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0 09:58:33

A.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

在這本作品當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反映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以上流社會貴族生活為主要,在其作品當中,能體會到當時社會上的一些很諷刺的生活以及當時的社會價值觀。作品當中的女主人公安娜,作為一個19世紀貴婦來說,愛情是她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唯一道路,否則她只能是卡列寧的附屬品,安於做一個沒有愛情的賢妻良母。同伏倫斯基的愛情是她張揚生命的唯一途徑,她的一切人生價值都寄託在此。賦予她新生的是愛情,置她於死地的也是愛情。她的死有社會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愛情至上主義,但又帶著濃厚的舊有傳統烙印,來自上流社會的、家庭的、伏倫斯基的壓力都承受住了,但她無法戰勝自己,當伏倫斯基對她冷淡時,她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產生了強烈的悔罪意識:「上帝,饒恕我的一切!」——最後一語。神權、夫權、愛情的幻滅共同置安娜於死地。在安娜身上,可以看到當時女性用於追求自由與愛情的一面,在這個方面來說,是值得我們去尊敬的,但她又有自己本身的局限性,面對著重重的壓力與傳統理念的根蒂,她妥協了,她最後選擇了用死亡去解脫自己,因此,安娜是一名追求幸福卻被封建制度吞噬的悲劇人物。而作為整部作品的男主人公伏倫斯基,他是一個風度翩翩、熱情浪漫以及生氣勃勃的人,在眾多上流社會的交際場合上,他都是場內女性追尋的焦點,深得眾多女性的喜愛,可謂是「彼得堡上流社會花花公子的活標本」。 在他們的愛情剛開始時,對伏倫斯基來說有一絲獵艷的味道,他對安娜的最初追求除了安娜那迷人的風姿對他的吸引外,主要是滿足他的虛榮心:「追求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夫人,無疑會使他身價倍增」。但隨著他們見面次數的增多,尤其是每次見面時看到安娜臉上那竭力用理智壓抑但卻難以束縛的「快樂的一閃」,激發了他對安娜的真心的愛戀。在一段時間裡面,他真的給予了安娜八年結婚生活中從沒有過的愛情的幸福,但激情過後,得到的不再是愛情,而是空虛,在面對安娜越來越嚴厲的管束時,他覺得很不自在,面對著安娜對於自己強烈的佔有欲,不允許其有任何的自由活動空間與權力時,他很反感,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反抗,他覺得他還有自己的生活與事業,絕不能對外界不聞不問,這就造就了兩者關系的分裂,到最後,導致他們的愛情隨風飄走,因此,伏倫斯基是一名不甘於被束縛的花花公子。卡列寧是安娜的丈夫,在這里他是以大官僚的身份出現於作品中,他總是要求安娜跟他出席一些他們官員的聚會的場合,而在他的人生中,不斷的去追尋名利,在面對自己妻子對愛情背叛的時候,他卻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當時所處的政治地位,要求安娜保持低調,不要太張揚,以免威脅到他的政治地位,而在安娜分娩時,他面對安娜的請求時,他都接受了,在愛情道路上,他是受害者,面對自己妻子的背叛,他無助,彷徨,但面對自己的政治地位,他野心勃勃。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個具有及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她不滿於封建婚姻,追求真摯自由的愛情。當她不顧丈夫的威脅,公然與青年軍官渥倫斯基結合在一起時,整個上流社會就一起向她施加種種可怕的侮辱和非難。但花花公子渥倫斯基有背叛了她。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真摯自由的愛情不僅沒找到,而且陷入難堪的處境,她再也無法生活下去,於是以自殺的方式向這個社會提出了最嚴正的抗議。
作為貴族社會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雖然只是個人的愛情自由,採用的也只是個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於面對整個上流社會,誓死不做虛偽的社會道德的俘虜:在沖破封建束縛,反抗社會壓迫方面,她做到了處在她那個地位和環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這對當時的貴族資產階級社會,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義。托爾斯泰由於世界觀的矛盾,在同情安娜不幸遭遇的同時,又從宗教倫理觀念出發,譴責安娜缺乏忍讓的宗教感情,沒盡到做妻子和母親的責任。為此塑造了在愛情問題上能夠迷途知返的吉提和忍辱求全的杜麗的理想形象來和安娜進行對照,用列文和吉提的理想化的幸福家庭來和安娜的不幸福的家庭相比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安娜及其悲劇的批判力量。「王子與公主從此就幸福的在一起了」,這句話是很多童話故事的結尾,當王子和公主為了愛情,幾經磨難,最後終於歡聚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為他們的愛情祝福,以為他們從此就生活在理想的世界裡。但是童話終究不能代替現實,現實中的愛情殘酷而蒼白。而這部作品就從現實的角度上來闡述了王子與公主在一起後的生活。在這部作品中,上演的是公主與王子的為愛追逐的故事,但公主為王子放棄了其丈夫、孩子以及家庭,還要承受多方面的壓力,而王子卻沒做出什麼,當其對公主產生厭惡的時候,卻絲毫沒有顧慮到公主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去尋找其想要的東西,在公主得到王子的時候,卻覺得愛情就是絕對性的佔有,不允許王子擁有任何的自由活動空間,造就了雙方感情的變異,一旦愛情變成了負累,那就無論是什麼都是錯的,所以最後公主選擇了自殺的方式來解脫,雖然結局是很悲慘,因為相對於這個用於追求自己幸福的女人,在沖出重重圍堵後,應該要擁有童話般的幸福的生活,但是卻恰恰相反,這是可悲之處。而在作品中,可以清晰地體會到人物形象的心理變化。作品中多處對當時人物所處的環境進行具體形象的描寫,用於襯托出當時故事情節所要發生的事情,使作者向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更為具體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而且很多地方,作者都是通過一些人物很細致的動作或者是言語來表現出人物的特徵,因此,作者對於詞語的運用是相當的精煉,而且還很注重細節的描寫。《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巨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沖突。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彷彿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也讓後人能夠記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作品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網路全書式的作品。小說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是首次成功地採用了兩條平行線索互相對照、相輔相成的"拱門式"結構,並在心理描寫上細致入微、精妙絕倫。小說中那大段的人物內心獨白,無疑都是現實主義描寫的典範。100多年來,《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斷地得到人們的肯定與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響無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樹起了一面高聳入雲的豐碑。另一方面,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了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里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復閱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他說:"托爾斯泰在自己的作品裡能提出這么多重大的問題,能達到這樣大的藝術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佔了一個第一流的位子。"勇敢的、向上流社會提出挑戰的叛逆女性。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沒有任何一個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樣反叛自己的出身,簡最終回到羅切斯特身邊,屠格涅夫按傳統道德標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筆下的達吉亞娜恪守著沒有愛情的婚姻,巴爾扎克把歐也妮送上了歸於傳統的道路。而安娜是義無反顧的,最後也不願回到沉悶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議了沒有愛情的婚姻,抗議這個毀滅真情的社會專制制度。安娜是女性覺醒和婦女解放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B. <<安娜卡列尼娜>>書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安娜

