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賞析
『壹』 求一篇美術作品賞析1000字左右,謝謝!
從《蘭竹圖》,看鄭燮高超的繪畫技藝
《蘭竹圖》是「揚州八怪」中的奇才鄭燮所作。
揮毫已寫竹三竿,竹下還添幾筆蘭。
總為本源同七穆,欲修舊譜與君看。
這首《蘭竹圖》的題畫詩,較早的,見錄於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62年編印的《鄭板橋集》,而事隔近40年的今天,即在2000年朵雲軒的秋拍現場,當《蘭竹圖》報出25萬元的起拍價後,買家紛紛亮牌,各不相讓,此圖竟一路飈升至150萬元落槌,創下境內書畫市場中鄭氏蘭竹的最高價,震動海內外收藏界。
鄭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是一位有「三絕詩書畫」之稱的清代著名文學家和書畫家。在繪畫方面,鄭燮擅長蘭、竹、石,偶作梅、菊、松,作品數量和藝術成就以蘭竹為最高。他的蘭竹畫軸和雜品,存世較多,流傳較廣,自清代以來,成為人爭之寶。
《蘭竹圖》卷中有蔣士銓的題跋:「平生愛所南先生及陳古白畫蘭竹。既又見在滌子畫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意構成石勢,然後以蘭竹彌縫其間,雖學兩家,而筆墨則一氣也。」從這一題跋中可知,這幅畫取法於鄭所南、陳白陽和石濤,但卻是「取其意之法而成為自成一體」。
蘭竹圖,紙本卷軸,以半邊幅作一巨大的傾斜峭壁,有拔地頂天、橫空出世之勢;壁岩以皴染間施的筆法運籌,空白見平整,峰峻顯倔巍,用筆用墨都恰到好處。峭壁上有數叢幽蘭和幾株箭竹,同根並蒂,相參而生,在碧空中迎風搖弋。雖然叢生於岩縫,但又不囿於岩壁;自有「竹勁蘭芳性自然」,「飄飄遠在碧雲端」那種不為俗屈的活力。蘭竹用焦墨揮毫,亂中求正,密中見疏,水墨斑斕,使其表現出欣欣向榮又獨傲蕭爽、清靜秀逸的風格。畫面提拔雲:「飲牛四長兄,其勁如竹,其清如蘭,其堅如石,行輩中無此人也。屢索予畫,未有應之。乾隆五年九秋過予寓齋,回檢家中舊幅奉贈。竹無干,蘭葉偏,石勢仄。恐不足當君子之意,他日當做好幅贖過耳」。以蘭竹的自然特性比擬人的秉性情操,字里行間,包含著對友人的深情。題跋以隸書和行書相參共用,飄然有致,不僅起到了補敘畫意和彌合畫面空白的作用,而且給人以精美的書法藝術享受。整幅畫面,較好地表現了畫家所作蘭竹的純美意趣,以及把握整體,揮灑成章的作風。鄭燮作過盆蘭籬竹,但他猶其嗜好描繪「亂如蓬」的山中野蘭。據說,他為此 曾自種蘭花數十盆,常在三春之後將其移植到野石山陰之處,使其來年發箭成長,因而得山中蘭「葉暖花酣氣候濃」的貞美實質。鄭燮愛賞竹,在題《竹》一文中,他寫道:「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蔭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均薄潔白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咚咚作小鼓聲。於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因為鄭燮畫竹是經過了從「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再傾注了畫家的主觀感受,藉助於筆墨,揮灑於紙的「畫中之竹。」所以,他的竹畫自然就比生活中的竹子更美,更具有藝術魅力。鄭燮曾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作蘭竹,並不排斥傳統技藝,相反,直接取法於石濤,並得益於徐渭、文與可等先輩的筆意。他認為,這種學習必須「略其跡」而「取其意」,有所取捨。
『貳』 求馮道《偶作》的意思!不要詩詞鑒賞!是譯文!
