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千古名句大全

千古名句大全

發布時間: 2020-12-20 04:49:47

❶ 思鄉千古名句大全

李白: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渡專荊門送別》
人攀明月屬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把酒問月》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酒肆留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杜甫: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至》

❷ 三國千古名句大全

第一篇:《三國中的名言警句》
1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
2妻子如衣服 兄弟如手足 ——劉備
3聽兄一言,使我茅塞頓開,如撥雲見日 ——呂布(李肅說呂布反叛丁原後)
4 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曹操(比喻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總覺得惜。)
5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
6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
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曹操以手指玄德
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評曹操
9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孔明
10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11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
12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 ——仲達
13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 14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周瑜
15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16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
17韓盧,東郭自困於前,而遺田交之獲也。——
韓盧,天下跑的最快的獵犬,東郭是海內的狡兔,韓盧追東郭二者都精疲力盡,死於山下,過路的農夫不費一點力氣把它們撿走了。
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水鏡曰劉備(語出《論語》盡管只有十來戶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講忠信的人)
19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關羽
20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 轉至:——楊顒諫孔明 21(孫策)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郭嘉
22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太史慈
23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孔明對孫權( 魯縞,魯國的絲織品,據說是最薄的 。強力的弩劍到了射程終了時,已經沒有力量了,即使是魯縞也不能穿破。)
24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守節無虧,於家有補;教子多方,處身自苦;氣若丘山,義出肺腑;贊美豫州,毀觸魏武;不畏鼎鑊,不懼刀斧;唯恐後嗣,玷辱先祖。伏劍同流,斷機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贊》(徐庶之母)鼎鑊,古代烹飪器,此指鼎鑊烹人們酷刑。伏劍同流,指劉邦時期王陵之母,與徐母是一類人。斷機堪伍,孟母曾把布機上的線剪斷,以「廢學如同斷線一樣成不了事」教育曾逃學的孟子。
第二篇:《三國演義名句》
1、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第一回
解釋:這句話反映了客觀的歷史演變規律,在羅貫中眼中,歷史進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統一就了就要分裂,分裂久了就要統一。
2、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三國演義》第一回
劉關張三人奮力救了董卓,但是當董卓得知三人都是平凡百姓的時候,竟然流露出了不屑一顧的神態。作者不禁發出感慨:自古至今人們都是很勢力的,他們從來都是以你的地位,勢力,名望來揣度你、對待你。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能夠慧眼識英雄呢?
3、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三國演義》第一回
解釋:進行重大的政治活動中,一定要注意保密,如果不慎泄密,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還會禍及自己。
4、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國演義》第一回
解釋:比喻友誼無比可貴,但是反映了劉關張「家天下」的政治主張,在國家利益和兄弟恩仇之間,他們把後者放在前面,這顯然是輕重不分,公私不分。劉關張三人以義氣起家,可以說也是因為義氣落敗。
5、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三國演義》第二回
解釋:枳棘是一種多刺的灌木,古人因此視之為惡木,由此「枳棘叢中」便被引申為環境惡劣的意思;鸞鳳,是兩種高貴而吉祥的鳥,常用來比喻有政治高尚的品德和突出才乾的人。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有高尚品德和突出才乾的人,是不應該在惡劣環境的地方生存的。
6、彼一時,此一時也。---《三國演義》第二回
解釋:隨著時間的改變,情況發生變化了,做事的標准和原則也要跟著改變。
7、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三國演義》第二回
解釋:由於方法不對,反倒給了別人可乘之機,自己遭到了「收拾」。
8、名正言順,大事可圖。---《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做事要有有利的理論依據,這樣有利於成就大事。
9、揚湯止沸,不如去薪。---《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做事要善於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0、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雖然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忠」,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之說。但是中國文化一直存在著模糊的實用性原則,即「變通」,變通是對傳統教義的一種修改和對抗。
11、幾番不聽忠臣兼,難免宮中受劍鋒。---《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聽不進別人的良言苦勸,很可能會招來禍害。
12、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皇帝被視為天子,他代替「天」管理民眾,慢慢的人們學會了順從皇帝,皇帝也就越發獨裁。「順我者生(昌),逆我者亡(死)」也就成為了獨裁者深存內心同時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了。
13、好謀無斷,不足為慮。---《三國演義》第四回
解釋:這是在討伐董卓之前,伍瓊形容董卓的話,它告訴我們要想成就大事,不但要考慮周密,還要行事果決。
14、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三國演義》第四回
