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四世同堂賞析

四世同堂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3 18:21:52

Ⅰ 老舍《四世同堂》主要內容,多一點詳細一點

第一部《惶惑》: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北平淪陷時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祁老人渴望圓滿的度過80大壽,然而日本人突然打進來,使表面本來和睦的胡同變得風雲四起。錢家二少爺與日本人同歸於盡,冠家人為取得日本人信任而告發錢家,錢默吟被迫下獄,錢家大少爺和錢夫人病死,祁瑞全在大哥的幫助下逃出城外開始抗戰。
冠家最終在靠出賣女兒色相的幫助下取得了妓女所所長的職位。瑞豐在妻子的幫助下進入教育局擔任科長,不顧瑞宣的反對變相為日本人做事服務。一邊在敵人的一番拷打之後,錢老人神志不清的出獄,在胡同鄰居的幫助下逐漸恢復神智,錢家兒媳產下一子。在經歷家破人亡的打擊後,錢老人逐漸認清日本人的面目,獨自一人在北平城內開始進行抗戰。
第二部《偷生》:在日本人的不斷傾軋下,北平人逐漸開始缺煤缺糧,胡同里除了冠家人其餘人的生活都變得越發貧乏,日本人也開始了對學校的思想控制,瑞宣不滿,向學校辭職進了英國使館工作。由於日本人內部的勢力更迭,瑞豐被新一波的勢力推下科長之位,藍東陽則成了新民會的幹部,胖菊子見勢改嫁給藍東陽,瑞豐變得一無所有灰溜溜的回到五號院。瑞宣的不合作態度使日本人抓走了祁家的長孫。
韻梅慌忙中託人找到了富善先生,請求富善先生幫忙,最後在富善的幫助下,瑞宣倖免於難,被救出監獄。日本人開戲園大會遭到錢老人的炸彈襲擊,其中小文夫婦被日本人殺害,尤桐芳英勇犧牲。由於眾人的告密,大赤包入獄,冠家被封,冠招弟不知所蹤,高第與曉荷流落街頭。
第三部《飢荒》:日本人的瘋狂戰爭使日本人開始經濟緊張,北平也隨之開始了斷煤斷糧的生活,祁家也開始食物緊缺,冬日也沒有煤火取暖。失勢的冠曉荷與瑞豐一同在街上游盪被日本特務抓走,大赤包在獄中被虐待致死,高第希望出城抗日在途中被當上特務的妹妹攔截最後回到北平在錢老人的指導下開始地下抗戰。
日本人為了節約糧食開始規定糧食份額,每人定量領取摻土的共和面。在這種糧食的摧殘下北平人開始流行傳染病,日本人在街上抓住得病的人進行活埋,孫七與剛被放出的冠曉荷慘遭活埋。瑞全得到組織的命令回北平進行地下工作,回到北平的瑞全遇見了特務招弟,兩人一番爭斗後,瑞全是殺死了自己的前女友。因為共和面的摧殘小妞子死在了母親的懷里,在韻梅的哭泣中人們被告知抗戰勝利,歡愉慶祝。
拓展資料:
1、賞析: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2、創作背景:《四世同堂》的創作開始於1944年。老舍對於小說的創作準備則開始於1941年,此時正是北平淪陷的第五個年頭,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文學在全民抗敵、同仇敵愾的情勢下,表現出統一的步調和普遍高昂的愛國情緒,老舍在這樣的環境下萌發了創作一篇關於抗戰題材的小說的想法,但是苦於缺乏合適的題材故而一度擱置。
直到1944年,抗戰進入反攻階段,老舍從夫人的經歷中想到了一個完整的小說框架,於是開始在陪都重慶書寫這部小說。小說的寫作延續了4年,其間經歷了抗戰勝利以及作者被邀出國講學,直至1948年,老舍才在美國完成了這部達百萬言的長篇巨制。
3、作者介紹: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正紅旗)。中國現代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Ⅱ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

祁老太爺:

代表著清朝人。一腦子的中庸之道,主張一切事情「忍」為先。

祁天佑(太太):

