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頗的賞析

頗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1 22:57:20

『壹』 舊居賦賞析

《舊居賦》賞析

閱讀余樹森的《舊居賦》,回答1~7題。

舊居賦

余樹森

它,門窗油漆剝落,頗含古雅淡朴之趣;地面水泥破殘,空氣卻潤而不燥。……房前園地一方,三面插以竹籬,抓滿金銀花、薔薇、鶯蘿、牽牛、絲瓜、梅豆之類;窗前一株葡萄,樹齡已逾十載。春日,新芽萌發,生機喜人;夏天,自有一窗綠蔭瀉於書案,清人心目,而那三面竹籬上,則是綠葉叢叢,猩紅萬點;紫的、藍的牽牛花,一直開到仲秋;到了冬季,經過西北風「A」,小院頓然變得空曠寥廓起來,在光禿禿的葡萄架下,時有一兩只麻雀跳來跳去。更使我感到其妙無窮的還是 甲 它 乙 遠可得西山之靜趣 丙 近可感生活之漩渦 丁 古人雲:「山遠始為容。」小立庭院,遠望那暖暖的西山,好像是一位美人,靜卧於綠野藍天之際,有時,她裹著煙藍色的輕紗,有時,她身披紫綠萬狀的錦綉,在朝日、夕暉、雨雪、霧靄之中,變幻著姿容……你可以任意地想像著那山裡的一座座古寺、佛塔、經幢、斷碑,以及那明眸似的清澈的泉水……而不致被那滿地冰棍和硯的花紙,收錄機的喧闐聒噪,敗壞游興。我之陋居,實乃「院中有院」,它周圍聚居著一百多戶人家,「五行八作」皆有。有的正去上班,有的剛剛下班;有的在淘米,有的在縫紉;有嗜愛聽音樂的,有歡喜做傢具的……於是, B ……便不太諧調地組合在一起,使你時時感到生活的脈搏就在你身邊跳動,而不會陶醉於沉靜之中,消磨掉自己奮斗的意志。每當我私慾萌動、牢騷將生之時,看到他們汗漬斑斑,行色匆匆,為開辟新生活而堅實苦乾的情景,心中便豁然開朗,如蒙煦日之臨照,清泉之盪滌。這一「 C 」,一「 D 」,實在結合得再妙不過了。

1.填入文中 A 處的最恰當的一個短語是
A.去粗取精 B.刪繁就簡 C.推陳出新 D.改天換地
2.應填入文中 甲 、 乙 、 丙 、 丁 處的標點是
A. : 無 ; 。 B. —— 無 , !
C. : , ; 。 D. , , , 。

3.將文中藍色詞和括弧里的詞作比較,指出加點詞好的原因分別是
①自有一窗綠蔭瀉(垂)於書案。
②好像是一位美人,靜卧(立)綠野藍天之際。
③她裹(罩)著煙藍色的輕紗。
④她身披(穿)紫綠萬狀的錦綉。
A.更符合情境 B.更准確生動 C.更形象傳神 D.語義更豐富

4.下面①~⑥是從文中 B 處抽出來的短語,它們在文中最恰當的順序是
①車鈴聲 ②縫紉聲 ③腳步聲 ④斧鋸聲 ⑤流水聲 ⑥廣播聲

A.①③⑤②⑥④ B.④⑥①③⑤②

C.②①③④⑤⑥ D.③①⑤②⑥④

5.應填入文中 C、D 處最恰當的詞是
A.靜、動 B.動、靜 C.雅、俗 D.淡、濃

6. 作者看到「五行八作」們汗漬斑斑,行色匆匆,為開辟新生活而堅實苦乾的情景時,「如蒙煦日之臨照,清泉之盪滌」。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通觀《我的空中樓閣》和《舊居賦》的節選文字,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二文的作者都是借對自己家居小屋的描寫來抒發感情的。
B.二文所表達的主題完全不同,《我》表達了作者對「獨立安靜」 生活的嚮往,《舊》文節選表達了作者對轟轟烈烈的新生活的熱愛。
C.二文的寫作手法不同,《我》採用了由實到虛的寫法,《舊》的節選採用了對比的手法。
D.二文的語言風格各有特色,《我》語言優美含蓄,富於哲理;《舊》句式整齊,節奏明快,用詞准確生動。

