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意境詩

賞析意境詩

發布時間: 2020-12-21 10:56:02

㈠ 最有意境的簡短詩歌賞析

有意境的古詩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內。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容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渡漢江 李頻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送上人 劉長卿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㈡ 賞析古詩詞中,意境 和意象是什麼意思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

意境:是指文藝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特點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凡能感動欣賞者(讀者或觀眾)的藝術,總是在反映對象「境」 的同時,相應表現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現心境,寓心境於形象之中。

意象: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多用於藝術通象。根據說文解字來說,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於更好的理解可以說是在大腦里的意思圖象」。意象通過抽象、通象等來產生更有深度的意象。意象是人類大腦意識活動的產物。

(2)賞析意境詩擴展閱讀


意象的起源

意象理論在中國起源很早,《周易·系辭》已有「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之說。不過,《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現為陽爻和陰爻兩種組合符號,這兩種符號組合成六十四卦,原本是用來記錄天地萬物及其變化規律的,後來發展到歷史、哲學范疇。

詩學借用並引申之,「立象以盡意」的原則未變,但詩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具體可感的物象。「這種創造意象的能力,永遠是詩人的標志。

比喻是詩歌(文學)的重要手段,明喻在荷馬的詩中比比皆是。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隱喻是詩歌之本。」所謂明喻或隱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稱之喻象(由比喻產生的形象)。黑格爾關於美與藝術的定義,與詩的意象理論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

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藝術要把這兩個方面調和成為一種自由的統一的整體。」

㈢ 如何鑒賞古詩的意境

古典詩歌語言高度凝煉,寥寥數語,便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畫面,並蘊含著無限的深情。意境其實就是古詩意義在人腦海中勾勒出的畫面。專業的說法是:意境,是指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即通常所說的情景交融。


詩歌鑒賞常用術語: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襯托、對比、用典等。
表現手法有:象徵、想像、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 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鑒賞詩詞的意境。意境是指詩詞中情感、觀念與環境、氣氛的統一體。詩詞一般都有優美的意境。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這首詩中,初平的水面,低低的雲腳,早來的鶯兒,暖和的樹木,新到的燕子,春潮湧動的泥土,迷人的亂花,矮嫩的小草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這首詩寫出了早春所特有的環境氣氛,這是詩歌的「境」,同時抒寫了詩人熱愛迷醉的情懷。這是詩歌的「意」,這首詩中「最愛湖東行不足」的「最愛」是作者抑制不住的感情流露。類似的有優美意境的詩還有王維的《山居秋暝》、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

另附一篇詳解你下載了看吧。

㈣ 詩歌鑒賞 意境 思想感情

詩歌的意境一般都是為了烘托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謂以景襯情,借景抒情等等。比如詩人在平靜的湖面上泛舟描寫美景可能就是表達了他內心的寧靜平和,再結合平時熟知的時代背景、詩人的經歷等也許還能引申出他棄官之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等等等等(我的想像了……)。而反過來說一般詩人想要表達他的思想感情很多都是藉由寫景、寫事抒發出來的。這樣營造出的意境也是為之後的抒情做的很好的鋪墊。這是我的看法。所以你的老師說有些詩只表達了思想感情或者只渲染了意境,我不是很理解,最好舉個例子~
至於你說有些寫景的詩好像是有主觀情感的卻只用答意境,答了思想情感就是重復,我猜可能是題目的要求不同答題側重點也不同。如果要求你答意境,那你答到「描寫了一個……的畫面,帶給人……的感受」也就差不多了,但要是要求你答思想感情,那還得加一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再深一層次就要結合作者背景談談,體現了詩人……的抱負啊追求啊精神之類的。
其實詩歌鑒賞的各種題型做多了就會慢慢形成一種答題的感覺,這種感覺說白了也就是摸清答題套路,把幾種必用句型爛熟於胸的本領。還有就是審題的確很重要,應試教育下你答的東西離標准答案稍微偏一點也許就拿不到滿分了。

㈤ 怎樣分析詩歌的意境

分析詩歌意境,要注意物象的特點,同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託的情感,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

