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背影賞析

背影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17 20:51:27

『壹』 背影的作品鑒賞

內容賞析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敘述跟父親奔喪回家的有關情節,為描寫父親的背影作好鋪墊。文章開頭一句,落筆點題。「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記得和父親分離的日子。副詞「已」體現出「二年余」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相當漫長,想望之情,不言而喻。兩年多的分離,「我」對父親的思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點出題目。接著,轉入對「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兩句呈現出人事錯遷、謀生艱難之感。「我」從北京到了父親的住地以後,「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其潦倒之狀,又使「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因為「禍不單行」,所以回家之後,靠「變賣典質」,才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里所用的「禍不單行」、「虧空」,「借錢」、「喪事」等詞語,一方面是當時情況的真實寫照,同時也使後面「家中光景很是慘澹」的形容更有著落。這些敘述和描寫,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世態的灰暗。毛澤東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曾對當時小資產階級左翼的情況做過分析,說:「這種人因為他們過去過著好日子,後來逐年下降,負債漸多,漸次過著凄涼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慄」。這篇散文所敘述的情節,所抒發的感情,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的,也是此文為之感動共鳴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段),寫父親為「我」送行的情景,重點描寫父親的背影,表現父子間的真摯感情。喪事完畢,因為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後,因為父親要謀事,須接交各種關系,忙是可以想見的。所以說定要一個熟識的茶房為「我」送行。「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這既表現了父親對「我」的關懷,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茶房的不放心。父親當時異地謀生,正須多方奔走,又難以抽身,因此,他「頗躊躇了一會」。「躊躇」,反映了在父親心中謀事與送子的矛盾。而「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則又表現了父親毅然將生計暫時擱置,執意為「我」送行的真切感情。「終予」二字,把父親對「我」無限關切、過分憂慮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接下去寫的便是車站送行的場面。進了車站以後,父親「忙著照看行李」,「忙著向腳夫講價錢」,「送我上車」,「給我揀定靠車門的一張椅子」,「囑我路上小心」。父親操勞忙碌的形象展現在面前。可「我」那時由於太年輕,對父親尚不能完全理解,以至於還在「心裡暗笑他的迂」。作者行文至此,一種近乎懺悔的感情不覺流注筆端——「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自我責備之中,包含著深切的內疚與懷念。在車上坐定之後,父親又要為「我」去買橘子。但買橘子,「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又胖,吃力之狀可以想見。因此,父親當時去買橘子的情景,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記憶。當父親「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時,「我」心中的酸楚是自不待言的。「蹣跚」一詞,說明父親年事已高,步履不穩,過鐵路需人扶持。而今,為了「我」卻在鐵道間蹣跚前往。因而當看見父親「用兩手攀著……努力的樣子」的背影時,「我的眼淚」便「很快地流下來了」。這「背影」集中地體現了父親待「我」的全部感情,這「背影」使「我」念之心酸,感愧交並!望著父親那吃力的背影,「我」禁不住熱淚涌流,但為了「怕他看見」,「我」又「趕緊拭幹了淚」,互相體諒的父子真情,表現得維妙維肖。父親終於買來了橘子。當他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這趕緊去攙的動作,表現了「我」又疼,又愧,又欣然若釋的復雜心理。疼的是父親為「我」受累,愧的是父親為「我」買橘,欣然若釋的是父親終於安全歸來。父親回來之後,「我」雖然沒講一句話,但一腔深情都流露在這「趕緊去攙扶」的動作之中。回到車上,父親「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一股腦兒」一詞,表現了父親當時高興的心情。但父親高興的僅僅是為「我」買到了橘子,他的心頭是並不輕松的。他謀生無著,而「我」又即將離他遠去,興從何來,所以文章說「心裡很輕松似的」,「似的」二字說明父親並不真正輕松,之所以做出彷彿輕松的樣子,是為了寬慰那正心中眷眷的兒子,橘子已經買來,行李也早就安放停當,囑咐的話也已經說過,看來沒什麼事了。但父親並沒有馬上離去,而是「過一會」才說出告別的話。這「一會」之間,有拳拳的依戀,有惜別的惆悵。父親終於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臨別的囑咐,又一次表現了父親對「我」的牽掛與繫念。一直到他走了幾步之後,還回過頭來說「進去吧,里邊沒人」,仍關心著「我」的安全。但「我」並沒有馬上進去,而是「等他的背影……我便進來坐下」。這里的「等」、「再』、「便」三個字,用得極有層次,它們真實地表現了「我」站在車門口,追尋注視著父親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時,才進去坐下的那種悵然若失的心情。「我」坐下之後,也許又看到了剛才父親買來的橘子,一股熱辣辣的感情又從心底兜起,「我的眼淚又來了」。
第三部分(最後一段),寫對父親的想念。作者在描寫了父親的背影之後,予深沉的懷念之中,又想起了父親的一生。「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父親是堅強而能乾的。雖然如此,家庭生活仍然每況愈下,「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父親「觸目傷懷」,脾氣也變得易於暴怒了。因而,「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這並非父親本來的感情,父親仍舊是父親。兩年不見,又使他在「舉箸提筆,諸多不便的情況下,寫了信來,仍舊「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並在信中寫道,「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哀矜之中流露出孤寂、頹唐的況昧。它使「我」震悚,使「我」苦痛,使「我」想起父親待「我」的種種好處,使「我」透過晶瑩的淚光,又看見了父親那凄楚的背影。父親現在究竟怎樣了,「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盼望之中蘊蓄著熱切的思念。 語言特色 這篇散文的語言非常忠實樸素,又非常典雅文質。這種高度民族化的語言,和文章所表現的民族的精神氣質,和文章的完美結構,恰成和諧的統一。沒有《背影》語言的簡潔明麗、古樸質實,就沒有《背影》的一切風采。《背影》的語言還有文白夾雜的特點。例如不說「失業」,而說「賦閑」,最後一節因父親來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見真實,也表達了家庭、父親的困境和蒼涼的心情與復雜的感受,同時,文白夾雜的語句,也籠上了一層時代賦予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特殊語言色彩。 寫作特色 這篇散文寫作上的主要特點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寫的,是父親在特定場合下使作者極為感動的那一個背影。作者寫了當時父親的體態、穿著打扮,更主要地寫了買橘子時穿過鐵路的情形。並不藉助於什麼修飾、陪襯之類,只把當時的情景再現於眼前。這種白描的文字,讀起來清淡質朴,卻情真昧濃,蘊藏著一段深情。所謂於平淡中見神奇。其次,作品還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如寫兒子「看見他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寫父親買桔子回來時,兒子「趕緊去攙他」。這些側面烘托手法的運用,更加反襯出父親愛子的動人力量。 行文立意 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徵「背影」命題立意,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第一次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第二次車站送別,作者對父親的「背影」做了具體的描繪。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催人淚下。第四次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與文章開頭呼應,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李廣田《最完整的人格》:《背影》論行數不滿五十行,論字數不過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夠歷久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當然並不是憑藉了甚麼宏偉的結構和華瞻的文字,而只是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所表達的真情。這種表面上看起來簡單樸素,而實際上卻能發生極大的感動力的文章,最可以作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為這樣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為人。
葉聖陶《文章例話》:「這篇文章通體干凈,沒有多餘的話,沒有多餘的字眼,即使一個「的」字,一個「了」字,也是必須用才用」。
吳晗《他們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頌》:「《背影》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卻歷久傳誦,有感人至深的力量,這篇短文被選為中學國文教材,在中學生心目中,『朱自清』三個字已經和《背影》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了」。