安娜美麗端莊、高貴典雅、聰慧善良、自然真誠、又富有激情,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美貌和深刻豐富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感情、才智、品德等方面都遠遠高於當時一般的貴族婦女。

安娜的覺醒和愛情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在本能慾望的層面上。她的一見鍾情,帶有濃重的「本能原欲」色彩,而緊接著的,則是這種狂暴本能的宗教壓服。

換句話說,安娜性格的矛盾,正是托爾斯泰本人瘋狂的縱欲與激烈的宗教否定之間矛盾的體現,而作者的這種性格分裂和矛盾又是分裂性民族文化在小說中的反映。

渥倫斯基

文中的渥倫斯基同樣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自小喪父,一方面具有聰明、富有同情心、樂善好施等優點,另一方面也具備愛慕虛榮、尋歡作樂、追求功名等縱垮習氣。

他對安娜的愛是真誠的,為了能經常同安娜在一起,甚至拒絕了一項關繫到他前程的重要任命;在他感到他們的愛有可能結束時,甚至不惜開槍自殺。

然而每個人的觀念都是不同的,當他們被上流社會拒之門外後,安娜甘守寂寞,而渥倫斯基心中空虛貧乏的生活與其不甘寂寞的心理發生了沖突,最後他妥協了,開始關心「自治委員會」「議會選舉」之類的上流社會活動,對安娜的愛也越來越冷淡了。

卡列寧

卡列寧在文中被塑造成了一名典型的封建官僚形象,在他的叔叔—一位先皇寵臣的撫養下長大,接受的是全套的封建貴族教育,因而「一個心思地追求功名」。長期的封建官場生涯己經腐蝕了他的心靈,使他思想僵化、感情麻木、虛偽庸俗、墨守成規。

(2)安娜卡列尼娜賞析擴展閱讀:

在《安娜·卡列寧娜》中,托爾斯泰是通過兩條情節線索展開小說的,有人認為這兩條線索缺乏聯系,這部書是兩部小說的撮合。托爾斯泰本人批評了這種意見,指出這大概是由於「在瀏覽小說時,沒有看出它的內在內容」所致。

表面上看,安娜的愛情悲劇和列文的精神探索兩條主線平行獨立的發展,缺乏內在聯系,但事實上它們是巧妙地聯結在一起的,這也正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結構獨特之處,它表現出作者謀篇布局上的填密與嚴謹。

C.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

安娜是19世紀70年代俄國上流社會貴婦人的典型.她純潔善良,誠實端莊.她在各個方面都高於一般的貴婦人,她追求個性解放,她厭惡包辦的不幸婚姻.

安娜自身也很矛盾,她地位脆弱,處境不利,當時舊道德,舊封建勢力在上流社會占統治地位,安娜在法律道德,教會,輿論面前地位脆弱,對個人幸福的追求構成內心世界的矛盾,使她最後走上自決的悲慘道路,她是一個開始覺醒又未完全覺醒的貴婦人.

