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石頭城的名句

石頭城的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3-14 12:24:00

A. 誰給我<<烏衣巷>>的和<<石頭城>>的感悟!!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第二首。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
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頭二句以此橋名、巷
名為對,實在是妙手天成。妙對更妙在不落痕跡地融入了詩人對世界
的感覺: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
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
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
稀疏,荒草沒徑了。妙處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妙處可以改變方向和方
式,甚至把原先的妙處變作新的妙處的背景。詩人一點靈感,借一隻
燕子閱盡世事滄桑。晉朝傅咸《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此,明
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後果至焉。」詩中正是抓住燕子
有辨認和復歸舊巢的本能,從有理中寫出無理,從無理中隱含深理。
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舊燕,不可能那麼長壽、也不可能代代相續地飛
回原地方。但詩可以凝縮時間,使不可能成為可能。它奇思獨具地以
一隻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
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雲散發出了
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由此寫成的詩句是千古名句,由此
寫出的燕子也是極有歷史深度的千古名燕。這就難怪如《江南通志》
所說,人們在烏衣巷上指認為王謝故居的廳堂匾額,題上「來燕」二
字了。

《石頭城》
【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翻譯:
群山圍繞著故都(金陵),四面群山還在,
長江的潮水拍打著空城,帶來絲絲寂寞的心情。
秦淮河上東邊升起的那輪明月啊,依然是舊時的明月,
漫漫長夜,冷冷的月光從高高低低的城垛照進城來。

石頭城在今南京市清涼山,原為楚國金陵邑,孫權重建改用此名。
它北臨長江,南瀕秦淮河,相傳諸葛亮觀看山頭形勢,嘆息「鍾山龍
盤,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這是劉禹錫七絕組詩《金陵五題》的
第一首,把劉禹錫稱為「詩豪」的白居易對之「掉首苦吟,嘆賞良
久」,稱贊「石頭題詩雲: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詞
矣」。劉禹錫將這些話錄入組詩引子,可見他自視此詩為得意之作。
金陵為六朝(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古都,當時殿閣富
麗、聲色繁盛,一班君臣不惜以亡國作代價來追歡逐笑。但自從隋朝
滅陳,唐高祖又把揚州都督府從金陵移到揚州後,這里就變成古城荒
草的世界,變成歷代詩人憑吊歷史滄桑的對象物。劉禹錫此詩,妙就
妙在它以淡遠的筆墨,寫石頭山、長江潮,寫故國空城受山圍潮打,
卻寂靜得沒有什麼帝都氣象的生命力反應。山圍得周遭嚴密,似乎還
可以令人聯想到當年虎踞龍盤的模樣;但是江潮的拍打和退回,見到
的只是空城,已經不知當年的燈火樓台、徹底歌舞的繁華為何物了。
詩歌由地寫到天,在地上失落了的,想從天上找到答案。秦淮河東面
那輪由古照到今的明月,想必領略過昔時那種醉生夢死的繁華的,但
它升起東方、待到夜深,也還只是清光飄零地從城垛(「女牆」)上
照進城來。詩人隨手拈來山、城、水、月等常見的意象,別具匠心組
合成「意象之城」,進行了城與人之間探究歷史奧秘的對話。意象之
間相互映照折射,形成了意象集成的效應,講述著一個沒有故事的故
事,一個關於歷史滄桑和城市盛衰的故事,一個具有宇宙意識的關於
常與變、瞬息與永恆的故事。這樣的詩人也就是哲性詩人、或詩性哲
人了。

B. 關於所有劉禹錫名句!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酬樂天詠志見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再游玄都觀》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賞牡丹》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

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繚亂碧羅天。--《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望洞庭》

忽然笑語半天上,無限遊人舉眼看。--《同樂天登棲靈寺塔》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竹枝詞》二首之一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西塞山懷古》

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無限似儂愁。--《竹枝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曲新翻楊柳枝。--《楊柳枝詞九首》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頭城》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浪淘沙》

C. 石的詩詞名句

唐·杜牧《題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璣碎,苔生紫翠重。
故關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珊瑚石》
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丑。
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
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
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
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
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貯吾酒。
峭絕高數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歪置其右。
窪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漸恐少年場,不容垂白叟。
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

宋·蘇軾《雪浪石》
余在中山得石,黑質白章,如蜀孫位字知微所畫。水有跳波濺沫之狀,因名之曰「雪浪石」。
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嶽爭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
削成山東二百郡,氣壓代北三家村。千峰石卷矗牙帳,崩崖鑿斷開土門。
揭城下作作飛石,一炮驚落天驕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工不見雷斧痕。離堆四面繞江水,坐無蜀士誰與倫。
老翁兒戲作飛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夢,故園山水聊心存。