所謂意境,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

首先需要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然後聯系背景概括出詩歌的主旨,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

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明月,柳梢這兩個意象,在詩中都是相愛的見證,此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

(5)賞析意境詩擴展閱讀:

詩歌特點: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㈥ 誰來一首經典古詩詞賞析,層次要深,意境要高,刷屏滾。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天夜裡又刮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朱紅的顏色已經改變。若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賞析】
(一):簡介
《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古代詞開始大體以所詠事物為題,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後即開始名為調名即詞牌,

這首詞是李煜囚居汴京時所作。當時李煜由南唐國君一下子變為宋朝的囚犯,不僅僅失去了居高無上的皇帝的地位和權力,更殘酷的是也失去了最起碼的人身自由。殘酷的現實使他「日夕以淚洗面」,這使他產生了特有的悲與愁。這首詞傾瀉的就是作者的懷念亡國之痛,哀嘆朱顏已改的情懷。
「春花秋月」和小樓「東風」原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可在李煜的筆下寓意卻變了,一個「何時了」,一個「又」,把原本令人嚮往和盼望的良辰美景和春天醉人的信息變得蒙上了一層凄苦和哀愁,究其緣由,那就是越是這良辰美景越是容易觸發起作者的懷舊情結和思念故國的傷痛。「故國不堪回首」,連回憶一下故國的過去都「不堪」又怎能願意見這年年如是的春花秋月和報春的東風呢。每輪回一次,那就意味著又被囚禁了一年哪。這與李煜當時所處的境遇是分不開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發前人未所發之愁。以水喻愁,一句巧妙的比喻,貼切生動地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體化了,將那看不見莫不著的愁思變成了有形的、永無止境的一江春水,創造了意想不到的的藝術效果,這也成了李煜詞的主要特點,對後人的影響很大。作品通篇一氣盤旋,曲折動盪,如泣如訴,動人心魄。
全詞寫的是亡國之痛,抒的是念國之情,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深沉。盡管詞作篇幅短小,但餘味無窮,能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堪稱為婉約派作品之絕唱。

㈦ 如何鑒賞詩歌中的意境

如何賞析詩歌
(1)鑒賞口訣:

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①送別類。②懷古類。③思鄉懷人類。表達對家鄉或親人思念為主。④戰爭或邊塞類。⑤閑適類。⑥借景抒情類。⑦托物言志類。⑧愛情類。⑨民生類。 以上九種類弄,只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後,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後,全詩感情自然顯現。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三.定主旨。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詩歌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
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詩歌鑒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詩歌當中許多的意象都是有它們各自的喻意的。雖然這種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當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情況之下卻是有其共通之處的

五.找技巧。

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採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

六.品風格。

「風格」是指由於作者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等造成的不同的創作特色。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杜甫之詩沉鬱頓挫,陶淵明之詩沖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韓愈的詩深奧險怪,白居易的詩通俗鮮明。再如,按詞論家說,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

詩歌鑒賞的最後,或者說到了細微之處,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語言所要達到的表達效果。而與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艦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凄美、明快等。

語言表達效果: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六點看起來很分散,似把詩歌給拆開來讀了,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過我把它稍做了一點修改:「師傅引對門,修行在個人。」只有讓學生懂得了詩歌鑒賞的門道,才能使學生建立一種賞析的思路,進而在不斷的賞析中培養起一種屬於自己的賞析風格。

二、詩歌內容、思想情感

(一)、詩歌內容分類
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思婦閨情詩、托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

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詩、即景抒懷詩、山水田園詩

送別詩多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或訴依依別情或言別後的思念。

詠古詩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吊。或為緬懷先賢,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嘆昔盛今衰,借古諷今。

戰爭詩要麼表現保家衛國的豪情,要麼表現捨身殺敵的壯烈,要麼表現戰士凱旋的豪邁,要麼表現對戰爭的厭惡,揭露戰爭帶給親人、家鄉、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治者發動戰爭的罪惡。

邊塞詩則為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或表現壯麗的邊塞風光。

思鄉詩、閨怨詩及羈旅行役詩則重在表現對親人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或表現遊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志詩(包括山水田園詩,隱逸詩等),往往表現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復雜懷感,或者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有的則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質。

(二)、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

1憂國傷時: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
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即景抒情。

2、建功報國

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年,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

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

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邊關思鄉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
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
虜,良人罷遠征?)

