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圖騰賞析
❶ 中國舞蹈史的圖騰與舞蹈
圖騰(Totem)原為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即「他的血族」。圖騰是氏族共同的標志或符號,是對外的意義,也有奉圖騰為始祖的對內意義。他們多以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及自然現象為標志,並且認為圖騰主宰著他們全體成員的吉凶禍福。印第安人有以鷹為圖騰的,澳洲的土著許多部落各以一個圖騰為名,如雨、水、袋鼠、食火雞等。中華民族同樣經歷過這樣的歷程,遠在夏商之前,圖騰即為原始民族的信仰和標志,黃帝氏族即以雲為圖騰標志:「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左傳·昭公十七年》)。關於圖騰的起源,近來學者們有了新的探索。民族學家楊堃認為:「圖騰是女子生殖器象徵或『同體』。」「圖騰是婦女生殖力的象徵物,圖騰崇拜,乃是對婦女生殖器象徵物的崇拜,也是對氏族本身的『神化與崇拜』。」(《民間文學論壇》)趙國華則認為:「在原始社會,某些女性生殖器和男性生殖器的象徵物演化成了圖騰,亦即演化成了某些氏族的始祖的標志。」(《生殖崇拜文化論》)
原始氏族圖騰崇拜與舞蹈和武術活動關系極為密切,祭祀、慶典都要對著圖騰起舞,後來逐漸演變為模擬圖騰起舞,從而產生大量象形取意的拳法和舞蹈節目。如黃帝氏族以雲為圖騰,而產生了以《雲門大卷》為名的樂舞,以祭祀黃帝。原始夏人的圖騰為龍。「鯀死……化為黃龍,是用出禹」,其後有了龍舞,一直留傳至今,而龍成為華夏民族的象徵。龍是虛擬的動物,龍的基調是蛇,陶寺出土的屬於夏文化的龍盤形象可資證明。此後,又吸收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鬛的尾、鹿的角、魚的鱗和須(聞一多《伏羲考》)。說明華夏民族是由不同圖騰部落兼並糅合而成的一個綜合形象,是部落兼並的產物。遼東半島後窪出土的6000年前的石龍是目前所見最早的龍圖騰形象,其後在漢代才出現了龍舞的最早記載(見董仲舒《春秋繁露》)。實際上龍舞的出現要早得多。
滇西南哀牢山脈彝族和涼山彝族都自稱為「羅羅」,意為虎。彝族自命為虎,有的奉石虎為祖先,反映了彝族曾以虎為圖騰。甘肅省出土的虎斑紋陶片是圖騰崇拜的實物。彝族、納西、僳僳等族以黑虎為圖騰。西南地區的巴人及其後代土家族和普米族、白族則以白虎為圖騰。彝族以十二屬相輪回紀日,以虎為首。至今還保留《十二獸神舞》。這是由巫表演的,該舞以表演虎神降臨,猛撲家畜的動作為高潮,可以想見虎圖騰舞的原貌。彝族《打歌》時邊舞邊吟唱「羅哩羅,羅哩羅!」意即「虎啊虎、虎啊虎!」
東北地區黑龍江一帶鄂溫克族是以熊為圖騰的,最初他們禁止獵熊,但後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捕獵並宰殺充飢。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族也是以熊為圖騰,他們先捕幼熊養大,每年熊祭時,殺之以祈福,祭熊時伴以歌舞,多為女性舞,有的戴熊面具,著熊紋衣,舞名《烏寶寶》。 我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也不少,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就有鳥頭陶塑。傳說伏羲氏的後裔少翱氏「以鳥命官」,有鳳鳥氏、玄鳥氏、青鳥氏等24種,可能是以鳥類為圖騰的24個氏族結合在一起,都有一定的官職。