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孔子篇的賞析

孔子篇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1 20:01:22

① 孔子的灑脫 賞析

孔子的灑脫

--------------------------------------------------------------------------------

周國平

連載:周國平自選集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周國平

我喜歡讀閑書,即使是正經書,也不妨當閑書讀。譬如說《論語》,林語堂把它 當作孔子的閑談讀,讀出了許多幽默,這種讀法就很對我的胃口。近來我也閑翻這部聖人之 言,發現孔子乃是一個相當灑脫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倫,是一種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為儒家始祖 的孔子,其實對於功利的態度頗為淡泊,對於倫理的態度又頗為靈活。這兩個方面,可
以用 兩句話來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個讀書人。一般讀書人寒窗苦讀,心中都懸著一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 為某方面的專門家,好在社會上混一個穩定的職業。說一個人不成器,就等於說他沒出息, 這是很忌諱的。孔子卻坦然說,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也確實有人譏他博學而無 所專長,他聽了自嘲說,那麼我就以趕馬車為專長罷。

其實,孔子對於讀書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 學術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鄙 夷那種沽名釣譽的庸俗文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一再強調,一個人重要 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類似於"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 樣的話,《論語》中至少重復了四次。

"君子不器"這句話不僅說出了孔子的治學觀,也說出了他的人生觀。有一回,孔子和他的 四個學生聊天,讓他們談談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別表示想做軍事家、經濟家和外交家。 惟有曾點說,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輕裝出發,約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裡游泳,在林下乘 涼,一路唱歌回來。孔子聽罷,喟然嘆曰:"我和曾點想的一樣。"聖人的這一嘆,活潑潑 地嘆出了他的未染的性靈,使得兩千年後一位最重性靈的文論家大受感動,竟改名"聖嘆" ,以志紀念。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麼器,做個什麼家呢,只要活得悠閑自在,豈非勝似一 切?

學界大抵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於什麼是"仁",眾說不一,但都不出倫理道德 的范圍。孔子重人倫是一個事實,不過他到底是一個聰明人,而一個人只要足夠聰明,就決 不會看不透一切倫理規范的相對性質。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這句話竟出自孔子之 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備條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歸結為忠恕二字,其 實孔子決不主張愚忠和濫恕。他總是區別對待"邦有道"和"邦無道"兩種情況,"邦無道 "之時,能逃就逃("乘桴浮於海"),逃不了則少說話為好("言孫"),會裝傻更妙("愚 不可及"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其本義不是形容愚蠢透頂,而是孔子誇獎某人裝傻裝得高 明極頂的話,相當於鄭板橋說的"難得糊塗")。他也不像基督那樣,當你的左臉挨打時, 要你把右臉也送上去。有人問他該不該"以德報怨",他反問:那麼用什麼來報德呢?然後 說,應該是用公正回報怨仇,用恩德回報恩德。

孔子實在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有常識,知分寸,絲毫沒有偏執狂。"信"是他親自 規定的"仁"的內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說:"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徑(" 硜硜然小人哉")。要害是那兩個"必"字,毫無變通的餘地,把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還 反對遇事過分謹慎。我們常說"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也出自《論語》,只是孔子並不贊成 ,他說再思就可以了。

也許孔子還有不灑脫的地方,我舉的只是一面。有這一面畢竟是令人高興的,它使我可以放 心承認孔子是一位夠格的哲學家了,因為哲學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麼會-點 不灑脫呢?

② 急需孔子名言、翻譯及賞析!!!

[孔子名言名句抄]行己有恥,使於四方襲,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名言名句]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名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名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名言名句]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名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名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名句]三思而後行!

[孔子名言名句]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名句]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子名言名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名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名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名句]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名句]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孔子名言名句]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名句]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名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名句]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名句]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名句]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孔子名言名句]不學禮,無以立。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名言名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名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③ 論語的名句賞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④ 孔子名句及其賞析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專耳順,七十而從屬心所欲,不矩。」《論語》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了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

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6.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⑤ 《孔子的故事》李長之寫的,求好句和好句賞析,急急急!!!