參考答案:
1.B 2.C 3.①C ②A ③B ④B 4.D 5.A

6.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生活的脈搏,使我受到了鼓舞,獲得了力量。他們為開辟新生活而堅實苦乾的高尚品德教育了我,使我的靈魂得以凈化。

7.B

『貳』 母親頗有些生氣 說是過了三更 怎麼回來得這樣遲的賞析

這句話看似普通平常,但仔細用心去品味,可以感受到一位母親對兒女的關內愛是多麼的深,容說是過了三更,說明母親一直數著時間在等,急切地盼著兒女回來,頗有些生氣,那是因為對兒女的擔心,怎麼回來得這樣遲,這更充分的體現母親愛之深責之切!

『叄』 賞析《宿江邊閣》

宿江邊閣

杜 甫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薄雲岩際宿,孤月浪中翻。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

大歷元年(766)春 ,杜甫由雲安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閣。閣在長江邊,有山川之勝。此詩是未移寓前宿西閣之作。詩人通過不眠時的所見所聞,抒發了他關心時事,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開頭兩句點時點地 ,說明詩人登高遠眺的情景。「高齋」,即江邊閣。「 水門」,指瞿塘峽口。瞿塘峽兩岸對峙,滾滾長江水貫穿於其間,形勢陡峻,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巨大的石門。江邊閣就位於這水門之上。它背倚山崖,前俯江水。現在又正是夕陽西下夜幕將臨的時候,蒼茫的暮色正漸漸地從遠處的山徑之間漫延開來,這自然牽動了詩人遲暮、孤獨的情緒。這兩句,從詩的布局上看,是題前之筆,為「宿」作好時間上的過渡;同時它還起著渲染環境、烘托情緒的作用。「暝色」,本來並不能行動,這里卻以「延」字來形容它的降臨,就更加生動地寫出了它由遠及近,不斷漫延不斷加濃的過程,同時也寫出了詩人高樓久坐孤單寂寞之感愈加沉重。

三、四兩句緊承首聯,繼續描寫高樓遠眺所見的景色。這是一個美麗的寂靜的夜晚,夜色越來越濃了,深藍的夜空,升起一輪明月,山脈、河流、森林、房屋都沉浸在如水般的濃月光之中。遠處高聳的山峰,已經安睡,幾絲薄雲悠然繚繞在山崖之間。樓下的江水,不停息地奔騰著,波濤翻滾,倒映於水中的明月,忽隱忽現起伏不定。上句寫山崖雲宿,承首句;下句寫浪翻孤月,承次句,結構安排頗具匠心。這兩句源出於南朝梁詩人何遜《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岩際出 ,初月波中上」,但何詩是寫清晨之景,這首詩則是描寫山城夔州的夜景,意境氣象全然不同。三、四兩句不但活化了深夜山間薄雲漂浮的情態,大江日夜奔流的氣勢,而且烘託了詩人孤寂的情緒,構成了一種清幽的藝術境界。

五 、六兩句由所見寫到所聞。上句寫夜靜更深,白天在江面飛翔追逐的鸛鳥與水鶴,此時也都靜靜地安睡了,沒有一點聲響。下句寫高山深谷之中,豺狼出來覓食,相互爭奪,發出陣陣凄厲的嗥聲。前幾句一動一靜,愈加襯托出夜境的凄哀悲涼氣氛。

最後兩句由「豺狼」而寫到「戰伐 」,由寫景而到抒情,間接傳達出詩人憂國憂民的心情。「憂戰伐」而至徹夜「 不眠」,正面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的極度關懷,「無力正乾坤」的「無力」,既指自己病卧滄江,身滯山城,也代指自己一斥不返,有受重用。

