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魯
⑴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幾處賞析
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一直深受著廣大學生的青睞,帶著對這本書的好奇,一版同隨著主人公權走進了這本書中。
全篇著重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共同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我最欣賞的不是魯濱遜的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於最基本的,與一個人簡簡單單地說會兒話都做不到。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天地。
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麼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凄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裡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當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太糟糕了。不要說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大小般的事情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
⑵ 魯濱遜漂流記的精彩片段及其賞析
《魯濱遜漂流記》的精彩片段以及賞析如下:
一、魯濱遜經典的話賞析:
1、現在我要開始過一種世界上聞所未聞的憂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賞析:
這句話正是魯濱孫孤島生活的寫照。他所要過的生活是從未聽說過的,他的心情是憂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於孤島,可以說,魯濱孫面對的困難除了吃穿住的窘迫,還有孤寂和絕望。如何戰勝心靈上憂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島上活下去的關鍵。
2、我並不想它替我銜什麼東西,也不想它替我做個什麼伴,我只想它同我說說話,它卻辦不到。
賞析:
在孤島上有一隻狗在身邊,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伴兒。魯濱孫這樣說,是他極度寂寞的表現。人是需要交流的,這種想法太強烈以後,就希望身邊的狗能開口說話。這也反映出魯濱孫的孤寂和無奈。難怪後來魯濱孫遇見「星期五」時,有這樣的描寫:「但是,此刻那頭一個被擊昏的人蘇醒過來了,我就指著他,讓被救的野人看。這個人馬上對我說了一串我聽不懂的話,我感到說不出的親切,因為這是我來到荒島上二十五年以來頭一回聽見人說話的聲音。」
3.總起來說,事實證明,我當前的不幸處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這樣的處境中,也有一些消極的東西或積極的東西值得感謝。
賞析:
這段話要結合前文魯濱孫把流落荒島的「幸」和「不幸」排列出來來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島,艱險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極的東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夥伴,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所以應該心存感激。這句話是魯濱孫「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體現。
4、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賞析:
這句話是魯濱孫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島28年,跟他這種生活態度有密切的關系。他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從而得到內心的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對於處在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二、經典段落賞析:
【精彩片段】整整一天,我一直注視這海面上的那個東西,不久便發現它一直停在原處不動。於是我斷定那是一艘大船。我急於想弄清真相,於是就拿起槍向島南邊跑去,跑到我前次被激流沖走的那些岩石前面。到了那裡,天已經完全晴朗了。我一眼就看到,有一隻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我看到這一情景,心裡忽然產生了一種說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強烈慾望,有時不禁脫口而出大聲地疾呼:「啊!哪怕只有一兩個人,或者是只有一個人能從這只船上逃出來也好!那樣他就能到我這來,與我作伴,我就有人說話交談了,那該多好啊!」我多年來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的渴望與人交往,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切的感到沒有伴侶的痛苦。我多麼希望那隻船上能有一個人逃出來啊!「啊,哪怕只有一個人也好!」這句話我至少重復了上千次。
【賞析】這段話生動地描寫了魯濱遜在發現一艘遇難船時的心理活動。他發現遇難船後,由於希望有人和他做伴,不由自主地要去救那些遇難的人,同時也救自己。表達了魯濱遜常年孤獨寂寞的情感,以及他對於朋友伴侶的渴求。所以他十分激動,不顧一切地要去幫忙。正如書中所說:在人類的感情里,有一種神秘的原動力,這種動力一旦被某種目標吸引就會不顧一切地要去實現它,向它沖去,不管是看得見的,還是想像中的,不達目標,我們就會痛苦不堪。這句話雖然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符合實際的,但是魯濱遜求友求侶的慾望則比常人多處許多。雖然魯濱遜的這種慾望我們體會不到,但作者通過這段文字把魯濱遜這種強烈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⑶ 魯濱遜漂流記 好句賞析 要有賞析 急 謝謝
1、尤其是,在這種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認識他,乞求他的祝福,這給了我莫大的安慰.這種幸福足以補償我曾經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還有餘.
賞析:一個人沒有信仰是可怕的,他會活得渾渾噩噩,心灰意冷.而魯賓遜,在島上孤獨生活了很長時間,就是靠著一本《聖經》,靠著對上帝的信仰,才有了生存下去的勇氣.