『貳』 有沒有朱自清《背影》的賞析

朱自清《背影》賞析2005年2月10日 來源:網友提供

例如不說「失業」或「丟了差使」,
而說「賦閑」,似乎「賦閑」不象「失業」那樣刺耳和使人難堪,有失體面;最後一節既因父親來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見真實,也因所表達的盡是家庭和父親的困境和滄涼的心情與復雜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許多文言詞句,這也籠上了一層時代賦予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特殊語言色彩。
在寫法上,《背影》的主要特點是白描,作者寫父親的背影,描寫那買桔子時過鐵道的場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所謂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 設喻,不加形容和修飾,用質朴的文字,把當時的情景如實地記寫出來,給讀者以身臨目擊之感。換句話說,白描是用敘述的方法進行描寫,達到再現實景的藝術效果。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請讀下邊的文字: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父親的背影,兒子是太熟悉了。但這次要描寫的,卻不是那常見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場合下,使他極為感動、終生難忘的那個背影!作者不施濃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作者記寫了當時父親的穿著打扮體態動作,特別著重描繪了過鐵道的情景。
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腳傾身,都細細地如實寫下,我們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彷彿我們當時也在場,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和體貼的情景。
作者沒有什麼形容的筆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極朴實的文字,卻生動地勾畫了父親的形象。
那父親送行的一幕,是發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極為傳神地把當時的動人情景再現出來,我們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寫技巧。這種筆墨,乍看似「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起筆似覺平淡,實際上卻在平淡中顯露新奇:

為什麼「我」最不能忘記的不是父親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這就造成了懸念,使讀者急於要追讀下去,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敘。「不相見」三個字也頗具深意,讀到後面就會明白。
第一次流淚,是悲哀。
因為作者懷著沉重的心情,從北京趕到徐州跟父親一起奔喪,見到那「滿院狼藉的東西」,觸目傷懷,才不禁潸然淚下。
一般而論,人若處在貧困潦倒和無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於外力的恩賜,希望化險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親被生活所逼迫,故懷著「天無絕人之路」的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實際上,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封建主義的殘酷壓迫,又加上軍閥的連年混戰,使得廣大人民在死亡線上掙扎。在餓殍盈野、難民雲集的時勢下要想找個差事,比登天還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這次分別時的家庭境況:祖母去世,父親失業,變賣典質還舊債,又借新債辦喪事,在這禍不單行的日子裡,父親出外謀事,兒子離家讀書,真是一次悲傷的離別。這些交代講明了這次父子分別的背景,為寫「背影」,渲染了悲涼哀愁的氣氛。對深化主題起到了成功的鋪墊作用。在文中這樣的鋪墊還很多。如描繪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寫父親親自送兒子到車站,照看行李、揀定座位、囑托茶房,寫這些細心照料為下文具體描繪「背影」作了鋪墊。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敘寫的主要內容,況且作者本也無心「遊逛」,因此只一筆帶過。
到了浦口車站,父親忙著為「我」照看行李,又為「我」雇請腳夫,還親自送「我」上車,並揀定一張座位。已經照顧得如此細微周詳,父親還有點牽腸掛肚,於是又不厭其煩地向「我」囑咐一大堆像叮囑從來未出過遠門的稚童那樣的話語,以致「我心裡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細針密線地描繪父親的行動、語言、性格,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懷,把一個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樹立起來了
對父親愛子的至情,「我」當時竟未能領悟到,以為都是平凡瑣事,「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心裡暗笑他的迂」。現在省悟到父親待自己的許多好處,這才自責「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自責,說明真正理解了父親的愛。表現一種恨自己未能體會父親的深情的內疚之
父親已經送我上車,什麼都關照到了,我也勸父親「你走吧」,父親又有要事,但還要去買幾個橘子,父親就是這樣疼愛兒子。
買橘子為什麼感人?
因為父親穿行鐵道爬上爬下相當費勁。行文至此,在平實中又見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
「我」的第一「看」,從看中擔心父親的艱難,是預示著下一步的「看」。「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我」邊看邊想:走到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爬上,父親是個胖子,自然費事。這樣,既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又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以便烘托其困難辛苦。
父親買桔子為什麼費勁?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為什麼一定要穿過鐵道?因為賣東西的是在那邊月台的柵欄外。為什麼穿過鐵道費事?一則「須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則父親是一個胖子。

重點描寫,細致刻畫。寫看見的父親的服裝,勾畫了一個大體的外貌。 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的第三「看」,是飽含著熱淚,熱淚欲滴和熱淚下落的「看」。「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淚眼模糊中的背影,這是愛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這里,對前面具體觀察作了簡要概括,是儲積力量帶有深厚感情的落筆點題。這里,用視覺中的背影和觸動中的淚下,表現我的心理活動,以此烘托父親買桔行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淚,因為感動。
父親的形象最為感人的地方,表現在他老態蹣跚地為「我」來回買橘子,那真摯而灼熱的感情達到了最高點。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為之流淚?
這個背影寫得所以感人,還因為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當時是20歲的人了,上文又幾次寫到自己對父親的行事不以為然的心理,而現在「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正是因為這背影太感人了。這種父子間的感情是十分動人的。用親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親的愛。這一筆特別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當時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寫,只用眼淚烘托這感人的背影。
「怕」:怕父親見了傷心;怕別人見了呢?難為情吧。
在寫父親返回時,對於過鐵道、爬月台的情景不再詳述,代之以父親「散放」、「抱起」橘子的動作,來表現上下月台的過程,父親抱著朱紅的橘子往回走,「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點也不怕麻煩。這樣寫使文章富於變化,避免了重復。用「抱起」和「散放」,還表明所買橘子之多。
他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父親用幾番辛苦買來的橘子,連一個也不品嘗,全部留給兒子受用,並因此感到很輕松。在父親的心目中,兒子就是一切了!這里,慈父愛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盡致。這「衣上的泥土」又補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時的形象。
這種輕松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這一句又道出了為什麼父親不肯讓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心裡越是感覺踏實滿足。同時,作者不是通過對話而是通過動作刻畫人物心理、感情,表現父親雖說心情沉重,但因為怕兒子難過,只得強抑離愁,「撲撲衣上的泥土」故意顯出「心裡很輕松似的」。
最後的告別主要用語言描寫,寫直到分手時,父親又對兒子叮囑:「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最後又幾步一回頭,囑咐我:「進去吧,里邊沒人。」這時還一直為兒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叮嚀的話語,雖朴朴實實,但感情深沉。
「混入」,准確,因為車站來來往往的人很多。
這樣一位至情至善、愛子如命的父親,當他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的時候,作者當然潸然淚下了。
末了再提背影,對父親已有了深切的理解,這回的分別就感到特別的憐惜、悵惘、依戀,以「我的眼淚又來了」結束這一段,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淡淡的哀愁,此處可見一斑。少年,即現在說的「青年」。

