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十憶詩賞析

十憶詩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1 02:42:33

⑴ 宋詞10首並加以賞析

往下看看!!字數超了

菩薩蠻①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王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 【作者】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今屬四川江油)人。唐玄宗時供奉翰林。後賜金放還,漫遊各地。安史亂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敗而以「附逆」 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 詩與杜甫並為唐一代之冠,享譽甚隆。宋本《李太白集》不載其詞。《尊前集》 收錄「李白詞」十二首,然頗多偽托。

【注釋】 ①近水楊寧益《零墨新箋》考證《菩薩蠻》為古緬甸曲調,唐玄宗時傳入中國,列於教坊曲。變調,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
【品評】 宋初《尊前集》及稍後的文學《湘山野錄》、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都載有傳為李白所作的這首《菩薩蠻》。黃^誑《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且將此詞推為「百代詞典之祖」。然自明胡應麟以來,不斷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這場爭議至今仍繼續。
這是一首懷人詞,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開頭兩句為遠景。高樓極目,平林秋山,橫亘天末,凝望之際,不覺日暮。「煙如織」是說暮煙濃密,「傷心碧」是說山色轉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詩:「日暮數峰青似染,商人說是汝州山」。薛濤《題竹郎廟》詩:「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參看。這兩句全從登樓望遠的思婦眼中寫出,主觀色彩很重,而行人之遠與佇望之深,盡在其中。「暝色」兩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層次井然。下片玉階佇立仰見飛鳥,與上片登樓遠望俯眺平楚,所見不同,思念之情則一。「宿鳥歸飛急」還意在反襯行人
滯留他鄉,未免戀戀不返。末句計歸程以卜歸期。庚信《哀江南賦》有「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語。詞中著一「更」字加強了連續不斷的以至無窮無盡的印象。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雲,「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可見南宋初這首《菩薩蠻》猶傳唱不絕。

漁歌子①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③
青箬笠,④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後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著書亦名《玄真子》。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漁父》。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 ②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 ③鱖(音貴)魚:俗稱「 花魚」、「桂魚」。 ④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
【品評】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釣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
《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蘇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有雲:「元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钁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憶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②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③
能不憶江南。 【作者】
772-846 ,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唐德宗朝進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後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同州(今屬陝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注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品評】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菩薩蠻①

