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後赤壁賦賞析

後赤壁賦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3 12:46:36

A. 後赤壁賦賞析

賞析

本篇是《前赤壁賦》的繼續。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與前篇毫無二致,但是筆墨全不相同。寫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則「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鮮明地反映出不同季節山水面貌的變化,勾勒了兩幅截然有別的江山景色圖,可見作者描景狀物的傳神。至於夜間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寫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氣,跟作者「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與前篇幽靜安謐的情景恰成鮮明的對照。敘事方面,前篇但言「蘇子與客」,「舉酒屬客」,「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都是即事而敘,簡潔明了;本篇對於客、酒、餚則用詳述,寫得別有情味。反之,前篇對於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筆墨加以渲染;本篇則唯有「顧而樂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幾句,同樣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確很值得借鑒。抒情方面,前篇由樂而悲而解脫,過程起伏,但直抒多於想像,作者的觀點表達得完整而且顯露;本篇則從飛鶴探舟而西展開想像,將鶴與道士合而為一,完全是幻覺和夢境的描述,塗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這種虛無消極的思想當然不足為訓,但是在寫作方法上卻也告訴我們,只有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不同的情景,同一主題的文章才能各具特色。以上有別於前篇的各點,正是本篇的藝術成就。

B. 赤壁賦賞析,要全面

《赤壁賦》是宋朝大作家蘇軾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賦,實際上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北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實際上是「罪人」,宋神宗規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簽署公事」,應「思過而自新」。他的處境、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悶的一個時期,當同時又是他創作上豐收的時期,他前後寫出了《赤壁賦》、《後赤壁賦》、《赤壁懷古》(念奴嬌)等著名作品。 文章剛一開頭,作者就用秀麗的字句,簡明的筆法,寫出了時間和自然風光,使人置身於詩情畫意之中。賦的起首三句從「壬戌之秋」到「游於赤壁之下」,點明了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動。作者面對「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江景,從「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些動作上,已經表現出愉快的心情,接著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寫出「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這樣歡快的語調,「白露「點明是秋天,」橫江「點明地點是在江上。表現出了在清風明月之間,架舟行駛江面所引發的快感:「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寫出了飄飄欲仙的神態,好像身體在天空里,架著風飛行,脫離了現實社會,抒發了作者心曠神怡的心情和飄然欲舉的超然之樂,情和景已經達到融合的境地。此時的泛舟感受,也就是東坡詞里的「我欲乘風歸去」的心情。至此,蘇軾出遊的樂趣到達了高潮。 讀此段文字,我們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葦葉般的小船上,有著同樣的飄飄欲仙的感覺。特別是「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這句,其中「徘徊」二字,「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滿月,似乎也像遊人一樣,深深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腳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緊接著下一段,作者又描寫遊人怎樣「飲酒樂甚,扣舷而歌」。有清風,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對酒當歌,朋友們敲著船舷唱:「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詞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蘭做的槳,槳兒搖擊著水裡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動,面對這良辰美景。我心懷悠遠,遙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麼叫「空明」?一輪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麼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隨著水波流動,就是「流光」。棹槳拍打著水中月就是「擊空明」,小船在盪漾著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起遊人的游興,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風流人物,對景怎能不懷人呢? 接下來作者又寫道:「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簫伴奏,「其聲嗚嗚然」。先是籠統地寫簫聲「嗚嗚」,是那樣的低沉、沉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這里用了四個「如」字,簫聲好像有無限的憂怨,無限的思慕,好像在低聲哭泣,又好像在訴說自己的衷腸,這里既寫出了簫聲,又反映了吹簫者的心情。「餘音裊裊,不絕如縷。」此處是用粗細來形容聲音的高低,怎麼「如縷」呢?這是用線來形容聲音細微而長,將斷不斷的樣子。