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賞析
http://ke..com/
賞析按詩名一一錄入檢索即可!
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6、《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月夜億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2、《竹枝》【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13《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4、《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5、《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17、《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8、《渡江漢》【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9、《滯雨》【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20、《送吳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⑵ 斜暉脈脈水悠悠賞析一句看是寫什麼之景,實是抒什麼之情,這種以景寫情手法可謂絕妙
寫斜陽照江水的之景,實抒望眼欲穿,苦悶思念之情,斜暉脈脈又可以理解為望江女子的煙波脈脈含情
⑶ 寫雨景、抒雨情的詩句並賞析
杜甫的《春復夜喜雨制》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方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景觀城。
賞析:說到好雨知時,在大地急需細雨的時候,雨恰巧就下,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細雨無聲滋潤著大地,化作生命的光輝融入萬物。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他知曉人意,在需要的時候出現,讓人歡喜。雖然詩中沒有提到一個喜字,但是從幾句詩中都能看出對於這場雨的喜愛。
⑷ 家長寫難忘師生情的賞析
敬愛的莫老師
您好!
上半個學期的學習生活結束了,在下半個學期即將到來之際,我進步主要跟您說幾句話。
敬愛的莫老師,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的親切教誨。多少個沸騰的白天,您在明亮的課堂里孜孜不倦地給我們講課;多少個寂靜的夜晚,您在燈下不知疲倦地批改我們的作業。為了把我們培養成才,您流下多少汗水,耗費了多少心血!
自從我們上三年級,您懷了小寶寶後,您還是那麼勤勞的每天早早來到學校為我們做課件。不只不覺中,您的肚子越來越大了,您就回家休息了,不來給我們上課了。您回家後,校長叫了體育老師李老師給我們上課。李老師來上半個學期後,准備考試了。李老師就叫我們自己回家復習哦,他自己也不講一點。考試那一天到了,我們班有的同學忘了帶這樣,有的又忘記帶著這樣。考試完了以後,過幾天去學校拿成績的時候,我語文才得了97分。自從是李老師交我們語文後,我們班的語文成績逐漸下降。從而,我們班的語文成績成了全年級倒數第一、第二名。原來一、二年級是您交的時候,我們次次是第一的。
當您生完孩子回來後,我們已經是上四年級了,您又開始為我們上新的課程了。
漸漸地,您的身體有些不好了。您得了哮喘等病。而且,您的負擔也開始重了。因為你不但要每天來為我們上課,還有照顧團團。所以導致了您得了這樣的病。
現在,新的一個學期即將來到了,您又有新的任務。此刻也許您正伏在桌上,埋頭寫著下個學期教學計劃……
親愛的老師我祝您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⑸ 描寫離情的詩詞及賞析
古詩中的離情別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賞析:
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一種主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離,再會難期,就連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這些送別或留別的詩里,難免染上凄涼、傷感的色彩。江淹《別賦》所謂「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在古代確乎是這樣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古人寫的別詩,也有明朗樂觀之作。初唐詩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14歲時應舉及第,當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貶黜了。於是王勃便漫遊蜀中,一度任虢州參軍,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職還是丟掉了。他的父親受他牽累,貶為交趾令。他渡海省親,不幸溺水而死。年僅25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他這首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開頭兩句分別點出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城闕」,指京城長安,闕是宮門兩邊的望樓。「三秦」,泛指長安附近。項羽破秦後,把秦國原來的地盤分為雍、塞、翟三國,封秦朝的三個降將為王,稱為「三秦」。「城闕輔三秦」,是說京城長安周圍有三秦夾輔著。「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從灌縣到犍為這一段有白華津、萬里津等五個渡口,稱「五津」。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少府離開這里,自然是戀戀不舍。而將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
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縣尉這樣一個小官,長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個很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王勃自己遊宦在外,也不怎麼得意。當他們走出都城,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會溝通在一起。「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共鳴寫了出來。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離鄉遠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這兩句表現的感情很真摯,態度很誠懇,一種體貼關注的語氣,從字里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
五六句忽然將筆鋒一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最後兩句就此再推進一層說:「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別淚沾巾。以上四句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又說:「憂思成疾 ,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一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樸素無華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艷麗的詩風一直占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王、楊、盧、駱,「以文章名天下」,稱「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杜甫在《戲為六絕句》里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只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杜甫對「四傑」的推崇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就拿王勃這首詩來說吧,並不堆砌辭藻和典故,只是用質朴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但在質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語中又包含著對友人的體貼,絕不是一覽無余、索然寡味。詩人本來是要勸慰杜少府的,勸他不要過於感傷。但並不是一上來就勸他,而是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樣的宦遊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種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並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溝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後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於悲傷。這樣寫來多麼委婉!杜少府一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纏綿悱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開了。
--------------------------------------------------------------------------------
