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畫作

賞析畫作

發布時間: 2020-12-21 21:10:14

① 朝元圖的畫作賞析

永樂宮原在山西省永濟縣永樂鎮,相傳為道教祖師之一呂洞賓的故宅。唐時將其建為呂公祠,宋金改祠為觀。元中統二年毀於大火,後又在原址上新建了純陽萬壽宮,通稱萬壽宮。1959 年,因修建三門峽水利工程,全部建築和壁畫整體遷移到芮縣龍泉村五里廟附近。
永樂宮在元朝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至今仍保留著元到明早期的道教壁畫800 余平方米,規模宏偉,精美壯麗,燦爛輝煌,是世界上罕見的藝術瑰寶。永樂宮遺留的宗教壁畫作品,是道教壁畫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了元壁畫藝術的高度成就,在美術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永樂宮各殿中,以三清殿和純陽殿的壁畫最為精彩。在純陽殿,以52幅壁畫演繹著呂洞賓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同時也折射著宋、元時代的社會生活。壁畫中官吏、平民、農夫、乞丐的服飾裝束,使用的器皿、設施,居住的亭台樓榭,出入的酒肆茶寮等都成為了極有價值的圖文資料。
三清殿為永樂宮的主殿,集中了永樂宮近一半的壁畫,《朝元圖》為其主要內容。「朝元」即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壁畫上有泰定二年(1325)及河南馬君祥、長男馬七待詔等題記,由此可見這幅圖的作者是名不見經傳的民間畫工。
畫面上共有人物 290個左右,以8個高3米的主像(南極、北極、東極、玉皇、勾陳、木公、後土、金母)為中心,其餘人物按對稱儀仗形式排列,以南牆的青龍、白虎星君為前導,分別畫出天帝、王母等28 位主神。圍繞主神,28宿、12宮辰等「天兵天將」在畫面上徐徐展開。畫中主像庄嚴肅穆,群像環立,形象豐滿圓潤,個個神采奕奕,無一雷同。他們之間有的對語,有的傾聽,有的沉思,有的注視,神情姿態彼此呼應,成為有機的整體。
整個畫面,氣勢不凡,場面浩大。但在這人物繁雜的場面中,作者又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近300 個「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禮儀中,營造了一種庄嚴的氣氛。
壁畫中人物服飾冠戴華麗輝煌,衣紋多用吳道子「蒓菜條」線條,用筆勁健而流暢,既含蓄又有力度,衣帶飛舞飄逸,有如滿牆風動,充分發揮了線條的高度表現力。用色方面,採用重彩勾填,色彩厚重而豐富,絢爛而協調,道具在背景上都富有裝飾性,在冠戴、衣襟、薰爐等處瀝粉貼金,絢爛奪目。我們來看一下在三清殿西壁中部下層的一幅奉寶玉女像,來體會一下這幅壁畫中用筆用色的妙處。奉寶玉女在金母元君的身後。玉女面相俊俏,雙目前視,嘴唇微閉,極具溫柔嫻雅的神韻。她頭戴花冠,上身穿廣袖衫,雙手端裝有龍旃的圓盤,儀態端莊。面部和衣紋的線描都疏密有致。土黃色的衣裙,綠色的飄帶,瀝粉貼金的發飾和龍旃,給人高貴富麗之感。總之,《朝元圖》是永樂壁畫中的精品。

② 世界美術作品賞析

一、莫奈《印象·日出》。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

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當時有個批評家,在文章中借用莫奈《印象。日出》一畫的標題,譏諷這個畫展的畫家是「印象派」。「印象派」最基本的一個特點,是由於他們吸收了當時一些科學家對於色彩的研究成果,通過自己的寫生實踐,發現了過去長期不被人們注意的一些色彩現象,從而在繪畫的色彩上引起了一個重大革新。

③ 如何欣賞一幅畫作

首先你要學會看整個圖面的布局,不可以太密,也不可以太稀疏,注意每一張葉專子的方向也風的方向必須是一屬致的,不可以出現不符合實際的情況(當然,一般的名人的畫是不會出現這種低級的錯誤的說).然後要看葉色和竹節的顏色,深淺要適當,或者說是深淺一定要分明.一般來說,竹葉的劃分有人字型的重疊的,或者是對稱的,但是,最常見的是個字型的.一副好的畫,除了要具備畫面感,還要有空間感!其實最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些學術上的東西,有的時候一副畫的好壞更要取決於作畫人的態度與心情.以及賞畫人的心態與感情.總之,一副成功的畫,一定要讓人看的出來感情,讓人覺得舒服.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如有不恰當的地方請你見諒!