其實,我也查這首詩的翻譯好久了。我想知道的是這個不倒翁老頭兒的詩中到底葫蘆里賣什麼葯?你我與他事隔一千多年,他老人家道行那麼高,而且身逢亂世多磨難,能完全弄明白他老人家的心思,你覺得是吃飯那麼簡單么?
勉強翻譯一下吧,肯定沒有觸及到他老人家的高深莫測,但是拋磚引玉吧!
《偶作(五代·馮道)》
原文: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譯文:不要因為時局危險就心神愴然,當前的路程現狀往往是由過去的原因造成的。
原文:須知海岳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譯文:必須知道的是滄海山嶽終將歸屬於英明的君主,可是(若遇到風起雲涌的時代)中途的乾坤政權卻未必總是能陷落在遵守道德卻不懂變通的老實人手中(這種時代,乾坤交給老實人,對於乾坤和老實人而言都是一種墮入陷阱)。
(帥某按:這種時代是否卦的時代,不是泰卦的時代,所以他老人家或許早已看懂了,根本就不覺得這種時代政權非要在仁人君子手中,什麼人在歷史的長河中都可以有機會登上歷史舞台,只是形式和時間長短、以及產生的效果不同罷了;有泰卦就有否卦,哪有長泰不否的?也肯定不會長否不泰,而必將否極泰來。易經有雲:「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這老頭朝廷當大官,但也並非小人,生活還是簡朴的,不鋪張浪費,節儉費用,貼補人才,算是個大隱隱於朝的傢伙。可是隱不住,沒辦法,缺人,否卦年代總得有個在權力中心能伺機保留一絲正義之脈的人吧!我們評價一個人,只要他不做壞事,哪怕做了一點點好事,那就是好人。有普遍性就有特殊性;普遍性而言,否卦年代君子當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但歷史揀選他進入權力中心,他也能順勢而為,承擔起這個特殊性的任務來。那個時代,廝殺暴戾之氣橫飛,能那樣就不錯了。後來的正人君子罵他也沒罵錯,因為後面的時代需要罵他才能彰顯我們的時代多麼多麼正氣凜然充滿全宇宙者也,全是時代的需要罷了。不鋪張浪費的人,願意舉薦人才的人,壞不到哪裡去。)
原文: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譯文:道德哪有什麼時候曾離開過這個世界呢?車船哪有什麼地方不能通往交通樞紐呢?
原文: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譯文:但憑方寸之心沒有諸般的惡念,就算在豺狼虎豹環伺的叢林里也能安身立命——有所作為!
(帥某按:其實那個時代,離權力中心遠一些,對個人來講還更省心一些,還沒那麼多豺狼虎豹;當然,這老頭如果離開權力中心,不會像陶淵明那樣,肯定會繼續認真地開荒種地、教化鄉鄰……而不是這家那家的蹭酒蹭飯<詳見《五柳先生傳》>;就算是才高八斗,總得認真做實事才能有實際意義的;知識就是力量沒錯,可總得把力量用上才有實際意義,有力量不在實際中用,其意義也就是留下燦爛的詩詞文賦了——當然,能留下詩詞文賦也算是有點用處——但是小心——美文有小毒!再又當然,陶淵明比起那些沆瀣一氣者又要好的多。)
『叄』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學作品賞析。。。急用!!!謝謝親!!!