2 回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賞析
安西,安西都護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庫車縣。
本詩為贈別而作,後由樂人譜曲.其曲名為《陽關》,又名《渭城》;作為送別曲,流傳很廣。
我們這個民族自古重離別。歷代留下來的贈別送行的詩文多得不可勝計。南朝江淹專門寫了一篇《別賦》,賦的一開頭就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送別曲也很多,漢橫吹曲有《折楊柳》、《小折楊柳》,相和大麴有《折楊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節折楊柳》等。
詩開頭「渭城」一語點出詩人餞別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個所在,是餞別的具體地點。並說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陣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為春雨,這種寫法叫做互文見義。這可以使語言更精煉。
寫離情別緒。詩人筆下的景物也往往成為有情之物。代人傷心,為人垂淚。本詩寫春朝兩,下「襄輕塵」三字,表明兩不大,只是沾濕了地皮。接著又說,環繞客舍四周剛剛放葉的柳樹。經春雨洗過,益發顯得青翠嫩綠。這里描繪的是一個空氣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種寫法。似與「送行」的氣氛不十分諧調。然而。詩人心甲已先裝著一個「別」字。雖有良辰勝景。也無心流連。別意正是以潛意識的形式籠罩景物、環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觀情感在一篇抒情詩中的決定性作用。
其中的關鍵詞語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習俗。漢代長安城東郊有一條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橋名「灞橋」,人們在這座橋上送別親友,要折下橋頭的柳枝送給行人,這就是所謂折柳贈別。從漢魏到隋唐,這一習俗相沿下來。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離別之意。這種不同的心理反應,是長期文化積淀的結果。因此,作為文化標志的一事一物寫入詩中,就使詩具有十分豐厚的情感意蘊。「柳色新」三字在詩中有雙重含義:既是寫時令節候,也是離情別緒的心理映現。「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後二句的關節。
後二句直接寫離別之情,全部感情都傾注在一杯「酒」中。此時主客彼此可能有許多話要說,由於離別在即,心情復雜,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而,飲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離別飲酒,自不同於久別重逢那樣的痛快酣暢,總不免有些苦澀的味道。但是這一斟一酌,情意卻格外重。詩中「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即寫出了主客依依惜別的心情。兩人對飲,一杯又一杯,主人總覺得似未盡意,總是勸客人再飲一杯。這類常情寫在此處,讀來特別朴實深厚,緊相呼應的第四句「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這杯酒具有極重的分量。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腸。唐代由於國力強盛,對外的交流往來也空前頻繁,因此經常有人「西出陽關」,或出使,或經商。出陽關向西,面對異域山川,風俗不同,語言有別,而且要涉足杳無人煙的大漠,所以將出陽關的入,內心無限凄涼。前來送客的親友自然也懷有同樣的心情。本詩中的元二的心情,當不勝故國他分之感。此時的故人之情,較之尋常情況下,彌足珍貴。「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可謂筆力千鈞。
白居易《對酒》詩:「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注雲:「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可見此詩打動人心的力量。正因為這首詩說出每個出關、送行人的內心感情,得到許多人的強烈共鳴,成為廣泛傳唱的出塞曲。
--------------------------------------------------------------------------------
3 回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賞析: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行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容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像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托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
4 回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 舟 泊 煙 渚 , 日 暮 客 愁 新 。
野 曠 天 低 樹 , 江 清 月 近 人 。
賞析:這是一首抒寫羈旅之思的詩。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頗有特色的。
詩人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上讓我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這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相互補充,正構成一個人宿建德江,心隨明月去的意境。
孟浩然的這首小詩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
5 回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幕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賞析:
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後情景。《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念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確實,「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為名句,不僅在於虛中有實,虛景實寫,更因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處」,遙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經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回環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
--------------------------------------------------------------------------------
6 回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
秋詞
——劉禹錫
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 , 我 言 秋 日 勝 春 朝 。
晴 空 一 鶴 排 雲 上 , 便 引 詩 情 到 碧 宵 。
賞析:此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他贊秋氣,氣以勵志,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詩人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蘊,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吟詠,它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更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鴻圖。顯然,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斗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的主題思想。
--------------------------------------------------------------------------------
7 回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
水 調 歌 頭
—— 蘇 軾
明月幾時有?把 酒 問 青 天 。不 知 天 上 宮 闕 ,今 夕 是 何 年 。我 欲 乘風 歸 去 ,又 恐 瓊 樓 玉 宇 ,高 處 不 勝 寒 。起 舞 弄 清 影 , 何 似 在 人 間 。
轉 朱 閣 , 低 綺 戶 ,照 無 眠 。不 應 有 恨 , 何 事 長 向 別 時 圓 。 人 有 悲 歡 離 合 ,月 有 陰 晴 圓 缺 ,此 事 古 難 全 。但 願 人 長 久 ,千 里 共 嬋 娟 。
賞析:高邁的意氣,在「把酒問天」中排空直上。 清滿的明月,照耀著醉態朦朧的兀傲詞人。月宮本非人間, 豈可以「年」月相詢?「瓊樓」既在仙境,又何有世間之炎涼? 醉中的思致奇怪而又可笑,在起舞弄影飄逸中, 未嘗不帶幾分怫鬱的清狂。徹夜的無眠畢竟孤清,親人分隔的惱恨,便只能唯圓月是問。 月兒無恨,又焉知人間之離愁?陰晴圓缺,自是天運之常道。 醉中的思緒曠達而無奈,那離合的悲歡,正可借自寬自慰消解。最有韻致的當然還是結拍:深情的祝願,使人生充滿希翼,明麗的圓月,便不僅照耀了「千里」,也照亮了這首豪放俊逸的千古絕唱!
