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范愛農詞語賞析

范愛農詞語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2 16:35:17

Ⅰ 朝花夕拾中范愛農的好詞好句

1.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版怪他們疑惑。但權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

2.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3.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4.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5.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6.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Ⅱ 《范愛農》好段(50字以上)賞析

不知怎抄地我們便都笑襲了起來,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他眼睛還是那樣,然而奇怪,只這幾年,頭上卻有了白發了,但也許本來就有,我先前沒有留心到。

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談起自己的經歷來,他說他後來沒有了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回到故鄉之後,又受著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可容。

現在是躲在鄉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但因為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乘了航船進城來。

賞析:通篇運用白描手法,用朴實的語言對人物進行具體刻畫。

(2)范愛農詞語賞析擴展閱讀:

《范愛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

作者通過追敘自己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迫害的遭遇,表現了作者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全文語言樸素,感情真摯。

范愛農與作者魯迅是同鄉,在日本留學時與魯迅認識。 1912年,范愛農溺水而亡,作者魯迅作此文予以悼念。此文寫於1926年11月18日,最初發表於1926年12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24期,後收入作者散文集《朝花夕拾》。

Ⅲ 《范愛農》的內容概括,不要賞析,文筆不用很好,80到120字就行

《范愛農》中,魯迅追敘了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專片段。一開始對他的屬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愛農的老師徐錫麟被殺害後,他竟滿不在乎。而辛亥革命後的范愛農,正直倔強,對現實失望,最終悲慘死去,使作者變得景仰他了。

Ⅳ 《范愛農》好句賞析

佳句賞析:
1. 在衙門里的人物,穿布衣來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換上皮袍子了,天氣還並不冷。
賞析:這句話描寫了「光復紹興」後,衙門里人的著裝,非常華貴,開始讀這段話的時候,我以為只是簡簡單單的描寫,可是一句「天氣還並不冷」就讓我陷入了沉思:魯迅先生在這里又補充說一句,到底有何深意?我想是為了諷刺那些人吧,在未光復紹興時,畏畏縮縮,根本不敢站出來說話,連錢店掌櫃都是軍械司長,現在光復了,就知道穿大袍了,這句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作者對死難者的同情與身肩的責任感。
2. 從此我總覺得這范愛農離奇,而且很可惡。…第二天愛農就上城來,戴著農夫常用的氈帽,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賞析:這兩句話是我對比著找出來的,第一句用「很」字寫出了魯迅對范愛農的憎惡,但第二句話用「愛農」表達了魯迅對范愛農的親切,文章開頭把范愛農寫得如何如何地討厭,為後文寫作者對他的友善打埋伏,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法,對比寫出了魯迅先生對范愛農的友誼。以至於為范愛農寫了五首詩。
讀後感:《朝花夕拾》我就讀完了,其中除了《瑣記》和《無常》讓我最為喜愛之外,其次就是《范愛農》了。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國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Ⅳ 《瑣記》和《范愛農》的好句賞析

Ⅵ 《范愛農》佳段賞析

在衙門里的人物,穿布衣來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換上皮袍子了,天氣還並不冷。

Ⅶ 范愛農的動作語言描寫和賞析

《范愛農》是抄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通篇運用白描手法,用朴實的語言對人物進行具體刻畫。運用簡練朴實的對話,突出人物性格,是此文表達上的又一特點。文中運用對比、襯托手法,增強了鮮明的表達效果。

Ⅷ 朝花夕拾 范愛農 賞析 原文(好段好句)+賞析

《范愛農》: 從此我總覺得這范愛農離奇,而且很可惡。…第二天愛農就上城來,戴著農夫常用的氈帽,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賞析:這兩句話是我對比著找出來的,第一句用「很」字寫出了魯迅對范愛農的憎惡,但第二句話用「愛農」表達了魯迅對范愛農的親切,文章開頭把范愛農寫得如何如何地討厭,為後文寫作者對他的友善打埋伏,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法,對比寫出了魯迅先生對范愛農的友誼。以至於為范愛農寫了五首詩。
總評: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國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