解釋:這時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條。曹操生性多疑,他誤把別人的好心看成了歹意,明明自己殺錯了人,卻偏偏不承認錯誤,反而將錯就錯,斬草除根,為了自己一人的安全不惜殺害呂伯奢一家。「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讓我們體會到了曹操那種極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條。
15、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演義》第五回
解釋:赤兔馬和武藝超群的呂布相映生輝不禁讓人感慨,後世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來形容一個領域內十分傑出的人才。
16、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三國演義》第六回
解釋: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董卓採納了李儒的意見,決定將國都由洛陽遷往長安。楊彪對此持反對意見,並且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由此可見封建獨裁者罪惡之一斑,他們做事完全從自己角度出發,根本不考慮普通百姓的死活。
17、招賢納士,屈己待人。---《三國演義》第八回
孫策在埋葬了自己的父親孫堅之後,「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傑,漸漸投之」。放下架子,禮貌待人,這樣才能招來賢達有本事的人。
18、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三國演義》第九回
解釋: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計,用女兒貂蟬的美色離間了呂布和董卓,後來,呂布果然為爭奪貂蟬而將董卓刺死。
19、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解釋:當陳煒用「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這句話描述孔融的時候,孔融當即反駁「想君小時必當聰明」。陳煒不得不驚嘆「次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雖然陳煒被孔融反駁的五體投地,但是「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作為一個常識,對今天的家長也是有提醒作用的。
20、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國演義》第十二回
解釋:當陶謙死前將荊州讓給了劉備,謀士荀彧變向曹操進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奪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創業初期必須經營好自己穩固的」根據地「,壯大自己的勢力。
21、得何足喜,失何足憂。---《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解釋:當劉備終於做成了徐州牧的時候,曹操用了」驅虎吞狼「之計,使劉備失去徐州。劉備為了穩定軍心,就用了」得何足喜,失何足憂「這句話安慰大家,其實劉備還是很在意徐州的。這句話也只不過是劉備收買人心的一小計而已。
2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解釋:劉備出戰袁術之前,將徐州託付給張飛,可是張飛酒後誤事,失去了徐州。張飛羞愧難當,與拔劍自刎。劉備搶下他的劍,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這時劉關張兄弟情誼的體現。同時,他的話帶有明顯的貶低女性的色彩。我們不禁反問:一個人對兄弟的仗義,是建立在輕視妻子孩子的基礎上,連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這樣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殘忍?他還能有多少人性?
23、無謀之輩,見利必喜。---《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解釋:這時曹操謀士荀彧評價呂布的話。沒有謀略,看不到長遠利益的人,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就會高興的不得了。
24、方今正用英雄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心。---《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解釋:當劉備被呂布逼迫的無路可走,最終投靠曹操的時候,荀彧向曹操建議」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有後患「,可是郭嘉卻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心。「這樣寶貴的意見,而曹操也採用了郭嘉的見地。由此可見曹操的深謀遠慮,謀劃的長遠,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氣度和風范。
25、
第三篇:《三國演義名句》
1、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第一回三國有氣勢的名言名句。
解釋:這句話反映了客觀的歷史演變規律,在羅貫中眼中,歷史進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統一就了就要分裂,分裂久了就要統一。
2、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三國演義》第一回
劉關張三人奮力救了董卓,但是當董卓得知三人都是平凡百姓的時候,竟然流露出了不屑一顧的神態。作者不禁發出感慨:自古至今人們都是很勢力的,他們從來都是以你的地位,勢力,名望來揣度你、對待你。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能夠慧眼識英雄呢?
3、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三國演義》第一回
解釋:進行重大的政治活動中,一定要注意保密,如果不慎泄密,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還會禍及自己。
4、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國演義》第一回
解釋:比喻友誼無比可貴,但是反映了劉關張「家天下」的政治主張,在國家利益和兄弟恩仇之間,他們把後者放在前面,這顯然是輕重不分,公私不分。劉關張三人以義氣起家,可以說也是因為義氣落敗。
5、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三國演義》第二回
解釋:枳棘是一種多刺的灌木,古人因此視之為惡木,由此「枳棘叢中」便被引申為環境惡劣的意思;鸞鳳,是兩種高貴而吉祥的鳥,常用來比喻有政治高尚的品德和突出才乾的人。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有高尚品德和突出才乾的人,是不應該在惡劣環境的地方生存的。
6、彼一時,此一時也。---《三國演義》第二回
解釋:隨著時間的改變,情況發生變化了,做事的標准和原則也要跟著改變。
7、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三國演義》第二回
解釋:由於方法不對,反倒給了別人可乘之機,自己遭到了「收拾」。
8、名正言順,大事可圖。---《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做事要有有利的理論依據,這樣有利於成就大事。
9、揚湯止沸,不如去薪。---《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做事要善於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0、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雖然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忠」,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之說。但是中國文化一直存在著模糊的實用性原則,即「變通」,變通是對傳統教義的一種修改和對抗。
