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德語名句

德語名句

發布時間: 2020-12-23 09:28:28

㈠ 朝花夕拾的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本名
周樹人
別稱
原名周樟壽
字型大小
字豫才
所處時代
現代
民族族群
漢族
元尊小說360網路魯迅生平魯迅介紹魯迅的簡介魯迅先生的簡介luxun魯訊的簡介關於魯迅的資料周樹人魯迅簡介
人物關系

許廣平
妻子

周海嬰
兒子

周伯宜
父親

周作人
弟弟

周建人
弟弟
人物生平
學生時代
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魯迅父親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親是魯瑞。

魯迅青年時期
1892年,11歲就讀於紹興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

1893年(光緒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回來被革職下獄,魯迅兄弟則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須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因此事家道開始衰落,隨後遷入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魯迅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散文集《病故》中可以反映出家庭的變故對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898年,17歲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周樹人。

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並與陳衡恪結下友誼,

1901年畢。

1906年3月,尊母命回國與朱安結婚。本年秋天魯迅攜二弟周作人赴日本,在東京研究文藝。

魯迅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也是當時仙台唯一的中國留學生。在仙台給魯迅影響最大的是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魯迅的青年時代》和許壽裳所著的《亡友魯迅印象記》兩部書中,兩人都曾引用過魯迅的醫專同班同學醫學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魯迅學年成績:

魯迅留日期間
解剖學 57.3分;

組織學 63.7分;

生理學 65分;

倫理學90分;

化學 95分;

德語 60分;

物理 60.1分。

可見魯迅考得最好的是 化學。自然科學和醫學專業科目成績較普通,只有藤野擔任的解剖學一科沒有考及格。總成績正如魯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學100餘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對此班上部份同學認為是「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才能有這樣的成績。」

魯迅在醫校學習一年以後,便從學校退學。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稱自己是因為受到一部日俄戰爭的紀錄電影片里,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而被日本軍逮捕要槍斃,喜歡在場圍觀的也是中國人這類事實的刺激,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

魯迅
1907年曾擬創辦雜志《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周作人認為並未加入),並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譯了一些東歐和俄國的短篇小說,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說集》,不過銷量平平。

太宰治生前接受委約,創作了一部描寫魯迅留學生活的小說《惜別》,1945年出版。

魯迅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他的學生時代及以前經歷,成為他的著作《朝花夕拾》的主要素材來源。

回國任職
1909年,28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到中國,擔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范學校(今紹興文理學院)校長等職務。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文寫作)。

魯迅(右二)
1912年,31歲的魯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凱做大總統後,隨政府搬到北京,歷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1科科長、教育部僉事。這時,他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並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教授和北京大學兼職講師。(註:魯迅當時在北大兼職講師,並不是北大職工。因為當時蔡元培校長定規,到北大任職,必須辭去原來職務,而魯迅是教育部里資料抄寫員。這里往往被寫北大歷史的人搞錯,生拉硬拽把魯迅也當成北大職工。)

1918年,37歲的周樹人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志《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創辦同人周刊《語絲》。

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魯迅與泰戈爾會見且合照。當時中國文壇對於泰戈爾訪華的評價趨於兩極化,魯迅將其訪華評價為「做了一瓶香水」。

魯迅共做了14年的中華民國政府公務員,級別是薦任,機關是教育部,單位是社會教育司(司長是夏曾佑),歷任第1科科長和僉事(輔助司長的高級幕僚)。主要的業績有:擔任國語統一會教育部代表,協調制定注音字母(與馬裕藻、朱希祖、許壽裳、錢稻孫共同提議並執筆文案「統一讀音,不過改良反切,故以合於雙聲疊韻的簡筆漢字最為適用」);與錢稻孫、許壽裳2位科長合作中華民國國徽設計案,執筆《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說明書全文詳見2005年版《魯迅全集》);並設計了當時北京大學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術字體;分管圖書情報(圖書資訊)業務:督導京師圖書館(後來的北京圖書館,現在的中國國家圖書館)等。直到被教育部時任署總長章士釗免職為止。為此魯迅向中華民國平政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勝訴,依法可以復職,但他選擇離開政府體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總長後簽署了讓僉事周樹人復職的命令,並以兼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身份發出新的教授聘書,1926年三·一八慘案爆發後,易培基等都被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段祺瑞通緝了(註:魯迅並沒有被通緝)。蔡元培將教育部改革為大學院期間,魯迅被蔡元培聘為大學院「特約撰述員」,每月工資300圓。大學院改回教育部後,這筆工資名義改為「教育部編譯費」,仍按月支付。1932年起,魯迅不再兼任教育部「特約編譯」。