尾聯對結。中間兩聯都寫詩人不眠時見聞。這一聯才點出「不眠」的原委。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離開成都草堂東下,次年春末來到夔州。這時嚴武剛死不久,繼任的郭英又因暴戾驕奢,為漢州刺史崔旰所攻,逃亡被殺。邛州牙將柏茂琳等又合兵討崔,於是蜀中大亂。杜甫留滯夔州,憂念「戰伐」,寄宿西閣時聽到鸛鶴 、豺狼的追逐喧囂之聲而引起感觸。詩人早年就有「致君堯舜上」、「常懷契與稷」的政治抱負,而今飄泊羈旅,無力實現整頓乾坤的夙願,社會的動亂使他憂心如焚,徹夜無眠。這一聯正是詩人憂心國事的情懷和潦倒艱難的處境的真實寫照。此詩全篇皆用對句,筆力雄健,毫不見雕飾痕跡。它既寫景,又寫情;先寫景,後寫情,可說是融景入情、情景並茂的一首傑作。

『肆』 關於辛棄疾的《鷓鴣天》(陌上柔桑頗嫩芽)的鑒賞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崗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賞析:

辛棄疾寫的這首農村風光的詞,看上去好象是隨意下筆,但細細體會,便感覺情味盎然,意蘊深厚。

上闋頭二句在描寫桑樹抽芽、蠶卵開始孵化時,用了一個「破」字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桑葉在春風的催動下,逐漸萌發、膨脹,終於撐破了原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僅有動態,而且似乎能讓人感到桑芽萌發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崗細草鳴黃犢」「平崗細草」和「黃犢」是相互關聯的,黃犢在牛欄里關了一冬,當放牧在平坡上時被乍見春草,歡快無比。「鳴」雖寫聲音,但可以讓人想見黃犢吃草時的悠閑,神態。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鴉」按說會構成一片衰颯景象,但由於用了一個動詞「點」字,卻使情調發生了變化。「點」狀烏鴉或飛或棲,有如一團墨點,這是確切的寫實,早春的寒林沒有樹葉,所以黑色的烏鴉,在林中歷歷可見,故曰「點」這不得不使人想到馬致遠《天凈沙》的警句「枯藤老樹昏鴉」。兩相比較,給人的感受很不相同,馬致遠是在低沉地哀吟,而作者卻是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

詞的上闋主要是寫近處的自然風光,下闋則將鏡頭拉遠,進而涉及人事。「山遠近,路橫斜」,一筆就將視線拉開了,在山區這種路成為村落與村落之間聯系的紐帶,也成為與外面世界聯系的橋梁,生活在山間的人們,時常覺得那路會給他們帶來新的東西,所以詞人對眼前蜿蜒於山間的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青旗沽酒有人家」,橫斜的路,去向不止一處,但詞人的注意力卻集中在有青旗標志的酒家上。山村酒店,這是很有特色的一處地方風景。詞人在一首《丑奴兒近》中就寫過:「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只寫出酒家青旗,意思便不言而喻了,一個「有」字透露出詞人欣喜的心情。眼前的農村美景使他悟出了一種道理,在結尾兩句中翻出了新意:「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那散見在田野溪邊的薺萊花,繁密而又顯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著風雨開放,生命力是那樣頑強,好像春天是屬於它們的「相反城中的桃李則憂風愁雨,春意闌珊。這兩句,上句宕開,借「城中桃李」憔悴傷殘的景象為下句作襯,雖只點桃李而可以使人自然聯想到城中的人事;末句則收歸眼前現境,「在」字穩重而有力,顯然帶有強調的意味。