2、可見,我們一般人,非要親眼看見更惡劣的環境,就無法理解原有環境的好處;非要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視自己原來享受到的東西.
賞析:沒有嘗過苦,就不懂甜的滋味.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學習上,我們要學會舉一反三;這就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啊,等到事情都發生了,我們能後悔幾回?
3、事情總是這樣的,對危險的恐懼,比起親眼所見的危險本身來,往往要嚇人萬分.
賞析:是啊,很多困難都是想像出來的,當你勇敢地去面對,這困難就不是困難了.
4、一般人往往有一種通病,就是對於上帝和大自然替他們安排得生活環境經常不滿.照我看來,他們的種種苦難,至少有一半是這種通病造成的.
賞析: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魯賓遜正是經歷了我們所不曾遭遇的苦難,才學會對過往進行反思.而我們,正是靠前人的這種智慧結晶,繞過人生的彎道.
5.我完全不顧父願,甚至違抗父命,也全然不聽母親的懇求和朋友們的勸阻.我的這種天性,似乎註定了我未來不幸的命運.
賞析,這個句子運用作者的親身體驗,表達了作者的後悔之意.
6.唉!人在恐懼中所作出的決定是多麼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們保護自己的種種辦法,一旦恐懼心佔了上風,他們就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辦法了.
賞析;這個句子作者告誡了人們要勇敢,不要被眼前的恐懼、困擾所潦倒.
⑷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賞析
賞析:
這是魯提轄的第一次出場,作品通過魯提轄酒樓遇金氏父女,尋問啼哭的緣由,救助父女脫險,並三拳打死鎮關西的精彩場面的描繪,生動而鮮活的向讀者展現了魯達的俠義性格和不朽的藝術形象。
一、問——露豪爽之氣
言為心聲。魯達一出場,回答酒保的幾句言語「問甚麼!但有,只顧賣來」、「這廝,只顧來聒噪」,便顯出其豪爽、直率而又有些粗魯的性格。而當他問清了金氏父女啼哭的緣由,不能忍受,馬上就要去打死鄭屠。
其嫉惡如仇、火暴剛烈的形象躍然紙上。在平息了怒火後,魯達不但慷慨解囊,而且借銀相助,可見其愛憎分明,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的性格特徵。
二、救——見俠義之心
魯達本是當時經略府的軍官,他本人擁有顯赫的戰功、超群的武藝。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信守對金氏父女的承諾,救助金氏父女脫險。這正是其俠義之心的體現。
在金氏父女離店後,魯達有一個「尋思」,怕店小二攔截,而且「向店裡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性情急躁的魯達竟有如此耐心,坐了四個小時。
通過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出魯達雖是個粗人,但他粗魯之中帶有細心、機警、精明;也可以看出其「殺人須見血,救人要救徹」的俠義心腸。
三、打——顯好漢之本
「打」是小說的高潮部分。為了懲治鄭屠這個地痞無賴,憤怒的魯達並未逞一時之勇,來到肉鋪,劈頭蓋臉就揍他一頓,而是「三激」鄭屠,對鄭屠大加戲弄,可見其有膽識,有謀略。
而伸張正義、懲治惡人的「三拳」,一拳一個落點,一拳一個比喻,一拳比一拳厲害,則不僅讓讀者覺得解氣、解恨,更在讀者面前刻畫出了一個英勇非凡、武藝高強的「梁山好漢」形象,可謂是盡顯好漢本色。
到此為止,一位疾惡如仇、扶危濟困、重義輕財、粗中有細、勇而有謀的肝膽英雄活生生地顯現在我們的面前。
(4)賞析魯擴展閱讀
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略的提轄,因為見鎮關西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發為僧,改名魯智深。
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揚。
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後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
⑸ <魯濱遜漂流記>的精彩片段賞析
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一直深受著廣大學生的青睞,帶著對這本書的好奇,一同隨著主人公走進了這本書中。
全篇著重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共同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我最欣賞的不是魯濱遜的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於最基本的,與一個人簡簡單單地說會兒話都做不到。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天地。
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麼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凄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裡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當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太糟糕了。不要說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大小般的事情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其中的起因往往只是和父母吵了幾句、考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或者是老師批評嚴厲了些,有些人甚至還抱著「視死如歸」的氣勢,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是多麼的可笑並且可悲呀!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小學的時候,我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情而被老師批評,由於想到我出發的意圖是好的,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委屈,那幾天上課總是走神,恨不得逃離這個深淵般的學校,走得越遠越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因為當時的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才會冒出那麼多荒誕的念頭,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被老師批評也不是一件壞事,雖然是被冤枉的,但是如果自己做事再小心謹慎一點,也不至於被人誤會,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向好的一方面去想,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快樂等著你去收獲!
