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臨江仙送王叔濟賞析

臨江仙送王叔濟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3-13 19:43:33

⑴ 臨江仙 贈丁玲 賞析字!

漫卷
是隨意吹卷,在夕陽西下的城牆上來回擺動著的紅旗在太陽的余暉下被風隨意地吹卷著,這難道不是一副優美的畫面嗎?飄

漫卷
表達出一種動感讓人可以產生動態的聯想,另外,紅旗

落日,感覺紅旗是主動的,並不是被動的,隱喻革命事業是充滿希望的,而西風隱喻反動勢力隨意圍剿我們並不能把我們怎樣,雖然我們只是一座孤城,所以通過這兩個動詞即真切地描述了當時的一個具象的瞬間,又隱含了革命所處的外部環境,同時反映出了革命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因此體現出了一種意境美。文
字既是描述出丁玲的氣質,文靜或者文氣,又隱喻了她的職業是作家,以文章為革命的武器,所以文這個詞是雙關的手法。

⑵ 臨江仙上下闕賞析分析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作者: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注釋
⑴淘盡:盪滌一空。
⑵漁樵:漁翁和樵夫。
⑶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於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盪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憑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恆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彷彿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彷彿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於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
滾滾長江,洶涌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雲滅,不見蹤影。只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在這凝固地歷史畫面上,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江渚就是江灣,是風平浪靜的休閑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濁酒」似乎顯現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麼。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濁酒」,意境高遠而淡泊。襯托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長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漸漸沒了火氣。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彷彿也凝固了。「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復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蘇東坡也寫過「赤壁懷古」,用的是《念奴嬌》詞牌,起首就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楊慎並非有意給三國的故事寫開場白,可是說到無情歷史和千古英雄的時候竟然產生不謀而合的感觸。即使明代的楊慎受到宋代蘇軾的影響,那也一定是懷著深深的同感,不僅限於字句修辭的模仿。
楊慎之所以能夠以這樣高遠而深邃的眼光看待歷史,產生出這樣令人觸痛的感慨,寫下這樣氣度宏闊的詞篇,跟他的個人身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明代文人中,楊慎的才氣學識與悲劇命運都是令人稱奇的。他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家境優越,他24歲就中了狀元,春風得意,成了眾口一詞贊美與羨慕的蜀中才子。然後為官十年,只是因為多說了幾句話,觸犯了「龍顏」,讓皇帝不高興,楊狀元和他的眾多位同事在宮門外被剝掉褲子和尊嚴,狠狠地打了一頓屁股,然後謫戍邊關,在當時邊遠而落後的雲南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35年。
江山永恆,人生短暫。楊慎愈老愈深悟這一點。
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數百載之下,猶自慷慨激昂。淡語深刻,絕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達到,但又非要憑借舉重若輕,漫不經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這或許就是所謂「技進乎藝,藝進乎道」的境界。
楊慎不是生來命運多舛,而是曾經那樣春風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富貴家學,生而擁有;功名愛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轉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想回到從前平靜的生活,再想回到美麗的故鄉,已經不可能。
天賦的才華加之別樣的人生經歷,使得他擁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詞更加體現出淡語深刻,舉重若輕的渾然大氣。
歷史固然是一面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那面鏡子只是形同虛設,最多也只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為楊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就不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屈從、阿附權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
無論過去,當下,還是以後,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質不一定要自己經歷痛徹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難,借鑒別人的人生感悟有時候也會使人們豁然開朗。
當然要建功立業,當然要展現英雄氣概,當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恆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煉。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歷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可是人們卻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事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付。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
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徵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哀、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於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託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⑶ 臨江仙 元好問的賞析

由詞題可知,這首詞記載的是作者與李輔之兩次暢游大明湖。據遺山《濟南行記》記載,乙未年秋約七月,「以故人李君鋪之之故」而至濟南。第二年丙申(1236)三、四月間,又與李輔之在濟南歡聚。金濟南府即宋齊州(今山東濟南),據《金史。地理志》記錄,濟源縣在金河東南路孟州,今屬河南。那麼,李輔之又是何許人?李輔之名天翼,固安(今河北)人,曾任濟南漕司從書。

這是一首寫景寄情之作。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既表達了與友人團聚的歡樂,又寫出與之天各一方的離別的愁悵。詞的上片盡寫初秋的大明湖。正值「秋荷方盛,紅綠如綉,令人渺然有吳兒州渚之想」。「荷葉荷花」一綠一紅,以鮮明的色調突出新秋大明湖的美景,而「紅妝」、「翠蓋」則呼應開篇的「荷花」、「荷葉」。不禁讓人聯想起李清照的「綠肥紅瘦。」作者反復提及景緻之美,可見對上次游湖仍記憶猶新。