④ 世界名畫有哪些,怎樣賞析

列賓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賞析

眾所周知,美術的鑒賞是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本學期,我選擇了「世界美術賞析」這門藝術學科進行了選修。原因其實很簡單,我自小非常喜歡美術方面的東西,對這些看似神秘的藝術形態十分好奇,很想從這課程當中得到一些藝術的知識與熏陶。通過選修這門課程,我逐步了解了許多關於繪畫的知識。學下來收獲很大,我逐漸可以感受到了文藝復興義大利藝壇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那作品散發出一種令人愉快的篤定,那種歸屬感;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在他的作品中的寓意;了解了被可視為法蘭德斯巴洛克風的具體象徵的魯本斯的作品;當然還有現在被我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油畫之一的倫勃朗的「泰特斯」等等這些經典的西方美術藝術。通過不斷的美術鑒賞活動,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過美術鑒賞,提高我的藝術品味,吸收前人優秀技法,在中國傳統美術教育中是一種重要的方法。而且在我看來從實際情況作為起點,由於經濟生活的變化,各種思潮的影響,社會活動空間的擴大,學生產生了一些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高分低能」是一種表現。學生有較多的知識和專業文化,並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質和修養。所以要呼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而藝術教育恰恰則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和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藝術教育不是培養專業的藝術家,不是單純地訓練吹笛子、彈鋼琴、畫畫、書法和跳舞的技術,它是要通過這種技能、知識和修養,提高審美境界,從而促進德、智、體、美、勞、生的全面發展,成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標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代新人。所以要適當的培養自身的藝術修養。這也是我選擇這一課程的原因之一。在為時一學期的課程即將結束時,我經過查閱資料將結合俄國偉大現實主義畫家列賓的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按照一般鑒賞的程序對其進行簡單的藝術鑒賞:
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作者:列賓
列賓(1844---1930)是十九世紀後期俄羅斯最偉大的藝術巨匠。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伏爾加河上纖夫拉纖的情景。這幅作品創作於1873年,花了三年的功夫才完成。現收藏在彼得堡俄羅斯美術館內。
1、作品畫面介紹: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這幅畫的構圖上,列賓利用了沙灘的地形和河灣的轉折,使十一個纖夫猶如一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黃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這幅畫具有宏偉深遠的張力,畫中的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濛,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獨、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纖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這對畫旨的體現,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極大的作用。在畫面上畫家又對伏爾加河的景色進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狹長的橫幅展現這群纖夫的行列。伏爾加河畔陽光酷烈,沙灘荒蕪、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幾只破筐作點綴。景色十分凄寂。一隊穿著破爛的纖夫在拉著貨船,步於是那樣地沉重,似乎可以聽到壓抑低沉的「伏爾加船夫曲」的回聲。因此本畫的構圖、線條、筆力等繪畫技巧都是相當成功的。
被烈日炙烤的焦黃的河岸上,一隊蓬首垢面、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沉重的腳步拉著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扎。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著破爛、面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於艱苦生活的無奈。
走在最後的纖夫低著頭垂著手,麻木地隨著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形象,是處在隊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著眉頭還不太習慣,他直起腰想用手鬆一松肩頭緊勒的纖繩,畢竟年輕,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苦楚。其餘的纖夫都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已沒有多餘的力氣再來表現點什麼,在他們身上剩下的,惟有貧苦、艱難與無奈。在這幅反映纖夫苦難生活的畫里,與其說是人與自然在搏鬥,不如說是人在與殘酷無情的黑暗命運和社會搏鬥。
畫中的纖夫共有11個人,約略分成三組。每一個形象都被列賓仔細推敲過,畫過人物寫生。他們的年齡、經歷、性格、體力以及他們的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把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統一在主題之中。現據畫家本人的記述,分別來詳細介紹這里的每一個人物的情況:
最前一組共四人,領頭的名叫岡寧,他的表情溫順,然而性格堅韌,具有一種內在的意志力,此人約有四五十歲。他那雙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額更加突出,顯出了他的智慧。列賓在他的頭上添畫上一塊包頭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臘哲學家的樣子。他原是個神父,後來被教會革職,一度充任過教堂唱詩隊的指揮。他身體結實,兩手下垂。胸前那一條纖索綳得很緊,而身上的麻布衫卻滿是補釘。這是一個俄羅斯農民長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著肉體與精神的痛苦,是這些纖夫形象中的悲劇性主角。在他右邊的一個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農民漢子,他赤著腳,頭發蓬亂,滿臉濃密的鬍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岡寧絮叨著什麼。這個形象起著襯托岡寧的前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後面是一個細長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擋住了。他頭戴麥稈帽,叼著一隻土煙斗,頭顯得尖小一些。他挺直著身子,這樣可使纖索鬆弛,好像是想省點力氣。這個瘦子的左側,則是一個躬背彎腰的纖夫,他原來是個水手,叫伊卡爾。他的兩手向下握攏,神色嚴厲,眼神凝注,直對著前方。顯然,他的脾氣一定很倔強,是個農村硬漢於。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蝕得百孔干瘡,結實的肩膀正從破洞處顯露出來。