走過,面對過,經歷過,感悟過,就像乘著一列長途列車,是為了到達心中的彼岸,亦是為了欣賞這一路風景。 在平凡中成長,在奮斗中成長,亦是在欣賞中成長。多彩的生活,多姿的自然,多味的人生,無不需要我們用心去欣賞,去品味。 「對我來說,失敗甚至比成功更寶貴。」這的確有很深的用意。人人都渴望成功,喜歡順境,喜歡銀屏上甜甜的微笑,喜歡獎台上雀躍和歡呼,但很少有人重視失敗的價值。其實,失敗與成功一樣,都是巨大的財富。 大凡是成功者,沒有不經歷失敗的。愛迪生、開普勒、陳景潤,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背後都沉積著無數淚水與汗水,失敗是成功的階梯,是失敗成就了他們,是欣賞失敗成就了他們。 「聰明的人,最起碼是善於發現和學習他人長處的人。」以此作為智者的第一評定標準是十分確切的。有的人心胸狹隘,恃才傲物,不能中肯地看待他人,甚至容不得他人的優秀,這樣只會閉關自封,才源枯竭。其實,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吸收,不斷完善的過程,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現實要求我們學會欣賞他人,學習他人,博採眾長,自我完善。周郎自恃江東俊才,不能容納他人,最終郁憤而死;唐太宗知人任善,虛懷納諫,以人為鏡,終鑄貞觀偉業。欣賞他人,不會降低自己,反而會使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 「有了酸甜苦辣,生活才如此真實。」生活中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值得我們欣賞的。生活有很多種。有人苦求名利而不得,有人朝耕暮飲而悠然自得,有人頑強奮斗,積極進取,也有人一蹶不起,了了一生。如何對待生活?欣賞,不是膜拜,而是認識;不是高歌,而是感激。生活的酸甜苦辣,從不同角度培育著我們的心靈,我們應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形形色色,去擁抱生活的林林總總。 仔細欣賞,在欣賞中成長,讓失敗成為我們的鋪路石,讓他人化作我們的推進力,讓生活作我們的伊甸園 ..
『肆』 魯迅詩句的賞析,急用啊!
自題小像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無題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換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頭無處寫,月光如水照緇衣。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題《芥子園畫譜三集》贈許廣平十年攜手共危難,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圖畫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別諸弟三首》謀生無奈日賓士,有弟偏教各別離。
最是令人凄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還家未久又離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夾道萬株楊柳樹,望中都化斷腸花。從來一別又經年,萬里長風送客船。
我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悼楊銓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亥年殘秋偶作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發寒。
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阻郁達夫移居杭州
錢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隨波不可尋。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
墳壇冷落將軍岳,梅鶴凄涼處士林。
何似舉家游曠遠,風波浩盪足行吟。</b></b></b></b>
『伍』 簡單賞析晝偶作
1、原文
夏晝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2、簡單賞析
詩人寫閑逸的生活,寫幽靜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壓抑中追求的一種精神寄託。懷才遭謗,處境孤立,久貶不遷,而今是良馬羈於廄內,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對悠閑自在的生活十分嚮往。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是寫詩人夏日閑逸中的諧趣,若作深一層透視,我們就不難發現:官與黎民,僅咫尺之隔,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自己夏日的舒適安逸作為切入點,用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委婉地揭示了兩個階級的尖銳對立,可謂立意高深。其結句信手拈來,卻言外見意,蘊含著對世態炎涼的無限感憤,凝結著詩人關心民瘼的真情。曲終奏雅,韻味無窮。
『陸』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此句詩名是《偶成》還是《偶作》
詩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的詩名是:
《勸學詩 / 偶成》。
《勸學詩 / 偶成》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對照: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注釋:
池塘春草夢:這是一個典故,源於《南史·謝方明傳》,謝方明之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雲:「每有篇章,對惠連輒得佳話。」嘗於永嘉西堂四詩,競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
常雲:「此語神功,非吾語也。」「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詩句,後被贊譽為寫春意的千古名句,此處活用其典,意謂美好的青春年華將很快消逝,如同一場春夢。
秋聲:秋時西風作,草木凋零,多肅殺之聲。
作者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
(6)偶作賞析擴展閱讀
《勸學詩 / 偶成》賞析:
這是一首逸詩,具體寫作年代不詳,大約在紹興末年(1162)。日本盛傳此詩,我國大陸亦不脛而走,以為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備考。其主旨是勸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
該詩語言明白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夢未覺,階前梧桐忽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倍增勸勉的力量。
『柒』 哪位好心人來幫我賞析一下這首詩^^
薔薇詩
○Luzi
今夜感懷某身患絕症之網友,作此詩
陌上有薔薇,暮春自芳菲。
承天同雨露,與地共星暉。
偶作紅塵旅,還當綠野歸。
君若逢舊葉,莫問幾時微。
出自榕樹下網站.
