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宿山寺項斯賞析

宿山寺項斯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3-15 06:15:22

古詩《宿甘露寺》的賞析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作者簡介曾公亮 (998-1078),字明仲,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進士。歷任知制誥、史館修撰、翰林學士、給事中、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昭文館大學士等職。以太傅致仕。《全宋詩》存詩四首。世界第一支「火葯火箭」產生於中國。記載了這一軍事武器的文獻是《武經總要》。《武經總要》是宋代仁宗庚定元年庚辰(1040)年至慶歷四年甲申(1044)宰相曾公亮奉敕主持編寫的一部國防軍事的網路全書。曾公亮主編的這部《武經總要》,但是軍事史上的重要文獻,也是科學史中的重要著作,因而受到後世中外學者的重視。英國科學--《另科學技術史》的作者李約瑟,稱它為「軍事網路全書」。

注釋
①甘露僧舍:甘露寺。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上,下臨長江。
②松聲萬壑(hè):形容長江的波濤聲像萬壑松聲一樣。壑:山溝。
③銀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銀山一樣。

賞析

曾公亮,宋朝泉州晉江人,宋仁宗天聖二年(1204年)進士,為官經歷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一生官場得意。詩歌上的成就在同時代的詩人中不算突出,但這篇《宿甘露寺僧舍》卻在歷代同類題材的所有佳作之上。
甘露寺居山臨江,林木蒼翠,風景秀麗,是鎮江的一大名勝。詩人不寫甘露寺的白日美景,而用工細的筆觸,描繪出一幅空闊奇妙的江南夜色圖,寫出了江水的壯觀和甘露寺的險要。首句寫山峰的雲氣,次句寫山谷的松聲,末兩句寫長江的風采。一句詩一個畫面,全詩渾成合美。詩中有畫,景中有情。
寫景詩,許多詩人往往愛從視覺落筆,如唐代詩人李白的:「危樓高百尺」(《夜宿山寺》),賈島的「松下問童子」(《尋隱者不遇》)。曾公亮卻避開這種傳統的寫法,另闢蹊徑,獨出機杼,從感受、聽覺去寫。第一句從所感之氣著墨。詩人自繁華的京城來到幽僻的古寺,這里沒有九醞八珍、華屋錦被,只有粗茶淡飯、陋室布衾。驟然變化了的環境,他不適應,難以入眠。夜深了,天涼了。山間的霧氣襲進屋來,如輕紗,似薄綃,縹縹緲緲,遮掩了層巒迭嶂。第二句從所聞之聲下筆,寫山寺下面,深谷縱橫,蒼松鬱郁;晚風吹來,松濤陣陣,如哀如怨,如泣如訴。「枕中」「床底」,點明詩人已經就寢,緊扣詩題「宿」字。「萬壑哀」,語出杜甫《諸將五首》之五:「巫峽清秋萬壑哀」。曾公亮詩中的這一「哀」字,恰切地摹寫了風吹松林所發出的低沉悲壯的聲音。用「千」寫「峰」,用「萬」寫「壑」,極盡形容,從縱向描寫北固山奇險變幻、充滿生機的景象。這兩句寫近景,對仗工穩,用筆細膩,文字跌宕生姿。
三、四句寫遠景。詩人來到甘露寺原是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萬壑的松濤聲和不盡江流的喧嘩聲,攪擾著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眠。詩人情緒激動了,索性披衣起床,打開窗戶,迎風佇立,憑欄遠眺。天空沒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萬家燈火。周圍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見山,看不見樹,也看不見遠處的城廓。只有橫躺在北固山下的長江,這條水的巨龍,力的怪神,在沒日沒夜、無休無止地掀起驚天的狂瀾,發出動地的長吟,不甘沉默,永無睡意。詩人雖然看不清,但能想像出它那洶涌澎湃的壯闊氣象。於是掉轉詩筆,將描寫對象由千峰、萬壑轉向長江、巨浪,開拓出一個奇麗廣闊的新境界。「銀山拍天浪」是寫得很精彩的景語,氣勢警拔,形象生動,層層修飾,詞約義豐。「銀山」從色、形、質等多方面地細致入微地刻畫波濤的光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則狀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驚心動魄,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寫「銀山」,用詞是雕琢的。銀是僅次於金的貴重金屬,色白而燦爛。用鮮亮的詞把平凡的波濤寫得十分美好,格外顯豁,寄寓著詩人高潔的情懷。「開窗放入大江來」,從橫向展現了長江挾風劫雷奔騰而來的雄姿壯采。「放入」可說是再平常不過的詞了,「開窗」不是看到大江,而是「放入大江」,當詩人把它置於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時,就產生了不平常的效應,化死景為活景,變平淡為神奇。使人眼界一新。同時又塑造了一個氣魄非凡、偉力無窮的「開閘引流」的巨人形象。最後一句振起全詩,豪邁而奔放,是傳神之筆。把長江的洪波巨浪寫得如此壯美,如此撼人心魄,在古今詩詞中是並不多見的。比曾公亮稍後的大詞人蘇軾,在其名冠詞史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曾這樣出色地寫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蔚藍的天空、碧綠的江岸、雪白的浪花、青褐色的亂石。作者健筆濃墨,生動地描繪了長江色彩斑斕的畫面,並把讀者「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一詩一詞,堪稱描繪江濤的雙璧,贊美長江的絕唱。
我們再看看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前兩句從所見之樓落筆,用「危」「高」「百尺」「摘星辰」等誇張性的詞語,狀寫山寺的高峻和險要。後兩句以常人不可能有的奇特想像,帶出一個神話的世界,烘託了山寺夜色的寂靜與神秘,具有強列的浪漫主義色彩。
或許大家都知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個故事吧。它說的是,即使是李白這樣才華橫溢的偉大詩人,在選擇創作題材時也是很謹慎的,別人寫過的題材,他一般都不輕易再用。《夜宿山寺》是李白寫山寺夜景的傑作。曾公亮敢冒文學創作之大不韙,去寫大師寫過的題材,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膽識啊!他求變出新,寫出了自己的獨具特色的詩作。他和李白的不同之處在於:李白用五言;他用七言;李白寫視覺,他寫感受與聽覺;李白著重寫樓,他側重寫江;李白是浪漫主義的,他是現實主義的。雖然曾公亮的詩名遠不及李白,但他這首詩風韻特高,不減唐人,同李白的《夜宿山寺》競妍媲美,各領風騷。