父親外出謀生,東奔西走,結果家中光景還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卻如此頹唐!」據作者在《笑的歷史》一文中說:當時家裡負債累累,「連利錢也不能夠按期付了,大家便都不肯借了;而且都來討利錢、討本錢了」。由此可以看到當時在中外反動派壓榨下的小有產者雖屢經掙扎仍不免破產的可悲境遇。
「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

這幾句照應開頭,父子倆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心有靈犀一點通。特別是父親,不僅惦記著兒子,而且還惦記著孫子。

讀到這里,我們才了解父親百般愛「我」的全部用意。近兩年來父親之愛「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會給他無情的壓力和磨難,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父親在貧窮拮據之中,回顧自己一生的坎坷歷程,原來尚能「獨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隨著時間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至破產了,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
希望在哪裡?光明在哪裡?飽嘗人生痛苦與目睹世態炎涼的父親,只得靠兒孫們出人頭地,寄殷切希望於未來了。

兒子第三次落淚,是傷心之淚。

以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的父親的「背影」結篇,與文章開頭回環呼應,進一步突出父親的「背影」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達了作者對年邁的父親無限思念的感情,寫得凄切動人。
收束全文,餘音如縷,情長綿綿。
很平淡,甚至過於拙樸,但細細品味,卻感到質朴中含著真情,其中蘊含著一股感人的力量。朱德熙先生說朱自清的散文,「於平淡中見神奇」,我們從《背影》的描寫中可以得見。
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實際上,真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藝術的本質特點。現在分析散文,常常分析它的意境,這是不錯的。但對《背影》卻不能如此分析。在一九四七年,當《文藝知識》的編者向朱自清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回答說:
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里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似乎說不到意境上去。(《文藝知識》連叢,第一集之三)

作者這幾句話,不僅告訴了我們《背影》寫作的契機,而且說明這篇散文是完全寫實的,說不到意境上去。以白描的文字,表現作者的真情實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對父親的愛,對父親的懷念和感激,都在具體的敘述和描寫中表現出來。這感情真摯、強烈,又表現得恰到好處,父子間的至情被作者記寫得那麼動人,激發起讀者的共鳴,這怕是《背影》長久不被忘記的原因。我們分析《背影》,用不著去探求它的意境之類,抓住內容的真實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處。一個「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鑰匙。

『叄』 求朱自清《背影》的賞析。

朱自清的高風亮節,贏得了人民的敬仰,贏得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評價。他在《專別了,司徒雷登》一文屬中寫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年到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1928年後,主要從事文藝批評和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1931年到英國留學,次年回國,繼任清華大學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摯自然,語言樸素簡潔,結構嚴謹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雋永的藝術風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後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煉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語,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動人的情致。
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內遷,任西南聯大教授。現實使他逐步確立了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勝利回京後繼續在清華大學任教,積極參加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群眾運動和學生運動。他在貧病交加的處境下不買美國「救濟糧」,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為國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澤東同志稱頌的「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

『肆』 朱自清《背影》的賞析

這篇散文的語言非常忠實樸素,又非常典雅文質。這種高度民族化的語言,和文章所表現的民族的精神氣質,和文章的完美結構,恰成和諧的統一。寫作上的主要特點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寫的,是父親在特定場合下使作者極為感動的那一個背影。作者寫了當時父親的體態、穿著打扮,更主要地寫了買橘子時穿過鐵路的情形。並不藉助於什麼修飾、陪襯之類,只把當時的情景再現於眼前。

這種白描的文字,讀起來清淡質朴,卻情真昧濃,蘊藏著一段深情。所謂於平淡中見神奇。其次,作品還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如寫兒子「看見他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寫父親買桔子回來時,兒子「趕緊去攙他」。這些側面烘托手法的運用,更加反襯出父親愛子的動人力量。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台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4)背影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親任徐州煙酒公賣局局長的差事也交卸了。辦完喪事,父子同到南京,父親送作者上火車北去,那年作者20歲。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做為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愛護,使兒子極為感動,這印象經久不忘,並且幾年之後,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影子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1925年,作者有感於世事,便寫了此文。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敘述跟父親奔喪回家的有關情節,為描寫父親的背影作好鋪墊。文章開頭一句,落筆點題。「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記得和父親分離的日子。接著,轉入對「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兩句呈現出人事錯遷、謀生艱難之感。

第二部分為第四至第六段,寫父親為「我」送行的情景,重點描寫父親的背影,表現父子間的真摯感情。喪事完畢,因為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後,因為父親要謀事,須接交各種關系,忙是可以想見的。所以說定要一個熟識的茶房為「我」送行。

第三部分為最後一段,寫對父親的想念。作者在描寫了父親的背影之後,予深沉的懷念之中,又想起了父親的一生。

『伍』 背影 賞析

最令人感動的話: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文章中一共寫了4次背影.
第-次在第1段.
第二次在第62頁倒數第三行.
第三次在第63頁最後一行.
第四次在第64頁倒數第二行.