【薔薇】 陌上有薔薇,暮春自芳菲。承天同雨露,與地共星暉。偶作紅塵旅,還當綠野歸。君若逢舊葉,莫問幾時微。 〖星伴/九星詩社 99-6-22〗
『捌』 紙鳶原文及翻譯賞析
摘要:詩借物喻人,諷刺非常辛辣。惜乎現實中又有「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之說,一些「紙鳶」栽下來,雖不在「青雲」,卻仍在「假稜嶒」、「自覺能」,這大概又是袁枚始料而未及的了。
紙鳶·袁枚
紙鳶風骨假稜嶒,躡慣青雲自覺能。
一日風停落泥滓,低飛還不及蒼蠅。
袁枚曾說:「詩無言外之意,便同嚼蠟。」(《隨園詩話》卷二)又說:「詠物詩無寄託,便是兒童猜謎」(同上)他喜歡、也善於在詠物詩中別寄寓義,如其《偶作》雲:「晴太溫和雨太涼,江南春事費商量。楊花不倚東風勢,怎好漫天獨自狂。」三四句可為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七十回中替薛寶釵寫的《柳絮詞》作注。這首《紙鳶》也是言內見物、言外見人之作,且與上詩有相通處。
與許多運用隱喻手法的詠物詩一樣,這首詩的「言外見人」的效果,也是通過抓住物與人的對應性特徵,藉助謂語把無生命的名詞變為有生命的主體,再輔之以一定的借喻手法來獲得的。紙鳶即風箏,古多以竹製,其架可稱「骨」,但稱「風骨」,又言「稜嶒」(瘦勁、剛硬、威嚴),其意即超出紙鳶骨之外。「躡」(踏)「自覺」這些動詞都是形容描寫人的,此作「紙鳶」的謂語,使「紙鳶」成了有生命的主體,詩的隱喻效果也更加明顯。「青雲」喻高位,此已為人所共知。紙鳶升天,須借風力,失去風的托送,它即落地沾泥,還不如蒼蠅,因為蒼蠅雖不能高飛,但其飛動尚憑己翅之力。
此詩下有自注說:「余前有《憎蠅》之作。」其《憎蠅》詩雲:「深秋丑扇尚紛紛,偶據高柯自道真。枵腹可曾餐墨水?惡聲偏欲擾詩人。神昏不附追風驥,暑退能留幾日身?辜負天教生羽翼,枉鑽窗紙費精神。」顯然,這里的蠅是指憑炙手可熱的背景獲取一定的地位的人,他們不學無術、天資愚鈍卻又要附庸風雅,干擾、指責真正有才華的人作詩做事。詩中預料這些人好景不長,必將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而失去其聲勢。而《紙鳶》詩中作者說掉地的紙鳶比蒼蠅都不如,可見其對紙鳶——紙鳶式人物尤為鄙視、厭惡。蒼蠅惹厭,但丑態顯然,且多少靠點自身能力;「紙鳶」則全仗他人始得高飛,然而還不自知,顯出一副高峻威嚴的樣子,這些人栽下來,將比蒼蠅入秋更慘。
詩借物喻人,諷刺非常辛辣。惜乎現實中又有「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之說,一些「紙鳶」栽下來,雖不在「青雲」,卻仍在「假稜嶒」、「自覺能」,這大概又是袁枚始料而未及的了。
『玖』 求陸游《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的詩歌賞析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戌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今譯: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裡,自己並不感到悲哀,
還想著替國家守衛邊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
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注釋:
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著。 ② 戍(shù)輪台:守衛邊疆(jiāng)。輪台,漢代西域地名,現在新疆輪台縣。這里泛指北方的邊防據點。 ③ 夜闌(lán):夜深。 ④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賞析:這是年近七旬的陸游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支撐著衰老的身體,躺在冰涼的被子里,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詩篇。