4、生活雜感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長亭送別

依依不捨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

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坦陳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三、 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在注意的問題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於對其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後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斗生活,或者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

2、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准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比如,唐代國力強盛,投
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在他們的詩,尤其是邊塞詩,雖有塞外環境的惡劣,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愾的憤慨,保
家衛國的決心,因而格調高亢,情緒激盪。而宋代則大不相同,積貧積弱、國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沒有了大唐的氣象,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
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3、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面都有一個不長的「序」,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視。

4、大多數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單一的,其中可能交織著許許多多非常復雜的情感,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當然,讀者有時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之上發揮想像,進行二度創作。另外,一個作家的整體創作趣向和風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棄疾等,都有其固有風格之外的創作。

詩詞鑒賞是閱讀能力中層次最高的一個層級,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較多的一項。怎樣才能迅速而准確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解讀詩詞的意境、探尋詩詞的主題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突破。

( —)、從詩詞的標題突破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標題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內容,有的標題揭示了作品的線索,有的標題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調。例如: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李益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 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標題中的「聞風」二字是全詩的線索,也是理解全詩內涵的關鍵。首、頷兩聯寫臨風而思友、聞風而疑友來;頸聯寫風吹葉動,露滴沾苔,用意還是寫風;尾
聯入幌拂埃,也是說風,是遐想,期望風至寄思友之意。可見,全篇緊緊圍繞「聞風」進行藝術構思,通過微風形象,表現詩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發思念故人的情
懷。

(二)、從詩詞描寫景色的「冷」「暖」色調突破

古人寫詩作詞,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因此,鑒賞時首先要找出寫景的詞句,再體味所寫之

景的「冷」「暖」,進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這首詩中的寫景主要是在二、三聯,詩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樹晚多花」寫出開闊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環境,再用「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勾畫出一幅生
機勃勃的春景圖。你看,魚兒在毛毛細雨中搖曳著身軀,燕子在微風的吹拂下輕盈地飛翔,多麼歡快、多麼自由啊!詩人正是通過繪制這樣的「暖」色之景,抒發了
一種歷經戰亂之後暫得安身的閑適而喜悅的心情。

( 三)、從詩詞所選取的意象突破

古詩詞中的許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義,詩人常常通過選取特定的意象來表達內心獨特的情感。我們鑒賞時就要留心詩詞中出現的意象,調動積累,揣摩意象的含義,從而理解作品的內容。例如:

長信秋詞五首(其一) 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詩中首句用「梧桐」、「秋葉」這些帶有凄涼悲傷的意象來渲染蕭瑟冷寂的氣氛,第三句中的「熏籠」又進一步烘託了深宮寒夜的環境。結合末句便知,這是由於詩人心境凄清、愁恨難眠,才感到來自南宮(皇帝的居處)的漏聲凄清、漫長。

( 四)、從詩詞中所暗示的關鍵詞突破

詩詞是詩人「緣情而發」的產物,有時如能捕捉到詩詞中那些最能顯現詩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鑒賞該詩詞的鑰匙。例如:

江樓感舊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個「思」字奠下了全詩的感情基調,也成為我們窺視詩人內心世界的窗口。詩人為何而「思」?思的對象又是什麼?聯系下文方知,詩人是由於見到與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觸發了對友人的思念。

( 五)、從作品中含有詩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寫詩詞,尤其注重煉字煉句,力求一字傳神,一句傳神。而這些含有詩眼的句子往往最能體現作品的內蘊及表達技巧。例如: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台。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詩中的第三聯描寫生動,「落」「明」二字精練傳神,是該聯的詩眼。「落」給「泗水」以動感,好像從天上落下一般,使靜態的形象動態化;「明」賦予靜
態的自然色彩以動感,不說徂徠山如何青綠,而說蒼綠色彩主動有意地映照徂徠山。聯系全詩,不難發現詩人把山水寫得如此雋美、秀麗,是為了襯托他與友人的情
誼純潔無邪。