《夜宿甘露寺僧舍》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內容豐厚,境界闊大。僅28個字的絕句,就寫了枕、床、窗、山、峰、壑、江、浪、銀、雲氣、松聲等許多事物,從而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力。詩人身處斗室之中,想像飛越千里之外,從上到下,由近及遠,描寫夜幕下的群山萬壑、千里大江,展現了遼闊渺遠,壯麗迷人的江南夜色,筆法空靈,詞意蘊藉。
二、以動寫靜,景中寓情。詩人創造了一種靜謐的意境,卻是用動的描寫來取得這種效果的。流盪的「雲氣」,哀嗚的「松聲」,奔涌的大江,喧囂的濤音,這些動的景物,給小詩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大自然的寧靜。詩中似無直接的抒情,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贊頌江南夜色的美好感情,卻從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景物描寫中顯現出來。曾公亮所處的北宋時代,黨爭激烈,階級矛盾尖銳,在承平盛世的氣象下,醞釀著深刻的社會危機。詩人對此不無隱憂。「萬壑哀」「拍天浪」,正是一個清醒的政治家對時局深感不安的心理的曲折反映。
三、語言質朴、平中見奇。詩人很注重選詞煉語,用了許多樸素無華的詞語,如「千」「萬」「大」「哀」「放入」等等,重筆虛寫浩茫夜色中的壯偉奇觀:氣勢磅礴的大江,「銀山拍天」的浪濤。造境,於宏闊中出雄奇;抒情,在平淡中見深沉;具有強烈的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本詩一句一景,景中寓情,從小處著筆寫出了長江的宏偉氣勢。

㈡ 夜宿山寺的賞析(不要太多)

《夜宿山寺》是記游寫景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出來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樓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這兒大聲說話,恐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卻十分生動形象。
這里,詩人發揮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我們面前。

㈢ 夜宿山寺 賞析 50字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紀游寫景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出來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樓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這兒大聲說話,恐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卻十分生動形象。

這里,詩人發揮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我們面前。寫作背景:說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他登上去了。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㈣ 宿山寺 古詩賞析

賈島少年為僧,後雖還俗,但因屢試不第,仕途不遇,他似乎一直未脫離過「僧本位」的思想。在他那以「幽奇寒僻」的風格見長的詩作中,往往蘊含著耐人尋味的禪意。這首詩,堪稱其中的佳作。起筆從視覺形象寫起:群峰高聳,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詩人投宿的寺院就座落在群峰環繞的一座山峰的絕頂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畫的技法,勾畫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點。 三、四句具體描繪夜空天體運行的景觀。從寺外疏落的樹枝空隙之間,看見夜空的流星劃過;朵朵輕雲,逆著月亮運行的方向飄移,月亮就在雲際中游動。作者描繪這種幽清奇麗的景象,極見「推敲」煉字之功。沈德潛評「走月逆行雲」說:「順行雲則月隱矣,妙處全在逆字。」(《唐詩別裁》)同樣,「流星透疏木」的「透」字與「疏」字也有嚴密的內在邏輯關系,唯因木之「疏」,所以才能「透」出流星來,否則縱有流星劃過,為濃厚的枝葉所遮擋,又怎能看見呢?然而這兩句的妙處還不止於此,疏木與行雲襯托下的流星走月的自落自行,渲染出空山幽寂清冷的氣氛,有力地襯託了山寺的凄冷荒寂。 五、六句從自然景觀轉入人事議論。「絕頂人來少」,是說山寺因在絕頂而人跡罕至,揭示了山寺的遠離市塵。「高松鶴不群」,寫獨鶴單棲高松之上。松鶴在古典詩文中,常作為高潔與長壽的象徵,現在看到松鶴,自然使人想到植松養鶴之人。這就為下面寫寺中高僧作了鋪墊。 結尾兩句寫寺中只有一位八十歲高僧,雖然久經春秋,卻一直與世無爭。讀到這里,回頭再看「絕頂」「高松」二句,正是展現了具有象徵意味的這位僧人的生活環境。推之全詩,可以看出,有此眾岫環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絕頂孤峙之寺,有此絕頂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臨其境,投宿其寺,親見其僧者,唯有詩人一人而已。於是,詩人的胸襟可見一斑了.