離情別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風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別情。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京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雲堪卧君早歸。
⑹ 《離思》《寫情》《贈別》鑒賞-在線等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從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此為悼念亡妻韋叢之作。詩人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贊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
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兩處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觀於海」比喻「游於聖人之門」,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喻意並不明顯。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雲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於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里為什麼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白居易《和答詩十首》贊元稹語),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託。「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詩話》以為,悼亡而曰「半緣君」,是薄情的表現,未免太不了解詩人的苦衷了。
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曾經滄海」二句尤其為人稱誦。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這一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齊、梁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凄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麼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想笑是由於「多情」,「笑不成」是由於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願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裡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裡,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
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余韻不盡。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本詩亦可見此意。
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樓。
這首七絕以《寫情》為題,細玩全詩,很象是寫戀人失約後的痛苦心情。
此詩所寫的時間是在女友失約後的當天晚上。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准備也沒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怎能不失眠呢?一、二兩句從因果關系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那有觀賞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後,他再不會對良夜發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月亮是月亮,我是我,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麼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調,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後的情景。「從此無心愛良夜」,「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現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出主人公的任性、賭氣的個性特點,逼真而且傳神。這種虛擬的情景,沒有藉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單刀直入,直接表達虛擬的境界,與一般虛擬手法相比,又別具一格。
⑺ 李益《寫情》賞析第二句,第三四句
「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寫別後的懸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雲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於詞人心頭的。
這首詞上闋的後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詞句,如「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鄭文妻孫氏《憶秦娥》),「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晏殊《訴衷情》),「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以及「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玉樓明月長相憶」(溫庭筠《菩薩蠻》),「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寫的情景,極其相似。如果聯系這首詞的起句,還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題作《寫情》的七絕:「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詞與詩都寫了竹席,寫了月光,寫了西樓,同樣表達了刻骨的相思,對照之下,更覺非常相似。
⑻ 詩詞賞析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和李益《寫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原文〗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注釋〗
1、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黔陽縣,唐時這里還是非常荒遠的地方。
2、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
3、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啼聲哀婉凄切。
4、子規:即杜鵑鳥。
5、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6、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條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
7、隨風:一作「隨君」。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貴州一帶地區。夜郎:古夜郎國在今貴州桐梓縣,這里指的是唐代的夜郎縣,在今湖南沅陵縣。
8、夜郎: 漢代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賞析〗
王昌齡左遷龍標,其實他並無舛誤,以故在《芙蓉樓送辛漸》詩中表明自己的無辜:「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後遙寄此詩,深表同情與安撫。
〖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譯文〗
楊花落盡叻,子規鳥兒不住地在啼叫,
聽說你遭貶了,被貶到龍標去,一路上要經過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託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伴隨著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結構〗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於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味,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特色〗
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像,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
想像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充分地顯示出李白的藝術個性,這也是《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之所以有長久的藝術魅力的真正原因。
寫 情
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樓。
這首七絕以《寫情》為題,細玩全詩,很象是寫戀人失約後的痛苦心情。
此詩所寫的時間是在女友失約後的當天晚上。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准備也沒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怎能不失眠呢?一、二兩句從因果關系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那有觀賞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後,他再不會對良夜發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月亮是月亮,我是我,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麼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調,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後的情景。「從此無心愛良夜」,「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現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出主人公的任性、賭氣的個性特點,逼真而且傳神。這種虛擬的情景,沒有藉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單刀直入,直接表達虛擬的境界,與一般虛擬手法相比,又別具一格。
⑼ 用寫離別之情的詩句來寫一篇賞析短文800字
送兄
七歲女
別路雲初起,
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
不作一行飛。
這首詩表達小作者送別哥哥時依戀不舍的深情。哥哥要上路了,天邊秋雲初起,天色灰濛蒙的;分別處的路亭周圍,樹葉紛紛飄落,氣氛蕭索。令人感嘆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樣,雁行能一起飛向遠方,而此時我們兄妹卻不能同去遠地。詩中寫景的氣氛與離別時的心情相應,兄妹不忍分離與雁行齊飛相對照,顯得自然,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青翠的山巒橫在外城的北面,靜靜的白水繞城東潺潺流過。在此地一分別,就像蓬草隨風飛轉,萬里遠行。你像天上的浮雲飄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樣對你依依不捨。我們在馬上相互揮手告別,那馬兒也不願分離而禁不住蕭蕭長鳴。這首詩像一幅油畫,人情美與自然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全詩豁達樂觀,情意深切。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老兄你?