明.於謙《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清·蒲松齡《題石》
遙望此石驚怪之,插青挺秀最離奇。
不知何處曾相見,澗壑群言似武夷。
南宋詩人陸游——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唐代詩人李賀——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鄭板橋——誰與荒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雲霄。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詩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青門飲 石寶寨

寶塔孤島,
明珠山耀,
拔岩附壁,
依山建造,
九層浮雕,
三層戴帽,
春潮翻作人潮。
尋古訪幽去,
情趣妙。
遊船如梭,
峽江環抱,
白雲拂塔,
佛光高照。
文史氛圍縈繞,
走馬觀花,
浮皮潦草,
靜佇縷思,
意遠境高,
夢幻裊空縹緲。
眉飛又色舞,
入雲霄 ,
塔頂逍遙。
先祖文明瑰寶,
後人承襲富饒。

遙望此石驚怪之,插青挺秀最離奇。不知何處曾相見,澗壑群言似武夷。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D. 《石頭城》中那一句是千古名句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E. 劉禹錫寫過哪些名句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3.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4.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5.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6.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7.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

8.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雜曲歌辭·浪淘沙》

9.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11.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1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13.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14.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15.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6.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17.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8.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19.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沾巾。——劉禹錫《憶江南 春去也》

20.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

F. 劉禹錫寫的名句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3.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4.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5.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6.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7.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

8.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雜曲歌辭·浪淘沙》

9.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11.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1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13.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14.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15.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6.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17.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8.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19.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沾巾。——劉禹錫《憶江南 春去也》

20.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

21.心如止水鑒常明,見盡人間萬物情。——劉禹錫《和僕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22.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劉禹錫《庭竹》

23.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劉禹錫《庭竹》

24.詩情茶助爽,葯力酒能宣。——劉禹錫《酬樂天閑卧見寄》

2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劉禹錫《陋室銘》

26.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G. 石頭城--劉禹錫以及 錦瑟--李商隱 高分跪求!!!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他是匈奴族後裔,七世祖劉亮隨魏孝文帝遷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劉禹錫出生在嘉興,19歲左右游學長安。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接著又登宏詞科。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開始踏上仕途。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書記,參與討伐徐州亂軍。十八年調任渭南縣主簿。次年任監察御史。貞元二十一年(當年八月改元永貞)一月,德宗死,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劉禹錫當時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與王叔文、王□、柳宗元同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稱為「二王劉柳」。革新只進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鎮的強烈反對。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九月,革新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同時貶為遠州司馬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元和九年十二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寫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得罪執政,被外放為連州刺史。後來又擔任過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寶歷二年冬,從和州奉召回洛陽。二十二年的貶謫生涯至此結束。大和元年,劉禹錫任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長安,就寫了《再游玄都觀絕句》,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以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從開成元年 (836)開始,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閑職。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詩歌創作 劉禹錫生前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則稱他為「詩豪」,推崇備至。他的詩歌,傳誦之作極多。劉禹錫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編其著述為「四十通」,又刪取四分之一為「集略」。這是最早的劉禹錫集和選本,今都不傳。《新唐書·藝文志》載《劉禹錫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遺佚,輯為《外集》10卷,但仍有遺漏。現存劉禹錫集古本主要有三種:①清代避暑山莊舊藏宋紹興八年(1138)董□刻本,題為《劉賓客文集》,屬小字本,今有徐鴻寶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據董本重刻,稱「浙本」。明清以來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屬於這個系統。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蘭館所藏宋刻本,題為《劉夢得文集》,屬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務印書館縮印本。③北京圖書館所藏宋刻殘本《劉夢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兩代的毛晉、惠棟、何焯、馮浩、黃丕烈等人曾對劉禹錫集作過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數是抄本,流傳不廣。現通行劉禹錫集版本:《四部叢刊》本《劉夢得文集》,《四部備要》本《劉賓客文集》,《叢書集成》本《劉賓客文集》。此外,尚有校點本《劉禹錫集》。 劉禹錫的生平事跡,見於新、舊《唐書》本傳,唐韋絢編《劉賓客嘉話錄》(一稱《劉公嘉話錄》),記錄了劉禹錫晚年有關創作、學問等方面的談話,頗具資料價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劉禹錫年譜》,對劉禹錫的生平和各種史料多有考訂。