《魯迅箴言》
廈門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北洋政府通緝(註:魯迅並沒有被通緝,這里《而已集·大衍發微》,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數月後,1927年1月16日,46歲的魯迅離開廈門,18日抵達廣州,19日晨在孫伏園、許廣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並與自己29歲的學生許廣平同居。當時是中山大學校長朱家驊請魯迅到校。魯迅日記:1月26日「晚往騮先寓夜餐」;2月1日(除夕)「夜往騮先寓夜飯」,騮公邀魯迅共吃年夜飯。不久又聘顧頡剛來校,顧北大畢業才6年就當研究教授,魯迅很不服氣,聲稱只要顧來他便走人。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環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舉行兩場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 的演講。

魯迅
晚年在上海的生活
1927年10月,魯迅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保護他寫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沖突,因而有人認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翻譯、介紹外國的進步文學作品。

魯迅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中國第一位女文學家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1933年,魯迅寫了《為了忘卻的紀念》憑吊柔石、胡也頻等被國民黨捕殺的五位「左聯」成員。中共宣傳部長李立三寫信給魯迅希望他用真名罵蔣介石,魯迅拒絕說:「文章很容易寫……但在上海就無法住下去。」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點二十五分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去世,年55歲。他的死訊引起全中國的注意,在上海上萬民眾自發為他一個文藝界人士舉行前所未有的隆重的葬禮,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轟動一時。第一次從萬國殯儀館啟靈時的抬棺人共12人,分為左右兩排,最前面的兩個是巴金、鹿地亘,後面依次為胡風、曹白;黃源、張天翼;靳以、姚克;吳朗西、周文;蕭軍(田軍)、黎烈文。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 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1930 年,上海,在「 左聯」 舉辦的「 魯迅五十壽辰慶祝會」上。(艾格尼斯·史沫特萊攝)
魯迅的遺囑共有7條,其中前幾條交代喪事從簡,第5條交代幼兒周海嬰「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第6條是對別人應許的事物不可當真,最後一條是萬勿接近「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

關於魯迅之死,亦有一些爭議。魯迅之子周海嬰曾撰文,懷疑是其信任有加的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故意誤診,致其得不到正常治療而早死,後經證實,魯迅的真實死因應該為由肺結核和肺氣腫誘發的嚴重氣胸。魯迅先生死後,有很多人來看望他,有學生,有工人........魯迅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為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主要成就
魯迅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靈活,風格鮮明獨特,語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有《魯迅全集》二十卷1000餘萬字傳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對新中國的語言和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魯迅全集》
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他的作品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並有多部小說被先後改編成電影。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小說
魯迅以小說創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雜志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其後,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魯迅逐漸放棄了計劃中的長篇小說創作,轉向雜文寫作。魯迅後期小說結集為《故事新編》。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意義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說往往沒有離奇曲折的劇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層百姓生活為主,注重細節描寫,能在點滴間以白描手法鮮明刻畫人物,並挖掘微妙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底層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艱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後期作品則以借歷史典故映射現實生活,風格從容充裕、幽默灑脫,大異前期。

《狂人日記》
代表作有《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故鄉》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閏土等在大陸婦孺皆知。一般認為,代表魯迅最高文學成就的作品是散文詩集《野草》。

魯迅1933年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所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

其作品《社戲》被選入人教版下冊,蘇教版初一上學期課文;《少年閏土》被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課本。