安娜的慘死從多方面揭發和控訴了沙皇俄國特別特別是它的上流社會的腐敗和黑暗
彼得堡貴夫人安娜是皇室後裔,大官僚卡列寧的妻子。她的哥哥奧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過著放盪的生活。他與過去的家庭女教師發生暖昧關系,妻子道麗發覺後,非常痛苦。安娜為了調解哥嫂糾紛來到莫斯科,在火車站與近衛軍軍官渥倫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風姿和笑容中蘊含的一股被壓抑的生氣使渥倫斯基為之傾倒。 與此同時庄園貴族列文也來到莫斯科,他已年過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決定向他青年時代就喜愛的吉提求婚,而當時吉提正迷戀著渥倫斯基,她拒絕了列文。但渥倫斯基見到安娜後就不再與吉提交往。安娜的到來使道麗和丈夫言歸於好,卻使道麗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 列文回到鄉下,埋頭從事農業改革,希望以此忘卻個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嘗試養育優種牲畜,引進農業機器,但總不能得到應有的效益。 安娜在歸途中發現渥倫斯基也同車而行,她心神不寧,卻又興奮,回到彼得堡後,安娜和渥倫斯基在社交場合經常相遇,在一次宴會上渥倫斯基向安娜表白了愛情。他們兩人單獨在一起時間過長,引起人們議論,回到家卡列寧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禮儀、遵守婦道。而這種官腔和說教反而使安娜關閉了心靈之門,從此她陷入情網而不能自拔。 安娜與渥倫斯基的關系在賽馬會上終於暴露:當渥倫斯基的馬摔倒時,安娜的態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認了她是渥倫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寧卻要求安娜一切維持現狀,只是不許在家裡接待渥倫斯基。 列文在農村常和農民一起勞動,嚮往過一種全新的生活,像農民一樣朴實,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場,在國外療養後即將回來,又激發了對她的愛,列文再次求婚,他們終於結合了。婚後住在庄園里,過著美滿的生活,但是列文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農業上的各種設想常常失敗,農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種股東聯營方式,使農民和地主同樣得益,達到「以利害的調和和一致來代替互相仇視」,但各種新方法、新措施都無效。他不知道該如何生活,苦惱得幾乎自殺,最後從一個老農那兒得到了啟示:「人活著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靈魂,為了上帝。」 安娜的處境越來越糟,她懷了孕,分娩時又患產褥熱,幾乎死去,病危時她向丈夫請求寬恕,並希望他與渥倫斯基和好,卡列寧出於基督徒的感情答應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癒後又無法繼續與丈夫生活下去,終於不等丈夫同意離婚,就與渥倫斯基一起到國外去了。在歐洲旅行三個月回來,安娜思念兒子,在謝遼沙生日時,她不顧一切撞進自己住過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兒子她激動異常,母子倆緊緊擁抱,難分難舍。直到卡列寧走進兒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離去。從此,安娜永遠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得不到離婚許可,與渥倫斯基只能是非法結合,上流社會的大門對她緊閉,處處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獨地住在渥倫斯基的庄園里,想方設法消磨時間。當渥倫斯基一人外出時她就懷疑他另有新歡,因此兩人發生口角。一次在爭吵後安娜陷入絕望境地,一面寫信發電報,一面追隨渥倫斯基到了火車站。這時,她朦朧中想起他們第一次的相見以及當時一個工人被軋死的情景。這彷彿暗示了她的歸宿。安娜向正在駛來的火車撲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滅了,她的痛苦也永遠擺脫了。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兩條主要的平行線索和一條聯結性次要線索結構而成的,整體上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後「一切都翻了一個身,一切都剛剛安排下來」的那個時代在政治、經濟、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說通過安娜——卡列寧——渥倫斯基線索展示了封建主義家庭關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淪喪;通過列文——吉提線索描繪出資本主義勢力侵入農村後,地主經濟面臨危機的情景,揭示出作者執著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麗——奧勃朗斯基這一次要線索巧妙地聯結兩條主線,在家庭思想上三條線索相互對應、參照,勾勒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這種建築學而自豪,圓拱將兩座大廈聯結得天衣無縫,「使人覺察不出什麼地方是拱頂」。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現時的音容笑貌令人難以忘懷:她姿態端麗、溫雅,一雙濃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顯現出來。在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現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們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謎。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辦下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大官僚卡列寧。婚後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於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託在兒子身上。渥倫斯基喚醒了她晚熟的愛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膽地愛,不願像別特西公爵夫人那樣在家宴上公開接待情人;也不願接受丈夫的建議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關系,偷偷與情人往來;終於沖出家庭與渥倫斯基結合,公然與整個上流社會對抗。從此安娜失去了一個貴族婦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權利,除了渥倫斯基的愛,她一無所有,因此,她熱烈而執著地獻身於這種愛。確實,在國外,在渥倫斯基的庄園里,安娜曾體驗過短暫的「不可原諒的幸福」。她丟棄母親的天職,但內心無法平息因失去愛子而產生的悲傷;她想昂起驕傲的頭,宣稱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卻擺脫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識。她的靈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擲的、囿於自我的對渥倫斯基的愛又不可能得到相應的感情反響,安娜絕望了,她在臨終前滿含怨憤地喊出:「一切全是虛偽、全是謊言、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創作過程中有過極大變化:從一個低級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寫成真誠、嚴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女性。托爾斯泰通過安娜的愛情、家庭悲劇寄寓了他對當時動盪的俄國社會中人的命運和倫理道德准則的思考。作家歌頌人的生命力,贊揚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時,他又堅決否定一切政治、社會活動(包括婦女解放運動)對改善人們命運的作用,強調母親——婦女天職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觀的矛盾構成安娜形象的復雜性。一百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銀幕、熒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動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讀者,這正說明安娜形象的藝術生命力是不朽的。