這是一首詠石頭城的七言絕句。石頭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南京的江山形勝,素有「虎踞龍盤」之稱,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夢死,追歡逐樂,詩家稱之為「金粉六朝」。但由於荒淫誤國,這一個一個朝代皆滅亡得極快,「悲恨相續」。這「虎踞龍盤」的六朝豪華之都,也就荒涼下來了。劉禹錫於唐敬宗寶歷二年(826)罷歸洛陽,路過金陵,見昔日豪華勝地,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萬分,於是寫下了這首懷古詩篇。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山圍故國周遭在」,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說「山圍故國」。周遭,環繞的意思。這句說: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跡,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句意思是說:潮水拍打著「空城」,雖有巨響,卻顯得分外凄涼,便又寂寞地退去了。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

後兩句寫月照空城。「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所,這裏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舊時月」即是見證。然而曾幾何時,富貴風流,轉眼成空。如今只有那「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還」字,意味深長。但這首詩並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沈,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嘆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鑒今的現實意義的。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愴然。

詩人的好友白居易對這首詩曾嘆賞不已,當讀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時,不禁贊嘆道:「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詞矣。」可見其感動之深和評價之高。

李商隱《錦瑟》
原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賞析: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註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我以為,它確是不同於一般的詠物體,可也並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起聯兩句,從來的注家也多有誤會,以為據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雲雲。其實不然。「無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痴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麼多弦,這並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麼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藉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於「華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瑟具弦五十,音節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製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

(《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庄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庄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裡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麼關聯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託春心於杜鵑,也寫了佳人之託春心於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於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後,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於蚌,蚌在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於滄海之間,明珠浴於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我們讀唐人詩,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

那麼,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麼關聯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不是可以窺探的嗎?

對於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於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於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於言表。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這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後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藍田,山名,在今陝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玉溪此處,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玉溪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工力。

頸聯兩句所表現的,是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殊,而悵恨則一。詩人對於這一高潔的感情,是愛慕的、執著的,然而又是不敢褻瀆、哀思嘆惋的。

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話是說的「豈待回憶」,意思正在:那麼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兩句話表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詩之所以為詩者在於此,玉溪詩之所以為玉溪詩者,尤在於此。

玉溪一生經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結中懷,發為詩句,幽傷要眇,往復低徊,感染於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別詩中說:「瘐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則箏瑟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覺得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不能說是全出臆斷。
與杜牧合稱「小李杜」的晚唐詩人李商隱,一生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首《無題》詩,更是代代共誦,人人傳唱。
李商隱的《無題》詩確實堪稱一絕。所謂「無題」,是詩人別有寄託而又不願明說,就用「無題」名篇。此外,也有詩人仿照《詩經》的辦法,取詩的起首二字作為標題,而標題又不能概括全詩的主旨,這類詩仍屬於「無題」之類。
李商隱的詩集開篇第一首,題為《錦瑟》,人們也把它看作是無題的作品。由於它的詞藻華麗,情意纏綿,景象迷離,含義深邈,詩的中心究竟是什麼,一直存在爭論。相傳宋朝時,「江西詩派」的創始人黃庭堅讀了《錦瑟》也覺得不好理解,甚至找他的老師蘇東坡請教。可見一千多年來,這首詩成了文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原詩是這樣的: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的每一聯都是朦朧的。首聯兩句,聆錦瑟之繁弦,思年華之往事;音繁緒亂,惆悵難言。千重往事,九曲情腸,形成了詩的多層次朦朧的內蘊。
頷聯由莊周夢蝶,寫到杜宇化為鳥。莊周在虛渺的夢境中,忽而「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忽而又醒來,「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乎,蝴蝶之夢周歟?」這是朦朧的夢境。杜宇號望帝,死後化為杜鵑,每年暮春三月啼鳴求偶,口中流血,聲哀情苦。這里寫的是空靈虛幻的人魂化鳥。詩人寫夢迷,寫冤禽,所要表達的,仍然是朦朧的內心世界的悲戚與怨憤。
頸聯以「淚」、「暖」為詩眼,寫了明珠和良玉。月為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於滄海之間,明珠浴於淚波之中——形成了一個月、珠、淚三者難解的朦朧妙境。下一句寫的則是「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的朦朧景象。縱觀全聯,寫的是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異,而悵恨則一。朦朧的自然景象所體現出的,是朦朧的感情世界。
尾聯兩句更是多層次的、曲折的感情世界的剖析:如此情懷,今朝已化為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當初是何等地使人悵惘迷戀呵!
通讀全詩,我們便會發現:詩人托物傳情、一往情深所追求的對象,究竟是一位情人呢,還是某種令其神往、促其獻身的政治目標?詩中沒有明說,也未曾暗示。詩人把這最大的「一團模糊不清」交給了讀者。
總起來看,《錦瑟》不可能不是一首「自道平生之詩也」。
但許多人卻刻意求深,力圖發掘出這首詩的所謂「隱秘」。有的認為,李商隱「婚王氏,時年廿五,意其婦年正同,夫婦各廿五,適合古瑟弦之數。」有的認為,「錦瑟乃當時貴人愛姬之名。」 「或雲錦瑟,令狐楚之妾。」他們斷言《錦瑟》是悼念一個女人的作品。
然而,許多人都不同意這種索隱式的解釋。倒是蘇東坡對《錦瑟》一詩的解釋,既照顧了全詩中間兩聯四句與「錦瑟」的關系,又能概括五十年的飽和著復雜的思想感情。他說:「此出古今樂志,雲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如:「庄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托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
不過,作為表現一般的「適、怨、清、和」情致的四句詩,對於李商隱來說,又當有它特定的含義。所謂「庄生曉夢迷蝴蝶」,在「適」中又蘊含了「迷惘」的成分,這是「當時已惘然」這句詩所特限了的;所謂「藍田日暖玉生煙」,在「和」中又孕育著「可望而不可及」的短暫希望和最終破滅,這同樣是被「當時已惘然」所限制了的。
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李商隱這首《錦瑟》詩的中間兩聯四句中,似乎還存在「獺祭」的痕跡。唐宋人作詩每有先得佳句而後成篇的,這自然就增加了索解的困難。金代元好問對《錦瑟》早有論定: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他的見解,應當是頗有見地的。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博愛),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

