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名句賞析300字

名句賞析300字

發布時間: 2021-03-14 09:54:52

A. 名人名言及分析

1.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伏爾泰
2.公共的利益,人類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變為可貴,只有開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難所需要的熱忱。 ——佚名
3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於希望。——普里尼
4.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 ——愛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一生,那麼就應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造你和人類的快樂。 ——佚名
6.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羅曼•羅蘭
7.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徵服不了的東西。 ——塞內加
8.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鬣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 ——恰普曼
9.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
10.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11.堅強的信念能贏得強者的心,並使他們變得更堅強。 ——白哲特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佚名
13.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朱熹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15.意志目標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蘊藏。 ——武者小路實篤
16.意志若是屈從,不論程度如何,它都幫助了暴力。 ——但丁
17.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會有能耐、機靈和知識。——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佚名
19.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 ——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 ——王守仁
[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馬克思
[2]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愛因斯坦
[3]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高爾基
[4]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伏爾泰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6]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

B. 誰有句子賞析300字左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於情中有思。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被稱為「千古奇偶」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對偶;這一句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畫面生動,情感濃郁,寓意深刻,發人深省,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C. 關於人生態度名言賞析300字左右更好有事例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關於教育的名言 http://mingyan.chazidian.com/mingyan-jiaoyu/
——陶行知

D. 一句名人名言加300字個人賞析

幸福的人善於忘記自己給過別人什麼,卻永遠記得別人給過自己什麼。賞析回:感恩是生活中的答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的處理。這時,是一味的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到了再爬起來?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人憂天,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感恩,使我們在失敗中看到差距,在不幸時看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有這么一個故事:一位美國職員每天下班路過一個路口時都會把一美元交給一個老乞丐,這樣持續了很久。有一天,老乞丐伸出手來時,職員並沒有把一美元交給他。老乞丐很是奇怪,問為什麼。職員說:「我原本孤身一人,自己吃飽全家不餓。可我現在有了妻子,以後還會有孩子,花費太大,我沒有能力每天在給你一美元了。」老乞丐勃然大怒:「你怎麼可以把我的錢給你的老婆和孩子呢?真是豈有此理!」物質永遠追求不完,人因為擁有情感才成為人的。時時抱著一顆感恩的心,人便會容易滿足,生活便多了幾分恬淡,少了幾分躁動。感恩讓我們變得充實和快樂,享受溫暖;感恩,讓人明白愛,然後去愛,最後得到愛。

E. 老子名句賞析,300字左右

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先驅。姓李,名耳,謚號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所著《道德經》五千言是簡括而有韻的理論文。主張絕聖棄智,忘情寡慾,無為而治。政治思想是「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烏托邦。他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有對立的矛盾面,而且會互相轉化「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樸素的辯證觀點。他也認識到「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因而痛斥殘酷的剝削者;更認識到人們在英勇斗爭中的力量和犧牲精神,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2),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恆也。(《第二章》)

【注釋】(1)盈:充實

【解讀】

人們都認為「美好的事物」才美好,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惡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和聲互相協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

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解讀】

不推崇賢人智士的社會地位,讓百姓不會生起紛爭;不宣揚那些珍稀的財物為寶貴,讓百姓不會生起偷盜之心;不強調那些可以激發起人們慾望的事物,讓百姓的內心不會混亂。

所以,有智慧的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讓人們的內心虛無恬淡,而充實他們的腹中實力;減弱人們各自過多的打算,而提高他們的筋骨強度;使百姓保持較少的謀慮與慾望,使那些足智多謀的人不敢亂做。真心實意去行事,而不用華麗的表面文章去迷惑百姓,這樣就沒有治理不好的道理。

這種無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的主要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是落後的,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曾經產生過重要的作用。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處眾人之所惡(1),故幾於道。(《第八章》)