D. 《安娜·卡列尼娜》摘記加評論

評論:
1.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巨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沖突。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彷彿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
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也讓後人能夠記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2.
安娜卧倒在了布滿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顆曾經那麼動人的、真摯的、生氣勃勃的生命之星劃過天際,終極隕落在她愛恨開始的鐵軌上。《安娜卡列尼娜》的電影版本很早以前便看過了,但總是懷疑那不是真正的安娜,因此始終渴看讀到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可認真的捧上書本來品讀時,內心卻始終不得安寧。當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站台第一次相見時,「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當他回過頭來看的時候,她也掉過頭來了,她那雙在濃密的睫毛下下面顯得陰暗了的、閃耀著的灰色眼睛親切而留意地盯著他的臉、似乎是在尋找什麼人似的」一見鍾情固然以悲劇結尾,可浪漫的邂逅卻讓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靜的境界中。賽馬場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們的戀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寧的宗教寬容讓安娜感謝又憤怒,安娜與渥倫斯基出國了,又回來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庭的拋棄,而渥倫斯基卻重新踏進社交圈,醉心於自己美好的前途,懸而未決的離婚協議、肝腸寸斷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愛情獨占心理,這一切既讓安娜體會到了八年的無愛婚姻里喪失已久,又讓她平靜的心靈經歷了一場喜怒哀怨的風暴。而我也隨著安娜的故事沉浮時而興奮,時而憂傷,時而掙扎。尤其到了後面,安娜被孤獨與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沒有人傾述、沒有人理解時,我終於能稍微明白為什麼安娜選擇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擺脫一切。
3.
《安娜.卡列尼娜》與《戰爭與和平》一樣是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的登峰造極之作之一。甚至是一部比《戰爭與和平》更完美的作品。雖然缺少了其偉大的氣勢――托爾斯泰已沒有同樣的歡樂去創造了,但支配作品的思想具有更純熟的藝術手腕、更豐富的經驗,心靈於它已毫無秘密可言,更明顯的是,托爾斯泰把他的人格,他的哲學思想和人生的景色交錯在了作品的內容之中。
《安娜.卡列尼娜》交織著安娜追求愛情生活的悲劇和萊溫探索社會出路這兩條平行發展的主要情節線索,通過這兩條情節線索,小說從城市到農村,從家庭婚姻、經濟養況、政治面貌到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構織了一張復雜的關系網。
整部作品除了在講起萊溫訂婚的幾章美麗的文字外,所有講起的愛情,已遠沒有《戰爭與和平》中若干篇幅的年青的詩意了――這些篇幅是足以和一切時代美妙的抒情詩相媲美的。反之,這里的愛情含有一種暴烈的、肉感的、專橫的性格。統制這部小說的定命論,不復是如《戰爭與和平》中的一種神,也不復是一個命運的支配者,而是戀愛的瘋狂。當安娜與弗朗斯基在不知不覺中互相熱愛的時候,亦是這愛神使安娜臉上發出一種光輝――「不是歡樂的光輝,而是在黑夜中爆發的火災的駭人的光輝。」亦是這愛神使這光明磊落、理性很強的少婦,在血管中,流溢著肉慾的力,而且愛情逗留在她的心頭,直到把這顆心磨煉到破碎的時候才離開她。接近安娜的人,無不感到這潛伏著的魔鬼般的吸引力與威脅。基季第一個驚恐地發現它。當弗朗斯基去看安娜時,他的歡樂的感覺中也有神秘的恐懼。萊溫在安娜面前,失掉了他全部的意志。安娜自已亦知道她已不能自主。當小說情節漸漸演化的時候,無可震懾的情慾,把這高傲人物的道德壁壘,徹底毀掉了。她所有最優越的品德――她的真誠而勇敢的靈魂瓦解了,墮落了,她已沒有勇氣繼續對世俗進行反抗,她的生命除了取悅她的愛人之外更無別的目標,她膽怯地、羞愧地不使自已懷孕且熱心養馬事業;她受著嫉妒的煎熬;她的舉動中聲音中眼睛中處處作偽;她墮入那種只要使何種男子都要為之回首一瞥女人群中。她用嗎啡麻醉自已,身陷在精神的墮落卻又清醒自已的墮落的痛苦矛盾之中,不可自拔,直到不可容忍而迫使她投身於火車輪下――她俯身伏在一張口袋上,把什麼東西隱藏在內,這是她往日的生命、痛苦、欺妄和煩惱以及歡樂……
「我保留著報復之權」上帝說……
這是被愛情所煎熬的靈魂的悲劇,――為托爾斯泰一鼓作氣以及深刻的筆角描寫的一幅畫。
但這部小說的更主要的意義,除了安娜的悲劇和一八六O年時代的俄國社會――沙龍、軍官俱樂部、舞會、戲院、賽馬等種種色相之外,在小說中,已屢次以一種諷刺的或劇烈的形式批評當時的俄國社會,這社會是為托爾斯泰在將來的著作中所不住地攻擊的。攻擊謊言、攻擊一切謊言,對於道德的謊言和對於罪惡的謊言同樣看待,指斥自由論調,抨擊世俗的虛浮的慈悲,沙龍中的宗教和博愛主義,向整個社會宣戰,因為它魅惑一切真實的情操,滅殺心靈的活力!在社會的陳腐的風氣之上,死突然放射了一道光明。在垂危的安娜面前,矯偽的加列寧也感動了。這沒有生氣,一切都是造作的心魂,居然亦透入一道愛的光明而具有基督徒的寬恕。一霎時,丈夫、妻子、情人、三人都改變了。一切變得質朴正直。但當安娜漸漸回復時,三個人都覺得「在一種內在地支配他們的幾乎是聖潔的力量之外,更有另一種力量,粗獷的、極強的、不由他們自主地支配著他們的生命,使他們不復再能享受平和」而他們預先就知道他們在這場戰斗中是無能的,「他們將被迫作惡,為社會所認為必須的。」
萊溫在書中的結尾中亦變得升華了,是因為死亦使他感動了之故。他素來是「不能信仰的,他亦不能徹底懷疑。」自從他看見他的兄弟死後,他為了自已的愚昧覺得害怕,他的新婚的幸福在一個時期內曾壓抑這些悲痛的情緒。但自從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後,它們重復顯現了。他時而祈禱,時而否定一切,他徒然地瀏覽哲學書籍,在狂亂的時光,他甚至害怕自已會自殺。體力的工作使他鎮靜了,暫時忘卻了煩惱。萊溫和農人們談話;其中一個和他談著那些「不是為了自已而是為了上帝生存的人」。這對於他不啻是一個啟示,他發現理智與心的敵對性。理智教人為了生存必得要殘忍地奮斗;愛護他人是全不合理的。
「理智是什麼也沒有教我;我知道的一切都是由心啟示給我的。」
從此,平靜重新歸來,對於萊溫,心是唯一的指引者――這個名辭把他重新領到上帝面前……什麼上帝?他不想知道。這個時候的萊溫如將來長久時期的托爾斯泰一般,在教會面前是很謙虛的,對於教義亦毫無反抗之心。
「既使在天空的幻象與星球的外表的運動中,也有一項真理。」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你細細品味,終會感嘆那是一部史詩般的巨作;如果你單純的將其看作一部所謂批評資本主義的作品,無論對於《安娜.卡列尼娜》還是托爾斯泰無疑是一種褻瀆。
4.
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就是將美麗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實際是病態社會的曲折反映。任何描寫愛情的作品都不應該是為了寫愛情而寫愛情,偉大的作品更是如此,因為任何愛情都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借愛情題材反映社會問題是常用而有效的方式。在偉大作家的筆下,愛情悲劇往往也有著相似的愛情和歷史價值。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塑造女性形象中最富有人性光彩和魅力的形象,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具藝術魅力的形象之一。她光彩奪目,美麗高貴,充滿了濃重的悲劇色彩。
安娜出身貴族,自幼受到正統的貴族教育,因而盡管後來受到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盡管在托爾斯泰的筆下她是一個具有個性解放色彩的婦女形象,但事實上,她沒有也不可能完全擺脫貴族階級的傳統觀念,她的思想感情仍同封建意識保持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由於兩種意識同時存在於她的思想之中,並進而規定著她的行動,因而在她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起內心尖銳的矛盾。對待家庭,她極端厭惡,渴望擺脫無愛的環境,盡管在卡列寧的心中她只是一個漂亮的花瓶而已。盡管卡列寧為了維護表面的和諧,幸福的家庭形式,不願意離婚,而用法律,宗教道德等將安娜置於一個犯罪的妻子的地位,可是一旦真要離開家庭,拋棄丈夫,她又同情卡列寧的處境,對他又負罪感,稱贊卡列寧「真是一個好人」「是一個聖人」不能完全割捨與家庭的關系。對待兒子,她懷有強烈的母愛。以前,她把所有的愛寄託在兒子身上,兒子成了她的幸福,快樂的源泉,用這種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其內心世界的空虛,後來為了沃倫斯基,而丟下珍愛的兒子,而這卻使安娜的內心因失去母愛的權利而備受痛苦的煎熬。
5.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19世紀偉大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的批判現實主義經典製作。托爾斯泰一生著述達90卷之多。64年的日記是他長期的道德自我反省,自我修養的最好見證。這種沉思默想的習慣,使其文學作品少一絲浮躁,多一些沉穩,少一分輕佻,多一種厚重。
《安娜卡列尼娜》寫於1873-1877年,反映了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奴制改革後,不甘心退出歷史舞台的殘余勢力和新生尚未完善的資本主義並存的俄國社會現實。作品試圖以形象的方式探討階級與革命的立場,貴族和平民的命運,婚姻與家庭的意義。生與死的價值,道德修養和宗教信仰等諸多問題,是一部發人深思的長篇巨制。
6.
並不太喜歡安娜,她畢竟還是太脆弱,深陷於激情不能自拔,沒有更高的追求,後來為情所困更是將自己的人生逐漸庸俗化。但是如果比較起其他人比如卡列寧什麼的來,我寧願喜歡安娜。因為她真誠,始終遵從自己的內心生活。一個人遵循內心的自由意志,這就是一種閃光。