11、幾番不聽忠臣兼,難免宮中受劍鋒。---《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聽不進別人的良言苦勸,很可能會招來禍害。三國有氣勢的名言名句。
12、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三國演義》第三回
解釋:皇帝被視為天子,他代替「天」管理民眾,慢慢的人們學會了順從皇帝,皇帝也就越發獨裁。「順我者生(昌),逆我者亡(死)」也就成為了獨裁者深存內心同時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了。
13、好謀無斷,不足為慮。---《三國演義》第四回
解釋:這是在討伐董卓之前,伍瓊形容董卓的話,它告訴我們要想成就大事,不但要考慮周密,還要行事果決。三國有氣勢的名言名句。
14、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三國演義》第四回
解釋:這時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條。曹操生性多疑,他誤把別人的好心看成了歹意,明明自己殺錯了人,卻偏偏不承認錯誤,反而將錯就錯,斬草除根,為了自己一人的安全不惜殺害呂伯奢一家。「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讓我們體會到了曹操那種極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條。三國有氣勢的名言名句。
15、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演義》第五回
解釋:赤兔馬和武藝超群的呂布相映生輝不禁讓人感慨,後世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來形容一個領域內十分傑出的人才。
16、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三國演義》第六回
解釋: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董卓採納了李儒的意見,決定將國都由洛陽遷往長安。楊彪對此持反對意見,並且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由此可見封建獨裁者罪惡之一斑,他們做事完全從自己角度出發,根本不考慮普通百姓的死活。
17、招賢納士,屈己待人。---《三國演義》第八回
孫策在埋葬了自己的父親孫堅之後,「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傑,漸漸投之」。放下架子,禮貌待人,這樣才能招來賢達有本事的人。
18、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三國演義》第九回
解釋: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計,用女兒貂蟬的美色離間了呂布和董卓,後來,呂布果然為爭奪貂蟬而將董卓刺死。
19、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解釋:當陳煒用「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這句話描述孔融的時候,孔融當即反駁「想君小時必當聰明」。陳煒不得不驚嘆「次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雖然陳煒被孔融反駁的五體投地,但是「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作為一個常識,對今天的家長也是有提醒作用的。
20、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國演義》第十二回
解釋:當陶謙死前將荊州讓給了劉備,謀士荀彧變向曹操進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奪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創業初期必須經營好自己穩固的」根據地「,壯大自己的勢力。
21、得何足喜,失何足憂。---《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解釋:當劉備終於做成了徐州牧的時候,曹操用了」驅虎吞狼「之計,使劉備失去徐州。劉備為了穩定軍心,就用了」得何足喜,失何足憂「這句話安慰大家,其實劉備還是很在意徐州的。這句話也只不過是劉備收買人心的一小計而已。
2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解釋:劉備出戰袁術之前,將徐州託付給張飛,可是張飛酒後誤事,失去了徐州。張飛羞愧難當,與拔劍自刎。劉備搶下他的劍,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這時劉關張兄弟情誼的體現。同時,他的話帶有明顯的貶低女性的色彩。我們不禁反問:一個人對兄弟的仗義,是建立在輕視妻子孩子的基礎上,連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這樣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殘忍?他還能有多少人性?
23、無謀之輩,見利必喜。---《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解釋:這時曹操謀士荀彧評價呂布的話。沒有謀略,看不到長遠利益的人,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就會高興的不得了。
24、方今正用英雄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心。---《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解釋:當劉備被呂布逼迫的無路可走,最終投靠曹操的時候,荀彧向曹操建議」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有後患「,可是郭嘉卻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心。「這樣寶貴的意見,而曹操也採用了郭嘉的見地。由此可見曹操的深謀遠慮,謀劃的長遠,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氣度和風范。
三國有氣勢的名言名句由街道網()收集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好句 > :三國有氣勢的名言名句是由街道網()為您精心收集,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三國有氣勢的名言名句的正文:
25、一日縱敵,萬世之患。---《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解釋:曹操放走了劉備,是劉備成為了他日後的勁敵。
26、見善若驚,嫉惡如仇。---《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
解釋:孔融向曹操推薦了禰衡,認為禰衡「見善若驚,嫉惡如仇。」而曹操和劉表一樣都因為禰衡的高傲態度而反感他。但是曹操和劉表都不願意殺禰衡,這並不表示曹操和劉表對有「叛逆精神」的「知識分子」多麼寬容,只是兩人都想借刀殺人,不想背上殺害名士的惡名。
27、勢弱只因多算勝,兵強卻為寡謀亡。---《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解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的最好評述。
28、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解釋:這是羅貫中評論徐庶母親的話。曹操模仿徐庶母親自己偽造一封家書給了徐庶,將徐庶騙至曹營。徐庶母親批評徐庶「棄明投暗,自取惡名,真愚夫也」遂懸梁自盡。作者站在「尊劉貶曹」的立場上,高度評價了徐母的行為,認為他「氣若丘山,義出肺腑」「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29、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解釋:這是諸葛亮南陽草廬對聯,也是他《誡子書》中的話。「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對每個歷史時期的人們都有積極的意義,在浮躁的時代氛圍下,如果一個人要成就大業,是
需要與現實生活中的「熱鬧」拉開一定的距離,然後「寧靜」地,甘於寂寞地進行自己的追求。
30、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解釋:這時諸葛亮「隆中對」時給劉備規劃的事業藍圖。諸葛亮具有高度的戰略眼光,對時局判斷格外准確。