這首詞通過寫景和抒情,表達了作者在罷官鄉居期間對農村生活的欣賞流連和對城市上層社會的鄙棄,並由此把詞的思想意義向縱深方向拓展。薺菜花的花瓣碎小,顏色也不鮮艷,只有濃郁的香味,在城市人眼裡,一般是算不上什麼花的,作者卻偏偏熱情地贊美,除此之外,引起作者注意並捕捉到的,還有桑芽、幼蠶、細草、黃犢等等,多半是新鮮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這些,連同那出現在畫面上的山村茅店的酒旗,都體現了一種健康的審美觀。詞中關於「城中桃李」和「溪頭薺菜花」的對比,還含有對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薺菜花不怕風雨,佔有春光,在它身上彷彿體現了一種人格精神。聯系作者篇首的目注「代人賦」,當時很可能是朋輩中有人為作者罷官後的生活擔憂,因而詞人便風趣地以代友人填詞的方式回答對方,一方面借薺菜花的形象自我寫照,一方面又隱隱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風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堅強的薺菜花,以此與友人共勉。這首詞把深刻的思想乃至哲理,與新鮮生動的藝術形象有機地結合起來,給人多方面的啟迪。

『伍』 摘抄及賞析

他的身量與筋肉都發展到年歲前邊去;二十來的歲,他已經很大很高,雖然肢體還沒被年月鑄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經像個成人了——一個臉上身上都帶出天真淘氣的樣子的大人。看著那高等的車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①(注釋:①〔殺進腰〕把腰部勒得細一些。)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麼寬,多麼威嚴!殺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褲,褲腳用雞腸子帶兒系住,露出那對「出號」的大腳!是的,他無疑的可以成為最出色的車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沒有什麼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餘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②(注釋:②〔一邊兒〕即同樣的。)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與右耳之間一塊不小的疤——小時候在樹下睡覺,被驢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他愛自己的臉正如同他愛自己的身體,都那麼結實硬棒;他把臉彷彿算在四肢之內,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裡以後,他還能頭朝下,倒著立半天。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

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別人講論。在洋車夫里,個人的委屈與困難是公眾的話料,「車口兒」上,小茶館中,大雜院里,每人報告著形容著或吵嚷著自己的事,而後這些事成為大家的財產,像民歌似的由一處傳到一處。祥子是鄉下人,口齒沒有城裡人那麼靈便;設若口齒靈利是出於天才,他天生來的不願多說話,所以也不願學著城裡人的貧嘴惡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歡和別人討論。因為嘴常閑著,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彷彿是老看著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隨著心中所開開的那條路兒走;假若走不通的話,他能一兩天不出一聲,咬著牙,好似咬著自己的心!

他決定去拉車,就拉車去了。賃了輛破車,他先練練腿。第一天沒拉著什麼錢。第二天的生意不錯,可是躺了兩天,他的腳脖子腫得像兩條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來。他忍受著,不管是怎樣的疼痛。他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事,這是拉車必須經過的一關。非過了這一關,他不能放膽的去跑。

腳好了之後,他敢跑了。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為別的沒有什麼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習,即使有時候繞點遠也沒大關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氣。拉車的方法,以他干過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經驗來領會,也不算十分難。況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爭勝,大概總不會出了毛病。至於講價爭座,他的嘴慢氣盛,弄不過那些老油子們。知道這個短處,他乾脆不大到「車口兒」上去;哪裡沒車,他放在哪裡。在這僻靜的地點,他可以從容的講價,而且有時候不肯要價,只說聲:「坐上吧,瞧著給!」他的樣子是那麼誠實,臉上是那麼簡單可愛,人們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這個傻大個子是會敲人的。即使人們疑心,也只能懷疑他是新到城裡來的鄉下老兒,大概不認識路,所以講不出價錢來。以至人們問到:「認識呀?」他就又像裝傻,又像耍俏的那麼一笑,使人們不知怎樣才好。

兩三個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來了。他曉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車夫的能力與資格的證據。那撇著腳,像一對蒲扇在地上扇乎的,無疑的是剛由鄉間上來的新手。那頭低得很深,雙腳蹭地,跑和走的速度差不多,而頗有跑的表示的,是那些五十歲以上的老者們。那經驗十足而沒什麼力氣的卻另有一種方法;胸向內含,度數很深;腿抬得很高;一走一探頭;這樣,他們就帶出跑得很用力的樣子,而在事實上一點也不比別人快;他們仗著「作派」去維持自己的尊嚴。祥子當然決不採取這幾種姿態。他的腿長步大,腰裡非常的穩,跑起來沒有多少響聲,步步都有些伸縮,車把不動,使座兒覺到安全,舒服。說站住,不論在跑得多麼快的時候,大腳在地上輕蹭兩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氣似乎能達到車的各部分。脊背微俯,雙手鬆松攏住車把,他活動,利落,准確;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沒有危險。就是在拉包車的裡面,這也得算很名貴的。

