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遠行的賞析

遠行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2 12:17:11

A. 賞析 詩意

2010-10-20 22:44網友採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他這首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開頭兩句分別點出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城闕」,指京城長安,闕是宮門兩邊的望樓。「三秦」,泛指長安附近。項羽破秦後,把秦國原來的地盤分為雍、塞、翟三國,封秦朝的三個降將為王,稱為「三秦」。「城闕輔三秦」,是說京城長安周圍有三秦夾輔著。「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從灌縣到犍為這一段有白華津、萬里津等五個渡口,稱「五津」。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少府離開這里,自然是戀戀不舍。而將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縣尉這樣一個小官,長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個很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王勃自己遊宦在外,也不怎麼得意。當他們走出都城,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會溝通在一起。「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共鳴寫了出來。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離鄉遠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這兩句表現的感情很真摯,態度很誠懇,一種體貼關注的語氣,從字里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五六句忽然將筆鋒一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最後兩句就此再推進一層說:「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別淚沾巾。以上四句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又說:「憂思成疾,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一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樸素無華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艷麗的詩風一直占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王、楊、盧、駱,「以文章名天下」,稱「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杜甫在《戲為六絕句》里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只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杜甫對「四傑」的推崇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就拿王勃這首詩來說吧,並不堆砌辭藻和典故,只是用質朴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但在質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語中又包含著對友人的體貼,絕不是一覽無余、索然寡味。詩人本來是要勸慰杜少府的,勸他不要過於感傷。但並不是一上來就勸他,而是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樣的宦遊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種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並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溝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後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於悲傷。這樣寫來多麼委婉!杜少府一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纏綿悱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開了。翻譯:雄偉的長安城有輔佐的三秦,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別的情意,因為都是離家在外做官之人。只要四海之內有一知己朋友,縱使遠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鄰。不要因為我們就要離別兩地,就像普通兒女一樣淚濕衣襟。

B. 遠行的詩句唯美

1、漸行漸遠漸無書。
2、勸進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C. 柳永望遠行賞析

長空降瑞,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亂飄僧舍,密灑歌樓,迤邐漸迷鴛瓦。好是漁人,披得一蓑歸去,江上晚來堪畫,滿長安,高卻旗亭酒價。
幽雅,乘興最宜訪戴,泛小棹、越溪瀟灑。皓鶴奪鮮,白鷳失素,千里廣鋪寒野。須信幽蘭歌斷,彤雲收盡,別有瑤台瓊榭。放一輪明月,交光清夜。

此詞每兩節轉換一個場面,形成四段。上闋第一段從雪始降寫起,描述了雪從僧舍飄灑到歌樓、鴛瓦,然後由實人虛,開始描寫想像中的雪中景事,到下闋結尾的第四段最後的雪晴雲出,從雪落至雪停,以時間流程為線索的創作趨向十分明顯。同時,作者的空間轉換視角也比較頻繁,從僧舍、歌樓、鴛瓦,到江邊、酒亭再至瑤台,作者按時間順序,隨視角變化為我們刻畫了一幅幅詳實而又生動的雪景圖。在這首詞中,作者並沒有將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注入其中,而是單純的描摹,「攝影機拍出的連續鏡頭」的特點很明顯,隨著鏡頭的時空的轉換,我們彷彿看到了真切的場景,柳永突破了過去的詠物詞局限,即只能朦朧的感覺到物的部分狀態,而不能如此直接,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和了解事物。作者極大的開拓了詠物詞的空間,既極盡鋪陳之能事,又能營造一種獨特的緊張感。同時,詞人又不受這樣整齊結構的限制,常常讓詩意的想像自由馳騁,創作出耐人尋味的藝術時空。具有「穩定的均衡感和舒暢的流動感」。