雜文
魯迅創造了以論理為主,形式靈活的雜文形式,並將之發揚光大。他的雜文數量極多,題材廣泛,形象鮮明,論辯犀利,文風多變,毛澤東譽之為「匕首」和「投槍」(匕首投槍一說本於魯迅《南腔北調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機》),深入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代表作有《二心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熱風》、《三閑集》等。

魯迅雜文合集
作品名稱 出版信息 作品名稱 出版信息
《墳》 1927年3月,未名社 《熱風》 1925年11月,北京北新書局
《華蓋集》 1926年8月,北京北新書局 《華蓋集續編》 1927年5月,北京北新書局
散文
魯迅散文也有著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結集為《朝花夕拾》和《野草》。前者以追憶兒時往事為主,平易曉暢,風趣生動。代表作有《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野草》則以尼采式的散文詩形式,表達對社會、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當時虛無主義的悲觀心境。語言色彩艷麗而冷峻峭拔,意象獨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對日後中國白話散文詩的發展有著一定影響。

魯迅作品選
詩歌
魯迅並不看重自己的詩歌創作,只是偶爾為之。其詩作傳世無多,主要以舊體詩為主,多有佳句。早期詩歌深受古詩影響,多吟詠離情感傷。留學日本時作《自題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真切動人,境界大開。《四一二事變》一詩(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寫出亂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為之動容;趙聰《三十年代文壇點將錄》說,時人稱「三百年來無此作!」。1922年創作《彷徨·題辭》:「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描述文學創作路上嘔心瀝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相較同時代的其他詩人,魯迅的詩歌在當代被引用的頻率很高。「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題三義塔》),是常被引用來表示國共和解,和海峽兩岸和解的名句,如溫家寶在2008年3月1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回答台灣記者提問「是否會對台灣釋出更多的經貿優惠政策」,溫家寶回答中引用這句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則常被引用以自況。

魯迅
魯迅翻譯的兩本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月界旅行》(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和《地底旅行》(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

翻譯作品
魯迅也以譯作著名。在魯迅留下的1000多萬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譯文字。他在前期主要翻譯歐美文學及日本文學作品,如尼采、凡爾納等,後期則主要翻譯東歐文學及蘇聯文學的革命文學作品。他的翻譯強調忠實原文,有時甚至連原句的結構也不加改動,以「硬譯」風格聞名。他曾希望借引入歐式的長句,來增加漢語對復雜關系的表現力。據統計,魯迅總共翻譯過14個國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種作品。

魯迅翻譯作品單行本
翻譯作品 出版信息 翻譯作品 出版信息
《壁下譯叢》 1929年4月,上海北新書局 《現代日本小說集》 1923年6月,上海商務印書館
《現代新文學的諸問題》 1929年4月,上海大江書鋪 《桃色的雲》 1923年7月,北京新潮社
學術專著
魯迅在學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此外還有《魯迅書信集》、《魯迅日記》等存世。

魯迅學術專著
著作名稱 出版信息
《中國小說史略》 1923年12月,上冊;1924年6月,下冊,北大新潮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 1938年,魯迅全集出版社,魯迅全集委員會整理
其他作品
魯迅其餘作品合集
作品名稱 出版信息 備注
《野草》 1927年7月,北京新潮社 散文詩合集
《朝花夕拾》 1928年9月,北平未名社 散文集
寫作目的
魯迅說他寫作的目的,一是「為那些為中國的改革而『賓士的猛士』 」,他們在寂寞中奮戰,我有責任為他們吶喊,要給予他們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二是為那些「如我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美夢的青年,正是因為他們,我『必須在作品中』處處給予一種不退走,不悲觀,不絕望的誘導,而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悲涼感有所扼制(何況我對於悲涼感本身也是持有懷疑態度的)」。

三是他的敵人,魯迅說,「我的敵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幹嘛要讓他們那麼愉快呢?我要像一個黑色魔鬼那樣,站在他們面前,使他們感到不圓滿」 。