『陸』 欲作家書意萬重中的欲字頗可玩味請作簡要賞析

「欲作家書意萬重」,其中的「欲」字緊承「見秋風」。原來詩人的心情是版平靜的,像一泓權清水。秋風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陣陣漣漪。行文順暢自如,一氣流貫,然而句末「意萬重」三字,忽又來一個逆折,猶如書法上的無垂不縮。因此這里詩人的感情並未順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開掘。這種手法,看似尋常,實極高超。我們細玩詩意:詩人因見秋風而生鄉思,於是欲作家書,可是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寫起。

『柒』 古詩賞析

【賞析】:

《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而此詩在比興手法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乍看是運用賦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象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其六)匠心正同,「鉤」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斗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啟後兩句的抒情,又具興義。

三、四句借馬以抒情:什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馬詩》其一雲:「龍背鐵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襜,誰為鑄金鞭?」「無人織錦襜」二句的慨嘆與「何當金絡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金絡腦」、「錦襜」、「金鞭」統屬貴重鞍具,都是象徵馬受重用。顯然,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此詩與《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但《南園》是直抒胸臆,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而用比體,則覺婉曲耐味。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鉤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從句法上看,後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作設問,強烈傳出無限企盼意,且有唱嘆味;而「踏清秋」三字,聲調鏗鏘,詞語搭配新奇,蓋「清秋」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恰是「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所以字句的鍛煉,也是此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捌』 散文賞析