許多人抨擊安娜最激烈的一點就是,女人應該以妻子和母親的責任來控制自己的情慾。可是千百年來,有哪一個時代不是以此來壓抑和約束著女性,而大部分女性又默默地約束著自己呢。——盡管是非自願的無愛的,但你已是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了么,就認命吧。——如果這種責任自始至終都是被迫的壓抑人性的,難道不應該去打破它,讓它成為自願和自己選擇的責任嗎?這里的疑問是:妻子或母親的責任是否亘古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女人,首先是一個人。波伏娃的《第二性》揭示了這點,女性是被社會造就的。社會賦予她最根本的角色就是妻子與母親。但成為這兩種角色卻往往是不自主的。難道因為被迫成為了妻子和母親,就必定得放棄做人的權利?正因為此,女性才如此容易被男性壓迫和操控了。這樣悲慘的歷史,還嫌不夠長久不夠殘酷么?很多女性卻連自己也不自覺,受了這千百年的無意識的壓制,卻還要來壓制女性同胞。

但是若放在現在,又另當別論,因為現在的女性有自己選擇做妻子和母親的權利,所以應該要負相應的責任。

安娜的可貴在於她的自我覺醒。在那個黑暗的時代,這是一束光明。實際上,在過分壓抑自由意志和正常需求的時代,對它的反叛即使過激也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因為它在腐朽的規則上撕開了一個口子,使女性的命運增加了可能性。我們現代女性在婚姻與個人生活上的自由,不然是怎麼來的呢?就是一代代的女性離經叛道一點點爭取來的。

為何安娜會有這樣的悲劇?她的追求太狹隘,始終囿於個人的情慾,且將人生的意義寄託於一個男人的愛情上。但是仔細分析起來,恐怕她也沒有什麼別的出路。就算娜拉走後也不知該怎樣。在那樣一個社會里,女性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個性的真誠更是為生存增加難度。同樣是女性,同樣是受著無愛的婚姻的折磨——這是肯定的,上流社會的婚姻更多是利益與地位的權衡——大部分上流社會貴夫人都紅杏出牆,但是她們卻可以保持一種雙重生活,私底下**,表面上心照不宣地保持著所謂的貴族風度,維護著那套秩序。那時歐洲的上流社會奉行一套彪悍的道德標准,女性在婚前必須安分守己,結婚反而是獲得解放的途徑,在合法的身份之下女性似乎獲得了放縱的自由。隨你怎麼搞,別撕破臉就成。這種「自由」本質上就是對虛偽腐朽道德觀的屈從,是肉體的放縱,卻與靈魂無關。肉體與靈魂的這種相安無事甚至是一種更無恥的不道德。安娜厭惡的正是這種虛偽,她做不到。上流社會對公然挑戰這種秩序的安娜,當然也是難以容忍,安娜無路可走,畢竟她依然屬於那個社會,卻無法再行走在那個圈子既定的軌道上。

7.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麗的,她如同蕪草叢中的奇葩,她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熱烈真摯,一種嫵媚卻真誠,充滿活力而且輕盈,聰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熱情感性,八年不懂愛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愛時可以不顧一切,斷然放棄名譽家庭甚至兒子。安娜,她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她正直不放盪。當她一經接受弗龍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說:「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也曾對弗龍斯基說:「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誠單純的,愛變愛的轟轟烈烈,無所遮掩,寧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騙。
卡列寧,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勛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
這么一個冷酷的政界高官,一個從小便是孤兒不懂得愛只會追逐名利的人,一個讓安娜八年後想起便會哆嗦的丈夫!他是現實卑劣的,為了前程娶下毫無感情基礎的妻子,冷漠對待安娜與自己唯一的兒子。他,無疑不能給安娜帶來她所心心念念的愛情。他和安娜的結合,在我看來,自始至終都是個錯誤。安娜心中對愛情的渴求與可列寧的冷酷無情完全無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後才會如飛蛾撲火式的深愛弗龍斯基,因為他能帶給她所謂的愛情。
我想在我看來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己選擇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偽的生活,在劇院里她向整個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麗的頭。

8.

安娜的人生可以說是巨大的悲劇,但這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呢?有一些觀點認為,她的悲劇是上流社會和舊道德造成的,但試問換一個社會,安娜就能避免所有的不幸嗎?
人是共同體的一員,是處於特定社會關系的個體。人不僅會受到社會的影響,也必然會影響社會和他人,只是影響范圍大小有所區別。因為人本身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因此人的愛情也不可能是完全純粹的,不考慮社會和他人的。
安娜指責上流社會中一些人的愛情觀「虛偽」、「欺騙」,她認為自己追求的是真正的,純粹的愛情,不同於上流社會淫亂的通姦,誠然,她的指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她所在的沙俄上流社會確實缺乏真正的愛情,夫人們充滿虛偽,對安娜的「墮落」幸災樂禍。然而,在任何一個社會中,作為普遍意義的「婚姻」都是不應被隨意破壞和踐踏的,即使以「真正的愛情」這種宏大詞彙也不適合。為了愛情而出軌,破壞婚姻,對夫妻雙方,子女,其他親屬甚至周圍的人的傷害都是不可估量的。同樣地,這種行為對社會的破壞也是不可估量的,加入為了追求愛情不顧既有婚姻的存在成為社會風氣,那麼這個社會中必定人人自危,幾乎所有人的幸福都得不到保障,社會穩定也談不上了。因此一個社會對其個體成員背叛婚姻的行為作出道德上的譴責是正確的,正常的,不管是安娜所處的沙俄時代,還是當今社會,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對背叛婚姻的行為報以完全的寬恕。
安娜卡列尼娜對愛情的追求是有原因的,因為她本人的婚姻是盲目的,沒有愛情,而且她的丈夫卡列寧事實上對她的出軌也不甚在乎。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見的,個別的,社會不可能因為個別原因而對其行為差別對待。因此,安娜在社會上受到了鄙視和侮辱,最終被放逐於她所處在的社會之外,從某種程上講,這一切情有可原。愛情雖然是一種美好,重要的情感,但不能為了愛情破壞社會,否則,不僅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也會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樣受到社會的懲罰。