【注釋】(1)所惡(wù):所厭惡的地方。

【解讀】

最高明的智者,就象水一樣。水具有種種美德它滋潤萬物有利於它們生成而又不和萬物相爭保持平衡,總是處於人們所不喜愛的較低位置,所以它的完美接近於天地的精神。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1)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

【注釋】(1)強行:堅持力行不退縮。

【解讀】

能夠認識別人的人是聰明人,能知道自己真實需要的人是明白人。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具備能力的人;能夠戰勝私心的人,是自強不息的人。內心懂得滿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行動永不退縮的人,是胸懷遠志的人。不脫離客觀條件的人,是能長久的人;面對生死不忘大道的人,是不死的人。

知道別人的肚腸固然重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更為重要;提高自身的力量固然重要,無私地協調大局更為重要。有了知足常樂作為基礎,還需要有對大道的長遠追求;不違背現實作無端妄想,面對考驗時卻決不懷疑大道。如此,才能真正與大道相合,這才是真正的長生不老。

5、將欲拾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去之,必故與之。將欲奪之,必故予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

【解讀】

要想收縮它,必須故意擴張它。要想削弱它,必須故意增強它。要想除掉它,必須故意交好它。要想奪取它,必須故意給予它。這叫做微妙的謀略。因此柔會勝剛,弱會勝強。魚不能離開深淵的水,治國者不可強大權勢來顯耀威嚇廣大人民。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

【解讀】

知道滿足就不會招致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7、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解讀】

最高境界的成就,看起來似乎很多缺陷,其實在悄悄地發揮功用,沒有長遠弊病;最高境界的盈滿,看起來似乎空無一物,其實在默默地發揮作用,永遠無窮無盡。最高境界的正直,看起來似乎屈從邪惡;最高境界的靈巧,看起來似乎笨手笨腳;最高境界的辯駁,看起來似乎理屈詞窮。靜默才能剋制浮躁,冷淡才能剋制喧囂,自己內心能清靜,才能無形地整治社會。

8、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第四十九章》)

【解讀】

聖人沒有自己永恆不變的思想,而是把百姓的思想作為自己的思想。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對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對待他,結果就會使他也變得善良。誠實的人,我相信他,不誠實的人,我也相信他,結果就會使他也變得誠實。

老子在這里告訴我們要多為他人著想,要以真誠之心待人,這樣可以感化他人,引導他人向善,這也是一種美德。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聖》)

【解讀】

大智大慧的人,不會隨便妄語;妄語的人,則是因為缺乏智慧。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

【解讀】

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1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虆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六十四章》)

【解讀】

合抱的大樹由嫩芽長成,九層的高台由土塊疊成,千里的旅程從腳下開始。

12、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解讀】

自然的范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並不漏失。

1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七十四章》)

【解讀】

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用死來嚇唬他們呢?

這一章講老子的政治主張。他以為當時統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濫殺百姓,壓制民眾,其結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會畏懼死亡。

14、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第七十七章》)

【解讀】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種朦朧的、模糊的平等與均衡思想。這是他的社會思想。他以「天之道」來與「人之道」作對比,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態平衡的現象歸之於「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他要求人類社會也應當改變「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

15、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

【解讀】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

16、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

【解讀】

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這是老子理想中的「國家」的一幅美好藍圖,也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農村歡樂圖。老子用理想的筆墨,著力描繪了「小國寡民」的農村社會生活情景,表達了他的社會政治理想。這個「國家」很小,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村莊,沒有欺騙和狡詐的惡行,民風淳樸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們用結繩的方式記事,不會攻心鬥智,也就沒有必要冒著生命危險遠徒謀生。老子的這種設想,當然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一章》)

【解讀】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F. 有關學習的名人名言要有300字賞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天道酬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

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麼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 名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卜·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游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約·貝勒斯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於提問。 ——普列漢諾夫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韓愈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華羅庚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達·芬奇(義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真心英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雨果