「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里是寫簫聲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說是人聽了,就是動物蛟龍聽了也飛舞起來了,一個寡婦獨處孤舟中,聽到簫聲想到自己身世凄涼,不禁泣下。本來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現在客人吹出這樣的簫聲,蘇軾必然要問為什麼?這就引出了對人生、對宇宙看法的大問題來,情節發展極為自然。文章寫道:「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愀然」是寫蘇軾憂愁的面部表情,還寫了一個動作——「正襟危坐」。原本「扣舷而歌」比較隨便,現在聽了這簫聲,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著,不像剛才那麼悠閑自在了。向同伴問道:「簫聲為什麼這樣哀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曹操的詩不少,為何只想到這兩句?作者來到孫、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聯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聯想到「月明星稀」這句詩。此處有借孟德之詩,寫眼前之景。下面把自己和曹操進行了對比:曹操當時是「舳艫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駕一葉之扁舟」;曹操當時是「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而你我只是「舉匏樽以相屬」。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一段關於歷史人物人物的憑吊,寫得畫面鮮明、內容集中,讀起來音調鏗鏘,氣勢磅礴,再現了曹操當年沿江而下時「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場面和「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可是象曹操這樣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更何況我們這些「侶魚蝦而友麋鹿」的人物呢?所以只好把悲傷的感情寄託在簫聲之中了。這里表現了理想與現實的深刻矛盾。客人的議論,實際上是提出了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看法。 最後一段,蘇東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看法,他緊扣水月,闡述了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來攻破客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的理想。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樣。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而江水實際上並沒有消失:月亮有圓有缺,而月亮實際上並沒有虧損。因此,「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我們若從變化的角度來觀察,那麼一眨眼之間,萬事萬物都在變化。我們若從不變的觀點來觀察,那麼萬物包括你我,都是無窮無盡的,你何必「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呢?蘇軾的回答,反駁了客人的虛無看法,闡明自己從宇宙的變化中看到人類和萬物同樣永久地存在著,給予人生以積極意義。「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不是我們所有的,「雖一毫而莫取」。那麼我們有什麼呢?我們有江上的清風,東山之上的明月,聽到的是風聲,看到的是皎潔的月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作者這種對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樂觀的。比唐代詩人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更為達觀,與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精神相類似。 蘇東坡的這一番話把客人說服了,於是在文章的最後出現了這樣的場面:「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客人轉悲為喜,相視而笑,洗凈酒杯重新斟酒。菜餚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寫菜餚果品全部吃光,杯子盤子一片狼藉,反映了高興的心情。於是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上,由於心情舒暢,睡得香,等到睜開眼睛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總而言之,本文的景色描寫,客人和主人的心情,哲學意味的對話,都渾然一體,勝意迭出,文辭優美。特別是文中那段富有哲理的談話,完全不同於一般的說理文,它通過生動的形象,用水的流逝,月的盈虧,以及風聲月色,講出變與不變的道理,在抒情中帶說理。 蘇軾用清風、明月、江水、小舟、歌詩描繪了一幅詩意十足,含意深遠,意境優美的赤壁夜遊圖。使我們也好像遊了一次赤壁,心裡充滿了遨遊之樂。 這篇文章上半部主要是寫景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下半部由景生情,以情入理,情景交融,情與理相得益彰。因此,《赤壁賦》既是一篇游記,也是一篇抒情散文。

C. 如何賞析蘇軾的《前赤壁賦》

從貫穿全篇的思想內容看,《赤壁賦》所反映的有兩方面的意思:

一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同《念奴嬌》的開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意思相近;

二是抓住時機耽賞大自然的江山風月,亦即《念奴嬌》結尾的「一樽還酹江月」。而主導思想乃偏重於後者。


因此看來,《赤壁賦》在藝術方面的成就乃是主要的。作者在篇中馳騁著意氣縱橫的想像力,彷彿「所向無空闊」的「天馬」;同時卻又體現出作者細密的文心,謹嚴的法度。無論遣辭造句,都不是無根據無來歷的脫離傳統藝術淵源的任意胡為。作者戛戛獨造的創新之處無一不建築在深厚而堅實的功力的基礎之上。

清代方苞評此文說:「所見無絕殊者(沒有什麼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心地曠達),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調適而鬯(暢)遂也。」可為定評。蓋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彷彿沒有費什麼氣力,實際上卻是思路縝密,一絲不苟:這正是蘇軾文章的不可及處。

下面我們逐段進行分析講解。全篇共分五段。

第一段從開頭「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這是「賦」的正文以前一段簡短的敘事,這裡面又分三小節。

