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贈汪倫賞析

贈汪倫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2 00:49:03

⑴ 贈汪倫的作品鑒賞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讀者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忽聞岸上踏歌聲」,接下來就寫送行者。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批點唐詩正聲》:好句好意,放之又放,達之又達。只「桃花」之情,千載無人可到,何雲非詩之清者耶?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語從至情發出。
《李詩選注》:此詩直敘實事,略無纖巧句語,而大方家格力過於唐之詩人絕句亦遠矣。
《四溟詩話》:詩有四格:曰興,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贈汪倫》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興也。
《李杜二家詩鈔評林》:詩不必深,一時雅緻。
《唐詩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來,所以調絕千古。後人效之,如「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語非不佳,終是杯卷杞柳。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不雕不琢,天然成響,語從至情發出,故妙。周珽曰:上則百尺無枝,下則清渾無影,此詩之謂與?著意摩擬,便丑。
《唐詩摘鈔》:直將主客姓名入詩,老甚,亦見古人尚質,得以坦懷直筆為詩。若今左顧右忌,畏首畏尾,其詩安能進步古人耶?「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意亦同此,所以不及此者,全得「桃花潭水」四字襯映入妙耳。
《鐙窗瑣語》:贈人之詩,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時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徑直無味矣。不知唐人詩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舊人惟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皆膾炙人口。
《此木軒論詩匯編》:「桃花潭水深千尺」,掩下句看是甚麼?卻雲「不及汪倫送我情」,何等氣力,何等斤兩,抵過多少長篇大章!又只是眼前口頭語,何曾待安排雕鉥而出之?此所以為千秋絕調也。
《唐詩別裁》: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
《唐詩箋注》:相別之地,相別之情,讀之覺娓娓兼至,而語出天成,不假爐煉,非太白仙才不能。「將」字、「忽」字,有神有致。
《網師園唐詩箋》:深情賴有妙語達之。
《詩法易簡錄》:言汪倫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說便無味,借桃花潭水以襯之,便有不盡曲折之意。
《隨園詩話》: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雲:「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雲:「『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數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
《詩式》:首句從「李白欲行」起,下一「將」字,則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題起格。二句岸上有「踏歌聲」,汪倫送李白也,伏下「送我」二字之根,承首句起。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興下「情」字;三句轉變,雖系興字訣,卻實接也。四句言汪倫之情更深於挑花潭水;雖深至千尺而不及汪倫之情之深,非為潭水言,特藉以形容汪倫之情。「深千尺」三字已寫足,下句拍上,更得勢。所謂四句發之如順流之舟者,於此可悟矣。(品)宛轉。

古詩《贈汪倫》賞析 作文

一首〈〈贈汪倫〉〉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這是內一般人難以達到容的深厚情誼。

李白外出遊覽時路徑桃花縣,在村民汪倫家做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為李白跳了一隻舞。於是李白作了這首詩贈給汪倫作紀念。詩中充分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情誼。正如詩中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是講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過汪倫送我的情誼深。而前兩句敘事,「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正表示處於意料之外,汪倫用民間最隆重的踏歌舞來歡送李白,這讓詩人怎能不感動呢!而這讓詩人怎來表達呢?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有感而發用桃花潭來和汪倫對自己的情誼作比較。而這兩句就用了「不及」來把兩個不相乾的事物連在一起。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這樣既深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我覺得這《贈汪倫》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⑶ 《贈汪倫》的賞析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游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誰不得而知,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贊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詩,卻是對友情的最好詮釋,此詩更是被後人所傳誦。

⑷ 賞析《贈汪倫》這首詩為什麼寫得好

全詩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內

詩前容半部分是敘事:李白要離去,寫的是離去者。這句彷彿使讀者見到李白正站在一隻將要離岸的小船上。「忽聞岸上踏歌聲」用了曲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勾起了讀者的好奇,一個「忽」字也表現出詩人的吃驚。

全詩最為人稱妙之處莫過於後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是那樣深,觸動了離別的情緒。水深情深,詩人自然地聯想到,於是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用比物的手法來形象地表達出真摯的深情,耐人尋味。但這里作者並沒有說汪倫對自己的友情就像桃花潭水那樣深,而是桃花潭水的深比不上汪倫對自己的友情。非常巧妙。

詩人能用短短4句28個字將敘事、抒情表達得這么自然順暢,寫得那麼巧妙,可見其功底之深,不得不說寫得很好。


⑸ 《贈汪倫》賞析50字

賞析: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乾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的。

⑹ 《贈汪倫》的賞析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版送我情。
【分析權】
《贈汪倫》是一首著名的送別詩。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一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朴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像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⑺ 贈汪倫的作品鑒賞

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內」不淺,味容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⑻ 贈汪倫賞析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游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誰不得而知,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贊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詩,卻是對友情的最好詮釋,此詩更是被後人所傳誦。

⑼ 古詩《贈汪倫》賞析

李白「斗酒詩百篇」,一生喜好游覽名山大川。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有一位素不相識的汪倫,寫信給李白,邀請他去涇縣旅遊,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汪倫是涇縣的豪士,為人熱情好客,倜儻不羈。於是李白問桃園酒家在什麼地方,汪倫回答說:「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數日離去,臨行時,寫下上面這首詩贈別。 這首詩寫的是汪倫來為李白送行的情景。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詩人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種語言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來就沒有上層社會送往迎來那套繁瑣禮節,從詩中分析,李白走時,汪倫不在家中。當汪倫回來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攜著酒趕到渡頭餞別。不辭而別的李白灑脫不羈,不講客套;踏歌歡送的汪倫,也是豪放熱情,不作兒女沾巾之態。短短十四字就寫出兩人樂天派的性格和他們之間不拘形跡的友誼。 由於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他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乾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之深,讀者也可想而知了。詩人結合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這兩句詩也如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詩家常用的寫法,如果詩人說,汪倫的友情真像潭水那樣深,也是可以的,但顯得一般化,還有一點刻意雕琢的味道。而詩中的寫法,好像兩個友人船邊餞別,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一個「一杯一杯復一杯」。口頭語,眼前景,有一種天真自然之趣,隱隱使讀者看到大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 我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如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這首詩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藝術感染力。 另外,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這首詩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後人愛用李白的話評價李白的詩,是很有見識的。李白即興賦詩,出口成章,顯得毫不費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無矯飾,而有一種不期而然之妙。「看似尋常最奇崛」,正所謂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這種功夫是極不易學到的。這首《贈汪倫》就集中體現了李白這種自然高妙的詩風。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