http://www.laomu.cn/xueke/2009/200905/xueke_195289.html

D. 詩歌賞析

古代詩歌鑒賞題型設計及答題思路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1:
春行即興 李 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步驟一)。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驟二)。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1)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3分)
[參考答案]詩人寫了百尺高台、美麗的水光月色,樹林和泉聲,(1分)營造了寧靜(或靜謐、幽靜等)(1分)的意境,表達了詩人閑適(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聲靜自來」一句詩用什麼表現手法?請簡析其效果?(3分) [參考答案]反襯(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1分)。淙淙的泉聲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靜。(2分)
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4答題步驟:
(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第三聯運用了誇張手法(步驟一)寫出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步驟二),寫出了詩人恍若臵身仙境的情景(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麼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來襯托鷹的形象。(把「襯托」答成「烘托」也算對)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①「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②「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 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突出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清新、自然、質朴(步驟一),描繪的清江、樑上燕、水中鷗構成了一派恬靜優雅的自然田園景象;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痴情憨態,望而可愛;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足可愛(步驟二)。不作雕飾,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驟三)。 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
華子崗 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參考答案]「侵」字寫夕陽余輝逐漸消退的過程(步驟一),展現了詩人在夕陽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步驟二)。「拂」字運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步驟一),也使人想見山色的青翠可愛、柔和多姿(步驟二)。這兩個動詞寫雲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舍之情,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步驟三)。 答題示例2 :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問:結合作品簡析《旅夜書懷》第三聯中的兩個虛詞「豈」「應」使用的妙處。 [參考答案]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譽哪裡是因為文章而顯揚呢?(我的)官位也真該因年老多病而罷退」。(步驟二)詩人本是以詩文自負的,而一個「豈」字說,表達了內心的憤懣之情。詩人本是想建功立業的,而一個「應」字反其意而用,表達了受排擠被罷官的無可奈何的情緒。「豈」「應」二字,將一個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現得頗為准確、精煉、傳神。(步驟三) 答題示例3:
葛溪驛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1)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2分) [參考答案]驛站秋夜難眠圖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答題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閑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2分) [參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這兩個意象,表現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表現作者的孤獨寂寞情感。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
[參考答案]「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句中「穿」字寫出了在蕭蕭落葉中穿行,而無人相伴的孤獨。一人獨坐而無聊,一個「數」字表現了主人公的動作神態,更表現出閑極無聊的寂寞情感。 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1: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參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答題示例2:
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後期詩人。
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得最為強烈和集中(步驟一)。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眺的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蹊徑,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之情(步驟二)。 答題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質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蘋①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後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
(1)詩的首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是如何統領全詩的?(3分)
[參考答案]擬人手法(1分)。由首聯浮雲不定議「陰晴」領起,頷聯寫「荷雨」、「濕」——下起雨來;頸聯寫「日出」——太陽又出來了。(2分,合情理即可給分)。 (2)頸聯所描寫的景物有什麼特點?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參考答案]借喜鵲的喧聲表現對「日出」的喜悅;雨霽日出,波平如鏡,愛水的「鷗」盡情地玩樂。有聲有形、有動有靜,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富有情趣(2分)。詩人精神愉快、神清氣爽(1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 第六種模式 情感、主旨型
1.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2.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3.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麼情感
答題示例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
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步驟一)(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表達技巧,所以步驟二跳過)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
[參考答案]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步驟一)作者主要是通過這幅想像的畫面,(步驟二)來表現「思家」的。(步驟三 題目已經說明情感)(想像1分,畫面描繪2分) 
第七種模式 評價題型
1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後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後闡明理由。 2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後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3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4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答題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三國時期的政治風雲變幻。
[答案參考]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分裂動盪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後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
第八種模式 比較評價題型
1提問方式: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2答題思路:
(1)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2)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3)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答題示例: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分析]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是問表現手法上的共同點,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寫出表現手法就可以,當然如果具體說明,也沒錯。第二問要求分析這兩首詠物詩表達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題時,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兩方面的內容。
[答案參考]都用了擬人表現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步驟一)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低沉。(步驟二)後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步驟一)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步驟二)
[特別提示]不論回答何種問題,都應盡量涉及三方面的內容:詩歌相關內容、表達技巧、詩歌主旨。例如第五種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內容和主旨兩方面的內容,如果加上「『折柳』運用了雙關修辭,既指聽到的折柳曲,又指聯想到的現實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場景」,那麼就萬無一失了。

E. 望遠行 柳永 賞析

柳永《望遠行》
長空降瑞,
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 ^
亂飄僧舍,
密灑歌樓,
迤邐漸內迷鴛瓦。 ^
好是漁人,容
披得一蓑歸去,
江上晚來堪畫。 ^
滿長安、高卻旗亭酒價。 ^

幽雅, ^
乘興最宜訪戴,
泛小棹、越溪瀟灑。 ^
皓鶴奪鮮,
白①失素, ①:閑鳥
千里廣鋪寒野。 ^
須信幽蘭歌斷,
彤雲收盡,
別有瑤台瓊榭。 ^
放一輪明月,
交光清夜。 ^