生平
李商隱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47年)進士及第。曾任弘農尉、佐幕府、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早期,李商隱因文才而深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後李黨的王夢元愛其才將女兒嫁給他,他因此而遭到牛黨的排斥。從此,李商隱便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於各藩鎮幕僚當幕僚,鬱郁不得志,潦倒終身。晚唐唐詩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窮水盡的下滑趨勢,而李商隱又將唐詩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杜牧與他齊名。
家世
李商隱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經張采田考證,確認他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但是沒有官方的屬籍文件證明此事,因而可以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這種血緣關系已經相當遙遠了。李商隱數次在詩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不過,這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的現實的利益。

李商隱的家世,有記載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擔任過最高級的行政職位是美原縣令;曾祖李叔恆(一作叔洪),曾任安陽縣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錄事參軍;父親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隱出生的時候,李嗣任獲嘉縣(今河南獲嘉縣)令。

早年
在李商隱10歲前後,他的父親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親、弟妹們回到了河南故鄉,生活貧困,要靠親戚接濟。在家中李商隱是長子,因此也就同時背負上了撐持門戶的責任。後來,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時期曾「佣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

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實上,他也確實努力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成年後,李商隱曾利用為母親守孝的時間,將寄葬在各地的親屬靈柩遷葬到滎陽。陳貽焮認為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還由於從小孤貧,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經歷使他養成猶豫、敏感、清高的性格,這些特徵既大量地從他的詩文中流露出來,也表現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隱的啟蒙教育可能來自他的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則是他回到故鄉後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這位堂叔父曾上過太學,但沒有做過官,終身隱居。據李商隱回憶,這位叔父在經學、小學、古文、書法方面均有造詣,而且對李商隱非常器重。受他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大約在他16歲時,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贊賞。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隱求學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駢體文的專家,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不僅教授他駢體文的寫作技巧,而且還資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勵他與自己的子弟交遊。在令狐楚的幫助下,李商隱的駢體文寫作進步非常迅速,由此他獲得極大的信心,希望可以憑借這種能力展開他的仕途。在這一時期(太和四年,830)的《謝書》中,李商隱表達了對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躊躇滿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自蒙夜半傳書後,不羨王祥有佩刀。」

仕途
在唐代,缺乏門第背景的知識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發展,主要的入口有兩個:科舉和幕府。前者被認為是進入官場的資格,是官方對其行政能力的認可;後者是一些有勢力的官僚自己培養的政治團隊,如果表現出色,也往往可以通過這些官僚的舉薦成為朝廷正式的官員。中晚唐時期,很多官員都既考取科舉的資格,也有作為幕僚的經歷。