敦煌曲子詞

枕前發盡千般願,
要休且待青山爛。②
水面上秤錘浮,
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③
北斗回南面,④
休即未能休,⑤
且待三更見日頭。 【作者】
本世紀初,大量五代寫本被發現於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隨之而重
新問世的唐五代民間詞曲,或稱為敦煌曲子詞,或稱為敦煌歌辭。它們是千年
詞史的椎輪大輅,內容廣泛,形式活潑,風格繁富,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和濃郁
的生活氣息,反映了詞興起於民間時的原始形態。敦煌詞的輯本,有王重民的
《敦煌曲子詞集》,饒宗頤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辭總集》等。
【注釋】
①近水楊寧益《零墨新箋》考證《菩薩蠻》為古緬甸曲調,唐玄宗時傳入中國, 列於教坊曲。變調,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 ②休:罷休,雙方斷絕關 系。 ③參(音申)辰:星宿名。參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東方,晚間 此出彼滅,不能並見;白天一同隱沒,更難覓得。 ④北斗:星座名,以位置 在北、形狀如斗而得名。 ⑤即:同「則」。
【品評】
此詞寫愛情的盟誓,充滿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熱情。它以不可實現 之事,示不可變異之心,新穎潑辣,奇特生動,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愛情的堅 貞不渝。漢樂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其命意與構 思或為此詞所本。但《上邪》是一位女子對「君」剖白心跡,此詞中的誓言發 自男方抑或女方,卻任人想像,因而更見靈動活潑。不言而喻,此詞的抒情主 人公是在兩情最為濃烈與熾熱的歡娛之際向對方陳詞的。發願於「枕前」,表
明他們是已結連理的伉俚。而所發誓願多達「千般」,則見出主人公發願時為 激情所驅滔滔不能自已,作者再現於筆端的只不過是其中的片言 語罷了:他 時而指譬日月星辰(「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三更見日頭」), 時而引喻河流山川(青山爛、黃河枯),時而又從生活中信手拈來實例(「水 面上秤錘浮」),而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絕無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藉以比況拳拳愛心的堅貞不渝,是極為確切而又富於聯想的。作者省略了比喻之詞,而直接托出喻體,一氣排開,直貫到底,不稍停頓,使人於目不暇接之際留下鮮明而又深刻的印象。這正是此詞在藝術上顯著特點。同時,此詞無意象文人詞那樣追求含蓄蘊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熱烈、大膽、潑辣見長,遣詞造句亦不假雕飾,形同白話,充分表現出民間歌辭的拙樸、自然的本色。
虞美人①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②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③
只是朱顏改。④
問君能有幾多愁,⑤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
937-978,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稱南唐後主。即位後對宋稱臣納貢,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則窮奢極欲。 975年,宋軍破金陵,他肉袒出降,雖封作違侯命,實已淪為階下囚。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葯所毒斃。他精於書畫,諳於音律,工於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 力。後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②了:了結,完結。 ③砌:台階。雕闌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④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品評】
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浪淘沙①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②
春意闌珊。③
羅衾不耐五更寒。④
夢里不知身是客,⑤
一晌貪歡。⑥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注釋】
①此詞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 ②潺潺:形容雨聲。③闌珊:衰殘。一作「將闌」。 ④羅衾(音親):綢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賞):一會兒,片刻。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品評】
此詞上片用倒敘手法,簾外雨,五更寒,是夢後事;忘卻身份,一晌貪歡,是夢中事。潺潺春雨和陣陣春寒,驚醒殘夢,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夢中夢後,實際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薩蠻》詞有句:「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所寫情事與此差同。但《菩薩蠻》寫得直率,此詞則婉轉曲折。詞中的自然環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徵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獨自莫憑欄」的「莫」字, 有入聲與去聲(暮)兩種讀法。 作「莫憑欄」,是因憑欄而見故國江山,將引起無限傷感,作「暮憑欄」,是晚眺江山遙遠,深感「別時容易見時難」。兩說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與上片「春意闌珊」相呼應,同時也暗喻來日無多,不久於人世。「天上人間」句,頗感迷離恍惚,眾說紛紜。其實語出白居易《長恨歌》:「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天上人間」,本是一個專屬名詞,並非天上與人間並列。李煜用在這里,似指自已的最後歸宿。應當指出,李煜詞的抒情特色,就是善於從生活實感出發,抒寫自已人生經歷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凈,含蓄深沉。這對抒情詩來說,原是不假外求的最為本色的東西。因此他的詞無論傷春傷別,還是心懷故國,都寫得哀感動人。同時,李煜又善於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藝術概括力結合起來。身為亡國之君的李煜,在詞中很少作帝王家語,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訴說自已的不幸和哀苦。這些詞就具有了可與人們感情上相互溝通、喚起共鳴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如此,此詞亦復如此。即以「別時容易見時難」而言,便是人們在生活中通常會經歷到是一種人生體驗。與其說它是帝王之傷別,無寧說它概括了離別中的人們的普遍遭遇。李煜詞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調短字少,然包孕極富,寄慨極深,沒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相見歡①

【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②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③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④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李煜此詞 即有將此調名標為《烏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②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③離愁:指去國之愁。 ④別是一般:另有一種。
【品評】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於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無言」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後「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藉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 或寫愁之長, 如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於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烏夜啼②

【南唐】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②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③
相留醉,
幾時重,④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②謝:凋謝。 ②胭脂淚:指女子的眼淚。女子臉上搽有胭脂淚水流經臉頰時沾上胭脂的紅色,故雲。 ④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
【品評】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嘆,包蘊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點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嘆花,亦是自嘆。「無奈」雲雲,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感愴。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
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里,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胭脂淚」,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雨胭脂濕」變化而來。林花為風侵欺,紅^叟鮫肖(左應加魚旁),狀如胭脂。「胭脂淚」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際上是慣於「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於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歷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憐人,人亦惜花;淚眼相向之際,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難分。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痴、眷變難舍的情態,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吁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 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氣呵成益見悲慨。「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蘇 幕 遮①

