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春

賞析春

發布時間: 2020-12-20 06:44:02

賞析春之懷古一二段

賞析:
每一片綠葉,都在敘述著春天的故事。有多少片綠葉,就有多少個春天的故事。而在作家張曉風筆下,春天被渲染得有靈性,有詩性,有個性,按照獨特的存在方式,醞釀著自身的故事,規劃著自身的美麗。

為了鋪排春天的降臨,張曉風採用擬人手法,巧妙地用「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春天必然會是這樣的」「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作為串聯,多角度、多色彩、多層次地寫盡了春天的嫵媚和溫情,同時也反復提醒讀者不要忽略「曾經」所包含的潛台詞

古往今來,寫春的詩文不可勝數。張曉風寫春,依然給人以強烈的陌生感,比如說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而關於春天名字的由來,作者更是異想天開,說是在很古很古以前,「一隻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他們奔走互告,喚出了「春」這一聲音:春天的名字誕生了!何等新鮮的描寫!即使對於閱讀了太多關於春的詩文的讀者,這樣的描寫仍有足夠的吸引力與沖擊力,彷彿腦海里吹進了新鮮的春風,一下子綠了起來。

閱讀張曉風的《春之懷古》,使人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這一名篇劈頭一句就是「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下文洋洋灑灑均是寫景。其實文章最關鍵的恐怕要數開頭這一句。張曉風此文則與之迥異,一開頭便洋洋灑灑寫起春天,最後才別開生面地點出--「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這正是本文的「題眼」所在。張曉風回首眺望了半天的「古」,原來卻都是為了反襯「今」,即對煙囪如林的環境污染的控訴!作者正是深受現代環境污染之害、之苦,所以才緬懷一去不復返了的古代的春天--那純凈的溫煦的儀態萬千的春天。如此一來,一篇文情並茂的寫景散文,便具有了社會學的意義,正沉甸甸地扣擊著讀者的心弦。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麵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雲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隻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雲,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的。

春天必然會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樑受盡風欺雪擾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後,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隻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舒適,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紗時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音來為這季節命名--「春」。

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那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於還是不敢宣布統計數字。

至於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數。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或者,在什麼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Ⅱ 艾青詩選春天的詩賞析加原文

《春》來

作者:現代 艾青

春天了

龍華源的桃花開了

在那些夜間開了

在那些血斑點點的夜間

那些夜是沒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著風的

那些夜聽著寡婦的咽泣

而這古老的土地呀

隨時都像一隻飢渴的野獸

舐吮著年輕人的血液

頑強的人之子的血液

於是經過了悠長的冬日

經過了冰雪的季節

經過了無限睏乏的期待

這些血跡,斑斑的血跡

在神話般的夜裡

在東方的深黑的夜裡

爆開了無數的蓓蕾

點綴得江南處處是春了

人問:春從何處來?

我說:來自郊外的墓窟。

(2)賞析春擴展閱讀:

《春》是現代詩人艾青於1937年4月,為紀念左聯五烈士而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把烈士的犧牲與春天的到來直接地聯系起來,除了表現出作者對於反動派的瘋狂居殺的憤怒和仇恨之外,還表現著一種堅定的信念:任何狂的鎮壓和屠殺都無濟於事,烈士們所付出的鮮血代價,是以迎來一個更美好的春天為報償的。

文中始終是圍繞著「桃花」展開的, 「春天了/龍華的桃花開了」,一開始,詩人就開門見山地點出了「春」,點出了「桃花」,這是實寫,也是虛寫。實寫:五烈士犧牲是在春天,春天,就有桃花開放。虛寫:這「春天」,這「桃花」,嚮往光明、歌唱理想。有象徵意義,象徵著光明,象徵著新的社會。

Ⅲ 春 朱自清 賞析春雨圖用了什麼方法l來寫景物

動景到近景,近到遠,從物到人來寫景物。

這幅畫著力描寫了雨中靜謐的鄉村景色。表現了雨給鄉村帶來的安靜,祥和的氣氛。體現出春雨溫柔,可人的特徵。表現出了雨的多變與人們祥和的田園生活的相融。

該文的主題思想即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朱自清當時雖置身在污濁黑暗的舊中國,但他的心靈世界則是一片澄澈明凈,他的精神依然昂奮向上。

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把他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將他對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鑄到文章中去。熔鑄到詩一樣美麗的語言中去。從而使整篇文章洋溢著濃濃的詩意,產生了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3)賞析春擴展閱讀:

《春》——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

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了「比喻」修辭格,這個比喻讓人覺得非常親切、非常生活化,容易勾起人們兒時的回憶,倍感母愛的溫暖和偉大。「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此句用的是「擬人」修辭格。

鳥兒都來「賣弄」歌喉,它們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以「鳥唱」等鳥兒歡快的表現,襯托出人們愉悅的心情,反映出春天給人們、鳥兒、大地上的一切生靈帶來了歡愉。

「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入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用了「比喻」、「排比」和「擬人」修辭格。作者將連綿春雨比作牛毛、花針、細絲,這三個比喻連用構成了排比。接著,用一個「織」字,將春雨人格化,也將春雨描繪得異常的濕潤。

「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是寬式的(非嚴格意義的)「對偶」。作者通過這種修辭手法,加深了春景圖中樹葉的「綠」和小草的「青」,使整幅圖更加濃墨重彩。圖中所描繪的樹、草及其它植物,都呈現出一派生機和活力。

Ⅳ 杜甫賞析春水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 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春天到來了,內春雨把池裡的容水漲滿了,小草生機勃勃的生長。人們高興的喝著新釀的酒,鳥兒盡情的歌唱。 古人用如此簡短的四句話,就在我們眼前呈現了一派生機盎然的春的景象。

Ⅳ 如何賞析春風圖是朱自清的《春》中的春風圖

賞析:作者以「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起對春風的描寫,接著擷取了一個生活化的令人倍感親切的比喻「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寫盡了春風的氣韻神情。

然後,作者又以極細膩的筆觸,寫春風的味道:「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最後是寫春風中的樂音——鳥兒的宛轉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過細膩的感受,運用生動的筆墨,將難以狀寫的春風寫得神韻透徹。

(5)賞析春擴展閱讀

該文的主題思想即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朱自清當時雖置身在污濁黑暗的舊中國,但他的心靈世界則是一片澄澈明凈,他的精神依然昂奮向上。

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把他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將他對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鑄到文章中去。熔鑄到詩一樣美麗的語言中去。從而使整篇文章洋溢著濃濃的詩意,產生了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滿了敘不完的詩情、看不盡的畫意。他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朱白清在這篇僅僅30個句子的簡短散文中。

運用了二十多處修辭手法,頻率之高,令人驚詫。作品是以「春」貫穿全篇,由盼春、繪春、頌春三個部分組成,逐層深入、環環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辭格來作為《春》的「顏料」,淋漓盡致地描繪出那幅五彩繽紛的早春圖。

Ⅵ 賞析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這句子

本句子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體現出了春天的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美!使句子更加緊湊,層層遞進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Ⅶ 朱自清春賞析春朱自清每段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第一段:反復、擬人。

第二段:擬人、排比。

第三段:擬人、比喻、排比。

第四段:比喻、擬人。

第五段:擬人、比喻、排比、對偶。

第六段:疊音、擬人、反復、對偶。

第七~九段:比喻、擬人。

(7)賞析春擴展閱讀:

《春》的修辭藝術

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擬人)

2、一切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擬人)

3、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擬人、排比)

4、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擬人)

5、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排比)

6、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回環、擬人)

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擬人)

8、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比喻)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比喻)

10、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比喻)

以上三句構成排比形式。作者用三個形象化的比喻,漸次排比,謳歌春天,使作品氣勢迭起,也使整幅春景圖更加豐潤。作者還要以此印證:春天是新鮮、美麗、歡快、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作品以這三個比喻句收束全文,言簡意賅,節奏明快,生動活潑,表現力極強。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滿了敘不完的詩情、看不盡的畫意。他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朱白清在這篇僅僅30個句子的簡短散文中。運用了二十多處修辭手法,頻率之高,令人驚詫。作品是以「春」貫穿全篇,由盼春、繪春、頌春三個部分組成,逐層深入、環環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辭格來作為《春》的「顏料」,淋漓盡致地描繪出那幅五彩繽紛的早春圖。

參考資料:網路-春

Ⅷ 俗世奇人酒婆賞析春

在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愛喝酒的老婆婆,她又丑又窮,但是每天她都去一個小酒館里買一種特別有沖勁的酒喝,她從來不賒賬,每天從酒館里出來都是暈暈倒倒的,可是每當她經過路口時都奇跡般地醒過來。

原因是因為酒館的老闆在買酒時總是在酒里摻上水,使酒沒有勁了,可是有一天老闆的妻子突然給老闆生了個孩子,老闆非常高興,所以打算以後不在酒里摻水了,而第二天酒婆喝了之後反而被車撞了。