第一小節共四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第二小節共五句,前兩句寫景,後三句寫事,亦即把客觀的景物和主觀的言行錯綜著、交替著來寫。我在前面曾說,本篇以寫志為主,不強調對景物的描述;因此本篇的景語只有四句,即此處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下一小節的「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而已。但這四句極凝煉簡括,「清風」二句寫風與江。「白露」二句寫月與江。總之,景物描寫只為點出「江」和「月」來,作為後文「寫志」時舉例用的。而當前,作者已寫出月下江景,不必更多費筆墨了。

「誦明月之詩」兩句與下文「月明星稀」兩句同一機杼,蓋文人遊山玩水,很容易從客觀景物聯想到昔日所讀的作品,然後再由前人的作品生發出自己的感想來。此處寫月未出而先用《陳風?月出》作引子,「誦明月之詩」兩句是互文見義,但有時這種互文見義的句子不能前後互換。因為「窈窕之章」是在「明月之詩」裡面的,內涵大小不同,所以小者不能擺在大者之前。而先「誦」後「歌」,亦合於詩人吟詠時實際情況。人們對景生情,總是感情愈來愈激動,「歌」比「誦」要更牽動感情,故誦在先而歌在後。於此可見作者文心細密之處。

第三小節仍是先景後事,由事生情。造語自然生動,然多有所本。用「徘徊」寫月光移動,古詩屢見,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可憐樓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白露橫江」句亦從《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覺飛」化出,「水光接天」句化用趙嘏《江樓感舊》「月光如水水如天」,「一葦」用《詩經?河廣》「一葦杭之」』「萬頃」用謝惠連《雪賦》及范仲淹《岳陽樓記》,「馮虛御風」用《莊子?逍遙游》,「遺世獨立」用李延年歌,「羽化」用《晉書》,「登仙」用《遠游》。其自然生動之妙,在於句偶而文字並不對仗,得古賦之神(如《九歌》中「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即是句偶而文不對仗者)。

這一小節每句都依次第先後而寫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寫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後所見,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遠。「縱一葦」句是寫主觀的游者,「凌萬頃」句是寫客觀的江面。「浩浩乎」句寫泛舟江上的現象,「飄飄乎」句則寫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筆勢流暢,宛如信手拈來,詞語皆有出典,卻不著堆砌痕跡。

從「於是飲酒樂甚」至「泣孤舟之嫠婦」是第二段。這裡面自然分作兩層,歌詞是一層,蕭聲是又一層。作者描繪簫聲屬於「體物」,但「體物」卻是為了「寫志」。蘇軾在這篇賦中以「哀」「樂」對舉,借主客問答以寫志抒情,其實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兩個方面。最後,「樂」戰勝了「哀」,主客同達於「共適」之境界。而「哀」的流露全藉助於簫聲。故作者在這里用全力刻畫它。

我個人認為,這一篇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後二句,即「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比君,這兩句寫出了蘇軾的忠君之殷切。忠君誠然是局限,但在蘇軾身上卻應一分為二地對待。忠君思想正是蘇軾思為世用,希望為宋王朝分憂,對功業有所建樹的動力。這裡面含有積極因素。下文「哀吾生之須臾」與「共適」於「無盡藏」的江山風月,都從此生發出來,妙在並不著痕跡。一個人既出仕做官,思用於世,遇到小人讒謗,自然有「哀」的一面。但如果從此消極頹唐,不思振作,那就談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於是當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便力求胸襟豁達,順乎自然,以適應逆境;同時並不放棄忠君用世的一貫精神,即使在身遭貶謫之際也還要「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正是蘇軾的主要的、始終如一的生活態度。作者的歌詞中並沒有「哀」的成分,甚至是在「飲酒樂甚」的情況下無心流露出來的,所謂「渺渺兮予懷」,正是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表現,因此才不得不「望美人兮天一方」。吹簫的「客」是理解歌詞內容的,所以把這一方面的感情加強,用簫聲傾訴出唱歌人內心的哀怨。這樣一來,矛盾就公開亮出來了,於是引起下文,借主客對話把復雜的思想活動和盤托出,卻又涇渭分明。文章構思之巧妙,竟到了使人不易覺察的程度,這不能不說是蘇軾才華洋溢的體現。