【宋】范仲淹

碧雲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②
追旅思,③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作者】
969 -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朝進士。慶歷三年(1043)七月,授參知政事,主持慶歷改革,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次年罷政,自請外任,歷知 州、鄧州、杭州、青州。卒謚文正。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傑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有《範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
【注釋】
①此調原為西域傳入唐教坊曲。「蘇幕遮」是當時高昌國語之音譯。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②黯:形容心情憂郁。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羈旅之思。
【品評】
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秋色連波」二句,落筆於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於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里,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入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芳草」歷來也是別離主題賴以生發的意象之一,如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青青
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的《清平樂》:「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於是發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於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漁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②
衡陽雁去無留意。③
四面邊聲連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長煙落日孤城閉。⑥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⑦
羌管悠悠霜滿地。⑧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釋】
①此詞為北宋年間流行歌曲,始見於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詞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個七字句,一個三字句,每句用韻,聲律諧婉。 ②塞下:邊地。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 ③衡陽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陽縣南有回雁峰,相傳雁至此不再南飛。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五十五。 ④邊聲:馬嘶風號之類的邊地荒寒肅殺之聲。角:軍中的號角。 ⑤嶂: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 ⑥長煙:荒漠上的煙。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餘里,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品評】
一○三八年西夏昊稱帝後,連年侵宋。由於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於延州,再敗於好水川,三敗於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沖,戰後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可能即作於知延州時。原有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歐陽修嘗稱為「窮塞外之詞」(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一)。但流傳至今的卻只有此詞。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而景中有情;下片著重抒情,而情中有景。這恰與《蘇幕遮》彷彿。但它的題材與風格卻是有別於《蘇幕遮》的。首句「寨下秋來風景異」,點明地域、時令及作者對邊地風物的異樣感受。次句「衡陽雁去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這是托物寄興。接著,「四面邊聲」三句,用寫實的筆法具體展示出塞外風光,而著重渲染戰時的肅殺氣象。「長煙落日」,畫面固不失雄闊,但續以「孤城閉」三字氣象頓然一變,而暗示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過片後「濁酒一杯」二句,寫戍邊將士借酒澆愁,但一杯濁酒怎能抵禦鄉關萬里之思?久困孤城,他們早已歸心似箭,然而邊患未平、功業未成,還鄉之計又何從談起?「羌管悠悠」句刻劃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鄉戀益見濃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將軍戰士之感傷,並點出他們徹夜無眠、鬢發染霜、淚下如霰的正是這種感傷之情。不言而喻,此詞表現邊地的荒寒和將士的勞苦,流露出師老無功、鄉關萬里的悵恨心聲,其情調與唐人建功異域、追奔逐北的邊塞詩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後,選將練卒,招撫流亡,增設城堡,聯絡諸羌,深為西夏畏憚,稱「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此詞慷慨悲涼,同樣表現了他抵禦外患、報國立功的壯烈情懷。而更值得重視的則是,范仲淹以其守邊的實際經歷首創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

⑵ 客舍並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賞析)

劉皂 長門怨

客舍並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並州是故鄉。

劉皂詩鑒賞

這是一首寫羈旅愁情的七絕。前二句寫久客並州的感觸。

作者客居並州已十年,十年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所積累起來的鄉愁,對一個異鄉客居的人來說,是煎熬得夠難受的,「歸心日夜憶咸陽」,深刻地表現了作者日夜思鄉的愁苦心情。

可是,命運好象與詩人作對似的,他非但不能回咸陽,反而又踏上更遙遠的征程。後二句接著寫北渡桑乾河後的心情。

桑乾河離並州二百餘里,由此北行,便是荒寒的朔漠地帶,這對詩人來說,無異於是遠去天涯,這思鄉之情,變得更為深重了。既是如此,作者為什麼不返回故鄉,反而要遠赴朔方呢?這原因沒有點明,但從詩中的「無端」二字,卻頗可玩索。「無端」就是無緣無故,沒來由之意,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的意思。果真如此嗎?只不過是極其含蓄地表露出一種求取功名富貴未遂、進退兩難、身不由己的感慨罷了。當時一般讀書人,為了仕宦,不得不離開父母妻子,流寓異鄉,甚至到邊遠地區去遊宦。詩人也是如此。十年以前,他遠游並州,只望求得個一官半職,而十年過去了,卻依然故我,這對他來講,心情是很抑鬱難堪的。所以雖然日夜思歸,卻是有家難歸啊!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忍受痛苦,另覓出路了。所以他遠赴朔方,也還是為了功名富貴,這真是事與願違了。但既以心為形役,就只得忍受內心日夜被煎熬的思家的痛苦了。詩中「更渡」二字,正包含有事與願違之意。