賞析

從酒婆的外貌、拿錢時的動作、「沒人知道她叫什麼」等,說明她一個窮困、地位卑微的人,而喝完就走,從不賒賬,也不多事,又說明她雖嗜酒卻很老實本分。她最後為荒唐的現實所吞噬,是一個非常可憐的下層小人物。

小說極力描寫酒婆的醉態並且將其寫得「好看」,是為了使其醉後的「樂」、「瀟灑」與醉前的「黯」、「寒傖」形成對比,表現窮人只有醉後,才能有片刻的「灑脫」,使小說的悲劇意味更濃。通過對酒館老闆幾十年以假酒騙人;下層勞動者貧窮、郁悶、麻木,習慣於在虛假中生活。以「首善」稱之,表達了反諷之意。

酒館是社會的縮影,小說通過結尾寫老闆的疑問、文中寫人們最愛瞧酒婆的醉態以及酒婆的死,深刻揭示和批判了社會中「假」「騙」文化的深重,揭露了一種習慣虛假卻反而無從適應「真實」的社會心理。現實生活中,作假行騙情況比較嚴重,如學術作假,廣告作假,經商作假等等,我們期待誠信的回歸,我們更期待民眾維權意識的提高。

(8)賞析春擴展閱讀:

酒婆改編的短片

動畫短片《酒婆》改編自馮驥才先生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中的之三《酒婆》這一章。因為這個畢業作品,所以拜讀了原著,喜笑怒罵皆文章,小故事,大道理,寓說教於故事中,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在大師筆小成為如此妙文,厲害,真是厲害。

這篇原著是篇現實主義作品,對理解的角度來說,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小說的主題思想。經過改編,影片的主題確定下來,便是那人與人之間的善的缺失——實「首善」也。這樣的劇本選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

舊社會天津衛,首善街經營著最下一等的小酒館。酒館沒有幌子、招牌和座位,櫃台不賣菜,單單就擺一缸酒。條件簡陋,自然而然光顧這里的也只是扛活拉車這類賣苦力的底層人民。

要說這家店的酒可真給勁,它用山芋干釀造,喝下去之後酒勁兒「噔」地頂上腦門,因此得名「炮打燈」。但是老闆大賺昧心錢,事先往壇子里兌水,所以酒勁來得快去得也快。

有一位老太太人稱酒婆,號稱小酒館里的頭號酒鬼,她每天來店裡暢飲一杯,晃晃悠悠回家轉,剛好過馬路時候酒勁也過去了,從來沒出過事故。直到有一天,老闆良心發現,決定不再往酒里兌水,意外發生了……

本片根據馮驥才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中的一則故事改編。

Ⅸ 晚春的意思和賞析

意思: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法挽留春天,一是爭奇斗艷,人間萬紫千紅。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晚春(唐代韓愈詩作)。

原文: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賞析:這是一首寫暮春景物的七絕。此詩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描寫花草樹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歸去,於是各逞姿色,爭芳斗艷,欲將春天留住,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全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蘊含應抓住時機,乘時而進,創造美好未來之意。

(9)賞析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此詩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錢仲聯《集釋》系此詩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時韓愈已年近半百。

