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關愛殘疾人的名言名句

關愛殘疾人的名言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3-13 16:43:27

① 誰知道有關贊美殘疾人心靈的名言

1:殘疾並不是性格的標記,而只是導致某些性格的原因。——培根
2: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於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潛在的對手
忽視了他們的競爭和挑戰。——培根
3:對瞎子來說,鵝卵石和金剛石毫無區別。——托·富勒
4:盲人不辨色彩。——喬叟
5:盲人是產幸的人,不幸的人也是盲人,因為前者誰也看不見,後者誰也不去看。——馮·洛戈伊
6:每個人都有殘疾,我的殘疾你們能看到,那你們的殘疾呢?——約翰庫緹斯
7: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孟子
8: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聖經
9: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霍金

② 關於關愛弱勢群體的名人名言

1、只談扶貧濟困,不談怎麼給弱勢群體說話的權利、爭取權利的權利、監督強者的權利、與強者享受同等機會的權利……就嚮往一隻空杯子里倒水。而社會公正是這個杯子的底。—— 柴靜《看見》

2、繼續用愛心、責任和行動,與百姓同甘,聽人民疾苦,傳百姓呼聲,助無力者前行。用新聞的影響力和人道力量,凝集愛,喚真情,努力營造一個「關心殘疾人、關心弱勢群體」的良好氛圍。—— 鞠萍《萍聚》

3、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處和她們一樣變成弱者。——羅曼·羅蘭《昨日的世界》

4、如果說80年代的「新時期」梁曉聲秉持肯定性的歷史理性主義態度,那麼在90年代——在文學史敘事上被稱之為「後新時期」的階段,梁曉聲更傾向於站在平民主義立場,對現實展開銳利的批判,被譽為平民和弱勢群體的代言人。—— 陳曉明《月光走失在午夜》

5、誰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誰是中國改革歷史舞台上的「主角」——或者說「主體」?在當下的文學中,這一基本的、重要的文學命題,竟變得模糊、曖昧起來。在層出不窮的長篇小說中,搶眼的人物形象是誰呢?是都市青年、官場官員,是商賈業主、金領白領……自然也有寫工人、市民、農民、農民工的,但他們往往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對象,是作家去同情、憐憫、啟蒙的人物。—— 段崇軒《生命的河流》

③ 奉獻愛心名言(有作者)

愛是美德的種子。----但丁
愛是理解的別名。---泰戈爾
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雨果
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變成黑夜。——羅曼. 羅蘭
慈悲不是出於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於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於施與的人。(英·莎士比亞)
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懂得,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錯誤。(巴金)
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卵石臻於完美_泰戈爾
感謝是愛心的第一步 --西諺
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美·愛因斯坦)

奉獻的

把別人的幸福當做自己的幸福,把鮮花奉獻給他人,把棘刺留給自己! 巴爾德斯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斯大林
一個好學生能夠發現自己老師的錯誤,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為正是這些錯誤對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 屠格涅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李商隱
愛情存在於奉獻的慾望之中,並把情人的快樂視作自己的快樂 斯韋登伯格
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
人生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取得什麼。 愛因斯坦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歌詞

太陽之所以偉大,在於它永遠消耗自己。 諺語
如果我們想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 卡耐基
年輕時,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當春天的輕風來到她的門前乞求時,從她的豐盛中飄落一兩片花瓣,她你從未感到這是損失。現在,韶華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個果子,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分讓,只等待著將她和豐滿甜美的全部負擔一起奉獻出發。 泰戈爾
那個使他奉獻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實現的主義,將不受所有法律的訂立和法律的破壞所左右,而日漸茁壯成熟——就像土裡的種子,不管冬日的寒凍,夏日的乾旱,仍然將它飽滿的穀粒獻給人類那樣。 龐陀彼丹
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松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高爾基
一個豐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來喂養飢腸轆轆的別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羅曼·羅蘭
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爾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 蒙田
我們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將實現的樂園,讓後代享受人類應有的一切幸福,這就是我們一代的任務。 李卡
擲我們的頭顱,奠築自由的金字塔,灑我們的鮮血,染成紅旗,萬載飄揚。 林基路