『陸』 背影的賞析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長,寫得很平朴,卻以情動人,感人至深。

作品記敘的是多年前父親在浦口車站送他乘火車北上念書的情景文章不長,只一千多字。一共有六個自然段,前兩個自然段主要為背影的出現作烘托和鋪墊,交代背影出現的特定背景:屢遭變故,家境慘淡。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寫送行的過程,其中第五自然段詳寫,集中寫了父親送行時的背影。最後一段寫兒子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引述父親的來信,加深主題。

綜觀全文,文章寫得非常平朴,但時時處處流露著一種動人的情感:父子間深厚的感情,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和無限的感激。

散文是作者靈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維靈動之際的產物。作者對父親的關愛非常感激,情抑於中,訴之於筆,外化的便是這充滿感情的文章。

文章以情動人,父子深厚的感情洋溢於紙上,然而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飾裝點的平常話語,用平朴,真率來打動讀者。

文章寫父親的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飾,用質朴的文字,把當時的情景如實地記寫出來,給讀者以身臨目擊之感。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作者用平朴的文字描寫了父親去給我買橘子時的情景,他寫了父親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這些都是如實的描寫,洗盡鉛華,保寸本色,至真至朴,細細道來,將人、事、情、感,原態原貌地呈現於讀者的面前,讓人感同身受。

《背影》以情動人,感動了無數的讀者。我想這除了因為作者用了平朴的語言寫出了真實的情感外,還在於文章里頭蘊涵著一種「淡淡的哀愁」,而這種哀愁是時世給作者的影響。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這種哀愁也加深了讀者對父子情深的理解。

文章一開頭就定下了「哀愁」的基調,「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的光景很是慘淡」。這對作者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那個時候作者的家庭景況是悲涼,作者的心情是哀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里,父親為作者送行,而其時年老的父親還要去找工作,作者在這里看到了父親的背影。作者在描寫這個背影的時候,不僅融人了對父親的深深感激之情,也融人了一種辛酸和悲涼的情緒,正是再一種情緒加深了讀者對父子情深的體驗,引起讀者的同情和共鳴。

用平朴的語言去描寫,將時世之感打並人真情,這正是《背影》成功之處

『柒』 朱自清《背影》賞析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親,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
2.第二部分(從「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淚又來了」):
回憶往事,追述在車站與父親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第一層(從「那年冬天」到「我們便同行」):
交代這次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從到南京時」到「……太聰明了」):
寫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從「我說道」到「……又來了」):
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後一段):
寫別後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直接抒發深切懷念之情。

主題思想
通過對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熱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
文章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事,是在25年寫的。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斗爭中,但做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凄涼的情緒。不是嗎,作者的家庭,因著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親,先是「賦閑」,後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
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謀事艱難,境遇凄慘的現實。在他們心頭籠罩一層不散的愁雲,如同文章所表現的灰暗的基調
在這一背景上,作者寫出的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扎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嘆惋乃至強烈的共鳴。

《背影》記寫的事情非常簡單,一個丟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兒子北上讀書,在火車站送別。在軍閥統治的舊中國,這種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會里,即使這種小康之家,也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打擊。文章記寫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當時的灰暗世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這種社會雖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記寫的情景,對我們今天的讀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著歷史的認識作用。