代表著清朝與民國之間的人。一個正直的生意人,一個總以「和氣生財」為宗旨的人,因不忍於日本人「我是奸商」的侮辱而選擇跳河自殺。

老大瑞宣:

純粹的民國人。與祖父在年紀上只差四十歲,而在思想上卻相差有一兩個世紀,是四世同堂的頂樑柱;是一個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知識淵博,懂英語,為謀生而屈於英國府作事。也因之被日本人帶入獄一次,後配合老三搞地下工作,敢於承擔大事,時時憂國,是本書真正的主角。

老二瑞豐、藍東陽、冠曉荷(丁約翰):

瑞宣眼中的一群最無聊的人。除曉荷外,他們都曾有過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正如書中所說:「他們丑,臟,無恥,狠毒,他們是人中的垃圾,而是日本人的寶貝」,是由日本的「支那通」鑒定的超等順民;他們敢於巴結日本人,他們敢於落石下井,特別是瑞豐,在老大入獄時,竟能心安理得的離去,無不使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三瑞全(高弟):

活力的象徵,希望的所在。敢於反抗日本人的中國人的代表。其勇敢,機智,果斷和日漸的成熟,使每個中國人都感到激動和欣慰,雖然他只出現在故事的一前一後,但他抗戰的身影卻始終伴隨著我們,直到勝利。

小順兒、妞子:

將來的中國人。也許他們會過早的成熟,但我們希望他們永遠有兒童的天真、可愛。戰爭告訴我們:即使是將來的人,也會死於飢荒(像妞子)。但願將來的世界不再有戰爭,但願世界永遠和平!

錢默吟:

由詩人演變成戰士,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痛苦。雖己年逾花甲,卻仍奔忙於抗日的活動之中,其堅定的信仰、頑強的毅力,讓人自慚形穢。如果在現實中碰到這樣的一個人,我想你一定會自覺地向他敬禮。

大赤包(招弟,胖菊子):

亂世中崛起的一條母狼。她的獨擋一幟,她的雷厲風行,使人佩服;她的狠毒,她的陰險絕不亞於西大後。如果有霸主的話,她就是北平城天字第一號的女霸主。

李四爺(白巡長,長順):

一個「喜歡」辦喪事的人,不過,在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不能缺少這樣樂於助人的人,可悲的是,到最後他不能替自己辦喪事。

Ⅲ 四世同堂好句賞析

  1. 患難是最實際的,無可倖免的;但是,一個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設法在患難中找縫子,逃了出去——盡人事,聽天命。總之生在這個年月,一個人須時時勇敢的去面對那危險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險的事。你須把細心放在大膽里,去且戰且走。你須把受委屈當作生活,而從委屈中咂摸出一點甜味來,好使你還肯活下去。

  2. 一個真認識自己的人,就沒法不謙虛。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能誠實。瑞宣認識他自己。他覺得他的才力、智慧、氣魄,全沒有什麼足以傲人的地方;他只能盡可能的對事對人盡到他的心,他的力。

  3. 他知道在人世間,他的盡心盡力的結果與影響差不多等於把一個石子投在大海里,但是他並不肯因此而把石子可惜的藏在懷中,或隨便的擲在一汪兒臭水裡。他不肯用壞習氣減少他的石子的堅硬與力量。打鈴,他馬上拿起書上講堂;打鈴,他才肯離開教室。他沒有遲到早退的,裝腔作勢的惡習。不到萬不得已,他也永遠不曠課。上堂教課並不給他什麼欣悅,他只是要對得住學生,使自己心中好受。

  4. 生在某一種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個文化是什麼,像水中的魚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麼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觀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夠客觀的來觀察的旁人,又因為生活在這種文化以外,就極難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點胭脂,斷定他美,或幾個麻斑而斷定他丑。不幸,假若這個觀察者是要急於搜集一些資料,以便證明他心中的一點成見,他也許就只找有麻子的看,而對擦胭脂的閉上眼。

  5. 你們的糊塗使你們瘋狂,你們只知道你們是最優秀的,理當作主人的民族,而不曉得沒有任何一個民族甘心作你們的奴隸。中國的抗戰就是要打明白了你們,教你們明白你們並不是主人的民族,而世界的和平是必定仗著民族的平等與自由的!