作品特色
小說特色
魯迅的小說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只選取「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後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為人生」的啟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魯迅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又具有極其獨特的眼光。在觀察和表現自己的主人公時,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即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知識分子和農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鄉》中,最震動人心的不是閏土後來的貧苦,而是他一聲「老爺」所顯示的心靈的麻木。對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又著眼於他們的精神創傷和危機,如《在酒樓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獨戰多數的英雄擺脫不了孤獨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又回到原點,在頹唐中消耗著自己的生命。魯迅的這些改革在《吶喊》和《彷徨》中就演化為「看/與被看」與「歸鄉」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小說《示眾》中所有人的動作只有「看」,關系也只有「看」與「被看」,由此形成了「看」與「被看」的二元對立,這種對立在《狂人日記》、《孔乙己》、《祝福》等小說中都有展現。而在「歸鄉」模式中魯迅不僅講述他人的故事也講述自己的故事,兩者互相滲透,影響,構成一個復調,如在《祝福》中,講「我」、「祥林嫂」與「魯鎮」的三重關系,這個關系中既包含「我」與「魯鎮」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與魯鎮的故事,然而讀者往往忽視前者,前者講一個「永遠漂泊者」的故事,後者講一個封建社會吃人的故事。兩個故事相串聯,以祥林嫂的問題拷問「我」的靈魂,從而揭示「我」與魯鎮傳統精神的內在聯系。類似這種模式的小說還有《故鄉》、《孤獨者》和《在酒樓上》。

阿Q正傳
除此之外,一方面,魯迅一直在探索主體滲入小說的形式。《在酒樓上》和《孤獨者》中,小說的敘述者「我」與小說人物是「自我」的兩個不同側面或內心矛盾的兩個側面的外化,於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靈魂的對話與相互駁難的性質。另一方面,魯迅也在追求表達的含蓄、節制、以及簡約、凝練的語言風格。他曾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求能將意思傳給別人了,就寧肯什麼陪襯也沒有。」對此他在介紹寫小說經驗時也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看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但現在的花紙卻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對於我的目的,這方法是適宜的,」這也說明魯迅在描寫人物時著重人物的精神風貌,在描寫中非常注重農民的藝術趣味。魯迅研究了農民喜歡的舊戲和年畫的藝術特點,並運用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使他的小說顯示了濃重的民族特色。而他又廣泛借鑒了詩歌、散文、音樂、美術,以至戲劇的藝術經驗從事小說創作,並且試圖融為一爐,於是出現了「詩化小說」(《傷逝》、《社戲》等)、散文體小說(《兔和貓》、《鴨的喜劇》等),以至「戲劇體小說」(《起死》等),等等。

30年代的魯迅的創作精力主要放在雜文上,然而他並未忘記小說的創作,並貢獻了他最後的創新之作《故事新編》。這部小說集依舊展現了魯迅不羈的想像力與強大的創造力:對在《吶喊》和《彷徨》中創建的中國現代小說的創作規范進行新的沖擊,尋找新的突破。在《故事新編》中,魯迅有意識的打破了時空界限,採取「古今雜糅」的手法:小說中除主要人物大都有歷史記載外,還創造了一些次要的戲劇性的穿插人物,在他們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現代語言,情節和細節。用現代語言自由發揮,以「油滑」的姿態對對現實進行嘲諷和揭露。同時在許多篇什中都存在著「庄嚴」和「荒誕」兩種色彩與語調旋律,相互補充,滲透於消解。例如《補天》中,女媧造人時的宏大與瑰麗令人嚮往,而結尾,後人打著「造人、補天」的旗幟在死屍的肚皮上安營紮寨又顯得極其荒誕,這種荒誕將前文的偉大感消失殆盡,並轉化為一種歷史的悲涼。