寫作特點
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徵「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的重點。父親胖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這篇作品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不同於一般作品去描寫人物肖像,著力於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繪,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背影」,不惜筆墨作具體細致的刻畫。
作者為什麼這樣處理呢
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關系。
因為父親老境「頹唐」,飽經憂患,半生潦倒。
父親在家境慘淡、祖母逝世、奔走謀職之時,還不辭辛苦,不怕麻煩送兒子上北京,還艱難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而且反復叮嚀一路小心。
當時父親的心境不好,兒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麼,作者抓住父親這樣一個「背影」集中描繪,抒發特定環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
也正因為作品寫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間相愛相憐,字里行間有淡淡的哀愁,顯得更加真摯動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語言非常忠實樸素,又非常典雅文質。這種高度民族化的語言,和《背影》所表現的民族的精神氣質,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結構,恰成和諧的統一。沒有《背影》語言的明麗典雅、古樸質實,就沒有《背影》的一切風采。
2.簡潔:
文章通體干凈,沒有多餘的字眼,即使一個「的」字、一個「了」字,也是必須用才用。除了夾入了一些文言詞語以外,沒有華美的辭藻,生僻的詞語,都是質朴自然的家常話,生活氣息非常濃厚,提煉得非常簡潔。
3.朴實:
《背影》全用白描記敘事實,不作任何修飾、渲染。
通篇寫父親多麼關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麼感激思念父親,但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現。
文中用詞造句都經過認真考究,絕不隨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這里的「說定」,如果用「說過」似乎也通,但遜色多了。「說定」不送,後來終於還是送了,實際上是說而不定,很好地表現出父親當時的矛盾心理。「熟識」一詞,說明父親囑托的這個茶房該是靠得住的;「再三囑咐」,表明囑咐茶房遍數之多,不厭其煩,反復交代,唯恐茶房有半點疏漏;「甚是仔細」,表明囑咐內容之詳,把送行中應該注意的細微末節都提到了。這些用語,強調說明父親已經為兒子上車作了極其精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字眼雖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處,使父親愛子之心躍然紙上。
4.感人
語言平實簡潔,卻能傳達出無限深情是文章語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實實,但字里行間滲透著一種深切懷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話都是很平常的,沒有什麼特別,讀者都有這種生活經驗,因此也容易引起聯想,由此發現人世間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為珍貴的美好感情,給人以性情的陶冶,增進人們對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夾雜:
文中出現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礎,當時的語體文中常有夾入文言詞句的情況,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詞句,可能也與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有關,
例如不說「失業」或「丟了差使」,
而說「賦閑」,似乎「賦閑」不象「失業」那樣刺耳和使人難堪,有失體面;最後一節既因父親來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見真實,也因所表達的盡是家庭和父親的困境和滄涼的心情與復雜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許多文言詞句,這也籠上了一層時代賦予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特殊語言色彩。
在寫法上,《背影》的主要特點是白描,作者寫父親的背影,描寫那買桔子時過鐵道的場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所謂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 設喻,不加形容和修飾,用質朴的文字,把當時的情景如實地記寫出來,給讀者以身臨目擊之感。換句話說,白描是用敘述的方法進行描寫,達到再現實景的藝術效果。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請讀下邊的文字: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父親的背影,兒子是太熟悉了。但這次要描寫的,卻不是那常見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場合下,使他極為感動、終生難忘的那個背影!作者不施濃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作者記寫了當時父親的穿著打扮體態動作,特別著重描繪了過鐵道的情景。
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腳傾身,都細細地如實寫下,我們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彷彿我們當時也在場,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和體貼的情景。
作者沒有什麼形容的筆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極朴實的文字,卻生動地勾畫了父親的形象。
那父親送行的一幕,是發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極為傳神地把當時的動人情景再現出來,我們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寫技巧。這種筆墨,乍看似「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起筆似覺平淡,實際上卻在平淡中顯露新奇:

為什麼「我」最不能忘記的不是父親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這就造成了懸念,使讀者急於要追讀下去,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敘。「不相見」三個字也頗具深意,讀到後面就會明白。
第一次流淚,是悲哀。
因為作者懷著沉重的心情,從北京趕到徐州跟父親一起奔喪,見到那「滿院狼藉的東西」,觸目傷懷,才不禁潸然淚下。
一般而論,人若處在貧困潦倒和無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於外力的恩賜,希望化險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親被生活所逼迫,故懷著「天無絕人之路」的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實際上,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封建主義的殘酷壓迫,又加上軍閥的連年混戰,使得廣大人民在死亡線上掙扎。在餓殍盈野、難民雲集的時勢下要想找個差事,比登天還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這次分別時的家庭境況:祖母去世,父親失業,變賣典質還舊債,又借新債辦喪事,在這禍不單行的日子裡,父親出外謀事,兒子離家讀書,真是一次悲傷的離別。這些交代講明了這次父子分別的背景,為寫「背影」,渲染了悲涼哀愁的氣氛。對深化主題起到了成功的鋪墊作用。在文中這樣的鋪墊還很多。如描繪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寫父親親自送兒子到車站,照看行李、揀定座位、囑托茶房,寫這些細心照料為下文具體描繪「背影」作了鋪墊。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敘寫的主要內容,況且作者本也無心「遊逛」,因此只一筆帶過。
到了浦口車站,父親忙著為「我」照看行李,又為「我」雇請腳夫,還親自送「我」上車,並揀定一張座位。已經照顧得如此細微周詳,父親還有點牽腸掛肚,於是又不厭其煩地向「我」囑咐一大堆像叮囑從來未出過遠門的稚童那樣的話語,以致「我心裡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細針密線地描繪父親的行動、語言、性格,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懷,把一個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樹立起來了
對父親愛子的至情,「我」當時竟未能領悟到,以為都是平凡瑣事,「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心裡暗笑他的迂」。現在省悟到父親待自己的許多好處,這才自責「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自責,說明真正理解了父親的愛。表現一種恨自己未能體會父親的深情的內疚之
父親已經送我上車,什麼都關照到了,我也勸父親「你走吧」,父親又有要事,但還要去買幾個橘子,父親就是這樣疼愛兒子。
買橘子為什麼感人?
因為父親穿行鐵道爬上爬下相當費勁。行文至此,在平實中又見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
「我」的第一「看」,從看中擔心父親的艱難,是預示著下一步的「看」。「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我」邊看邊想:走到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爬上,父親是個胖子,自然費事。這樣,既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又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以便烘托其困難辛苦。
父親買桔子為什麼費勁?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為什麼一定要穿過鐵道?因為賣東西的是在那邊月台的柵欄外。為什麼穿過鐵道費事?一則「須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則父親是一個胖子。