1、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馬克思
2、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創傷.——米南德
3、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雷巴柯
4、在時間的大鍾上,只有兩個字——現在.——莎士比亞
5、做大事的,眼光應當看到未來,力量需要用於現在.——西德尼
6、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達爾文
7、每時每刻都有無窮的利息;日計不足,歲計有餘.——富蘭克林
8、切莫垂頭喪氣,即使喪失了一切,你還握有未來.——王爾德《書簡》
9、勝利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鍾的時間中得來成功.——牛頓
10、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1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詩《青青園中葵》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丘《孔子》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14、謂學不暇者,雖暇亦不能學.——劉安《淮南子》
1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白頭吟》
16、丈夫生世能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鮑照《擬行路難》
17、事之難易,不在大小,務在知時.——先秦《呂氏春秋》
18、時乎時乎不再來.——司馬遷《史記》
19、壯而怠則失時.——管仲《管子·形勢》
20、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劉安《淮南子》
列寧惜時
有一篇回憶錄,回憶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准了他的計劃,並問道: 「那麼 你們什麼時候開始呢?」「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麼不今天開始 呢:就是現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 柯羅惜時
一位青年畫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大畫家柯羅請教.柯羅指出了幾處他不滿意的 地方. 」謝謝您!」青年畫家說:「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羅激動地問:「為什麼要明天?你想明 天才改嗎?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可見柯羅是多麼珍惜時間.
邱吉爾勤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巨頭之一的邱吉爾,平均每天工作十七個小時,還使 得十位秘書也 整日忙得團團轉,為了提高馳緩的政府機構的工件效率,邱吉爾還制定了一種體制,他給那 些行動遲緩的官員們的手杖上,都貼了一張一張「即日行動起來」的簽條.

不閑一日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無論是畫蝦、蟹、小雞、牡丹、菊花、牽牛花,還是畫 大白菜, 無不形神兼備,充韻生動,奧秘晚窮,據說他在八十五歲那年的一天上午,寫了四幅條幅, 並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巴爾扎克的時間表
巴爾扎克在二十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兩千多 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許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創作時間表是:」從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圓椅里坐十二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作,然後人中午到四點校對校樣,五點鍾用餐,五點 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惜時如金
徐特立於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 ,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准確的時間表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 天晚上八點鍾 睡覺,清晨5點鍾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准確無誤,以致於他每天早 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准來校對時間.

達爾文惜時
據達爾文的妻子埃瑪回憶,達爾文在寫作《物種起源》一書時,經常晝夜不 眠,沒有一 夜超過五個小時,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時,仍然堅持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直到 臨終前兩天都未間斷.

抓緊時間
優秀影片《喜盈門》曾轟動中國影壇,編劇辛顯令長期以來,抓緊每一分空閑 時間讀書,學習和寫作,每天忙到深夜,睡眠從不超過6個小時,他常說:「超出一分鍾的休息,便是增加自己思想上的一分懶惰.」正是因為他特別善於擠時間,才在工作之餘寫出了一部出 色的電影劇本.

司光光惜時
《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的枕頭是用圓木做的,他讀書睏倦時就枕著圓木 睡 覺只要一翻身,枕木就會滾走,人就會驚醒,他用這種方法來強制自己,擠時間刻苦讀書.

枕頭睡覺
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野外進行地質勘察時,經常用石頭做枕頭睡覺,一 旦被石頭硌醒,馬上又開始工作.

贏得時間
無產階級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多斯塔之窗」寫作時,夜以繼日,工作非常緊 張,疲倦 時,他常常用大劈柴當枕頭,使自己不至於睡得過久,正因為這樣,他才贏得了比常人多得 的時間,作出了比常人大得多的貢獻.