(六)、從作者的人生經歷突破

「詩言志」,作者的人生經歷不同,他(她)通過詩詞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也就不同。因此,鑒賞

時不妨從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及其生活經歷突破。例如: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一生堅持抗金復國,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終。他的詞作多抒寫其力

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這首詞就抒發了他的壯志難酬仍憂國憂民的宏大襟懷。

(七)、從詩詞中典故的含義突破

古代詩人創作時,有時藉助一些典故來表現廣泛而深刻的主題。如果我們關注這些典故,了解這些

典故,無疑會有助於把握作品的主題。例如:

遣 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詩中「楚腰纖細」典出《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掌中輕」典出《飛燕外傳》,指漢成帝皇後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
舞」。詩人借用這兩個典故意在說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海再看第三句,詩中「十年」與「一覺」相對,給人以「很久」與「極快」的鮮明對比感,顯示出詩
人感慨之深。縱觀全詩,可以發現詩人所遣之懷,不僅有懺悔之意,還有前程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

(八)、從詩詞的註解突破

有的詩詞鑒賞在原詩之後附有註解,閱讀這些註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作品的有關情況,以便更准確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內容。例如: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詩寫於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後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詩後註解提供了該詩的寫作背景,從「流放途中遇赦」這幾個字可以想見,詩人應是帶著輕快的心情寫作此詩的。因此詩人筆下的自然萬物好象被賦予了生
命:雁兒高飛,帶走了詩人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彷彿是君山銜來了團圓好月。這樣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襯托出詩人遇赦後極其歡快的心情

三典故、意象

附:古代詩歌中的常見典故

(1)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後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唐劉禹錫《泰娘歌》:「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2)比翼鳥傳說中鶼鶼只有一隻眼、一隻翅膀,所以一定要兩只鳥在一起才能飛。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為比翼烏,在地願為連理枝。」

(3)碧血 常與「丹心」連用,歌頌為國捐軀者的忠貞。元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4)長城南宋將領檀道濟自稱為「萬里長城」。後以此稱能抵禦敵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5)採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唐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6)長亭古代驛站在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送別。後「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7)尺素: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的代稱。宋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8)登高 重陽有登高習俗。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東山高卧 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後指隱居。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10)杜康 傳說杜康(字仲寧)發明了酒。後以此作為酒的代稱。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1)東籬語出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12)寒食節日名,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該節由此而來。唐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13)汗青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紅豆南方的一種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唐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二:「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畫眉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16)金烏傳說太陽里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17)連理枝 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的樹枝。比喻恩愛夫妻。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18)勞歌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唐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9)樓蘭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唐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李白《塞下曲》:「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20)夢蝶也稱「化蝶」。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宋陸游《閑游》之

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

(21)青鳥傳說漢武帝七月七日在永華殿祭祀,忽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來,東方朔說這是因為西王母要來了。後以此為傳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願作王母三青鳥,飛來飛去傳消息。」唐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2)三徑西漢末,王莽專權,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園里竹陰下「開三徑」,只和羊仲、求仲兩人相交。後以此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東晉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唐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

(23)桑榆傳說太陽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樹上。以此比日暮,後比喻人的晚年。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王勃《滕王閣序》:「東榆已失,桑榆非晚。」

(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為主侵掠。後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5)雙鯉古人寄信,將信結成雙鯉形狀。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後因此將其比作書信。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雙魚」同義。唐李白《贈漢陽輔錄事》:「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26)黍離語出《詩經•黍離》,東周大夫路經西周故都,見其滿地禾黍,遂有宮室宗廟毀壞之嘆。後以此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唐許渾《登洛陽故城》:「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

(27)商女語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很,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即歌女。後以此為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28)投筆東漢班超年輕時,以替宮府抄寫公文為生。他曾投筆感嘆,要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取爵封侯。後指棄文從武。唐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9)陽關陽關,古關名,今甘肅敦煌西南。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譜成送別之曲,名《陽關曲》。唐李商隱《飲席戲贈同舍》:「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30)折柳漢代京城習俗,凡送遠客,都要送到長安東面的霸橋,並折柳枝相贈。後指送別。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1)折腰陶淵明因不願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兒折腰,遂辭官歸隱。後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顏?」

㈧ 誰能提供一首意境美的詩的賞析

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抄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尤其是"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這一名句堪稱是"意"與"境"的完美接合.

