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一句賞析
❶ 柳永望海潮賞析
柳永《望海潮》賞析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賞析一】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 。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盪。「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並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琅滿目,暗寫商人比誇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盪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於山水之間。「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片語,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誇張的語氣,有助於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賞析二】
《望海潮》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於杭州是觀潮勝地。
錢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繁榮,生活富足。在這首詞里,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起筆便大開大闊,直起直落。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東南」,就方向言;「三吳」,就地點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間浩瀚、面積廣大,給人以開闊之感,引起人的閱讀期待:是何處如此占盡天時地利?下句緊接著作了回答:「錢塘自古繁華。」「自古」突出了杭州歷史悠久,繁華富庶。
接下來,詞人如數家珍般一一細數杭州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下三句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說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遠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緻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戶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參差」形容樓閣高下不齊,「十萬」指人口眾多,未必是確數。「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視線從城內轉到錢塘江邊,來寫「形勝」。高聳入雲的古樹圍繞著江堤,洶涌的江濤象發了怒一樣奔騰而來,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壯闊的錢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溝阻擋著北方敵人的進犯。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涌,波浪滔滔之勢。「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鏡頭移近,來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寶石遍陳於市,家家戶戶綾羅盈櫃,人們的衣飾更是鮮麗豪華,競相鬥艷。「列」、「盈」、「競」把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落到了實處。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錦山秀水實在是清麗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因此宋之問《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白居易《憶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尋桂子」。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泛」說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著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悅之貌全出。「嬉嬉釣叟蓮娃」,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蓮的孩童喧鬧嬉戲。一句話就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閑暇時,品酒賞音,吟詩作畫,賞玩山水,何等風流瀟灑。「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至此,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願,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誇」,又使這祝願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贊美上。雖然投贈之詞恭維、誇張在所難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經為自己作了明證,不信就請到杭州來眼見為實吧!(蔣雅雲) 。
【賞析三】
《望海潮》也是柳永詞中廣泛傳誦的名篇。
錢塘(今浙江杭州市),從唐代開始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進一步的發展。柳永在杭州生活過一個時期,對杭州的山水名勝、風土人情有著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這首詞里,他能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西湖的美景,錢江潮的壯觀,杭州市區的繁華富庶,當地上層人物的享樂,下層人民的勞動生活,都一一注於詞人的筆下,塗寫出一幅幅優美壯麗、生動活潑的畫面。這畫面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描畫出杭州的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這首詞是柳永呈獻給舊友孫何的作品。孫何當時任兩浙轉運使,駐節杭州。詞中「千騎擁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孫何而言。由於是呈獻杭州官長之作,詞中不免對當時的杭州做誇張描寫,也免不了要用恭維應酬的話語作結。但是,更主要的是,透過「競豪奢」這樣的表面現象,讀者還可以看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盈實富庶,「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的輕快歡欣,以及「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流瀟灑。這一切,都只能產生在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動所創造出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重湖疊山獻」,「煙柳畫橋」,也並非天然生就,而是勞動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結果。「雲樹繞堤沙」,「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也無一不是勞動人民辛勤的雙手造就。當時,柳永對此大加贊賞並引以為自豪。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詞作也不應求之過苛,甚至指責他「掩蓋了當時的階級矛盾與貧富懸殊」,而是應當從詞里所提供的畫面中去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而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語由來已久,這並非溢美之詞。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是相當成功的。作者抓住具有特徵的事物,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誇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筆底風生,迷人的西湖與錢塘勝景便展現在讀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氣象萬千。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如,開篇三句點出了「形勝」、「都會」與「繁 華」,但終究是概括性的直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繼之而來的下面九句,便緊緊圍繞這六個字,做形象的鋪寫,境界立即展開:「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等則側重於刻畫「形勝」,而「市 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片,側重於描繪西湖的美景、歡樂的游賞與勞動生活。寫法上著眼於「好景」二字,尤其側重於「好景」中出現的人。「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語,是千古迷人的麗句。「羌 管弄晴」三句寫的是下層人民,「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結尾又以贊美的口吻收束。
除飽滿的感情與適度的誇張以外,詞的語言,音律,詞調也與詞的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創的,詞牌與詞的內容以及地域性特點密切結合。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詞中用「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有氣勢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而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文字優美,詞句變長,節奏平和舒緩,終於出現了「三 秋桂子」這樣干秋傳誦的佳句,繼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斷地加以點染,美麗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曠神怡了。
這是一首藝術感染力很強的詞。相傳後來金主完顏亮聽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後,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驛(處厚)還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金主亮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產生這一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是很強的。作為高級官僚的范縝對柳永這首詞也極端贊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鎮壓翰苑十餘載,不能出一語詠歌,巧於耆卿詞見之。」( 見《方輿盛覽》)柳永擴大了詞的內容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他的詞反映了都市的繁華與山川的壯麗。除歌詠杭州以外,柳永的詞還歌詠過蘇州(《木蘭花慢》、《瑞鷓鴣》)。揚州(《臨江仙》)、成都(《一寸金》)、洛陽(《少年游》和北宋都城汴京(《傾杯樂》、《透碧霄》)等。為宋代都市繁榮留下了形象的畫面。