⑥ 孔子的智慧的點評鑒賞

林語堂用美妙的英文向世界介紹中國人和中國歷史文化,但是,囿於所處時代、社會環境和個人經歷,他的思想認識不免帶有歷史的局限。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正是中國國內動盪變遷、破舊立新的時期,特定的創作背景無疑也給他的作品留下印痕。顯而易見地,比如當時對朝代稱謂與歷史紀元的劃定不統一(如稱清朝為ManchuDynasty);且時無漢語拼音方案,專有名詞均使用威妥瑪拼音音譯等。此外,也能發現作者在解讀文化歷史和社會生活現象時的不足,如反映在民族關系的表述上,稱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為foreign blood、foreign race,乃至以Chinese特指Han Chinese等。諸如此類,為不妨礙我們對文學和語言的鑒賞,在我們最大程度地保留作品原貌的同時,敬期讀者明辨。
西方的讀者,一般以為孔子是滿口格言的智者,這當然不足以解釋儒家學說的深遠影響。如果不是基於深奧的思想系統,一套格言絕對不能像儒家在中國這樣主導一個國家的歷史,西方讀者的印象可能主要是由於閱讀《論語》一書得來的。其實,《論語》固然記載了許多孔子的卓越的意見,可是時常沒有同時登陸上文下理,讀者必須在《孟子》、《禮記》等著述去尋覓,才能充分明了孔子的影響與聲望,必須認識孔子的各項觀念是一套完備的思想系統。
在林語堂先生看來,孔子的思想不只是「處世格言」「道德修養」,更是一種深沉的理性思索,一種對人生意義的執著追求,充滿了詩意的情感內容,具有「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孔子的思想代代相傳,滲透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心魂」。
名人評價
雖然他講的是數十年前中國的精彩,但他的話,即使在今天,對我們每一個美國人都很受用。
——美國總統布希
讀林先生的書使人得到很大啟發。我非常感激他,因為他的書使我大開眼界。只有一位優秀的中國人才能這樣坦誠、信實而又毫不偏頗地論述他的同胞。
——《紐約時報》星期日書評
孔子走出他在歷史上的時空框架,與我們現代人以白話文直接對話,親切可喜不在話下。孔子的思想又以英文這種國際語言展示在我們眼前,好像由此彰顯了普世化的絢麗色彩,使人在驚艷之餘又多了幾分自豪之感。林語堂先生在評價中西文化時站在一個較為平衡的位置上。他在《孔子的智慧》短短二十多頁的導言中,就多次以摩西及耶穌來與孔子作為對照比較,藉此凸顯東西方的聖人「心同理同」的深刻涵義。這對西方世界的讀者來說,自然深具啟發性;對我們中文讀者而言,也不難由此體會人類所共有的心靈勝境。我推薦這本書,因為它選材精緻而妥當,使人讀來有一種幸福之感。
——傅佩榮(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所知道的林語堂先生,其實就是,很難得的兼具有「君子」和「文藝復興人物」之長的人。前者比後者多一份優游園林的隱逸雅緻,後者比前者多幾分新時代男兒的慧黠矯健。……林語堂先生的著作又一多又好又極富使命感,百年之內恐怕很少有人能接近他所締造的光榮紀錄。
——張曉風(台灣著名散文作家)

⑦ 《孔子的灑脫》賞析3處,感想1篇

我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倫,是一種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實對於功利的態度頗為淡泊,對於倫理的態度又頗為靈活。這兩個方面,可以用兩句話來代表,那就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孔子是個讀書人,對於讀書他有自己的看法.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他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學術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種沽名釣譽的庸俗文人。他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一再強調,一個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而無需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類似於「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樣的話在《論語》中至少重復四次。孔子原本就是個讀書人。一般讀書人寒窗苦讀,心中都懸著一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好在社會混個穩定職業。孔子曾經坦然的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君子不器」)。因此也確實有人譏笑他博學而無所專長,他聽了不生氣反自嘲說,那麼我就以趕車馬為專長罷。這話不但是他的治學觀,實際上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觀。有例是,有一回,他和他的四個弟子聊天,讓他們談自己的理想志向。其中三人分別表示想做軍事家,經濟學家和外交家。唯有曾點說,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輕裝出發,約了若干小朋友,到河裡游泳,在林下乘涼,一路唱歌回家。孔子聽罷說「我和曾點想的一樣」。聖人的這一嘆,活潑潑地嘆出了他的未染的靈性,使得兩千年後一位最重性靈的文論家大受感動,竟然改名金「聖嘆」。以資紀念。在孔子看來,人生在世,何必成什麼器,成什麼家呢,只要活得悠閑自在,豈非勝似一切?