9.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兩條主要的平行線索和一條聯結性次要線索結構而成的,整體上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後一切都翻了一個身,一切都剛剛安排下來的那個時代在政治、經濟、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說通過安娜——卡列尼——渥倫斯基線索展示了封建主義家庭關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淪喪;通過列尼——吉提線索描繪出資本主義勢力侵入農村後,地主經濟面臨危機的情景,揭示出作者執著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麗——奧勃朗斯基這一次要線索巧妙地聯結兩條主線,在家庭思想上三條線索相互對應、參照,勾勒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這種建築學而自豪,圓拱將兩座大廈聯結得天衣無縫,「使人覺察不出什麼地方是拱頂。」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現時的音容笑貌令人難以忘懷:她姿態端麗、溫雅,一雙濃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顯現出來。在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現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們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謎。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辦下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大官僚卡列尼。婚後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於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託在兒子身上。渥倫斯基喚醒了她晚熟的愛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膽地愛,不願像別特西公爵夫人那樣在家宴上公開接待情人;也不願接受丈夫的建議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關系,偷偷與情人往來;終於沖出家庭與渥倫斯基結合,公然與整個上流社會對抗。從此安娜失去了一個貴族婦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權利,除了渥倫斯基的愛,她一無所有,因此,她熱烈而執著地獻身於這種愛。確實,在國外,在渥倫斯基的庄園里,安娜曾體驗過短暫的「不可原諒的幸福」。她丟棄母親的天職,但內心無法平息因失去愛子而產生的悲傷;她想昂起驕傲的頭,宣稱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卻擺脫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識。她的靈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擲的、囿於自我的對渥倫斯基的愛又不可能得到相應的感情反響,安娜絕望了,她在臨終前滿含怨憤地喊出:「一切全是虛偽、全是謊言、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創作過程中有過極大變化:從一個低級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寫成真誠、嚴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女性。托爾斯泰通過安娜的愛情、家庭悲劇寄寓了他對當時動盪的俄國社會中人的命運和倫理道德准則的思考。作家歌頌人的生命力,贊揚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時,他又堅決否定一切政治、社會活動(包括婦女解放運動)對改善人們命運的作用,強調母親--婦女天職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觀的矛盾構成安娜形象的復雜性。一百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銀幕、熒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動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讀者,這正說明安娜形象的藝術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則是托爾斯泰式主人公中自傳性特別強的一個人物,他在托爾斯泰的創作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在他身上藝術地再現了作家世界觀激變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從結構安排來看,列文的幸福家庭與安娜的不幸家庭互為對照,但從思想探索來看,列文婚後卻產生了精神危機,他為貴族階級自甘敗落而憂心忡忡。他研究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討人生的目的,但卻毫無出路。羅曼·羅蘭指出,列尼不僅體現了托爾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觀點,而且列尼和吉提的戀愛,他倆婚後的頭幾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憶的搬演。同樣,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爾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憶。而作品的尾聲則是作者本人趨向精神革命的過渡。

10.
讀完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種蒼涼不覺湧上心頭,自己也彷彿隨著書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個人生——一個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來也算是個幸福的女子。上帝給她太多:美麗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潑的兒子、能為她帶來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個人又是怎麼定義的呢?上帝卻沒有給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愛情。與比她大二十歲的高官,卡列寧。結婚十餘年,丈夫地位顯赫、醉心功名,也會對安娜好,但是這些的「好」,只不過是她丈夫關注的社會性的輿論,遵守並履行結婚的宗教意義,以及為人丈夫對妻子的責任而已。每晚進行循例式的對話,更令安娜生厭。生活上的富裕,卻難以掩蓋心靈上的乾渴。
火車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上了結的孽緣。她擁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熱流像海嘯般向她涌來。冷水如熱流的相涌,最終沖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倫斯基的愛如海嘯般一瀉萬里。如果沒有婚姻制度、如果沒有生下愛兒、如果沒有社會輿論,安娜與渥倫斯基的水乳交融的相愛,來得太遲且來得讓人感到欣慰。但是現實便是現實,他們的結合,雖然並不稀奇,反而在聖彼得堡,擁有情人是常事。看來違反婚姻制度,失去母親職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毅然破壞了上流社會體面的游戲規則。但是,安娜,卻頭一回為自己做了主——她想擁有完整的愛情。
可是,最後安娜卻卧軌而死。一個真摯、動人、生機勃勃的生命就這樣逝去。回顧安娜的人生軌跡,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渥倫斯基的介入,並美名其曰「愛情」。而這個「愛情」的到來,卻帶走了她的一切。
安娜應該是一個誠實、勇敢、十分有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說她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並勇敢地向丈夫跟決裂,她說:「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是一個正直而不放盪的女人,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偽的污泥里,極力想得到超脫,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不是男性生活的點綴品,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嚴。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里,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為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
世上的愛情本如此,盪氣回腸的也有,生死相許的也有,細水長流的也有……愛情面前,沒有對錯,只有有沒有真心愛過。難道不是嗎?