雜文特色
魯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別是後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與心血於雜文創作中。他的雜文極具批判性,魯迅曾把雜文分為「社會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強調的正是雜文的「批評(批判)」內涵與功能。順次翻開魯迅生前出版的14本雜文集,就可以看到一部不停息地批判,論戰,反擊……的思想文化斗爭的編年史:從《熱風》開始的對封建禮教、舊傳統的批判,與復古派的論爭,一直延續到《且介亭雜文末編》對國民黨政府的法西斯專政的抗議,對中國共產黨內的「左傾」路線的反擊。魯迅雜文所顯示的這種「不克厥敵,戰則不止」的不屈精神,從根本上有違於中國文化與中國士大夫文化知識分子的「恕道」、「中庸」傳統,集中的體現了魯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異質性。

魯迅文集
魯迅的批判不同於一般的思想評論,他把自己的批判鋒芒始終對准人,人的心理與靈魂:這是一種文學家的關照。正如魯迅自己說:「我的習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為關注的正是人們隱蔽的,甚至自身無法自覺意識的心理狀態。如雜文《論「他媽的」》,魯迅在國人習以為常的「國罵」背後看出了封建等級、門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的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魯迅還提出了「推背式」的思考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據此而寫出的一些雜文,例如《小雜感》:「自稱盜賊的無須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則是盜賊」:這都是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魯迅的雜文思維也是非規范化的,他常在常規思維路線之外,另闢蹊徑,別出心裁,就打開了全新的思路,例如其在著名的學術隨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的關系》中就以這種思路就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嵇、阮對禮教的破壞只是表面現象,事實上卻是愛之過深的表現。魯迅雜文的犀利、刻毒,令人難以接受,還在於他的同樣違反「常規」的(聯想力)想像力,魯迅一方面將外觀形式上離異最遠似乎不可能聯系在一起的人和事連接在一起:在「形」的巨大反差中發現「神」的相通;另一方面又能夠發現和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的獨特聯系。在《小品文的危機》中「煙花女子,已經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塗脂抹粉,在夜裡到馬路上來」。這樣一端是高貴者及其殿堂,一端全是地上「最不幹凈的地方」,在經過魯迅的牽連下就達到了「神聖」的「戲謔化」,「高雅」的「惡俗化」。

「將具體的、個別的人與事排除個別性、具體性、特殊性,做 出普遍意義懂得整體概括,並加以簡括的名稱,經『這一個』提升為『這一類』的『標本』,同時保留著形象、具體的特徵,成為『個』與『類』的統一」這是魯迅在進行論戰時所採取的基本方法。在魯迅生前的14本雜文集中塑造了許多精彩而典型的形象,如「叭兒狗」、「西崽」、「洋場惡少」、「革命工頭」等等。這些形象常是對某人一時一地的言行作為一種典型現象來加以解剖,「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從而提煉出的一種社會類型,這些形象具有超時空的意義,這也使得這種類型的「共名」與魯迅小說里的阿Q、祥林嫂一樣,具有長遠的藝術生命力。

與思想的天馬行空相適應,魯迅雜文的語言也是無拘無束而極富創造力的。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把漢語的表意、抒情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在他的雜文中:或口語與文言句式夾雜;或排比、重復局勢的交叉運用;或長句與短句、陳述句與反問句的相互交錯,混合著散文的朴實與駢文的華美與氣勢,可謂「深情並茂」。如《記念劉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酣暢淋漓,氣勢可觀。而在另一方面,魯迅雜文的語言又是反規范的,他故意地破壞語法規則,違反常規用法,製造一種不和諧的「拗體」,以打破語言對思想的束縛,同時取得荒誕、奇峻的美學效果。比如他有時將含義相反的或不相容的片語織在一起,於不合邏輯中顯深刻:「有理的壓迫」、「跪著造反」、「在嫩苗上馳騁」等等。

㈡ 尼采——名句——德文原文

"Es kommt nicht darauf an, wie oft hat dieser schrecklichen Leben, dann haben Sie!"