在紅綠掩映之間。湖上泛舟之人,真是十分愜意。盡寫美景是為了烘託人物。詞中的風流人物是指作者本人與友人李輔之。統看上片,可見作者沉浸在對昔日的美好回憶之中。如畫的江山,風流的人物,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欣喜歡暢。

詞的下片,在表達效果上與上片迥然不同。下片與上片所寫不同時、不同地。道出了與友人分別三年的思念。「千里故人千里月」寫兩人的分離。本詞的寫作時間大約在戊戌年,此時正值元遺山准備攜家由濟源回太原,與濟南相隔甚遠,故曰:「千里」,「三年」寫出與友人分離的確切時間。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消愁,作者也無一例外。「一尊白酒寄離愁」,來表達對輔之的離愁別念。而僅以此舉還不夠。作者又借流水寄言,寄淚。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達到思想的共鳴,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江城子。別徐州》中「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而全詞以情作結,感情流露自然,純真。

全詞筆調清新,以寫景入手,導入感情的抒發,以景寫人,因景抒懷。一揚一抑,情感變化起伏迭宕,其景其情,均秉筆直書,無一假借。而結尾把二人的深厚友情推到了極點。內容與形式統一,可謂「得其所哉」。

⑷ 徐昌圖的《臨江仙》賞析

「回頭煙柳來重重」一句重自重二字,將身去而意留的情景作了生動的、多層次的體現。上船西行,卻頻頻回頭東望:始而「回頭」,見送行者已隔一「重」「煙柳」,繼續「回頭」,則「煙柳」由一「重」而再「重」、三「重」、四「重」、五「重」,乃至無數「重」,送行者的身影,也就逐漸模糊,終於望而不見了。從行者方面說,情景如此;又何嘗不然。「煙柳」乃常見之詞,一旦用作「回頭」的賓語,又用「漸重重」修飾,便場景迭現,意象紛呈,人物栩栩欲活,其惜別之情與飄蓬之恨,亦隨之躍然紙上,動人心魄。頭等者既為重重煙柳所遮,「回頭」已屬徒然,這才沿著「西去」的方向朝前看。

二句所寫,都是想像中可能出現的情景,作為對問語的回答。船在水上行進,現在還未起風···為了麻醉自己,只管喝酒。兩句妙在不寫情而寫景,寓情於景中。

⑸ 臨江仙的賞析

臨江仙

晁補之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葯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創作背景◎

晁補之從小就擅長寫文章,頗有經世濟民的抱負與才幹。但是,因受牽連於新舊黨爭,後來以「修神宗實錄失實」的罪民「降通判應天府毫州,又貶處信二州酒稅」。這首《臨江仙》就是在那時寫成的,表現出一種謫居異鄉的苦悶,一種出世入世的思想斗爭。

◎賞析◎

詞的上片寫自己清苦的生活,以一種表面上淡泊的意境,表露了自己 徨苦悶的心情。他說自己謫宦江城,困窘無依,只能與殘僧野寺相依存。這當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唯其誇張,才愈發流露出一種委屈孤憤的情緒。下面三句所描繪的似乎是十分恬淡超脫的隱士生活:在松林搗葯,向竹叢漫步,水源已盡而足猶未駐,去濤四起仍茫然遠眺,便分明凸現出了一個胸積沉鬱者的形象。「水窮」兩句用得最妙,作者化用了王維《終南別業》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兩句。這不僅是格律的需要,而且也是內容的需要。王維是真心退隱,因而寓居終南山陲,每當興至,便信步於山林深處,直走到山溪源頭,便席地而坐,仰觀飄然的雲濤自山坳騰起,這是何等的恬靜淡泊!窮水源,看雲起都出於有意無意之間,摩詰是心景合一的。晁補之則不然,他是憤郁難抑、百無聊賴才向林間漫步散心的,山溪已盡而足猶未止;他是心事重重的,懷歸思遠才悶坐崖頭,晚雲四起而仍在茫然遠視。水自窮,雲自起,詞人的心思全不在這里。詞序一改而意境全非。——晁補之是身在景中而心存景外啊!

詞的下片更躍進一層,作者借一隻夜鳥的悲啼,傾訴自己縈懷難解的謫居之怨,思鄉之苦,構思之巧,令人拍案叫絕。「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既用啼聲打破了上片結句創造的看似寧靜的氛圍,揭示出詞人內心的不寧靜,又使詞意宕開一步,引出下文披露的懷歸之情。「醉耳」二字用得極好。古來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都喜歡聲稱「但願長醉不願醒」,可實際上他們正是十分清醒地承受著痛苦的折磨。果真是「醉耳」,又怎能被幽禽的悲啼所震動!接下去三句明裡寫鳥鳴,暗裡寫心聲,層層深入。「月斜西院愈聲悲」,一個「愈」字,說明幽禽的悲鳴一直縈繞耳邊,隨著時光的推移,愈來愈使心靈受到強烈震顫。走出世歸隱與世無爭的道路嗎?青山雖然無限美好,放浪山林的生活雖能使自己暫離仕途的煩惱,但終非自己的夙願,詞人豈甘這樣默默地度過餘生?「不如歸」,這布穀的哀呼,不正是詞人的心聲嗎?鳥猶思歸,何況逐臣!