中間一組也是四個人:穿一身粉紅色破衫褲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來這個少年是初加入這支行列,他那還未曬黑的皮膚,緊蹙的眉頭告訴觀者,這種勞動對他來說是負荷過重了。他正用於在調節壓在自己肩頭那根據痛了皮膚的纖索。畫家在這個新的受壓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種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剝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這個少年頸上還掛著一隻十字架,這是父母給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賓為畫這個少年纖夫,曾從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選了一個作模特兒。少年拉纖這種現象,也如資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勞力一樣殘酷,這是沙皇俄國的農奴制度的罪惡,也是畫家所要抨擊的主要目標。緊靠在拉里卡後面的,是一個受盡風霜之苦的禿頂老漢,他皮膚助黑,臉色陰沉,一邊斜倚在纖索上,一邊在打開自己的煙袋,想偷閑抽口煙來緩解一下自己的苦悶。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構成了強烈對比。兩代人,不同的命運,卻系在一根繩索上。少年右邊是個羸弱有病的纖夫,他步履艱難,全身虛弱,正在用袖口棕汗。頭發露在無檐帽的外邊,顴骨聳起,淚囊水腫,他未來的路程意味著更大的厄運,我們似乎可以聽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與老漢之間,露出了另一個纖夫的腦袋頂,此人的臉龐發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樣子是個韃靼人。
最後一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個退役軍人,白色的襯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壓得很低;背後一個皮膚黝黑,巡迴展覽畫派評論家斯塔索夫說他是個流浪的希臘人。最後一個人只見到了他的低垂的頭頂,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個小坡上移動。全畫以淡綠、淡紫、暗棕等色調來描繪上半部的空白,使這條伏爾加河流顯得更為慘淡了。這是為了加強人物的悲劇性,烘托乾燥炎熱的天氣 (列賓在岡寧和伊卡爾兩個人物身上曾作過一些改動,尤以伊卡爾纏著白布的頭改動得最多)。
2、作品給讀者的感覺?
當我第一次面對俄羅斯畫家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首先感知的是藍藍的天、遼闊的伏爾加河,十幾個姿態各異的纖夫和他們艱難地拉著的船舶。但仔細體驗畫面中所產生的勞動者的力量卻在視覺上似乎受到一種猛烈的撞擊,產生一種說不清的瞬間直覺的審美愉悅。一般而言,感覺都是帶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微妙性,感覺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體驗,語言則往往難以傳達某種感覺。因此,人們即使產生了某種感覺,也往往難以用適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對智力成熟、語言豐富的成年人來說即為如此。但是,感覺不管再微妙,總還存在大的趨向性,那麼,具體聯繫到《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它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壓抑、悲愴和深沉。
畫家列賓的這幅著名油畫,是他經過十多年的構思、繪制和修改才完成的。這幅油畫在反映列賓的思想感情方面很有代表性。通過仔細觀察畫面,我看出畫家的思想感情滲透在每一筆、每個人物身上,也滲透在畫面的色彩和景物的布局上。所以,只要我們細致觀察,從畫的整體上認真地體會,就會體會出畫家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即對沙俄反動統治的不滿和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畫的是人物群像,從畫中人物的不同衣著、外貌、動作以及神態,我們可以深刻領會人物的內心情感。這幅油畫是列賓到伏爾加河旅行時,仔細觀察了纖夫的生活,經過反復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作者在描述這幅油畫時,他的觀察是從前到後依次進行的,描述時抓住了人物的衣著、外貌、神態的特點,並展開了適當的想像,把人物的外貌特點和他們的身份、地位、個性結合起來,使每個人物都有了鮮明的個性。11名纖夫,作者著重描寫了4個,從年齡上說,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從職業上說,有破產的農民,有從事拉纖的工人,有退伍的士兵,他們代表著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承受著沙俄時代反動統治者的統治和壓迫,都過著悲慘痛苦的生活。作者這樣描述,有力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罪惡。
3、作者如何使觀眾產生這樣的感覺?
這一過程主要探究作品產生某種氣氛和感動力的原因。其途徑一是社會角度,一是形式角度。從社會角度探尋,指的是將畫面中的形象與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已有的認識與經驗聯系起來,以此解釋畫面形象之所以給我們造成某種感覺的原因。從形式角度探尋,則是注意研究作者通過對點、線、面、體、空間、光色、材質等造形元素的處理,以及對規格、比例、均衡、對稱、反復、節奏、對比、協調、虛實等組織方法的運用,如何營造出我們所感受到的氣氛和情緒。
我第一次看到它,就因震動而再也忘不了它。我也曾經在不同的河流上背過纖。學會在河水不是太急,因而纖繩還不是過於沉重的時候,將纖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頭,並將右胸盡量前挺以緊貼纖板,使纖繩不致於扣進肩頭的肉里。但當流水很急船又滿載時,就只有聽任纖繩深深勒進皮肉,磨出血來也顧不上地身體前傾,幾乎觸及地面,靠肩胛骨拽著纖繩前進了。肩膀的骨頭是否過硬,是一位纖夫合格與否的首要標准。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但我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纖夫,因為我並不專以背纖為生,只是偶爾背背纖而已。也正是偶爾背過纖,讓我深知真正的纖夫有著怎樣的體魄,承受的是怎樣的艱辛,從而對真正的纖夫懷有一種含有敬意的復雜感情。這也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下子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曾經以為再也忘不了那幅油畫的我,在不知不覺中卻已將它遺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聲和我幻覺中江水上漲的轟鳴聲將它送回。自責之餘,又聯想起當初喜愛這幅畫和被那纖夫形象打動的,並不僅僅是我或少數人。今天忘卻這幅畫乃至忘卻纖夫的,哪裡又僅僅只是我?忘記一幅畫當然算不了什麼,然而忘卻纖夫呢?似乎並不僅僅是因為時代的進步,已使纖夫退出了現實生活。事實上,退不退出現實生活是無關緊要的,一曲《纖夫的愛》不是風行全國,讓兩位歌手唱紅了?今天人們欣賞不已的,是《纖夫的愛》在卡拉OK中的悠閑纏綿畫面,是「在纖繩上盪悠悠」的「纖夫」了。問題並不在於這支歌中纖夫形象的虛假,而在於人們欣賞虛假,欣賞缺鈣的「美」。因此,忘卻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實質是忘卻那種有著陽剛之氣的,能夠承受一切苦難與重負的纖夫精神。