龍鳳圖騰是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大類,鳳即玄鳥。《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傳說黃河下游殷商的始祖契,是其母簡狄吞食玄鳥蛋而生,因之殷人是以鳳為圖騰的。滿族的圖騰為神鵲,傳說滿族的始祖神,是他母親吞食了神鵲所銜的朱果而生的。滿族祭神和「薩滿」跳神時都要立「神桿」飼鵲,薩滿則在桿下起舞。蒙古族則以白色的海青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見烏蘭傑《蒙古族古代狩獵歌舞》)。蒙古族放海青拿天鵝,是很古老的習俗。據說蒙古族舞蹈的碎步向前跑和順拐,都是模仿海青的,這是圖騰舞的遺跡。以鳥為圖騰在世界范圍還有很多,如:加拿大溫哥華印第安人的後裔現在仍保留貓頭鷹的圖騰舞,不但有大型木雕的貓頭鷹形象,而且有舞蹈,舞者衣紋為貓頭鷹,全身披掛它的獵獲物老鼠。
我國中南地區瑤族以狗為圖騰,每年有祭祀祖先盤古的風俗。陸次雲《峒溪纖志》:「歲首祭盤瓠,揉魚肉於木槽,扣槽群號以為禮。」瑤族刺綉中很多花紋為狗,而扣木槽則變為擊長鼓舞蹈以祭盤王的習俗留傳至今。青蛙(廣西等地稱「螞拐」),也是古代某些氏族的圖騰。東北少數民族有「金蛙」「朱蒙」,廣西壯族東蘭、巴馬、鳳山、天峨等縣至今保留著對青蛙的祭典,舊歷正月要舉行一年一度的「螞拐節」,在天峨縣與排鄉雲榜村,至今還保留著圖騰舞蹈《螞拐舞》(金濤《圖騰舞蹈文化的遺韻》)。而雲南麗江納西族崇拜的圖騰除虎、獅以外還有蛙為圖騰,他們身上披的羊皮要剪裁成蛙的體形(木麗春《納西族的圖騰服飾——羊皮》載《東巴文化論集》)。納西族東巴經象形文字舞譜中還指出,「居住在遼闊富饒的大地上的人類,其舞蹈的來源是由於看到金色神蛙的跳躍而受到啟發的」(見《神壽歲與東巴舞譜》)。這足以說明圖騰和圖騰舞蹈的密切關系。圖騰隨氏族部落的分裂、兼並、遷徙出現不同層次,不同的文化圈,一個氏族也不止一個圖騰。圖騰最早是全體族員的共同祖先,進入封建王朝,成為最高統治者一姓的祖先,使用這種圖騰符瑞成為他們的特權,皇帝用龍,皇後用鳳。但是作為龍鳳(包括一些鳥舞)的舞蹈已成為千百萬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舞蹈。而圖騰舞蹈為東方文化的「象形取意」原則和規律奠定了基
唐朝舞蹈
唐朝是舞蹈最發達的朝代,裡面出了公孫大娘的劍舞,包括安祿山的胡旋舞等好幾位傑出的舞蹈家。
❷ 新石器時代「圖騰舞蹈」是什麼舞蹈內容
圖騰舞蹈是原始氏族部落的象徵與標志,原始人認為各氏族起源於各種不同的版植物、動物權,人與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圖騰也被認為是各氏族部落的保護神。印第安人以鷹為圖騰,澳洲土著人各氏族部落分別以袋鼠、火雞、水、雨等動物或自然現象為圖騰。在中國古代,黃帝氏族以雲為圖騰,夏朝人以龍為圖騰,商朝人以鳳為圖騰。圖騰成為維系氏族社會的紐帶以及凝聚人心的手段。
❸ 圖騰舞蹈的類別
在十分原始的遠古時代,人們還處在蒙昧狀態中,對許多自然現象如風雨雷電,狼蟲虎豹,既不能認識和解釋,又無從掌握和控制,於是就想像著存在某種能夠主宰萬物的偶像,並把自己的希求、期望寄託在了它的身上。這種偶像,根據群體生活環境的不同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某種動、植物,如熊、虎、鷹、鹿或巨樹、瑞草;也可以是某類自然現象,如雷鳴、閃電、雲霓、風雨、火焰或日月星辰。不同的群體、部落,認為某種東西和自己有著特殊的、甚至是神秘的關系,這種東西特別偏袒自己,佑護自己,能夠為自己消災降福,於是就把它奉為神靈,甚至祖先,以它的形象作為自己族群的標志或象徵。這就是所謂的「圖騰膜拜」。