《阿長與山海經》這是—篇紀實性的文章。文章真實而親切地再現了魯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表現了長媽媽的性格特點。作者通過對兒時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長媽媽這樣一個勞動婦女的深深懷念。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
文章著重寫了我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進一步介紹了她的名字、體形等。文章主體在於圍繞《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後我對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為她給我買了《山海經》。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蒼桑的人,這里不僅寫她迷信,有麻煩的禮節,而且突出了她的偉大,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個人物形象。而我對長媽媽的感情也是文章的關鍵,文章的主體把握及最後對她的緬懷、祝福,都能說明感情很深。語言上或敘或議,前後呼應,如3次寫「大字形」睡式及謀害隱鼠的怨恨,朴實中帶有點韻味,讓讀者細細體會其中。
讀完此篇文章,不難發現,長媽媽這樣一個藝術典型形象,獨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會比較黑暗、腐朽的事實。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愛心與同情,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純朴的年代,去關懷身邊一個人。

《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台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曾多次寫到「無常」這種鬼怪。在《無常》中他比較詳盡地記述了在廟會中見到的「無常」。
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在廟會上都比較喜歡白無常,而普遍討厭黑無常,而從文字來看魯迅也比較喜歡白無常。認為他「不但活潑而詼諧」。而且單單渾身雪白這一點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鶴立雞群」之感。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當時的廟會中白無常是個很出風頭的角色。
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
作者也是想告訴我們,連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應該怎樣呢?