李商隱青年時期得到令狐楚的賞識,並有機會跟隨他學習「四六文」(駢體文),從而自然而然地成為令狐楚的幕僚。但也正是由於這一段經歷,使得他一生都被牽累在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

牛李黨爭源於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一次科舉考試。時任宰相的李吉甫對應試舉子牛僧孺、李宗閔進行打擊,因為他們在試卷中嚴厲地批評了他。由此,李吉甫與牛僧孺、李宗閔等人結怨,這筆恩怨後來被李吉甫的兒子李德裕繼承了下來。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領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領袖的「李黨」在數十年中互相攻訐,爭斗不休,成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

李商隱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屬於「牛黨」,在他的幫助下,李商隱步入政壇。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綯協助李商隱中了進士。在令狐楚去世後,李商隱成為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幕僚並受到其賞識,娶了他的女兒為妻。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成員。這樁婚姻使他被牛黨視為李黨中人。但李商隱本人可能原想置身於牛李黨爭之外,他的交往有牛有李,詩文中對兩方都有所肯定,也都有所批評。然而,在政治斗爭中想要保持中立,顯然只能是一廂情願。結果是李商隱兩邊不討好,令狐綯尤其厭惡他,認為他忘恩負義。在令狐綯官居高位後,李商隱曾多次嘗試補救,包括寫了一些詩給令狐綯(如《寄令狐郎中》),希望他顧念舊情,但令狐綯始終不理睬他。

在這種情況下,李商隱的仕途顯然無法順利,他曾於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兩入秘書省,但只是短期地擔任過低級官職。李商隱也在基層政府做過小官(開成四年-五年:弘農縣尉;大中二年-三年:盩厔尉),同樣短暫和坎坷。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些外派官員的幕下供職。事實上,無論是「牛黨」還是「李黨」得勢,李商隱從來沒有機會晉升。他的政治生涯結束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6),其時他追隨鹽鐵轉運使柳仲郢,擔任鹽鐵推官,當柳被調任兵部尚書時,他也隨即失去工作。在回到家鄉後不久即病故。

其晚年的喪偶和官場失意時他篤信起佛教。

社交
有人根據李商隱部分詩作的風格,推想他性格內向(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編·第十一章)。這種猜測多少有些武斷。如果從李商隱的另外一些活潑幽默的作品來看,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現存的資料(主要是他本人的詩歌和文章)表明李商隱的社交范圍廣泛,他是一個樂於交往而且頗受歡迎的人。

李商隱交往圈裡的人物分為四類:

與仕途生計有關的人物。包括令狐楚、令狐綯、崔戎、王茂元、李執方、盧弘止、鄭亞、柳仲郢、李回、杜悰、蕭浣、楊虞卿、楊嗣復、周墀、姚合、孫簡等人。 互相酬和詩友。包括杜牧、溫庭筠、白居易等人。
政見或信仰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劉蕡、永道士、崔珏、李郢等人。
禮節性的交遊或親戚之間的來往。包括令狐緒、韓瞻以及他在各個階段的同事。

與令狐楚的交往
在父親去世後,幼年的李商隱陪同母親回到河南故鄉,這里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而且相當艱苦的環境,沒有家庭或家族的影響力幫助他在成長過程中自然進入一個社交圈。李商隱憑借才華、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關系網路。早在十六歲,他就開始與當地的一些知識分子交往,將自己的作品散發給他們閱讀,獲得了一定的名氣——也許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認識令狐楚是李商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後來的生活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令狐楚幫助李商隱進入士大夫的社會階層,同時也使他捲入了黨爭的旋渦。從829年(文宗太和三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837(文宗開成二年)令狐楚去世,他們一直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系。李商隱以謙卑誠懇的態度贏得了令狐楚的信任,有一件事可以表現這種信任的程度:令狐楚在病危之際召喚李商隱來到身邊,要求他代為撰寫遺表——這並非普通的遺書,而是要上呈給皇帝的政治遺言。令狐楚本人就是這種文體的高手,而他寧願讓李商隱幫助完成自己一生的總結。另一方面,他們兩人之間又有非常微妙的距離感。李商隱在一些場合稱呼令狐楚為「四丈」,顯得相當親近,但他從不會放鬆到忘記時時表達感激之情的地步。當然,與其說李商隱謹小慎微地保持了距離,倒不如說令狐楚的態度給定了雙方交往的界限。

