光中鄉愁賞析

鄉愁是一種綿延在心底的苦,就像愛情在某男某女間的生離死別一樣;鄉愁又是一種偉大的情愫,它佔領了我們心靈中最深邃的部分。
鄉愁是源於對往昔之物的特別緬懷,當夜雨響在耳邊,鄉愁也就如約而至在我們精神的海底。因為每次的歸去來兮,所以我們的鄉愁像西出陽關的旅人,充滿了驀然回首的美感。

我曾為鄉愁的純真浮想連翩,可一首童謠一段故事之後,我卻只能為鄉愁的解構而傷逝。鄉愁不是離我們越來越遠,就是被現代之物改造得面目全非。現實生活是物質的戰場,是沒有硝煙的金錢與道義的較量,是漸漸容不下鄉愁的避難所。精神性情愫的全面潰敗,工具主義的無往而不勝,我們的時代還有人類憩身休閑的後花園嗎?

也許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此當海峽般的鄉愁被摩登高樓慢慢遮蔽的時候,當血緣般的鄉愁被流行文化一舉稀釋的時侯,當大陸般的鄉愁被感官享樂全盤擊敗的時侯,我們無聊的心底或許已經忘了回家的方向。鄉愁還能成為鄉愁嗎?返身回顧之間,鄉愁曾是一段塵封歷史的精神勾連,故紙堆中驚雷的聲聲訴說,已在川流不滯的文化長河中傳說著「故人、故事、故園」的雋永靈魂。

當落日夕陽帶走了生命中春天的記憶,薄暮的黃昏你還能迎來考古者挖堀史海鉤沉的快樂嗎?

也許鄉愁的解構是一個無奈的現實。當它不成其為藝術品,當它被說成是感情的奢侈,當它已成一段淡漠的回憶,鄉愁的刻骨銘心豈不成了彌天大謊。

事實上,我們也正處在一個沒有鄉愁的物質社會,支撐我們心性的那座精神紀念碑,就在一場沒有暴風雨的災難中轟然傾倒。我們喜愛陌生的城市,我們流連於酒後的街頭,我們欣賞新鮮的演出,我們歡呼青春的流浪。

四海為家、浪跡天涯是多麼美!鄉愁是否只會讓我舉步維艱?更讓我們尷尬的是,回眸中靚麗如花的故園早在漫天的風沙中逝了它的容顏。我們又怎麼可能在久別重逢的最新一次邂逅中,為它驕傲的寫下最真的言辭。

鄉愁被工業文明放逐之後,聊以告慰的情感替代品,只能是機器流水線上製造的後天物質,它有助於身體的肌肉強壯,卻絲毫不問心靈的溫暖與否?現代化的「鄉愁版本」竟然是這么的新潮與另類:鍵盤敲打的「雨夜寄北」以網上傳情的驚鴻一瞥,成就鄉愁的未來時;電話情思的無聊濫觴,以話語的盛宴多餘的傾倒後現代的情感垃圾;支票匯款信用卡的包打天下,以最經濟實惠的功利交換把愛的精神脂肪一口吸干。

鄉愁難道真的只剩下情感空殼,它的後花園還在桃花深處嗎?假如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鄉愁的苦味你就可以放到一邊讓別人自斟自飲嗎?緬懷鄉愁,讓一世情緣唱得美一點再美一點!「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在遙遠的他鄉總有寂寞的時候,所以我們的筆端,我們的吟唱,我們的沉思,難免有鄉愁滿溢出來的芳香。那時候回不去的故鄉是那麼的可愛,像童年時母親在自己搖籃邊輕吟的那首兒歌。

我們會慢慢的懂得鄉愁是一本歷史的巨著,它送給我們的不僅是沙漠甘泉,也給人間的旅人澆灌上心智的露水。寄願鄉愁伴隨人類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墳冢中重新復甦,不要再讓我們人類丟失為數不多的幾畝夢田。

第一小節,此時的作者是「少小離家」為讀書,未經世事滄桑,略帶「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覺,更多的是對母親的依戀;
第二小節,妻子是相約一生共白頭的親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賞的亮麗風景。朗讀時應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絲絲溫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節,恰當運用顫音,表達一種如泣如訴的深深的哀傷;
第四小節,文章最後,詩人由個人的悲歡離合升華到家國之思:此時猶如樂曲達到高潮!所以要讀得盪氣回腸,一波三折。特別是最後一句要一字一頓,語調上揚,「在——那——頭」要氣流不斷,讀出激昂慷慨之感。

『伍』 鄉愁賞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餘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

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

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由此,看到這首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構思極為巧妙。

(5)鄉愁賞析擴展閱讀:

《鄉愁》是詩人餘光中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了對故鄉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餘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餘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參考資料:網路-鄉愁

『陸』 鄉愁賞析100字

鄉愁賞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餘光中雖然身居海島。

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

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餘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

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 餘光中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6)鄉愁賞析擴展閱讀:

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由此,看到這首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構思極為巧妙。

『柒』 鄉愁 餘光中 賞析

1、此詩選擇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具有象徵性的意象,形象而濃烈地抒發了遊子思念故土的感情。

2、詩人藉助時空的變化來表達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抒發內心一種思念親人、眷戀故土、渴望祖國統一的思鄉愛國情懷。

3、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

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寄託在給家人的書信里,所以將鄉愁比喻為郵票;

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分居兩地,很難與家人相見,於是將鄉愁寄託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鄉愁比喻為船票。

後來,母親去世,作者與母親再也不能見面,於是作者就將愁緒比喻為墳墓。

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台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大同的強烈望。

4、最後一節中,作者在敘述自己思鄉的感情基礎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將所有海外遊子,港澳台同胞們鄉愁的心聲用一灣淺淺的海峽展現給了祖國同胞,將這種鄉愁的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紮根在人們心靈里。

5、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像,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中國情結。

(7)鄉愁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時,餘光中隨家人到了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捌』 鄉愁 賞析

1、對母親的思念、對妻子的依戀、對母親的懷念、對故土的眷戀
3、母子分別、夫妻分別、母子訣別、遊子與大陸的分別

『玖』 關於鄉愁的賞析300-500字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題,餘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餘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餘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