重點描寫,細致刻畫。寫看見的父親的服裝,勾畫了一個大體的外貌。 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的第三「看」,是飽含著熱淚,熱淚欲滴和熱淚下落的「看」。「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淚眼模糊中的背影,這是愛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這里,對前面具體觀察作了簡要概括,是儲積力量帶有深厚感情的落筆點題。這里,用視覺中的背影和觸動中的淚下,表現我的心理活動,以此烘托父親買桔行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淚,因為感動。
父親的形象最為感人的地方,表現在他老態蹣跚地為「我」來回買橘子,那真摯而灼熱的感情達到了最高點。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為之流淚?
這個背影寫得所以感人,還因為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當時是20歲的人了,上文又幾次寫到自己對父親的行事不以為然的心理,而現在「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正是因為這背影太感人了。這種父子間的感情是十分動人的。用親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親的愛。這一筆特別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當時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寫,只用眼淚烘托這感人的背影。
「怕」:怕父親見了傷心;怕別人見了呢?難為情吧。
在寫父親返回時,對於過鐵道、爬月台的情景不再詳述,代之以父親「散放」、「抱起」橘子的動作,來表現上下月台的過程,父親抱著朱紅的橘子往回走,「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點也不怕麻煩。這樣寫使文章富於變化,避免了重復。用「抱起」和「散放」,還表明所買橘子之多。
他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父親用幾番辛苦買來的橘子,連一個也不品嘗,全部留給兒子受用,並因此感到很輕松。在父親的心目中,兒子就是一切了!這里,慈父愛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盡致。這「衣上的泥土」又補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時的形象。
這種輕松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這一句又道出了為什麼父親不肯讓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心裡越是感覺踏實滿足。同時,作者不是通過對話而是通過動作刻畫人物心理、感情,表現父親雖說心情沉重,但因為怕兒子難過,只得強抑離愁,「撲撲衣上的泥土」故意顯出「心裡很輕松似的」。
最後的告別主要用語言描寫,寫直到分手時,父親又對兒子叮囑:「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最後又幾步一回頭,囑咐我:「進去吧,里邊沒人。」這時還一直為兒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叮嚀的話語,雖朴朴實實,但感情深沉。
「混入」,准確,因為車站來來往往的人很多。
這樣一位至情至善、愛子如命的父親,當他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的時候,作者當然潸然淚下了。
末了再提背影,對父親已有了深切的理解,這回的分別就感到特別的憐惜、悵惘、依戀,以「我的眼淚又來了」結束這一段,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淡淡的哀愁,此處可見一斑。少年,即現在說的「青年」。

父親外出謀生,東奔西走,結果家中光景還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卻如此頹唐!」據作者在《笑的歷史》一文中說:當時家裡負債累累,「連利錢也不能夠按期付了,大家便都不肯借了;而且都來討利錢、討本錢了」。由此可以看到當時在中外反動派壓榨下的小有產者雖屢經掙扎仍不免破產的可悲境遇。
「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

這幾句照應開頭,父子倆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心有靈犀一點通。特別是父親,不僅惦記著兒子,而且還惦記著孫子。

讀到這里,我們才了解父親百般愛「我」的全部用意。近兩年來父親之愛「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會給他無情的壓力和磨難,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父親在貧窮拮據之中,回顧自己一生的坎坷歷程,原來尚能「獨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隨著時間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至破產了,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
希望在哪裡?光明在哪裡?飽嘗人生痛苦與目睹世態炎涼的父親,只得靠兒孫們出人頭地,寄殷切希望於未來了。

兒子第三次落淚,是傷心之淚。

以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的父親的「背影」結篇,與文章開頭回環呼應,進一步突出父親的「背影」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達了作者對年邁的父親無限思念的感情,寫得凄切動人。
收束全文,餘音如縷,情長綿綿。
很平淡,甚至過於拙樸,但細細品味,卻感到質朴中含著真情,其中蘊含著一股感人的力量。朱德熙先生說朱自清的散文,「於平淡中見神奇」,我們從《背影》的描寫中可以得見。
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實際上,真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藝術的本質特點。現在分析散文,常常分析它的意境,這是不錯的。但對《背影》卻不能如此分析。在一九四七年,當《文藝知識》的編者向朱自清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回答說:
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里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似乎說不到意境上去。(《文藝知識》連叢,第一集之三)

作者這幾句話,不僅告訴了我們《背影》寫作的契機,而且說明這篇散文是完全寫實的,說不到意境上去。以白描的文字,表現作者的真情實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對父親的愛,對父親的懷念和感激,都在具體的敘述和描寫中表現出來。這感情真摯、強烈,又表現得恰到好處,父子間的至情被作者記寫得那麼動人,激發起讀者的共鳴,這怕是《背影》長久不被忘記的原因。我們分析《背影》,用不著去探求它的意境之類,抓住內容的真實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處。一個「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鑰匙。