⑤ 賞析繪畫作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美術來鑒賞

在美術鑒賞的基源礎上就能夠產生一定的「美術批評」,自己根據一定的標准,對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

2、感悟鑒賞

感悟式鑒賞所要求的主要是從觀看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充滿想像力和激情地去欣賞美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可以任由思維馳騁而不受限制。這種鑒賞方式比較適合於寫意性和表現性的藝術作品,因為這類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觀地記錄形象,而是通過主觀化的形象處理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

3、社會學鑒賞:

應該意識到美術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存在於真空環境之中,而是有著特定社會階層和社會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創作目的以及社會背景對藝術家的影響。

4、比較式鑒賞

比較式鑒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但在比較式鑒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美術作品的好壞是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

⑥ 欣賞繪畫是什麼的過程

總之,欣賞繪畫是一個認識和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調動感覺,發揮想像,並從中得到感受和啟發的過程,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既是條件,也是方法。

⑦ 怎麼欣賞畫作

其實欣賞畫作之前你首先要對話的派別有一個了解,然後再去了解他們畫畫的手法,到最後你就是多看一些話就能了解了。

⑧ 如何更好地了解和賞析名畫.

首先,是情感色彩,把握作畫的緣由與畫家思想、信仰及感情。這和文章鑒賞是一樣的。好畫與作家本人的境遇經歷、三觀認知是不可分割的。作家,是作品的創造者,是理解的根源。
其次,是從名畫本身入手,色彩與筆墨,意蘊與風格,從對比中感受作品傳達出的信息與情感內涵。理解賞析中要融合自己的見解。
最後,是社會背景與民族文化,時空的轉變交疊,會間接影響創作。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⑨ 如何欣賞一幅繪畫作品

1、我們要了解哪些時期的畫是注重透視關系,而哪些時期的是不那麼注重的。例如古典主義時期的畫特別注重透視,那麼你欣賞畫的時候,就應該把這一點考慮進去。在那些不注重透視關系的風格裡面,你就不應該用透視來判斷畫的好壞。

⑩ 世界名畫賞析

你可以試下《最後的晚餐》這副作品是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
《最後的晚餐》(約1498)(壁畫 460 x 880 厘米)
在慶祝逾越節的前夜,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坐在餐桌旁,共進慶祝逾越節的一頓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這是他們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頓晚餐。
在餐桌上,耶穌突然感到煩惱,他告訴他的門徒,他們其中的一個將出賣他;但耶穌並沒說他就是猶大,眾門徒也不知道誰將會出賣耶穌。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
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
即使他沒有拿著那隻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
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
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
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聖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
小雅各的另一邊,聖.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
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
右邊還剩下最後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