㈢ 求 浮士德 中一句德語原文

Alles Vergängliche 一切無抄常者
ist nur ein Gleichnis 只是一虛影
das Unzulängliche, 不可企及者
hier wird es Ereignis 在此事已成
das Unbeschreibliche 不可名狀者
hier ist es getan 在此已實有
das Ewigweibliche 永恆之女性
zieht uns hinan 領導我們走

㈣ 求海德格爾名句原文德語翻譯

喧囂不已的現實中喚出幻境和夢.——海德格爾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德語Entfremng)意為某事物從另一事物上分離開來或變得陌生:當我無法理解

㈤ 浮士德德語原文中的一句話

請注意該句的德語原文在此:
Es irrt der Mensch solang er strebt.
希望能夠幫到您!

㈥ 誰能提供幾個德語的名言名句!!!

Ende gut, alles gut.
結果好,什麼都好.

我中餐館朋友說:
Ente gut, alles gut.
只要鴨子好,什麼都好.

Bier nach dem Wein, lass das sein. 先白後啤.
Bier auf dem Wein, lass das sein. 先啤後白.
你覺得哪種喝法更好呢?

Kraefiges Essen haelt Leib und Seele zusammen.
吃得「結實」,身心強壯.

Ein Soesschen in Ehren darf niemand verwehren.
好汁好菜,不吃才怪.

Ein Hoernchen Wein bleibt ungern allein.
酒要成雙 (酒不打單兒).

Appetit gut, alles gut.
胃口好,什麼都好.

Kaese schliesst den Magen.
乳酪關上胃的門.

其它:

Wie mir, so ich dir!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Einer, der nichts weiss und weiss, dass er nichts weiss, weiss mehr
als einer, der nichts weiss und nicht weiss, dass er nichts weiss.
知己不知而知之者勝己不知而不知者.

Klug ist, wer andere rchschaut,
weise, wer sich selbst rchschaut.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Wer seiner Jugend nachlaeuft,
laeuft dem Alter in die Arme.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Mit 20 hat jeder das Gesicht, das Gott ihm gegeben hat,
20歲的臉是上帝給的,

mit 40 das Gesicht, das ihm das Leben gegeben hat,
40歲的臉是經歷給的,

und mit 60 das Gesicht, das er verdient.
60歲的臉是自己給的

Wir lieben immer die, welche uns bewundern,
人皆喜見令我驚奇者,

aber nicht immer die, welche wir bewundern.
而不喜見我令之驚奇者也.

Und jedem Anfang wohnt ein Zauber inne.
萬事開頭,皆有神助

Jedes Warum hat ein Wofuer
萬事皆有因

Kleider machen Leute
人要衣裝佛靠金裝

Schoene Federn machen schoene Voegel
人靠衣服馬靠鞍

Die schoenste Rose ist schliesslich welk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

Ein Topf, auf den man wartet, kocht nie.
心急吃不了熱饅頭

Nenne einen Spaten Spaten.
實事求是!

Wenn die Kappe passt, trag sie
何樂而不為

Ein Schinder ist immer ein Feigling.
色厲內荏

Schoenheit muss man leiden!
「愛的俏,凍得跳」

Wieviel Sprachen kannst, wieviel male bist Mensch!
學會幾門語言就做過幾會人!

Auf ein williges Pferd legen alle ihre Last
馬善有人騎!

Zum Streiten braucht es zwei!
一個巴掌拍不響!

Lache und werde fett!
笑一笑,十年少。

Lerne sprechen, bevor singst.
先學走,再學跑!

Guten Kaufs macht den Beutel leer.
我翻譯成:買的不如賣的精。
你覺得買了個便宜貨,可你想想看,要是賠錢他賣嗎?

英文是:A good bargain is a pick-purse.
Question: Who has picked a purse? The seller or the buyer?

Osten oder Westen, zu
Haus ist's am besten.
哪兒也沒有家好!
(原意:從東到西,哪兒也沒有家裡好.)

Freie um die Witwe,
weil sie noch trauert.
救人當在急難時
(原意:娶寡婦當在其新寡之時.)

Lernen ist wie Rudern gegen den Strom. Sobald man aufhoert, treibt man
zurueck. Benjamin Britten.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Abendrot, schoen' Wetter bot,
Morgenrot, schlecht' Wetter droht.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還有很多..