㈨ 詩歌鑒賞中 啥是意境

拿古人西辭黃鶴樓來說,你這裡面的意境就是要你能想到,那人,離開黃鶴樓那一場景,是怎麼離開的,往哪裡去,這就叫意境.後面跟的煙花三月下楊州.就是接著把你從這個意境中接連地帶下來,去向,時間等..

㈩ 如何鑒賞古詩分析意境

在最新的高考考試說明中,對古詩文的鑒賞有這樣兩個要求: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中國的古代詩歌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表達相對含蓄,往往托物言志或寫景抒情。這類詩是考查的重點。 一、意境結構的第一個層面,是將思想情感寄託於某種景象而形成意象,這個意象具有情與景的不同方式的交融。 首先,是情景交融式。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你可以想像詩人佇立江邊,目送友人漸漸遠去,直到友人的船隻消失在水天一線之處;寄託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感情。與「雪上空留馬行處」一樣,令人回味無窮。 其次,是借景抒情式。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黃河落日圓」悲壯崇高,體現了進取旺盛的生命活力;「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畫面遼闊,感情豪邁,表現了生命的坦盪與生活的富足。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表現內心情感,這是景物結構與情感結構的交融。 第三,是觸景生情式。如孟浩然的《春曉》意象單純,詩人只是聽到了春天清晨的鳥鳴聲,突然想到昨夜的風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來。隱含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肯定與贊美。在情與景的融合中形成了一種張力結構,才形成了文學特有的意境。 二、意境結構的第二個層面,是境生象外,具有虛實相生的特點,使讀者通過對意象的理解達到韻味無窮的境界。 其次,是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結合。如《陌上桑》中對羅敷形象的側面描寫是一種虛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茲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這是側面烘托羅敷的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化虛為實的藝術效果。 第三,是想像與聯想的妙用。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由所見到所想,這是聯想的手法,也體現了以實顯虛的特點。司空圖對虛境作了這樣的描述:「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 三、意境結構的第三個層面是形神兼備的韻外之致。意境除了帶給讀者像外之像,還應使人獲得言外之意。 首先,是描寫外部形象和動作神態表現內心情感。如柳永在《雨霖霖》中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以這樣的神態動作,將兩人內心的千言萬語,不忍分別的深厚之情,隱於言外。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這等豪邁的形象和場景,把內心的雄心壯志顯露出來。辛棄疾筆下的江南遊子「把吳勾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一看一拍,就把內心的無奈與悲憤由外而內的表現出來。這個動作也幾乎成了詞人的象徵。 其次,是托物言志。這是形神兼備的特殊方式。如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花的優美姿態和濃郁的花香,顯露出詩人「梅妻鶴子」的閑逸高潔。陸游的梅花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以此比喻詞人的高風亮節和高尚情操。毛澤東的梅花反其意而用之,「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表現了梅花卓立合群的品質。 詩詞的意境至少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形神兼備的有機結合。此外,比興、用典、比喻、數字、襯托、對比、煉字、通感、疊詞、渲染、對仗、象徵、擬人、誇張等手法,都有助於營造詩詞的意境。 所以我們鑒賞古詩詞時,一定要弄清楚: ① 這首詩寫了什麼?什麼人?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抒發了什麼情、志? ② 怎樣寫?用了什麼手法來寫這些物、景。 ③ 為什麼這樣寫?運用這種手法寫這些物、景,對抒發這種情、志有什麼作用。這三步缺一不可。找出作品中的形象 , 確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點 , 思考形象為什麼會有這種特點 , 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全面把握作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