學界大抵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於什麼是「仁」,眾說不一,但都不出倫理道德范疇。孔子重人倫是事實,別否認.不過他到底是個聰明人,而一個人只要足夠聰明,就絕不會看不透一切倫理規范的相對性質。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這句話竟然出自於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備條件,也就不足為怪了。有人把仁歸結為忠恕二字,其實孔子決不主張愚忠和濫恕,他總是區別對待「邦有道」和「邦無道」兩種情況。「邦無道」之時「乘桴浮於海」(能逃就逃)逃不了則「言孫」(少說話為好)。會裝傻更妙(」愚不可及「這個成語就出自《論語》,其本意不是形容愚蠢透頂,而是孔子誇獎某人裝傻裝得高明極頂,相當於鄭板橋的所謂「難得糊塗」一樣。他也不象基督那樣,當你的左臉挨打時候,要你把右臉也送上去。有人問他該不該「以德報怨」,他反問,那麼用什麼來報德呢?然後說,應該是用公正回報怨仇,用恩德回報恩德。

⑧ 關於孔子的一生的賞析

孔子:他抄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襲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於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朴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於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

⑨ 跪求一句孔子名言+賞析(稍微詳細點而)

「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闡述了「有志」與「事成」之間的辯證關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須「有志」;若無「志」則「事」不成。(針對論點,分析了二者的辯證關系)

這句話很有道理,頗能道出「事成」的真諦。不是嗎?請看:春秋時期,吳越相爭,吳勝越敗,越王勾踐淪為階下囚,(卧薪嘗膽的歷史故事道出「事成」的真諦)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復仇,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留下了「卧薪嘗膽」的千古美談;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由初中未畢業到數學巨人的巨大變化再次強調成功之真諦:立志在前)小時候面對「沒有數學頭腦」的斥責而確立志向,雖然連初中畢業文憑都沒有,但最終成為數學領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諸多的政治家、科學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動證明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的正確性。
總之,「有志者事竟成」,並不是說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說明「有志」與「事成」之間的辯證關系:無志者則事必定無成,有志而脫離實際則事不成,有符合實際之志而無「恆志」則事難成,有符合實際的「恆志」而無堅持不懈的勤奮努力則事也難成。只有把上述條件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事竟成」。

年輕的朋友們,成功的鮮花正准備獻給每一位有志者,但是,你能得到它嗎?這就要看你自己的了。(結尾通過分析有志與事成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論述中心論點)

⑩ 孔子名句賞析300

學而篇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為政篇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措諸枉,則民服;舉枉措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缺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缺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八佾篇第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定公問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烏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仿於利而行,多怨。」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 公冶長篇第五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 雍也篇第六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叛矣夫!」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 述而篇第七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則從吾所好。」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子曰:「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 泰伯篇第八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背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較。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子罕篇第九

子絕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遜與之言,能無悅乎,繹之為貴。悅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 鄉黨篇第十

食不語,寢不言。

• 先進篇第十一

子貢問:「師與商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顏淵篇第十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叛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智,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向也吾見於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樊遲從游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毋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 子路篇第十三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缺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佔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悅也。悅之不以道,不悅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悅也。悅之雖不以道,悅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 憲問篇第十四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宮括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約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從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逆詐,不臆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 衛靈公篇第十五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橫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己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與仁也,甚與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子曰:「有教無類。」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 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有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逸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 陽貨篇第十七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使人。」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盪;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智者,惡不遜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微子篇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己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弛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 子張篇第十九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無?」

子夏之門人問交與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無,月毋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 堯曰篇第二十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