E.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語言

生活是這樣煉成的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
幸福的家庭都一樣,專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小說屬通過描寫安娜與列文不同方向,不同結果的生活軌跡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愛與毀滅的生活的畫面。下面讓我們從不同的點滴去感受他們的愛與無奈吧!試著循著他們的足跡去找尋生活的真諦吧!
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也是最重要的細胞,更是人溶入社會參與社會生活的臉面與避免赤裸示人的外衣。這樣講,就不難理解安娜的丈夫在明知安娜出軌而處理此事的態度了。家庭是一種責任,也許組成家庭的兩個人並不需要彼此有愛;在安娜的時代,愛是家庭的附屬品,關鍵的是家庭的存在,而非是愛。在所謂的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的舞會派對中,當一個妖嬈的女人從一個男人的臂彎轉換到另一個男人的臂彎時,享受的是贊美,是魅力的體現。有情人並不可恥,甚至沒有情人才是可恥的;在那樣體面的社會中,也許有誰對生活對家庭感到滿意呢?問題是哪怕只是空殼你也不該屏棄它,因為這是大家生存於世的最後一塊臉面,最後一塊遮羞布。安娜也不例外,她也需要...

F.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品賞析

安娜的選擇體現出人性的迷誤。為了實現狹隘的個人情愛,她不惜拋家離子,做了自我情慾的奴隸。列夫·托爾斯泰通過這篇恢弘巨著深刻地揭示出安娜悲劇命運的根源,即非完整的感性人格決定了安娜的悲劇命運。盡管她的人生探索以實現精神的自我追求為目的,但其生命力的發揮缺乏理性的配合、支撐與調控,結果使得人生隨情慾而漂流落得悲慘的結局。
安娜極力追求感性生命的舒展,努力探求生命原生態的存在方式,熱切呼喚人性的回歸,這種行為方式和人生理解本無可厚非,但並不意味著要完全拋棄哪怕一丁點理性的束縛。安娜在追求精神自由與實踐人性解放的同時,矯枉過正地陷入了縱欲的感性誤區。她為擺脫社會的枷鎖卻又陷入另一桎梏,她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種自私的自由,是一種毫無顧忌的自由,是一種情感佔有慾望的滿足。自由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我行我素、隨心所欲,而是一種理性意義上的積極的生命舒展。如果拋棄理性原則,只認可個人的自由,那麼個人的自由很容易構成對另一個人的自由的侵害,對周遭人群利益的傷害,導致矛盾與沖突,並最終使個人的自由變得不牢靠、不穩固。個人自由的實現正像經濟學上的帕累托原理所要求的那樣必須受到理性的約束,才能保證整體社會的自由的不降低,即個體自由的增加必須以尊重其他相關個體的自由為前提。只有在理性的指導下,每個人尋求自己的自由才會被社會主體所認可。自由必須與理性相結合來展現與實現,這樣才能構成道德自律的完整概念。相反,缺乏理性的自由至多算是一種經驗的自我,絕非積極意義上的生命舒展。用理性的力量約束自己,實現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建立健全的理想人格,才能達到真正自由的狀態,才是人類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且,托爾斯泰看到,在俄國隨著城市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發展,人的天然情感被壓抑,主體性逐漸喪失,成為私慾的奴隸。在小說中,卡列寧就是一個在官場傾軋中喪失自我的人,作者通過這個人物表明了自己對理性的反思,對人性異化的深深憂慮。
在小說中,托爾斯泰還通過列文和安娜的生活軌跡塑造了兩個環境,兩種貴族。一是城市,在那裡生活著卡列寧、奧布隆斯基、弗龍斯基式的貴族;二是農村,在那裡生活著列文式的貴族。前者遠離自然,為了私慾慢慢喪失了人的天然情感,在人的「獸性」和「人性」的角逐中,他們為了一己的私慾漸漸拋棄了善性的自我。而後者正是在自然環境中,在真正的勞動中鍛煉了體魄、凈化了心靈、獲得了真正的快樂。托爾斯泰通過不同貴族對自然的態度表明了自己反對城市文明的觀點。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安娜的悲劇應該是俄羅斯文化悲劇的顯現。安娜掙扎於情感滿足和宗教壓抑之間,缺乏理性調節的環節,這種心智缺陷顯示出俄羅斯文化的分裂性。俄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維持國家運轉的是長達千年的宗教制度和專制制度,科學啟蒙運動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才在俄國緩慢興起,而且往往被統治階級引導到為專制制度服務上去,這就造成了整個民族缺乏真正的理性精神和法制意識,更不用說民主意識。在俄國,受到西方科學民主和理性精神影響的只是極少數知識分子(如普希金、別林斯基、屠格涅夫等「啟蒙者」),而大部分知識分子頭腦中固有的都是濃厚的宗教意識(如最能代表俄羅斯文化特色的托爾斯泰、陀思托耶夫斯基等),對於整個俄羅斯人而言,他們看待問題、處理事物的方式,要麼遵從本能慾望,要麼遵從道德信仰,其本能和信仰處於對峙分裂狀態,正如著名的俄羅斯文化專家尼·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思想》中所說:俄羅斯民族性格中存在著深刻的「兩極性」和「矛盾性」,是一個「分裂性」的民族,「這種內在的分裂性將一直持續到俄國革命。」在安娜身上,就體現了俄羅斯文化這種本能與信仰的斷裂性。 出色的心理描寫是《安娜·卡列尼娜》藝術魅力的精華所在,人物的心理描寫是整個作品描寫的重要組成部分。托翁喜愛的主人公列文是個精神探索型人物,對社會問題特別是農民問題的探索和對個人幸福、生命意義的探索。他的心理過程是沿著兩條路線發展的:在農事改革上,他經歷了理想的追求到失敗後的悲觀。列文看到農民的貧困,向農民建議合夥經營各種農業,他夢想「以富裕來代替貧窮,以利害的一致來代替互相敵視。總之,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但是極其偉大的革命,先從我們一個縣的小范圍開始,然後擴展到全省,然後全世界。」但列文這個美妙的「不流血的革命」首先在他自己的村子就處處碰壁,農民對他的計劃毫無興趣,這使列文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絕望;在個人生活上,他經歷了愛情上的迷戀、挫折、失望到婚後的快樂、焦慮、猜忌、痛苦,最後在宗教中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列文愛上了純潔少女基蒂,因基蒂心有所屬而遭到拒絕,這使列文非常失落,當基蒂被渥倫斯基拋棄後,他們結了婚,基蒂給列文帶來了快樂。但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分子,它不能游離於社會生活之外,如果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孤立的一個家庭是沒有幸福可談的。內省的列文再次陷入焦慮、痛苦之中。他那無法排解的莫名其妙的苦悶、煩膩的情緒和騷動不安的追求,正是風雲變化時代再不想混沌活著的一代人心靈上留下深深印記,最後在「為上帝,為靈魂而活」信條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小說對安娜的心理過程的描寫,則側重於展示其情感與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和復雜性:它一方面厭惡丈夫,安娜覺得「沽名釣譽,飛黃騰達—這就是他靈魂里全部的『貨色』,『他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機器』。」另一方面又時有內疚和負罪感產生,安娜畢竟是一個傳統女性,並不是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背棄丈夫,拋棄心愛的兒子,這對著有宗教意識的安娜來說是很難心安理得的;一方面憎恨虛偽的上流社會,安娜經過同上流社會形形色色的人物、思想、道德規約撞擊之後,對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得出一個深刻的認識:「生存競爭和互相仇恨是人與人之間的唯一的關系。」在告別人世的時候,安娜懷著對罪惡世界滿腔仇恨,從心底發出了悲憤的呼喊:「一切都是虛偽,一切都是謊言,一切都是欺騙,一切都是罪惡!……」另一方面她又依戀這種生活條件,安娜畢竟是留里克皇室的後裔,她的身上不可能不留有貴族階級的烙印,並且,上流社會一直是她生活的環境;一方面不顧一切的追求愛情,安娜喊出「罪不在我,我是個活人,我要愛情」,勇敢地沖出了聊無生趣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斷為之感到恐懼不安,安娜的行為觸動的不止是卡列寧這個官僚的個人體面,而是觸犯了整個上流社會的虛偽道德,動搖了統治階級「合法」婚姻的基石,作者把她內心的愛與恨、希望與絕望、信任與猜疑、堅定與軟弱等矛盾和復雜的情感與心理流變詳盡地描述出來。
小說還有許多對人物瞬間心理變化過程的描述,准確、深刻地批露了特定情境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小說在寫到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時,基蒂在見到列文前後這短暫時間內的心理流程,是多層次的。作者對基蒂內心的把握十分准確,在列文到來之前,基蒂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從外表的平靜、從容顯示了內心的鎮靜。當奴役通報說列文到了時,她頓時臉色蒼白,血液涌到了心頭,那內心是驚恐萬狀的,以至於想逃開。
其次,小說善於描寫人物的外部特徵來揭示人物內心:一個笑、一個眼神和動作都成為傳達心靈世界的媒介。托爾斯泰認為人的感情的本能和非語言的流露,往往比通常語言表達的感情更為真實,靈魂深處蘊蓄著激情的安娜,因其具有被壓抑的生命意識,時不時通過無言的外在形態流露出來,使她富有超群的風韻。
在《安娜·卡列寧娜》中,托爾斯泰是通過兩條情節線索展開小說的,有人認為這兩條線索缺乏聯系,這部書是兩部小說的撮合。托爾斯泰本人批評了這種意見,指出這大概是由於「在瀏覽小說時,沒有看出它的內在內容」所致。表面上看,安娜的愛情悲劇和列文的精神探索兩條主線平行獨立的發展,缺乏內在聯系,但事實上它們是巧妙地聯結在一起的,這也正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結構獨特之處,它表現出作者謀篇布局上的填密與嚴謹。首先,小說在兩條主線之間穿插了奧勃朗斯基和道麗的家庭生活這條主線,它在外部結構上成了兩條主線的拱形結合處。其次,小說運用人物向心對照法溝通了兩條主線間的內在聯系。男女主人公列文和安娜的對照貫穿了小說的始終,此外,安娜和道麗、列文和奧勃朗斯基、奧勃朗斯基和卡列寧等也形成對照,共同表現著小說深刻的主題。