詩的前兩句直接寫出了詩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一「僵」一「孤」,凄涼之極,為什麼還「不自哀」呢?因為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為國戍輪台」,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後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因關心國事而形成戎馬征戰的夢幻,以夢的形式再現了「戍輪台」的志向,「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但是詩人一點也「不自哀」,報國殺敵之心卻更強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此,「鐵馬冰河」的夢境,使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拾』 蘇軾的詞《定風波.紅梅》的含義是
【年代】:宋 【作者】:蘇軾——《定風波·紅梅》 【內容】 好睡慵開莫厭遲。 自憐冰臉不時宜。 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餘孤瘦雪霜姿。 休把閑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 詩老不知梅格,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賞析】: 此詞是作者貶謫黃州期間,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一詩有感而作。這首詞緊扣紅梅既艷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獨特品格,抒發了自己達觀超脫的襟懷和不願隨波逐流的傲骨。全詞托物詠志,物我交融,渾然無跡,清曠靈雋,含蓄蘊籍,堪稱詠物詞中之佳作。 詞開篇便出以擬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饒有情致。「好睡慵開莫厭遲」,「慵開」指花,「好睡」擬人,「莫厭遲」,綰合花與人而情意宛轉。此句既生動傳神地刻畫出梅花的玉潔冰清、不流時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艱難處境,賦予紅梅以生命和情感。 「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餘孤瘦雪霜姿。」這三句是「詞眼」,繪形繪神,正面畫出紅梅的美姿豐神。「小紅桃杏色」,說她色如桃杏,鮮艷嬌麗,切紅梅的一個「紅」字。「孤瘦雪霜姿」,說她斗雪凌霜,歸結到梅花孤傲瘦勁的本性。「偶作」一詞上下關連,天生妙語。不說紅梅天生紅色,卻說美人因「自憐冰臉不時宜」,才「偶作」紅色以趨時風。但以下之意立轉,雖偶露紅妝,光采照人,卻仍保留雪霜之姿質,依然還她「冰臉」本色。形神兼備,尤貴於神,這才是真正的「梅格」! 過片三句續對紅梅作渲染,筆轉而意仍承。「休把閑心隨物態」,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暈沁瑤肌」,承「偶作小紅桃杏色」。「閑心」、「瑤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閑淡雅緻,不應隨世態而轉移;肌膚本是潔白如玉,何以酒暈生紅?「休把」二字一責,「何事」二字一詰,其辭若有憾焉,其意仍為紅梅作回護。「物態」,指桃杏嬌柔媚人的春態。紅梅本具雪霜之質,不隨俗作態媚人,雖呈紅色,形類桃杏,乃是如美人不勝酒力所致,未曾墮其孤潔之本性。石氏《紅梅》詩雲「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其意昭然。這里是詞體,故筆意婉轉,不象做詩那樣明白說出罷了。下面「詩老不知梅格」,補筆點明,一縱一收,回到本意。紅梅之所以不同於桃杏者,豈於青枝綠葉之有無哉!這正是東坡詠紅梅之慧眼獨具、匠心獨運處,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紅梅》詩的真諦所。 此詞著意刻繪的紅梅,與詞人另一首詞中「揀盡寒枝不肯棲」的縹緲孤鴻一樣,是蘇軾身處窮厄而不苟於世、潔身自守的人生態度的寫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絕塵俗、冰清玉潔的詞格。 此詞的突出特點是融狀物、抒情、議論於一爐,並通過意境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詞中紅梅的獨特風流標格,正是詞人超塵拔俗的人品的絕妙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