由於離家日遠,思鄉之情也就更為深切,所以當渡桑乾河北去的時候,詩人不禁回首南望,以至於「卻把並州作故鄉」了。產生這種心情,看來似乎有點微妙,其實也是非常自然的。過去作者客居並州十年,只憶念故鄉咸陽,覺得並州可厭不如歸去,因為並州究是他鄉,與咸陽相比,感情自然不及咸陽深。

但現在離開並州,遠赴朔方,不僅不能回到咸陽,而且連並州也不能回了。並州在唐代曾稱北都,繁榮一時,後設太原府,是著名的城市,與荒寒的朔方相比,近故鄉得多,也好得多了。況且作者在並州一住十年,在這長期客居之中,自然也有了感情。事實上,它在詩人心中,已經成了第二故鄉,所以回首南望並州,自然也就感到親切而懷念起來,正象在並州時憶念咸陽的心情一樣了。這種微妙心情,凡是長期羈旅異鄉的人,想來都有同感。

這首詩通過移居來抒寫羈旅之思,顯得宛轉曲折,自然真切,富於情味。施補華《峴佣詩話》認為,此詩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一詩都是「曲折清新,風格相似。」《挑燈詩話》說:「非東西南北之人,不能道此。」詳說甚是。

⑶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關於這句詩的全篇。

獨不見①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②。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專③。 白狼河北屬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④。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⑤![1]

《獨不見》是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擬古樂府之作,被歷代詩評家認為是溫麗高古之佳篇。詩的內容主要是思婦對徵人的懷念。詩人通過環境描寫烘托思婦的哀怨,以雙飛雙棲的燕子反襯思婦的孤獨;以寒砧催落葉、明月照流黃來烘托離愁別恨。情景結合,意境鮮明。

⑷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賞析「九月寒砧催木葉」的表達效果。

時間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涼了,窗外頻頻傳來撩人心緒的搗衣聲和秋風催落葉的聲音,女主人公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苦苦思念的夫婿,遠戍遼陽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憶,也已整整十年了。

出處:唐代沈佺期的《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原文: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譯文:盧家年輕的主婦,居住在以鬱金香浸灑和泥塗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海燕飛來,成對成雙地棲息於華麗的屋樑之上。九月里,寒風過後,在急切的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令人思念。

白狼河北的遼陽地區音信全部被阻斷,幽居在長安城南的少婦感到秋日裡的夜晚特別漫長。她哀嘆:我到底是為哪一位思而不得見的人滿含哀愁啊?為何還讓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幃帳之上?

(4)十憶詩賞析擴展閱讀

作品鑒賞:這首詩是用樂府題目來寫思婦愁怨的七律詩,故蘅塘退士把它編入卷六七言律詩,而不編入卷四七言樂府。詩先寫夫婦雙棲於京都,猶如海燕雙棲玳瑁之梁。然後寫到闊別十載,少婦思夫之苦。一揚一抑,其意自現。

在手法上詩人借鐫刻環境,渲染氣氛,以烘託人物心情,達到了增強抒情色彩的效果。如以「海燕雙棲」,烘托少婦獨處;以寒砧木葉、城南秋夜,烘托「十年遠戍」、「音書斷」之思愁;以「月照流黃」烘托「含愁獨不見」的愁緒。語言構思新巧,讀來清新無限。