寫簫聲也是一段精彩文字。「怨」「慕」「泣」「訴」四字抓住了簫聲的特點,也寫出了「哀」的特點。「嗚嗚」寫初吹,字面用《史記?李斯列傳》;「怨」「慕」「泣」「訴」化用《孟子》;「舞幽壑」句,暗用《國史補》里吹笛事;「孤舟嫠婦」暗用白居易《琵琶行》。「如怨如慕」二句,寫簫聲吹人精彩動人處,使聽者情不自禁聯想到人的七情六慾。「餘音」二句寫簫聲結束。然後再加上兩句誇張性的比喻,以摹繪其出神人化。

第三段是傷時憂國的正面文字,卻從懷古方面落筆,乃見筆力。懷古又先從誦古人詩句寫起,「月明星稀」兩句正從當前江月之景聯想而得,似有意,若無意。從心中的詩句推展開去,然後寫到目中所見之地形,然後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測,是想像,卻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謂「鋪」,乃作賦之正規寫法。這樣就從勾勒背景進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方其」以下,從曹操兵力的強大和地盤的擴張寫出了聲勢和氣派,然後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八字勾畫出曹操本人的形象,顯得格外飽滿,有立體感。不這樣寫,人物的形象就不易突出。難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總,「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見功力。上一句所謂頓挫以蓄勢,下一句所謂折落以寄慨。「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實為千錘百煉而出,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確是千古定評。這是本段的上一節,其實也正是《念奴嬌》中「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卻用了另一種手法,便使人應接不暇了。從「況吾與子」以下至「托遺響於悲風」,是第三段的下一節,雖為客語,實反映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意思是說,像曹操那樣的英雄人物,在當時也逃不脫失敗的命運,那麼在今天這種逆境之中,還有什麼必要去建功立業!這一節只是出世思想和消極情緒的反映,而作者卻渲染成如此一段文章,既有古文家所謂的辭采,又不落前人的窠臼,通過形象描寫,還使人不致於產生消沉之感,正是文字有魅力處。「挾飛仙」二句想像奇絕,卻跌入「知不可乎驟得」一層意思中來,於文義為倒裝,於文勢為逆挽,變化無方,起落隨意;以形象、比喻相對比,用意十分醒豁,但又毫無說教者習氣,也沒有抽象的空論,而悲從中來,想超脫塵世又無法逃避現實,真是哀傷到極點了。所以結語「托遺響於悲風」一句寫出不得不「哀」的一片苦衷。文字寫到這里,真疑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不想下一段柳暗花明,用帶有理趣的邏輯思維來反駁這一消極出世思想,把在人意料之中的一點意思寫得出人意料之外,這真神奇了。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深入一層的正面文字,雖與前一段屬於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卻並非平列的。若從其結構看,又與前文不同。這一段本來只有一層意思,卻化作兩層來寫。水和月同為比喻,作用和性質是一樣的,作者乃把它們分作兩層來說;作者在這一段里所要闡明的只是「不變」這一層意思,卻以變與不變兩者相提並論。這就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逝者」句用《論語》「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虛」二句用《莊子?秋水》「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水雖東流長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斷;月雖有圓缺盈虛,周而復始,但月亮還是千古不變的那個月亮。所以用「蓋將自其變者」兩句輕輕一駁,便不再照應,卻把重點放在後面兩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所以再反問一句:「而又何羨乎!」不說「而又何哀」,反說「而又何羨」,針對上文「羨長江之無窮」而言,文筆總在不斷變化。蓋有「哀」才有「羨」,無「羨」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哀」了。上文說「吾生須臾」,此則說「物與我皆無盡」。物無盡,人們能理解;「我」亦無盡,就不易分曉。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言,即所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蘇軾所追求的也正是這個「不朽」。所以其生活態度歸根結蒂還是積極的。下面「且夫天地之間」四句,看似宿命論,其實作者卻是用來對待功名富貴、得失榮辱的,所以其內在涵義並不錯。接下去從「惟江上之清風」直到「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是作者的正面主張,認為應抓緊時機,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美的景物。末句的「吾與子」正好同上文「客」所說的「吾與子」遙相呼應。有人說,這不過是及時行樂的思想,誠然。但其所樂者乃在陶然於自然景物。這就比東漢人所追求的「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古詩十九首》)要高尚多了。可見作者的精神境界並不那麼庸俗低級。他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脫而非物質上的享受。他執著於不朽的事業,而對功名利祿卻比較看得超脫,這就同一般的及時行樂思想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了。