我是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里煮,死了絲還不斷,為了給人間添一點溫暖。 巴金
壯士臨陣決死哪管些許傷痕,向千年老魔作戰,為百代新風斗爭。慷慨擲此身。 華羅庚
想想你的母親,她對人生要求該多麼微小,可是,落在她頭上的又是怎樣的一種命運? 屠格涅夫
有了母親在身邊,我們不必去尋求別人。她對我們的教誨是非常寶貴的:和善友愛體貼別人居於首位;不要傷害別人;決不乞求;決不佔別人的便宜。與之相反的做法在我們家都是罪過。她總是要我們給予,但她從不要我們索取或乞求。她就是這樣的人。 邁克爾·傑克遜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願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巴金
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他自己活著,並且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這個「我」被損壞了,那他就無法生存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
只有人類精神能夠蔑視一切限制,想信它的最後成功,將它的探照燈照向黑暗的遠方。 泰戈爾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

④ 贊美身殘志堅者的名言

越挫越勇

⑤ 急求關於勸說人們關愛殘疾人的名言、格言

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2006-05-28
●有殘疾者往往對造物懷有不平之心(培根)

●殘疾並不是性格的標記,而只是導致某些性格的原因(培根)

●身體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種遭人輕蔑的自卑但這種自卑也可以是一種奮勇向上的激勵(培根)

●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於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潛在的對手忽視了他們的競爭和挑戰----(培根)

●盲人不辨色彩(喬叟)

●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聖經〉

●盲人是產幸的人,不幸的人也是盲人,因為前者誰也看不見,後者誰也不去看(馮·洛戈伊)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瞎子不謝贈鏡人

●瞎子善聽,聾子善觀

●對瞎子來說,鵝卵石和金剛石毫無區別(托·富勒)

●在盲人國里,獨眼龍就是國王(拉丁語)

⑥ 關於愛心傳遞的名言

關於愛心傳遞的名言:

1、愛是理解的別名。——泰戈爾

2、那種只願聽順耳之言的版人,對權他人又有什麼幫助?——伊麗莎白·比貝斯科

3、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達爾文

4、聰明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幫助別人。——埃·哈伯德

5、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馬爾頓

6、愛是不會老的,它留著的是永恆的火焰與不滅的光輝,世界的存在,就以它為養料。——左拉

7、人生是花,而愛便是花的蜜——雨果

8、愛是美德的種子。——但丁

9、信心是靈魂的防腐劑。——美國惠特曼

10、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雨果

拓展資料

所謂愛心是指同情憐憫之心態(包括相應的一定行動),它是一種奉獻精神,更是關懷、愛護人的思想感情,包括於所有情感之中。

當對象為人類時,往往與"階級友愛"或"同胞情"相對應,指超階級的或超國的、基於彼此都是人類這一認識的同情憐憫,當對象為非人類時,則往往基於彼此都是動物或生命這一認識的同情憐憫。愛心的深層含義就是保護所有的動植物。

廣義的愛心就是保護所有生命(包括非生物在內)。

⑦ 贊美張海迪的名言

張海迪簡歷

張海迪 女 1955年9月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創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她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1983年海迪開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執著地為文學而戰,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強的反響,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已在日本,韓國出版。

1992年度中國作協莊重文文學獎;

1994年全國首屆奮發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

1997年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1998年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8年全國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和個人特別獎;

1999年全國第三屆優秀婦女讀物獎;

1999年全國第四屆外國文學作品優秀圖書獎;

2002年10月,長篇小說《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

2002年12月《絕頂》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

2003年10月《絕頂》獲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發奮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1993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了哲學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奮斗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著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的孩子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7年她被日本NHK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張海迪先後被授予各種榮譽稱號:

1981年獲莘縣廣播局先進工作者;

1982年獲聊城地區「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2年獲聊城地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2年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3年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1983年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983年山東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3年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9年中宣部授予「優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稱號;