⑸ 李元膺十憶詩賞析

杜秋娘「花開堪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金縷衣」的詩,詞句直白,富含人生哲理,因此久傳不衰,至今還常為人吟誦和援用。可誰知道這首小詩竟改變了作者杜秋娘一生的命運,使她獲取了一段絢爛多姿的「折花」歲月。
杜秋娘原是間州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鎮江。雖出身微賤,卻獨稟天地之靈秀,出落得美慧無雙,不僅占盡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還會寫詩填詞作曲,作為歌妓曾風靡了江南一帶。她十五歲時,艷名被鎮海節度使李錡風聞,設法以重金買入府中充任歌舞姬。一般的歌舞姬都是學一些現成的歌舞,為主人表演取樂;人小心高的杜秋娘卻不甘埋沒在李府成群的歌舞姬中,暗自思量,自寫自譜了一曲「金縷衣」,在一次李錡的家宴上,聲情並茂地演唱了給李錡聽。李錡此時已年過半百,卻也雄心不減,當他聽了杜秋娘唱的一曲「金縷衣」,心中的慾火不禁被煽動起來。在他看來,這小曲充滿了挑逗,雖然他已不是「少年時」,但臨近暮年,似乎更要抓住美好年華的尾巴,及時享受生命樂趣,這小女子簡直太知他的心思了!
頓時,李錡對杜秋娘大為欣賞,當時就決定把她收為侍妾。李錡與杜秋娘成了一對忘年夫妻,但因兩人都熱情如火,所以春花秋月中,這對老夫少妻,度過了許多甜蜜醉人的時光。
這時唐德宗駕崩,李誦繼位為順宗,順宗因病體不支,在位僅八個月就禪位給兒子李純,是為唐憲宗。唐憲宗年輕氣盛,一登基就決心扭轉國內藩鎮割踞的離散形勢,因而採取強制手段,試圖削減節度使的權利。身為節度使的李錡為之大為不滿,依仗手中的兵力,舉兵反叛朝廷,在朝廷大軍的鎮壓下,叛亂很快平息,李錡也在戰亂中被殺。杜秋娘作為罪臣家眷被送入後宮為奴,依據她的專長,讓她仍舊充當歌舞姬。有心的秋娘趁著為唐憲宗表演的機會,再一次賣力地表演了「金縷衣」。唐憲宗李純這時倒正是青春「少年時」,曲中那種熱烈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他。再看那演唱的女子明艷而雅潔,氣韻在眾佳麗中獨高一格,不禁為之心動;況且此曲還是由她親自創作,才情也不一般。不久,杜秋娘被封為秋妃。
作了秋妃的杜秋娘深受憲宗寵愛,她的一笑一言,一舉一動,都別有風韻,令年輕的憲宗為之沉醉。春暖花開時,他們雙雙徜徉於山媚水涯;秋月皎潔時,又對對泛舟高歌於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時,共同調教鸚鵡學念宮詩;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燈下對奕直至夜半。期間情深意摯,頗似當年楊貴妃與唐玄宗的翻版。然而,比起縱情放盪的楊貴妃,杜秋娘又高一籌,她不僅與憲宗同享人間歡樂,而且還不著痕跡參與了一些軍國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為皇夫分憂解勞。
唐憲宗執政之初,由於鋒芒凌利,對藩鎮採取強壓手段,引起藩鎮紛紛的不滿。後來番邦犬戎侵犯大唐邊境,憲宗對藩鎮施以寬柔政策,不但抵禦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興。憲宗之所以能及時轉變態度,除了大臣的建議外,重要的還是靠秋娘枕邊風的吹拂,她以一顆女性的柔愛之心,感化著鋒芒畢露的唐憲宗。
國家太平後,手下有大臣勸諫唐憲宗用嚴刑厲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動亂,這建議頗合憲宗的性格;但秋娘聞言則說:「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豈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見識深遠,入情入理,讓唐憲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見,以德政治天下。