作者簡介: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Ⅹ 賞析春該怎麼寫啊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單純,主題明朗,語言優美,人們往往把它解讀為一篇「春的贊歌」。其實這是一種誤讀。《春》與朱自清眾多的寫景抒情散文一樣,看似晶瑩剔透,一目瞭然,但它卻像一杯醇酒一般,蘊涵了綿長而清洌的韻味與芳香,要真正品嘗出它的滋味並非易事。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並成就他的治學。「荷塘月色」無疑是經過了凄苦的靈魂掙扎之後,找到的一方幽深靜謐的自然之境,曲折地體現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則使他的夢的世界走向了一個開闊、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領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後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續、轉化、提升。但不管這兩個世界有多麼不同,它們都源於朱自清的一種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春》確實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細讀朱自清的《春》,我不由地有這樣一種感覺:這是一個大病初癒的文化人,面對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種自信和自尊,編織著自己的理想之夢。這是一個經歷了「心靈煉獄」的知識分子,在大自然溫暖的懷抱中,他沉醉其間,詩情聯翩,感受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心靈沖動。他從時代的「十字街頭」撤退下來,又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總覺得,朱自清筆下的「春景圖」,不是他故鄉江浙一帶的那種溫暖潮濕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種壯闊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畫家筆下那種如實臨摹的寫生畫,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啟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靈釀造出來的一幅藝術圖畫。在這幅圖畫中,隱藏了他太多的心靈密碼。
朱自清研究專家吳周文先生說:「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慘淡經營詩的意境,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兩者交融起來,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的構思,整個地展現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為人格的外化手段,於是他的筆下,自然美成為自我人格的精神擬態,或象徵性的寫照;個人特定的情緒、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詩意的寫照,或者說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徵。怎樣創造這種意境,完成自然美與人格美二者的附麗與連結?對此,朱自清則是繼承弘揚以形傳神、重在神似的藝術精神這一整體性的審美把握,加上『詩可以怨』的審美理想的制導,生成了風格的隱秀與清逸的色彩。」(吳周文《詩教理想與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學評論》1993年第3期)對朱自清散文的深層意蘊,我以為這些話是深中肯綮的。朱自清屬於那種感情和感覺特別敏銳、細膩、真摯的人,對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和山水花鳥等等,又有著特有的親和情懷和觀賞興致。他的寫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調動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復品味、字斟句酌、「用筆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讓自然的美與他人生的美渾然為一。他不像魯迅,在描寫自然中採取一種超然的、審視的態度,甚至不惜寫了自然的丑來;他也不像周作人,在刻畫自然中沉溺其間、忘卻自己,恨不得化為自然的一部分。朱自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是投入的、虔誠的,但同時又是自覺的、清醒的。從這一點來說,他是最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真諦的。在《春》這篇簡短而明朗的散文中,同樣體現了他的人格操守和審美理想。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在朱自清所有的散文中,開篇就寫得如此明朗、歡快、昂奮的作品,似乎還不多見。這不是一個不諳世事的青少年的作文,這是一個飽經憂患的中年知識分子的精心之作。作者所以有這樣一種心境和情緒,一定是因為他走過了一段最陰暗的日子後,找到了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他是在借明媚的春光,抒發自己的一種心境。「盼望著,盼望著」,動詞的疊用,顯得突兀、有力、急切,隱含了他曾經的陰暗、苦悶歲月,以及在那煎熬中對未來的苦苦求索。現在光明終於降臨到了眼前,他怎麼能按捺住歡欣鼓舞的心情呢?「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這是初春的朦朧景象,但又何嘗不是他此時此刻的內心體驗呢?
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現的是一個欣欣向榮、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綠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開的桃樹、杏樹、梨樹,在如火如荼的花團中,飛舞著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溫馨的天空中,吹拂著軟和的楊柳風,氤氳著土香、草香、花香的氣息,彌漫著各種鳥兒動聽的樂曲,還有牧童嘹亮的笛聲……作者在這里把大自然寫活了、寫足了、寫透了,把大自然詩化了。在這一幅詩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負,一頭撲入了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個孩子投入了母親的懷抱一樣。他想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滾、踢球、賽跑、游戲,盡情地體驗生命的活潑與自由。他全身心地動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聽覺、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與撫愛。在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變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體驗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燦爛,展現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懷和天真無邪的個性。
但這種美麗的生命體驗畢竟是暫時的、甚至是虛幻的。朱自清信奉「剎那主義」,並把它當做醫治心靈創傷的良葯,而他又深知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肩上的重任,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有許許多多不容推卸的義務。他要追尋一種有為、有價的人生,他要精心地、甚至是刻意地去完善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因此在《春》的後半部分,作品歡快的調子突然變得舒緩、沉靜,出現了綿綿的春雨、朦朧的晚景、為生活行色匆匆的人們、辛勤勞作的農民。超然的自然景觀巧妙地轉換成了一幅現實圖畫,朱自清也從夢的世界回到了濕漉漉的土地上。「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在這里寫的是春天裡奔波和勞作的人們,更是寫自己的心理、決心和希望。
文章寫到這里,其實可以打住了。但朱自清卻給了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使春天的意象變得更為完整、瑰麗,使朱自清的人生、人格變得更加耀人眼目。他連用三個比喻謳歌春天,把春天形容為新生的娃娃、美麗的姑娘、健壯的青年。使舒緩、沉靜的格調驀然剛健、清新起來,與作品的開頭緊緊呼應;把滑向平實的現實情境又突然推進到了作品上半部分營造的那種明朗、歡快的意境中去,整個意境又連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個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個春天,在春天的引領下執著前行。朱自清獲得了「新生」。
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春》是風格演變特別明顯的篇目。究竟是哪些原因促成了這種演變?這篇散文在朱自清的創作中具有哪些特別的意義?依然值得我們去探究。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