1990年山東團省委授予「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1年中國殘聯授予「自強模範」稱號;

1992年濟南市政府記大功一次;

1993年全國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並再次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95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模範黨員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年被日本NHK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01年被新華社《環球》雜志評選為「環球二十位最具影響世紀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並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

很小的時候,她也像別的孩子一樣,擁有許多美好的夢想。其中,她的最大夢想就是上學讀書,可是,她卻從來都沒有得到走進校門的機會。

為什麼呢?原來,在5歲時,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變成了一個殘疾兒童。但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她卻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她,就是張海迪。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她卻能發憤學習,學完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後來,她又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英文作品,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作品。

長達44年的病痛,始終都在折磨著張海迪。但她卻始終堅持著,光是這種精神本身,就可以寫出一本讓人感動的書!

要是換成你,會不會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要哭泣呢?可是,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張海迪卻沒有因此而哭過。她說:「我這些年來從沒有為病痛哭過,讓自己哭的是為那些熱心關愛自己的人!」

那麼,張海迪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又是怎麼自學的呢?下面,我就講給你們聽。

誰是玲玲?

你不知道吧?告訴你,玲玲就是張海迪的小名。

1955年,張海迪出生在山東濟南。在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地跑來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

還不到6歲,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媽媽抱著玲玲,坐在醫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醫生的檢查。看完病後,玲玲感覺到媽媽的雙腿在抖動,卻不知是為什麼。

玲玲得了什麼病,竟然這樣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復發作,非常難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玲玲,現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著夥伴們高高興興地一起跳皮筋,高高興興地一起背著書包上學校,玲玲幼弱的心靈,簡直要被痛苦壓碎了。幸好,聽說了玲玲的不幸後,過去的小夥伴們常常來看她,給她講學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紅色的三層樓房,每當她坐在窗口,向外看著那些過往小孩的身影,心裡是多麼羨慕啊!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而玲玲只能呆在家裡,她也想去學校讀書啊!

玲玲聽到窗外傳來的「我怎麼忘記帶傘了?……唉,我的書包怎麼忘了呢!」,心裡很難過,她很想親身感受一下與他們一起去上學的歡樂,也想感覺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這一切都是一個夢,對於玲玲來說,只能是輪椅上的夢。一天,玲玲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

盡管玲玲非常有決心,但病情卻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的玲玲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頭發,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發,都能編成一條辮子了,她忍受了多麼大的痛苦啊!

對玲玲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學校里,聰明、好學的玲玲學會了很多知識。在所有功課中,玲玲最喜歡學習語文,在10歲時候就能讀長篇小說了,雖然讀得很辛苦,但她不氣餒。她很喜歡讀《卓婭與舒拉的故事》。

除了語文,玲玲對別的功課也非常用心,一點兒也不肯浪費時間。在整個童年,她以頑強的意志,認真學習,始終用心對待每一個字,每一行句子,自學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實現了「輪椅上的夢」。用玲玲自己的話說,她沒有愧對自己的童年,也沒有愧對那些美好的光陰。

在那裡,張海迪度過了15年的時光,爸爸媽媽的愛,小夥伴及朋友的愛,也使張海迪更有信心面對未來。

1970年4月,張海迪跟著下放的父母,坐著一輛大卡車,來到山東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開始了農村生活。

起初,張海迪感覺農村非常陌生,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但是,在那些淳樸的村民身上,張海迪卻感到了更真、更樸素的愛。

剛到莘縣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雲像大棉花一樣。不久,一群十一、二歲的孩子們跑過來,圍到張海迪身邊,搶著問道:「玲玲姐,你是城裡來的吧?你的臉怎麼這么白啊!你的腿怎麼了?」望著孩子們的笑臉,張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