❷ 《望海潮》下闕賞析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為柳永所創。這首詞寫的是杭內州的富庶與美麗。藝術構思上容匠心獨運,上闕寫杭州,下闕寫西湖,以點帶面,形容得體,鋪敘曉暢。特別是一連串數字組成的片語,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吳都會」「十萬人家」、「千騎擁高牙」等等,或為寫實,或為虛指,均帶有藝術誇張的味道。
❸ 【1】請賞析《 望海潮》一詞中「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一句。
指江南風景如畫,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版,寫街巷河橋的權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
❹ 柳永《望海潮》賞析
此詞一開頭即以鳥瞰式鏡頭攝下杭州全貌。它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
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風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
「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
「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盪。「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
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並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琅滿目,暗寫商人比誇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4)望海潮一句賞析擴展閱讀:
一、原文及譯文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譯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風景優美,是三吳的都會。這里自古以來就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樓閣高高低低,大約有十萬戶人家。
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著錢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寬廣的江面一望無涯。市場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珠玉珍寶,家家戶戶都存滿了綾羅綢緞,爭相比奢華。
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歡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
千名騎兵簇擁著巡察歸來的長官。在微醺中聽著簫鼓管弦,吟詩作詞,贊賞著美麗的水色山光。他日把這美好的景緻描繪出來,回京陞官時向朝中的人們誇耀。
二、創作背景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處飄泊流浪,尋找晉升的途徑,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根據羅大經《鶴林玉露》所載,柳永到杭州後,得知老朋友孫何正任兩浙轉運使,便去拜會孫何。無奈孫何的門禁甚嚴,柳永是一介布衣,無法見到。
於是柳永寫了這首詞,請了當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說,如果孫何在宴會上請她唱歌,不要唱別的,就唱這首《望海潮·東南形勝》。後來,這位歌女在孫何的宴會上反復地唱這首詞,孫何被吸引就問這首詞的作者,歌女說是你的老朋友柳三變所作(那時柳永還沒有改名)。
孫何請柳永吃了一頓飯,就把他打發走了,也沒有怎麼提拔他。由這個故事來看,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
❺ 柳永的望海潮 賞析 精煉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❻ 望海潮賞析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詞作鑒賞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
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盪。「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並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琅滿目,暗寫商人比誇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盪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於山水之間。「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片語,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誇張的語氣,有助於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❼ 挑出《望海潮》中你最欣賞詞的句子,運用聯想和想像用文字將它描繪出來並加以賞析。不少於兩句
(1)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雄壯的錢塘江,眾浪齊奔,氣回吞吳越,答雷霆萬鈞,它在狂呼,它在吶喊,它在訴說,它在咆哮。它是俠客,奔騰的浪潮是他的利劍,那洶涌澎湃的濤聲是他正義的怒吼,它沖擊著江岸,發起無數次的進攻,那泛起如雷如雪的浪花是他勝利的果實。無數次的退回,他不氣餒,不妥協,縱使奔流而去遇到岩石被擊的粉身碎骨,他仍然發出低沉的笑聲,他用他不妥的毅力和那錚錚傲骨,譜寫了錢塘的輝煌。「『浪濤』有如此,『錢塘』可橫行」。正是這俠客的氣魄搖撼了大地,震驚了古今。
(2)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清幽秀美的西湖,是柔情似水的美人,水平如鏡的湖面是她滑嫩如洗的肌膚;那盪漾的微波,是她回眸一笑的千姿百媚;清澈見底的湖水如她碧眸,微風拂過是她的羅裙在飄舞旋舉;夾岸的柳樹,枝搖葉動,似是妙齡少女扭動著纖細的腰肢舞動一支《霓裳羽衣曲》。
❽ 望海潮的名句是什麼,請簡要分析.
《望海潮》的名句:重湖疊巘清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分析:版
重湖,是指西湖中權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釋義:
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❾ 望海潮(張藻·宋代)賞析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 。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盪。「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並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琅滿目,暗寫商人比誇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盪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於山水之間。「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❿ 柳永望海潮 賞析、急用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起筆便大開大闊,直起直落。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東南」,就方向言;「三吳」,就地點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間浩瀚、面積廣大,給人以開闊之感,引起人的閱讀期待:是何處如此占盡天時地利?下句緊接著作了回答:「錢塘自古繁華。」「自古」突出了杭州歷史悠久,繁華富庶。
接下來,詞人如數家珍般一一細數杭州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下三句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說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遠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緻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戶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參差」形容樓閣高下不齊,「十萬」指人口眾多,未必是確數。「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視線從城內轉到錢塘江邊,來寫「形勝」。高聳入雲的古樹圍繞著江堤,洶涌的江濤象發了怒一樣奔騰而來,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壯闊的錢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溝阻擋著北方敵人的進犯。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涌,波浪滔滔之勢。「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鏡頭移近,來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寶石遍陳於市,家家戶戶綾羅盈櫃,人們的衣飾更是鮮麗豪華,競相鬥艷。「列」、「盈」、「競」把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落到了實處。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錦山秀水實在是清麗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因此宋之問《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白居易《憶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尋桂子」。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泛」說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著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悅之貌全出。「嬉嬉釣叟蓮娃」,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蓮的孩童喧鬧嬉戲。一句話就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閑暇時,品酒賞音,吟詩作畫,賞玩山水,何等風流瀟灑。「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至此,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願,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誇」,又使這祝願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贊美上。雖然投贈之詞恭維、誇張在所難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經為自己作了明證,不信就請到杭州來眼見為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