3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解釋:赤壁之戰中,周瑜的反間計,龐統的連環計都使曹操中計,但是當周瑜隔江相望的時候,一陣風吹起,讓周瑜猛然想起如果沒有東風,再好的計謀都白搭。「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各方面的工作都准備好了,就差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條件了。
32、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
33、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解釋:周瑜本來是個軍事天才,可惜他氣度小,看到諸葛亮比他更聰明就無比嫉妒,總想除掉諸葛亮。可是諸葛亮總是料事如神,總能識破周瑜的計謀並使其被動。
34、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解釋:劉璋聽了身邊謀士的勸告,請劉備入住西川拒抗張魯的進攻。這時王累寫書勸諫,希望劉璋別引狼入室,正是「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35、吉兇相救,患難相扶。---《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解釋:劉璋面對張魯的進攻,寄希望於同姓的劉備的援助,他認為劉備一定會「吉兇相救,患難相扶。」,其實最後驗證,劉璋的做法實為引狼入室,自取滅亡。
36、兩虎相鬥,必有一傷。---《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
解釋:劉備奪取西川時候,派黃忠攻城,可是魏延卻要搶攻,黃忠魏延最後要求比武,誰贏了誰攻城。劉備制止了兩人的比武,說「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即便是一家,也常常互有不服氣,要將他們的明爭暗鬥化解,是需要一定智慧的。
37、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
解釋:張郃守關,輕視前來攻打的張飛,說「人皆怕張飛,吾視之如小兒耳,此去必擒也」,羅貫中由此發出「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的感慨,對下一個故事張郃輕敵,終遭失敗的預示,也告誡人們做事切不可驕傲輕敵。
38、三軍易得,一將難求。---《三國演義》第七十回
解釋:張郃失敗,丟了瓦口關,曹洪大怒,下令斬了張郃,郭淮勸諫:「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曹洪便寬恕了張郃。「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後世常用來表示人才難得,要倍加珍惜。
39、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
解釋:關於大意失荊州,遭到曹孫夾攻,諸葛瑾勸降關羽,關羽道出了這樣名垂千古的話,表現了他寧死不屈的氣概和視死如歸的決意。
40、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
解釋:曹植的《七步詩》感動了兄長曹丕,免於一死。這也揭露了封建時代帝王之家兄弟相殘的罪惡。只有奪取了王位,才能擁有操縱別人,踐踏別人的權利。極端的權力可以腐蝕人性!
4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解釋:這時諸葛亮《後出師表》中的話,意思是勤勉操勞,竭盡辛苦的工作,直到死才停止。但是諸葛亮後來討伐曹魏失敗,反過來讀這句話,不禁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味。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故五丈原,讓後人發出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慨。
42、此間樂,不思蜀也。---《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
解釋:蜀國滅亡,劉禪卻樂不思蜀,樂不思蜀比喻一個人胸無大志,很容易被眼前的享樂所迷惑。
第四篇:《名言名句;三國演義的名言》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若拘執常理,寸步不可行矣。——龐士元
3、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
4、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5、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陳壽
6、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智勇武將
7、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願抑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張昭
8、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9、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陳壽
10、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名言名句;三國演義的名言】名言名句;三國演義的名言。——諸葛亮
11、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諸葛亮
12、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孔明
13、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周瑜
14、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15、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16、仆雖一介書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陸伯言
17、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18、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郭嘉
19、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名言名句;三國演義的名言】文章名言名句;三國演義的名言出自
第五篇:《名人名言:三國演義名句集錦》
1、卧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2、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
4、獨戰東南地,人稱小霸王。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
5、生子當如孫仲謀。
6、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
7、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8、七星壇上卧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9、漢朝無起色,醫國有稱平;立誓除奸黨,捐軀報聖明。【名人名言:三國演義名句集錦】名人名言:三國演義名句集錦。極刑詞愈烈,慘死氣如生。十指淋漓處,千秋仰異名。
10、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11、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12、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空餘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13、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14、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吊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