僅僅才過了半個月,張海迪就同鄉親們相處得十分融洽了。鄉鄰們爭著搶著往玲玲家送地瓜、鹹菜等東西,還為她做了一張木輪椅。

孩子們都願意推張海迪出去散步。這個男孩子說:「玲玲姐,我推你!」那個男孩子搶過來說:「我推,我推!」經過幾番爭執後,由孩子們輪流推著,來到了田野里。

為了回報這些樸素的愛,張海迪也想為大家做點什麼。於是,她開始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習一本本醫學書,還讓父親給她買來體溫計、聽診器和針灸用的銀針,成了一名靠在輪椅上給人看病的鄉村醫生。

在莘縣生活期間,張海迪為群眾治病一萬余多人次,針灸技術也在當地出了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由於經常靠在輪椅上給人看病,她的肋間神經總會感到劇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彎曲成了「S」型,但是,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報他們的愛,張海迪始終堅持著。

知識是一筆財富。忍著病痛,刻苦學習的張海迪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財富。憑著這筆財富,她終於自學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報》首次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跡;1983年2月,張海迪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還曾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

1983年起,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在新學校》等英文作品,創作了《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絕頂》等作品,其中,《輪椅上的夢》已在日本和韓國出版。

1993年4月,通過發憤苦學,張海迪獲得了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1997年,張海迪被日本NHK選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她的事跡,從此傳向世界……

在這些榮譽面前,張海迪並沒有停止追求。雖然在輪椅上生活了漫長的44年,但在這44年來,她從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終艱難地向上著,絕不放棄每一分鍾的努力,也沒有白白度過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當我們讀著張海迪寫出的那一本本散發著油墨香的書時,就能看到一顆健康的靈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長達44年的愛。與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張海迪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也更加頑強,更加勤奮。對張海迪來說,知識是一種財富,但自強卻是更珍貴的財富,有了它,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把愛心灑遍人間

一個在黑暗與孤寂中成長的女子像一朵美麗的奇葩,用她那獨特的清香為光明世界的人們打開遮掩雙目的屏障,讓迷失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懂得生命的真正意義。海倫·凱勒就是那枝生長在黑暗與孤寂土地上的美麗奇葩。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女社會活動家。她用盡全身心的力量,不辭辛苦地為盲人教育事業奔波;為維護人類的和平,她運用自己的言辭和行動反對戰爭;她與馬克·吐溫、卡耐基、電話發明者貝爾博士是好朋友;她一生寫過14部作品,而她的自傳更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她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但是,在她88個春秋中卻熬過了87個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因為海倫是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弱女子。

打開海倫·凱勒的自傳,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不是凄苦和憂怨的哀嘆,而是一塊美麗的聖土,它充滿著人世間最為絢爛的色彩,在那裡,回盪著贊美生命的圓舞曲。在海倫童年的記憶里,一切都是美麗和幸福的組合,感受野葡萄的清香、觸摸可愛的小貝殼,甚至是手指被荊棘刺破的意外,這些生活中的小小細節都讓海倫歡欣雀躍。

童年的日子對海倫來說充滿了新奇與喜悅,因為身體上的殘缺使得她更加渴望用僅有的嗅覺和觸覺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一切她可以感受的事物,她熱愛生活,積極地吸取著生命中每一天所帶來的驚喜。

海倫·凱勒的少年時代也是她的求學時代,那是一段艱苦的日子。由於身體的不自由,海倫需要付出比常人大得多的代價才能獲得一點小小的收獲。當時她想攻讀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而哈佛大學對於一個生理正常的學生來說都是高不可攀的,更何況像海倫這樣一位殘疾的女子。海倫也曾想過放棄,但是熱愛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實現夢想的決心支持著她不斷向困難進發。這是痛苦和艱難的階段,也是美麗奇葩即將絢爛綻放的前奏。

大學時代是海倫·凱勒思想上的烏托邦時期。在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的基礎上,海倫開始接觸社會,感悟人生。她為自己確立了一個目標,努力求取知識,為人類社會貢獻一點力量。她常想:這世界上總會有一兩件適合我做的事情,而且是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可是,是什麼事情呢?