在與令狐楚交往的過程中,李商隱學會了如何與既有身份又欣賞自己才華的人融洽相處。這樣的人對他而言具有多重身份:伯樂、老師、長輩、上司、贊助者……簡言之,他們會對其個人仕途和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愛情

李商隱畫像李商隱的愛情生活,被許多研究者關注,部分原因在於李商隱以《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緻婉轉的感情,容易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

關於李商隱的愛情,猜測的部分遠遠多於有實際證據的,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此津津樂道,甚至象閱讀偵探小說一樣揣摩分析他的詩文,希冀發現切實的憑據。下面這些女子被認為是與李商隱有過感

H. 劉禹錫<石頭城>運用了那些意向

金陵,六朝均建都於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後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成為關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若論寫得早又寫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劉禹錫的《金陵五題》。《石頭城》就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於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圍繞著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圍繞著它。這里,曾經是戰國時代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改名為石頭城,並在此修築宮殿。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著城郭,彷彿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著寒心的嘆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對著這冷落荒涼的景象,詩人不禁要問:為何一點痕跡不曾留下?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只見那當年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牆」)後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月標「舊時」,也就是「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秦淮河曾經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曾經是徹夜笙歌、春風吹送、歡樂無時或已的地方,「舊時月」是它的見證。然而繁華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涼了。末句的「還」字,意味著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李白《蘇台覽古》有句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謂蘇台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處在「只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並無「只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調,也無對懷古內容的明點。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而詩境更渾厚、深遠。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寄託詩人昔日繁華無處尋覓的感慨,江城濤聲依舊在,繁華世事不復再。詩人懷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鑒。
白居易讀了《石頭城》一詩,贊美道:「我知後之詩人無復措詞矣。」後來有些金陵懷古詩詞受它的影響,化用它的意境詞語,恰也成為名篇。如元薩都剌的《念奴嬌》中「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彥的《西河》詞,更是以通篇化用《石頭城》、《烏衣巷》詩意為能事了。

I. 《石頭城》這首古詩的題目該如何理解展開詩句又該如何講解

(轉)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山圍故國周遭在」,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說「山圍故國」。周遭,環繞的意思。這句說: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跡,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句意思是說:潮水拍打著「空城」,雖有巨響,卻顯得分外凄涼,便又寂寞地退去了。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
後兩句寫月照空城。「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所,這裏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舊時月」即是見證。然而曾幾何時,富貴風流,轉眼成空。如今只有那「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還」字,意味深長。但這首詩並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沈,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嘆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鑒今的現實意義的。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愴然。
詩人的好友白居易對這首詩曾嘆賞不已,當讀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時,不禁贊嘆道:「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詞矣。」可見其感動之深和評價之高。

J. 寫石頭的詩詞名句

望夫石 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題自畫石 曹雪芹
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有志歸完璞,無才去補天。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

雙石 白居易
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丑。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貯吾酒。峭絕高數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窪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漸恐少年場,不容垂白叟。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太湖石 白居易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在。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錄自《河嶽英靈集》 王昌齡
蒼荻寒滄江,石頭岸邊飲。天仗森森練雪凝,身騎鐵驄自臂鷹。漁父詞/漁父 惠洪不怕石頭行路滑。歸來那愛駒兒踏。言下百骸俱撥撒。無剩法。靈然晝夜光通達。古寺天寒還惡發。夜將木佛齊燒殺。炙背橫眠真快活。憨抹撻。從教院主無須發

漁家傲 辛棄疾
道德文章傳幾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自是君家門戶事。當此際。鬼山正抱西江水。三萬六千排日醉。鬢毛只恁青青地。江里石頭爭獻瑞。分明是。中間有個長生字。

玉樓春 辛棄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時對香爐峰一笑。偶然重傍玉溪東,不是白頭誰覺老。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頭光了了。看來持獻可無言,長似慈悲顏色好。

旅次石頭岸 張祜
行行石頭岸,身事兩相違。舊國日邊遠,故人江上稀。水聲寒不盡,山色暮相依。惆悵未成語,數行鴉又飛。

過石頭城 張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唯是歲華流盡處,石頭城下水千痕。

陳宮怨二首 許渾
風暖江城白日遲,昔人遺事後人悲。草生宮闕國無主,玉樹後庭花為誰。地雄山險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頭。玉樹後庭花一曲,與君同上景陽樓。送朱可久歸越中 賈島石頭城下泊,北固暝鍾初。汀鷺潮沖起,船窗月過虛。吳山侵越眾,隋柳入唐疏。日欲躬調膳,辟來何府書。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