《父親的病》這篇文章十分生動地體現了當時就社會庸醫的無能,他們明明知道病已經沒法治了還故意蒙騙,看似開的是神丹妙葯,其實就是故弄玄虛,使用障眼法,對病是沒有一點療效,搞得家人東奔西走到頭來還是白忙活一場,並且對治病只是忙於應付而草草了事,給人看病都只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錢。那時的社會就像魯迅的父親一樣病重了。
落墨的部分是很令人驚詫的。「名醫」居然對臨之將死的人說「不要緊的」果不其然治死了人,卻仍然提筆寫下百元的葯方為死人服下。荒唐!而那主人仍舊很客氣地送他出門。魯迅前輩真的是很偉大,所以,我便要推翻第二段對網站上的事發表的觀點了。從這篇文章——根據看得懂的文章分析,魯迅前輩不是那種使勁罵的人,我覺得,他只是通過大量的諷刺而讓人們認識自己的錯誤,例如這個事件,罵了么?找不到罵人的詞語。所以,魯迅前輩是那種很厲害的人——批判家(好像是這個詞),用俗話說,就是罵人不帶臟字,不過,魯迅先生比這還高一些,他是為了民族的崛起而批判,全是出於公心。我只能深深地在他身後的風塵里鞠躬了。「名醫」的貪財便如山峰般「屹立」。
接下來,就是「名醫」用大量雜亂的葯治了魯迅前輩的父親兩年,沒有醫好,就介紹別人來醫治。「名醫」的形象如雕刻般越刻越深,為了保全名聲不顧病人的死活。唉,我只能嘆氣。不過,這種人值得為他嘆氣么?算了。
也許,這位才是名醫。可惜,這位又是「名醫」。依我看來,他滿腦子裝的不是學問,而是借口。尤其是最後一個,特別具有代表性「醫能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好小子,有一個推卸責任的泥鰍,居然還有顏面問「對不對?」再看看他們用的葯:河邊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一對蟋蟀、舊鼓皮製成的敗鼓皮丸。看到這里,我已經快說不出話了,也只能向老牛喘月一樣撲哧撲哧地大口地喘氣。
魯迅似乎就是在吶喊著,對當時封建、腐敗的社會作批判!而現實社會中這種現象也不少見。 對於社會上游盪、坑蒙拐騙、我們要與他們斗爭到底!並從小懂得追求真理、學會揭穿丑惡事物的本質、辨明是非,並呼籲大家、廣泛宣傳、共同促進精神文明的時代進步!
魯迅前輩,真的是一個很難得的人。對於他的文學功底,不是我最欽佩的;而他那大無畏的精神和滿懷為國的火紅的心,是令我崇敬的。魯迅前輩也是人,然而他不甘做一個平常的人,他不願在沉默中死去,而願意在沉默中爆發。他像一道雷鳴閃電,炸醒了沉睡的人們,震驚了後人的我們。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魯迅所有的文章裡面,我最喜歡的是《二十四孝圖》。其實,《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塗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塗抹成了讓人反感的矯情。就如同一個女子,任憑她再怎麼美麗,若是臉上抹了過於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讓人反胃而已。
那些煞費苦心「修飾」出來的完美的、讓人們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動人心的。真正能讓我們這些在柴米油鹽間折騰著的普通人感動的,永遠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過懦弱、有過自私、有過猶豫,然而最後選擇了勇敢、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堅定的人。
那些自願前往偏遠地區的志願者們,難道沒有過後悔嗎?難道從沒有在靜夜裡獨自流下過淚嗎?難道沒有抱怨過當地不可想像的艱苦條件嗎?難道沒有在遇到挫折遇到困難時,萌生回家的念頭嗎?我想,這些都是有過的。然而他們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溫暖著那塊貧瘠的土地。
那些堅守操節,廉潔奉公的幹部們,難道沒有羨慕過別人富足的生活?難道沒有在賄賂面前感到一絲的猶豫?面對著清苦的生活,難道沒有過委屈與不甘?面對妻兒親友的抱怨,難道沒有過歉疚、沒有過啞口無言?我想,這些都是有過的。然而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了清廉,守著自己的良心,不圖那個「廉潔」的虛名,只求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那些為人們所稱頌的英雄們之所以崇高,不是因為他們的「完美」,而恰恰是因為他們的缺陷,以及與缺陷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斗爭。正是他們的缺陷,使他們離我們是那麼近,我們不用仰視就可以看到他們的面容;而他們對自身缺陷的戰勝,成就了他們的崇高。
為什麼總是要把人「神化」呢?那些高高在上的神像,真的比混跡於芸芸眾生的「人」更有感染力嗎?恐怕不見得吧。失去了真實失去了親切的典範和偶像,立刻便斂去了那溫和的笑容,換上一副拒人千里的面孔。
讓我們的英雄走下神壇吧,還他們各自的本來面目,那些不見得多麼完美、然而充滿了人情味的面容,那些褪去了「神」的光環、然而閃耀著「人」的光輝的面容。
讓我們唱起普通人的贊歌吧,歌唱那些軟弱、怯懦、猶豫背後的高貴與堅強,贊美那些挺立於平凡身軀中的錚錚傲骨。
瑣記全文賞析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沖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第九段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眾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認同。
《瑣記》記敘作者家道衰落後,飽受世人的冷眼而終於走上了與封建主義決絕的道路。《瑣記》憶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本文魯迅筆下的衍太太是個背後經常慫恿孩子們干不好的事,事後又充當「老好人」的一個角色。譬如,她慫恿孩子們冬天裡去吃水缸里結的冰,還和藹地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得多。」;她還鼓勵孩子們比賽「打旋子」,還從旁計著數,說道,「好,八十二個了!再旋一個,八十三!好,八十四!……」但當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來時,馬上就會變換口吻說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聽我的話。我叫你們不要旋,不要旋……。」

Ⅸ 《范愛農》的賞析

這個嘛,說實話,我也不大清楚,或許魯迅先生只是為了把范愛農和一個人做比較而已,讀書有時候也是可以不用細究的。
那我給你提供這個吧
范愛農這個人無論在那個時期(日本留學時期、辛亥革命時期、民國建立)都是個不合時宜的人。在日本留學時,徐錫麟被殺後,范愛農那冷漠的表現在魯迅筆下完全冷凍住了,無論是什麼讀者,我想都會和魯迅一樣討厭這個人,討厭這個離奇而可惡的人。而在辛亥革命時期,他的形象竟是來了個600°大翻轉成了個「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的人。之前的誤會消除了,人們對這個角色的「警戒」也消除了,而魯迅也和范愛農成了親友:談革命、揭露軍閥、為紹興的光復而喜為做學兼工作而戒酒、范愛農也會時時為魯迅擔心!讀者們剛對這個角色起了好感,可魯迅的筆鋒又一轉——似乎將范愛農世界的天和地換了個個兒!革命失敗後,范愛農和之前那個令人生厭的留日學生沒什麼區別了。可畢竟朋友一場,在得知范愛農溺死後,魯迅心感悲涼,涼如夜半寒水凄慘而離奇地去了!魯迅覺著社會對范愛農的死造成很大的影響,於是,魯迅開始反思與批判,用筆桿子與黑暗戰斗!!!!