整首詞都表露出了作者苦悶、憤懣的心聲。

⑹ 蘇軾《臨江仙》的賞析

賞析:上片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片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

下片「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作者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

全文內容: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白話翻譯:

夜裡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歸來時好像已經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聲如雷,反復叫門也不應。只好拄杖佇立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餘生。

(6)臨江仙送王叔濟賞析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里築屋名雪堂。

對於經受了一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餘生,內心是忿懣而痛苦的。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九月。

⑺ 求納蘭《臨江仙》翻譯及賞析

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 , 層冰①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 , 愛他明月好 , 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 , 轉教人憶春山②。湔裙③夢斷續應難 , 西風多少恨 , 吹不散眉彎。
【注釋】
①層冰 :厚厚之冰。
②春山 :春日之山 。又, 春山山色如黛, 故借喻女子之眉毛, 或代指女子。這里指代亡妻。
③湔 (jian) (四聲)裙 : 即濺裙。見《淡黃柳·詠柳》注⑦。此謂亡妻已逝, 即使夢里相見, 可慰相思, 但好夢易斷, 斷夢難續。
【講解】
本首與下一首《臨江仙》所詠之柳都是 " 寒 " 柳, 與前幾篇又有不同。本篇則是借詠柳而抒傷悼之幽情的。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雲 :" 言中有物, 幾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詞亦以此篇為壓卷。" 評價甚高。毛澤東對本首詞作了" 悼亡 " 二字的批語 ( 見《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 ), 點明了本篇寫作之旨。 ( 趙秀亭又對此旨作了闡釋, 見 " 輯評七 ") 這二首皆生動地表達了作者深情思念, 不勝悲愴, 纏綿低徊的凄苦之情。
【輯評】
一、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 容若《飲水詞》,在國初亦推作手, 較《東白堂詞》 ( 佟世南撰 ) 似更閑雅。然意境不深厚, 措詞亦淺顯。余所賞者, 惟《臨江仙·寒柳》第一闋, 及《天仙子·祿水亭秋夜》、《酒泉子》 ( 謝卻茶蘼 ) 一篇, 三篇耳, 余俱平衍。又《菩薩蠻》雲 :『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 亦凄惋, 亦閑麗, 頗似飛卿語, 惜通篇不稱。又《太常引》雲 : 『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 亦頗凄警, 然意境已落第二乘。"(1986 年中華書局《詞話叢編》第 4 冊 )
二、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 容若《飲水詞, 才力不足。合者得五代人凄惋之意。余最愛其《臨江仙·寒柳》雲 :『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關。' 言中有物, 幾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詞亦以此篇為壓卷。"(1986 年中華書局《詞話叢編》第 4 冊 )
三、《詞則大雅集》: 纏綿沉著, 似此真可伯仲小山, 頡頏永叔。 ( 轉引自張草紉《納蘭詞箋注》, 1996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
四、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 :" 清代詞論家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 : 『余最愛《臨江仙》 " 疏疏一樹五更寒 , 愛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關 " 。言之有物, 幾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詞亦以此篇為壓卷之作。' 陳廷焯強調 『比興 ', 從這觀點出發自然對此詞十分推許。不過, 納蘭性德詠寒柳, 也確是 『言之有物 ' 。他寫的既是受冰雪摧殘的寒柳, 也是一個遭到不幸的人。整首詞, 句句寫柳, 又句句寫人, 意境含蓄幽遠, 是一首寫得比較成功的詠物詩。 "(1983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五、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 :" 詠物詞要寫好很不容易, 正如南宋著名詞人張炎在其論詞著作《詞源》中所說的那樣: 『體認稍真, 則拘而不暢; 模寫差遠, 則晦而不明。 ' 如果單純地就物詠物,即使刻畫形容到維妙維肖的地步, 總也呆板無神, 意義不大, 算不得上乘之作。所以論者多以為好的詠物詞必須『不離不即 ', 也就是既不偏離所詠之物, 又不黏著於物上, 而做到有物有情。容若這一首詠寒柳之作, 就在詠物時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且』收縱聯密, 用事合題』 ( 此八字為《詞源》對詠物詞所提的要求 ), 實際上借物寓情, 因物見意, 所以自臻妙境。對此, 連一向對納蘭詞持較苛的陳廷焯也表示嘆服, 評為『言中有物, 幾令人感激涕零 '(見《白雨齋詞話》卷六 )" 。 (1988 年遠流出版公司 )
六、毛澤東《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 悼亡 " 。 (1993年中央文獻出版社 )
七、趙秀亭《納蘭叢話》:" 性德《臨江仙·寒柳》, 文廷式推為《飲水》壓卷, 陳廷焯亦賞之。然今人多不知此詞所雲, 以不解 ' 湔裙夢斷續應難 ' 句意也。黃天驥引李義山《柳枝詞序》注之, 亦強作解人。按『湔裙 ', 用竇泰事也。《北齊書·竇泰傳》: 『竇泰, 字世寧, 大安捍殊人也。初, 泰母期而不產, 大懼。有巫曰 :" 渡河湔裙, 產子必易。 " 泰母從之, 俄而生泰。' 容若蓋以喻盧氏難產而死也, 則此詞亦悼亡之作。"(1992 年第 4 期《承德師專學報》)