此後不久,海倫找到了自己尋求的方向,那就是盲人教育事業。為了這一事業,她勇敢地挑戰自我學習說話,並真正地站在演講台上將她那顆熱誠的心展示給整個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海倫用動人的演講呼籲和平反對戰爭,用偉大的行動打動了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震撼著整個世界。

海倫的一生既平淡而又精彩。平淡是因為她生理的缺陷造成了她無法擁有常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精彩是因為她用平淡的人生譜寫了一曲讓世界為之驚嘆的人生。

熱情、真摯與堅毅充滿在海倫一生的信念中,在常人們無法想像的困難中海倫演繹了自己精彩的一生。環顧我們的周圍,健康的身體早已不被我們所驕傲。金錢的獲取和私慾的滿足已成為不少現代人生活追求的終極目標。而讀過了海倫一生的經歷後,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對人生目標的思考,更多的是人生態度的思考。海倫給我們的啟示也許不在於如何去為人類作貢獻,如何去維護和平反對戰爭,海倫給我們的思考是一種自我生存態度的思考。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應該以何種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天,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對待身邊的親朋好友和同事,僅僅這一點,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就足已認真的去思考一番了。

偉大事業的成就往往並不是由偉大的行動促成的。從海倫的一生可以看出,偉大就是孕育在平凡之中。我們不需要偉大的事業來裝扮我們的生活,我們只需要平凡而多彩的人生。海倫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真理,熱情、真摯和堅定的信念將會讓人生變得無與倫比的輝煌與燦爛。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這個帶給光明世界別樣色彩的絢麗奇葩。

⑧ 一篇尊老愛幼,關愛殘疾人,愛護環境,提升青少年語言文明,舉止文明,做文明的小公民的思想品德,

記得孟子說過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可見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社會上十分重視尊老愛幼。如建了許多養老院和孤兒院,讓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讓那些被狠心父母拋棄的孩子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度過快樂的童年。公交車上也專門為老弱病殘人特別准備了幾個座位。電視里也經常播放一些好心的叔叔、阿姨通過希望工程或慈善機構捐款、捐物讓失學兒童策反校園……但是社會上也常常出現一些不尊老愛幼的現象。

記得,一天清早我背著書包上學時看到一個老人吃力的在垃圾堆里認真的翻看什麼,只穿著一件破圍裙,飄落下來的幾根銀發隨風隨動,腳上穿著破舊的拖鞋,在寒風中彷彿述說著她的苦楚。我過去問:「老奶奶這么大年紀了,您怎麼干這種活?」「唉,為了生活呀!」「那您沒有兒女哪嗎?」「當然,三個兒子,都成家了!」「那您怎麼不在家享福呢?」「享福?他們都大了,成家了!,誰都不願養我這個老骨頭了。」我氣憤地說:「那是違法的,您可以去告他們呀!」「唉!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呀!……」聽了老奶奶的話,我帶著幾分憐惜悄悄地走了。

我想:老人們為了他們的兒女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當父母年邁時,做兒女的這樣對待他們心安理得嗎?讓人難以想像,讓人氣憤哪!

我希望大家攜起手來,相互幫助,都能尊老愛幼,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⑨ 求有關善待殘疾人,關愛生命的格言警句

人生如集市,眾人在此相聚,卻不久留;人生如客棧,路人在此歇腳,而後又走。 ——[美]艾

⑩ 關愛殘疾人的名言

●有殘疾者往往對造物懷有不平之心(培根)

●殘疾並不是性格的回標記,而只答是導致某些性格的原因(培根)

●身體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種遭人輕蔑的自卑但這種自卑也可以是一種奮勇向上的激勵(培根)

●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於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潛在的對手忽視了他們的競爭和挑戰----(培根)

●盲人不辨色彩(喬叟)

●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聖經〉

●盲人是產幸的人,不幸的人也是盲人,因為前者誰也看不見,後者誰也不去看(馮·洛戈伊)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瞎子不謝贈鏡人

●瞎子善聽,聾子善觀

●對瞎子來說,鵝卵石和金剛石毫無區別(托·富勒)

●在盲人國里,獨眼龍就是國王(拉丁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