F. 請幫我寫一下李敖的《然後就去遠行》這首詩的鑒賞

然後就去遠行
——李敖
花開可要欣賞,
然後就去遠行。
唯有不等花謝,
才能記得花紅。

有酒可要滿飲,
然後就去遠行。
唯有不等大醉,
才能覺得微醒。

有情可要戀愛,
然後就去遠行。
唯有戀得短暫,
才能愛得永恆。

第一段可以從事業角度去講,古語雲,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花開後就是凋零的時候。要懂得急流勇退,把最美好的東西記在心裡,然後就剛絕的離開。因為,如果你沉迷在所得到的成就中,等待你的將是失敗。

第二段可以從友誼的角度去講,朋友之間,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當過於依賴過於相信朋友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友誼破裂,感情變質。距離也是一種美。朋友之間也要分你我的,這樣才能有意猶未盡的餘味。

第三段很明顯是講愛情了。李敖的還有一首詩是「愛是純快樂」,也就是說愛情不相信眼淚,如果你感覺到了痛苦,那是愛情出了差錯。所以,這首詩一樣。倆個人在一起相處,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一些各種問題,當然也會有痛苦。痛苦一旦產生,愛情就少了。而兩個人分開可讓彼此相思,加深戀愛!

G. 席慕蓉的詩《遠行》

可能是象徵我的五味雜陳的感情吧,既想穿越這山谷,又留戀往昔。深沉復內雜的感情通過容「郁雷」一詞表達的淋漓盡致:雖然郁悶但是又非常堅定的要走出去。照應後面的「我的昔時在哭」。

一家之言。

望採納。

遠行

詩/席慕容

明日
明日又隔山嶽
山嶽溫柔庄嚴
有郁雷發自深谷
重巒疊嶂
把我的雙眸遮掩

再見我愛
讓我獨自越過這陌生的澗谷
隔著深深的郁悶的空間
我的昔時在哭

H. 經典美文摘抄及賞析

1、摘自沈從文-《邊城》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餘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
河中漲了春水,到水逐漸進街後,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長長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牆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裡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某一年水若來得特別猛一些,沿河吊腳樓必有一處兩處為大水沖去,大家皆在城上頭呆望。
賞析:
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2、摘自席慕容-《桐花》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彷彿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賞析:
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彷彿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像則充滿了浪漫的夢幻。