秋娘在唐憲宗身邊,似乎既是愛妃、玩伴,又是機要秘書,幾乎占居了憲宗的整個身心,使憲宗對其他佳麗無以復顧。當國家逐漸平定昌盛之後,宰相李吉甫曾好意勸唐憲宗可再選天下美女充實後宮,他說:「天下已平,陛下宜為樂。」唐憲宗此時還不到三十歲,而憲宗則自得地說「我有一秋妃足矣!李元膺有『十憶詩』,歷述佳人的行、坐、飲、歌、書、博、顰、笑、眠、妝之美態,今在秋妃身上—一可見,我還求什麼?」李元膺的「十憶詩」是這樣的:
其一:
瘦損腰肢出洞房,花枝拂地領巾長;
裙邊遮定雙鴛小,只有金蓮步步香。
其二:
椅上藤花撩面平,綉裙斜罩茜羅輕;
踏青姊妹頻來喚,鴛履弓弓不易行。
其三:
綠蟻頻摧未厭多,帕羅香軟襯金荷;
從教弄酒春衫涴,別有風流上眼波。
其四:
一串紅牙碎玉敲,碧雲無力駐凌霄;
也知唱到關情處,緩按余聲眼色招。
其五:
纖玉參差象管輕,蜀箋小研碧窗明;
袖紗密掩嗔郎看,學寫鴛鴦字未成。
其六:
小閣爭籌畫燭低,錦茵圍坐玉相欹;
嬌羞慣被郎君戲,袖掩春蔥出注遲。
其七:
漫注橫波無語處,輕攏小板欲歌時;
千愁萬恨關心曲,卻使眉尖學別離。
其八:
從來一笑值千金,無事誇多始見心;
乍問客前猶掩斂,不知已覺兩窩深。
其九:
怩嬌成惘日初長,暫卸輕裙玉簟涼;
漠漠帳煙籠玉枕,粉肌生汗白蓮香。
其十:
宮樣梳兒金縷犀,釵梁水玉刻蚊螭;
眉間幾許傷心事,不管蕭郎只畫眉。
秋娘深得唐憲宗的專寵,從這里可見一斑。幸而秋妃是個深明大義的女子,雖然拴住了憲宗的心,但並沒使他沉溺於享樂而忘卻國事,相反的倒是潛移默化地幫著他治國安邦。這種夫唱婦隨,同心協力的日子,又豈是一般的「折花」之樂。
不料,元和十五年新春剛過,唐憲宗就不明不白地駕崩於中和殿上,年僅四十三歲,正值年盛體強之時。有人說憲宗是服食長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也有人說是內常侍陳弘志蓄意謀弒,然而當時宦官在朝中勢力龐大,也就無人膽敢往下追究了。二十四歲的太子李恆在宦官馬潭等人擁戴下嗣位為唐穆宗,改元長慶。
此時,進宮十二年,年已三十開外的杜秋娘,在宮廷中頗有聲望,而且朝中重臣也對她相當敬服,所以皇帝的更迭,政治的風暴,並沒有影響她的地位,在某些軍國大事上,唐穆宗還經常要聽取她的意見!
後來,杜秋娘被派為穆宗之子李湊的保母,負責皇子的教養,杜秋娘自己沒有孩子,便把一腔慈母之愛傾注到李湊身上。
而唐穆宗李恆是個好色荒淫的皇帝,即位後,很快就沉迷於聲色游樂之中,藩鎮相繼發生叛亂,河朔三鎮再度失守,他都不聞不問。已做保母的杜秋娘則在一邊冷眼旁觀。
長慶四年,不滿三十歲的唐穆宗竟又莫名其妙地一命嗚呼;年方十五的太子李湛繼位為唐敬宗,改元寶歷。這位小皇帝童心未泯,性躁貪玩,特別喜歡擊毬的游戲和在深夜裡捕獵狐狸,天天帶著一班宦官伴臣東游西盪,花樣百出,還不時地發一頓小皇帝脾氣,無緣無故地將身邊人痛打一頓,根本談不上操心國事。
寶歷二年臘月冬寒,唐敬宗夜獵回宮後,又與宦官劉克明及擊毬將軍蘇佳明等一夥人在大殿上酣飲。夜深酒醉,唐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燈火忽然被一陣狂風吹滅,待再點亮時,人們發現小小年紀的唐敬宗被弒於內室,這時他還不過是十七歲。
緊接著,樞密使王守澄又與宮內宦官內外相結,保舉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入宮,成為唐文宗。因文宗年幼不更人事,朝廷大權實際落在一幫大臣和宦官手中。
這時,李湊已被封為漳王。杜秋娘眼看著李家皇帝一個個被宦官所弒,又一個個在宦官操縱下登基,簡直成了宦官手中的玩偶,心中十分不平。於是,在杜秋娘的悉心調教下,漳王李湊養成一副有膽識的個性,並立志要作一個有所作為的君王。眼看時機即將成熟,杜秋娘周密籌劃,與朝中宰相宋申錫密切配合,企圖一舉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勢力,廢掉文宗,把李湊推上皇帝寶座。
無奈宦官的耳目眾多,雖然杜秋娘的計劃十分隱密,仍然被王守澄有所探知。好在沒有什麼把柄落在他們手中,自然不便嚴加處置,結果是李湊貶為庶民,宋申錫則謫為江州司馬,而杜秋娘也削籍為民,放歸故鄉,結束了她這一段絢彩的「折花」歲月。自古女子的命運多掌握在別人手中,而出身微賤的杜秋娘,卻敢於憑著自己的才智向命運挑戰,博得了一段輝煌的歷程。