⑻ 臨江仙 (一朝離別等閑輕)賞析

臨江仙一 猶記殷勤風月事,耳邊軟語深盟。 一朝離別等閑輕。 我心仍似火,君意已如冰。 陌上春風楊柳色,年時曾許青青。 而今薄性學飄零。 此生緣已誤,來世許無情。 臨江仙二 命字幾人勘破,紅塵如履寒冰。 江南江北各飄零。 清輝依次減,不照病心情。 窗畔依然萱草,如今褪盡青青。 前盟終負與前程。 此生猶未定,何必許來生。

⑼ 王國維 臨江仙 賞析

許多花是「紅花還須綠葉扶持」,也有許多花是花和葉雖同生長在同一顆樹上,卻彼此無緣,此消彼長。像兩個有情無緣的人一樣,總是陰錯陽差、失之交臂。詩人的溫柔敦厚,把這種幽怨,寄託在梅花、梅葉的彼此參商上,對對方,沒有半句責難,只自怨自艾:葉,生得太遲了……——摘自《詩意每一天》 估計沒有什麼典故和背景吧!漫言花落早,只是葉生遲。這兩句讀起來總有種說不出來的酸楚!

⑽ 求臨江仙全文翻譯和賞析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代:楊慎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858
詠史,抒懷,人生,哲理
譯文及注釋
佚名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
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
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邊的白發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
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
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
注釋
①淘盡:盪滌一空。
②漁樵:此處並非指漁翁、樵夫,聯系前後文的語境而為動詞:隱居。此處作名詞,指隱居不問世事的人。
③渚(zhǔ):原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此處意為江岸邊。
④驀(mù):願意為上馬、超越,此處意為「突然」。
⑤在廿一史彈詞第三段《 說秦漢》中,原文共11句,因為受各影視、文學、音樂等作品(主要是三國演義)的影響,廣為流傳的是前四句。▲
有用(932)沒用(205)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
譯文及注釋二
佚名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
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慣於四時的變化。
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
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
注釋
(1)東逝水:是江水向東流逝水而去,這里將時光比喻為江水。
(2)淘盡:盪滌一空。
(3)成敗:成功與失敗。《戰國策·秦策三》:「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聖主明於成敗之事。」
(4)青山:青蔥的山嶺。《管子·地員》:「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於泉。」
(5)幾度:虛指,幾次、好幾次之意。
(6)漁樵:此處並非指漁翁、樵夫,聯系前後文的語境而為動詞:隱居。此處作名詞,指隱居不問世事的人。渚(zhǔ):原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此處意為江岸邊。
(7)秋月春風: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8)濁(zhuó):不清澈;不幹凈。與「清」相對。濁酒 :用糯米、黃米等釀制的酒,較混濁。
(9)古今:古代和現今。《史記·太史公自序》:「故禮因人質為之節文,略協古今之變。」
(10)都付笑談中:在一些古典文學及音樂作品中,也有作「盡付笑談中」。▲
有用(311)沒用(96)
參考資料:
1、岳淑珍校注.楊慎詞品校註: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2、王文才選注.楊慎詩選: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年
鑒賞
佚名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盪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恆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彷彿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彷彿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於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
在這凝固地歷史畫面上,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江渚就是江灣,是風平浪靜的休閑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濁酒」似乎顯現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麼。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大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漸漸沒了火氣。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彷彿也凝固了。「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復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歷史固然是一面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那面鏡子只是形同虛設,最多也只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為楊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就不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屈從、阿附權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無論過去,當下,還是以後,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當然要建功立業,當然要展現英雄氣概,當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恆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煉。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歷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可是人們卻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負。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下片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於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