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3.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4.青靄入看無
5.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⑶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的深刻含義
意在說明北宋一些人並未吸取南朝滅亡的教訓,仍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仍在粉飾太平,尋歡作樂。
⑷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_________,__________。
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版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權簇。征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⑸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藝術手法是什麼
借古諷今、暗喻、對比
⑹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出自何處
王安石的 《桂枝香 金陵懷古》最後一句
原文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專。千里澄江似練屬,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譽。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⑺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擔憂
表達了作者對執政者和權貴沉溺享樂不知亡國將近的焦慮和痛心。
出處《桂枝香·金陵懷古》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詞作。
全文: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翻譯:
我登上城樓放眼遠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氣已變得颯爽清涼。千里澄江宛如一條白練,青翠山峰像箭簇聳立前方。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畫船如同在淡雲中浮游,白鷺好像在銀河裡飛舞,丹青妙筆也難描畫這壯美風光。
遙想當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嘆在朱雀門外結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地相繼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舊事已隨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煙慘淡、綠草衰黃。時至今日,商女們時時地還把《後庭花》遺曲吟唱。

(7)賞析至今商女擴展閱讀:
此詞通過對金陵(今江蘇南京)景物的贊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寄託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上闋寫登臨金陵故都之所見。「澄江」「翠峰」「征帆」「斜陽」「酒旗」「西風」「雲淡」「鷺起」,依次勾勒水、陸、空的雄渾場面,境界蒼涼。
下闋寫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轉折,今昔對比,時空交錯,虛實相生,對歷史和現實,表達出深沉的抑鬱和沉重的嘆息。
全詞情景交融,境界雄渾闊大,風格沉鬱悲壯,把壯麗的景色和歷史內容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稱名篇。
⑻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做結尾,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為重點結句,作者指桑罵槐,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權者沉湎酒色,醉生夢死。
相關出處: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原段: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譯:
遙想當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嘆在朱雀門外結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地相繼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舊事已隨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煙慘淡、綠草衰黃。時至今日,商女們時時地還把《後庭花》遺曲吟唱。

(8)賞析至今商女擴展閱讀
《桂枝香·金陵懷古》此詞通過對金陵(今江蘇南京)景物的贊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寄託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全詞情景交融,境界雄渾闊大,風格沉鬱悲壯,把壯麗的景色和歷史內容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稱名篇。
日暮東風眷草綠,鷓鴣飛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煙、衰草」寄惆悵心情。去的畢竟去了,六朝舊事隨著流水一樣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颯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見到什麼。
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詩意。《隨書·五行志》說:「禎明初,後主創新歌,詞甚哀怨,令後宮美人習而歌之。
⑼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的原句是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⑽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所化用的前人成句是哪句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