推薦你比較好的網站.
德語德國 http://www.dedecn.com/
德語學習 http://home.debitel.net/user/xianjun/german/
願望你德語越學越好~

㈦ 德語作文怎麼引用名句.就是怎麼說英語里

回想起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的多麼愉快、輕松、自由自在,身邊根本沒有什麼煩惱。但是,時間如流水,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已經成為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往日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我,早已盪然無存,我的個子高了,學科多了,作業增了,學習也無比緊張。因此,心中的壓力越積越多,我變的憂慮,身邊多了許多煩惱。

在學校里,我加倍努力地學習,寫著課堂作業,晚上回到溫馨而舒適的家後,還得在書海中遨遊,只有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獨自坐在月光下「翻讀」自己,讓自己放鬆一下,獨自傾聽自己的情懷,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去。煩惱是什麼?何來的煩惱?它又想「飛」到哪裡去?我經常獨自考自己,可答案才不會那麼輕易被我找到?

正是煩惱把我關進了「籠子」里,使我不能自由地「翱翔」。但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煩惱,但我堅信沒有煩惱又何來的快樂呢?沒有煩惱今日對我們的磨練,何來今後的成功。

讓我們勇於面對煩惱,勇於戰勝煩惱,不斷地從煩惱中磨礪自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我的成長之舟雖然不穩,也有驚濤澎湃,但正是因為這些驚濤,讓我學到了不少,鍛煉到了不少,我從煩惱中發現了快樂!
在險峻的山上,住著一戶人家,一家人過得很幸福。家裡有二個孩子,老大叫:膽小鬼,老二叫:機靈鬼。
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飛來了一隻小白鴿,它腳上綁著一張紙條,媽媽打開一看,紙上寫著「母病重,速回」幾個字。原來外公用飛鴿傳書的方法讓媽媽速速回家。
第二天早上,媽媽對大兒子說:「膽小鬼,你要保護好自己的弟弟,媽媽去看外婆,千萬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夜深了,孩子們見媽媽還沒有回來,就去睡覺了。這時傳來「咚咚咚」的聲音,老大急忙起床,問門外的人:「你是誰呀?」「我是外婆!」,聽到「外婆」兩個字,老大心想,外婆不是陌生人,我可以開門了。
老大伸手把門打開,外婆進來了,這時老二也起床了。「你怎麼全身都是毛?」老二不解地問。「這是你媽媽怕我冷,給我的皮毛衣,我反著穿!」外婆回答。
老二聽了,就上床睡覺了。可這一晚,老二怎麼也睡不著,他想,媽媽不是去外婆家了嗎?他發現不對了,認為這個外婆是假冒的。便想出一些辦法來懲治她。
那天晚上,老二想和外婆喝茶,在這之前,他設置了一連串的機關。在外婆的凳子上放了502膠水,在門前放了一大桶水,再趁她不注意時點燃她的尾巴。
外婆坐了下去,屁股就粘在凳子上了。不一會兒,尾巴又著火了。她趕緊跑,可身子粘住了起不來,只能抱著凳子跑。
外婆正准備往外跑,又被水桶弄倒了。她連滾帶爬,好不容易跑了出去,撲通一聲,又掉進了水井。
第二天,媽媽回來了,看見孩子安然無恙,高興極了!大兒子低下頭,十分慚愧,他保證以後再也不馬虎了。

㈧ 德語關於旅遊與生活的名句

Unser Leben ist wie ein Reiseführer,der Gedanke ist,gibt es keinen Reiseleiter,die,alles zu stoppen.Target verloren gehen,wird die Leistung zunichte gemacht.

㈨ 《浮士德》里的那個名句德語怎麼說人只有每天追求生活和自由,才配享受生活和自由

 自由與命運只垂青每天努力的人。
——歌德 《浮專士德》屬
Nur der verdient sich Freiheit wie das Leben Der täglich sie erobern mu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