G. 一句名言及感受感悟300字

名言:生活需要真誠,幸運總是青睞那些對別人懷有真摯愛心的人。

感悟:有的人,為了錢不惜犧牲人格,犧牲真摯的友情,甜蜜的愛情,溫馨的親情,在他們眼裡金錢高於一世,金錢就是上帝。試問一上,如果失去了親情、友情、人活著還有意義嗎?你就不覺得孤單嗎?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金錢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事情,僻如:當你遇到難題時,可以找你的親人、愛人或是朋友,向他們傾訴,讓他們幫你出謀劃策。當然你可以反駁說,有錢照樣能夠解決問題!是無可否認你的觀點,但你敢保證金錢就能換得到最誠意的「點子」嗎,金錢不會出賣你嗎?你不能!事實是無法否認!助人者恆助之。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對待你。《菜根譚》中講:「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泄世一極樂法。」

H. 好段摘抄20句300字以上,加賞析!

1:《生活》當歡笑淡成沉默,當信心變成失落,我走近夢想的腳步,是否依舊堅定執著;當笑顏流失在心的沙漠,當霜雪冰封了親情承諾,我無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綠鮮活。有誰不渴望收獲,有誰沒有過苦澀,有誰不希望生命的枝頭掛滿豐碩,有誰願意讓希望變成夢中的花朵。現實和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暗淡與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甩掉世俗的羈絆,沒誰願意,讓一生在碌碌無為中度過。整理你的行裝,不同的起點,可以達到同樣輝煌的終點。人生沒有對錯,成功永遠屬於奮斗者。
2、《我喜歡出發》:我喜歡出發,只為到達的地方都屬於昨天,哪怕那山再清,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留戀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
3、《嫁給幸福》有一個未來的目標,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甘願做烈焰的俘虜,擺動著的是你不停的腳步,飛旋著的是你不停的流蘇。美麗,在一往情深的日子裡,有誰說得清,什麼是甜,什麼是苦。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反顧。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
4、《熱愛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就勇敢的吐露真誠。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5、《剪不斷的情愫》:原想這一次的遠游,就能忘記,你秀美的雙眸;就能剪斷,絲絲縷縷的情愫;和秋風,也吹不落的憂愁;誰曾想,到頭來;山河依舊,愛也依舊;你的身影,剛在身後,又到前頭。

I. 求名人名言的賞析200-300字左右!急~~~~~~~~

莊子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賞析---------第一種人正是認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時行樂,豈不枉來人生一遭?他們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夢中」的態度,把時間都在嬉戲中度過,像寄生蟲一般。而第二種人深深懂得「盛年不在來,一日難再晨」,於是痛感「時不待我」,整天埋頭於工作和學習中,使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實,都在發光發熱,這也正體現了愛迪生的一句話:「人生太短,要乾的事情太多,我要爭分奪秒」。 當然時間也會公正的給這兩種以不同的結果:第一種,終日碌碌無為,落得兩手空空,只留下無窮的悔恨;第二種,艱辛的勞作換來的是累累碩果,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國家作出巨大的貢獻,社會肯定另外他們的人生價值,他們也回以此自豪。 至此,誰又能說時間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呢?珍惜時間會讓你做時間的主人;珍惜時間會讓你的人生變得絢麗多彩。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
惠則足以使人。——孔子
賞析;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先學會尊重別人。對別人以謙恭之禮,舉止淳化、得體。在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倡導人權平等以及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是尤為值得我們借鑒的寶貴財富。 名人名言: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
——列寧
見解:愛國是一個公民起碼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儒家傳統文化里強調「捨生取義」,其意義就是為了國家利益,捍衛國家主權,不惜犧牲個人生命。愛國一定程度上是保證人的生存自由權利的需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愛國的內涵與以往有了質的變化。封建時代執政者強調人們愛國,但本質是維護皇權,人民生活在國中,但國不屬於人民。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樣,公民愛國,實際上就是愛自己的政權,捍衛自己的根本利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