⑹ 試著擇取一個角度,賞析《同李十一醉憶元九》這首詩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內,計程今日到梁州。

花開時我容們一同醉酒以銷春之愁緒,

醉酒後攀折了花枝當作喝酒之籌碼。

突然間,想到老友遠去他鄉不可見,

屈指算來,你今天行程該到梁州了。

這首詩的特點是,即席拈來,不事雕琢,以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表達了極其深厚、極其真摯的情意。而情意的表達,主要在篇末「計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計程」由上句「忽憶」來,是「憶」的深化。故人相別,居者憶念行者時,隨著憶念的深入,常會計算對方此時已否到達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這里,詩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寫出這一生活中的實意常情,給人以特別真實、特別親切之感。

⑺ 李元膺的「十憶詩」是什麼

十憶詩」:
李元膺

其一:
瘦損腰肢出洞房,花枝拂地領巾長;
裙邊遮定雙鴛小,版只有金蓮步步香。
其二:權
椅上藤花撩面平,綉裙斜罩茜羅輕;
踏青姊妹頻來喚,鴛履弓弓不易行。
其三:
綠蟻頻摧未厭多,帕羅香軟襯金荷;
從教弄酒春衫涴,別有風流上眼波。
其四:
一串紅牙碎玉敲,碧雲無力駐凌霄;
也知唱到關情處,緩按余聲眼色招。
其五:
纖玉參差象管輕,蜀箋小研碧窗明;
袖紗密掩嗔郎看,學寫鴛鴦字未成。
其六:
小閣爭籌畫燭低,錦茵圍坐玉相欹;
嬌羞慣被郎君戲,袖掩春蔥出注遲。
其七:
漫注橫波無語處,輕攏小板欲歌時;
千愁萬恨關心曲,卻使眉尖學別離。
其八:
從來一笑值千金,無事誇多始見心;
乍問客前猶掩斂,不知已覺兩窩深。
其九:
怩嬌成惘日初長,暫卸輕裙玉簟涼;
漠漠帳煙籠玉枕,粉肌生汗白蓮香。
其十:
宮樣梳兒金縷犀,釵梁水玉刻蚊螭;
眉間幾許傷心事,不管蕭郎只畫眉。

⑻ 酒闌卻憶十年事意思

名詩人詩詞標簽詩詞周邊詩詞名句年代詩人詩人故事史書典籍詞牌名大全
首頁 > 詩詞查詢 > 唐代詩人 > 杜甫的詩 > 九日
《九日》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去年登高郪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
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
世亂鬱郁久為客,路難悠悠常傍人。
酒闌卻憶十年事,腸斷驪山清路塵。
作品賞析

【鶴注】此廣德元年在梓州作。

去年登高郪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①。苦遭白發不相放②,羞見黃花無數新③。世亂鬱郁久為客,路難悠悠常傍人。酒闌卻憶十年事,腸斷驪山清路塵④。

(公在梓州,自嘆兩度重九也。上四九日情事,下四旅中感懷。白發、黃花,本屬常景,只添數虛字,語意便新。世亂而久為客,愈增鬱郁。路難而長傍人,倍覺悠悠。兩句中,含多少悲傷。酒闌以後,忽憶驪山往事,蓋嘆明皇荒游無度,以致世亂路難也。末作推原禍本,方有關系,若徒說追思盛事,詩義反淺矣。)

①鶴曰:梓州治郪縣。《水經》:涪江水東南合射江,射江在梓州。【顧注】涪江在郪縣西二百里,自涪城縣東南流入縣界。②不相放,謂不饒人。③《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黃華。」④《杜臆》:天寶十四年冬,公自京師歸奉先,路經驪山,玄宗方幸華清宮,安祿山反,然後還京,至此十年矣,所以憶之而腸斷也。清路塵,輦出而清道也。《滑稽傳》:「日暮酒闌,台尊促席。」
-----------仇兆鰲 《杜詩詳注》-----------

⑼ 江城子 憶正月十五夜 詩詞解釋

《正月十五夜》詩詞解釋

正月十五夜 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注釋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此句對後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紅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星橋:星津橋,天津三橋之一,「洛水貫都,以像星漢」此處或以星津橋指代天津三橋。」東都洛陽,洛水從西面流經上陽宮南,流到皇城端門外,分為三道,上各架橋,南為星津橋,中為天津橋,北為黃道橋 。開元年間,改修天津橋,星津橋毀,二橋合而為一。

鐵鎖開:比喻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打開,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

逐人來:追隨人流而來。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騎(jì)」

穠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華如桃李。」

落梅:曲調名。

金吾:原指儀仗隊或武器,此處指金吾衛,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唐兩京新記》雲:」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