『捌』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賞析

本文是作者追憶八年前的事。 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哲學繫念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奔喪。 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惜別。此文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然又不同於一般作品去描寫人物肖像、神情、音容笑貌等,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背影」,不惜筆墨作具體細致的刻畫。

作者這樣處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父親老境「頹唐」,飽經憂患,半生潦倒,家境慘淡、祖母逝世、奔走謀職之時,還不辭辛苦,不怕麻煩送兒子上北京,還艱難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而且反復叮嚀一路小心當時父親的心境不好,兒子的心境也不好。

因此,作者抓住父親這樣一個「背影」集中描繪,抒發特定環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也正因為作品寫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間相愛相憐,字里行間有淡淡的哀愁,顯得更加真摯動人。

(8)背影賞析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背影》一文,寫於一九二五年。斯文乃追憶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講述作者在北京大學哲學繫念書期間,得知祖母去世後,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老家奔喪。辦完喪事後,其父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則回北京念書,父子倆在今南京市浦口區惜別的情景。

此文後來收在了開明書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它是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極為有名的文章,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傑作。作者僅以一千五百字描寫了一個生活片斷,卻能感人至深,膾炙人口,自清先生的寫作技巧,焉不敬服人哉!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中國散文家,詩人,學者。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長於揚州,1948年在北平因貧病逝世。1916年入北京大學預科,次年入哲學系,參加過五四運動,是文學研究會早期會員,還參與發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開始發表新詩。

抗戰勝利後,參與愛國民主運動,在身患重病時,仍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死於貧病交迫之中,被譽為有骨氣的愛國文化人。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主要文章,作品有《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

『玖』 《背影》重點句賞析。

1、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這句話出現在車站送別一段。文中從兩方面著筆寫父子車站送別。父親對兒子是無微不至的,他為兒子做了一切。兒子對父親的這一舉動在開始時並不理解,還在內心暗笑他的「遷」。「背影」的出現,使兒子清楚地看到了一顆慈父的愛子之心,終於完全理解了父親。在這句話中一定要理解「聰明」一詞的意思,這是反語。這句話表達了兒子的自責和內疚,悔恨自己的幼稚無知,真正懂得了父愛。

2、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勾畫關鍵詞語的能力。勾畫和圈點關鍵詞語也是理解課文的一種途徑,是閱讀中動手動腦的好辦法,有幫助思考、促進理解的作用。所謂關鍵詞語,要從兩方面理解:

⑴能具體體現文章中心的詞語;

⑵有深刻含義的詞語。對於關鍵性的語句,在閱讀時要畫出來,以突出其重要,並仔細體味這個句子、詞語的意思。

動詞:走、探、攀、縮、微傾。

作用:這些動詞表達出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以及他對兒子的深厚感情。

3.從「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淚又來了」:回憶往事,追述在車站與父親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從「那年冬天」到「我們便同行」 :交代這次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從「到南京時」到「……太聰明了」 :寫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從「我說道」到「……又來了」 :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的感情。

『拾』 朱自清《背影》細節描寫賞析

「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囑我路上小心」、「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揀定、囑、又囑,幾個動作的描寫,從小細節中描寫了父親對旅途中的「我」的不放心與牽掛。

接下來父親攀爬月台去買橘子的一系列動作細致描寫,通過用「蹣跚」、「慢慢探身」、「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等幾個細節動作,非常准確傳神的將「父親」的形象原原本本、栩栩如生地展現給觀眾,顯示出父親的行動不便,形象的刻畫出父親吃力的樣子,讓一個朴實,平易,慈愛的普通父親形象鮮活的展現在讀者面前,感人至深。

第五段「他囑我一路小心」細節描寫,一個慈父形象躍然紙上;第六段「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父親了卻了一樁心願,所以心裡很輕松,是一種盡到父親職責的踏實和滿足。

(10)背影賞析擴展閱讀:

1、名家點評

李廣田《最完整的人格》:《背影》論行數不滿五十行,論字數不過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夠歷久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當然並不是憑藉了甚麼宏偉的結構和華瞻的文字,而只是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所表達的真情。

這種表面上看起來簡單樸素,而實際上卻能發生極大的感動力的文章,最可以作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為這樣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為人。

葉聖陶《文章例話》:「這篇文章通體干凈,沒有多餘的話,沒有多餘的字眼,即使一個「的」字,一個「了」字,也是必須用才用」。

吳晗《他們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頌》:「《背影》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卻歷久傳誦,有感人至深的力量,這篇短文被選為中學國文教材,在中學生心目中,『朱自清』三個字已經和《背影》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了」。

2、作品影響

這篇散文通過一條與眾不同的途徑,反映了一種在舊道德觀念的冰水退潮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父子關系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在這種覺醒面前,人們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來佔有並表露自己的感情。

這也是文章中蘊藏的革命性的歷史內容及思想意義。它的出版不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們競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沖淡的散文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背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