「圖騰」這個詞,是從北美奧日貝人的土語轉化而來的,有「血親」、「種族」、「家庭」等多種含意。「圖騰舞蹈」就是對那些以族群所崇拜的物類為對象而編制的舞蹈的統稱。如我國東北鄂溫克與鄂倫春人傳統的「熊舞」,廣西壯族先民的「螞〓(青蛙)舞」。新疆哈薩克族奉白天鵝為民族的母親,他們的許多舞蹈都有天鵝的造型與動態,舞起來是很覺神聖的,也帶有「圖騰膜拜」性質。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許多樂舞如上古顓頊帝的《六莖》,傳說中伏羲氏的《鳳來》和黃帝的《雲門大卷》等,可以說都是以植物、動物和自然現象為「圖騰」對象編制的一些「圖騰舞蹈」。
❹ 舞蹈狼圖騰講述的故事
一個關於狼的故事
❺ 舞蹈藝術欣賞論文中國舞蹈歷史發展的幾個特徵探究舞蹈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
❻ 圖騰舞有著怎樣的歷史演變
圖騰隨氏族部落的分裂、兼並、遷徙出現不同層次,不同的文化圈,一個氏族也不止回一個圖騰。圖騰最早是全答體族員的共同祖先,進入封建王朝,成為最高統治者一姓的祖先,使用這種圖騰符瑞成為他們的特權,皇帝用龍,皇後用鳳。但是作為龍鳳(包括一些鳥舞)的舞蹈已成為千百萬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舞蹈。而圖騰舞蹈為東方文化的「象形取意」原則和規律奠定了基礎。
❼ 圖騰舞蹈的特徵
「圖騰舞蹈」就是對那些以族群所崇拜的物類為對象而編制的舞蹈的統稱。如我國東北內鄂溫克與鄂倫春容人傳統的「熊舞」,廣西壯族先民的「螞〓(青蛙)舞」。新疆哈薩克族奉白天鵝為民族的母親,他們的許多舞蹈都有天鵝的造型與動態,舞起來是很覺神聖的,也帶有「圖騰膜拜」性質。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許多樂舞如上古顓頊帝的《六莖》,傳說中伏羲氏的《鳳來》和黃帝的《雲門大卷》等,可以說都是以植物、動物和自然現象為「圖騰」對象編制的一些「圖騰舞蹈」。
❽ 楚人善歌舞,但他們總是戴著有各種圖騰的面具起舞,這是為什麼呢
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和龍一樣為漢族的民族圖騰。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鳳凰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盤」,如此周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
楚國歌舞的原始形式,亦即為相和歌,伴之以鳳凰的圖騰舞蹈。由此開始慢慢構成了以鳳為主體的古樂文化,如古樂器中以鳳命名的就有鳳簫、鳳笙,樂府曲名中以鳳命名的就是《鳳求凰》、《鳳笙曲》;而將音律「黃鍾之宮、律呂之本」,稱「鳳皇十二律」等。
❾ 我國南方各民族有哪些圖騰舞蹈
螞拐舞由皮鼓舞/螞拐出世舞/長板敬螞拐舞/拜銅鼓舞/征戰舞/版耙田舞/薅秧舞權/插秧舞/打魚撈蝦舞/紡紗織布舞/慶豐收舞等十一段組成.螞拐舞的總體風格自然樸直,粗獷中帶有野性味,健美中帶有悍古感,舞蹈的模擬性很強,具有原始舞風特點和神韻,有些近似原始圖騰崇拜舞蹈的遺跡.
❿ 我國廣泛流傳的民族舞蹈什麼是圖騰舞蹈的遺存
我國廣泛流傳的《龍舞》、《孔雀舞》、《蘆笙舞》以及古籍中記載的「百獸率舞」等大多是圖騰信仰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