如果一個人獨自站在黑暗中,為著那不知何時才能來臨的一束光明而吶喊,他該有怎樣的毅力與決心?
如果一個人獨自漂泊在茫洋中,為著那不知何時才能來臨的小舟而悲鳴,他該有怎樣的信念與盼望?
如果一個人獨自被困在廢墟中,為著那不知何時才能來臨的援助之手而怒吼,他該有怎樣的膽量與勇氣?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接著,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范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范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據。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范愛農失足溺死於河中。

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葯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范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對范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贊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了革命後的范愛農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愛農心裡產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

Ⅹ 范愛農好句賞析

1、大家一怔之後,便容光煥發地互相告語,並且研究這刺客是誰,漢字是怎樣三個字。

2、大家接著就預測他將被極刑,家族將被連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紹興被殺的消息也傳來了,徐錫麟是被挖了心,給恩銘的親兵炒食凈盡。

3、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象在渺視。

4、我非常憤怒了,覺得他簡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殺了,連打一個電報還害怕,於是便堅執地主張要發電,同他爭起來。結果是主張發電的居多數,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來擬電稿。

5、不知怎地我們便都笑了起來,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還是那樣,然而奇怪,只這幾年,頭上卻有了白發了,但也許本來就有,我先前沒有留心到。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

范愛農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及感悟賞析.jpg

6、現在是躲在鄉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但因為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趁了航船進城來。

7、汽船一到,看見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將行李放到稅關上去候查檢,關吏在衣箱中翻來翻去,忽然翻出一雙綉花的弓鞋來,便放下公事,拿著子細地看。我很不滿,心裡想,這些鳥男人,怎麼帶這東西來呢。

8、到冬初,我們的景況更拮據了,然而還喝酒,講笑話。忽然是武昌起義,接著是紹興光復。第二天愛農就上城來,戴著農夫常用的氈帽,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9、愛農做監學,還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談閑天。他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

10、這軍政府也到底不長久,幾個少年一嚷,王金發帶兵從杭州進來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會來。他進來以後,也就被許多閑漢和新進的革命黨所包圍,大做王都督。在衙門里的人物,穿布衣來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換上皮袍子了,天氣還並不冷。

11、這樣地罵了十多天,就有一種消息傳到我的家裡來,說都督因為你們詐取了他的錢,還罵他,要派人用手槍來打死你們了。

12、自然,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後,脫下衣服,照了一張照片,以顯示一寸來寬的刀傷,並且做一篇文章敘述情形,向各處分送,宣傳軍政府的橫暴。

13、我想為他在北京尋一點小事做,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沒有機會。他後來便到一個熟人的家裡去寄食,也時時給我信,景況愈困窮,言辭也愈凄苦。讀後感·終於又非走出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處飄浮。不久,忽然從同鄉那裡得到一個消息,說他已經掉在水裡,淹死了。

14、夜間獨坐在會館里,十分悲涼,又疑心這消息並不確,但無端又覺得這是極其可靠的,雖然並無證據。一點法子都沒有,只做了四首詩,後來曾在一種日報上發表,現在是將要忘記完了。

15、一天,幾個新的朋友約他坐船去看戲,回來已過夜半,又是大風雨,他醉著,卻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勸阻他,也不聽,自己說是不會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雖然能浮水,卻從此不起來。

16、他死後一無所有,遺下一個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幾個人想集一點錢作他女孩將來的學費的基金,因為一經提議,即有族人來爭這筆款的保管權,——其實還沒有這筆款,大家覺得無聊,便無形消散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