曾經聽過一個名人說過:苦難對於弱者來說是萬丈深淵,而對於強者來說則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墊腳石。這句話鼓舞著我向人生的光明看齊。是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要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把困難化為前進的動力。困難來臨時,我們要認真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產生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地加以排除和克服,而不是盲目地發泄和不切實際地空想,這樣做不但徒勞無獲,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對你的傷害將會更深一層。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將來的每個挑戰,並且出色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⑹ 魯濱遜漂流記的賞析
《魯賓遜漂流記》的主要藝術特色是:
1.以第一人稱敘述,內容真實可信
小說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所記敘和描寫的一切事件和情景,都是主人公魯賓遜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感受或者親身思考的。這樣,魯賓遜的歷險故事就使讀者既感到新奇,又覺得真實可信。讓讀者似乎身臨其境,主動融入小說其中。比如在魯賓遜與病魔抗衡的時候,真實地描述了「我」在病痛中來自肉體和心靈雙重摺磨和掙扎。通過「上帝懲罰了我,誰也不能來救我,誰也不能來聽我的呼喚和呻吟了。我拒絕了上帝的好意,今天要為我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了」這樣的心理表白,讓讀者看到,魯賓遜也只是凡人一個,在他堅強如鐵的外表下,也有一顆溫柔善感的心。也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細致准確的細節描寫
2.細節描寫細膩
作者對魯賓遜在荒島上所進行的種種活動都敘述得有頭有尾,把細節交代得非常清楚。比如寫魯賓遜漂流到孤島醒來後,先是看到了海上很平靜,然後開始尋找,繼而看到了一艘小艇,甚至用視線測出小艇離他的距離有兩里路。這些細節的描寫就像把魯賓遜的眼睛變成了讀者的眼睛,把魯賓遜在海邊看到的一切准確無誤地傳遞到讀者的腦海里,使文中描寫的情節更為真實。又如魯賓遜通過觀察,很快地了解了羊的習性,知道了從哪個方位去接觸羊,羊才不會跑。這些准確而真實的細節描寫,容易感染讀者,可以讓讀者了解到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平時留心生活,仔細觀察生活。
3.結構清晰,情節生動
小說的結構一目瞭然,思路非常清晰。「全書以魯賓遜冒險的經歷作為線索展開,講述他如何離家出走、逃脫海盜、流落孤島,如何在孤島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以及最後又是怎麼樣成為富翁、如何回到英國等等。」這些情節用一條線的形式引出來,使小說的結構非常緊湊、清晰。同時,在清晰的思路下,故事情節生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讀者的心情也跟著膽戰心驚。既流暢又峰迴路轉的情節,正如一條潺潺的溪流般吸引著讀者的眼球。比如寫魯賓遜在某一天,突然聽到從海上傳來了幾聲槍響。原來是一艘經過的船。他趕緊生起火來,傳遞信號。可是,那艘大船卻在自己眼前觸礁沉沒了,獲救的希望再次破滅,魯賓遜又被重新拋入了孤獨的痛苦之中。這樣的記敘方式在文中屢見不鮮,它扣住讀者的心弦,讓讀者在峰迴路轉之中體會小說的精彩所在。
4.語言通俗易懂
這部小說的語言淺顯易懂,用了很多日常用語,敘述流暢,表意清晰明了。特別是採用平鋪直敘的敘述方式,方便讓所有讀者都能看明白。就如作者在寫魯賓遜的日常生活時,都是用淺顯易懂的話語來交代清楚的,如:「整天忙於下海上船,去取船上的物品」、「早晨持槍去島上巡察,打到母羊一隻,它的羔羊隨我回家,卻不進食,只好殺了」、「將箱子、木板以及木排上的木板壘起來,在我周圍做成屏障」,此類語言使作品能被更多的人讀懂,從而擴大小說的影響面。
此外,採用日記形式,也是很有創意的,心理描寫也很細致,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描寫展示了魯賓遜的思想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的性格特點。總體上這部小說的藝術特色是很鮮明的。
此外,你還可網路一下 盧克論文
2010年8月1日星期日
⑺ 魯周公世家的作品賞析
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幫助周武王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從而也把我國的第一個文明社會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我國民族融合、政治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形成,也具有開山的意義,至今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著西周時代那種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朴、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司馬遷對周公不但有一種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來學習仿效,要為中國文化發展作出貢獻。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動地回憶了父親臨終時的囑托:「夫天下稱誦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風,達太王王季之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後稷也。」可見,周公的榜樣力量是激勵司馬遷完成《史記》創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歷史唯物主義地來看,周、孔所創立的儒家文化也有其消極的一面:泯滅個性,過於保守,強調等級,以及由此帶來的繁縟的禮儀……凡此種種,要批判地對待。另外,司馬遷對周公的極度褒揚之中,也表現出司馬遷思想的局限,古人今人多有指出,茲不贅述。下面談談本篇在藝術上的特點。