  6. 侵略者要是肯承認別人也是人,也有人性,會發火,他就無法侵略了!日本人始終認為咱們都是狗,踢著打著都不哼一聲的狗!

  7. 山洪巨浪沖破了石堤,毀滅了村莊,淹死了牛馬,拔除了老樹,而不能打碎了一點渣滓。

  8. 沉默有時候是最保險的。

Ⅳ 四世同堂祁瑞人物賞析

簡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從老回一代答市民身上留下來的性格特徵,又接受了新式教育,這就使他的內心和行動都充滿了矛盾。
他是祁家的長房長孫,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來自新與舊兩方面的作用力。他善良,正直,具有愛國思想,卻又軟弱忍從,受著傳統文化思想的束縛,既想「盡孝」,又想「盡忠」,只得在不能兩全的境地中優柔寡斷,苦悶不已,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家庭觀念與民族意識之間的矛盾。他的思想中愛國思想還是佔主導面,但他最終還是從矛盾、苦悶中得到解脫,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Ⅳ 四世同堂摘抄加賞析

「那,我不放心!」金三爺臉上的紅光漸漸的消失,他的確不放心親家。「那不行!連你,帶我的女兒,都歸了我去!我養活的起你們!你五十多了,我快奔六十!讓咱們天天一塊喝兩杯吧!」
此處描寫金三爺的語言,從他說的話和他所想的,可以看出金三爺是一個有責任,重情義,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他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不論是貧窮還是身份低下,只要有困難,能幫就幫!
日本人最厲害的一招是賭閉了北平人的耳朵,不許聽到中央的廣播,而用評戲,相聲與像哭號似的日本人歌曲,麻醉北平人的聽覺。可是,瑞宣還設法去聽中央的廣播,或看廣播的記錄。他有一兩位英國朋友,他們家裡的收音機還沒被日本人拿了去。聽到或看到中央的消息,他覺得自己還是個中國人,時時刻刻的分享著在戰爭中一切中國人的喜怒哀樂。
本段諷刺了日本人的惡毒,也描寫了中國北平的老百姓受壓迫的痛苦生活。瑞宣十分愛著祖國,他盡全力希望聽到些關於中國的消息,可也被逼無奈,大部分的消息都被日本人動了手腳。可想而知,當初的中國以及百姓們又多麼困難,艱苦。在當時的情況,如果所有乃至全國人民能像瑞宣這樣的,中國肯定是戰無不勝的。
瑞宣說不出話來。在他的理智上,他知道每一個中國人都該為保存自己的祖墳與文化而去戰斗。可是,在感情上,因為他是中國人,所以他老先去想每個人的困難。他想:長順若是拋下他的老外婆,而去從軍,外婆將怎麼辦呢?同時,他又不能攔阻長順,正如同他不能攔阻老三逃出北平那樣。
寫出了瑞宣為家憂,為國愁的矛盾心理。幾年來,總是因為這個不愉快。他是家中的男子漢,應當為家分擔,也應當照顧家中的每一個人。可他,也是一個響當當的中國人,也應該支持有志青年去幫助自己的國家。但是卻總因為某些原因:家中有老有小啊···沒人照顧啊什麼的總是躊躇。能看出來他對此事的無奈,沒有任何合理的辦法,必須從中選一個,逼得他很是糾結。
天佑太太首先來到。韻梅,還沒能杵開一塊磚,也跑了過來。兩個婦人一邊一個扯住老人的雙臂,往院子里扯。老人跳起腳來,高聲的咒罵。他忘了禮貌,忘了和平,因為禮貌與和平並沒給過他平安與幸福。
本段寫出了祁老人的憤怒,已經忍受不了世上的不平!他對人謙遜,禮貌;呼籲和平了一輩子,可到頭來,連自己的兒子也保不住!此時的他心裡之有怨,只有恨!