G. 《安娜卡列尼娜》的結構特色是什麼

在《安娜·卡列寧娜》中,托爾斯泰是通過兩條情節線索展開小說的,表面上看,安娜的愛情悲劇和列文的精神探索兩條主線平行獨立的發展,缺乏內在聯系,但事實上它們是巧妙地聯結在一起的,這也正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結構獨特之處。

表現出作者謀篇布局上的填密與嚴謹。小說在兩條主線之間穿插了渥倫斯基和多麗的家庭生活這條主線,它在外部結構上成了兩條主線的拱形結合處。

小說運用人物向心對照法溝通了兩條主線間的內在聯系。男女主人公列文和安娜的對照貫穿了小說的始終,此外,安娜和多麗、列文和渥倫斯基、渥倫斯基和卡列寧等也形成對照,共同表現著小說深刻的主題。

(7)安娜卡列尼娜賞析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彷彿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

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了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里開始的。

H. 安娜卡列尼娜賞析

沒有看過,但幫你找了。不知道這個是否版可以幫到你權。
http://..com/question/20963981.html

I. 名家評說《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巨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沖突。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彷彿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
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也讓後人能夠記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的構思始於1870年,而到1873年托爾斯泰才開始動筆。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頓的時期。最初,托爾斯泰是想寫一個上流社會已婚婦女失足的故事,但隨著寫作的深入,原來的構思不斷被修改。小說的初步創作不過僅用了短短的50天時間便得以完成,然而托爾斯泰很不滿意,他又花費了數十倍的時間來不斷修正,前後經過12次大的改動,遲至4年之後才正式出版。這時,小說廢棄的手稿高達1米多!"全部都應當改寫,再改寫",這是托爾斯泰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顯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與其說是寫出來的,不如說是改出來的。
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說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轉移,安娜由最初構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惡劣、賣弄風情,品行不端),變成了一個品格高雅、敢於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的"叛女"形象,從而成為世界文學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網路全書式的作品。小說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是首次成功地採用了兩條平行線索互相對照、相輔相成的"拱門式"結構,並在心理描寫上細致入微、精妙絕倫。小說中那大段的人物內心獨白,無疑都是現實主義描寫的典範。
100多年來,《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斷地得到人們的肯定與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響無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樹起了一面高聳入雲的豐碑。另一方面,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了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里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復閱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他說:「托爾斯泰在自己的作品裡能提出這么多重大的問題,能達到這樣大的藝術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佔了一個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銀幕、熒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動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讀者,這正說明安娜形象的藝術生命力是不朽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