㈤ 古詩夜宿山寺的全文及註解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注釋】版
1、山寺:蔡山,現屬湖權北省黃梅縣的蔡山。2、危樓:高樓,這里指山頂的寺廟。
3、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里形容樓很高。 4、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語:說話。恐:恐怕。 驚:驚嚇。
【譯文】
山上寺院的高樓多麼高,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看完了好評我哦~~

㈥ 唐詩李白夜宿山寺賞析少一點

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於是他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寫下了這一首紀游寫景的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兩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詩人藉助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驚天人,這些彷彿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李白的詩風豪放雄健,想像極其豐富,語言自然婉轉,音律富於變化而又和諧統一,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此詩寥寥數筆,就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了人在高處的愉悅、豪放、可愛、率直。

㈦ 古詩 宿山寺 項斯 翻譯

白話釋義:高聳的群峰寒氣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頂。疏疏的樹木漏下幾點星光,月亮迎著行雲匆匆前行。高山絕頂來人稀少,蒼松在林中猶如鶴立雞群。一位年過八十的老僧,從未聽說過世間所發生的事情。

唐·賈島《宿山寺》原文: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7)宿山寺項斯賞析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賈島早年家境貧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庵。19歲雲游,識孟郊等,因和推敲韓愈。還俗後屢舉進士不第。

唐文宗時任長江縣(今四川蓬溪縣)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其詩精於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但後又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

文章賞析:

起筆從視覺形象寫起:群峰高聳,山,無需多著墨,用一「寒」,其色自青,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而「聳」字極神,山高,峰極為挺拔。

詩人投宿的寺院就坐落在群峰環繞的一座山峰的絕頂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畫的技法,勾畫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點。

頷聯始見奇筆,「流星透疏水」,星本不動,影落水中,水流而反似繁星流動,流淌中,繁星隨水而逝,非是夜空中閃亮劃過夜空之流星,空明澄凈,引人入勝。

最奇者,詩人竟把水分為疏和密,疏而能透,繁星倒影水中,厚密則顯濁混,難以透瑩光也。詩人之所以稱為詩人,其感覺必異於常人的。

月本不移,而片雲飄移,雲行而反似月走,且為兩物相逆而行,詩人短短五字,盡也。觀察之細致,構想之奇瑰,非一顆敏感之心性不能為之,令人拍案叫絕。這兩句的妙處渲染出空山幽寂清玲的氣氛,有力地襯託了山寺的凄冷荒寂。

五、六句從自然景觀轉人人事議論。「絕頂人來少」,是說山寺因在絕頂而人跡罕至,揭示了山寺的遠離市塵。「高松鶴不群」,寫獨鶴單棲高松之上。

鶴為仙禽,青霄遺舉,不於雞鴛為伍,本即離塵脫俗,益以古剎旁之高松,巢在其上,倍顯其了無俗氣,卓爾不群。松鶴在古典詩文中,常作為高潔與長壽的象徵,現在看到松鶴,自然使人想到植松養鶴之人。這就為下面寫寺中高僧作了鋪墊。

尾聯兩句,寫寺中只有一位八十歲高僧,雖然久經春秋,卻雙足未曾落於塵世,一直與世無爭。再看「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二句,正是展現了具有象徵意味的這位僧人的生活環境。

推之全詩,可以看出,有此眾岫環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絕頂孤峙之寺,有此絕頂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臨其境,投宿其寺,親見其僧者,唯有詩人一人而已。如是,詩人的襟懷意趣不言可知。這正是作者立意的高明之處。

㈧ 宿山寺表達了詩人怎樣得思想感情

這首詞作於慶元六年,當時作者罷官閑居鉛山瓢泉。上片描繪自然春色,詞清句麗,有情多姿,別見風韻。下片因景抒懷。既棄政歸田,樂於山水,理當超世絕塵,無奈時念故人知音,遂平添出一番新愁新恨。

㈨ 賈島的《宿山寺》中寫出了山寺的什麼特點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結合全詩簡要說明

①孤峙高寒,清幽靜寂;遠離世俗,超乎物外.②主要運用了襯托的表現手法.眾岫之寒,流星之爍,林木之疏,松巢之高,仙鶴之不群,老僧之混沌,都襯托山寺的孤峙高寒,清幽靜寂;遠離世俗,超乎物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