在本篇中,作者正是飽含著激情來塑造周公形象的。作者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詳盡賅贍地敘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時代的篤仁純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亂時的堅定果斷,犧牲個人時的義無反顧,代理國政時的忍辱負重……作者用與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語言娓娓道來,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特地採用對比的手法,來揭露那些腐朽沒落的統治者的丑惡本質。一是用周公的品德與魯國後世無道君臣進行強烈對比,二是用魯國的所謂「洙泗禮義之邦」的高雅招牌與魯國後期統治者的淫亂、兇殘、猥瑣進行對比:從而尖銳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統治者斤斤於揖讓之節的表面形式、而行事則極盡其荒淫之欲誅殺之能的極度虛偽行徑,表現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和高度現實主義精神。
⑻ 《魯濱遜漂流記》精彩片段賞析
給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魯濱遜救下野人的時間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給野人取名「星期五」。這個名字,與魯濱遜一貫對時間的重視是有關的。在原著中,有很多關於時間的記錄,他記得是「9月30日」來到海島,上島十一二天後,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來記錄年月日……所以給野人用時間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2.現在我要開始過一種世界上聞所未聞的憂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這句話正是魯濱遜孤島生活的寫照。他所要過的生活是從未聽說過的,他的心情是憂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於孤島,可以說,魯濱遜面對的困難除了吃穿住的窘迫,還有孤寂和絕望。如何戰勝心靈上憂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島上活下去的關鍵。 3.我並不想它替我銜什麼東西,也不想它替我做個什麼伴,我只想它同我說說話,它卻辦不到。 在孤島上有一隻狗在身邊,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伴兒。魯濱遜這樣說,是他極度寂寞的表現。人是需要交流的,這種想法太強烈以後,就希望身邊的狗能開口說話。這也反映出魯濱遜的孤寂和無奈。難怪後來魯濱遜遇見「星期五」時,有這樣的描寫:「但是,此刻那頭一個被擊昏的人蘇醒過來了,我就指著他,讓被救的野人看。這個人馬上對我說了一串我聽不懂的話,我感到說不出的親切,因為這是我來到荒島上二十五年以來頭一回聽見人說話的聲音。」 4.總起來說,事實證明,我當前的不幸處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這樣的處境中,也有一些消極的東西或積極的東西值得感謝。 這段話要結合前文魯濱遜把流落荒島的「幸」和「不幸」排列出來來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島,艱險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極的東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夥伴,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所以應該心存感激。這句話是魯濱遜「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體現。 5.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這句話是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島28年,跟他這種生活態度有密切的關系。他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從而得到內心的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對於處在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⑼ 《魯濱遜漂流記》這一段的賞析
文段描繪了魯濱遜漂流途中遇到海上風暴的場景,其中,"上帝啊,可憐我們吧!我們都活不了啦!我們都要完蛋了!"一句船長的語言描寫以及「我原以為死亡的痛苦已經過去,這次的風暴與上次一樣也會過去。但我前面說過,當船長從我艙房邊經過,並說我們都要完蛋了時,可把我嚇壞了。」的魯濱孫的心理描寫,真實生動的反映出當時局勢的緊張,再加上「停在我們前面約一海里遠的一艘船已沉沒了。另外兩艘船被狂風吹得脫了錨,只得冒險離開錨地駛向大海,連船上的桅桿也一根不剩了」的場景烘托,成功營造了一種遇災而緊張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