春的美文《春》(朱自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春》賞析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單純,主題明朗,語言優美,人們往往把它解讀為一篇「春的贊歌」。其實這是一種誤讀。《春》與朱自清眾多的寫景抒情散文一樣,看似晶瑩剔透,一目瞭然,但它卻像一杯醇酒一般,蘊涵了綿長而清洌的韻味與芳香,要真正品嘗出它的滋味並非易事。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並成就他的治學。「荷塘月色」無疑是經過了凄苦的靈魂掙扎之後,找到的一方幽深靜謐的自然之境,曲折地體現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則使他的夢的世界走向了一個開闊、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領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後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續、轉化、提升。但不管這兩個世界有多麼不同,它們都源於朱自清的一種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春》確實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細讀朱自清的《春》,我不由地有這樣一種感覺:這是一個大病初癒的文化人,面對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種自信和自尊,編織著自己的理想之夢。這是一個經歷了「心靈煉獄」的知識分子,在大自然溫暖的懷抱中,他沉醉其間,詩情聯翩,感受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心靈沖動。他從時代的「十字街頭」撤退下來,又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總覺得,朱自清筆下的「春景圖」,不是他故鄉江浙一帶的那種溫暖潮濕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種壯闊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畫家筆下那種如實臨摹的寫生畫,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啟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靈釀造出來的一幅藝術圖畫。在這幅圖畫中,隱藏了他太多的心靈密碼。
朱自清研究專家吳周文先生說:「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慘淡經營詩的意境,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兩者交融起來,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的構思,整個地展現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為人格的外化手段,於是他的筆下,自然美成為自我人格的精神擬態,或象徵性的寫照;個人特定的情緒、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詩意的寫照,或者說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徵。怎樣創造這種意境,完成自然美與人格美二者的附麗與連結?對此,朱自清則是繼承弘揚以形傳神、重在神似的藝術精神這一整體性的審美把握,加上『詩可以怨』的審美理想的制導,生成了風格的隱秀與清逸的色彩。」(吳周文《詩教理想與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學評論》1993年第3期)對朱自清散文的深層意蘊,我以為這些話是深中肯綮的。朱自清屬於那種感情和感覺特別敏銳、細膩、真摯的人,對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和山水花鳥等等,又有著特有的親和情懷和觀賞興致。他的寫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調動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復品味、字斟句酌、「用筆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讓自然的美與他人生的美渾然為一。他不像魯迅,在描寫自然中採取一種超然的、審視的態度,甚至不惜寫了自然的丑來;他也不像周作人,在刻畫自然中沉溺其間、忘卻自己,恨不得化為自然的一部分。朱自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是投入的、虔誠的,但同時又是自覺的、清醒的。從這一點來說,他是最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真諦的。在《春》這篇簡短而明朗的散文中,同樣體現了他的人格操守和審美理想。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在朱自清所有的散文中,開篇就寫得如此明朗、歡快、昂奮的作品,似乎還不多見。這不是一個不諳世事的青少年的作文,這是一個飽經憂患的中年知識分子的精心之作。作者所以有這樣一種心境和情緒,一定是因為他走過了一段最陰暗的日子後,找到了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他是在借明媚的春光,抒發自己的一種心境。「盼望著,盼望著」,動詞的疊用,顯得突兀、有力、急切,隱含了他曾經的陰暗、苦悶歲月,以及在那煎熬中對未來的苦苦求索。現在光明終於降臨到了眼前,他怎麼能按捺住歡欣鼓舞的心情呢?「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這是初春的朦朧景象,但又何嘗不是他此時此刻的內心體驗呢?
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現的是一個欣欣向榮、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綠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開的桃樹、杏樹、梨樹,在如火如荼的花團中,飛舞著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溫馨的天空中,吹拂著軟和的楊柳風,氤氳著土香、草香、花香的氣息,彌漫著各種鳥兒動聽的樂曲,還有牧童嘹亮的笛聲……作者在這里把大自然寫活了、寫足了、寫透了,把大自然詩化了。在這一幅詩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負,一頭撲入了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個孩子投入了母親的懷抱一樣。他想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滾、踢球、賽跑、游戲,盡情地體驗生命的活潑與自由。他全身心地動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聽覺、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與撫愛。在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變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體驗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燦爛,展現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懷和天真無邪的個性。
但這種美麗的生命體驗畢竟是暫時的、甚至是虛幻的。朱自清信奉「剎那主義」,並把它當做醫治心靈創傷的良葯,而他又深知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肩上的重任,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有許許多多不容推卸的義務。他要追尋一種有為、有價的人生,他要精心地、甚至是刻意地去完善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因此在《春》的後半部分,作品歡快的調子突然變得舒緩、沉靜,出現了綿綿的春雨、朦朧的晚景、為生活行色匆匆的人們、辛勤勞作的農民。超然的自然景觀巧妙地轉換成了一幅現實圖畫,朱自清也從夢的世界回到了濕漉漉的土地上。「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在這里寫的是春天裡奔波和勞作的人們,更是寫自己的心理、決心和希望。
文章寫到這里,其實可以打住了。但朱自清卻給了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使春天的意象變得更為完整、瑰麗,使朱自清的人生、人格變得更加耀人眼目。他連用三個比喻謳歌春天,把春天形容為新生的娃娃、美麗的姑娘、健壯的青年。使舒緩、沉靜的格調驀然剛健、清新起來,與作品的開頭緊緊呼應;把滑向平實的現實情境又突然推進到了作品上半部分營造的那種明朗、歡快的意境中去,整個意境又連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個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個春天,在春天的引領下執著前行。朱自清獲得了「新生」。
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春》是風格演變特別明顯的篇目。究竟是哪些原因促成了這種演變?這篇散文在朱自清的創作中具有哪些特別的意義?依然值得我們去探究。