第五段仍用簡短的敘事作為全篇的結尾。「客喜而笑」的「喜」和「笑」,與前文「飲酒樂甚」的「樂」,以及「怨」「慕」「泣」「訴」「愀然」「哀」「羨」等描寫感情變化的詞語是聯屬一氣的。這是全文情感發展的線索,直貫通篇。以下的描寫與「飲酒樂甚」句相輝映,而最後兩句則寫盡「適」字之趣,文章亦搖曳生姿,得「餘音裊裊,不絕如縷」之妙。

D. 赤壁賦賞析和感悟

比喻.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以及人的渺小.作者在這里只是觸景生情,採用當時的傳說,借題發揮,以抒發自己被貶謫後內心的苦悶和對宇宙、人生的一種感悟.

E. 前赤壁賦景物賞析

第1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並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雲:「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遊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遊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盪,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風飛行,悠悠忽忽地離開人世,超然獨立;又像長了翅膀飛升入仙境一樣。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於言表。這是本文正面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里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並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容具體化了。由於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里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凄切婉轉,其悲咽低回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3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跡。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文理轉折自然。但文章並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兩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盪盪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船千里相連,戰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裡呢?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我輩!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托遺響於悲風」,通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第4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客曾「羨長江之無窮」,願「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後,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那麼什麼為我們所有呢?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我們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於李白的《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而深化之。
第5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至於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評論這篇文章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適調而暢遂也。」(引自《評注古文辭類纂》)蘇軾通過各種藝術手法表現自己坦盪的胸襟,他只有忘懷得失,胸襟坦盪,才能撰寫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賦》來。
它的特點是
(1)駢散結合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鬱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於誦讀,並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2)形象優美,善於取譬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後赤壁賦
賞析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後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後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游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後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徵,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寫泛遊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遊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遊所作的准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既隱伏著游興,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對話。面對著「月自風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餚與美酒,再游赤壁已勢在必行,不多的幾行文字,又寫了景,又敘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為一體,至此已可轉入正文,可東坡卻「節外生枝」地又插進「歸而謀諸婦」幾句,不僅給文章增添生活氣息,而且使整段「鋪墊」文字更呈異采。 第二層次乃是全文重心,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興,這里,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遊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西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可是,當蘇軾獨自一人臨絕頂時,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凄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里,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隻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後擦舟西去,於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最後,在結束全文的第三層,寫了游後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於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後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裡呢? 文中寫蘇子獨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畫、字字似詩」,通過誇張與渲染,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文中描寫江山勝景,色澤鮮明,帶有作者個人真摯的感情。巧用排比與對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樂感。讀起來更增一分情趣。但總的來說,後賦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不及前賦。神秘色彩,消沉情緒與「賦」味較淡、「文」氣稍濃恐怕是遜色於前篇的主要原因。
《後赤壁賦》在蘇子和「客」游赤壁時,「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且蘇子睡後「夢一道士,羽衣蹁躚」,蘇子以為道士即先前所見之鶴。本段描寫為文章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蘇軾的詩文中,很多地方都寫到了鶴,如《放鶴亭記》、《鶴嘆》等都有對鶴的生動描寫與贊美。我們知道,鶴在古代是放達隱逸的象徵,是超脫不群的象徵,是超然塵世的象徵。所以,游赤壁後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於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後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裡呢?」

F. 蘇軾《赤壁賦》的全文及賞析

《赤壁賦》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馮 通:憑)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白話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斗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風凌空而行,並不知道到哪裡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在這時喝酒喝得非常高興,敲著船邊唱起歌來。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擊打著月光下的清波,在泛著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眺望美人啊,卻在天的另一方。」有會吹洞簫的客人,配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的聲音嗚嗚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傾訴,餘音在江上回盪,像細絲一樣連續不斷。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為之飲泣。

我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麼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鬱郁蒼蒼。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首尾相連延綿千里,旗子將天空全都蔽住,面對大江斟酒,橫執長矛吟詩,本來是當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現在又在哪裡呢?