❸ 送別詩千古名句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2、《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原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

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4、《渭城曲》唐代:王維

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5、《贈汪倫》唐代: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❹ 中國古詩千古名句

1、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白話釋義:看似詠樓台亭榭、花草樹木,實則暗示:好處都被別人佔了,而自己卻得不到恩澤。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白話釋義: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白話釋義: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白話釋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5、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白話釋義:高瞻遠矚的人,不怕被浮雲遮蔽住眼睛

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話釋義: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應當再登上一層樓

7、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白話釋義: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 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常

8、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 李白《蜀道難》

白話譯文:一個人把著關口,上萬人也打不進來。

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話譯文: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10、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游》

白話譯文: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❺ 關於《中秋節》的名言佳句

關於《中秋節》的名言佳句:

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4.淡盪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7.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9.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0.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5)千古名句大全擴展閱讀: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2、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春節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3、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

4、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5、《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 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❻ 西子的千古名句大全

越有麗姝

越有女兮
鳳鳴鳳翔
薴羅有美紗兮
濯濯清泉
明眸眇眇
蛾眉黛黛
地無神語版
麗姝麗姝兮權
身何兮
情何寄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西施》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征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西施

——曹雪芹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❼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啥意思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翻譯: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1、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譯文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餚,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裡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出處

唐李白的《行路難·其一》

(7)千古名句大全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傑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

可是入京後,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唐宋詩醇》以為《行路難三首》皆天寶三載(744年)離開長安時所作。

二、賞析

《行路難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後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願同流合污又不願獨善一身的矛盾。

正是這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組詩氣象非凡。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又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❽ 送別詩的千古名句大全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❾ 千古名句詩歌大全

1、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酒肆留別》

2、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3、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把酒問月》

5、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

6、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8、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行路難》其二

9、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秋風詞》

10、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11、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

1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行路難》

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月下獨酌》

1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古朗月行》

1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7、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望天門山》

1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19、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關山月》

20、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

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2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23、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桑裊風。 《相和歌辭·陽春歌》

24、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早春寄王漢陽》

25、清湍鳴回溪,綠水繞飛閣。 《游水西簡鄭明府》

26、寶鏡似空水,落花如風吹。 《擬古》

27、陸機才多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雜曲歌辭·行路難》

28、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贈何七判官昌浩》

29、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下途歸石門舊居》

30、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秋下荊門》

31、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32、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33、青雲當自致,何必求知音。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34、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5、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楊叛兒》

36、何當一來游,愜我雪山諾。 《游水西簡鄭明府》

37、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歌》

38、座客三千人,於今知有誰。 《邯鄲南亭觀妓》

39、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客中行》

40、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41、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關山月》

42、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夜泊牛渚懷古》

43、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月夜金陵懷古》

44、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把酒問月》

45、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❿ 關於丁香花的詩句

丁香花的詩句有:

1、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意思是:梅花只注重外形,它那重重疊疊的花瓣兒,就像一個只會矯妝打扮的女子使人感到很俗氣。丁香花簇簇擁結在一起顯的太小氣,一點也不舒展

2、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出自唐代李賀的《巫山高》。

意思是:神女瑤姬一去千年杳無蹤影,丁香叢中筇竹林里不時傳出老猿的啼聲。

3、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出自五代詩人李璟的《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意思是: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4、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涎香。出自唐代陸龜蒙的《丁香》。

意思是:如若誰能夠發現並且解開丁香心中的那個結,他必然放縱地釋放自己的情懷自己的才能飄香萬里。

5、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出自宋代詩人王雱的《丁香相思》。

意思是:而今往事實在難以重憶,夢魂歸繞你住過的閨樓。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10)千古名句大全擴展閱讀:

1、丁香屬植物主要應用於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全世界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

2、丁香還宜盆栽,並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抗性,故又是工礦區等綠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