I. 十八歲出門遠行的作品賞析

在余華的這部作品中,展示了青年成長階段在邁向成人世界時的種種遭遇:理想與現實、抗爭與無奈、殘酷與溫暖、失去與收獲等。可以發現,作品中還透露出兩個更深層次問題:一是青年所接受的成長教育的悖論,二是在青年成長過程中正面引路人的缺失。首先看成長教育中的悖論。十八歲生日那天父親給了我一個紅色的書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書包里裝著的,是我邁入社會前所做的一切准備。「我」是在得到父輩的允許或者是在父輩的要求下,踏入陌生的現實社會。因此,「我」是在傳統教育中成長起來的,遵從於父輩的青年。由於我從未曾真正走入社會,所以我所准備的只局限於「我」的間接體驗。在現代社會,這些體驗更多的是來自於教育,來自於家庭中的父輩與兄長的,來自於學校專業教師的,也包括「我」的小生活圈子。這是「我」紅色書包中差不多所容納的全部內容。然而,在社會及個人前途不可知的情況下,機械般的形式教育和片面性的思想教育,是導致「我」過渡到成年階段必須付出巨大痛苦的原因之一。「我」對整個世界抱持友善的態度,一路上對著群山就像對著自己的朋友。我遇到卡車司機,滿以為「我」付出後必然有回報。司機跟我侃侃而談,搭著「我」的肩膀,訴說自己的情感經歷,「我」便把他看做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看到有人哄搶蘋果,出於正義感和對朋友的忠誠,「我」必須去阻止這些有悖道德的行為,在「我」所接受的教育里,盜竊行為是不能容忍的,眼見他人遇到困難而坐視不理,也是不可以的。於是,「我」挺身而出,用正義的行為去阻止他們,使世界恢復到應該是怎樣的一個狀態中去。然而「我」失敗了,這暗示著「我」所接受的教育的失敗。而那個司機朋友竟然也背叛了「我」。他看見「我」被打,表情竟然越來越高興,最後還搶走了「我」的背包,與那伙盜賊同上了一輛拖拉機,消失在了公路上。在這里紅色背包被司機搶走,實際上暗示了父親交付給「我」的經驗在「我」的現實里成為不可能。「我」需要重新發現和認識。司機代表了一種當下的社會現實,不可理喻,也不可信任。睜這是「我」所接受的教育里所不會提到的,無論是從書本上、家庭中、學校里都不會向「我」解釋這些現象是怎樣發生的,「我」又該如何去餓「我」所被灌輸的思想是規約「我」如何去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於是,「我」擁有了教育所要實現的理想化人格,而當下的社會現實以及個人如何能在重重矛盾中避免傷害,獲得發展,卻不是教育關鍵所在。因此,在「我」的眼裡,成人世界只有美好。「我」所接受的教育來自於「我」的父輩及其所屬的成人世界。來自於成人的教育,卻在成人的世界裡被推翻。這一成長教育中的悖論令人深思。其次,再看青年成長過程中正面引路人的缺失問題。通常,青年成長路上,領路人是一個重要的要素,充當青年成長中的指導和教誨的角色。十八歲那天「父親在我腦後拍了一下。於是我歡快地沖出了家門。」從這一刻起,「我」一下子被拋入現實社會,開始孤獨地面對陌生世界,「我」在路上漫無目的,沒有方向。因為「我」出發前就沒有預設的目標和來自成人的導向。當「我」坐上汽車,雖然是向自己來時的方向行駛,但「我」仍然覺得舒服。因為「我」沒有方向。接著「我」想要找個旅店。尋找旅店從某種意義上象徵著青年在進入成人世界中對現實生活的歸宿和自我精神所屬的一個尋求。旅店象徵人生道路上的一程,「我」要在這個旅途中不斷地尋找和嘗試新的落腳點。在這個動態的過程中,對世界進行不斷地認識和體悟,從而找到自己的位置。當「我」坐在車上問司機,要去哪裡,他也說「開過去看」。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這些人物影響著主人公的生活經歷和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青年在觀察這些人物扮演的社會角色申逐漸找到自我,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而在《十八歲出門遠行》這部作品中,會發現余華將主人公與外在世界的人們之間最大限度地陌生化了。所有的人物都是模糊不清和無來由的。就連那個唯一和主人公發生過交流的司機也是無章可循,喜怒無常。成長領路人的缺失,使得主體彷彿被置於社會的荒漠。 這篇小說的情節十分荒誕,充滿了掠奪與欺騙。為了搭便車,「我」向司機敬煙,司機接受了「我」的煙,卻粗暴地拒絕「我」乘車;「我」兇狠地呵斥他,他卻「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來」,而且還要「我」在車正開著時去車廂取蘋果;汽車拋錨了,司機不但不著急,反而在旁邊認真地做起了廣播體操;有人搶劫車上的蘋果,他竟然無動於衷,只對「我」被打破的鼻子感興趣;搶劫又一次發生,「我」奮不顧身地反抗,被打得「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司機不但不同情和幫助「我」,卻「站在遠處朝我哈哈大笑」;最後司機也參加到搶劫者行列里去,把「我」的背包也搶走了。從表面看,這一切都是不合情理的,是荒誕的,但從藝術的角度看,這正符合現代主義文學的要求。現代主義文學往往不主張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這里的故事本身僅僅是一種媒介,或者是一種象徵,因此,不能用現實生活的邏輯來理解作品。其實,這篇小說正是通過「我」第一次出門遠行的經歷,表現對生活的一種感受。顯然,作者的指向是現實生活的荒誕與虛偽,想要凸顯的是人世之險、人性之惡,這也是余華對現實冷峻思考的結果,是作者對現實世界的真實反映。在這里,小說的故事情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給讀者一種荒誕離奇的感覺。讀者越是感到離奇、荒誕,不可思議,作者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西方現代派文學是反傳統的,荒誕性是其藝術特徵之一。單從這點看,《十八歲出門遠行》的現代派特點是非常明顯的。小說通過十八歲的「我」的眼光對現實世界做了真實的反映。尤其是看到被搶的司機不但不憤怒,不阻擋這種搶劫行為,反而「哈哈大笑」地與搶劫者共同坐在拖拉機上,而且還搶了「我」的背包。初次閱讀作品的,一般都無法理解司機的這種行為。其實,這裡面有作者的隱喻。這種行為表面上看起來是荒誕的,但仔細一想,這並不奇怪。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下,人的價值觀念和傳統的倫理道德受到了空前的撞擊,人們的是非善惡觀也發生了變化。
176
找機械加工外發訂單 就上對鉤網
找機械加工外發訂單就上對鉤網,海量機械加工外發訂單免費在線承接,還有平台貨款保障,交易安全放心,每日更新大量機械加工外發訂單,現在注冊即可免費報價接單!
天津逸雲動力網路科..廣告
北海買房限購,廣西房產網_4月新房快訊
北海買房限購掌握樓盤房價走勢,樓盤快訊,優惠實時更新,在線查看周邊配套,24小時在線為您解決購房難題,為您挑選戶型,匹配房源,為您找房!
廣西品房閣房地產營..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