Ⅵ 四世同堂摘抄賞析

1、「那,我不放心!」金三爺臉上的紅光漸漸的消失,他的確不放心親家。「那不行!連你,帶我的女兒,都歸了我去!我養活的起你們!你五十多了,我快奔六十!讓咱們天天一塊喝兩杯吧!」

賞析:此處描寫金三爺的語言,從他說的話和他所想的,可以看出金三爺是一個有責任,重情義,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他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不論是貧窮還是身份低下,只要有困難,能幫就幫。

2、「即使他說服了一個山木,又有什麼用處呢?況且,還不見得就能說服得了他呢。」

賞析:瑞宣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是有用還是無用。如果這樣做傷害了好人,如果那樣做沒用——還是不說也不做,選擇沉默吧!其實瑞宣心中有一個堅定的道德原則,只是遇到具體事件時,他總是思慮過多,不能斬釘截鐵。有文化有思想而沉默的人,是性格所致。

3、瑞宣說不出話來。在他的理智上,他知道每一個中國人都該為保存自己的祖墳與文化而去戰斗。可是,在感情上,因為他是中國人,所以他老先去想每個人的困難。他想:長順若是拋下他的老外婆,而去從軍,外婆將怎麼辦呢?同時,他又不能攔阻長順,正如同他不能攔阻老三逃出北平那樣。

賞析:寫出了瑞宣為家憂,為國愁的矛盾心理。戰爭爆發期間,他心裡燃燒著一把火,一把要為祖國拚命的火種。可是這火燃燒不了,因為他面對的是上上下下四代人,他是家族的主心骨,所有人包括他都覺得,家族離開了自己存活不了。

4、天佑太太首先來到。韻梅,還沒能杵開一塊磚,也跑了過來。兩個婦人一邊一個扯住老人的雙臂,往院子里扯。老人跳起腳來,高聲的咒罵。他忘了禮貌,忘了和平,因為禮貌與和平並沒給過他平安與幸福。

賞析:本段寫出了祁老人的憤怒,已經忍受不了世上的不平!他對人謙遜,禮貌;呼籲和平了一輩子,可到頭來,連自己的兒子也保不住!此時的他心裡之有怨,只有恨!

5、「積極的,我沒做出任何事來;消極的,我可是保持住了個人的清白!」

賞析:為了家庭的溫飽安好,瑞宣可以去英國府找份工作。雖然心裡不是滋味,但他能夠原諒自己。雖然他沒有赴國難,但他絕不做漢奸!寧可犧牲生命,也要保全愛國的忠貞。在瑞宣的心中,有一條邊界線,就是你讓我怎麼著都可以,就是不能賣國,既然不能保國,我最起碼不能賣國。

Ⅶ 對四世同堂片段進行賞析。

1、摘抄:

「那,我不放心!」金三爺臉上的紅光漸漸的消失,他的確不放心親家。「那不行!連你,帶我的女兒,都歸了我去!我養活的起你們!你五十多了,我快奔六十!讓咱們天天一塊喝兩杯吧!」

賞析:

此處描寫金三爺的語言,從他說的話和他所想的,可以看出金三爺是一個有責任,重情義,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他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不論是貧窮還是身份低下,只要有困難,能幫就幫!

2、摘抄:

日本人最厲害的一招是賭閉了北平人的耳朵,不許聽到中央的廣播,而用評戲,相聲與像哭號似的日本人歌曲,醫學專用北平人的聽覺。可是,瑞宣還設法去聽中央的廣播,或看廣播的記錄。

他有一兩位英國朋友,他們家裡的收音機還沒被日本人拿了去。聽到或看到中央的消息,他覺得自己還是個中國人,時時刻刻的分享著在戰爭中一切中國人的喜怒哀樂。

賞析:本段諷刺了日本人的惡毒,也描寫了中國北平的老百姓受壓迫的痛苦生活。瑞宣十分愛著祖國,他盡全力希望聽到些關於中國的消息,可也被逼無奈,大部分的消息都被日本人動了手腳。

可想而知,當初的中國以及百姓們又多麼困難,艱苦。在當時的情況,如果所有乃至全國人民能像瑞宣這樣的,中國肯定是戰無不勝的。

3、摘抄:

記住我這幾句話,老三!記住了,在國旗下吃糞,也比在太陽旗下吃肉強。

賞析:

老舍先生借主人公----祁老爺子的長孫祁瑞宣之口,發出的鐵骨錚錚的肺腑之言。這是他的三弟,青年學生祁瑞全,准備逃出北平,追隨抗日隊伍,夜間來向他一向敬佩的大哥辭別時,瑞宣給他三弟的臨別贈言。

國破家亡的時代,一個有良知和正義感的文人,一個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的作家,當他將滿腔熱血傾灑在筆端,他手中的筆,和戰士手中的槍有著同樣的份量和威力。

(7)四世同堂賞析擴展閱讀

《四世同堂》的第一部《惶惑》從1944年11月10日起就在《掃盪報》(抗戰勝利後改為《和平日報》)上開始連載,1945年9月2日載畢。

《惶惑》成書於重慶,後交於良友公司發行,但該公司以種種關繫到勝利後半年才在上海印成出書,而出版售罄後,也未再版。

第二部《偷生》1945年5月1日起在重慶《世界日報》上開始連載,同年12月5日載畢。

後良友公司因營業問題尚未恢復,老舍將書稿備價贖回,將第一部《惶惑》與剛完成的第二部《偷生》一起於1946年11月改交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第三部《飢荒》是老舍赴美美講學期間在美國自己租的公寓創作完成的。

《四世同堂》老舍規模最大、寫作時間最長的作品,也是抗戰文學乃至中國現代文學的豐碑。

一座民族主義文學的豐碑。也是唯一正面描寫抗戰時期普通民眾生活的長篇抗戰小說。

《四世同堂》是老捨生前自認最好最滿意的作品。

Ⅷ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精彩段落

教育局的客廳里坐滿了人。長順找了個不礙事的角落坐下。看看那些出來進去的人,再看看自己鞋上的灰土,與身上的破大褂,他怪不得勁兒。這幾天來他所表現的勇敢,心路,熱誠,與他所得到的歲數,經驗,與自尊,好象一下子都離開了他,而只不折不扣的剩下個破鞋爛褂子的,平凡的,程長順。他不敢挺直了脖子,而半低著頭,用眼偷偷的瞭著那些人。那些人不是科長科員便是校長教員,哪一個都比他文雅,都有些派頭。只有他怯頭怯腦的象個鄉下佬兒。

雖然如此,陽光一射到城樓上,一切的東西彷彿都有了精神。驢揚起脖子鳴喚,駱駝脖子上的白霜發出了光,連那路上的帶著冰的石子都亮了些。一切還都破舊衰老,可是一切都被陽光照得有了力量,有了顯明的輪廓,色彩,作用,與生命。北平象無論怎麼衰老多病,可也不會死去似的。孫七把瑞宣領到一個豆漿攤子前面。瑞宣的口中發苦,實在不想吃什麼,可是也沒拒絕那碗滾熱的豆漿。抱著碗,他手上感到暖和;熱氣升上來,碰到他的臉上,也很舒服。特別是他哭腫了的,乾巴巴的眼睛,一碰到熱氣,好象點了眼葯那麼好受。噓了半天,他不由的把唇送到了碗邊上,一口口的吸著那潔白的,滾熱的,漿汁。熱氣一直走到他的全身。這不是豆漿,而是新的血液,使他渾身暖和,不再發噤。喝完了一碗,他又把碗遞過去。

月亮上來了。星漸漸的稀少,天上空闊起來。和微風勻到一起的光,象冰涼的刀刃兒似的,把寬靜的大街切成兩半,一半兒黑,一半兒亮。那黑的一半,使人感到陰森,亮的一半使人感到凄涼。李四爺,很想繼續聽著大夫的話,可是身上覺得分外的疲倦。他打了個很長的哈欠,涼風兒與涼的月光好象一齊進入他的口中;涼的,疲倦的,淚,順著鼻子往下滾。揉了揉鼻子,他稍微精神了一點。他看見了護國寺街口立著的兩個敵兵。他輕顫了一下,全身都起了極細碎的小白雞皮疙疸。

(8)四世同堂賞析擴展閱讀: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