『玖』 怎樣賞析文章

一、看文章的主題。主題鮮明,立意正確,說明了什麼道理。
二、看文章的內容。要敘述清楚,事情脈絡通順,情節感人,有說服力、感染力。
三、看文章寫作特點。如:寓情於景、文字誇張、感情細膩、故事倒敘等等。
另外,文章的賞析還是要從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入手。賞析賞析,就是分析和鑒賞。要抓住那些能體現作者感情的語句,並挑出典型進行分析。也就是說,你所分析的每一句話,都要來自原文,是從原文中得出的結論。之後的鑒賞,就是在分析完文章後,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升華,應為考卷上所給的文章基本都出於名家之手,所以盡管美化提升就好。若是為普通文章寫賞析,那也可以把不足和失誤之處寫出

一,語言特色的賞析
1,本文語言生動、優美而又親切自然,充滿文雅的書卷氣,特別是多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給我們展現出一幅……的畫面,令人讀後久久沉浸於這種美的享受之中。
2,本文句式靈活多變,長句、短句、排比句、對偶句、反問句等等,生動活潑,搖曳多姿,盡顯華彩,富有很強的節奏感和表現力,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
3,本文中的……,抓住了……的特點,運用……幾個極富表現力的動詞,把……寫得惟妙惟肖,給我們展現出一幅……的圖畫,令人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所見之景如在目前。
4,本文所表達的……感情,深沉雋永,感人至深,讀者無不為那份真摯而濃烈的感情而動容,始知天下……之情與共。
5,本文語言極富誇張、諷刺的味道,特別是……幾句,把……的形態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後又進入對……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淺。
6,本文語言極富哲理,特別是……幾句,告訴我們……,使我們讀後懂得了……的道理,並能啟發我們對……進行更深層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淺。

二,寫作手法的賞析
1,小中見大:本文從我們所熟知的……入題,抓住……的……特點,讓我們從平常小事中領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從平常小事中體現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從平常小事中表現出美好的精神品質。)例,《哨子》《帆》《螢火蟲》。
2,對比:本文巧用對比,把……和……巧妙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很自然地從對比中感覺到……的變化(或說優劣好壞),從而鮮明地表現出……。例,《范進中舉》
3,象徵:本文運用象徵的寫作手法,抓住了……與……相似的特點,通過對……准確的描寫刻畫,更好地達到了表現……的目的。例,《白楊禮贊》
4,巧合:本文巧妙地運用了巧合,……,既在讀者的意料之外,卻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現了主題,令人讀後不免頷首稱許。例,《麥琪的禮物》
5,抑揚:本文運用了抑揚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讀者更全面深刻地認識……,使所表現的對象更豐滿,更鮮明。例,《白楊禮贊》
6,襯托:本文運用了襯托之法,用……的……襯托……的……,使作者對自己的表現對象的表達意圖更明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例,《白楊禮贊》
7,烘托:本文大量運用環境烘托,把表現對象的……心理,放在一個……的環境里,更好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例,《孤獨之旅》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緊緊抓住……的……的特點,精心刻畫,從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觀或生活態度或精神品質)。例,《愛蓮說》
9,卒章顯志:本文運用了卒章顯志的寫作手法,層層鋪敘,直到最後才突然揭開謎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後又轉入深深的思考。
10,懸念: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懸念的寫作手法,先把……拋給讀者而又並不說明原因,層層設疑,緊緊地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更好地達到了表達自己主題的目的.

『拾』 賞析「人生頗富機會和變化。人最得意的時候,有最大的不幸降臨。「

這一句話與《塞翁失馬》中「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異內曲同工感覺。電影《道士容下山》中,如松道長在掃地僧臨終前對他說:「施主,命運就像那瓢一樣,觸著即轉。上天與我們就是那執瓢的手,要是悟到生死輪回,無非花開花落。心有定境,不住因果,還有什麼不快樂的呢?」(來自網路)人生千變萬化,有時失之毫釐就是天壤之別。人生境遇處在不斷變化的情況中,也許早晨還是鍾鳴鼎食,到了黃昏已經是破瓦頹垣。人必須信一點兒天命,內心有所敬畏,才能得意不至於忘形,身處困境也不頹喪。「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樣平和的境界,心之所向。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