何況我與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漁砍柴,以魚蝦為侶,以麋鹿為友,在江上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攜同仙人攜手遨遊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實現,只得將憾恨化為簫音,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時間流逝就像這水,其實並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終究沒有增減。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那麼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恆的,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聽到便成了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興地笑了,洗凈酒杯重新斟酒。菜餚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大家互相枕著墊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6)後赤壁賦賞析擴展閱讀:

作品簡介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創作背景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遭御史彈劾並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G. 蘇軾《後赤壁賦》很有名氣,簡單賞析一下

賞析蘇軾散文《後赤壁賦》 【原文】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准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裡十分快樂;於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麼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象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裡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岩,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虯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劃地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括起,波浪洶涌。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劃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裡就在那裡停泊。
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隻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象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
【賞析】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後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後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游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後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徵,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寫泛遊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遊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遊所作的准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既隱伏著游興,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對話。面對著「月自風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餚與美酒,再游赤壁已勢在必行,不多的幾行文字,又寫了景,又敘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為一體,至此已可轉入正文,可東坡卻「節外生枝」地又插進「歸而謀諸婦」幾句,不僅給文章增添生活氣息,而且使整段「鋪墊」文字更呈異采。 第二層次乃是全文重心,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興,這里,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遊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西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可是,當蘇軾獨自一人臨絕頂時,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凄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里,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隻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後擦舟西去,於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最後,在結束全文的第三層,寫了游後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於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後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裡呢? 文中寫蘇子獨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畫、字字似詩」,通過誇張與渲染,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文中描寫江山勝景,色澤鮮明,帶有作者個人真摯的感情。巧用排比與對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樂感。讀起來更增一分情趣。但總的來說,後賦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不及前賦。神秘色彩,消沉情緒與「賦」味較淡、「文」氣稍濃恐怕是遜色於前篇的主要原因。
《後赤壁賦》在蘇子和「客」游赤壁時,「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且蘇子睡後「夢一道士,羽衣蹁躚」,蘇子以為道士即先前所見之鶴。本段描寫為文章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蘇軾的詩文中,很多地方都寫到了鶴,如《放鶴亭記》、《鶴嘆》等都有對鶴的生動描寫與贊美。我們知道,鶴在古代是放達隱逸的象徵,是超脫不群的象徵,是超然塵世的象徵。所以,游赤壁後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於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後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裡呢?」

H. 在《後赤壁賦》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歷來被人稱道,具體該做何賞析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望天上雲卷雲舒

賞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語出北宋文學家蘇文忠公《後赤壁賦》,現請看江流有聲,斷岸行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這樣一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意象韻味便凸現了,它不僅展現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遺世獨立的美態,而且充溢著濃濃的憑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歷史情緒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I. 宋喬仲常後赤壁賦圖的作品賞析

此畫以白描手法分段表現蘇軾的《後赤壁賦》內容,人物形象及山水樹石筆墨極為簡括,回不受固定成法局限,風答格質朴無華,是早期士大夫畫之本色。全卷以八幅紙相接,押縫處鈐有北宋徽宗時期權勢顯赫的宦官梁師成的收藏印。由於早期文人山水畫很少有作品流傳下來,此畫顯得彌足珍貴。
此圖為北宋畫家喬仲常的典型之作,蘇軾的《前赤壁賦》寫實景實情,從「樂」宇領出「歌」來,而《後赤壁賦》則將實境與幻想結合,從「樂」字領出「嘆」來,抒發觀賞山水景色時的閑情逸致,特別表現作者超塵絕俗的思想意識。而此圖則是我國現存最早描繪這一主題的作品。該圖筆墨簡括,但圖中群峰高聳、幽澗潺潺、松石茅屋、野竹茂樹以至溪橋陂陀、橫江闊水等的景色變化,卻讓我們領略到了赤壁一帶的佳勝,感受到了當時東坡與客同游的心情。畫家運用「異時同圖」的手法,充分發揮線條概括形象的功能,使畫面空間在不斷轉換間表現內容的變化。這也充分顯示了畫家對藝術手法和風格特色的追求。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